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起搏器功能及临床应用进展

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的概念
起搏器的自动化功能是指起搏器的 工作模式及工作参数根据患者的需要及 心律情况作出自动调整以适合患者需要、 避免不利的心律、心率状态。
(一)、起搏频率的自动调节
几个相关概念
• • • • • 低限频率 上限跟踪频率(UTR) 上限传感器频率(USR) 运动频率 睡眠频率
(一)、起搏频率的自动调节
2 、自身房室传导优先的程控
(2) 房室延迟重复滞后 Biotronik Axios , Philos系列:可程控的参数有: off; 1---(1)---6
2 、自身房室传导优先的程控
(3) 房室延迟扫描滞后
监测到连续若干个周期 AS-VP 或 AP-VP时启动,房室 延迟间期自动延长Xms,并连续几个,若无自主房室 传导,则恢复原程控的AVDI Biotronik Axios ,Philos系列:可程控的参数有: off; 1---(1)---6
频率应答功能的参数
频率上升速度 有几种表示方式: (1)快、中、慢、或 很快,快、中、中慢、慢; (2)1-10、或1.0、1.5……7.0, 数值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3)用频率上升所需时间表示,15秒、30秒、60 秒,如Kappa700起搏器。 (4)Axios 1, 2, 4, 8 次/分
QT传感器
• 易受药物、电解质改变影响 • 不适合于AAIR起搏
频率应答功能的参数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内装有生物传感器,能感知 某种生理指标的变化,将其转换成电信号,调节 起搏频率,其可程控的参数有: 最大传感器频率(USR) 感知阈值 反应速度 恢复速度
频率应答功能的参数
最大传感器频率:USR
不同的起搏器有不同的可调范围.
频率应答功能的参数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4

刺激阈值(伏)
2.0
1.5
1.0
夺获
.50
.25
0.5
1.0
1.5
时间
脉宽 (ms)
感知 (sensing)
感知是起搏器“看见了” 心脏自身的除 极活动
起搏器通过测量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心肌细胞 的电位变化来感知心脏除极活动
感知不良 (under sensing or low
sensitivity)...
病人安全是首要的,第二个 重要目标是延长电池的寿命
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最佳方法是在保证 适当安全范围的同时降低电压
电极设计也可能影响刺激阈值
导线成熟过程
导线成熟过程
在导线植入后,电极的周围形成纤维 “包裹”
激素缓释电极
激素缓释 (steroid
多孔,镀铂的顶端 用于类固醇淘析
eluting) 电极
心脏以外的电信号如肌 电位被感知的可能性很 小
滞后
在感知自身搏动情况下, 起搏器的逸搏周期和 起搏周期的差别。
起搏频率间期 - 60 ppm
滞后频率 - 50 ppm
心室起搏
心室起搏
心室感知
心室起搏
滞后=逸搏周期-起搏周期
1000ms
800ms
逸搏周期>起搏周期
鼓励自身心律
正性滞后
起搏周期
逸搏周期
第四部分 起搏器常用参数
阻抗
也称为导线一心肌阻抗,是安装起搏器时进行电极定位的 主要参考指标之一,允许范围在300~1000 Ω左右
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过高可致起搏失效,过低可加速起搏 器的能源消耗
影响阻抗的因素包括:电极材料、电极头面积、电极与心 内膜接触的紧密程度等
临床医学中的心脏电生理学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与调节

临床医学中的心脏电生理学心脏起搏器的应用与调节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中治疗心脏疾病的电子设备。
它通过发放电脉冲来模拟心脏的自然节律,实现对心脏的有效控制和调节。
在心脏电生理学中,心脏起搏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以及调节方法。
一、心脏起搏器的基本原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电气设备,它通过电极与心脏相连,利用电脉冲来刺激心脏肌肉收缩。
其基本原理是在心脏自主起搏功能受损或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外界的电刺激引导和调节心脏的节律,使得心脏能够以正常的节律跳动。
心脏起搏器通常由脉冲发生器和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负责发出电脉冲信号,电极则将电脉冲传递至心脏。
二、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范围1. 心脏病患者:心脏起搏器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尤其适用于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率过缓或停搏的患者。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刺激心脏发出规律的脉冲信号,使心脏能够按照正常的节律跳动,维持血液供应和氧气供给。
2. 心衰患者:心悸患者常常伴有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障碍,在这些患者身上应用心脏起搏器可以有效维持心脏的收缩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刺激心脏提供充足的心脏收缩力,使心脏能够有效地排血,改善心衰症状。
