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版)

合集下载

苏轼生平与其作品特色

苏轼生平与其作品特色

苏轼生平与其作品特色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

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

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东汉人,字盂博,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到二十岁的时候,苏轼博学多识,通晓经书和历史,每天写文章洋洋数千言,喜欢贾谊(汉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陆贽(唐代贤相之一)的文集。

不久当他读到《庄子》的时候,感叹说:“我以前有这样的想法,但嘴里却说不出来。

现在看到这本书里写的,正好和我心里想的一样啊!”嘉佑二年(1057),参加礼部的科举考试。

当时文章支离分裂和诡异奇怪的弊病很严重,欧阳修正思索有什么方法能救治这种弊病。

当他得到苏轼的《刑赏忠厚论》这篇文章时,又惊又喜,就想评为第一,但又怀疑可能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于是最终只评为第二名,但是凭借“《春秋》经义策问”取得第一。

参加殿试,中乙科。

后来苏轼携书信拜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著名诗人)说:“我的文章比这个人要逊色一大截啊!”刚开始听到欧阳修这话的人都认为是欧阳修虚夸,并不信服。

很长时间之后,大家才真正信服了欧阳修的话。

(苏轼)调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市)任知州。

黄河在曹村这个地方决口,泛滥于梁山泊和南清河等地,最后洪水汇集到徐州城下。

暴涨的洪水没有被及时疏导,徐州城将要被洪水冲毁,城里的富裕人家都争着出城躲避洪水。

苏轼说:“富人们出城,老百姓都动摇了,我还与谁守卫这座城池呢?我在这里,就决不允许洪水危及城池。

”于是,将逃出城外的富人们又赶回城里。

苏轼拜访守卫徐州城的军队,叫出士兵头目说:“黄河水将危害到徐州城,事态非常紧急,即使你们是禁军,也要听从我的命令为我效力。

”士兵头目说:“您太守大人尚且不躲避洪水和污泥,我们都是小人,理应为您效命。

苏轼简介(生平大事)

苏轼简介(生平大事)

苏轼简介(生平大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轶事典故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
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

”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

)范淳
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极具代表性的25首诗词,到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走一回!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

24岁,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

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期,曾经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于1073年。

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

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

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

苏轼生平丰富多彩,其诗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情感和政治才能,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位巨匠。

自幼聪颖好学的苏轼,其父苏洵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深受其影响。

苏轼对文学的热爱早已在童年时期显露出来。

年仅10岁时,他就已开始翻阅古籍,涉足书法。

后来,苏轼在进入官场后,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等要职,但他坚持文学之路,始终不忘初心。

苏轼一生著述甚丰,诗文跨越诸多主题,包括山水诗、政治诗、爱情诗等,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诗词承袭了唐代诗歌优秀传统,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他的诗词格调高昂豪放,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人间世事的感慨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苏轼的诗词作品常常跳脱出传统的束缚,采用自由舒展的表达方式,使人感受到一种鲜活的生命力和思想的冲击力。

以下是苏轼生平诗词的顺序:1.苏轼最早的诗作《秋风词》《秋风词》是苏轼创作的早期作品之一,描写了秋风凄凉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沧桑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痛感。

这首词寄托了苏轼早年的心情和情感,展现出了其为文学而生的志向。

2.苏轼的山水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诗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梦境中的奇幻世界,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互映衬,意境深邃。

苏轼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展现出了他对山水风景的独特理解和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3.苏轼的政治诗《和子由柳州诣秋浦重赋毛公山人草书四韵》这首诗表现了苏轼对时代政治现实的关注和反思,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诗人以儒家的治世理念为背景,展现出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革的呼唤。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作为政治家的思考和担当。

4.苏轼的爱情诗《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苏轼在儿时的一段感情经历中创作的词,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眷恋和悲伤。

词中透露出了诗人对人间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展现出了苏轼纯真的爱情观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苏轼的生平事迹简介

苏轼的生平事迹简介

苏轼的生平事迹简介苏轼的生平事迹简介苏轼的一生都非常的坎坷,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但是诗人苏轼仍然保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这是非常难得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苏轼的生平事迹的简介,欢迎阅读!苏轼的生平事迹的简介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生于公元1037年,去世于公元1101年,北宋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算的是上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他的文学成就,语文课本上那些代表作品,仅仅只展现了他的一部分,还有许多作品并未被人所熟知。

