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来提高交通效率、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的一种综合性交通管理系统。

它将传感器、通信、信息处理和控制等多种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智能化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运输安全、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设施维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应用领域和技术组成三个方面论述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定义智能交通系统是指通过集成不同技术和资源,建立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系统,提高交通流畅性、安全性和环境保护性的一种综合性系统。

它利用传感器、通信设备和计算机等技术,实现交通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应用,能够实时进行交通监测、交通预测和交通控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优化的交通服务。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领域1. 城市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对城市内的交通流进行智能控制,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

例如,通过智能信号灯控制、智能车辆检测等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自适应调节,根据实时交通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信号灯的时序,以达到最佳的交通流控制效果。

2. 交通运输安全: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高精度定位、车辆通讯和道路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和事故的及时监测和处理。

例如,可通过车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预警驾驶员的危险驾驶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交通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和处理交通数据,并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

例如,通过智能导航系统,可以根据实时路况提供最佳路线推荐,减少交通时间和燃料消耗。

同时,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和智能交通终端设备,可以将交通信息精确地传递给用户,提高用户的出行便利性。

4. 交通设施维护:智能交通系统可通过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实现对交通设施状态的实时监测和维护。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种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来改进交通运输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系统。

一、智能交通系统的概述智能交通系统是在现有交通基础设施上,通过集成化的信息处理和通信技术,实现对交通流、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等因素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交通系统包括车辆、道路和管理中心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实现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为交通管理者和驾驶员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和指导。

二、智能交通系统的功能和应用1. 道路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拥堵状况和事故情况等信息,可以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智能调度,优化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

同时,通过智能摄像监控和违法行为检测,可以提高交通违法的查处率,保障道路交通秩序。

2. 交通事故预防: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和感知技术,实现车辆之间与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互通,提供及时的交通警告和协作,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车辆碰撞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车辆间的通信,及时发出碰撞警报,提醒驾驶员采取避免碰撞的措施。

3. 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绿色交通管理,优化路况和信号灯的控制,减少车辆拥堵,降低车辆的急加速和急刹车,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和车辆尾气的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 提供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向驾驶员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包括路况、拥堵情况、最佳路线规划等,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减少出行时间和燃料消耗。

三、智能交通系统面临的挑战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智能交通系统所涉及的信息收集和传输涉及大量的个人隐私和交通数据,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挑战。

2. 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新:智能交通系统需要广泛的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的支持,需要对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改造,增加系统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ITS)是一种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应用于交通管理、交通设备以及交通用户之间进行实时信息传输与交流的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旨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四个组成部分组成:感知识别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决策与控制技术以及交通管理支持技术。

感知识别技术包括各种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装置,用于获取交通流量、车辆状态等实时数据。

信息通信技术用于实时传输和共享这些数据,使得交通管理者和用户能够随时获取相关信息。

决策与控制技术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智能决策和控制,例如实时调整信号灯时间、提供导航路况等。

交通管理支持技术是指各种软件、数据库和分析工具,用于处理和管理交通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和综合分析。

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交通流量监测、信号控制优化、公共交通调度、路径规划与导航、交通安全管理等。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者可以对交通流量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调整交通信号,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

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帮助公共交通运营者进行车辆调度和路径优化,增加公共交通的运输效率和舒适度,从而鼓励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

另外,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为驾驶员提供实时的导航和路况信息,帮助他们更快、更安全地到达目的地。

智能交通系统不仅对交通管理和用户提供了诸多好处,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减少交通堵塞和排放,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降低汽车尾气和噪音污染,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

其次,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并及时应对突发事件,提高道路安全性。

最后,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为交通管理者提供大量的交通数据和综合分析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交通政策和规划,提高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持续性。

