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

鹌鹑鸟的养殖技术一、引言鹌鹑鸟是一种小型家禽,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备受喜爱。
为了满足市场对鹌鹑鸟的需求,养殖业逐渐兴起。
本文将详细介绍鹌鹑鸟的养殖技术,包括鹌鹑鸟的选种、饲养环境、饲料配方等方面的内容。
二、选种1. 选种原则鹌鹑鸟的选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原则:•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鹌鹑鸟。
•选择品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鹌鹑鸟。
•选择优良的产蛋性能和肉质品质的鹌鹑鸟。
2. 选种方法•通过观察外形特征,选择体型匀称、毛色鲜艳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行为特征,选择活泼、精神状态好的鹌鹑鸟。
•通过观察产蛋性能,选择蛋壳坚硬、产蛋率高的鹌鹑鸟。
三、饲养环境1. 圈舍建设鹌鹑鸟需要安静、通风良好的环境,因此圈舍的建设非常重要。
•圈舍的选址应远离工厂、道路等噪音污染源。
•圈舍的通风设施要完善,确保空气流通。
•圈舍的温度要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鹌鹑鸟的密度鹌鹑鸟的养殖密度直接影响其生长和产蛋性能。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饲养20-25只鹌鹑鸟是比较合适的。
3. 饲料供给和饮水设施鹌鹑鸟需要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饲料应均匀地分布在圈舍内,以保证每只鹌鹑鸟都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饮水设施要保持清洁,定期更换水源。
四、饲料配方鹌鹑鸟的饲料配方对其生长和产蛋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鹌鹑饲料配方:1.鹌鹑鸟起始期饲料配方:•玉米:60%•大豆粕:30%•鱼粉:5%•骨粉:2%•钙质添加剂:1%•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2%2.鹌鹑鸟生长期饲料配方:•玉米:55%•大豆粕:25%•鱼粉:10%•骨粉:3%•钙质添加剂:1.5%•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5.5%3.鹌鹑鸟产蛋期饲料配方:•玉米:50%•大豆粕:20%•鱼粉:15%•骨粉:5%•钙质添加剂:2%•维生素和矿物质添加剂:8%五、常见疾病防治鹌鹑鸟的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鹌鹑鸟疾病及其防治方法:1.鹌鹑鸟大肠杆菌病:•预防措施:保持圈舍清洁卫生,饮水设施定期消毒。
鹌鹑养殖技术

鹌鹑养殖技术青年种鹌鹑的饲养管理(一)青年种鹑的饲养仔鹑的营养需要可参考总论介绍的饲养标准,可供参考的配方为:玉米56%、麸皮3.9%、豆饼24%、鱼粉13%、干草粉1%、骨粉1.5%、食盐0.3%、添加剂0.3%。
但作为种用或蛋用鹌鹑应进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可通过控制采食量或蛋白质水平来进行,以免鹌鹑过肥,过早成熟。
仔鹑这一期间增重较快,3周龄时达62克,4周龄时达84克,5周龄时109.5,6周龄时123克。
料重比自第三周龄至第六周龄分别为2.7:1,3.2:1,3.6:1,4.3:1。
(二)青年种鹑的管理仔鹑的饲养期间需适当"减光",不需育雏期那长的光照时间,只须保持10-12小时的自然光照即可。