3. 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紊乱的疾病,可以导致血栓形成和栓塞等并发症。
对于无法耐受心房颤动的患者,可以通过心脏起搏器来尝试恢复窦性心律。
心脏起搏器可以重新建立心脏自身的起搏节律,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
三、心脏起搏器的调节方法心脏起搏器的调节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来进行的。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调节:1. 起搏模式:心脏起搏器有多种起搏模式可供选择,包括单腔和双腔起搏模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合适的起搏模式。
双腔起搏模式可以模拟心脏的自然节律,提高心输出量,适用于部分需要较高心功能的患者。
2. 起搏频率:起搏频率是指心脏起搏器发放电脉冲的速率。
根据患者的基础心率和需要,可以调节起搏频率。
心脏起搏器的发展与临床应用-1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动物实验结果(2006) (1)可行性
心房、心室的30个部位起搏有效 转换后脉冲电压等于高于普通电
压 (2)安全性
热损伤较低 超声波穿过的组织损伤小 超声波发射与有效刺激有延迟
超声
发射
传导
延迟
电脉冲 形成
无导线超声心脏起搏
临床试验结果: 2007年香港圣玛丽医院的Lee等在JACC报告: 24例,77/80个部位持续性夺获, 起搏阈值:1.01±0.64V 病人无不适
主动固定
阳极
20F
17mm 24mm
无电极导线心脏起搏器
经静脉推送系统植于RV
可控血管鞘/导管
预期寿命:>7年 (VP%:100%时)
可控血管鞘/导管
无电极导线心脏起搏器
心尖
无导线 起搏器
右室
间隔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
优点
创伤小 植入作简单,降低手术曝光时间 减少住院时间 减少相关并发症(感染、血管并
Rune Elmqvist工程师 (1906.12.1~
1996.12.15.) 90岁
Arne Larsson (1915.5.26.~
2001.12.28) 86岁
1995年Arne Larsson 80岁生日时三人聚会
1958 1995
引言
43岁
43岁因三度AVB晕厥 植入起搏器
86岁因癌症去世
引言
首例起搏器设计工程师 Rune Elmqvist
引言
植入人体的首例起搏器
引言
首例起搏器植入医生 Ake Senning
引言
患者 Arne Larsson
引言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术后护理
术后需要定期检查起搏器的功 能和电池情况,遵循医生的建 议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调整。
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效果
1 节律控制
2 适应能力
起搏器可以准确控制心脏的节律,解决心 脏节律异常问题。
根据患者的需要,起搏器可以自动调整信 号频率和强度,提高适应能力。
3 生活质量
4 心脏保护
通过恢复心脏正常功能,起搏器可以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的未来发展方向
1
更智能化
2
应用智能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使起 搏器能够更加智能化地调节心脏节律。
3
更小巧
将起搏器体积减小,提高植入手术便 捷性和患者舒适度。
更耐用
延长电池寿命,降低更换电池的频率, 减少对患者的困扰。
运动员
运动员的心脏节律要求高,起搏器可以帮助 控制心率,提高运动表现。
其他病症
还可以用于病毒感染、心脏手术等情况下的 心脏功能恢复。
心脏起搏器的种类
单腔起搏器
只向心脏的一个腔 室发送信号,适用 于仅需改善心脏一 侧功能的病例。
双腔起搏器
分别向心脏的两个 腔室发送信号,可 以更准确地模拟正 常心脏的工作,适 用于双侧心脏功能 不全的病例。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心脏起搏器的定义和原理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纠正心脏节律异常的问题。它通过向心脏 发送电信号来控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心脏起搏器的适应症和使用情况
心脏病患者
适用于患有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律失常的患者, 可以帮助调节心脏节律。
老年人
老年人心脏功能衰竭严重时,起搏器可以提 供心脏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胸腔式起搏器
起搏器植入于胸腔 内,适用于需要长 期起搏支持的病例。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打开AUTO-MS,起搏器自动转换到非跟踪方式 (DDIR),心室频率由频 率适应性感知器所决定.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19页
MVP 和AMS异同
MVP
AMS
目标
降低RVA起搏 免跟踪快房率,降低心悸
模式转换 自动, DDD AAI 自动, DDD VVI
开启条件 VS(本身下传R波) AS(过快房率) 起搏器 一些DDD类型,价格贵 几乎全部上市DDD
主要益处:
安全勉励本身AV传导,降 低无须要RV起搏。
Sweeney M, Shea J, Fox V, et al. PACE . Vol. 26;4(Part II):973 Abstract ID #179.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14页
