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T25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

SG-T25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
SG-T25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

KH-T25太阳能光伏发电实验实训装置

该实训装置所配控制器采用串联式PWM充电控制方式,使充电回路的电压损失较原二极管充电方式降低一半,充电效率较非PWM高3-6%;过放恢复的提升充电,正常的直充,浮充自动控制方式有利于提高蓄电池寿命。多种保护功能,包括蓄电池反接、蓄电池过、欠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短路保护,具有自动恢的输出过流保护功能,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一、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1.太阳能电池组具体参数如下:

◆峰值功率:20W

◆最大功率电压:17.5V

◆最大功率电流:1.95A

◆开路电压:22V

◆短路电流:1.65A

2.太阳能控制器具体功能如下

◆使用单片机和专用软件,实现智能控制,自动识别24V系统。

◆采用串联式PWM充电控制方式,使充电回路的电压损失较原二极管充电方式降低一半,充电效率较非PWM高3-6%;过放恢复的提升充电,正常的直充,浮充自动控制方式有利于提高蓄电池寿命。

◆多种保护功能,包括蓄电池反接、蓄电池过、欠压保护、太阳能电池组件短路保护,具有自动恢的输出过流保护功能,输出短路保护功能。

◆具有丰富的工作模式,如光控,光控+延时,通用控制等模式。

◆浮充电温度补偿功能。

◆使用了数字LED显示及设置,一键式操作即可完成所有设置,方便直观。

3.蓄电池:一般为铅酸电池,具有如下特点:

◆蓄电池容量:12V 7AH

◆自放电率低

◆使用寿命长

◆深放电能力强

◆充电效率高工作温度范围宽

4.离网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具体功能参数如下:

◆修正弦波输出(失真率<4%)

◆输入输出完全隔离设计

◆能快速并行启动电容、电感负载

◆三色指示灯显示,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负载水准和故障情形

◆负载控制风扇冷却

◆过压/欠压/短路/过载/超温保护

5.光伏并网逆变模块

◆实现DC-AC变换,

◆输出电压:220VAC

◆输入电压:DC12V

◆正弦波正弦波输出,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

◆逆变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25℃~+60℃,防护等级IP20;

6. 负载模块:

◆直流负载包括:LED灯

◆交流负载包括:交流LED灯、交流节能灯

◆在功率允许范围内,可外挂直、交流负载

7. 显示测量模块

数显直流电压表,数显直流电流表,数显交流电压表,数显交流电流表。

8. 光伏软件

实时显示光伏发电系统的充电电流,负载电流,蓄电池电压等技术参数,完成实验时数据的读取,监测太阳能电池组的电压和电流等。

二、辅助模块

1. 外网电源模块

220V交流电;辅助直流稳压系统:输出电流2(A),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32(V),输出功率64(W),频率范围50/60(HZ)。

2. 辅助照明模块

辅助人工高亮度光源系统,亮度可调整。

3. 支撑部件

全钢制结构,桌面采用1mm厚钢板折边而成,框架采用40*60*2方管,经酸洗磷化加热喷塑处理。尺寸为1500*1000*750mm.

三、实验项目:

实验一太阳能光伏板能量转换实验

实验二环境对光伏转换影响实验

实验三太阳能电池光伏系统直接负载特性实验

实验四太阳能控制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五接反保护实验

实验六太阳能控制器对蓄电池的过充保护实验

实验七太阳能控制器对蓄电池的过放保护实验

实验八夜间防反充实验

实验九离网型逆变器工作原理实验

实验十独立光伏发电实验

实验十一光伏并网发电实验

(整理)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 光伏电池 1.1.1 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于电子,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数载流子。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等,磷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因此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浓度高于空穴,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无论是P型半导体还是N型半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 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人类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目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热能和发电两方面。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有两种方法,一是利用热能产生蒸气驱动发电机发电,二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是21 世纪的热门课题,许多发达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 为此,我们尝试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了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介绍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该实验作为一个综合设计性的普通物理实验,联系科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目的】 1. 无光照时,测量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2. 有光照时,测量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I 对U 变化关系,画出U I -曲线图;并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SC I 、开路电压OC U 、最大输出功率max P 及填充因子FF 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SC I 与相对光强0J J 的关系,求出它们的近似函数关系。 【实验仪器】 光具座、滑块、白炽灯、太阳能电池、光功率计、遮光罩、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 可将太阳能电池视为一个二极管,其正向偏压U 与通过的电流I 的关系为 ? ?? ? ??-=10nKT qU e I I (1) 其中0I 是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n 是理想二极管参数,理论值为1。K 是玻尔兹曼常量,q 为电子的电荷量,T 为热力学温度。(可令nKT q =β ) 由半导体理论知,二极管主要是由如图所示的能隙为V C E E -的半导体所构成。C E 为半导体导电带,V E 为半导体价电带。 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能隙时,光子被半导体所吸收,并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受到二极管内电场的影响而产生光生电动势,这一现象称为光伏效应。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有机太阳能电池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P3HT-PC61BM 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 电池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实验日期 指导老师 实验者 学号 专业班级 第一部分:实验预习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在实验室现场制作P3HT-PC61BM 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以及开展电池性能测试,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工艺与流程,熟悉相关的加工处理与分析测试设备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加深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仪器 电子分析天平、加热磁力搅拌器、超声仪、紫外臭氧清洗系统、旋涂仪、 惰性气体操作系统、真空蒸镀系统、太阳光模拟器、数字源表、台阶仪 三、实验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室要求与规范开展实验,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触摸或按动设备开关或按钮以及设备控制系统。 2、实验期间保持室内安静,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 3、熟悉有机太阳能电池加工与测试相关设备、原理与方法。 四、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聚合物体异质结加工溶液的配制(活性层P3HT:PCBM 溶液的配制) 在手套箱外称取所需的P3HT 5、6mg 与PCBM 5、6mg,混合好装入带有磁子的5mL 瓶子中,转移到手套箱中;用一次性注射器吸取0、33mL oDCB(邻二氯苯)溶剂,配成17mg mL-1的溶液,放到加热台(加热台需要 5 分钟的稳定时间)上,设置温度为85℃,搅拌1h 后,冷却至室温待用。 2.导电玻璃表面清洁与处理。 A.首先确认ITO 面,用万用电表(打到Ω档)测试其表面电阻,有电阻的一面为ITO,在其反面的边缘处刻‘上’字(见下图)。将ITO 依次放到去离子水、丙酮与异丙醇中超声清洗10 分钟。每次超声完毕,用镊子取出ITO,用同样的溶剂反复冲洗两面三次,之后用氮气枪迅速吹干,立刻放到盛有下一种溶剂的容器中清洗。最后将用氮气枪吹干的ITO 转移到六孔板中转移至紫外/臭氧清洗机(操作详见其说明)中,将ITO面朝上,表面清洁处理10 分钟后,将ITO 取出并置于六孔板中待旋涂PEDOT:PSS(ITO 面朝下)。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 光伏电池 1.1.1 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

(整理)大物实验太阳能电池.

实验62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实验目的】 1. 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 2.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光强之间的关系 4.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测量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 结受光照射时的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面积平面P-N 结,图1为P-N 结示意图。 P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 电子。N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几乎没有空穴。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P-N 结时,N 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 区扩散, P 区的空穴(带正 电)向N 区扩散,在P-N 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 结的净电流为零。在空间电荷区内,P 区的空穴被来自N 区的电子复合,N 区的电子被来自P 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 区和P 区,使N 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 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 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如图2实线所示。 负载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流。 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V OC 称为开路电压。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 出电流的乘积。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 阻大小不一样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若以 输出电压为横坐标,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 P-V 曲线如图2点划线所示。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 输出功率P max 。 填充因子F.F 定义为: sc oc I V P F F ?=?max (1) 空间电荷区 图1 半导体P-N 结示意图 I V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班级:12级应用光电子01 学生学号:1209040110 学生姓名:胡超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刘国华 课题工作时间:2015.6.1至2015.6.4

