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20大著名茶叶种类

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多山地丘陵,是有名的产茶大省,安徽出名茶,名茶远名扬。得道茶叶今天为大家纤细介绍下安徽省的著名茶叶种类,帮助大家了解更多中国茶知识。

祁门的祁红

祁门红茶,又称祁门工夫红茶,是一种具有酒香和果味的红茶,出产于中国中部的安徽祁门县,简称祁红。祁门红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中唯一的红茶,也被誉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此外还有印度的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

休宁、歙县的屯绿

屯绿,历史悠久,早在明万历年间,徽州一带就有四家茶号制作屯绿外销。1851-1864年创制眉茶出口欧洲。1950年后,生产由手工操作转为机械化。此茶有炒青和烘青两种制作方法。炒青茶芳香馥郁、茶味浓厚、汤色碧绿清晰;烘青茶颜色鹅黄、茶叶醇和、汤色明净。屯绿在清咸丰年间,还由歙县茶区制成茉莉、珠兰、玉兰等花茶。目前屯溪屯绿畅销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绿色的金子”。

黄山的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清朝名茶,属绿茶烘青类。长期以来人们用“名山产名茶”的观点,推断黄山毛峰系明朝黄山云雾之后称。黄山毛峰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徽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银钩

黄山银钩因弯曲似钩,毫白如银而得名。黄山银钩1972年首创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大谷运乡,是以毛峰之嫩度,炒青之制法,精采巧制而成的。在茶叶专家们的关心指导下,经过茶农的数年试制,千锤百炼,才于1979年定型弯钩状,并定名为黄山银钩。黄山为地名,银钩指品质。此茶系近年创制,是全国名茶新秀。一九八六年首次参加中国名优茶评比,以九十七点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国名茶的前茅。许多茶叶专家连声称赞:“这茶很好。色泽难得。”他们都认为黄山银钩品质出众,毫不犹豫地给它打了高分。

六安的瓜片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

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太平的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是产于安徽黄山区的一种绿茶,名列中国十大绿茶之列。属绿茶类的尖茶,被誉为中国的“尖茶之冠”。猴魁尖茶的外形奇特,特点是叶芽挺直肥实,两头尖而不翘,不弯曲、不松散。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也不苦不涩。太平猴魁始创于1900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产于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乡猴坑一带的猴村、猴岗、颜家三合村。传说“猴魁”原本是野生茶,产于黄山东北山麓六百里的山高耸云天,后来飞鸟衔来茶籽撒播在石缝之中,于是逐渐繁衍生长成林。可是四壁陡峭无人能上,山民就驯养猴子上峰顶采回茶叶,并经手工精制成猴魁。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太平猴魁荣获一等金奖

休宁的休宁松萝

松萝茶产于安徽省休宁县,是中国著名的药用茶。“徽州松萝,专于化食”,久饮能治顽疮、高血压等症。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中说松萝茶:消积滞、油腻、清火、下气、降痰。据有关资料介绍,过去徽州休宁一带流行伤寒、痢疾时,初染此病的患者,用沸水冲泡松萝茶频饮,三五日即可痊愈;病重者,用炒至焦黄色的糯米,加生姜片、食盐与松萝茶共煮后喝下,也有很好的疗效。

泾县的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皖南泾县黄田乡涌溪,生产历史已有五百余载,曾为历朝之贡茶,现为馈赠之佳品;产地风景秀丽,层峦叠嶂,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常年云雾缭绕,泉水潺潺。鲜茶叶如碧玉,味似花香;采摘标准,制作精良。成品火青形似珠粒,落杯有声;色如墨玉,油泣显毫;汤色杏黄明净,滋味醇正甘甜;质优形美,耐泡持久,携带方便,实乃茶中之珍品。

泾县特尖

泾县是安徽省的一个老茶区,尖茶是传统产品。远在唐宋年代,就曾出过白云兰片、梅花片、涂尖等类的名贵茶叶。传说清朝乾隆皇帝六下南途经宁国府时,知府大人献下泾县汀溪产的贡尖款待,乾隆饮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吩咐随从多多带上,途中饮用。清朝末年,泾县汀溪、爱民等地的尖茶已畅销沿江各大城市,还曾成批出口东南亚一带,故而当时尖茶又被称之为“洋尖”。清朝学者胡耸孙称誉其为“瑞草葳蕤,南国无双。”

黄石的黄石溪毛峰

黄石溪毛峰.又名九华毛峰、九华佛茶属绿茶类。产于安徽省青阳县陵阳镇黄石村。相传在唐代末年昭宗天复年间(901~904),有一僧一道在九华山之巅的天台山后一石洞中修行,以采集树根和其他野果为食,由于长时期营养不良,头昏脑胀,面部浮肿。后来采回了野生新鲜茶叶煮饮。结果治好了病。为了方便饮用,继而将茶晒干收藏。

歙县的老竹大方

大方创制于明代,清代已入贡茶之列。据《歙县志》记载:“明隆庆(公元1567—1572年)年间,僧大方住休宁松萝山,制茶精妙,群邑师其法。然其时仅西北诸山及城大涵山产茶。降至清季,销输国外,逐广种植,有毛峰、大方、烘青等目。”大方茶相传为比丘大方始创于歙县老竹岭,故称为“老竹大方”。距今已400余年。

宣城的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

明末清初,因遭战火破坏,敬亭绿雪采制失传,中断了生产。1972年始着手挖掘传统工艺,1978年恢复生产。1979年被列为全省名茶,1983年获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为出口名茶之一,1987年又被评为省优名茶。