MVP
AAI(R)-> DDD(R): 最近4个A-A间期中有2个无传导AS事件
治疗HOCM程序
房室间期自动负向AV/PV滞后及搜索。
室率稳定功效
飞轮模式、心室反应性起搏、AF传导反应、频率平滑、自动模式转换 基本频率、模式转换后超速起搏。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5页
内容
最小化右心室起搏功效 AV间期自动优化功效 预防和终止PMT起搏程序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6页
最小化 右心室起搏
QuickOpt™,Zephyr,优化AVD,心室起搏依赖者。
频率应答感受器联合应用
现代起搏器的功能和应用
第3页
心律失常信息储存及疾病诊治
心律失常事件长久监测功效
植入性Holter,且能自动分析所取得信息。
自动模式转换功效(AMS)
预防房颤起搏程序
连续动态超速心房起搏: DAO(St.Jude)、心房优先起搏 (Medtronic)、起搏调控和频率修整(Vitatron)、预防性超速起搏 (Biotronic)等
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

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及其临床应用意义心脏起搏器是一种能够调节心脏电信号传导的医疗设备,在下丘脑-垂体-肾素-抗利钠肽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电极向心脏传递电信号,从而帮助调节心脏起搏和心律失常的情况。
近年来,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迅速,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
首先,心脏起搏器技术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追求更小型化、更微创的设计。
传统的心脏起搏器较为庞大,植入手术也相对复杂。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器械的创新,现代心脏起搏器已经实现了微型化设计,使得其植入手术更为简便、创伤更小。
这一趋势的发展将为更多的患者提供起搏治疗的可能性,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趋势还包括智能化和个性化命名设计。
智能化的设计让心脏起搏器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节。
例如,一些心脏起搏器可以根据患者的运动或者情绪状态,自动调整心率的频率和幅度,以适应不同的生活场景。
这种智能化的设计能够提高起搏治疗的效果,并且大大减少了对患者的不适感。
此外,个性化命名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可以使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和调节心脏起搏器的功能。
心脏起搏器技术的发展也引入了新的功能和特性,以满足不同的临床需求。
例如,双腔心脏起搏器可以同时调节心房和心室的起搏功能,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心输出量。
另外,一些心脏起搏器还加入了心脏能量透传技术,通过电信号的传导,促进心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从而改善心肌病变等心脏疾病。
这些新功能和特性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领域,使得更多的心脏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在临床应用方面,心脏起搏器技术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心脏起搏器技术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一种心脏电活动异常的情况,会导致心脏起搏功能的紊乱和心脏供血不足,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脏停跳。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传递电信号,恢复心脏正常的起搏功能,保证心脏有效地收缩和排血,从而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估

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估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心脏起搏器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
本文将评估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病患者中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心脏起搏器的原理与功能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式设备,通过电极导线连接心脏,用于检测心脏节律异常并提供电刺激,维持心脏正常的心律。
它具有以下功能:1. 心脏节律监测:心脏起搏器能够实时监测心脏节律,当检测到心脏节律异常时,能够及时发出电刺激,使心脏恢复正常的收缩节律。
2. 心房起搏功能:有些心脏病患者由于房室传导异常,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传导受阻,导致心室搏动减少或完全中断。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电刺激心房,使心室在心房激动的刺激下收缩。