在自然光照时间较长的季节,甚至需要把窗户遮上,继续使光线保持在规定时间内。
仔鹑的饲养期间应定期称重,做为限制饲料程度的根据。
在40日龄时,大约已有2%的鹌鹑开产,但大多数均需在45-55日龄开产。
因此在之前,必须做好各种预防、驱虫等工作。
并应及明转群。
转群前应准备好成鹑舍、成鹑饲料等各种准备工作。
转群时动作需轻,环境需保持安静。
一般1月龄左右的鹌鹑从外貌上可判别雌雄,可采用公母分开饲养,除种用公鹑外,其余公鹑与质量差的母鹑均可转入育肥笼,进行育肥上市。
冬季产蛋鹌鹑的饲养方法补充光照。
鹌鹑在正常产蛋时,每天需光照15个小时。
但到冬季,每天光照时间已不足12个小时。
因此,每天需补充光照三四个小时,才能使鹌鹑正常产蛋。
补充光照的方法,可以将60瓦的电灯,悬挂在室内2米高的地方。
如果天寒地冻,门、窗都已被遮严。
阳光透不进室内,白天也应用电灯照明,以保证鹌鹑正常产蛋所需要的光照时间。
加强保温。
要在冬季来临之前,将养鹌鹑的房子北面和西面的窗子全部封闭;有裂缝的墙,也要用沙泥把裂缝堵上;朝南的门、窗,还要挂上草帘。
这样,在冬季就可以防止寒风侵入,使室内温度一般能保持在15℃左右。
当室内温度低于10℃时,还应在室内生火炉,以提高室温。
鹌鹑养殖管理技术要点

鹌鹑养殖管理技术要点鹌鹑是一种适应性比较强的禽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鹌鹑养殖技术有着其特殊的管理模式,因此要想达到高产高效,需要结合多种技术手段,本文将介绍鹌鹑养殖的管理技术要点。
饲料管理鹌鹑的饲料管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善于合理饲养及饲料管理鹌鹑的食性非常特殊,不同的生长阶段,其食性与需求不同。
在饲料的选择及供应方法上,应结合鹌鹑的不同生长阶段,科学地搭配饲料,保证鹌鹑的进食量和饲料的营养充分利用。
2.预防饥饿,避免暴食饥饿不仅影响鹌鹑生长发育,降低了生产效益,还会引起鹌鹑的暴食习惯。
应根据不同鹌鹑生长阶段,进行合理的供饲,切莫让鹌鹑一次进食过多。
3.保持饲料卫生饲料的卫生非常重要。
应对饲料进行储存、合理配比、水化、加热、消毒等必要处理,这样可以保证质量稳定且防止某些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疾病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鹌鹑的疾病,对于提高鹌鹑产量和生产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1.周期性消毒应该定期对鹌鹑圈、饮水及饲料箱等进行消毒,以避免细菌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2.隔离卫生在出现一些感染病例的情况下,应该立即对患病的鹌鹑进行隔离处理,防止各个禽群之间的交叉感染。
3.疾病预防对于常见疾病,要依照其特性和发病规律,及时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
一旦出现可疑病症,应该及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免病情加重。
环境管理适宜的环境对鹌鹑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介绍鹌鹑环境管理的一些技巧:1.保证光照光照是鹌鹑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环境因素,应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适当调整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
2.保持通风鹌鹑是一种耐寒性动物,但是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导致饲料发霉,由此引起鹌鹑的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周密的通风是必要的。