金寨的齐山翠眉

新创名茶。产于金寨县的齐云山。“齐头绝顶常为云雾所封,其上产茶甚壮,而味独特”(《六安州志》第52卷)。“齐山名片”为“六安瓜片”之极品。茶季开采后,展开叶扳下制作齐山名片等高档瓜片,其顶端嫩芽则用于制作翠眉。该茶纤细修长,微弯似眉,色泽翠绿,带有青花香气,故名之“翠眉”。1986年试制以来,先后获得皖西名茶和省优名茶称号;1989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部优名茶。1987年在广交会上展销,为德国、新加坡等外商指订商品。

舒城的兰花茶

舒城兰花为历史名茶,创制于明末清初。外形条索细卷呈弯钩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锋显露;内质香气成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叶底匀整,呈黄绿色,属绿茶类。

桐城的天鹅香茗

天鹅香茗产于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于1982年开始研制,并形成独特的品质,是安徽名茶之一。

天鹅香茗产于安徽马鞍山东郊的天鹅坞一带,位于苏皖交界的濮塘山区。这里丘峦起伏,四季分明,云雾常弥漫于丘壑之间,雨水充沛,小气候湿润,土壤肥沃,茶树生长良好。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马鞍山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冬寒、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8℃;雨量适中,年平均降水量1080毫米,光照充足,≥10℃的活动积温4800~5200℃。全年无霜期为234天左右。

桐城小花

安徽桐城的历史名茶,徽茶名品,除了具备花茶的各种特征,独具“兰韵”,如兰花一样的美好香氛。因茶叶尖头细小,故为小花茶。桐城小花茶具有名闻天下的茶文化典故,蕴含着丰富的“礼让”内涵,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有诗为证:“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九华山的闵园毛峰

九华山产茶历史悠久。《青阳县志》记载:“九华为仙山佛地,竹卉鱼禽间为他方所未有。……所产金地源茶,为金地藏自西域携来者,今传梗空筒者是,茗(闵)地源茶,根株颇硕,生于阴谷,春夏之交,方发萌,茎条虽长,旗枪不展,乍紫乍绿,天圣初,邵守李虚己,太史梅询试之,以为建溪顾渚不及也。”南宋周必大遍游九华,后撰写《九华山录》,说他游“至化城寺,……谒金地藏塔,……僧祖瑛独居塔院,献土产茶,味敌北苑”。北苑茶产于建州(福建省建阳县),是当时最脍炙人口的名茶,周必大以此来盛赞九华山茶。

潜山的天柱剑毫

天柱剑毫产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一带,属绿茶类。天柱剑毫以其优异的品质、独特的风格、峻峭的外表已跻身于全国名茶之列,因其外形扁平如宝剑而得名。

天柱山制茶历史悠久,唐代著名茶典《膳夫经手录》就有记载:“舒州天柱茶,峻拔遒劲,甘香醇美”。天柱剑毫多产自海拔500米以上的深山之中,茶叶因常年受云霭浸漫,为淑气所钟,不用熏焙自然清香。每年谷雨前后茶农开始采摘新茶,由于均选用“一芽一叶”,因而产量有限。取少许置于杯中,用开水冲泡,只见茶叶徐徐伸展,汤色碧绿,香气袭人,入口甘醇。

岳西的翠兰

岳西翠兰名茶是生长在大别山区的优质云雾茶。新创名茶。产于皖西大别山腹地岳西县境内的主薄、头陀、来榜区。该地原属陆羽《茶经》所载盛产茶叶的寿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峡谷之中,周围树木葱笼,百花溢香,云雾弥漫。“岳西翠兰”是在地方名茶小兰花的传统制作技术基础上创制的。谷雨前后选采一芽二叶,用竹帚翻炒杀青,继而手工造形,后经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优美,芽叶相连,自然舒展,酷似小兰花;其汤翠绿明亮,香气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岳

西翠兰茶产于安徽省大别山腹部的岳西县。该茶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色泽翠绿,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浅绿明亮,滋味醇浓鲜爽,叶底嫩绿明亮。岳西翠兰创制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并在1991年获“七五”全国星火计划银质奖,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宁国的黄花云尖,霍山的翠芽

庐江的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因其独特的地形气候条件,由当代著名茶圣陈椽教授亲自研制的名茶“白云春毫”即产于此,白云春毫色泽绿润,汤色明亮,嫩香持久,滋味鲜醇,长年饮用,延年益寿,曾获农业部部优名茶。

茶叶类别基础知识

茶叶类别基础知识 一、茶叶的分类:根据茶叶制作时发酵程度不同再分为: 1)不发酵茶:如绿茶、菊花茶等 2)轻微发酵茶:黄茶、白茶 3)半发酵茶:如青茶、乌龙茶,乌龙茶又有:广东乌龙、台湾乌龙、闽南乌龙、闽北 乌龙 4)全发酵茶:如祁门红茶、正山小种、滇红、桂红、闽红三大功夫等 5)后发酵茶:如黑茶,普洱茶、边茶 二、有按基本茶类,再加工茶类和非茶之茶类三大部分。 其本茶类中:按茶叶发酵程度的轻重结合成品茶的品质特点,将茶叶分为六大类:绿、白、黄、青、红、黑茶。 发酵: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变化,列举。茶叶的发酵: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参与下发生生物化学反应。 1、绿茶:不发酵茶,制法为杀青、揉捻、干燥三道工序;制作工艺中完全不发酵,保持 清汤青叶的特点,明朝起是历史最久且产量最大的茶类,性质寒凉。店内属绿茶类产品有: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六安瓜片、黄山毛峰、西湖龙井、云芽绿1号2号。 基本原理:杀青通过高温方式杀死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鲜叶的生理化学变化。 从历史角度又分为:名优绿茶和普通绿茶。 杀青的四种方式: 炒青绿:明代起,最基本的加工方法,因加工制作炒青的外形不同又分为:长青(眉茶、出口茶)、平炒青(平水珠茶属浙江出口茶)、扁炒青(西湖 友井),干茶色当多数呈黄绿色。 烘青绿:经过揉捻杀青后来烘干的方法,又分:条形(黄山毛峰)、尖形(太平猴魁)、片形(六安瓜片)、针形(信阳毛尖),其它烘青绿茶只制作花 茶的加工原料茶。 蒸青绿:唐宋时以蒸的方法干燥,具备三绿的特点:汤绿、色绿、叶底绿,条形紧、圆针形。 晒青绿;经过杀青揉捻后经日光晒干的茶,做成茶砖、茶饼、普洱的原料茶,呈油绿色。陕青(陕西)、川青(四川)、滇青(云南)