3. 双腔起搏功能:部分心脏病患者存在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房和心室之间的协调异常。
双腔起搏器可以同时刺激心房和心室,恢复心房和心室的协调搏动。
二、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估心脏起搏器在心脏病患者中的效果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改善生活质量:心脏起搏器能够有效治疗心脏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心脏起搏器能够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和生活能力,减少心绞痛发作和晕厥的次数,使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适和安全。
2. 减少死亡率:心脏起搏器对于一些严重心脏病患者来说,可以减少猝死的风险。
它能够通过保证心脏的正常起搏,防止心室颤动和心室停搏,从而减少因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的可能性。
3. 改善心脏功能:心脏起搏器能够提高患者的心脏功能。
它可以保证心室的有效收缩,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和心脏输出,降低心脏负荷,改善心脏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4. 减少心衰发作:心脏起搏器对于一些心衰病患者来说,能够减少心衰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它可以通过保持房室协调,提高心室搏动效率,减少充盈压力和心脏肌肉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衰症状。
三、心脏起搏器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心脏起搏器作为心脏病治疗的一种手段,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起搏器类型
单腔起搏器:AAI、VVI 双腔起搏器:VDD、DDD
三腔起搏器:CRT
四腔起搏器:CRT
起搏器选择原则
SSS无AVB—AAI AVB无SSS—VDD、DDD
SSS + AVB—DDD
AVB+房性心律失常—VVI
起搏器重要参数—可程控
起搏频率
输出电压:2.5-7.5V
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同济医院心内科
心脏活动
电活动
机械活动
电活动是机械活动的基础
机械活动是电活动的目的
心脏起搏器的最佳适应证
电活动异常
机械活动正常 或基本正常
传统适应证
二度II型以上AV状性心动过缓
其它适应证
必须使用某些药物,而 该药可导致心动过缓 颈动脉窦高敏 严重的血管迷走性晕厥 (心脏抑制型) 双束支阻滞
药物:ACEI/ARB、β -B、醛固酮拮
抗剂、利尿剂、强心剂等
非药物:CRT、干细胞移植、心脏辅 助装置、人工心脏、心脏移植等
2006 年中国CRTⅠ类适应证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充分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心功 能为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 窦性心律 LVEF≤35%
LVEDD≥55mm
Af
1. 丧失房室顺序收缩,心房压
2. 室房逆传,落入心房易颤期
AAI优于VAT、DDD和VVI
起搏器选择原则
SSS无AVB—AAI AVB无SSS—VDD、DDD
SSS + AVB—DDD
AVB+房性心律失常—VVI
MVP—心室起搏最少化
AAI、DDD替代VVI VVI—减慢心率,纯保护作用 无永久AVB,延长A-V间期—AAI
自身心率较快时无起搏, 自身
心率较慢时起搏 V1导联起搏 P 波呈负向
DDD有四种工作模式
心房率不慢,A-V较短—VAT A-V较长,无AVB—AAI 心房率慢+AVB—DDD:P波和 QRS波之前各有一个钉样信号
VVI/心室起搏的缺点
起搏器综合征:丧失房室顺序收缩, 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CO下降 心功能不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
1. 阈电压:<1.0v
2. 阻抗:500-1000欧
3. R波:>4mv
心房电极定位—不可程控
X线:右心耳—J型电极(10-1点)
心腔内心电图:P波振幅高大、
双向,P-R段明显上抬
电极参数
1. 阈电压:<1.5v 2. P波:>2.5mv
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参数比较
脉冲发生器 电 极
起 搏
起搏器并发症
多见于VVI 起搏器综合征:丧失房室顺序收缩, 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CO下降 Af
1.
2.
丧失房室顺序收缩,心房压
室房逆传,落入心房易颤期 PMT 囊袋感染、囊袋血肿、心脏穿孔
起搏器治疗进展
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CRT/CRT-D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ICD
•
慢性心衰患者的生存率上升
慢性心衰: 比大多数癌症危害更大!
女性 累 计 生 存 率
男性
乳房癌 心梗 肠癌 子宫癌
心梗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肠癌