他的文学成就到了何种地步呢?这样吧,小编给大家列出几种称号。

诗歌方面,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以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之风,为时人所赞扬。

词作方面,开创豪放派诗词,与词人辛弃疾同是豪放派词作的代表,两人并称“苏辛”。

散文方面,与散文大家欧阳修并列,合称“欧苏”,著述宏富,豪放自如的散文风格,受到历代士子的追捧与学习。

“唐宋八大家”,大家都听过吧,这个名称指的是唐宋两代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苏轼位列其一。

除了苏轼以外,其他七位分别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苏轼还善书,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共称“宋四家”。

苏轼自小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宋嘉佑二年与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同时进士及第,一时成为一方美谈,人说“一门三苏”。

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来母亲病故,因守孝丁忧故里,熙宁二年官复原职。

复官之后,因为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而上书反对,从而受到排挤,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杭州任职期满,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

时间一转到了1079年,苏轼因李定等人故意扭曲其词中之意,而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若不是宋太祖赵匡胤曾定过士大夫不杀的国策,苏轼想来难逃一劫。

苏轼生平及创作版

苏轼生平及创作版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第一第二 为王羲之 兰亭序 颜真卿 祭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想孤傲 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抒写了胸 中的磊落不平;
苏轼 赤壁赋手迹
苏 轼 寒 食 帖 手 迹
枯木怪石图
东坡肘子 东坡豆 腐 东坡玉糁 东坡 腿 东坡芽脍 东坡 墨鲤 东坡饼 东坡 酥 东坡豆花 东坡 肉……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
苏轼1037—1101年 ;字子 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今四川眉山市; 他是中 国文学史上知名度最高的 伟大作家;;现存诗2726首; 词398阕;开创了北宋豪放 词的先河; 散文4800余篇;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石钟山记 喜雨亭记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 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 密州 徐州
四年
湖州等地任地方官; 革新除弊;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 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 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
劾苏轼;致其入狱; 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 乌台诗案; 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月;不论在朝 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 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了事;
幸福美满 功成名就 奋进 屡遭不幸 功业未成 感伤
借怀古来抒发自己功业未成的感慨;
周郎 三十四岁 春风得意 刚柔相济 文武双全 功成名就 少年得志
苏轼 四十七岁 待罪黄州 刚正有余 文弱书生 壮志难酬 年老无为
课Hale Waihona Puke 结构•咏赤壁• 念奴娇 怀周瑜 • 赤壁怀古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

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

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

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

”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

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

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

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

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檣橹灰飞烟灭。

”臾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

”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J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矢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

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苏轼(1037年-1101年),原名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备受推崇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

他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但始终坚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在他的作品中,不仅体现了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更表现了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本文将探讨苏轼的人生起伏与文学创作,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伟大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和人生精神。

苏轼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虽富裕,但家风十分明朗,父母对他的教育十分重视。

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并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开始有所创作。

由于他的家庭背景和政治环境的变迁,苏轼经历了许多的起伏和挫折。

父亲在苏轼很小的时候去世,这使得家庭的压力更大,他不得不早早地背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考取功名之后,苏轼先后历任官职,并且在政治上有过多次的风波。

这些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最终让他遭遇了流放和牢狱之灾,生活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

即使在这样的逆境中,苏轼的文学创作却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更加蓬勃和丰富。

在流放时期,他不仅以《浣溪沙》、《定风波》等词作表现了浓烈的家国情怀,还写就了《前赤壁赋》、《秋夜将暮时赋》等传世之作。

他用汉赋与宋词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传达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痛苦人生的反思。

正是在这段饱受磨难的岁月中,苏轼完成了许多不朽之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苏轼的文学创作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他的作品不仅在描写技巧和艺术表现上有着高超的造诣,更在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上有着深刻的见解。

他的词作清丽明快,富有婉约之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渴望;而他的赋作则充满豪迈的气魄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

他的作品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苏门六子”之一,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学创作。

