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术》(怎样养殖鹌鹑)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一、引言鹌鹑鸟是一种小型家禽,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对鹌鹑鸟的需求,养殖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鸟的养殖技术,包括鹌鹑鸟的选种、饲养环境、饲料配方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种1. 选种原则鹌鹑鸟的选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鹌鹑鸟。
•选择品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鹌鹑鸟。
•选择优良的产蛋性能和肉质品质的鹌鹑鸟。
2. 选种方法•通过观察外形特征,选择体型匀称、毛色鲜艳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行为特征,选择活泼、精神状态好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产蛋性能,选择蛋壳坚硬、产蛋率高的鹌鹑鸟。
三、饲养环境1. 圈舍建设鹌鹑鸟需要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圈舍的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的选址应远离工厂、道路等噪音污染源。
•圈舍的通风设施要完善,确保空气流通。
•圈舍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鹌鹑鸟的密度鹌鹑鸟的养殖密度直接影响其生长和产蛋性能。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鹌鹑鸟是比较合适的。
3. 饲料供给和饮水设施鹌鹑鸟需要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饲料应均匀地分布在圈舍内,以保证每只鹌鹑鸟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四、饲料配方鹌鹑鸟的饲料配方对其生长和产蛋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鹌鹑饲料配方:1.鹌鹑鸟起始期饲料配方:•玉米:60%•大豆粕:30%•鱼粉:5%•骨粉:2%•钙质添加剂:1%•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2%2.鹌鹑鸟生长期饲料配方:•玉米:55%•大豆粕:25%•鱼粉:10%•骨粉:3%•钙质添加剂:1.5%•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5.5%3.鹌鹑鸟产蛋期饲料配方:•玉米:50%•大豆粕:20%•鱼粉:15%•骨粉:5%•钙质添加剂:2%•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8%五、常见疾病防治鹌鹑鸟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鹌鹑鸟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鹌鹑鸟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饮水设施定期消毒。
鹌鹑的养殖技术及方法

鹌鹑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1、科学选种鹌鹑的生长速度非常的快,养殖45天至50天后就能成熟。
此时要选择发育良好,健康无病,体型丰满,这样的鹌鹑最适合当做繁育的种鹌鹑进行饲养,公母的比例在1比3也就是1只公鹌鹑要搭配3只母鹌鹑,让鹌鹑在自然的环境当中进行交配。
2、温度、光照适宜的舍温应保持在18℃以上25℃以下,过高过低要及时调节,而湿度则要控制在50%-60%之间,并要保持供足清洁饮水和切碎的青绿多汁饲料。
另外,光照对母鹑产蛋量有很大影响,鹌鹑喜红色光。
每天24小时内要有15小时的光照,光照不足用电灯光补充红光最好。
3、孵化挑选种蛋进行人工孵化,产下的种蛋时间不可以超过7天以上不然出壳率会比较低。
孵化时要把种蛋放在放在25℃的房间内进行预热,然后放入孵化带内,保证温度为38℃-39℃。
孵化带的湿度要控制在60%-65%,鹌鹑破壳时湿度要控制在80%,鹌鹑孵化时间在15天至16天左右,破壳后绒毛风干后可以取出来,放到养殖箱内进行暂养。
4、饮水和喂食鹌鹑在破壳后的24小时内就要开始饮水,水中要加入百分之0.01的高锰酸钾,调制好饮水后让鹌鹑饮用,开始饮水就要保证每天水槽中都要有清水。
饲料方面应注意日粮中钙、磷的补充供给,因此可尽量少喂或不喂谷粒整料,一般配合饲料为:玉米占48%、饼类33%、淡鱼粉6%、干草粉5%、贝壳粉5%、骨粉3%、多种维生素添加剂0.3%。
而雏鹌鹑在初次喂食时,可以先使用一些煮熟的小米和蛋黄,让它们慢慢地适应这些食物。
5、日常管理在饲养鹌鹑时每天要做到定时的观察,主要其观察它的活动、进食和排便,每天适当要清理它们体内排出的粪便,对食槽进行清洗,进行消毒从而切断它的传播途径。
如果需要配备消毒液,必须要注意按照相关的说明来进行,千万不要浓度太大,否则会对鹌鹑的健康带来损伤。
6、及时断喙鹌鹑具有啄癖,如果不在规定时间内短断喙的话,它就会对自己的羽毛和蛋进行啄喙。
一般当年幼的鹌鹑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就可以开始断喙了。
鹌鹑的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方法引言鹌鹑是一种常见的家禽,鹌鹑的养殖在很多地区都非常普遍。
鹌鹑肉味道鲜美,且富含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本文将介绍鹌鹑的养殖方法,包括养殖环境的选择、饲养管理的要点和常见疾病的防治等内容,以帮助读者正确养殖鹌鹑,提高养殖效益。
一、养殖环境的选择1. 圈舍的建造鹌鹑需要一个舒适、干燥、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
因此,建造合适的圈舍是非常重要的。
圈舍的规格应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每只鹌鹑需要0.1-0.2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应设有足够的喂食器和饮水器,以满足鹌鹑的日常需求。
2. 温度和湿度控制鹌鹑对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要求。
在鹌鹑幼雏期,温度应控制在35-37摄氏度,湿度控制在60-70%。
随着鹌鹑的生长,温度和湿度可以逐渐降低,但仍要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3. 光照条件鹌鹑对光照的要求不高,但适当的光照条件有利于鹌鹑的生长和产蛋。
一般情况下,鹌鹑需要每天12-14小时的光照。
二、饲养管理的要点1. 饲料选择鹌鹑的主要饲料包括谷物、豆粕、鱼粉等。
在选择饲料时,要注意饲料的质量和配比,以满足鹌鹑的营养需求。
同时,要注意鹌鹑的饲料消化能力较弱,因此饲料要细碎加工,以提高鹌鹑对饲料的利用率。
