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整版1

合集下载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高中历史PPT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高中历史PPT1

更卒:在本郡或本县,修筑城垣、道路、河渠、宫室以及运输粮

食等;一个月。

正卒指到郡国和京城服兵役;两年。
戍卒指到边塞屯戍;一年。
认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苛捐杂税是其衰亡的重要原因;广大农民不堪忍
受沉重赋税是导致其进行战争、起义的重要因素;统治者减免租税以缓和社 会矛盾,进而出现治世。
秦汉时期的赋役特点:人头税、徭役负担高于田赋。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一条鞭法是在清查土地和丁产的基础上实行的,扩大了负担面,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均赋均役的作用,同时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局限性: ☞5月6日《中日关税协定》
两税法并未能遏制土地兼并,唐后期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大地主隐瞒财产转嫁赋
税现象增多,政府为保证财政又增加捐税,农民负担更加沉重,社会矛盾加剧。
(2)元朝 ①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在北方叫 “丁税”“地税”,在南方叫“夏税”“秋粮”。 ②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按户之上下征收丝和银两。
5、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根据教材概括明清赋税的基本内容
朝代
赋税内容
明初
夏税、秋粮,江南地区 “金花银”
征收概况
米麦实物
赋役征银,推动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和小农与 市场的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3)清朝时期:摊丁入亩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规定以康熙五十年全国的丁数为准,此后达到成丁年龄的,
不再承担丁役。
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照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 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 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人亩”。
清朝雍正帝时期,全国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课件


背景
社会经济的发展


把康熙五十年固定的丁银平均摊入各地田赋
代 的
输内容 银中,一体征收。
赋 役 制 度
入 标意义 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 题 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六)中国赋役制度的变化趋势
时期 主要赋税制度
标准
形式
趋势
秦汉 田赋、人头税、 田地、人丁 实物为主, 1.征收标准:
康熙五十一年二月二十九日谕:
中 “将直隶各省现今征收钱粮册内有名人

古 代 的
丁,永输为定数,嗣后滋生人丁,免其加增
赋 役
钱粮入,但将实数造清册县报。岂特有益
制 度
于民标,亦一盛事也。”
——题(清)吴振棫:《养吉斋余录》卷1
《清圣祖实录》中关于“滋生人 丁,永不加赋”的谕旨记载。
(五)明清时期的赋役制度 清:雍正时期——摊丁入亩
制 度
意义标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
题的人身控制。
(三)隋唐时期的赋役制度——两税法
思考: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税制度有什么变化?

租庸调制


代 的

赋 役 制 度
入 按人户收税 标

两税法
按土地收税
(四)宋元时期的赋役制度
税 与 个
北洋政 府制定
开始征 收:国

所得税
民政府
所 得 税
输条(例没有
公布所 得税暂

入实施)
行条例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ppt优质课件统编1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高中历史ppt优质课件统编1

