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华南理工-理论力学(静力学)随堂练习

理论力学(静力学)一基本概念1.一物体是否被看作刚体,取决于。
(A)变形是否微小(B)变形不起决定因素(C)物体是否坚硬(D是否研究物体的变形答案:B2.平衡是指。
(A)物体相对任何参考体静止不动(B)物体相对任何参考体作匀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相对地球作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相对地球静止不动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3.参考答案:BC4.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答案:√5.悬挂的小球静止不动是因为小球对绳向下的拉力和绳对小球向上的拉力相互抵消的缘故。
答案:×6.在任何情况下,体内任意两点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叫刚体。
√7.凡是合力都大于分力。
()答案:×8.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答案:√9.理论力学的任务是研究物体作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答案:√·1.2 静力学公理。
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A3.三力平衡定理是。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B)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C)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D)此三个力必定互相平行答案:A4.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B)只适用于变形体(C)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D)适用于任何物体答案:D5.力的可传性原理。
(A)适用于刚体(B)适用于刚体和弹性体(C)适用于所有物体(D)只适用于平衡的刚体答案:A6.如图所示的三铰刚架,支座A、B处的约束力一定通过。
(A) C 点(B) D点(C) E点(D) F点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作用力反作用力既可以作用于同一物体,也可以作用于两个不同物体(B) 作用力反作用力肯定作用于两个不同物体(C) 作用反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平衡刚体(D)作用反作用定律适用于所有刚体答案:BD8.刚体受汇交于一点的三个力作用,肯定能平衡。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几个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几个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在物理学中扮演
着重要角色。
通过施加力,物体可以发生各种运动或者形变,力的作用效果也因此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表现。
本文将探讨力的作用效果中的几个主要方面。
1. 引起物体的运动
力的一个显著效果是引起物体的运动。
根据牛顿的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加速度,从而引起运动。
这种运动可以是直线运动、旋转运动或者复杂的曲线运动,取决于受力物体的特性和力的方向、大小等参数。
2. 引起物体的形变
除了引起物体的运动外,力还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当外
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可能会发生形变,如伸长、挤压、弯曲等。
这种形变可以是弹性形变,当外力消失时物体会恢复原状;也可以是塑性形变,物体会永久性地改变其形状。
3. 保持物体静止
有时候外力的作用并不一定会导致物体产生运动或者形变,而是会使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受力物体与外力平衡,保持静止状态。
这种情况常见于稳定的物体或者处于静止状态下的物体。
4. 改变物体的速度或方向
除了直接引起物体运动,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或方向。
当物体运动时受到额外的力作用,速度可能会加快或减慢,方向也可能发生变化。
这种效果可带来复杂且多样的运动变化,如加速、减速、转向等。
以上是力的作用效果中的几个重要方面,力是物理学中一
项基础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解释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和形变。
对于物体的各种力学问题,都离不开对力的作用效果的研究和探讨。
理论力学题目

理论力学部分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 )6.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 )二、选择题1.若作用在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1F 和2F ,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
① 1F -2F ;② 2F -1F ;③ 1F +2F ;2.三力平衡定理是 。
① 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 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3.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
① 二力平衡原理; ②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④ 力的可传性原理;⑤ 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4.图示系统只受F 作用而平衡。
欲使A 支座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 成30︒角,则斜面的倾角应为________。
① 0︒; ② 30︒;③ 45︒; ④ 60︒。
5.二力A F 、B F 作用在刚体上且0=+B A F F ,则此刚体________。
①一定平衡; ② 一定不平衡;③ 平衡与否不能判断。
三、填空题1.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2.已知力F沿直线AB作用,其中一个分力的作用与AB成30°角,若欲使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在所有分力中为最小,则此二分力间的夹角为度。
3.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
4.在平面约束中,由约束本身的性质就可以确定约束力方位的约束有,可以确定约束力方向的约束有,方向不能确定的约束有(各写出两种约束)。
理论力学复习试题和答案(哈工大版)

