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污染成食品安全首要问题

合集下载

食品安全复习题

食品安全复习题

食品安全 1. 什么是食品安全?如何评价?P2食品安全: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评价(5个方面):营养成分、天然成分、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化学成分2. 什么是质量及其特点?什么是食品质量?P3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动态性、相关性、相对性食品质量:食品的一组固有特性(营养、安全、色、香、味、质、形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程度。

3. 朱兰的质量螺旋和质量“三部曲”是什么?P4朱兰质量螺旋曲线:用一条螺旋曲线来表示质量的形成过程。

质量三部曲:质量管理是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关注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相应手段。

4. 食品质量决定因素有哪些?P5因素(4个):开发设计质量、生产制造质量、食用质量、服务质量5. 供方和需方的质量意识是什么?供方:质量意识、顾客意识、预防意识需方:价值意识、比较意识、法律意识6. 目前食品安全现状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控制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或意义?P2、5现状:①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是首要问题;②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仍相当严重;③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也带来了食品安全的新问题;④落后的加工工艺和储存运输条件造成污染相当严重;⑤掺假作伪现象依然层出不穷;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食品的贸易。

重要性:①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③促进国际贸易,规避各种壁垒。

7. 什么是质量管理?包括哪些活动?P5质量管理:在质量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8。

什么是质量保证?质量改进?P4质量保证: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质量改进: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9.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其特点是什么?P139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试题一: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10分)请简要说明食品安全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重要性。

答案一:食品安全对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食品是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来源,而不安全的食品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引发食物中毒等问题。

其次,食品安全关乎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国家和社会都需要确保人们能够在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上消费食品,以保障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

试题二: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 (15分)列举并简要解释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

答案二: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1. 微生物污染:细菌、病毒、霉菌等微生物的存在和繁殖可能导致食品腐败、食物中毒和传染性疾病。

2. 化学污染: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添加剂等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 动物源性污染:食品如肉类、海鲜等来自动物的产品可能携带病原体或寄生虫,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 食品加工不当:包括不合规的食品加工工艺、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可能导致食品受到污染或变质。

5. 食品安全管理不善:监管不严、食品企业自律不到位等原因导致食品安全监管缺失,增加安全风险。

试题三:如何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20分)请提出几条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答案三: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增加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以确保食品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宣传教育: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和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强化检测和监测:加大食品安全的检测和监测力度,确保食品生产环节合规,及时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问题。

4. 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和制度: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制度,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规范,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5. 促进食品企业自律:加强食品企业的自律管理,鼓励企业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规定。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人类在对食品永不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地促进和发展了食品的生产。

安全是食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

一是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

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

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三无”食品,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2、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3、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

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传统加工工艺的食品也不断被发现具有安全隐患,如油炸淀粉类食品的丙烯酰、油条中的铝残留等安全性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滞后,我国的食品标准、与国际食品安全基本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5、检测水平低,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

2、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造成的食源性疾病问题。

由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现象大量存在。

例如,沙门菌病、弧菌病、肠出血型大肠杆菌等。

3、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生产加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工艺要求、食品安全标准操作。

4、违法生产、经营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食品弄虚作假等违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漠,重生产轻卫生、法现象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三、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

食品安全知识竞答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竞答题及答案

食品安全知识竞答题及答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从以往对食品短缺的担忧逐渐变化为如今对食品安全的恐慌,提高人民的食品安全知识是必要的,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食品安全知识竞答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食品安全知识竞答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1、中共中央在5月29日主持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用(D)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A、最严谨的标准B、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C、最严肃的问责D、以上都是2、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为:(A)。

A、“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B、“尚德守法全面贯彻明厨亮灶工程”C、“尚德守法全面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水平”D、“尚德守法全面开展食品添加剂整治行动”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5年4月24日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A)起施行。

A、2015年10月1日B、2015年7月1日C、2015年8月1日D、2015年9月1日4、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对农药的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鼓励使用(C)农药。

A、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B、低效、低毒、低残留C、高效、低毒、低残留D、高效、低毒、高残留5、(A)有权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A、任何组织或者个人B、只有食品生产经营者C、仅消费者D、只有食品企业从业人员6、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A)是保证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

