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_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以及意义PPT课件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美术鉴赏模块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课题:《美术鉴赏》模块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设计与授课: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推荐:大连教育学院高中教师教育中心相毅敏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案)瓦房店市第六高级中学王岩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2.理解、区分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理解具象作品、意向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的关系。
懂得美术鉴赏对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难点: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学生会使用专业术语描绘对美术作品的感受,表述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师: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人们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专门的技术以维持自身的生存,更需要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完善美好的人生。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完满和有意义的。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培养审美的情趣和审美的眼睛。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美术鉴赏》的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师:大屏幕出现课题)(二)新授:1.讲授美术的概念①什么是美术美术又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②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材版本: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2004年版本作者单位: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刘鹏设计背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鉴赏》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在接触教材后给我的感觉是内容和形式是循序渐进的,课题论述有一定的延续性和深度,课题涉及内容广泛,美术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我认为教材的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是最重要、最基本、最实际的内容。
设计好第一课有助于教学课题的延伸。
第一课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平台。
《培养审美的眼睛》的设计我分三个阶段进行:进行阶段一、课前预习:A、请学生填写《高中美术鉴赏学习信息表》,目的是了解高中学生对美术知识和美术鉴赏知识认识的程度并提出了三个问题请学生回答:1)你现在怎样认识美术和美术鉴赏?2)你认为美术鉴赏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帮助吗?3)你遇到过美术上的问题吗?B、仔细阅读《导言》和《培养审美的眼睛》这一课的内容,回答课后学习活动的两道问答题,目的是希望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印象。
C、请学生思考第一课的论述,提出心中的疑问也可以谈谈心中的想法。
二、课堂讲解、讨论课堂教学主要以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在预习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或见解,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解惑,学习的主角是学生。
在讨论过程中应尽量围绕怎样培养审美?怎样鉴赏?鉴赏的结果及意义何在?等问题讨论,也可以是课文的某一句话或段落去讨论。
三、课后小结通过课堂的讨论,课后请学生们完成一篇小结性论文。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课堂讨论的延续,也可以是学习感想或学习的认识,小结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学习的成果和收益,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映,并且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和调整。
内容描述:片段一导言(教师引导)美术作品最直接的反映是视觉形象。
艺术家总是通过视觉形象与欣赏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而交流的内容则是艺术家的情感世界和世界观、艺术观等等。
高中美术鉴赏考试资料

高中美术鉴赏考试资料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1、美术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2、欣赏美术作品要从;作者、创作年代、材料、手段(方法)、语言方式、以及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等。
3、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第二课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1、美术的基本语言元素是点、线、面、色。
2、美术的语言表达手段西方绘画中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等在中国绘画中:笔墨、章法、皴法3、美术家运用:具象艺术语言、意象艺术语言、抽象艺术语言来完成美术作品。
第三课走进具象艺术1、意象艺术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2、具象艺术强调;再现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情节性又称叙事性第四课走进意象艺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1、意象艺术更倾向与心理真实而不是眼见的真实的传达。
所谓“意象”是与“实象”相对而言的,既不是艺术家客观描摹现实的再现性形象,而是“意”中之象,是由艺术家的感觉、想象和表现意图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第五课走进抽象艺术—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1、抽象艺术的两种类型:冷抽象、热抽象2、抽象艺术在艺术表现上分:形式与色彩、构图与笔触、材料与机理、空间与透视、、光影与运动第六课艺术美和形式美—漂亮事美术鉴赏的标准吗?1、艺术美是艺术家利用美术的语言,并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则对现实生活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致改造的结果,反映了艺术家个人和时代的精神与审美理想。