3.确保水质鹌鹑饮水也是生产效益的关键,水质安全应得到保证。
应对饮水设备进行定期清洗、消毒和维修,以保证水质的清洁和健康。
4.维持温度温度对鹌鹑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控制好鹌鹑圈的温度和湿度。
鹌鹑养殖技术要点

8科学养殖83特种养殖本栏编辑钱秉贞一、鹌鹑基本习性外形特征鹌鹑体形与小鸡相似,体重110~450克,头小,嘴细小,与小鸡相比无冠,无耳叶,无距,尾羽不上翘,尾短于翅长一半。
鹌鹑类型可分为蛋用型与肉用型。
蛋用型的有日本鹌鹑、朝鲜鹌鹑、中国白羽鹌鹑、黄羽鹌鹑,肉用型有法国巨型肉鹑、莎维麦脱肉用鹌鹑。
生活习性鹌鹑生性怕冷也怕热,雏期温度要达到35~37℃,成期温度20~25℃。
一般鹑舍的空气相对湿度在50%~60%,适合暗淡的光照,使鹑群保持安静,饲料转化率高。
人工养殖的饲料为配合饲料,以玉米、麦皮、豆饼等为主。
二、投资前期准备工作场地准备鹌鹑的场舍一般可采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设顶棚,以水泥地面为好,大型养殖场要设计与论证。
设施准备养殖鹌鹑主要设备为笼具,目前尚无定型产品,可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自制笼具:雏鹑笼:主要供0~21日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或塑料制作,正面设玻璃小窗,笼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属编织网制成。
热源可采用白炽灯、电热丝(300瓦、串联、均匀分布)、电热管(板)。
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100厘米×60厘米×30厘米,设2~3个笼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仔鹑笼:供28~42日龄(种用)仔鹑用(含育肥用),可与雏鹑套用,与成鹑笼结构相同。
也可采用雏鸡的育雏笼,于笼外架设食槽与水槽。
成鹑笼:分为重叠式、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几种。
重叠式多以双列、4~5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60厘米、中间高24厘米,两侧高28厘米。
笼壁棚条间距2.5厘米,底网网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为好。
笼前挂食槽与水槽。
顶网用塑料网。
每层设4个单元,每单元养种公鹑2只和母鹑5~6只,或产蛋鹑10只。
产蛋鹑也可采用6~8层密饲式笼具。
技术准备可通过书本、报刊进行自学,不断提高、丰富饲养技术。
鹌鹑饲养的方法

鹌鹑饲养的方法鹌鹁具有生长快、成熟早、繁殖力强的特点。
鹌鹑的肉、蛋营养丰富,既是良好的食品,又是食疗中的珍品。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鹌鹑饲养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鹌鹑饲养的方法1、场舍与设备1.1场合要求鹌鹑舍的大小、形式要根据饲养规模而定。
为了适应鹌鹑的生态习性和防疫要求,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建造鹌鹑舍。
笼舍要设在清静通风、向阳、光线好而保温的房屋安置,注意调节温度,保持冬暖夏凉,严格控制畜禽(狗、猫、鸡等)出入或人为骚扰。
饲养密度按笼舍单层计算,每平方米可养雏鹑100~ 150只或成年鹌鹑60只左右。