除了文学创作,苏轼在政治和社会上也有着重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画《苏东坡在海南》
①劝农事耕 ②掘井惠 民 ③良方医疾 ④授黎酿酒 ⑤笠屐醉归 ⑥榔庵讲学 ⑦草舍著述 ⑧离琼北返
不善饮酒的酿酒大师
黄州期间:在朋友杨世昌道士启发下,酿“蜜酒”, 并作《蜜酒歌》。(“柑橘酒”不成功) 惠州期间: “罗浮春”(即桂酒) 、“万家春”。 (“予家酿酒,名罗浮春” ,“余近酿酒,名万 家春,盖岭南万户酒也” ,“美酒玉色、香味超 然 ”, 掌故“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 海南期间:酿“天门冬酒”、“真一酒” 。
东坡制造
黄冈赤壁、二赋堂
凭吊江山,恨人生之如寄
流连风月,喜造物之无私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妨长作岭南人。
惠州美食 东坡制造
盐焗鸡 :皮脆、肉滑、骨香、味浓 。
宏志鸡 :与王朝云共同研制,外脆肉嫩、色泽 金黄的炸鸡,被苏东坡冠以‚宏志鸡‛的美名, 至今仍是客家人婚嫁庆功的必备传统菜。 烤羊脊:苏东坡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是羊脊肉, 吃起来有‚蟹味‛,这就是现今北京流行的美 食‚羊羯子‛ 。 此外,还有梅菜扣肉 、醋鱼、琵琶虾 、玉糁 羹 、东坡汤等等。
推广“高科技”农具-----秧马
以榆枣为腹欲其 滑,以楸桐为背欲其 轻。腹如小舟,昂其 尾,背如覆瓦,以便 两髀雀跃于泥中,系 束篙其首以缚秧。日 行千畦,较之伛偻而 作者,劳佚相绝矣。
为广州建造清洁饮用水系统
惟蒲涧山有滴水岩,水所从来高,可引入城,盖二十里 以下耳。若于岩下作大石槽,以五管大竹续处,以麻缠之, 漆涂之,随地高下,直入城中。又为一大石槽以受之,又以 五管分引,散流城中,为小石槽以便汲者。不过用大竹万余 竿,及二十里间,用葵茅苫盖,大约不过费数百千可成。然 须于循州臵少良田,令岁可得租课五七千者,令岁买大筋竹 万竿,作筏下广州,以备不住抽换。又须于广州城中臵少房 钱,可以日掠二百,以备抽换之费。专差兵匠数人,巡觑修 茸,则一城贫富同饮甘凉,其利便不在言也。自有广州以来, 以此为患,若人户知有此作,其欣愿可知。喜舍之心,料非 复塔庙之比矣。然非道士至诚不欺,精力勤干,不能成也。 闻遂作管引蒲涧水,甚善。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 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道远,日久,无不塞之理。 若无以验之,则一竿之塞,辄累百竿矣。仍愿公擘划少钱, 令岁入五十余竿竹,不住抽换,永不废。
3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 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一第二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 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臶的,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因法便民, 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 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 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 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历时五个 月,不论在朝在野,政见同与不同,营救者络 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 杀苏轼,而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 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 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
苏轼《赤壁赋》手迹