实验一、太阳辐射能的测量 下表是针对武汉市的日照情况,记录武汉市的某一天某一时段(每两分钟记 录一次)的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瞬时值累计值 时间 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10:06 538 113 436 41 112 0.031 0.014 0.016 0.003 0.009 10:08 404 105 298 32 77 0.056 0.013 0.045 0.004 0.012 10:10 449 99 347 31 268 0.049 0.013 0.037 0.004 0.009 10:12 416 97 304 33 246 0.056 0.012 0.043 0.004 0.033 10:14 645 118 525 49 347 0.056 0.012 0.042 0.004 0.033 10:16 198 105 57 24 105 0.077 0.014 0.062 0.006 0.040 10:18 549 107 425 42 326 0.025 0.013 0.007 0.003 0.012 10:20 610 111 485 45 329 0.066 0.013 0.051 0.005 0.039 10:22 631 108 513 50 304 0.076 0.013 0.061 0.006 0.039 10:24 619 108 493 45 284 0.076 0.013 0.062 0.006 0.036 10:26 465 103 310 39 194 0.075 0.013 0.059 0.006 0.034 10:28 653 109 402 47 264 0.067 0.013 0.043 0.005 0.027 10:30 690 111 337 48 263 0.079 0.013 0.046 0.006 0.032 10:32 693 113 318 47 249 0.083 0.013 0.042 0.006 0.031 10:34 653 115 214 48 219 0.082 0.014 0.035 0.006 0.029 10:36 713 118 176 53 145 0.061 0.013 0.018 0.005 0.021 10:38 575 111 92 44 89 0.087 0.014 0.020 0.006 0.015 10:40 717 115 53 44 90 0.080 0.014 0.009 0.006 0.010

太阳能电池——大学物理实验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 能源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新能源利用迫在眉睫。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很快,而资源枯竭与环境保护导致传统电源成本上升。太阳能发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价格上可以与传统电源竞争,太阳能应用具有光明的前景。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实验目的 1. 学习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的原理 2. 了解太阳电池测量原理 3. 对太阳电池特性进行测量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 结受光照射时的 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 面积平面P-N 结,图1为P-N 结示意图。 P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N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 几乎没有空穴。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 P-N 结时,N 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 区扩散, P 区的空穴(带正电)向N 区扩散,在P-N 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 结的净电流为零。在空间电荷区内,P 区的空穴被来自N 区的电子复合,N 区的电子被来自P 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 区和P 区,使N 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 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 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如图2实线所示。 负载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 流。 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V OC 称为开路电压。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 乘积。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阻大小不一样 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若以输出电压为横坐标, 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P-V 曲线如图2点划线所 示。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输出功率P max 。 空间电荷区 图1 半导体P-N 结示意图 I V

【2019年整理】光伏发电实训系统.docx

KNT-SPV01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 年 3 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光伏电池 1.1.1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 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 Si)、锗( 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 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 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 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 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 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 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 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 电子- 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 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 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 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 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 型半导体。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于电子,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 数载流子。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等,磷原子核的最外 层有五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因此掺入微量五价元 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 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 型半导体。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浓度高于空穴,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无论是P 型半导体还是 N 型半

光伏公司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伏公司实习报告 篇一:光伏实习报告 光伏认识实习报告 太阳是能量的天然来源。地球上每一个活着的生物之所以具有发挥作用的能力,甚至于是它的生存,都是由于直接 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能量。我们的地球处在离太阳差不多有一亿英里的地方。它所截取的辐射能少到难以置信(大约千万分之三),这么小的一点能量,实际上比整个世界目前现 有的发电能力还大十万倍。目前全世界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感到能量短缺,因此,人们开始求助于太阳能,以解决能源危机。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在整个产业链中,硅料尤其是高纯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

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硅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硅料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20XX年初从以工业硅为原料提纯后所得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约300美元/公斤,部分高 纯度多晶硅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其次是硅片生产的利 润率较高,而组件生产和工程安装利润率最低,约为10%左右。 目前,大部分光伏企业的产品集中在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以及应用系统方面。硅料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是来自高纯度的多晶硅,而纯度较低的工业硅(纯度为98%~99%)则价格极为低廉。工业硅料的生产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是产业链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一环。工业硅料经提纯后得到高纯度的硅料(纯度在99.9999%以上)则价格高昂。高纯度硅料的供应商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有扩大高纯度硅料产能的趋势,如美国hsc公司(hemlocksemiconductorcorporation)的多晶 硅产能将从目前的1万吨增加到20XX年的1.45万吨,预计20XX年扩产至1.9万吨;另一家公司memc公司(memcelectronicmaterialsInc.)的产能也将由4900吨提高至20XX年的8000吨。 工业制作硅电池所用的单晶硅材料,一般采用坩锅直拉法制的太阳级单晶硅棒,原始的形状为圆柱形,然后切割成方形硅片(或多晶方形硅片),硅片的边长一般为10~15cm,