鹌鹑笼舍内要配置料槽、饮水器;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鹌鹑的产蛋率。
1.2设备①鹌鹑笼。
一般采用重叠式笼,其规格为长100cm、宽20 cm、高150 cm,共分6层,每层之间有成粪板接纳粪便。
产蛋笼可采用多层单只笼。
②食槽。
由于鹌鹑的大小和饲养方式不同,所以食槽的设计也应各有不同。
食槽可用木板、竹子、镀锌铁板及塑料制成,食槽制作必须平整光滑,既便于鹌鹑采食,又不浪费饲料,同时还便于消毒。
③水槽。
目前使用较多的饮水器有塔式真空饮水器、长条形饮水槽和莲接式自动给水槽。
④育雏箱。
长90 cm、宽45 cm、高25cm,箱脚高20 cm,出壳至30日龄鹌鹑可在此笼内饲养。
⑤产蛋笼。
供产蛋和配种用,长40 cm、宽25 cm、高25 cm,笼分大小格,大格养母鹑,小格养公鹑。
⑥育肥箱。
长50 cm、宽30 cm、高15 cm,每箱养20~30只鹌鹑,专供饲养肉鹑用。
三门峡富通新能源生产的颗粒机、饲料颗粒机、秸秆压块机是养殖户们不错的选择。
2、饲料配方雏鹌鹁的饲料配方:玉米52%、豆饼27%、进口鱼粉12%、麸皮5%、甘薯叶粉3%、骨粉1%.另加食盐0.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量;产蛋鹌鹑的饲料配方:玉米42%、豆饼33%、进口鱼粉11%、麸皮7%、草粉3%、骨粉3.5%、食盐0.5%,另外添加维生索及微量元素适量。
鹌鹑养殖技术要点

投资鹌鹑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一、场地的准备:鹌鹑的场舍一般可采用和改造原有民房,最好设顶棚,以水泥地面为好,大型鹑场要设计与论证。
二、设施的准备:养殖鹌鹑主要设备为笼具,目前尚无定型产品,可按照不同生长阶段自制笼具:1、雏鹑笼:主要供0~3周龄的雏鹑使用,笼壁和笼顶可用木板或塑料制作,正面设玻璃小窗,笼底由6毫米×6毫米或10毫米×10毫米金属编织网制成。
热源可采用白炽灯、电热丝(300瓦、串联、均匀分布)、电热管(板)。
配置专用食槽与水槽。
小型育雏笼的规格一般为 100厘米×60厘米×30厘米,设2~3个笼门,可叠4~5层,每层下设一承粪板。
2、仔鹑笼:供4~6周龄(种用)仔鹑用(含育肥用),可与雏鹑套用,与成鹑笼结构相同。
也可采用雏鸡的育雏笼,于笼外架设食槽与水槽。
3、成鹑笼:可分为重叠式、全阶梯式、半阶梯式和整箱式、拼箱式几类。
重叠式多以双列、4~5 层配置,每层长100厘米、宽60厘米、中高24厘米,两侧高28厘米。
笼壁棚条间距2.5厘米,底网网眼以20毫米×20毫米或20毫米×15毫米为好。
笼前景挂食槽与水槽。
顶网用塑料网。
每层设4个单元,每单元养种公鹑2只和母鹑5~6只,或产蛋鹑10只。
产蛋鹑也可采用6~8层密饲式笼三、技术的准备:可通过书本报刊杂志进行自学,也可到本网网校电子刊物养鸽技术文荟等栏目学习,不断提高、丰富饲养养技术。
四、饲料的准备:养殖鹌鹑饲料的原料容易解决,主要是要掌握饲料的配方五、引种的准备:引种前要全面、多方位了解供种货源,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要到有种苗经营资格单位购买的原则、坚持比质、比价、比服务的原则、坚持就近购买的原则,把好种鸽的质量关、价格关、结构关,养殖鹌鹑基础知识2006-8-18 14:13:00 来源: 网友评论(0)一、鹌鹑基本习性常识A、鹌鹑的外形特征:鹌鹑体形比小鸡相似,体重110-450克,头小,嘴细小,与小鸡相比无冠,无耳叶,无距,尾羽不上翘,尾短于翅长一半。
养殖技术资料_鹌鹑养殖技术资料(全套)(网络版)