福建茶叶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福建茶叶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文/谢雅玲陈永昌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茶叶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茶叶贸易发展迅速。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福建省的茶叶贸易是一个怎样的发展现状,有哪些发展优势和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探索和发展福建茶叶贸易现状,对福建茶叶经济效益的提高、影响力的扩大、竞争力的提升和贸易量的增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福建茶叶的地位 福建省是我国茶叶的主产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茶叶流通体制改革,我省茶业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我省农村经济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优势产业。2009年,福建茶叶生产呈现乌龙茶质优价高、红茶产销两旺、白茶量稳价升的良好态势,全年茶叶生产总产量26万多吨,居全国第一位;茶叶出口创汇5734万美元,同比增长8.6%。 二、福建茶叶的出口现状 据统计2009年月,中国出口茶叶数量为302,949.3吨,同比增长2.0%,金额为70,495.4万美元,同比增长3.3%,平均单价为2,327.0美元/吨,同比增长1.3%。而其中福建省出口茶叶数量为1,254.41吨,环比增长2.7%,金额1,221.7万美元,环比增长59.4%。出口量在全国第五位。 三、福建茶业贸易发展的优势条件 福建茶叶贸易发展在多个方面占有主要优势。主要有第一,自然条件优越,劳力资源丰富。第二,福建茶叶茶类多、良种多、名优茶多,品种资源丰富、茶类品种齐全。第三,政策支持力度大。近年来国家加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各项措施上都有较大支持。第四,福建港口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第五,科技不断进步。科技利用率不断提高,在茶叶产品的深加工方面也取得进展,保健茶、速溶茶及茶食品的开发利用,茶叶中有效物质的提取应用等,足以表明福建茶叶在生产、加工方面都具备了较高的科技水平。第六,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日益增强,茶叶的保健和药用功能倍受关注。近年开发出来的罐装茶汁、瓶装茶饮料,在市场上十分畅销,并成为饮料市场的主打产品. 四、福建茶叶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1、成本居高不下。福建省茶叶生产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 高。为科研而科研的传统研究模式与生产、市场不对接,导致许多研究项目的成果不能推广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成果转化率较低,一些先进实用的茶叶生产科技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应用。 2、经营模式粗放、加工和深加工环节薄弱。福建省茶叶生

安徽省茶叶出口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 本文高度调查和概括了安徽在发展茶产业的现实情况和出口状况,并运用经济学有关原理,发现在安徽现有茶产业在生产经营和外贸往来上存有不足之处。比如说:管理和经营模式不够先进,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绿色壁垒还没完全消除。针对安徽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有效策略和做法,这些做法包括:优化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产业组织方式、打造特色安徽茶产业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茶叶;问题;产业化;绿色壁垒;对策 目录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安徽茶叶出口的现状 (一)安徽茶叶出口额情况 (二)安徽茶叶出口数量情况 (三)安徽茶叶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比例情况 (四)安徽茶叶出口国家及地区情况 (五)安徽茶叶出口种类情况 三、安徽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品牌知名度不高 (二)初级产品占主导地位 (三)产业化水平增长缓慢 (四)绿色贸易壁垒阻碍出口 (五)茶叶出口国别与出口种类不合理 四、促进安徽茶叶出口的对策分析 (一)打造国际知名茶叶品牌 (二)优化茶叶产业结构 (三)实现茶叶产业化经营 (四)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五)扩大茶叶出口市场 五、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安徽的茶拥有悠久历史,且在国内外闻名已久,在多年发展中,旁生出多种品种。有许多茶香四溢,众人喜爱的名茶就产自安徽。如隶属于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黄山毛峰和六安瓜片,被称为红茶皇后的祁门红茶等。“徽茶”品质好的特征使其深受广大国际友人的喜爱,因此,在我国出口茶叶中,“徽茶”所占的比重在国内各省出口茶叶中名列前茅。但是,劳动力价格随着我国国际实力越来越强而上升,茶叶的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与此同时,许多发达国家对中国茶叶升级绿色壁垒,严重减少了我国茶叶的出口量,茶叶出口环境严峻,竞争力也随之下滑。本文针对安徽茶叶在对外出口中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安徽省茶产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挥产品优势,提升国际影响力,随之增加出口量。 (二)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全世界的人民对健康身体、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但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对国内茶产业的出口发起贸易壁垒,严重冲击了安徽茶产业的对外贸易。同时,许多国家如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茶叶出口方面的实力不容小觑,也挤占了安徽茶叶的市场。因此,安徽茶叶必须加快转变出口模式、培养专业人才对安徽茶叶目前现状进行分析,对绿色壁垒准备应急方案,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保护出口,才能够增加安徽茶叶的出口量,促进安徽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实际数据出发,分析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研究,提出可实施方案,对促进安徽茶产叶对外贸易提出一点希望。 二、安徽茶叶出口的现状 (一)安徽茶叶出口额情况 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与江苏、浙江等地相邻,经济发展较好,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也比较适合茶叶的生产。据相关报道,在2018年,安徽拥有254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2020中国茶叶进出口分析情况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叶生产大国。近几年,中国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长。 红茶仍是主要进口品种 中国茶产业在2019年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总产量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均创新高,与此同时,困扰产业发展的产销矛盾也日益突出,消费人口与消费总量增速持续趋缓,市场存量继续增加。 面对国内茶叶市场内销趋缓局面,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数量仍在持续提升。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进口茶叶4.43万吨,同比增长22.25%,其中红茶进口量为 3.64万吨,占总量的83.77%。进口茶叶总金额为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06%,其中红茶进口额为1.26亿美元,同比增长7.07%,占总金额的67.3%。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进口茶叶超过千吨的地区共8个,其中浙江、福建以及江苏分列前三,进口茶叶量均在7千吨以上,浙江以9260.5吨的茶叶进口量排名第一。另外五个千吨以上茶叶进口量的地区是广东、北京、上海、广西以及安徽。 出口品种绿茶最多 出口方面,2019年,面对摩洛哥、欧盟、美国等传统市场的可预见性下降,中国茶企及时调整战略布局与结构,全年茶叶出口呈现出总量盘整、价额大增的态势,量价额均创历史新高。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茶叶出口数量36.65万吨,同比上升0.52%;

