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A.模型1.模型: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2.模型方法: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3.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4.水的状态模型:由右侧模型可直接地得出水在状态变化中,没有变成其他物质,构成水的水分子也没有变成其他分子。
在液态水变成气态水的变化中,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B.符号1.定义:代表事物的标记2.意义: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A.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的构成1)一般常用模型来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篮球表示氧原子,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棕球表示氮原子,黄球表示硫原子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2.分子构成物质: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例如:水的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3.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
例如:金属铝由铝原子构成、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构成等B.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1)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m数量级2)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
氢分子是最轻的分子,其分子质量的数量级是—27图示2.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组成某个分子的原子,肯定比分子更小,如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氢原子比氢分子小。
但并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某些原子比某些分子大,如铁原子比氢分子大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A.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2.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原子核外电子(带负电荷)1)原子呈电中性,原因是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2)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极小,其半径大约是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但它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3)核外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B.揭开原子核的秘密1.原子核的构成1)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2)原子中: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2.夸克1)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的2)夸克还可以再分C.带电的原子——离子1.离子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八年级下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氧元素一般在右边, 氢元素一般在左边,金属一般在左边。 读法:一般从右向左叫做某化某,有数字将数 字也带入。 如CuO MgO 3、化学式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及组成分 子的元素种类和原子数量。 化学式前面加上系数,表示几个分子。 2CO2
4、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 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5、化合价 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如:
甲烷
乙醇
水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分子的可以是 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物质通常是由分子构成的,但也有物质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金属铁铝钴铅笔芯 等。 4、分子和原子都有质量和大小, 如:1个氢原子质量为 1.674*10-27千克。一 亿个氢原子排成一条直线为1cm 1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元素: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 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比如氧原子中子有8个、 9个、10个的中子。质子只有8个。 同位素: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不同的 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质子数等于核 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1 1
H
2 1
H
3 1
H
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1、元素的种类----元素周期表 单质: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 物。 金属元素 2、 元素
第三节原子的结构模型
1、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 外电子构成的。两者所带电量大小相等, 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集 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2、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 电,中子不带电。 核电荷数: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 荷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八下第二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硬无无
钻探机钻头、刻刀、 装饰品(钻石)
石
墨 深灰色有金属光 较
泽细鳞片状晶体 软
良 好
良 好
电极、铅笔芯、润滑剂 等
有关系:原子的排列不同,性质不同。
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_种__类___或__数__目_不同
A原子 B原子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类
原子的数目决 定分子种类
C
D
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 异在于它们的_分__子_结__构_不同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17 除上面20这个结论1外7 ,
铁原子
26
物质
密度/Kg.m-3
铅 铜 纯铁
一幅图
U
一段 动画
I R
一个公式
11.3×103 8.9×103 7.9×103
一张表格
一条曲线
等等.....都是一个模型
都可以将一些难以认识、观察、 描述的事物变得直观易明白。
形
直观模型:只供展览的实物模型及玩
象
具、照片等。放大或缩小
模模
型 的
型
物理模型:直观模型的进一步改进, 显示原形的外形和特征、 进行模拟实验
1.674 ×10-27kg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1. 原子模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放射性核和电子的球体。
原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ans(希腊字母安斯),其中 a 表示原子核,n 表示电子层数,s 表示外层电子,p 表示内层电子。
2. 分子模型:分子是化合物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两个带有不同原子的球体。
分子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分子中的原子,a 表示原子核,c 表示碳原子,h 表示氢原子。
3. 颗粒模型:颗粒是流体或固体物质在空间中的离散点,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带有不同数量的粒子的圆形或椭圆形。