相传秦朝时,秦始皇徵发八十万 民工修筑万里长城,青年范喜良 和女子孟姜女刚新婚三天,范喜 良就被迫出发修建长城了,劳役 繁重,不久后他因为饥寒劳累而 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远在 家中的孟姜女久久不得丈夫音信, 时值深秋,孟姜女亲手缝制了棉 衣准备带给丈夫,历尽千辛万苦 才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 死亡的噩耗。孟姜女在长城上哭 了三天三夜,忽然长城就此坍塌, 露出了范喜良的尸骨,这一对可 怜的夫妻终于得以相见。
实行: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规定以1711年的丁银作为定 额,不再增加,“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将 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 评价:中国历史上存在2000多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 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定,对通过其关境的引进出口货物 征收的一种税收。关税在各国一般属于国家最高行政单位指定税率的 高级税种,对于对外贸易发达的国家而言,关税往往是国家税收乃至 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政府对引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但进口关 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易措施。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各国内部曾经有着很长一段时间存在着国内关税。比 如德国统一前各邦之间有关税,中国古代乃至近代的军阀混战时期也存在 着国内关说。这些国内关说的存在阻碍了各国近代化的发展,故而逐渐被 废除,中国也在1937年正式废除国内关税。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宣告关税自主,并公布国定《进口 税暂行条例》。 1其 两项主要内容之一。 评价:国民政府通过这些“改订新约”的措施,在关税自主权上 取得了进展,但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定税率。直到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中国人民才真正收回关税自主权。
个人所得税在西方还有一个昵称,叫罗宾汉税
我可是英国传说中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呢!
我国个人所得税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1910年10月清政 府成立了资政院以后,当时的布政使司布政使(省长) 就起草了一个所得税章程,提交给资政院来审议。但是 还没有通过审议,清政府就被推翻了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完美版1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课件完美版1
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D、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E、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F、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商品征收重税。 上述演变体现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种演变说明.随
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
(3)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 在北方叫“丁税”“地税”,在南方叫“夏税”“秋粮”。但是,元朝 在税粮外又有前朝没有过的科差。
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4、明清时期: (1) 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正统年 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 (2)随着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万历初年,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即不 但赋税折银征收,而且役也改由丁、田共同承担,折成银两,统一征收。 一条鞭法上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 (3)清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 定额,不再增加,称“盛世滋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 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从此,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 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一、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2、隋唐时期: (1)隋朝废除了前代许多苛捐杂税,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这 一制度为唐朝所继承,变成“租庸调”制,针对21 — 59岁之间的成年男 子征收。缴纳一定的绢布来替代徭役,称为“庸”。租庸调制的基础, 是国家向成年男子授田的“均田制”。
(2)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建中元年(780年),唐 朝政府废除租庸调,改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 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 秋两次征收。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美课件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美课件1
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指导和价值判断 秦所汉以: 我田带赋领、学人生头对税各、个徭朝役代的赋税制度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学习,并结合提问,以及相关史料的分析,深入学习各个朝代赋税制度的特
结点合,史 并实总,结说出明赋中税国制古度代发赋展税演制变度的演趋变势的。特点; 重学点法: :搜中集国史古料代、赋体税验制情度境的、演合变作历讨程论,。关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变
课程导入
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 通过对赋税制度演变的学习,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和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
是其他任何东西。 生的家国情怀。
——马克思
通过对赋、税、租、调、庸、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等概念的梳理,掌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在不同时期的演变和完善;
说教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过程
说学情 说教学重难点
说板书设计
• 本课分两个子目: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 国古代赋税介绍了秦汉时期的田赋、人头 税和徭役;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宋 元时期承袭唐制;明朝张居正推行一条鞭 法和清朝“永不加赋”、“摊丁入亩”。 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介绍 了长期存在的国内关税和国境关税主权的 丧失与收回以及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演进。
度演变的学习,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 结,合探史 究实其,关说联明、中特国点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明中朝国张 国居内正关推税行长一期条存鞭在法的和原清因朝;“永不加赋”、“摊丁入亩”。
和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世 通中过国对 国赋内税关制税度长演期变存的在学的习原,因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和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

课件《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PPT统编版历史1

课件《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PPT统编版历史1

田赋 人头税 财产税 徭役
秦汉时期
秦朝 口赋
人民口赋极重。
汉朝
口赋
不分男女,7—14岁 每人每年缴口赋20 钱。
算赋
• 15岁以上每人每年 出算赋120钱; • 商人和奴婢的算赋 钱加倍。
秦汉时期
元朝在北方课取具有人头税性质的丁税,致使已推行了500年之久的两税法在北方中断了一个世纪之久,这是中国赋税制度史上的一大曲折反复,具有落后性。
田租
户调
徭役
允许“以庸代役”, 即缴纳一定的绢布 来替代徭役
隋唐时期
“租庸调”制
原因
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破坏。
两税法
“租庸调”制 两税法
隋唐时期
内容

家 财
确定



赋税总额
各地 各地 各地 ……
学霸笔记
唐朝的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转 变为两税法,这种变化反映了均田 制的彻底崩溃与封建庄园制的发展。
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一种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制度
明 朝 新中国成立后,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及其实施条例。
国境关税的地位日益凸显。
个(人5)所每得一税次的赋起税源改与革演都变对历史产生了积极作用,说明明改初革赋税制税是分历史夏发税展的、必秋然要粮求两。 次征收,所征主要是米麦实物。
在关税出现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存在着国内关税与国境关税并立 的现象。
伴随近代国家的形成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出现的,废止国内关税,单一 征收国境关税成为主流,直到1937年才正式宣布废除国内关税,实行统 一的国境关税。
学霸笔记 国境关税的地位日益凸显。 国内关税长期存在的原因: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1(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1(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课件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一课,内容涉及教材第十五章第一节“中国古代赋税制度”,详细内容包括:先秦时期的井田制和贡赋制;秦汉时期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代的府兵制和两税法;宋代的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清时期的摊丁入亩和一条鞭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赋税制度。

2. 分析赋税制度演变的原因,理解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对现实问题的洞察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赋税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图表、历史背景介绍、例题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古代赋税场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赋税制度的兴趣。

2. 讲解:按照教材内容,逐一讲解各个时期的赋税制度,分析其特点和演变原因。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古代官员,讨论如何解决当时赋税征收中的问题。

4. 例题讲解:解答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先秦:井田制、贡赋制秦汉:均田制、租庸调制唐代:府兵制、两税法宋代:免役法、方田均税法明清:摊丁入亩、一条鞭法2. 赋税制度演变原因及影响七、作业设计(1)均田制(2)两税法(3)摊丁入亩2. 答案:(1)特点:国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