金额为20.20亿美元,同比上升13.61%;出口均价5.51美元/公斤,同比上升13.14%。 从品种来看,目前,我国茶叶出口仍以绿茶为主,2019年绿茶出口量为30.39万吨,同比增长0.33%,占总量的82.92%;绿茶出口额为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7.77%,占总额的65.25%。 从出口国家/地区来看,2019年,中国茶叶在传统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制约出口在局部市场出现下降的两大因素包括技术壁垒和关税壁垒。 在技术壁垒方面。一是中国茶叶对摩洛哥这一最大传统市场的出口量仅为7.43万吨,同比下降4.2%;主要原因是该国于2019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口茶叶农残限量新标准。二是欧盟不断增加农残检测项目,提高农残限量标准,使中国茶叶对欧盟出口量仅为2.8万吨,出口金额为1.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1.5%和12.1%。 在关税壁垒方面,2018年,美国是中国茶叶出口(量、额)的第四大贸易国。受贸易战影响,2019年9月1日起,美国对中国茶叶征收15%的关税,致使201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茶叶1.47万吨、出口额为0.7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滑5.2%和21.35%。 具体到地区来看,2019年,我国出口茶叶超过万吨的地区共7个,其中浙江、安徽、以及湖南分列前三,出口茶叶量均在3万吨以上,浙江以15.88万吨的茶叶出口量排名第一。另外4个万吨以上茶叶出口量的地区是福建、湖北、江西以及四川。

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

现状: 安徽省茶叶总体状况: 安徽既是产茶大省,也是茶叶出口强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茶对外贸易一直保持强劲态势,无论是出口数量,出口创汇能力或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均处重要地位。近十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利用资源与技术优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绿色工程、品牌工程、茶厂优化改造工程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等,安徽茶产业得到了较大发展。据业务统计2012年全省茶园面积139千亩,近十年面积增加2.1万亩,总产量9.5万吨。安徽是传统的产茶大省,茶叶已成为安徽省最具优势且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全省山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以及新农村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也为我国茶叶出口屡创历史新高做出了贡献。 从1997年至今,安徽省茶叶产量不断增加,2011年,全省茶叶产量达到8.7万吨,同比增长4.8%,占全国茶叶产量5.3%;2012年安徽省茶叶产量9.5万吨,较之上一年同比增长了9%,占全国茶叶产量的5%。 中国茶叶产量(万吨)安徽省茶叶产 量(万吨) 安徽茶叶产量同 比增长率 安徽茶叶产量 占全国比重 199761.3 4.70.076672104 199866.550.0638297870.07518797 199967.6 4.9-0.020.072485207 200068.3 4.5-0.0816326530.065885798 200170.2 4.70.0444444440.066951567 200274.5 4.80.021*******.06442953 200376.850.0416666670.065104167 200483.5 5.60.120.067065868 200593.560.0714285710.064171123 2006102.8 6.40.0666666670.062256809 2007116.570.093750.060085837 2008125.87.60.0857142860.060413355 2009135.98.20.0789473680.060338484 2010147.58.30.0121951220.056271186 2011162.38.70.0481927710.053604436 20121809.50.0919540230.052777778(数据来源:《安徽省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茶叶产量增长率虽有波动,但是产量逐年增加。而占全国茶叶产量比重虽波动又说下降,但是始终居于前列。、 安徽省茶叶出口状况: 200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3.5万吨,局全国第三,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安徽省出口茶叶品种主要有:安徽绿茶,红茶,花茶,有机茶,保健茶全国十大名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以及各个地市盛产的土特名茶。绿茶是我省茶叶出口的拳头产品。据我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安徽省绿茶出口2.7万吨,出口金额7204万美元,数量、金额均居第二位,数量同比下降12.28%,金额上升8.81%。占安徽省全年茶叶出口的81%左右。北非、西非、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是绿茶的主要进口商。

茶叶种类大全

茶叶种类大全 茶叶(干茶)一般分为六类: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绿茶 一、绿茶的含义及分类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按其干燥机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其中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最为有名。 二、茶之性 绿茶的特性,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绿茶属性凉而微寒,味道略苦,适合胃热者饮用。 绿茶是历史最早的茶类,也是我国产量最大的茶类,产区分布各地,其中以浙江、安徽、江西三省产量最高,质量最优,是我国绿茶生产的主要基地。 三、绿茶中上等茶品的介绍:主要从茶的产地、采摘及制作工艺进行讲解。 1.西湖龙井 产地:茶区集中分布在西湖湖畔的秀山峻岭之上。这里傍湖依山,气候温和,