三农书屋本文由网络资料整理合并所得,内容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到你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三农书屋:三农书屋目录第一招根据市场选好鹑种 (1)一、根据市场精选良种 (1)(一)市场调查 (1)(二)了解鹑种的适应能力 (1)(三)了解鹑种的生产性能 (2)(四)切忌从疫区引种 (2)二、主要优良鹌鹑品种 (3)(一)蛋用型优良品种 (3)(二)肉用型优良品种 (5)第二招土洋结合合理建厂 (7)一、利用闲置房舍改造建场 (7)二、科学设计,建造新场 (8)(一)场址的选择 (8)(二)建场的基本要求 (11)(三)场内区域规划 (13)(四)小型鹑舍的建造 (13)三、养鹑设备及用具 (15)(一)鹑笼 (15)(二)食槽和饮水器 (19)第三招提供优质价廉饲料 (21)一、鹌鹑需要的营养物质 (21)(一)能量 (22)(二)蛋白质 (23)(三)矿物质 (24)(四)维生素 (27)(五)水 (30)二、鹨鹑的营养需要 (32)三、鹌鹑常用饲料 (37)(一)能量饲料 (37)(二)蛋白质饲料 (40)(三)矿物质饲料 (45)(四)维生素饲料 (48)(五)饲料添加剂 (48)四、就地取材,科学配料 (54)(一)自配饲料原则 (54)(二)自配饲料各类饲料所占比例 (57)(三)配合饲料的种类 (58)(四)自配饲料的方法 (59)(五)鹌鹑实用饲料配方 (61)第四招掌握要领,孵出好苗 (63)一、精选种蛋,科学保存 (63)(一)种蛋的选择 (63)(二)种蛋的保存 (64)三农书屋二、合理包装,安全运输 (65)三、种蛋消毒六法 (66)(一)福尔马林熏燕法 (66)(二)新洁尔灭消毒法 (67)(三)高锰酸钾消毒法 (68)(四)二氧化氯溶液消毒法 (68)(五)土霉素盐酸盐溶液消毒法 (68)(六)季铵化合物浸泡消毒法 (69)四、选择适宜的孵化方法 (69)(一)机器孵化法上 (69)(二)火炕孵化法 (76)(三)电褥子孵化法 (78)(四)温水袋孵化法 (79)五、人工孵化五要素 (81)(一)温度 (81)(二)相对湿度 (83)(三)通风换气 (84)(四)翻蛋 (85)(五)孵化场卫生条件 (86)六、看胎施温技巧 (87)七、衡量孵化效果的指标 (90)八、雏鹑雌雄早区分 (90)(一)肛门鉴别法 (90)(二)外貌鉴别法 (92)(三)伴性遗传鉴别法 (93)九、胚胎各期死亡原因 (94)(一)胚胎前期死亡(1-5天) (94)(二)胚胎中期死亡(7-12天) (94)(三)胚胎后期死亡(13-16天) (94)(四)出壳时死亡(17-18天) (95)(五)胚胎畸形 (95)十、采取措施,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96)(一)饲养高产健康种鹑,保证种蛋质量 (96)(二)种蛋管理要得当 (96)(三)孵化设备和配套的附属设备必须性能良好件。
如何养殖鹌鹑-鹌鹑的养殖技术

如何养殖鹌鹑-鹌鹑的养殖技术如何养殖鹌鹑-鹌鹑的养殖技术 鹌鹑体长18厘⽶,体⼩⽽滚圆,褐⾊带明显的草黄⾊⽭状条纹及不规则斑纹,雄雌两性上体均具红褐⾊及⿊⾊横纹。
雄鸟颏深褐,喉中线向两侧上弯⾄⽿⽻,紧贴⽪黄⾊项圈。
下⾯,⼩编为⼤家分享鹌鹑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家有帮助! 鹌鹑的疾病防治 鹌鹑⽣长快,成熟期短,繁殖迅速,饲养鹌鹑⽐较简便。
但是,鹌鹑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发⽣疾病,常见的疾病有雏⽩痢、球⾍病、溃疡性肠炎、⽩喉病等。
⽩喉病 多发⽣在梅⾬季节,病鹑眼肿流泪,⾷欲不振。
可将0.1%的⼆甲氧基嘧啶钠粉拌喂或溶⽔饮⽤。
同时还应把病鹑的头在0.5%的⾼锰酸钾溶液中清洗消毒,效果更好。
马⽴克⽒病 也是鹌鹑常发的⼀种病毒性疾病,病鹑表现为精神不振,瘫痪,贫⾎,两翅下垂,排绿⾊稀粪。
剖检时常见内脏型,表现为⼼脏、肺、腺体、胃、肝、肾、睾丸及卵巢出现单个或多个肿瘤。
本病⽆特效药物治疗,以预防为主。
对初⽣鹑⽪下注射马⽴克疫苗效果较好。
⼤肠杆菌病 是由⼤肠杆菌引起的⼀种传染病,包括急性败⾎症、脐炎、⽓囊炎、肝周炎、肠炎、关节炎、⾁芽肿和卵黄性腹膜炎等。
该病是⼀种条件性疾病,改善环境是预防该病发⽣的有效措施。