C :作用于质点系的约束反力主矢恒等于零; D:作用于质点系的主动力主矢恒等于零;
..
..
6、 若作用在 A 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 F 1 和 F 2,沿同一直
反。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③
。
① F 1- F 2; ② F 2- F 1; ③ F 1+ F 2;
7、 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 F A、 F B,满足 F A=- F B 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②
( √) (× )
14、 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
15、 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
系的动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
16、 作 用 在 一 个 物 体 上 有 三 个 力 , 当 这 三 个 力 的 作 用 线 汇 交 于 一 点 时 , 则 此 力 系 必 然 平 衡 。
..
..
..
..
2、图示平面结构,自重不计。 求支座 A 的约束反力。
B 处为铰链联接。已知: P = 100 kN , M = 200 kN · m, L1 = 2m , L2 = 3m 。试
3、 一 水平 简支梁 结 构, 约 束和载 荷如 图 所示 , 求支座
q A
D
M B
E
P C
A和
B 的约束反力。
一、 是非题
1、 力 有 两 种 作 用 效 果 , 即 力 可 以 使 物 体 的 运 动 状 态 发 生 变 化 , 也 可 以 使 物 体 发 生 变 形 。
( √)
2、 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 √)
3、 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力的作用效果分为哪两种

力的作用效果分为哪两种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根据力的作用方式和效果的表现,我们可以将力的作用效果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平衡和不平衡。
1. 平衡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表现出来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物体上受到的合力为零,这意味着物体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不会改变其状态,保持原来的位置和速度。
平衡状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两种情况。
•静态平衡:物体处于完全静止状态,不发生任何运动。
在静态平衡下,物体上受到的合力为零,各个受力之间达到力的平衡,物体不会发生位移。
•动态平衡: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保持一定的速度运动。
在动态平衡下,物体上受到的合力为零,这种状态下物体的速度不再发生改变,保持恒定的速度。
2. 不平衡不平衡是指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导致物体发生运动或变形的状态。
在不平衡状态下,物体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包括加速运动、减速运动、改变方向、变形等。
•加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导致物体速度增加,发生加速运动。
•减速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导致物体速度减小,发生减速运动。
•改变方向:物体受到的合力在垂直于运动方向的方向上产生作用,导致物体改变运动方向。
•变形:物体受到的合力造成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扭曲等。
不平衡状态下物体的运动或变形是由于外力对物体的作用导致的,这种状态下物体会不断发生变化,直到受力平衡或物体的特性改变。
因此,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类型,通过对力的作用方式和效果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和性质。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

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它有着许多重要的作用和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运动,并且可以产生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首先,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它会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它的速度。
此外,力的方向也会决定物体的运动方向。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向右的力,它将向右加速,而受到向左的力,则向左加速。
这种速度和方向的改变使得力成为运动和控制物体的基本工具。
其次,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部力的作用时,它会承受压力或拉力。
这种压力或张力会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例如,当我们用力挤压一块泡沫塑料,它会变形并且立即恢复原状。
同样,一个弹簧也是由于力的作用才能变形和恢复,这是由于弹性力的作用。
力还可以用来进行物体的工作。
根据物理学的定义,当一个物体经过一段距离移动时,外力对该物体所做的功就是力乘以移动的距离。
功描述了力如何与物体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例如,我们用力推动一辆车行驶,我们所做的功将被转化为车辆的动能。
又如,我们用力将书从桌子上抬起,我们所做的功将被转化为书的重力势能。
因此,力是实现物体工作和能量转换的重要方式。
其他方面,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例如,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力可以使得液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机械运动。
力还可以导致物体之间的摩擦,改变物体的摩擦力可以影响到物体的滑动性能。
此外,力的作用还可以产生压强,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压强等于力的大小除以作用的面积。
压强可以影响到物体的稳定性和结构。
总之,力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和运动,包括速度、方向和形状。
力可以进行工作和能量转换,实现物体的运动和控制。
此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并产生压强和摩擦。
力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理论力学部分第一章静力学基础一、是非题(每题3分,30分)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2.在理论力学中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3.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4.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6.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时,力多边形各力应首尾相接,但在作图时力的顺序可以不同。
()8.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9. 力偶只能使刚体发生转动,不能使刚体移动。
()10.固定铰链的约束反力是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二、选择题(每题4分,24分)1.若作用在A点的两个大小不等的力F1和F2,沿同一直线但方向相反。
则其合力可以表示为。
①F1-F2;②F2-F1;③F1+F2;2.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两个力F A、F B,满足F A=-F B的条件,则该二力可能是。
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对平衡的力;②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偶。
③一对平衡的力或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一个力偶。
3.三力平衡定理是。
①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②共面三力若平衡,必汇交于一点;③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4.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①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②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③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④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5.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①二力平衡原理;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③加减平衡力系原理;④力的可传性原理;⑤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6.关于约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 柔体约束,沿柔体轴线背离物体。
② 光滑接触面约束,约束反力沿接触面公法线,指向物体。
八年级物理——力经典例题与常见题归纳(含答案)