虽然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手段不断扩大和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维护管理规范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维护管理规范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维护管理规范第一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3)1.1 智能交通系统定义 (3)1.2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历程 (3)1.2.1 国际发展历程 (3)1.2.2 我国发展历程 (3)1.3 智能交通系统组成 (4)1.3.1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 (4)1.3.2 交通信息服务 (4)1.3.3 交通控制与管理 (4)1.3.4 交通环境监测与保护 (4)第二章系统规划与设计 (4)2.1 系统规划原则 (4)2.2 系统设计要求 (5)2.3 系统设计流程 (5)第三章技术标准与规范 (6)3.1 技术标准制定 (6)3.2 设计规范编制 (6)3.3 系统接口标准 (7)第四章设备选型与采购 (7)4.1 设备选型原则 (7)4.2 设备采购流程 (8)4.3 设备验收标准 (8)第五章系统集成与调试 (8)5.1 系统集成流程 (8)5.2 系统调试方法 (9)5.3 系统测试与验收 (9)第六章系统运行与维护 (10)6.1 系统运行管理 (10)6.1.1 监控系统运行状态 (10)6.1.2 异常情况跟踪与分析 (10)6.1.3 定期汇报与沟通 (10)6.1.4 优化系统功能 (10)6.2 系统维护流程 (10)6.2.1 维护计划制定 (10)6.2.2 维护任务分配 (10)6.2.3 维护实施 (10)6.2.4 维护记录与反馈 (10)6.3 系统故障处理 (10)6.3.1 故障报告 (11)6.3.2 故障分析 (11)6.3.3 故障处理 (11)第七章信息安全管理 (11)7.1 信息安全策略 (11)7.2 信息安全防护 (11)7.3 信息安全审计 (12)第八章人员培训与管理 (12)8.1 人员培训计划 (12)8.1.1 培训目标 (12)8.1.2 培训内容 (13)8.1.3 培训方式 (13)8.2 人员考核与评价 (13)8.2.1 考核指标 (13)8.2.2 考核周期 (13)8.2.3 考核流程 (13)8.3 人员激励与奖励 (14)8.3.1 激励措施 (14)8.3.2 奖励制度 (14)第九章质量管理 (14)9.1 质量管理体系 (14)9.1.1 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14)9.1.2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15)9.2 质量控制措施 (15)9.2.1 来料质量控制 (15)9.2.3 成品质量控制 (15)9.3 质量改进与优化 (16)9.3.1 质量分析方法 (16)9.3.2 质量改进工具 (16)9.3.3 质量管理培训 (16)9.3.4 质量改进项目 (16)第十章项目管理 (16)10.1 项目管理流程 (16)10.2 项目风险管理 (17)10.3 项目进度控制 (17)第十一章法规与政策 (17)11.1 法律法规概述 (17)11.2 政策措施制定 (18)11.3 政策宣传与落实 (18)第十二章评估与改进 (19)12.1 系统评估指标 (19)12.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9)12.2.1 评估方法 (19)12.2.2 评估流程 (19)12.3 改进措施与实施 (20)12.3.1 改进措施 (20)第一章智能交通系统概述1.1 智能交通系统定义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对交通系统进行综合集成和优化管理,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功能的一种新型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与交通信息化

智能交通系统与交通信息化
大数据技术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找出影响交通安全 的因素和规律,为制定交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提供了一种灵活的资源共享方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如服务 器、存储设备、数据库等)集中管理,按需分配给用户使用。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高效的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支持大规模 的交通数据分析和处理。
通运行效率。
公共交通优化
通过智能公共交通系统 ,实现公交车辆的实时 调度,提高公共交通服
务水平。
物流配送智能化
通过智能物流系统,实 现物流信息的实时更新 和配送路线的优化,提
高物流效率。
自动驾驶汽车
通过智能车辆系统,实 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
行驶和高效运行。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交通信息化为智能交通系统提供 了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包括 车辆位置、道路状况、交通流量 等,为系统实现智能化提供了必
要条件。
促进技术创新
交通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相关技 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智能交 通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技术
支持。
提升管理效率
交通信息化实现了对交通管理的 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 了管理效率,为智能交通系统的
ANAL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指通过应用 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优化交通运行的一体化系统。
特点
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
优化交通资源配置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和预测,能够更 加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优化交通信号控制,提高道路通 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智能交通概述ppt课件(2024)

智能交通概述ppt课件(2024)
发展历程
智能交通系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经历了从单一技术应用向综合集成、 从局部试点向全面推广的发展历程。目前,全球范围内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
4
国内外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对比
2024/1/28
国外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在智能交通领域起步较早,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智 能交通体系。例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在智能 交通技术应用、标准制定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
交通事件智能识别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自动 识别交通事件并进行分类 和处理,减少人工干预成 本。
12
03
典型应用场景分析:智 慧出行、智慧物流等
2024/1/28
13
智慧出行服务体系建设及优化措施
建设综合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整合各类交通信息,提供实时、准确 的交通信息服务,包括路况、公交、 地铁、共享单车等。
28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8
29
推广智能出行方式
鼓励市民使用智能出行方式,如共享 单车、网约车、自动驾驶汽车等,提 高出行效率和便捷性。
2024/1/28
优化交通信号灯控制
通过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交通 信号灯配时方案优化,减少拥堵和等 待时间。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
利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安全监 管水平,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14
智慧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与实践案例分享
智能公交调度
智能交通安全管理
通过实时感知公交车辆位置和乘客需求信 息,实现公交车辆的智能调度和优化配置 ,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和效率。
2024/1/28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交通 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处理,提高交通安全 监管水平。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引言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 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

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

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智能交通系统(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 )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