常年云雾袅绕,雨量充沛,加上土壤结构疏松、土质肥沃,茶树根深叶茂,常年莹绿。唐代陆羽《茶经》中所说的“硕者上”,正与优良品质的龙井茶剩余沙壤土相吻合。 采摘:茶树品种,芽叶柔嫩而细小,富含氨基酸与多种维生素。西湖龙井的采制非常考究,它的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高级龙井茶强调要早采,通常一清明前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佳,称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品质尚好,称雨前茶。另外龙井茶的采摘十分强调细嫩和完整。特级龙井茶采摘标准时完整的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全长约1.5厘米。采摘次数多是龙井茶特有的。) 制作工艺:西湖龙井炒制时,分“青锅”、“辉锅”两个工序,炒制手法很复杂,一般有抖、带、甩、挺、拓、扣、抓、压、磨、挤等十大手法。炒制时,依鲜叶质量高低和锅中茶坯的成形程度,不时地改换手法,因势利炒而成。 青锅:即杀青和初步整形过程。锅温达180℃左右时,涂抹少许油脂使锅面更光滑,投入约100克叶子,开始以抓、抖手势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势进行初步整形,起锅后进行薄摊回潮,时间40-60分钟。摊凉后经筛分,筛底、筛面茶分别进行辉锅。(熟悉了解且能讲解)辉锅:目的是整形和炒干。锅温60-70℃,需要炒制25分钟。手势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差不离锅。炒制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含水量达5%-6%为适度,即可起锅。 超值好的龙井茶极易受潮变质,必须及时用纸包成0.5公斤一包,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石灰)的缸中,加盖密封收藏。贮藏得法,约经15-30天后,龙井茶的香气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蠢爽口。保持干燥的龙井茶贮藏一年后仍能保持色绿、香高、味醇的品质。(熟悉了解且能讲解) 2.洞庭碧螺春 产地:产于江苏吴县太湖洞庭山,洞庭分东、西两山,两山气候温和,水气升腾,空气湿润,云雾弥漫,是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环境。 采摘:其产区是中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桃、李、杏、梅等果木交错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浸茶味,陶冶着碧螺春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 碧螺春采制技艺高超,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采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茶叶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制作工艺: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

茶叶的分类及成分

茶叶的分类及成分 ●茶叶的分类 按制造程序不同来分类,可分为:毛茶和精茶 按萎调程度不同来分类,可分为:○1不萎凋茶:绿茶、黑茶、黄茶○2萎凋茶:白茶、青茶、包种茶、乌龙茶、红茶。 茶按薰花种类来分类,可分为:○1素茶:未薰花的茶叶称之○2花茶:茉莉花茶、珠兰花茶、树兰花茶、桂花茶……等。 按发酵程度不同来分类,可分为:○1不发酵茶:绿茶龙井、碧螺春等0% ○2半发酵茶:青茶(乌龙茶)清茶15%,茉莉花茶20%,冻顶茶30%,铁观音40%,白毫乌龙70% ○3全发酵茶:红茶红茶100% 按焙火程度来分类,可分为:○1生茶:轻焙火仅焙乾水份于5%以下○2半熟:焙火稍高,时间稍长○3熟茶:高温长时间焙火 按茶色不同分类,可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按茶树品种不同来分类,可分为:青心乌龙、青心、金萱、翠玉、硬枝心、叶乌龙、铁观音、四季春、青心柑仔、黄柑、淡水青心、佛手、乌枝、梅占等。 ●茶叶的成分 茶叶中所含的化合物成分很复杂,经实验测定,茶叶主要的化学物质如下: 1、茶多酚:茶叶中的酚类物质的含量占干重的20-25%。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营生物氧化作用的酚性化合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黄烷醇、黄酮□、酚酸、花青素等四大类。 2、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复杂环状有机化合物。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嘌呤碱,其中最多的是咖啡碱,其余的还有可可碱、茶叶碱等。 3、芳香物质:这是一大类含量少而种类多的挥发性混合体的泛称。据现代气体层析分析茶叶结果表明茶叶的芳香物质有300多种。 4、氨基酸:已发现的有茶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等20多种。其中茶氨酸占总量40%,是一般植物不存在的较为特殊的氨基酸,只有在蕈类中有少量存在。 5、色素:成品茶中的外形色泽(干茶色泽)和茶汤、叶底的色泽均是由不同色素成份的综合反映。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理念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肯定。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系列下各类茶叶的出口。 欧洲、亚洲作为中国茶叶销售的两大市场,一直是中国茶业出口的传统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出口到消费出口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茶业至欧洲、亚洲做出口茶业成本核算,为出口茶业的宣传和推广设计出口经营方案。 关键词:茶业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一、出口商品概况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门经营研发茶业进出口的国际品牌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饮用。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也宜食。 绿茶主要有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较为出名。 黑茶依据成品茶的外观呈黑色,故名黑茶。六大茶类之一,属全发酵茶,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陕西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制茶工艺一般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道工序。黑茶按地域分布,主要分类为湖南黑茶(茯茶)、四川黑茶(边茶)、藏茶、云南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湖北老黑茶及陕西黑茶(茯茶)(俗称黑五类)。