原因:秦朝统一天下,实行土地制度改革,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特点:按户等征税,分为夏、秋两季征收。

原因: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家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以增加财政收入。

(3)特点:按人口征税,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课件(共15张PPT)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存在的基本问题是:总体 关税水平过高,税率结构不尽合理,税则的商品分类目录不适应对外经济、贸 易和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等等。1985年颁布的同名税则,对这些方面进行 了修改,主要是改变商品分类目录,调整进口税率。
——摘编自黄天华编著《中国关税制度》
195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是基于当时的时代条件, 在计划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物。 改革开放后,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这一税则的不少规定已 不适应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需要,如材料中所示各种问题。 因此,国务院于1985年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
肆 个 人 所 得 税 的 起 源 与 发 展 (自主学习并解决以下问题)
1.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国家是 哪个?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起步于 何时?开始征收于何时?
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都没 有征收个人所得税,直到1980年才开始 征收。这是为什么?
3.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 国个人所得税法》,后又数次修订 完善。有何作用?
——《资治通鉴》卷226
780年,李适接受宰相杨 炎建议,实行“两税法”
户籍损坏,人口统计少于实际人口 赋税繁多,任意加收,随意增科
两种名目 两次征收
户税+地税 夏季+秋季
富者逃税,穷者课税,贫富差距拉大 官吏盘剥严重,逃户变多,矛盾激化
政缓 府和 财阶 政级 困矛 难盾
根本原因?
因为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原有的租庸调制无法维系
银钱等,名目繁多
军役、力役、杂役等
01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P T ·O N E
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概况(阅读教材完成下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必修一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谈古论今话赋税
---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保障
论九税之利。
—《周礼·掌交》
省刑罚,薄税敛。 —《孟子·梁惠王上》
初税亩。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
税十取一。
—《大戴礼记·主言》
有税有赋。
—《汉书·食货志》。
有税有赋,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汉书·刑法志》
税谓公田什一及工商衡虞之入也。
2018年12月14日 21:39 来源: 第一财经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2018年5月30日,中国国务院常务 会议决定,较大范围下调日用消费品进 口关税,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专家认为,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有利于扩大开放、 满足群众需求,倒逼产品提质、产业升级;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 市场环境,深化消费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 要,可以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本次调 整中,为稳定政策预期,主动扩大对外开放,将直接调整相关商 品的最惠国税率。这种主动的对外开放表明,中国在国际经济活 动中尊重市场规律,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为全球实现动能转换做 出了自己的贡献。
隋至唐前期 “租庸调制”
明朝“一条鞭法”
宋至元,基本 沿用两税法
各项赋税、徭役合 并,折成银两,统 一征收
唐中期开始, 两税法
弱化人丁税,依据土地、财产多少, 分夏秋两季收税
清“摊丁入亩”
废除人头税,把丁税 平均摊在田亩中,征 收统一的地丁银,也 称“地丁合一”
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2018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最新一 轮修正案发布。这是自个税法1980年出台以来的第七次修订, 也是自2011年以来的新一轮调整......
新修订的个税法,将进一步减轻群众税 收负担,增加居民实际收入。这是一个巨大 的政策红包,但红包的打开方式也极为重要。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3500元调整为5000 元这一政策加快落地,从今年10月1日起率 先实施,让实实在在的红包尽快早些落到老 百姓的口袋中。
请回答: 我国古代农业税收制度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什么说“中国历史 就是一部农业税史”? 你认为我国废除农业税有何重要意义? 原因: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传统农业的主体地 位决定了农业税的历史地位。
意义:废除农业税,能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激发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 的成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益……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什么是“关税”?
关税是指一国海关根据该国法律规 定,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货物课 征的一种税收。......关税往往是 国家税收乃至国家财政的主要收入。 政府对进出口商品都可征收关税, 但进口关税最为重要,是主要的贸 易措施。
【中国决定暂停对美汽车加征关税,特斯拉长舒一口气】 201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发布公告称,将暂停加征 美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此次暂停加税的政策将从2019年1月1 日起正式实施,时间为3个月,涉及211个税目。崔东树认为, 此对原产于美国的汽车及零部件暂停加征关税,对相关美系汽 车尤其像特斯拉以及福特旗下的林肯等这些目前没有在华生产 而单纯靠进口车销售的美系汽车品牌而言是“巨大的利好”。

8.围绕本专题的话题,通过组织讨论 ,要求 学生把 人生积 累和经 验带入 文本, 演绎自 己的认 识,与 文本化 为一体 ,在大 师的思 想沐浴 下真正 得到一 次精神 的洗礼 。最后 ,还可 要求学 生在鉴 赏文章 观点表 达充满 诗意的 基础上 ,也动 手用形 象隽永 的语言 来概括 对本板 块话题 的理性 认识, 并在交 流的过 程中升 华自己 的思想 。