⽝肠杆菌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脐部和⽪肤创⼝感染。
杜绝使⽤腐`变质和受霉菌、⼤肠杆菌污染的'饲料。
加强鹌鹑饲养管理,勤刷⽔槽及饮⽔器具,使⽤优质饲料,增强抗病⼒。
雏⽩痢 是常见危害⼤的细菌性传染病。
病鹑精神萎靡。
粪便呈⽩⾊浆糊状。
在病鹑饲料中添加0.4%磺胺嘧啶或0.1%磺胺喹恶林均有⼀定效果。
笼舍要保持清洁⼲燥,温度稳定,防⽌过密拥挤。
球⾍病 为肠道感染所引起的急性流⾏性疾病,病鹑⽻⽑松乱,粪便带⾎。
可将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甲基嘧啶按0.2%的⽐例拌⼊饲料或溶于饮⽔中。
连服4-5⽇即可见效。
溃疡性肠炎这是家养鹌鹑的⼀种具有⾼度传染能⼒的疾病。
鹌鹑⼸背,双⽬紧闭,拉稀,双氢链霉素,泰乐菌素均为较好的治疗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鹌鹑养殖技术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蛋用鹌鹑饲养技术—家禽养殖技术 一、鹌鹑的经济价值 鹌鹑肉嫩肥实,味道鲜美,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禽,可以出口换取外汇,成年雌鹑平均体重约130g左右,全年产蛋260个以上,最高可达400个。鹌鹑蛋营养丰富,较鸡蛋营养的成分高。鹌鹑生长迅速,成熟期早。初生幼鹑平均出壳重6.39g,50日龄时重108.5g。—般45-50日龄开始产卵,最晚也不超过60天。一只鹌鹑有时一天生2个蛋,蛋重l0g左右,每天仅需20-25g饲料,即每吃1.25kg饲料就能生产0.5kg蛋。养殖鹌鹑具有设备简单、管理方便、容易饲养、效益显着的特点,值得大力推广。 二、鹌鹑的生物学习性 鹌鹑属鸟纲,鸡形目,形似雏鸡,头小尾短,羽毛茶褐色,背部赤褐色,散布黄色纵直条纹和暗色横纹,头部黑褐色,中央有黄色条纹三条,体重120g~150g。成年鹑的雌雄区别是:雌鹑胸腹部白色,下颌纯米白色,脸部毛色较浅,肛门上部无球状物,不会啼鸣;雄鹑胸腹部黄褐色,下颌黄竭至黑褐色,脸部红褐色,在肛门上部有一蚕豆大小粉红色球状物,会发出“嘎嘎”啼鸣声。鹌鹑性喜温暖、干燥,畏寒冷,怕潮湿,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鹌鹑的生长发育快,40日龄时的体重为初生体重的20-25倍,但衰老很快,产蛋1年后自然死亡率上升,因此产蛋10-12个月的鹌鹑应淘汰为食用鹑,鹌鹑产蛋后的孵化率可达75%—80%,但家养鹌鹑失去孵蛋本能,需用鸡、鸽带为孵化或人工孵化。鹌鹑食量小,代谢旺,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鹌鹑胆小怕惊吓,要求安静的饲养场所。 三、鹤鹑的饲养管理 (一)鹑舍 建造鹑舍光线要微暗,夏季通风要良好,要防止狗、猫、鼠等危害。必须安装照明设备,夜晚须有光照度,以提高母鹑的产蛋率。饲养室内放置育雏笼、肥育笼、种鹑笼及安排孵化间。饲养笼可用竹木,也可用铁制成。笼子底部应制成网状,网孔大小以鹌鹑粪便能漏下为宜,间距大致为1.2c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鹌产蛋后滚出。 (二)饲料 鹌鹑的饲料,尽量采用纤维少,营养丰富的食品,品种宜多样化。一般由豆饼、鱼粉、玉米面、麦麸、米糠、苜蓿草、白菜、胡罗卜、骨粉、碳酸钙、食盐等组成。还可加一些复合维生素、抗菌素及微量元素,饲料要相对稳定,如需交换要逐渐过度。喂料方法有二种:一种是喂干料,另设饮水设备:另一种是喂湿料,喂湿料时干料和水比例是:夏季1:3,冬季1:2,春季1:2.5。每天喂4次,作到定时、定量、定质供应。9-10周龄的鹌鹑,要做到“能吃多少就给多少”的饲养方法。 (三)饲养管理 雄鹑和雌鹑最好分群饲养,使之定时配种,这样提高种蛋的受精率。若不便分群亦可混合喂养。混养时雄鹑和雌鹑之比为1:3。除留下配种的鹌鹑外,其余 雄鹑作肉鹑处理。