2. 饮水管理鹌鹑对饮水的需求量较大,每只鹌鹑每天的饮水量为100-150毫升。
因此,鹌鹑饮水器要保持清洁,随时提供新鲜的饮水,以确保鹌鹑的饮水量和质量。
3. 疫情预防鹌鹑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情预防工作。
定期对鹌鹑进行免疫接种,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和消毒,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4. 生长监测定期对鹌鹑的生长情况进行监测,包括体重、产蛋率、饲料转化率等指标的测量。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饲养管理方法,提高养殖效益。
三、常见疾病的防治1.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鹌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症状为腹泻、食欲不振等。
预防大肠杆菌病的关键是改善饲养环境,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 眼睛病鹌鹑眼睛病主要表现为眼睛红肿、流泪等症状。
鹌鹑养殖技巧与方法详解

鹌鹑养殖技巧与方法详解鹌鹑养殖技巧与方法详解第一部分:介绍鹌鹑养殖的背景和概述在当前食品安全和健康意识的兴起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小型动物养殖业。
鹌鹑养殖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受到了许多养殖爱好者的喜爱。
如果你有养殖的兴趣和志向,并希望了解鹌鹑养殖的技巧和方法,那么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南。
第二部分:准备工作和环境在开始鹌鹑养殖之前,你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确保你有足够的场地用于养殖鹌鹑。
通常来说,每只鹌鹑需要的空间大约是25-30平方厘米。
鹌鹑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较高,所以你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条件。
第三部分:鹌鹑品种选择和购买选择适合自己养殖的鹌鹑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鹌鹑品种包括褐色鹌鹑、白色鹌鹑和花鹌鹑等。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品种,并在可靠的养殖场购买健康的鹌鹑。
第四部分:饲料和喂养管理鹌鹑的饲料和喂养管理是保证鹌鹑健康成长的关键。
鹌鹑的饲料主要包括谷物、豆类和饲料颗粒等。
你可以选择市售的鹌鹑专用饲料或者自己制作混合饲料。
确保提供鹌鹑足够的水源,并定期更换水质。
第五部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为了保证鹌鹑的健康成长,你需要采取一些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措施。
这包括定期清洁鹌鹑的饲养环境、定期体检鹌鹑、隔离治疗患病的鹌鹑等。
你还需要注意鹌鹑合理的配种问题,并控制好鹌鹑的繁殖数量。
第六部分: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将会涉及到鹌鹑养殖的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
鹌鹑肉市场需求逐年增长,而且价格稳定,所以鹌鹑养殖可以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在进行鹌鹑养殖之前,你需要对市场需求以及养殖成本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以便在经济上获得可行的回报。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介绍,你应该对鹌鹑养殖的技巧和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从准备工作和环境、鹌鹑品种选择和购买、饲料和喂养管理、疾病防控和日常管理,到市场销售和经济效益分析,我们对鹌鹑养殖的方方面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我想分享一下对鹌鹑养殖的观点和理解。
鹌鹑的饲养技术(超完整)

饲养技术一、鹌鹑饲养出壳鹌鹑:育雏室必须经过严格消毒,进前2--3天观察雏室温度是否正常,温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10天以后温度33--35度在适宜条件下,经1-2小时后,用高锰酸钾饮水(淡黄色为宜),同时开始添加饲料,15天以后上笼饲养,以防上鹌鹑过大过小,造成不良现象,可参考以下几种药,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诺少星等任选限可(特注狗、猫、鼠等袭击)。
亚成鹌鹑:鹌鹑上笼后室温控制在27度左右为宜,可清理母鹑数量,便于耗料多少及望后产蛋状况,注意温度、通风、光照、湿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发生,有利于产蛋率的提高应做到室内定期消毒,搞好室内清洁卫生,保持槽内有水有料,控制好饲养密度。
产蛋鹌鹑:鹌鹑40日左右即可开产,不得随便更换饲料,室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宜,温度不能忽冷忽热,便于鹌产蛋率稳状态,定期清理粪便,注意粪便颜色、形状、气味,以及保暖和通风、光照是否正常,观察鹑群对产蛋减少及病死鹑应加强检查,如有问题及时投药治疗,保持槽内水料不能中断,特别预防猫、鼠、狗袭击。
二、投食要点鹌鹑饲料可分植物性和动物性两大类。
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小麦、碎米、米糠、麦鼓、花生饼、大豆饼清莱等。
动物性饲料有鱼粉、无机盐等。
饲料的配合应注意以下几点:根据鹌鹑不同的生长期配合饲料。
1~35日龄其饲料配方为:豆饼25%、鱼粉15%、鼓皮4.5%、骨粉l.5%,成熟鹌鹑饲料配方为:玉米55.5%、豆饼22%、鱼粉14%、骨粉2%、槐树粉6.5%。
饲料多样性。
动物植物饲料适当搭配,要保持饲料的相对稳定,不要变化太大,因鹌鹑对饲料变化敏感性强。
自喂养方法应干湿结合,每次配合饲料不能使用过长,以免变质,影响鹌鹑生长发育或中毒死亡。
家庭养鹌鹑或专业养鹑,都要有一定的鹌鹑舍,它的形式和结构各异,既要经济实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又要符合鹌鹑的生长发育繁殖需要。
鹑舍可按饲养量分为小型、中型、大型三种。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怎么养殖方法
鹌鹑的养殖主要包括饲养、疾病预防、环境和管理等方面。
1. 饲养:
(1)饲料:鹌鹑的主要饲料是谷类、豆类、油脂、鱼粉、动物蛋白等。
在饲料配方中要注意控制粗蛋白和能量比例,以及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
(2)饮水:鹌鹑必须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要给鹌鹑提供凉爽的饮水,并定时更换水源。