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 口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影响及其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运用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所进行的贸易限制措施越来越多,使我国的对外贸易受到很大的影响。安徽省作为我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省份,茶叶是其最主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明显的价格天然优势,一直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是近几年来在绿色贸易壁垒兴起的背景下,安徽省茶叶出口原先的价格、劳动力和资源优势已经逐渐失去往同的比较优势,出口前景不容乐观。 通过对绿色壁垒的背景进行回顾后,指出了选题的意义。接着分析了绿色壁垒的概念、成因、表现形式、特点、发展趋势。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目前安徽省茶叶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绿色壁垒对安徽省茶叶出口的双重影响。最后提出了应对绿色壁垒的策略。 关键词:绿色壁垒出口影响策略

The study of Strategy for the dual influence on Anhui tea export from green barriers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developed countries frequently use the issue of green trade barriers to restrict export from China,which causes negative effect on Chinese trade.Being one of Chinese important tea export provinces,Anhui has an obvious natural 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of tea exports.Tea industry is its traditional industry enjoying a vital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Anhui.However,the exporting of tea products has been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green trade barriers in the recent years.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re no longer obvious as before,the situation of exporting is not optimistic. Though reviewing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en trade barriers,the paper point out the purport of the research.Then,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conception,causes,forms,basic characters,development trend。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 analysis,the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Anhui tea product export and the dual influence on Anhui tea export from green barriers.In the end,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green trade barriers. Key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Tea Export;Influence;Strategy

茶叶中主要成分及其保健功能一览表

茶叶中主要成分及其保健功能一览表茶叶成分保健功能 维生 维生素A 1. 维持上皮组织正常机能状态,防止角化。 2. 防治干眼病症。 3. 增强视网膜感光性,防止夜盲症。 维生素D 1. 帮助骨骼发育和治疗骨骼创伤。 2. 抗佝偻病,软骨病。 3. 调节脂肪代谢。 4. 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B1 1. 维持神经、心脏及消化系统正常机能。 2. 参与肌体内糖代谢过程。 3. 防治脚气病,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心脏活动失调、胃机能障碍。 维生素B2 1. 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2. 维持视网膜正常机能,维持眼的正常视觉机能。 3. 治疗角膜炎、结膜炎、唇损伤、口角炎、舌炎、脂溢性皮炎。 维生素PP 1. 实现组织呼吸中的脱氢作用。 2. 治疗赖皮病所导致的皮炎、腹泻、痴呆、舌炎、口炎。 维生素B6 1. 参与氨基酸代谢。 2. 参与脂肪代谢。 3. 治疗婴儿中枢兴奋、惊厥病。 4. 治疗放射性呕吐和孕妇呕吐。 泛酸 1. 参与代谢的多种生物合成和降解,加强脂肪代谢功能。 2. 防止缺乏泛酸所导致的皮肤炎、毛发脱色、肾上腺病变 肌醇 1. 参与磷酸的代谢贮积过程。 2. 加强脂肪代谢的功能。 叶酸 1. 参与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2. 防止叶酸缺乏所导致细胞分裂和成熟的障碍。白血球缺乏症、白 细胞贫血、幼儿发育障碍、腹泻、龈炎。 3. 加强脂肪代谢功能。 6、8——二硫辛酸 1. 参与糖代谢过程,并加强脂肪代谢功能。 2. 抗脂肪肝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 解除砷、汞中毒。 4. 利尿镇吐、治疗肝性和心脏性水肿和妊娠呕吐。 维生素C 1. 增加微血管的致密性,改善其渗透性恶化脆性。 2. 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 3. 防治坏血病。 4. 治疗出血症。 5. 促进创口愈合。 6. 防治缺乏维生素C所导致的骨膜分裂、骨裂齵齿。 7. 增强机体对慢性传染病的抵抗力。 8. 提高机体对工业化学毒性物及放射性伤害的抵抗力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科技创新任重道远转型升级大势所趋 我国茶叶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虽然2010年我国茶叶出口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仍存有不少瓶颈需突破,茶企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力度,走科技兴茶之路。同时要注意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需政府、行业、企业联手互动,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尽早实现茶业崛起,提升我国茶业的国际影响力。 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量、出口额屡创历史新高,骄人成绩难掩背后隐忧,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棘手瓶颈问题,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中国茶引领世界茶叶发展潮流大势所趋。 2010茶叶出口金额创新高 自2005年以来,茶叶出口量始终徘徊在28-30万吨,2009年突破30万吨,创历史新高,2010年出口30.24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但出口金额再创新高,达7.84亿美元。分析来看,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有以下几大特点: 首先,绿茶、花茶、普洱茶出口量上升,红茶、乌龙茶出口量下降。2010年,我国绿茶出口23.42万吨,同比增2.12%,金额5.67亿美元,同比增8.07%,实现连续9年量价齐增;花茶出口7356吨,同比上升24.4%,出口金额3990