模拟“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装置概要

模拟“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装置 摘要: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研究的重点。在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太阳能的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迅速发展并已进入了职业技术院校的教科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演试和实训所用的仪器、设备也急需跟上去。 关键词:太阳能实训装置教学 据我所了解,现在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中,这种演示试验设备几乎是空白,因为购置费太贵,每台费用约近25万元左右。 本文介绍一种投资少、结构简单、表达清晰,学生操作一遍就能很快领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的演示实训装置。有关这方面的教学老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投资费用可控制在几万以内。光伏发电实训装置主要是: (1)模拟太阳能光源及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控制装置。 (2)能量转换存储系统。 (3)电流逆变及负载系统。 (4)监控电流能量显示系统。 1、模拟太阳能光源及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控制装置 由3盏300瓦投射灯排成一条直线间距约0.25米,作为太阳能光源,中间一盏灯作为中午照射的太阳,两边两盏灯分别作东升西落的太阳,灯的光照度强弱可控制。光伏电池板约1平方米左右,用支架安装在灯泡的下面约0.5米处,让投射灯泡的投射光源充分的照射在光伏电池板上,光伏电池板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任意翻转,这样可调节投射灯投射在光伏电池板上的光照强弱。上下移动光伏电池板与投射灯的照射距离或改变投射灯泡的投射角度与控制投射灯光照度的强弱都可以改变光伏电池所获的电能的大小。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使用手册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使 用手册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使用说明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本使用说明书配系统使用光盘。在使用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之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和系统使用光盘。

目录 1.1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简介 (4) 1.2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和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4) 1.3 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 (6) 1.4 离网逆变负载系统 (7) 1.5 监控系统 (8) 2.1 GE PLC的工作任务 (9) 2.2 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的工作任务 (16) 2.3 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的工作任务 (44) 2.4 监控系统的工作任务 (52) 附件1: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电气原理框图 附件2: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电气原理框图 附件3:接线图

1.1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简介 KNT-SPV01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由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a)(b)(c)(d)(e) 图1 光伏发电系统 (a)光源模拟跟踪装置 (b)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c)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 (d)离网逆变负载系统 (e)监控系统 1.2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和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1.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由4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3盏300W投射灯、追日跟踪传感器、X和Y方向运动机构、直流电动机和支架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主要参数: 额定功率 20W

太阳能光伏电池检验测试结果与分析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近代光学创新实验 实验名称:太阳能光伏电池测试与分析院系: 专业: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n结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理解工作原理; 3、掌握pn结的IV特性及IV特性对温度的依赖关系; 4、掌握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参数测试原理与方法,理解光源强度、波长、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太阳能 电池特性的影响; 5、通过分析PN结、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参数测试数据,进一步熟悉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分 析实验数据与理论结果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 1、光生伏特效应 半导体材料是一类特殊的材料,从宏观电学性质上说它们导电能力在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导电能力随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等)发生剧烈的变化。半导体材料具有负的带电阻温度系数。从材料结构特点说,这类材料具有半满导带、价带和半满带隙,温度、光照等因素可以使价带电子跃迁到导带,改变材料的电学性质。通常情况下,都需要对半导体材料进行必要的掺杂处理,调整它们的电学特性,以便制作出性能更稳定、灵敏度更高、功耗更低的电子器件。基于半导体材料电子器件的核心结构通常是pn结,pn结简单说就是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基础区域,太阳能电池本质上就是pn结。 常见的太阳能电池从结构上说是一种浅结深、大面积的pn结,如图1所示,它的工作原理的核心是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半导体材料的一种通性。当光照射到一块非均匀半导体上时,由于内建电场的作用,在半导体材料内部会产生电动势。如果构成适当的回路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电流叫做光生电流,这种内建电场引起的光电效应就是光生伏特效应。 非均匀半导体就是指材料内部杂质分布不均匀的半导体。pn结是典型的一个例子。N型半导体材料和p型半导体材料接触形成pn结。pn结根据制备方法、杂质在体内分布特征等有不同的分类。制备方法有合金法、扩散法、生长法、离子注入法等等。杂质分布可能是线性分布的,也可能是存在突变的,pn结的杂质分布特征通常是与制备方法相联系的。不同的制备方法导致不同的杂质分布特征。

KNT-WP01型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1解析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技 术 方 案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3年2月26日