(3)定时喂食:要按照鹌鹑需求,加强营养供给,定时喂食,并严格控制饲料消耗量,以避免浪费和过度肥胖。
2. 疾病预防:
要给鹌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控制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并定期接种疫苗,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环境:
(1)栖息环境:鹌鹑需要安静、干燥、通风、清洁和充足的光照,卫生条件要
保持干净、清爽,并经常更换垫料。
(2)气候环境:鹌鹑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对气温、湿度、氧气等环境条件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和调节。
4. 管理:
(1)行为管理:要尽量减少鹌鹑的压力、恐惧和异常兴奋的情况,促进其正常行为和生理活动。
(2)疾病管理:对疾病应及时采取措施,隔离患病鹌鹑,及时治疗,避免疾病的传播和扩散。
(3)繁殖管理:需要根据鹌鹑的品种特点,合理安排繁殖计划和养殖措施,以提高繁殖成果,保持种质优良。
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养殖技术的相关内容要清晰明了以及易于理解和操作。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鹌鹑养殖的必要条件、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信息。
一、鹌鹑养殖的必要条件鹌鹑养殖需要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和设备。
首先要确保鹌鹑舒适的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空气流通。
其次是鹌鹑养殖场的卫生和消毒工作,确保场所干净卫生,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此外,鹌鹑饲料的质量和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也是保证成功养殖的重要条件。
二、鹌鹑饲养管理1. 场地准备:选择合适的场地,清理平整,并建造鹌鹑舍。
养殖场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规模来确定,养殖密度不能过高,以确保鹌鹑的舒适度和健康。
2. 饲料配方:根据鹌鹑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一般来说,刚出壳的雏鹌鹑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而成年鹌鹑则需要适量的饲料,以维持其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3. 饮水管理:鹌鹑对水的需求量大,要保证水的清洁和新鲜。
每天定时给鹌鹑更换饮水器内的水,并及时清洗饮水器,确保鹌鹑饮水的安全和卫生。
4. 光照管理:合理的光照是鹌鹑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因素之一。
鹌鹑适应性强,但过暗或过亮的光照会影响它们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因此要合理控制光照时间和强度。
5. 疾病防治:鹌鹑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侵害,如感冒、腹泻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要定期检查鹌鹑的身体状况,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并及时使用合适的疫苗或药物进行防治。
三、市场前景鹌鹑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鹌鹑肉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鹌鹑蛋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被视为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健康食品。
此外,鹌鹑的生长快、产蛋量高、繁殖能力强等特点,使得鹌鹑养殖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
鹌鹑养殖行业在农村发展的潜力巨大,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总结:鹌鹑养殖技术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工作,需要养殖者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本文所述的鹌鹑养殖必要条件、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和市场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希望能为养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鹌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鹌鹑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鹌鹑养殖是一项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养殖业,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且对环境要求低,成本相对较低。
本文将介绍鹌鹑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正文:一、鹌鹑饲养场选址和场地建设1.选址:选择空气流通良好、避免污染源和噪音干扰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址。
最好选择水土条件、气候环境适宜的地区。
2.场地建设:根据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场地面积,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确保鹌鹑舒适的生活环境。
建造鹌鹑舍时,要注重通风、保温和防逃措施。
二、鹌鹑的品种选择1.选购健康鹌鹑:选择具有活力、饮食正常的鹌鹑。
最好选择健康的雏鸟,以便更好地管理。
2.选择高产鸟种: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目的,选择适合养殖的高产品种,如溪洛鹌鹑、矮种鹌鹑等。
三、鹌鹑的饲养与管理1.饲养环境:提供充足的通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鹌鹑获得良好的生活环境。
养殖场内要定时清理,避免积累的粪便和污物对鹌鹑健康的影响。
2.饲料供应:合理搭配优质饲料,保证鹌鹑的营养需求。
在不同生长阶段,饲料类型和配比也有所不同。
鹌鹑需要新鲜的饮用水,要定时更换。