在饲养管理上,还要注意饲养密度,幼鹑平养密度是:100只/1周龄m2,85只/2周龄m2,,70只/3周龄m2,50只/4周龄m2。周边环境要安静,如果受惊忧,会影响母鹑产蛋。 四、鹌鹑的繁殖 (一)选种 优良的种鹑,眼大小要适中,颈要细长,头要小圆,羽毛有光泽,肌肉丰满,神情和善。不要选近亲鹑。雌鹑的选种标准是腹部容积大,体重130—150g,体重超过170g的产蛋力不强,具体产蛋标准是,按雌鹑开产3个月的产蛋量推算,年产蛋达250个以上者为好。雄鹑孵出50天即可选种,要求啼声宏亮、声音长而连续,体壮胸宽,鹑爪完全伸开,体重120—130g,肛门深红色隆起,如手按压有白色泡沫出现,说明已发情,具交配能力。 (二)配种 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但实际饲养中,50—60龄的雄、雌鹑开始配种繁殖,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鹌鹑的早晨和傍晚性欲最旺,交配后受精最高,以早上第一次喂饲后让其交配最好。如有把握进行人工孵化,则一年四季均可让鹌鹑交配繁殖。 (三)产蛋 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据试验,夜间增加光照可提高产蛋率25%。因此,要悬挂60瓦电灯,补充光照4小时左右,以达到每天16小时的光照时间。其余时间改换成4瓦电灯照明。 (四)孵化 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孵化选择好的鹌鹑种蛋。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在快出雏的前两天,湿度增至80%以上,且常通风换气,在胚胎将被破壳出雏时,每隔2-3小时,以90度角转动种蛋,帮助胚胎活动。种蛋孵化期为17天,雏鹑出壳后12小时开始喂料,饮水,最晚不超过24小时。 属于特种经济禽类,它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生产周期短等优点。鹌鹑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蛋白质、铁、钙、磷,被誉为野味之珍;鹌鹑蛋富含卵磷脂、脑磷脂和激素,而且鹌鹑蛋的蛋白质分子颗粒比鸡蛋蛋白质分子颗粒小,更易于消化吸收,对过敏症和肠胃病有特殊疗效,对人体神经系统有特殊的营养作用,鹌鹑的肉、蛋、血均可入药。 一只母鹑生长到45—50日龄即可开产,年产蛋200—300枚,合2.4—3公斤,平均产蛋率可达80%以上,每只鹌鹑从出壳到产蛋仅耗料0.75公斤,每天每只仅耗料20—25克,全年耗料9公斤,料蛋比为2.6—2.7:1,鹌鹑的孵化期仅有17天,且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饲养鹌鹑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并且有稳定的市场,目前,国内饲养量仅次于鸭。
一、鹌鹑的生活习性 1.鹌鹑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产蛋最适温度为20—22摄氏度。2.鹌鹑胆小易受惊,为此饲养室要保持安 静,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3.鹌鹑生长发育快,寿命短,出雏时仅有78克,45—50日龄性成熟体重可达120克。