苏 轼 《 寒 食 帖 》 手 迹
枯木怪石图
“东坡肘子‛、 ‚东坡豆腐‛、 ‚东坡玉糁‛、 ‚东坡腿‛、 ‚东坡芽脍‛、 ‚东坡墨鲤‛、 ‚东坡饼‛、 ‚东坡酥‛、
黄州赤壁
黄州现存的 ‚东坡赤壁‛有 二赋堂、挹爽楼、 栖霞楼、剪刀峰、 留仙阁、碑阁、 酹江亭、坡仙亭、 睡仙亭、放龟亭、 喜雨亭、问鹤亭 。
Hale Waihona Puke 三、东山再起1085年3月5日,哲宗之母高太后垂帘听 政。5月6日苏轼被起用任登州知州七品, 被调回中央先后任礼部郎中,起居舍人 六品,1086年3月14日,升任中书舍人四 品。9月12日又升任翰林学士正三品。先 后任杭州、颖州、扬州以及定州知州。
四、被贬海南 1093年,哲宗亲政,苏轼被贬广东英州, 还未到达英州,就又被贬到广东惠州, 后又被贬到海南儋州。《荔枝叹》等作 写于此时。1100年哲宗病逝,徽宗继位, 在儋州生活三年的已经65岁的苏轼,渡 海而回, 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 常州。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对比
东坡的饮酒观
饮酒不求酒量,但求酒 趣。他反对泥醉,而主张 ‚半酣‛ :‚我饮不尽器, 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 趣,空杯亦常持‛。
值得推荐的东坡养生术
吃饭黄金法则:已饥方食,未饱先止。 调息与安宁要诀: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 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 兀然,与虚空等。 漱口小窍门:每食已,则以浓茶漱口,烦腻却 去,不烦刺挑也。而齿便漱濯,缘此渐坚密, 蠹病自已,然卒用中下茶。 《东坡志林》、《东坡杂记》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儋州贬所北归途 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 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 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初到黄州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凤翔
汴 京
密州
杭州
眉山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黄州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吾老矣,寄馀龄。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惠州
儋州
足下所见皆故我,非今我也!
坎坷一生
京城(中书舍人) 京城(旧党欧阳修)
(判官) (旧党重启)
密州 徐州 湖州
知州
杭州(不容于新旧两党) 惠州
二、 “乌台诗案”。 苏轼被下狱,关押了130多天后,得 以释放,但被贬为黄州做团练副史。 苏轼在黄州居住了四年零两个月后被 改派汝州,后来又允许他在常州居住。
苏轼简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州眉山人。苏轼幼年时即极为出色, 深得老师赏识。21岁时,苏轼与弟弟苏辙一起 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都中了进士。 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所写的 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 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 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苏轼的政治思想比 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 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自熙宁 四年开始,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
茶艺高手
苏东坡饮茶十分考究,不 仅讲究新茶、泉水,还讲究美 器,他设计了一种美观实用的 提梁壶,由于他曾在江苏宜兴 小住,当地有着制壶传统,苏 东坡的这个设计很快就被当地 的能工巧匠所运用,再次流行 全国,这种茶壶当然又被人们 称作了‚东坡提梁壶壶‛,又 称‚提苏‛。
医生药师
治风湿奇方:尊麻含有尊麻素和黄体素,像毒 藤一样,皮肤碰到就肿疼。他说把尊麻敷在风 湿初起的关节上,浑身其他关节的疼痛都可以 停止 嫩肤妙方:在文火上,把苍耳的叶子灰,加热 约二十四小时,即成白色粉末,若内服,能使 皮肤软滑如玉。
需谨慎采用的东坡养生偏方
雨水泡茶熬药:时雨降,多臵器广庭中,所得甘 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 服食阳丹:以三十瓷器皆有盖,溺其中已,随手 盖之满三十日开视,其上当结细砂,如浮蚁状, 或黄或赤。密绢帕滤,取新汲水,净淘澄无数, 以秽气尽为度,净瓷瓶合贮之。夏至后,取细研 枣肉,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不限丸数, 三五日后取尽。夏至后仍依前法采取,却候冬至 后服。 另:服食阴丹、辟谷。
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 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 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 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 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 ,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 ,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 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苏 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 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 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
一、苏轼的生平
生平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 眉山(今属四川)人。他出身于一个 比较清寒的文士家庭,父亲苏洵,由 发愤读书而入仕,他受父亲影响,走 上了同样的道路。仁宗嘉祐二年 (1057)二十一岁时,受到欧阳修的 赏识,考取进士,嘉祐六年授大理寺 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开 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凤翔
杭州
(反对新党新政) 通判
黄州
(乌台诗案) 团练副使
儋州
苏轼的政治生涯大致可分为四期: (一)转任地方
(二)乌台诗案
(三)东山再起 (四)被贬海南
一、转任地方。 苏轼首任官职是凤翔府判官。 三年后,苏轼即由凤翔来到中央任职, 担任判官诰院。 36岁时苏轼首先被派往杭州任通判。 接下来被任命为密州太守,徐州知州、 湖州知州等职。在地方为官共八年。
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 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有口腔保健、安 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 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 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 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苏轼及其作品
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