力模块一力的概念及性质力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改变.(1) 理想状态: 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将保持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 直到有外力去改变它的运动状态.☆ 说明:1. 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属于平衡状态, 即运动状态不改变.2. 明确系统或整体的概念, 即系统内部的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状态, 如: 甲同学骑自行车带着乙同学, 乙同学想帮忙使自行车加快速度, 这时坐在后座上用力推甲同学的后背, 不能起到使自行车加速的效果(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各个要素都直接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不同力的方向不同力力的示意图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 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1) 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2) 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 力的作用点可以用线段的起点, 也可以用终点表示;(4) 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 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力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画力的图示的要领:(1) 画出受力物体;(2) 确定标准长度, 根据力的大小选定合适的标度.此标度必须为力的整数分之一.(3) 确定物体的受力作用点;(4) 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按几倍于标度的长度画出一线段,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5) 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6) 将图示的力的符号和数值标在箭头附近.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互相平衡。
2、简单起重设备如图所示,AB为摆杆,CD为绳索。在以下四种表述中,错的应是。
A CD只能承受拉力
B AB是三力平衡杆件
C由三力平衡必定汇交于一点可知:
反力RA的方向是确定的
D CD既能承受拉力,也能承受压力
3、以下有关刚体的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A前者大于后者B前者小于后者
C相等D可大可小
6.在下述原理、法则、定理中,只适用于刚体的有。
A二力平衡原理;B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C加减平衡力系原理;D力的可传性原理;
E作用与反作用定理。
7、如图所示三种情况,力F沿作用线移动,其图是可以的。
(不考虑其变形)
三、填空题
1、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
5、三力平衡定理指出:三力汇交于一点,则这三个力必然互相平衡。()
6、约束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止的被约束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的。()
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平衡力。( )
8、力在力的作用线方向上可以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
二、选择题
1.三力平衡定理是。
A共面不平行的三个力互相平衡必汇交于一点;
A处于平衡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B变形小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C自由飞行的物体都可视为刚体
D在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看作不变的物体是刚体
4、物体在一个力系作用下,此时只能不会改变原力系对物体的外效应。
A加上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B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
C加上或去掉由二个力组成的力系D加上或去掉另一平衡力系
5、人拉车前进时,人拉车的力与车拉人的力的大小关系为。
第一章
一、判断题
1、力有两种作用效果,即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也可以使物体发生变形。
()
2、两端用光滑铰链连接的构件是二力构件。()
3、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相同,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作用于刚体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而不改变其对刚体的运动效应。()
四、作图题
1、小球的受力图
2、画出杆件AB的受力图
3、作图示梁各部分及整体受力图
(a)
(b)
4、画出AB杆的受力图
5、作图示各部分及整体受力图
(a图)
(b图)
6、作图示各物体的受力图,所有的接触面为光滑接触面,未注明者,自重均不计。
2、一刚体受共面而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然。
3、二力平衡和作用反作用定律中的两个力,都是等值、反向、共线的,所不同的是
。
4.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等效的条件是
。
5.在平面约束中,由约束本身的性质就可以确定约束力方位的约束有,可以确定约束力方向的约有,方向不能确定的约束有
(各写出两种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