第一部分:技术参数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一、概述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使用的大赛设备是由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二、设备组成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1)、设备尺寸:光伏供电装置1610×1010×1550mm 风力供电装置1578×1950×1540mm 实训柜3200×650×2000mm (2)、比赛场地面积:20平方米 图1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三、各单元介绍 1、光伏供电装置 (1)、光伏供电装置的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盒、水平方

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摆杆、摆杆减速箱、摆杆支架、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光伏供电装置 4块光伏电池组件并联组成光伏电池方阵,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2盏300W的投射灯安装在摆杆支架上,摆杆底端与减速箱输出端连接,减速箱输入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旋转时,通过减速箱驱动摆杆作圆周摆动。摆杆底端与底座支架连接部分安装了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摆杆位置的限位和保护。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由水平运动减速箱、俯仰运动减速箱、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组成。直流电动机旋转时,水平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东方向或向西方向的水平移动、俯仰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北方向或向南方向的俯仰移动,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光伏电池方阵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2)、光伏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参数为: 额定功率 20W 额定电压 17.2V 额定电流 1.17A 开路电压 21.4V 短路电流 1.27A 尺寸 430mm×430mm×28mm 2、光伏供电系统 (1)、光伏供电系统的组成 光伏供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源控制单元、光伏输出显示单元、触摸屏、光伏供电控制单

太阳能电池——大学物理实验.

太阳能电池特性的测量 能源短缺和地球生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新能源利用迫在眉睫。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太阳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与生产规模的扩大,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下降很快,而资源枯竭与环境保护导致传统电源成本上升。太阳能发电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在价格上可以与传统电源竞争,太阳能应用具有光明的前景。 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阳能电池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化合物太阳能电池,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其中硅太阳能电池是目前发展最成熟的,在应用中居主导地位。 本实验研究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3种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实验目的 1. 学习太阳能电池的发电的原理 2. 了解太阳电池测量原理 3. 对太阳电池特性进行测量 实验原理 太阳能电池利用半导体P-N 结受光照射时的 光伏效应发电,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就是一个大 面积平面P-N 结,图1为P-N 结示意图。 P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空穴,几乎没有自由电子。N 型半导体中有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 几乎没有空穴。当两种半导体结合在一起形成 P-N 结时,N 区的电子(带负电)向P 区扩散, P 区的空穴(带正电)向N 区扩散,在P-N 结附近形成空间电荷区与势垒电场。势垒电场会使载流子向扩散的反方向作漂移运动,最终扩散与漂移达到平衡,使流过P-N 结的净电流为零。在空间电荷区内,P 区的空穴被来自N 区的电子复合,N 区的电子被来自P 区的空穴复合,使该区内几乎没有能导电的载流子,又称为结区或耗尽区。 当光电池受光照射时,部分电子被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结区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分别被势垒电场推向N 区和P 区,使N 区有过量的电子而带负电,P 区有过量的空穴而带正电,P-N 结两端形成电压,这就是光伏效应,若将P-N 结两端接入外电路,就可向负载输出电能。 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改变太阳能电池负载电阻的大小,测量其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得到输出伏安特性,如图2实线所示。 负载电阻为零时测得的最大电流I SC 称为短路电 流。 负载断开时测得的最大电压V OC 称为开路电压。 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为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 乘积。同样的电池及光照条件,负载电阻大小不一样 时,输出的功率是不一样的。若以输出电压为横坐标, 输出功率为纵坐标,绘出的P-V 曲线如图2点划线所 示。 输出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最大乘积值称为最大输出 空间电荷区 图1 半导体P-N 结示意图 I V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光伏发电的MATLAB仿真

一、实验过程记录 1.画出实验接线图 图1 实验接线图 图2 光伏电池板图3 实验接线实物图 2.实验过程记录与分析 (1)给出实验的详细步骤 ○1 实验前根据指导书要求完成预习报告 ○2 按预习报告设计的实习步骤,利用MATLAB建立光伏数学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光伏电池模型其中PV Array模块里子模块如下图5所示。 图5 PV Array模型其中Iph,Uoc,Io,Vt子模块如下图6-9所示。 图6Iph子模块