颗粒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p(希腊字母普),其中 x 和 y 表示颗粒的坐标,r 表示颗粒的大小。
4. 细胞模型: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元,其模型通常包括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其中包含不同数量的细胞器和分子。
细胞器的符号通常表示为 fa(希腊字母费),其中 f 表示细胞器,a 表示细胞膜,c 表示细胞质,h 表示细胞核。
浙江科学中考复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讲义

物质微粒的模型和符号一、 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分子和离子1)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a:有些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b :有些原子先组成分子(H 2、H 2O )2) 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可以由同种原子构成,也可以由不同种原子构成(H 2、H 2O 、CO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 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失去电子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质子数>电子数阴离子:得到电子原子或原子团带负电,质子数<电子数例题:用“分子”、“原子”或“离子”填写下列空格(1)蔗糖是由_____构成(2)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______直接构成的(3)食盐是由_______构成的(4)氧分子是由氧_____构成的(5)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本质差异在于它们的_______不同,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_____构成,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其本质差异在于它们__________不同二、原子结构1) 道尔顿原子模型——实心模型2) 汤姆逊原子模型——西瓜模型3) 卢瑟福原子模型——核式模型4) 波尔原子模型 ——分层模型5) 现代原子模型 ——电子云模型6)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a:在同一个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中子数b: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c: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H )。
d: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二、 元素1) 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 同位素:同类元素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相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3) 区分元素与原子:a:宏观/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微观/既讲种类又讲个数4) 元素的分布地壳中:人体中:海水中:5)物质的分类:例题:12、经分析得知,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纯净物C.不可能是混合物D. 不可能是化合物.3、下列各物质:A澄清石灰水、B、冰水混合物C四氧化三铁、D水银、E纯净的盐酸、F液氧。
2020—2021学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概述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概述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一、模型(1)模型的概念:模型是依照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计算机图像等。
(2)模型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3)模型的作用:建立模型能帮助人们理解一些无法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如科学家们经常用模型来代表非常庞大或极其微小的事物(太阳系中的行星、细胞的细微结构等)。
(4)模型的类型【说明】由于模型具有简单化、理想化的特点,为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应用模型方法时也要注意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模型毕竟不是原型,它与原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因此将由模型得来的信息处理后所得结果外推到原型时,要注意原型的各种复杂的条件和因素。
二、符号1.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代表事物的标记。
例如,s(路程)、t(时间)、g(克)等。
2.符号的作用(1)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以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说明】在某种意义上说,符号也是一种模型。
符号可以是字母,也可以是图形等。
某些公共标志,如交通安全标志、消防安全标志等也可以认为是一些具有特定含义的符号。
3.几种常见符号简介符号能简明地表示事物,在生产、生活、各学科研究中被广泛地使用。
(1)常见数学符号。
加、减、乘、除(+、-、×、÷)、三角形(△)、平行(//)、数的平方(n2)、数的开平方(√n)等。
(2)常见天气符号(如图所示)(3)常见物理符号。
力(F)、电流(I)、电压(U)、电阻(R)、速率(v)等。
(4)常见的通用符号(如图所示)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一、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1.分子(1)分子的定义。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八年级下粒子符号与模型1-3节复习

⼋年级下粒⼦符号与模型1-3节复习第⼀章 1-3节⼀、知识梳理1、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1)含义:⼈们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法叫模型法。
(2)意义和作⽤: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1)含义:是指有⼀定意义的图形、⽂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
3、分⼦的定义和性质(1)分⼦的定义:是构成物质的⼀种微粒。
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粒⼦。
(2)分⼦的性质:分⼦很⼩、分⼦在不断地作⽆规则运动、分⼦间有间隔、同种分⼦化学性质相同。
(3)由分⼦构成的物质,发⽣物理变化时分⼦本⾝未变。
发⽣化学变化时,分⼦本⾝发⽣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的分⼦。
4、原⼦的定义: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不能再分。
5、原⼦的结构:(1)物质通常是由分⼦构成的,如⽔、氢⽓、氧⽓等分别由⽔分⼦、氢分⼦、氧分⼦等构成。
(2)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构成的,如⾦属、稀有⽓体、碳、硫、磷等⾮⾦属。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分解、原⼦重新组合。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同⼀类原⼦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的总称。
8、同位素:原⼦中原⼦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同的同⼀类原⼦统称为同位素原⼦。
9、离⼦(1)离⼦的定义:离⼦的带电的原⼦或原⼦团。
带正电的叫阳离⼦,如钠离⼦(符号Na +);带负电的叫阴离⼦,如氯离⼦(符号Cl -)。
(2)离⼦与原⼦的关系:离⼦和原⼦间可通过得失电⼦实现相互转化。
(3)离⼦与分⼦、原⼦⼀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