3.后面一系列的情节都是老人的内心 表白, 一个是 与大海 与大鱼 的对话 ,一个 是自言 自语, 说给自 己听, 一个是 自己心 里的想 法。

4.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 再少, 情节不 枝不蔓 ,主人 公性格 单一而 鲜明。 本文中 直接出 场的人 物只有 老渔夫 桑地亚 哥一个 ,情节 也主要 是围绕 大马林 鱼的捕 获以及 因此而 引来的 与鲨鱼 之间的 搏斗, 可谓单 纯而集 中。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什么是“赋税”?赋税,是指一个国家凭借其政 治权力,按照法律预定的标准, 强制地、无偿地向其管辖范围 内的各类纳税人,征收实物或 货币而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国家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收 入形式和来源,其目的是为了 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

7.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 曾经以 冰山来 比喻创 作,说 创作要 像海上 的冰山 ,八分 之一露 在上面 ,八分 之七应 该隐含 在水下 。露出 水面的 是形象 ,隐藏 在水下 的是思 想感情 ,形象 越集中 鲜明, 感情越 深沉含 蓄。另 外,为 使“水 下”的 部分深 厚阔大 ,他还 借助于 象征 的手法 ,使作 品蕴涵 深意。

5.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 过多地 使用形 容词, 特别是 华丽的 辞藻, 尽量采 用直截 了当的 叙述和 生动鲜 明的对 话,因 此,句 子简短 ,语汇 准确生 动。在 塑造桑 地亚哥 这一形 象时, 他的笔 力主要 集中在 真实而 生动地 再现老 人与鲨 鱼搏斗 的场景 上

6.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 话。海 明威善 于从感 觉、视 觉、触 觉着手 去刻画 形象, 将作者 、形象 与读者 的距离 缩短到 最低限 度,而 且很少 直接表 露感情 ,他总 是把它 们凝结 在简单 、迅速 的动作 中,蕴 涵在自 然的行 文或者 简洁的 对话中 ,由读 者自己 去体会 。
——《汉书·食货志》 ①根据材料一,写出秦朝赋税政策的内容。 ②根据材料二,写出西汉初期赋税政策的内容。 ③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秦朝和西汉初期赋税政策的不同 结果。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 安定的关系。
阅读课文P92-93,了解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演变:
以丁为本, 征收实物
—《汉书·食货志》
秘书监杨万里。奏输帛于官,谓之税。
—《宋史·食货志》
材料一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 半之赋(泰半:三分之二),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 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海 内愁怨,遂用溃畔(叛)。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兴, … 上(指汉高祖)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 什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乃下诏赐民 十二年(指文帝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 三岁,孝景二年, 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至武帝之初七 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 都鄙廪庾 尽满,而府库余财。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பைடு நூலகம்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材料 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这意味着中国农民已经缴纳了2600年 的农业税这一“皇粮国税”被彻底取消。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农 业税史。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性质,赋予了农 业税制不同的本质和内涵。
1.演变趋势 ①征税标准:以人丁为主→以土地为主;服徭役和兵役→纳 绢代役。②交纳形式:以实物为主→以货币为主。③交纳时 间:不定时→基本定时。④征收种类:繁杂→简单;商品税 逐渐加重。
2.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认识 ①从总体趋势看,税制改革大都围绕着税制的公平、简化方 向进行;②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实质是封建生产关系的 调整;③封建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松弛是历史发展和进步 的必然结果;④用银两收税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反映;⑤随着王朝兴衰,赋税制度相应地一 次又一次从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到“民力殚残”,直至王 朝崩解;⑥历代赋役制度改革,总是将旧的苛捐杂税归并统 一征收,以图减少加派之弊,但是改革后随着统治者贪欲的 增长,又会生出新的名目以加派赋役,即每改革一次,农民 的负担就反弹一次,加重一次,称之为“黄宗羲定律”。
地亩,输纳征解,统谓之地丁。先是康熙季年,四川诸省已有
行之者,至是准直隶巡抚李维均请,将丁银随地起征,每地赋
一两摊入丁银二钱二厘。……自后丁徭与地赋合而为一,民纳
地丁之外,别无徭役矣。
――《清史
稿・食货志》
请回答: 材料一、二分别反映我国古代什么税制改革?二者有何
异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
【统编版】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PPT完 整版1
我是一名公务员,工
资本来就不高,扣完
税,就所剩无几了
(2011年前)......
作为个体户,听说国家 要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 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我很高兴......
让我仔细算算,这次 创作纳完税后,所得 稿酬是多少......
中奖啦,中奖 啦!!!可是老 婆说还要交税, 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