3.疫病防控:定期给鹌鹑进行疫苗接种,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定时观察鹌鹑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四、鹌鹑的繁殖与孵化1.分笼饲养:雄雌分开饲养,以控制鹌鹑的繁殖数量。
每只雌鹌鹑搭配适量的雄鹌鹑,确保繁殖的有效性。
2.孵化器:选择合适的孵化器进行孵化,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并定期翻转孵化蛋,以防止蛋内胚胎粘连。
3.雏鸟饲养:孵化出的雏鸟需要提供适宜温度的饲养环境,保证充足的饮食和干净的饮水,适当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生长健康。
五、注意事项1.合理饲养密度:根据场地面积和管理能力,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避免拥挤引发鹌鹑间的打斗和疾病传播。
2.定期消毒:鹌鹑舍污染较为严重,要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卫生。
选用安全可靠的消毒剂,并注意操作的安全性。
3.科学饲养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根据鹌鹑的生长特点和需要,提供适宜的饲料和营养补充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鹌鹑的养殖技术一、鹌鹑的经济价值鹌鹑肉嫩肥实,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禽,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成年雌鹑平均体重约130g左右,全年产蛋260个以上,最高可达400个。
鹌鹑蛋营养丰富,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
鹌鹑生长迅速,成熟期早。
初生幼鹑平均出壳重6.39g,50日龄时重108.5g。
—般45-50日龄开始产卵,最晚也不超过60天。
一只鹌鹑有时一天生2个蛋,蛋重l0g左右,每天仅需20-25g饲料,即每吃1.25kg饲料就能生产0.5kg蛋。
养殖鹌鹑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容易饲养、效益显著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二、鹌鹑的生物学习性鹌鹑属鸟纲,鸡形目,形似雏鸡,头小尾短,羽毛茶褐色,背部赤褐色,散布黄色纵直条纹和暗色横纹,头部黑褐色,中央有黄色条纹三条,体重120g~150g。
成年鹑的雌雄区别是:雌鹑胸腹部白色,下颌纯米白色,脸部毛色较浅,肛门上部无球状物,不会啼鸣;雄鹑胸腹部黄褐色,下颌黄竭至黑褐色,脸部红褐色,在肛门上部有一蚕豆大小粉红色球状物,会发出“嘎嘎”啼鸣声。
鹌鹑性喜温暖、干燥,畏寒冷,怕潮湿,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
鹌鹑的生长发育快,40日龄时的体重为初生体重的20-25倍,但衰老很快,产蛋1年后自然死亡率上升,因此产蛋10-12个月的鹌鹑应淘汰为食用鹑,鹌鹑产蛋后的孵化率可达75%—80%,但家养鹌鹑失去孵蛋本能,需用鸡、鸽带为孵化或人工孵化。
鹌鹑食量小,代谢旺,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
鹌鹑胆小怕惊吓,要求安静的饲养场所。
三、鹤鹑的饲养管理(一)鹑舍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
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
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
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
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二)饲料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
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组成。
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
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
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
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
(三)饲养管理雄鹑和雌鹑最好分群饲养,使之定时配种,这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
若不便分群亦可混合喂养。
混养时雄鹑和雌鹑之比为1:3。
除留下配种的鹌鹑外,其余雄鹑作肉鹑处理。
在饲养管理上,还要注意饲养密度,幼鹑平养密度是:100只/1周龄m2,85只/2周龄m2,,70只/3周龄m2,50只/4周龄m2。
周边环境要安静,如果受惊忧,会影响母鹑产蛋。
四、鹌鹑的繁殖(一)选种优良的种鹑,眼大小要适中,颈要细长,头要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
不要选近亲鹑。
雌鹑的选种标准是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g,体重超过170g的产蛋力不强,具体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
雄鹑孵出50天即可选种,要求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体壮胸宽,鹑爪完全伸开,体重120—130g,肛门深红色隆起,如手按压有白色泡沫出现,说明已发情,具交配能力。
(二)配种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
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
鹌鹑的早晨和傍晚性欲最旺,交配后受精最高,以早上第一次喂饲后让其交配最好。
如有把握进行人工孵化,则一年四季均可让鹌鹑交配繁殖。
(三)产蛋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
据试验,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
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
其余时间改换成4瓦电灯照明。
(四)孵化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
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
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在胚胎将被破壳出雏时,每隔2-3小时,以90度角转动种蛋,帮助胚胎活动。
种蛋孵化期为17天,雏鹑出壳后12小时开始喂料,饮水,最晚不超过24小时。