图7Uoc子模块 图8 Io子模块 图9Vt子模块 ○3 在光伏电池建模的基础上,输入实际光伏电池参数值,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并得出结论。 ○4 设计光伏电池测试平台,在不同光照、温度情况下测试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值,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记录实际光伏电池的I-V、P-V 特性曲线,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 确定电力变换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值,通过MATLAB搭 建电路并仿真分析,搭建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6 确定系统MPPT控制策略,建立MPPT模块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 系统联调,调节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值,仿真并分析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 (2)记录实验数据 m2 表1当T=290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I(A)0 1.03 1.25 2.65 3.79 5.97 6.287.867.98 U(V)27.326.226252421.516 1.10 P(W)026.98632.566.2590.96128.35100.488.6460 m2 表2当T=287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I(A)01 1.5 2.6 3.93 6.0 6.688.048.12 U(V)27.626.225.825.123.921.620.510 P(W)026.238.765.2693.93129.6136.948.040 m2 表3当T=287K时S=1278W/时的测试数据 I(A)0 1.04 1.49 2.25 3.66 6.06 6.737.98.06 U(V)26.826.22625.424.321.913.40.50 P(W)027.24838.7457.1588.94132.7190.18 3.950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实训实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实训实验 实验一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4课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2、了解太阳能电池板的参数测试; 3、了解蓄电池充放电性能及测试; 二、实验设备 照度计 太阳能电池板 数字万用表 导线 三、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中注意电池板不得承受压力 四、实验原理 当物体受到光照时,物体内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电动势和电流,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打效应。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光生伏打效应把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当太阳光照射到半导体P-N结时,就会在P-N 结两边产生电压,使P-N 结短路,从而产生电流。这个电流随着光强度的加大而增大,当接受的光强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看成恒流电源。 太阳能电池开路电压 (Voc) 一般在3 V 至0.6 V 范围,短路电流

(Isc)

通常低于8A。 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定义为封装和连接在一起的一个以上电池。太阳能电池板有不同的电压和电流范围,但功率产生能力一般为50 W至300 W。太阳能电池和电池板有许多相同的需要测试参数,如Voc, Isc, Pmax 图1: 太阳能电池I-V 曲线 五、实验内容 1、太阳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利用SMA软件设计一个太阳能控制系统方案 2、太阳能电池板参数测试 (1)开路电压VOC测量 用太阳能功率计记录不同光照强度E时的电压值VOC (2)短路电流ISC测量。

用太阳能功率计记录不同光照强度E时的电流值ISC (3)太阳能电池板伏安特性测试 用太阳能功率计记录不同的光照强度E时,从大到小调节负载电阻R,测量相应的电压V电流I。 找出电池输出最大功率时的电压值和电流值。I-V曲线(图1)上的Pmax点通常被称为最大功率点(MPP) Vmax——在Pmax点,电池的电压值。 Imax——在Pmax点,电池的电流值。 (4)器件的转换效率η测量。当太阳能电池连接到某个电路时,这个值等于被转换的能量(从吸收的太阳光到电能)与被采集的能量的百分比。这个值可以通过将Pmax除以输入的光辐照度(E,单位是W/m2,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进行测量),再乘以太阳能电池的表面积(AC, 单位是平方米)计算得到。 (5)填充因子(FF)—Pmax除以VOC再乘上ISC 。

太阳能电池特性研究_实验报告参考

E I I 圏&全暗吋太阳能电池在外加偏压吋的伏安特性测量电路之二 四、实验步骤 1 ?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I ~ U特性,用实验测得的正向偏压时I ~ U关

系数据,画出I ~ U曲线并求得常数1和I。的值。 2?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源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注意此时光源到太阳能电池距离保持为20cm。 (1 )画出测量实验线路图。 (2)测量太阳能电池在不同负载电阻下,|对U变化关系,画出I ~ U曲线图。 (3)用外推法求短路电流| sc和开路电压U oc。 (4)求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 (5)计算填充因子[FF =P m/(l sc ?U°c)]。 五、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1.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施加正向偏压时的I ~ U特性。 表1 图-(b)全暗情况下太阳能电池外加偏压时的伏安特性半对数曲线 二V ,丨0二mA,相关系数0.9996,电流与电压的指数关系得到验证。

2 ?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源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

图9恒定光强无偏压时太阳能电池输出功率与负载电阻关系曲线 太阳能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 P m 二 ,最大输出功率时负载电阻 R L 二 1. 2 I (inA) 3在恒定光照下太阳能电池不加偏压时的伏安特性曲线

填充因子[FF 二P m/(l sc ?U°c)]= = 。 六.实验结果 - V ' , I o = mA, 短路电流l sc= ,开路电压U OC=。 填充因子[FF =P m/(l sc ?U°c)]= 七.分析讨论(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实验现象的分析、问题的讨论等) 八.思考题