A、食品生产经营者B、各级政府C、监管部门D、以上都是7、最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A)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食品安全 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   第三章+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
理性污染:沙尘、烟雾、颗粒状悬浮物、
有毒气体、放射性污染
• 放射性污染有三种途径:一是核试验的降沉物 的污染;二是核电站和核工业废物排放的污染; 三是意外事故泄漏造成局部性污染。
六、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扩散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主要以挥发态、自由态、溶解 态和固态4种形态存在,绝大多数属于挥发性有机污染 物。这些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通过挥发、淋溶和由浓度 梯度产生扩散等在土壤中迁移或逸入空气、水体中, 或被生物吸收迁出土体之外
2.农药的污染 化学农药的应用对于增加农业的产量、减少 劳动量等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长期滥用剧毒 和残留期长的农药,不仅污染生物环境,而且 通过食物和水进入人体,当达到一定的剂量时, 也可以引起慢性中毒。 在农田使用农药后,除一部分附着于作物上 以外,有相当一部分落人到土壤中,附着在作 物上的那一部分农药也可以因雨淋而进入土壤。
1、酚类污染物:由化工生产产生含酚废水,高浓度可引起植物生长 停滞,鱼类死亡。 2、氰化物:由电镀、冶金、化肥等行业排放含氰化物废水,属剧毒 物质。 3、石油:石油废水中含有致癌物。 4、苯类物质:化工、塑料、橡胶、电子和印刷行业产生含苯废水, 可损害人体神经系统,甚至死亡。 5、污灌中重金属:含有重金属的灌溉污水,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对人体产生致命危害。 6、病原微生物:许多人类疾病是通过水体和水生生物传播疾病。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 废液;生活污水是指由人类消费活动产生的污 水,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居住区是主要的生活污 染源;农业废水主要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 农产品加工等过程排放出的废水 。 水体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性问题,主要是 通过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动、植物中累积而造 成的
水体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3.放射性污染 核爆炸后,大气散落物和原子能工业以及科 研部门排出的放射性废物均可造成放射性元素 土壤的污染。 4.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人畜粪便处理不当、垃圾堆放不妥、污水 灌溉农田不合卫生要求都可使土壤受到污染, 特别是受到肠道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人可以通 过与土壤直接接触和食用被土壤污染的瓜果、 蔬菜受到间接污染。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存在于食品中,如果不经过适当的控制,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及其控制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一、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生产、加工、贮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微生物进入食品并繁殖的过程。

常见的食品污染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引起食品腐败、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等问题,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产环境:生产场所的不洁净和卫生条件不佳是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例如,生产车间的空气不洁净、设备不彻底清洁和消毒等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存在和繁殖。

2. 原料和供应链:食品的原料和供应链是微生物污染的重要介质。

原料也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而供应链中的一环出现微生物污染也会影响最终食品的安全。

3. 储存和运输条件:不合理的储存和运输条件也是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来源之一。

食品在高温、潮湿或不洁净的环境中长时间存放,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会大大加快。

三、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保障食品安全,采取适当的控制方法是必要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品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1. 清洁和消毒:保持食品生产和处理环境的清洁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首要措施。

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设备、工作台面、器具和容器等,可有效减少微生物的存在和传播。

2. 合理贮存和运输:储存和运输食品时,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食品应储存在洁净、干燥和通风良好的条件下,避免与可能污染食品的物品接触。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止与不洁物质接触。

3. 食品处理和加工:食品加工过程中,要确保加工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食品应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加热或处理,以确保微生物被完全杀灭或控制在安全水平。

2015食品安全选修课试卷

2015食品安全选修课试卷

单选题1.苦杏仁作为一种药,有()的功效。

镇咳2.过量食用后中毒症状先兴奋后抑制的是:银杏3.毒菠菜事件在哪个国家发现的?美国毒菠菜事件发生在()年。

2006 毒菠菜事件发生在美国的()农场。

加州4.由于田螺生存在淤泥中,()容易致病。

寄生虫5.瘦肉精是在哪种肉中发现的?猪肉6.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广州官员线虫中毒事件是什么引起的?寄生虫7.目前,我们()有效的三聚氰胺的快速检测方法。