二、种鹑的繁殖 1.种鹑的选择。种鹑无论公母都应选择三代以内、发育良好、无疾病、体重在120克以上且体形丰满的鹌鹑。公鹑肛门上方红色球状物的精包大而鲜红;母鹑腹部容积大,耻骨游离端与胸骨后端有三指宽,左右耻骨间有两指宽,公母种鹑按1:3的比例合笼饲养,自然交配。 2.孵化。选择产出一周内,花斑明显、大小适中、蛋形正常的种蛋消毒后,按钝头朝上置于25摄氏度室内预热6—8小时后开始孵化。孵化管理如下:温度:鹌鹑蛋的孵化过程中应贯彻“前期高,中期平,后期低”的原则,同时结合孵化季节、外界温度、胚胎发育状况灵活掌握“看胎施温”’一般保持在38—39摄氏度之间。相对湿度:孵化器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在出壳的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通风换气:胚胎对氧气的要求是前期少,后期多;冬季少,夏季多。孵化的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翻蛋: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在4—12次。凉蛋:打开孵化箱门,降低蛋温,每次凉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验蛋:一照在入孵后5—7天进行,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二照在入孵12—13天进行,淘汰中死蛋。出雏:孵化15天时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三、雏鹑的培育 鹌鹑的育雏期为30天.初生鹑毛干后就可放入育雏器中饲养,饲养管理如下: 1.保温。育雏温度第1—6日龄温度保持在37—36摄氏度,第7—14日龄36—35摄氏度,第15—20日龄34摄氏度,20日龄以后每天降1摄氏度,降至27摄氏度时不再用保温设备,移至22—27摄氏度的常温下饲养。育雏保温设备可用育雏,也可用普通灯泡、电褥子、暖水袋等做热源。 2.饮水。雏鹑出壳24小时内饮水,一般雏鹑放入育雏器内安静下来就可饮水,开水最好饮0.01%高锰酸钾水,以后饮凉开水.一旦饮水,便不能中断。 3.喂料。雏鹑饮水后1小时就可开食,1—3日龄喂开食料。开食料用玉米粉按100只加入1克酵母粉,第2日开始用含蛋白质27—28%的配合料投喂。4日龄后逐渐换成雏鹑料。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其方法是将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雏鹑料可按如下配方:玉米粉52%,豆饼27%,麸皮5%,鱼粉10%,叶粉5%,骨粉1%,另加多种维生素10克,将饲料搅拌均匀喂给。1—7日龄每日6—8次,以后逐渐减至4次,保证不断料,不断水。 4.密度与光照。一般日龄小可密些,日龄大可疏些,平养育雏密度为第1周龄120—150只/平方米,2周龄80—100只/平方米,3—4周龄60—80只/平方米。保证鹌鹑的光照时间有利于采食、饮水及生产性能。一周龄24小时光照, 一周龄后14—16小时光照。5.精心管理。观察雏鹑的状况,检查温度、湿度和换气是否合适。定期洗刷水槽、料槽,定期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公母分群在3—4周龄进行,疫苗接种或驱虫在4周龄进行,以免影响产蛋。
四、成鹑的饲养管理 1.饲喂。采用干粉料自由采食,另设砂槽水槽,任其自由采食饮用。蛋用鹌鹑的饲料配方如下:粉47%,豆饼33%,鱼粉10%,麸皮4%,骨粉1%,槐叶粉5%,每l00公斤饲料加入硫酸锌10克,硫酸锰15克。 2.温度。成鹑产蛋适宜温度为20—22摄氏度,要根据气温变化及调整,夏季要加强通风,降低饲养密度,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饲养密度及生火炉等措施来保持温度。 3.光照。在产蛋期间,光照十分重要。一般光照16—18小时。自然光照不足时,要早、晚补充光照。4.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注意笼舍清洁卫生,定期对料槽、水槽进行清洗消毒,每天早晚及时拣蛋。注意鹑群精神状态、食欲和粪便的观察,发现病鹑及时隔离治疗,保持鹑舍安静,做好日常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