鹌鹑属于特种经济禽类,它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鹌鹑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蛋白质、铁、钙、磷,被誉为野味之珍;鹌鹑蛋富含卵磷脂、脑磷脂和激素,而且鹌鹑蛋的蛋白质分子颗粒比鸡蛋蛋白质分子颗粒小,更易于消化吸收,对过敏症和肠胃病有特殊疗效,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特殊的营养作用,鹌鹑的肉、蛋、血均可入药。
一只母鹑生长到45—50日龄即可开产,年产蛋200—300枚,合2.4—3公斤,平均产蛋率可达80%以上,每只鹌鹑从出壳到产蛋仅耗料0.75公斤,每天每只仅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公斤,料蛋比为2.6—2.7:1,鹌鹑的孵化期仅有17天,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饲养鹌鹑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并且有稳定的市场,目前,国内饲养量仅次于鸡鸭。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
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
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1.种鹑的选择。
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
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配。
2.孵化。
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摄氏度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
孵化管理如下: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摄氏度之间。
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
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
孵化的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
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
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
验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
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1.保温。
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摄氏度,第7—14日龄36—35摄氏度,第15—20日龄34摄氏度,20日龄以后每天降1摄氏度,降至27摄氏度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摄氏度的常温下饲养。
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伞,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
2.饮水。
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
3.喂料。
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
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
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
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其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
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匀喂给。
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
4.密度与光照。
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
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
一周龄24小时光照,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
5.精心管理。
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
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
保持环境卫生。
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1.饲喂。
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
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如下:玉米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l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
2.温度。
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摄氏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
3.光照。
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
一般光照16—18小时。
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
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
注意鹑群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的观察,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的记录。
鹌鹑养殖技术光盘和书籍:《鹌鹑养殖技术》(鹌鹑养殖技术光盘+书籍=98元包特快专递邮费)鹌鹑是公认的高产高效特禽。
鹌鹑体型小、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报酬高、耐密集型饲养。
既适合家庭经营,又适合工厂化产业化生产,是当前农业部生产星火项目之一。
家养鹌鹑按经济用途可分为,蛋用鹌鹑和肉用鹌鹑两种。
本片就以隐性白羽鹌鹑为例,向您介绍蛋用鹌鹑的饲养技术。
一、鹌鹑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二、鹌鹑一生不同时期的划分。
三、鹌鹑一生不同时期的管理。
四、种鹌鹑的饲养管理。
五、建立严格的防疫灭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