太阳能光伏电站毕业实习报告

前言 (1) 一、实习单位的总体概括 (3) (一)公司简介 (3) (二)公司管理组织形式 (4) (三)主要发电流程和生产规模 (5) 二、公司岗位及工作任务 (6) (一)岗位管理流程 (6) (二)岗位任务和所学到技能知识 (6) (三)公司主要业绩 (7) 三、典型产品设备 (8) (一)太阳能电池板 (8) (二)光伏汇流箱 (8) (三)光伏控制器 (9) (四)蓄电池 (11) (五)光伏逆变器 (13) (六)企业文化及安全生产 (18) 五、心得体会 (20) 六、参考文献 (21)

前言 毕业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是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他打开了视野增强了见识。为我们一步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实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本实习报告是我于2014年9月在宁夏宁东神舟光伏电站实习期间的真实体会和想法。 本实习报告记录了我在宁夏宁东神舟光伏电站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实习的目的。 本实习报告讲述了我作为一名光伏电站运维人员对电站典型设备的了解和认识。 本实习报告记录了公司的整体概括和企业文化,它简述了一个公司从建立到发展的成长历程和管理组织形式,以及生产规模等。 本实习报告讲述了我一个刚刚从学校出来,对于刚刚参加工作一步步成长的心理变化,对于工作的认识和感悟。 我相信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丰富,我会逐渐的一步步变得充实和强大起来,我们要摆脱守旧思想力求创新,通过运维工作的不断深入,

要使自己对光伏阵列的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对于本专业的知识更加开拓和认识,将本专业在课本上未曾见到的知识了解和掌握。 通过了解和参与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习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向电厂人员提问学习,了解本专业相关设备的运作过程,增强对变压器,逆变器等设备及其控制系统的认识了解,为在将来宁夏宁东神舟光伏电站的工作打下基础。在实际运维过程中多总结经验,能够进行简单的维修工作,努力使自己成为运检一体化人员。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

太阳能电池基本特性测定实验 目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可以解决人类日趋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 一是利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有两种方法,前,太阳能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热能和发电两方面。太阳能的利用和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二是太阳能电池。用热能产生蒸气驱动发电机发电,为此,许多发达国家正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太阳能接收器进行研究。是21 世纪的热门课题,介绍太阳能电池的电学性质我们尝试在普通物理实验中开设了太阳能电池的特性研究实验,联系科并对两种性质进行测量。该实验作为一个综合设计性的普通物理实验,和光学性质,技开发实际,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实用价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目的【无光照时,测量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1. IPU FF、开路电压及填充因子、最大输出功率2.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SCaxmOC IJJU的关系,求出它与相对光强3. 测量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开路电压SC0OC们的近似函数关系。【实验仪器】 光具座、滑块、白炽灯、太阳能电池、光功率计、遮光罩、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

】【实验原理, 在没有光照时太阳能电池能够吸收光的能量,并将所吸收的光子的能量转化为电能。UI的关系为可将太阳能电池视为一个二极管,其正向偏压与通过的电流qU???? 1?I?Ie nKT (1) ??0??In qK,1。是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是玻尔兹曼常量是理想二极管参数,理论值为其中0q T为热力学温度。(可令)为电子的电荷量,??nKT EEE?由半导体理论知,二极管主要是由如图所示的能隙为的半导体所构成。CVC E当入射光子能量大于能隙时,光子被半导体所吸为半导体价电带。为半导体导电带,V空穴对受到二极管内电场的影响而产生光生电动势,这一电子-收,并产生电子-空穴对。 现象称为光伏效应。 光电流示意图 IPU, 和外太阳能电池的基本技术参数除短路电流和开路电压还有最大输出功率 SCaxOCm P IUFFFF。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定义为的最大值。填充因子填充因子axm P?FF max (2) UI OCSC FFFF,说明太阳能电池对光的利用值越大是代表太阳能电池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率越高。 】【实验内容及步骤U?I特性(直流偏压从1.在没有光源(全黑)的条件下,测量太阳能电池正向偏压时的V00?3.))设计测量电路图,并连接。(1 1 图q I UI?I?U的值。和曲线并求出常数关系数据,利用测得的正向偏压时(2)画出??0nKT 注意此时光源到太阳能电池距在不加偏压时,用白色光照射,测量太阳能电池一些特性。2.cm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