原⼦阴离⼦阳离⼦失电⼦失电⼦得电⼦得电⼦⼆、反馈训练⼀、选择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A、只有分⼦B、只有原⼦C、有多种,分⼦和原⼦是其中的两种D、以上说法都错2、⽔蒸⽓变成⽔,⽔分⼦主要改变的是()A.⽔分⼦本⾝体积变⼤B.⽔分⼦本⾝质量变⼤ C.⽔分⼦间隔变⼩D.⽔分⼦变⼩3、能闻到汽油的⽓味是因为()A.分⼦有质量B.同种物质的分⼦性质相 C.分⼦在不停地运动 D.分⼦很⼩4、下列关于原⼦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B、原⼦在不断地运动C、有些物质是由原⼦直接构成的D、原⼦是不可再分的粒⼦5、原⼦虽⼩,但也有⼀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A.质⼦的质量B.核外电⼦的质量 C.中⼦的质量D.原⼦核中质⼦和中⼦的质量之和6、铁原⼦有26个质⼦,30个中⼦,其核外电⼦总数为( )A.26 B.30 C.56 D.4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数B、中⼦数C、电⼦数D、中⼦数和核外电⼦数8、关于原⼦和分⼦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分⼦⼤B. 在化学反应中原⼦不可分,分⼦可分C. 原⼦不能运动,分⼦不停地运动D. 原⼦之间没有间隔,分⼦之间有间隔9、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元素组成B、⽔是由⽔分⼦构成C、⽔是由⽔原⼦构成D、1个⽔分⼦中含有氢原⼦和氧原⼦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11、能保持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元素B、氧原⼦C、氧离⼦D、氧分⼦12、发现原⼦中存在电⼦的科学家是()A汤姆森B卢瑟福C波尔D⽜顿13、质⼦是由什么构成的()A原⼦B夸克C电⼦D中⼦14、核电荷数取决于下列微粒个数中的()A、质⼦数B、质⼦数+中⼦数C、中⼦数D、都不对15、在原⼦结构中,微粒数⽬相同的是( )A质⼦数和中⼦数B质⼦数和电⼦数C中⼦数和电⼦数D都不相同16”表⽰氢原⼦,则保持⽔的化学性质的粒⼦是() A、、17、依据卢瑟福的原⼦⾏星模型理论,在原⼦中绕核⾼速旋转的是()A 核⼦B 电⼦C 质⼦D 中⼦A B C D18、科学研究发现:氮⽓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分裂。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课件

微粒模型的分类
微粒模型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 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 类方式
4. 分子-离子模型:分子-离子模型是指 由分子和离子组成的微粒。
3. 离子模型:离子模型是指由带电的原 子或分子组成的微粒。
1. 分子模型:分子模型是指由两个或多 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微粒。
2. 原子模型:原子模型是指由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组成的微粒。
03
抽象图形表示
抽象图形表示则使用更为抽象的符号或图示来表示晶体结构,例如用箭
头、线条或符号来表示原子或分子之间的键合、配位等相互作用。
晶体模型的符号
点阵符号
点阵符号是晶体模型中的一种常用符号,它由点阵、晶轴和晶胞三个基本元素 组成。点阵表示原子或分子的排列规律,晶轴表示晶体的对称性,晶胞则表示 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分子模型的概念
01
分子模型是用来表示分子结构和 化学反应的模型,通常由球棍、 棒状、片状等不同形状的微粒组 成。
02
分子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分子的 三维结构和化学键的类型,帮助 人们更好地理解分子的性质和化 学反应的机理。
分子模型的符号
分子模型的符号通常由化学式和短线 组成,短线表示化学键,化学式表示 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 电子构成,原子核由 质子和中子构成
原子模型的符号
01
02
03
元素符号
用于表示元素的符号,例 如H表示氢元素,O表示 氧元素
原子序数
用于表示原子核中的质子 数,例如H的原子序数是1 ,O的原子序数是8
电荷数
用于表示原子核中的质子 数和核外电子数之差,例 如H的电荷数是+1,O的 电荷数是-2
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
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3、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
4、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
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
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
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氧气、金属铁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举例:二氧化碳、水等。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O),其次是硅(Si),然后是铝(Al)。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Al),其次是铁(Fe)。
4、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C)、氢(H);②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O)、氢(H)、氯(Cl)、钠(Na)。
③有机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主要由碳(C)、氢(H)、氧(O)组成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1、元素符号的书写:①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
②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要用小写)以示区别。
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单独的微粒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④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4、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
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1-18号元素: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
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
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
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金属
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
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
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
5、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例:CO2)(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2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2=44)
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Cl-、Na+、Ca2+、Mg2+
7、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
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Na+表示二个钠离子:
8、常见的原子团
9、原子之
间相互化
合的数目,
用化合价
来表示。
化
合价书写
在元素符
号的正上
方,先写正
负,再写数
字。
10、常见化合价:(背诵)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为+2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
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
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
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1、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如2311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
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
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16 S—32
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16×4==98
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解:H∶O==1×2∶16×1==1∶8
5、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
相对分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