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安徽是中国的产茶大省,茶叶在安徽省的农产品出口创汇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安徽省茶叶产业发展的速度放缓,茶叶出口现状也不容乐观。本文基于安徽省近几年茶叶出口规模、种类以及市场的相关数据,深入分析其茶叶出口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措施,以促进安徽省茶叶出口及长远发展。 标签:安徽茶叶出口;绿色贸易壁垒;现状;对策 一、安徽省茶叶出口现状 (一)安徽省茶叶出口规模 2011至201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额不断增加,从最初0.8亿美元增加到2.43亿美元,增幅达203.75%。其中2011至2014年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而2016年出口额较2015年仅增加0.04亿美元,同比增长率较低。近年来,由于国际上的其他茶叶出口国也来势汹汹,安徽茶叶在国际茶叶市场中的份额有所减少。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下,新的茶叶品牌此起彼伏,传统茶叶品牌被逐渐替代,而多年来由于安徽茶叶品牌缺乏创新,无法吸引国外消费者的注意,长此以往,茶叶出口所带来的利润势必步入下降通道。 (二)安徽省茶叶出口种类 安徽省茶叶出口品种以绿茶和红茶为主,其中绿茶出口量为主导,红茶位居第二,但占比相对较小。2016年安徽省茶叶出口总量达56845吨,绿茶出口量达53650吨,占据总出口量94.37%;红茶出口量为3052吨,占出口总量5.37%,乌龙茶和花茶出口量非常少,仅占0.24%。 (三)安徽省茶叶出口市场 安徽省茶叶出口的主要地区为非洲,占比47.36%,其中仅摩洛哥一个国家占比就高达17.96%。其次,出口到日本的茶叶占总出口量的11.44%,美国和俄罗斯也是安徽茶叶出口的重要市场,占比分别达到9.33%和10.92%。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起,欧盟国家实施严格的绿色贸易壁垒,对茶叶进口提出严苛的农药残留限量检测标准,直接导致安徽省出口到欧盟的茶叶仅占其出口总量的6.69%。 二、安徽省茶叶出口存在的问题 安徽省茶叶主要出口非洲、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地,欧盟和东南亚等地则相对较少,呈现出茶叶出口国和出口量不均匀的状态。欧盟作为世界上重要的茶叶消费市场,该地区的人们更喜欢喝红茶,南亚国家生产的红茶更受他们的青睐,

茶叶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产品畅销海内外市场,优质的产品和真诚的服务理念得到客户的青睐和肯定。目前公司主要经营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六大系列下各类茶叶的出口。 欧洲、亚洲作为中国茶叶销售的两大市场,一直是中国茶业出口的传统市场,本文主要从产品出口到消费出口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出口茶业至欧洲、亚洲做出口茶业成本核算,为出口茶业的宣传和推广设计出口经营方案。 关键词:茶业出口贸易市场分析 一、出口商品概况 天然茶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过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门经营研发茶业进出口的国际品牌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红茶、白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等六大系列,在此专门介绍红茶,绿茶,黑茶三大系列。 (一)红茶、绿茶、黑茶的基本概况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凋萎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祁红、霍红、滇红、越红、苏红、川红、英红等,尤以祁门红茶最为著名。 祁门红茶独具的特色是: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酣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以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绿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因此较多的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营养丰富,可以防止疾病。 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饮用。 1.适宜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油腻食品食用过多者、醉酒者。 2.长期吸烟饮酒过多,发热口渴、头痛目昏、小便不利及进食奶类食品过多者也宜食。

安徽省茶叶市场分析

安徽省茶叶市场分析 一、安徽茶园种植面积分析 2007年以来,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保持在 130千公顷左右。2010年,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13.35万公顷,比 2009年增长 3.65%;2011年,安徽省茶园种植面积达到 13.8万公顷,比 2010年增长 3.35%。 二、安徽茶叶生产情况分析 2007-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量保持平稳的增长态势。2010年,安徽省茶叶产量达到 8.3万吨,比 2009年增长1.52%;2011年,安徽省茶叶产量达到8.8万吨,比 2010年增长 5.19%。 三、安徽茶叶加工市场状况 2011年,安徽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58家,亏损企业 2家,企业亏损总额 23.9万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24.28亿元,同比增长49.58%,行业负债总额为12.52亿元,同比增长40.81%;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48.43亿元,同比增长55.52%;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2.87亿元,同比增长40.32%。 截止 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共有规模以上精制茶加工企业 74家,亏损企业 2家,企业亏损总额 27.4万元;精制茶加工行业资产总额为 27.47亿元,同比增长30.50%,行业负债总额为 13.39亿元,同比增长24.80%;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26.49亿元,同比增长18.74%;行业共计实现利润总额 1.53亿元,同比增长32.94%。

四、安徽茶叶消费需求分析 中国十大名茶中,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都产自安徽。在这四种名茶中,以太平猴魁、六安瓜片最为名贵,而这些品种的春茶同样身价不菲。 多年来安徽省茶叶一直处在“有姓无名”或“有姓多名”纠结中,有姓,指有以产地命名的品种,如红茶有祁门红茶、绿茶有黄山毛峰等等;无名,指各个品种没有自己的名牌;多名,指一个茶叶品种多个注册商标。茶叶品牌和茶叶品类之间完全割裂,导致了安徽茶扬名中外与安徽茶品牌默默无闻之间强烈的对比。 这种纠结,常常导致茶叶市场混乱无序和消费者无所适从。比如许多人都知道六安瓜片是一种名茶,但市场上林林总总的牌子太多,价格悬殊也很大,而且茶叶都是包装好的,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选择,也无法识别茶叶是否新鲜,更谈不上忠诚于某种品牌。 从 2012年起,安徽省将重点围绕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四大名茶,以品牌建设做大做强茶产业。 五、安徽省茶叶市场竞争力 从安徽省精制茶加工各项指标在全国的比重看,截止 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精制茶加工行业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销售收入与利润总额在全国中的比重分别为6.90%、5.26%、5.31%、4.16%。 从安徽省精制茶加工的行业数据看,近几年,安徽省精制茶加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呈上升趋势。2012年上半年,安徽省精制茶加工行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6.14%,毛利率为13.33%,销售利润率为5.76%,