《智能交通系统》课件

《智能交通系统》课件
《智能交通系统》PPT课件
目录
•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 • 智能交通系统的架构与组成 • 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与挑战
目录
• 智能交通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 • 未来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指通过应用 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等,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安全性 、舒适性,实现智能化、绿色化的交通系统。
强化学习与迁移学习
阐述强化学习和迁移学习在智能交通 系统中的应用,如自动驾驶车辆的决 策与控制、交通信号控制等,以及它 们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
数据采集与存储
介绍如何采集和处理海量的交通数据,以及如何设计高效的数据存储架构,以满 足智能交通系统对数据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数据挖掘与分析
04
智能交通系统的优势与挑 战
提高交通效率
01
02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先进的通信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交通流的高效管 理,减少了交通延误和拥堵现象,提高了道路使用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智能交通系统能够为驾驶员提供 最佳的出行路线和建议,从而缩短出行时间和路程。
减少交通拥堵
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交通状况,能够及时发现拥堵区 域和拥堵原因,并通过调整交通信号灯、发布路况信息和调 度应急车辆等方式,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种类与原理
介绍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各类 传感器,如雷达、激光雷达、摄 像头、红外传感器等,以及它们 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传感器数据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引言今天,道路运输已经成为超越铁路的最重要的地面运输方式,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进入80年代以来,道路运输所带来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负面效应也日益突出,逐步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球性共同问题。

解决车和路的矛盾,常用的有两个办法:一是控制需求,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限制车辆的增加;二是增加供给,也就是修路。

但是这两个办法都有其局限性。

交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条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出行的增加,而且在我国汽车工业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时期,因此限制车辆的增加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而采取增加供给,即大量修筑道路基础设施的办法,在资源、环境矛盾越来越突出的今天,面对越来越拥挤的交通、有限的资源和财力以及环境的压力,也将受到限制。

这就需要依靠除限制需求和提供道路设施之外的其它方法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简称its)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一、智能交通系统概述从国际上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历史来看,各国普遍认为起步于60-70年代的交通管理计算机化就是智能交通系统的萌芽。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逐步发展成智能交通系统,但是智能交通系统与原来意义上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智能交通系统强调的是系统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其核心技术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交通工程和系统工程。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的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了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定时、准确、高效的综合运输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以缓和道路堵塞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交通利用者的方便、舒适为目的,利用交通信息系统、通讯网络、定位系统和智能化分析与选线的交通系统的总称。

它通过传播实时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对即将面对的交通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并据此作出正确选择;通过消除道路堵塞等交通隐患,建设良好的交通管制系统,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智能交叉路口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提高行车安全,减少行驶时间。

日本警察厅开展的UTMS(Universal Traffic Manage- ment System,新交通管理系统)项目,是在原有交通指挥管理中心基础上开展的, UTMS包括11个系统:➢交通管理综合集成系统(ITCS:Integrat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先进的动态交通信息系统(AMIS:Advanced Mobile Information System);➢动态路线诱导系统(DRGS:Dynamic Route Guidance System);➢公交车辆优先系统(PTPS:Public Transportation Priority System);➢车辆运行管理系统(MOCS:Mobile Operation Control System);➢环保管理系统(EPMS:Environment Protection Management System);➢以及其它辅助系统包括智能集成的交互式电视系统(IIIS)、交通安全支持系统(DSSS)、行人信息和通信系统(PICS)、紧急车辆优先系统(FAST)、紧急救援系统(HELP)。

而美国的ATMS的智能化综合集成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时交通分析系统;➢动态交通分配系统;➢实时自适应信号控制系统;➢事故检测与反应系统;上述系统构成了ATMS综合集成系统的基本框架,也是交通指挥控制中心必须实现的功能。

其结构图如图二、智能交通系统功能“智能交通系统”实质上就是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运输系统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

它能使交通基础设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使社会能够高效地使用交通设施和能源,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它不但有可能解决交通的拥堵,而且对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的处理与救援、客货运输管理、道路收费系统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its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顺畅功能:增加交通的机动性,提高运营效率;提高道路网的通行能力,提高设施效率;调控交通需求。

(2)安全功能:提高交通的安全水平,降低事故的可能性/避免事故;减轻事故的损害程度;防止事故后灾难的扩大。

(3)环境功能:减轻堵塞;低公害化,降低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三、智能交通系统——DSRC协议为了发挥ITS的功能,实现ITS对车辆的智能化、实时、动态管理,国际上专门开发了适用于ITS领域道路与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即专用短程通信(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简称DSRC)协议。

DSRC是ITS的基础,是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它通过信息的双向传输将车辆和道路有机地连接起来。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车载单元(On-Board Unit,简称OBU)、路旁单元(Road-Side Unit,简称RSU)以及专用短程通信协议。

1)车载单元(On-Board Unit,简称OBU)目前国际上使用的车载单元很多,主要是通信方式和频率的差异。

大多数国家车载单元主要应用在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系统中,因此多采用单片式电子标签。