心衰
肺癌
心衰
肺癌
随访时间(月)
随访时间(月)
Stewart et al. Eur J Heart Failure 2001, 3(3): 315
慢性心衰的治疗
感 知
输出电压 感知灵敏度
阈电压 R波、P波高度
起搏心电图—VVI
钉样信号后紧跟宽大畸形QRS波 自身心率较快时无起搏, 自身心 率较慢时起搏 钉样信号—脉冲信号:II导联较清 楚,与QRS主波反向 呈不典型CLBBB图型
起搏心电图—AAI
钉样信号后紧跟起搏 P 波和正
常下传的QRS波
脉宽:0.4-1.0ms
感知灵敏度:1.5-2.5mv(V)
0.5-1.5mv(A)
A-V间期
电极放置途径
临时
1. 体表电极
2. 股静脉和锁骨下静脉穿刺 3. 心内膜 永久 1. 头静脉切开 2. 锁骨下静脉穿刺
心室电极定位—不可程控
X线:右室心尖部—伞状
室间隔—螺旋 心腔内心电图:rS或RS型, ST上抬4-6mv 电极参数
2008年ACC/AHA/HRS 心脏节律异常 装置治疗指南(CRT/CRT-D)
I类:EF ≤ 35%、QRS≥120ms、窦 律、NYHA III或理想药物治疗后能活 动的NYHA IV级 IIa类:EF≤35%、QRS≥120 ms 的房 颤患者或经常需要心室起搏的心衰患 者
CRT用于心功能Ⅰ、Ⅱ级的心衰
自动搜索A-V间期
生理性起搏
维持适当的心率
合适的房室顺序:AAI/DDD替代
DDD/VVI
频率变时功能:频率应答
左右心室同步:高位室间隔起搏、
双心室起搏替代右室心尖部起搏
起搏器功能障碍
感知功能障碍:R/P与感知灵敏度 1. 感知过敏(误感知)
2. 感知不良
起搏功能障碍 1. 阈电压与输出电压 2. 电极脱位:有钉样信号,无P/QRS 3. 电能耗竭:频率减慢或全无
2006 年中国CRT Ⅰ类适应证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
充分抗心衰药物治疗后,心功 能为Ⅲ级或不必卧床的Ⅳ级 窦性心律 LVEF≤35%
LVEDD≥55mm
QRS波≥120ms伴心脏不同步
CRT经典适应证衍生的情况
适合CRT的患者均应考虑CRT-D? 房颤患者如何 QRS波正常者如何 心功能Ⅰ、Ⅱ级如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
发病率高
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似
CHF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加
10% 8% 6% 4% 2% 0% 50 å r 70 å r
2% 年龄增长
慢性心衰发生危险
10 %
慢性心衰患者正在不断增加
• • • 寿命延长,老年性心脏病增加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增加 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率上升
起搏器类型
临时起搏器 1. 体表 2. 心内膜 永久起搏器
永久起搏器的组成
脉冲发生器
电 极
NBG起搏器五位字母代码命名
位置 Ⅰ Ⅱ Ⅲ Ⅳ Ⅴ 功 起搏 感知 反应 程控、频率 抗心动过 能 心腔 心腔 方式 应答、遥测 速、除颤 代 码 字 母 O A V D O A V D O I T D O P M C R O P S D
CS造影右前斜
CS造影后前位
CS造影左前斜
术后右前斜
术后后前位
术后左前斜
围手术期注意和护理
术前避免或停用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术中囊袋仔细止血 术后囊袋引流情况,2-3天后拔引流条 术后1kg沙袋压迫6-8小时后,0.5kg沙 袋间断压迫2-3天 心电监护24小时 休息为主,可下地行走,避免术侧上肢 过度用力和大幅度活动 术后根据UCG程控合适AV和VV间期 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7-10天伤口拆线
VVI
左、右心室同步收缩
变成不同步收缩 化学消融更佳
谢 谢!
收缩不同步—雪中送炭
心室收缩不同步的评价
1.
ECG:QRS波增宽 UCG:尚无统一指标
室间不同步: ① 脉冲多普勒:室间机械延迟(IVMD)-QRS
起点到主、肺动脉瓣血流频谱起始时间差≥40ms;② 组
织多普勒成像:室间隔和右室游离壁收缩达峰时间差 2. 室内不同步:①M超:间隔-后壁运动延迟(SPWMD)≥130ms;
2008年 REVERSE研究(JACC) 2009年REVERSE欧洲亚组(Eur Heart J)
2009年MADIT-CRT研究(N Engl J M)
小
结
预防性CRT-D治疗可以降低无或仅 有轻微症状、QRS波增宽的缺血型 或非缺血型心肌病心衰的风险
CHF: 不断进展的疾病状态 !
QRS波≥120ms伴心脏不同步
CRT患者存在的电-机械活动异常
P R 间期延长,左室收缩滞后,舒张 期二尖瓣返流或左房提前收缩,左室 充盈不够 左右心室不同步,室间隔矛盾运动 使心衰雪上加霜
CRT治疗慢性心衰的机理
缩短PR间期,减少舒张期返流
纠正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
改善房室间、左右室间及左室内
② 组织多普勒成像: 左室不同节段收缩达峰时间差;③
组织同步化成像(TSI):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收缩达峰时 间,红色代表该区域收缩不同步
CRT术后近期观察指标
ECG:QRS波变窄
UCG:心室收缩不
同步改善
CRT术后远期观察指标
LVEF LVEDD 临床症状(心功能) 6分钟步行距离
早期干预可能获益更大
A
危险因素 缺血 高血压 糖尿病
B
心脏功能不全
C
心衰
D
难治性心衰
纠正危险因素
标准心衰治疗
特殊治疗措施
CRT/CRT-D总结
具有经典适应证者应积极考虑CRT!
适合CRT的患者均应考虑CRT-D?
房颤患者如何!
QRS波正常者如何?
心功能Ⅰ、Ⅱ级如何?
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