中国茶叶分类

中国茶叶分类图

按茶色不同来分类——绿茶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绿茶的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其中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少,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滋味收敛性强”的特点。最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的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中国绿茶中,名品最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绿茶按其干燥和杀青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炒青、烘青、晒青和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由于在干燥过程中受到机械或手工操力的作用不同,成茶形成了长条形、圆珠形、扇平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长炒青精制后称眉茶,成品的花色有珍眉、贡熙、雨茶、针眉、秀眉等,各具不同的品质特征。如: 珍眉:条索细紧挺直或其形如仕女之秀眉,色泽绿润起霜,香气高鲜,滋味浓爽,汤色、叶底绿微黄明亮; 贡熙:是长炒青中的圆形茶,精制后称贡熙。外形颗粒近似珠茶,圆叶底尚嫩匀; 雨茶:原系由珠茶中分离出来的长形茶,现在雨茶大部分从眉茶中获取,外形条索细短、尚紧,色泽绿匀,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圆炒青:外形颗粒圆紧,因产地和采制方法不同,又分为平炒青、泉岗辉白和涌溪火青等。 平炒青:产于浙江嵊县、新昌、上虞等县。因历史上毛茶集中绍兴平水镇精制和集散,成品茶外形细圆紧结似珍珠,故称“平水珠茶”或称平绿,毛茶则称平炒青; 扁炒青:因产地和制法不同,主要分为龙井、旗枪、大方三种。 龙井:产于杭州市西湖区,又称西湖龙井。鲜叶采摘细嫩,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特别精细,具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征。 旗枪:产于杭州龙井茶区四周及毗邻的余杭、富阳、肖山等县。 大方:产于安徽省歙县和浙江临安、淳安毗邻地区,以歙县老竹大方最为著名。 在炒青绿茶中,因其制茶方法不同,又有称为特种炒青绿茶,为了保持叶形完整,最后工序常进行烘干。其茶品有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金奖惠明、高桥银峰、韶山韶峰、安化松针。古丈毛尖、江华毛尖、大庸毛尖、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庐山云雾等等。在此只简述二品,如洞庭碧螺春:产于江

四川茶叶出口现状

四川茶叶出口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 [摘要] 四川茶叶是四川主要出口土特产品之一,最近一些年四川茶叶出口分额呈下降趋势。四川茶叶出口中存在生产水平较低,质量不能适应消费新需求;国际市场茶叶产品质量要求趋严,绿色壁垒不断出现;品牌建设跟不上市场需要产品单一,与市场不对路;四川茶叶生产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水平有待提高等的问题,因此四川茶叶出口发展应从茶叶生产的源头抓起,将农、工贸相结合,转变观念,加强四川茶叶的品牌建设,从而扩大四川茶叶的出口。 [关键词] 茶叶出口现状对策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占据着四川盆地绝大部分。这块美丽而神奇的盆地,西被青藏高原扼控,东有长江三峡之险,南为云贵高原所拱卫,北是秦岭巴山屏障。四川省地形西高东低,大致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米~3000米之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氛围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四川茶文化。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原来我国古代四川东鄂西就是茶树的发祥地,而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领。在《史记?吴起传》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岐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这说明神农氏的部族发源在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山区,这正是今日大神农架的地域。 随着国际上贸易保护壁垒的不断加强,尤其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拦截,加之人民币汇率的持续上升,四川茶叶出口遭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就四川省茶叶自身的发展情况,找出一条内增竞争力,外抵壁垒的出路是当务之急。 一、四川茶叶的出口现状 四川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美誉,出口创汇有过辉煌的历史。1986年,四川茶叶自营出口1.13万吨,创汇1275万美元,名列全国第二。2004年,四川茶园面积达到209万亩,居全国第四,产量8.6万吨,列全国第五,茶叶总产值12亿元。但是2003年四川省茶叶自营出口却仅有111吨,2004年130吨,2005年204吨。而在2004年,四川所产茶叶以原材料供应到外省再出口的数量却达到了6000吨。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四川省的茶叶产量目前约占全国的10%,但出口值仅占全国的0.41%。在官方的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上,川茶是名落孙山。四川的出口状况与其产茶大省的身份不相匹配。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 导语:市场调研报告是经过在实践中对某一产品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将调查了解到的全部情况和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这就是调研报告。以下是WTT整理中国茶叶的市场调研报告,以供参考。 一、摘要 中国是茶叶有发源地,茶区分布广、资源丰富,茶叶种类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在国内,茶类消费者为中老年人居多,但年轻人占据的比例也逐渐加大,说明茶在年轻人的消费中有了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茶叶出口主要有六大国际市场,分别是摩洛哥、日本、美国、欧盟、俄罗斯、中东地区。由于国际市场质量门槛越来越高等原因,中国茶叶市场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从总体来看,我国茶叶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总体向上的趋势从未改变。相信随着我国茶叶种植、生产水平的迅速提高,产品安全体系日趋完善,我国茶叶的优势会越来越显现,世界各国对我茶叶的消费会逐步增加。 二、调研的背景和目的 1、调研背景 商品经济的日益的发展,我国的外贸份额越来越大,其中不可或缺的传统的商品茶叶市场也相当的活跃。

2、调研目的 更好的研究我国的茶叶市场,以点看面了解中国的市场行情, 三、调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一)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中国茶叶的品种及其分类 二)对国内市场进行调研,获取国内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情况和市场主要卖点。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获得: 1、通过上网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国内茶叶市场行情,获取相关数据。 2、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报刊,详细了解情况 3、走访一些茶叶销售店,询问一些社区的消费者 4、学校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三)详细了解我国茶叶的出口现状及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渠道: 1、通过互联网了解我国茶叶的主要出口国对象及其出口特征 2、根据其出口特点制定营销方案 四、调研情况介绍 一)中国茶叶概述 1、茶叶分类 我国茶叶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基本茶类,一种是加工茶类。其中基本茶类又可分为六类:绿茶、青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加工茶类可分为花茶、果茶、紧压茶、保健茶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