日本考虑到DSRC系统将来的可扩展性,采用了双片式电子标签。

车载单元一般由车载机和IC卡两部分组成,其中IC卡中已经记录了许多关于该车的信息,比如车辆类型、颜色、车牌号码等。

现在常用的IC卡的储存容量有56K、128K、256K三种。

2)路旁单元(Road-Side Unit,简称RSU)路旁单元又称为路边单元、车道单元、车道设备,主要是指车道通信设备——路旁天线。

其参数主要有:频率、发射功率、通信接口等等。

路旁天线能够覆盖的通信区域大约为3~30米。

3)DSRC协议 DSRC协议可以说是DSRC的基础,美国、欧洲、日本均建立了自己的DSRC标准,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目前尚未制定出完整的DSRC国际标准,但资料表明,基于5.8GHz 的DSRC国际统一标准将成为必然。

DSRC标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规定了机械、电器、功能和过程的参数,以激活、保持和释放通信系统之间的物理连接。

其中载波频率是一个很关键的参数,它是造成世界上DSRC系统差别的主要原因。

目前北美5.8GHz系统和900MHz 系统,欧洲5.8GHz系统,日本5.8GHz系统。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制定了媒介访问和逻辑链路控制方法,定义了进入共享物理媒介、寻址和出错控制的操作。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提供了一些DSRC应用的基础性工具。

应用层中的过程可以直接使用这些工具,例如:通信初始化过程、数据传输和擦去操作等等。

另外,应用层还提供了支持同时多请求的功能。

四、智能交通系统重要部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目前,为了取得广泛的覆盖范围和降低系统投入成本,GPS系统普遍采用成熟的公共移动通信网作为通信通道。

当前GPS可用的较先进的通信网为GPRS网和CDMA 1X。

基于GPRS网的传输速度理论可以达到100kbps以上,而2003年正式开通的CDMA 1X网络,由于采用了反向相干解调、前向快速功率控制等技术,理论带宽可达300kb/s,目前实际应用带宽在100kb/s左右(双向对称传输),传输速率高于GPRS,可提供更多的中高速率业务。

神州数码、安华北斗、奥星等公司最近已推出了基于CDMA 1X无线通信方式的ITS系统,支持实时GPS车辆定位、监控、行车信息采集(如车辆ID、车辆速度、定位点经纬度、方向等)。

日后,随着2.5G的CDMA 1X/GPRS向3G网络过渡,频谱效率越来越高,支持的速率也将越来越高,增加到3G初期的几百kbps,再到3G增强型的几Mbps,然后在3G进一步增强型的几十到上百Mbps,再到超3G(B3G)的上百Mbps-1Gbps,GPS将可以实现更多视频新业务。

智能导航终端:在发达国家,车载导航已经非常成熟。

日本的车载导航发展是全球领先的,目前超过80%的新车装有车载导航,附带覆盖全国的电子地图。

特有的准3G无线通信网络使驾车人可以在车上实现宽带上网,这样日本已经实现了几乎全部城市的道路信息实时发布。

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日本几乎所有的汽车生产厂家都参加了这一高科技角逐,如宏达、尼桑、本田、马自达、三菱以及松下、先锋、阿尔派、健伍等公司都已开发出自己的车载导航产品。

世界其它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荷兰不甘落后,在美国,高档车上原厂配备导航设备,中档车型的用户可以选装或者购车后自行安装,附带的电子地图可以覆盖整个北美地区和欧盟地区。

在欧洲,由飞利浦、西门子开发的车载导航系统1995年已在雷诺、菲亚特等大众化民用车辆上使用。

电子地图:智能交通系统的大部分信息都需要通过电子地图来表示,电子地图作为空间信息特别是交通信息的可视化产品,将交通路线及周围环境以视觉感受的方式传输给用户。

欧洲大多数国家开展地图电子化较早,英国甚至在70年代就开始了地图电子化。

日本则是亚洲最早开展地理信息化工作的国家,已能向社会提供电子地图系列产品。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地绘就“电子地图”,而其中的主轴是智能交通系统。

就国内而言,上海测绘院是最早开展地图矢量化的测绘机构,目前,京、晋、陕、闽、湘等地相继绘制出数字化电子地图。

智能交通系统中电子地图的发展趋势是信息量大、详尽而且支持动态变化。

五、智能交通系统应用北京:智能交通十大应用系统将造快捷交通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与服务系统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撑层,是连接其它9个应用系统的枢纽,负责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信息的存贮、处理和发布,是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建设内容。

该平台将于2007年之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可以实现向政府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向社会公众提供多方式、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为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条件。

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北京市实时动态交通流信息采集、处理/分析、发布系统示范工程已经完成,系统按照使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对内显示子系统和对外发布子系统,对内显示子系统的用户为交通管理者,作为管理和决策依据。

对外发布子系统的用户为出行者,系统将有关的交通信息通过交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以及显示大屏等形式发布,供出行者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