2、美术形式美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黄金分割率规定,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比值以__________为最美。
第七课分析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使美术作品如此的千姿百态1、艺术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某种意图来创作美术作品的,所以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怎样的作品。
2、艺术家和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劳动者,只不过他们的产品是艺术,他们使用的手段是视觉语言。
高一美术鉴赏教案全册

高一美术鉴赏教案全册高一美术鉴赏教案全册篇一: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1)第一课学些美术鉴赏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一下美术鉴赏的对象、范围。
((((2、了解欣赏的基本方法。
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并能初步应用该方 ((((法进行鉴赏练习。
((((3、调动学生参与欣赏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介绍鉴赏方法,特别强调美术评论的非唯一性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本课为全册的引言,故设法消除学生的枯燥、乏味感,引导学生用鉴赏方法进行 ((((((鉴赏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1、鉴赏=欣赏,(引导学生看书)2、美术=艺术, 讲解:1、假设有这么两个人评价同一幅作品: 甲说:“这幅作品我不懂得欣赏”。
乙说:“这幅美术作品我鉴赏不了”。
这两句话和这两个人的身份有什么实质性上的区别, (甲外行,乙具备这一专业知识。
“欣赏”强调一个“赏”,表示看,可以是走马观花似的; “鉴赏”则强调一个“鉴”字,有鉴别之意,要对美术作品和美术形式进行评价。
)2、美术、艺术:源于古罗马拉丁文“art”,都指自然造化的人工艺术,即通过手工制作的一种艺术。
包括文学、音乐和戏剧等等。
之后中国文艺界、教育界才把“美术”和“艺术” 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艺术包含美术,美术只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艺术还包括音乐、戏曲、影视、文学、杂技等。
二、新授有人说:美术姓美,也有人认为美术姓术。
这其中的争论也历来为教育专家所关注,从美术的符号语言来说,他是姓术,因为他是运用点、线、面、色彩来表述的一门学科。
从鉴赏的角度来分析,美术应该姓美,因为美术形象的本身就是通过美术家或作者经过提炼加工的生活原型,这些形象是通过审美的提炼加工成具有美感的形象。
(让同学们说说哪种说法比较正确引出美术的真正定义)1、美术的定义: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
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人美版高一美术说课稿《培养审美的眼睛》

人美版高一美术说课稿:第一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三)难点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一般过程或方法。
(四)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学习美术鉴赏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说明什么是美术鉴赏,第三部分为美术作品的分门别类,第四部分是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教法: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演示法。
三、学法:记录、观察、理解、记忆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要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面对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美术作品时,如何来辨别作品的好坏,如何认识和理解艺术家的表现方法,作品的意义,对作品的价值的判断以及会从内心产生喜欢或厌恶等的情绪反应。
所有这些疑问的产生,都涉及到了美术的鉴赏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张萱的《捣练图》米勒的《拾穗》达利的《内战的预感》康定斯基的《即兴之31》提出问题:A、你喜欢哪幅或者哪几幅作品,为什么?B、以上有你感到厌恶或不解的作品吗?为什么?C、你能说说其中有关作品的表现有哪些独到之处吗?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疑问或者观点,都涉及到了美术鉴赏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作品是怎样分类的以及学习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什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南岛之光(水彩画)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呐喊(石版画) 蒙克
呐喊(油画) 蒙克
看一看:相同内容的两幅作品区别在哪里?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人桥(版画)古元
想一想:版画还可以使用哪些材料来制作?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版画:
运用刀和笔等工具, 在不同材质的版面上进 行刻画和腐蚀,而后印 刷出来的图画统称为版 画。版画分为凸版画, 如木版画;凹版画,如 铜版画;平版画,如石 版画;漏版画,如丝网 版画等。
螺旋山 罗伯特·史密斯 (美国)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说一说:美术作品是如何分类的?
自我评价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自我 评价
想一想:你能识辨油画、中国画、版画吗,你是怎样识别的?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课堂小结: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使我们从多角 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质、 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了中外美术发展 的概况。美术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学习, 重要的是有意识的培养审美的眼睛,形 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建筑艺术
指通过外观、 内景或群体形象表 现出的与其功能、 技术相统一,与周 围环境相协调,具 有一定审美价值的 造型艺术。
住宅小区 (大连)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民间工艺品——挂虎
鸳鸯 农民画
张芝兰(陕西安塞
民间美术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剪纸
泥人阿福
说一说:你还了解哪些民间工艺品?