几乎没有8.大肠杆菌0157流行事件发生在哪个国家?日本9.与转基因技术有关的最多的是:大豆色拉油10.决定食品安全的相对性的因素不包括:生态环境11.美国重点关注的是()引起的食品安全:微生物12.水俣病是()中毒引起的:汞13.日本大肠杆菌0517流行事件是()环节出错的:流通14.食盐浓度超过()亚硝胺会减少:0.215.我国食品安全的首要问题是:微生物污染16.生物胺主要存在于:发酵类食品17.痢疾杆菌很耐寒,在冰块中能生存?三个月18. 螺是哪种寄生虫的中间寄主?华支睾吸虫/肝吸虫19.食源性疾病对人群危害最大的是?老人与婴幼儿20.苦杏仁成人食用四十到六十粒,小儿食用十到二十粒,如果食用六十颗就可以导致人的死亡,它具有哪种毒素?毒肽21.肉毒梭状芽孢杆菌在哪一类食品中容易生存?发酵食品及罐头食品22.农作物对重金属的累积最高的是( ) 蔬菜23. 从河豚中分离出来的河豚毒素是哪个国家发现的?日本24.方便面包料的杀菌是通过哪种方式进行的?辐射杀菌25.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日摄入亚硝酸盐的限量值是0.2mg/kg26.黑脚病是哪种重金属中毒?砷27. 二噁英事件开始在哪个国家发现的?比利时28.吃鱼虾过敏的人是鱼虾进入人体后代谢产生什么物质使其过敏的?组胺30. 美国有多少人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食品。

0.831.脂肪在390°高温下,每克脂肪酸所产生的苯并芘的量() 8.8ug/kg32.烤制的食品中哪些有害的物质含量高?杂环胺33. 熏制的肉中苯并芘的量可达到() 107ug/kg34.丙三醇与什么物质反应变成氯丙醇? 盐酸35.据统计全世界被食源性寄生虫侵染过的人次? 45亿36.人体的哪个器官开始吸收乙醇类物质?胃37.微生物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占疾病总数的三分之一38.上海有多少人知道需要什么样的食品。

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

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

食品安全性评价概述食品安全性评价是通过对食品的成分、加工过程、贮存条件以及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判断食品是否安全适宜消费的过程。

食品安全性评价是保障公众健康与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之一。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可风险物质或有害因素,并对其潜在的危害进行科学评估和提供准确的风险信息。

食品安全性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食品成分评价:评估食品中的成分,包括营养成分、添加剂、污染物等。

通过分析成分的含量和摄入量,确定食品中各种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可能影响。

2. 食品质量评价:评估食品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

通过检测食品的质量指标,判断食品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食品微生物评价:评估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通过检测食品样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判断食品是否存在潜在的微生物感染风险。

4. 食品添加剂评价:评估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通过检测食品中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确定食品中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估食品中存在的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食品中潜在风险物质的含量、暴露路径以及毒性资料的分析,确定潜在风险物质对人体健康的风险程度。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食品相关部门和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食品安全性评价也提供了消费者选择和购买食品的重要参考依据。

只有通过科学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才能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促进公众健康。

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国家繁荣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在食品供应链上,存在诸多环节和因素,如农田施肥、作物生长、收获、加工、贮存、运输等,这些环节与因素都会对食品的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

食品安全性评价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或因素,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科学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污染成食品安全首要问题
食品安全资讯:在过去的一年里,台湾的馊水油、毒豆芽、微生物污染、沃尔玛挂驴头买狐狸肉、肯德基被曝冰块菌落超标等问题食品中,微生物污染被认为是去年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下,昨天,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几十名包括院士、教授等在内的专家联合发布2014年国内外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读报告。

报告显示,微生物污染成为2014年食品安全首要问题。

从2013年11月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开始对每周的食品安全热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逐一进行解读。

其中,2014年全年完成了对国内外38个热点的解读,其中包括福喜事件。

报告显示,2014年,食品安全恶意造假事件受到扼制并开始逐渐减少,微生物污染、重金属超标及原料污染等常态食品安全事件成为2014年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一类问题将是未来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记者注意到,38个热点共涉及肉制品等12个主要行业,其中出
现频次较高的行业包括6个:肉制品、白酒、休闲食品、油脂、主粮、乳制品;38个热点涉及到的关键词主要包括7类:微生物、食品添加剂、重金属、转基因、塑化剂、地沟油、反式脂肪酸。

微生物污染首次列为第一热点。

有专家指出,这显示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点正逐渐回归中国食品安全的本源,与全球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相吻合。

对于未来食品行业的发展,专家们指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由于环境污染引发的我国产品原料污染等问题尚未有效化解。

而原料污染必然传导到食品工业,且这种困局短期内难以有效化解。

食品安全应下功夫从产业链前端发力,从优质原料入手。

昨天,学会还警示行业,2015年当中国食品工业增速整体放缓、利润下滑时,造假和偷工减料会有所抬头,应予以警惕、揭露和有效的处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