第一课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平面设计在中国展》招贴
《奥运》招贴
比的意义教案(优秀6篇)

比的意义教案(优秀6篇)《比的意义》教案篇一第1课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作为高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学习美术鉴赏有什么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收藏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作品,其中有一幅作品它的微笑被后世人称这神秘的微笑,有谁知道这幅作品的。
名字?它被收藏在哪?(学生回答:《蒙娜丽莎》卢浮宫)有没有同学去过?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卢浮宫(播放视频《卢浮宫之旅》)。
当我们看到各类美术作品时,大家可能会疑惑,这些作品哪些是好作品,画的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去表现?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这其实就涉及到美术鉴赏的问题,因为提问正是鉴赏的开始。
同学们自读课本第2到6页,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如何进行美术鉴赏?2、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3、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二)讲授新课1.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黄山日出》提问:面对这些景观有何感受?学生回答:壮观、崇高、神圣教师:两种不同的美:一种是自然景观;一种是人文景观。
培养审美的眼睛有两个途径:一是欣赏大自然;如:黄山、九寨沟瀑布等。
二是欣赏第二自然——由人创造的艺术品。
如:天安门周围的建筑、艺术家的作品等。
2.话题1:什么是美术鉴赏?怎样进行美术鉴赏?出示张萱《捣练图》和米勒《拾穗》,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并思考。
提示: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主题内容年代材料历史背景作者创作意图学生回答: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不同点:前者:贵族妇女平和优雅的美画后者:贫穷妇女让人产生同情油画提问:为什么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受不同呢?教师:《捣练图》的作者张萱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时期的宫廷画师,“练”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沸煮,日晒漂白,再用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变得柔软洁白,画中分成三组,捣练、理线、熨烫,还有一个年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因此画面平和优雅。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教案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鉴赏、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和特征,以及研究美术鉴赏的意义,由此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现自我现有发展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使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与研究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法国雕塑家XXX的一句话“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引出本节课课题——培养审美的眼睛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二、研究新知1、师生共同探究美术鉴赏的概念⑴从“美术鉴赏”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美术”:视觉艺术,可视形象,平面空间,以供欣赏;“鉴赏”:“鉴”鉴别、鉴定,“赏”欣赏、观看。
“美术鉴赏”即鉴赏视觉艺术。
⑵规范的概念:运用我们的视觉感知、视觉经验和相关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归类、分析、判断、体验、联想和评价,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它是一个综合的审美活动。
(美术鉴赏教材中P4,第2、3段)2、小组合作研究,鉴赏两幅作品,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⑴合作研究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研究提示:观看两幅作品《捣练图》和《拾穗》(哪种美术?画的是?他们在做?构图?色彩……);对比两幅作品,体会感受(通过对比,带给你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成果展示。
⑶总结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在美术鉴赏中,“鉴”是手段、是基础,“赏”才是目的,“鉴”是为“赏”服务的。
3、看图说话,归纳出美术作品的分类⑴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分别指出有哪些大的分类: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摄影等六大类;依照形式语言分为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育功能
• 美术作品的题材所表 现出来的内容和主题 对观众形成的思想和 道德上的感染和影响, 以培养人们在对待自 然,社会,人生,他 人以及自我判断上的 急急急的观念与热情, 集体而言就是热爱祖 国,热爱自然,热爱 生命,锐意进取。
审美功能
• 培养人们对美的事物, 美的形式的判断力,敏 感力和感受力。人的这 种能力与人的知识和道 德相联系的直觉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 人的审美能力才能逐步 提高,才能达到德国哲 学家海德格尔所说的那 样,在世界上“诗意的 栖居”。
• 概念:美术鉴赏就是运用我们的感知、经验和相关知识对 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 审美感受。
• 对象:美术作品
• 过程:感受→归类→分析→判断→体验→想象→评价
• 目的:获得审美享受 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 • 本质:综合的审美活动 • “鉴”:甄别,归类,分析,判断 • “赏”:欣赏 • 作者 创作年代 材料 语言形式
为什么两幅同题材的作品而给人的感
?的作者张萱 处于盛唐,他是唐玄宗 时期的宫廷画师,“练” 是一种丝织品,刚织成 时质地坚硬,必须经过 沸煮,日晒漂白,再用 杵捣,最后才能使丝绸 变得柔软洁白。 画 中分成三组,捣练、理 线、熨烫,还有一个年 少的女孩淘气的从布底 下窜来窜去,可见当时 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水 平提高,没有血腥的战 争和激烈的社会矛盾, 因此画面平和优雅。
宋庆龄祖居:
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 路园村,距海口市约 80公里,坐落在一 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 周围绿树成荫,环境 幽静。国母宋庆龄的 高祖、曾祖、祖父3 代都居于此地,其父 宋耀如于1861年出 生在这里。为纪念宋 庆龄及其家族在中国 近现代历史上留下的 深远影响,文昌县人 民政府于1985年修 复宋氏祖居,修葺一 新的宋庆龄祖居 。
横向:是与同时代、同门类还有不同门类美术家和 作品的比较。
话题2
美术作品的门类有哪些?
中国画 油画
一 . 绘画
版画 年画
二. 雕塑
自由女神像
圆雕
纳拉姆新纪念碑 浮雕
玉佩 透雕
三. 建筑
迪拜帆船酒店 北京天坛
四. 设计
五. 书法
草书
篆书
楷书
六. 摄影
美术作品的分类
• 根据其艺术门类划分为: • 绘画、雕塑、建筑、设计(工艺)、书法
观赏以下两张图,分组讨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捣练图》
《拾穗》
• 主题内容 年代 材料 历史背景 作者创作意图
观赏以下两张图,分组讨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都是一劳动妇女为题材 • 不同点:
前者: 盛唐 贵族妇女 平和优雅的美 中国画 后者:19世纪法国 贫穷妇女 让人产生同情 油画
表达内容 社会历史背景
美术鉴赏的方法
首先要研究作者和作品,例如作者是什么年代? 什么地方的人?他的艺术经历和师承关系? 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和思想内容是什么? 采取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
纵向: 从纵的方面看,他属于哪一个美术门类,这个 门类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在这个美术门类中有没 有代表性?艺术水准高不高?有没有独创性?
(篆刻)、摄影等六大类。 • 按形式语言上划分为: • 具象艺术 意象艺术 抽象艺术
一. 具象艺术
二. 意象艺术
三. 抽象艺术
冷抽象
热抽象
话题3
美术鉴赏对我的人生真的那么重要吗? (美术鉴赏的意义与价值)
美术鉴赏的意义
• 美术作品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我们的衣食 住行离不开美术,自然也离不开美术鉴赏。
美榔双塔:
系元代古塔,俗 称“姐妹塔”。位 于海南省澄迈县 美亭乡美榔村东 南面。美榔双塔 是海南现存的为 数不多的古塔之 一,它不仅为研 究海南古代文明 发展史和建筑艺 术提供直接依据, 而且也具有较大 的旅游观赏价值。
文昌
文昌月亮湾 全长约有11 公里 这里的
海防林可以 说
是目前海南 省最宽、保 存最完好的 海防林带之 一。
培养审美的眼睛的途径
——两种不同的美
• 自然景观
澄迈济公山 文昌月亮湾 文昌石头公园 三亚大小洞天
• 人文景观
澄迈金山寺 文昌宋庆龄祖居 澄迈没榔双塔 三亚南山海上观音
美术鉴赏 的意义与 价值。
内容
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 术鉴赏?
美术作品的 门类有哪些?
话题1
什么是美术鉴赏?
怎样进行美术鉴赏?
文昌石头公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以铜鼓岭为中心,是海南的
最东角,公园沿海长2公里,是数万年前造山运动隆出地表的石头,经漫长 岁月潮汐的拍打雕刻和风化而成。
三亚篇
• 大小洞天风景区: (原海山奇观风景区、 古称鳌山大小洞天), 位于三亚市区以西40 公里的南山西南隅, 总面积为22.5平方公 里,景区已有800多 年历史。大小洞天风 景区以其秀丽的海景、 山景和石景号称琼崖 第一山水名胜。
《拾穗》
• 《拾穗》是19世纪法国 画家米勒所画,画中3个 贫穷的农妇正在捡拾麦田 里散落的麦穗,因为当时 法国正处贫富差距加大, 阶级矛盾尖锐的时期,米 勒本身出生在农村家庭, 从小在农田里长大,这也 决定了他以后的审美取向, 歌颂劳动者质朴、勤劳的 美德,永远散发着泥土的 气息。
什么是美术鉴赏?
南山海上观音:
1993年中国国务院宗教 局和海南人民政府批准 兴建南山寺,并在寺前 的海中塑108米高之观音 圣像。一百零八米的海 上观音比自由女神还要 高15米,乃世界最大的 白衣观音造像并且是世 界上最大的石像。观音 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 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 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 往生,在娑婆世界,即 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 佛推行教化。
• 美术作品的社会功能: ● 认识功能 ●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 认识功能
• 我们通过美术作品认识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 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 度的人们的生活,历史, 风俗,行为,器物,观 念等,甚至认识包括我 们自己在内的整个世界, 这种认识既可以通过美 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内 容,也可以通过美术作 品的形式本身来实现
培养审美的眼睛
———美术鉴赏及其意义
授课老师:林艾艾
如何去培养审美的
眼睛 呢?
海南旅行见闻
澄迈
澄迈金山寺: 该寺院始建于 明朝洪武年间, 解放前夕毁于 兵乱,1993年 重建。规模宏 伟,是海南省 目前较大的佛 教建筑物。
济公山:济公
山位于海南省 澄迈县城东南 部红岗农场境 内,因一酷似 济公活佛的巨 石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