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电子电路实验-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一、课题名称: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二、摘要: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主要有运放组成,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差分电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该电路振荡频率由第一个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分别由后两个电位器调节。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幅度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供电电源为±12V。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三角波输出信号电压U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

1)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输出信号的峰峰值Uopp均在1~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2)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四、设计思路

1. 结构框图

实验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此次实验采用迟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除保证良好波形输出外,还须实现频率、幅度、占空比的调节,即须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良。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使其频率幅度改变;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2.系统的组成框图

五、分块电路与总体电路的设计

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如图所示为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由于采用了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可得到比较理想的方波和三角波。该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便于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VDW 1、VDW 2 的稳压值UZ 和导通压降UD 决定,即限制在±(UZ +UD )之间。

方波经积分得到三角波,幅度为Uo 2m =±R 1/R 2*(U Z +U D )可见,改变R 1和R 2比值可调节的三角波幅度的大小

方波和三角波的振荡频率相同,为f =1/T =αR 2/(4R 1R 6C ),式中α为电位Rw 的滑动比(即滑动头对地电阻与电位器总电阻之比)。可见调节Rw 可改变振荡频率。 电路元器件的确定:

电源电路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正弦波发生电路

方波输出

三角波输出

正弦波输出

(1) 根据所需振荡频率的高低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的要求,选择电压转换速率SR合适的运放。通过两个运放的电压转换速率SR的比较,在产生方波的时候选用转换速率快的LM318 ,产生三角波的时候选用uA741 。

(2) 根据所需输出方波幅度的要求(Uopp=12V),选择型号为2DW232 的稳压管,选择限流电阻R2=2KΩ。

(3) 根据输出三角波的幅度要求(Uopp=8V),由公式R5= Uo2m(UZ+UD)R f确定得R5:R f=2:3 ,选择R5=20KΩ ,R f=30KΩ。R1为平衡电阻,根据计算应选择R1 =12KΩ的电阻。

(4) 根据所要求的振荡频率的要求,由公式R7C=αR f/(4fR5)确定的值为R7=5.6KΩ,C=0.01μF。

(5) 根据运放两端电阻平衡的要求(即R4 为直流平衡电阻,其作用是减小或消除静态时可能在运放输出端产生的附加差模输入电压),R8=2KΩ。

(6) 为使α的变化范围较大,信号的频率范围达到要求(1−10KHz范围内可调),电位器Rw选择为10KΩ范围内可调。

其原理如下图,由波形得:

仿真结果:

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

差动放大器设计:差动放大器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被广泛的应用于集成电路中,常作为输入级或中间级。

图中R17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16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13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线性区。电容C2、C3、C4为隔直流电容,C5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

(1)确定静态工作点电流Ic1、Ic2、Ic3

静态时,差动放大器不加输入信号,对于电流镜R14= R9= RE IR=I C4+I B3+I B4=I C4+2I B4=I C4+2I C4/β≈I C4=I C3而I R=I C4=I C3=(U CC+U EE−U BE)/(R9+R15) 上式表明恒定电流IC3 主要由电源电压UCC、UEE和电阻R9、R15决定,与晶体管的参数无关。

由于差动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主要由恒流源决定,故一般先设定IC3。IC3取值越小,恒流源越恒定,漂移越小,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高。但IC3取值也不能太小,一般为几个毫安。因此在实验中,取IC3=1mA。IC3确定后,有IC1=IC2=12IC3=0.5mA rbe=rbb′+26(1+β)IE1=rbb′+26(1+β)*2/I C3。

(2) 恒流源电路中电阻R9、R14、R15的确定

由R9+R15=(UCC+UEE−U BE)/I R其中UCC=12V=UEE,U BE的典型值为0.7V(在本次取值中可以忽略),IR=1mA,故取R15=20KΩ,R9=2KΩ。由于镜像电流源要求电阻对称,故取R9=R14=2KΩ。

(3)差模特性

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特性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度应正好使晶体管接近截止区

仿真结果:

3.总体电路

六、所实现的功能

1、已实现功能

实现了输出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2、主要测试数据:

输出的方波: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μs,频率可以通过电位器调整,在1−10KHz 内稳定输出;输出三角波:三角波Uopp=8V;输出正弦波:正弦波Uopp=1.5V;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频率均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对于差动放大器,该电路需进行静态调整。

第一:通过调节RP调节电路的对称性。理想的差动放大器静态时应是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即当T1与T2的两个基极电位差为零时,T1与T2的两个集电极的电位差也应为零。但是由于电路的参数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会出现两个基极电位差为零时两个集电极的电位差不为零的情况,所以需通过条令电位器RP进行静态调零,使电路输入为零时输出也为零。具体调节方法可采取用万用表或示波器进行调零监测。

第二:通过调节恒流源改变电路的静态工作电流。差动电路中T1与T2的静态工作电流由恒流源偏置电路决定,可以改变恒流源偏置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各个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电流。此些完成后便需对电路中各个晶体管进行调试,测得各个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

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主意正负极的接法,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方波和三角波的输出,通过调节RP,调整波的频率;待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后,用示波器观察三家波和正弦波的输出。调整电位器R16、R17得到峰峰值大于1V的且不失真的正弦波。

七、故障及问题分析

1. 在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调试中,频率总是达不到1K和10KHZ,最后经过多次尝试,发现需将C1电容减小,才能达到要求。

2. 在进行三角波的仿真的时候,总是出现仿真错误,后来发现是前面所用稳压二极管的型号不符。需注意我们发的实验材料软件里没有,要找差不多的替代,但是会有一些参数的不同,这时的仿真和真实情况就不同了。一定要动手操作,不能只依靠仿真。

3. 在最后滤波电容的选择上出现了很大不同,会导致正弦波波形的不同。

八、总结及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于模电中的很多知识点有了更好的掌握,学习了如何设计电路,如何搭建电路,并且进一步熟悉了面包板以及示波器等实验器材的使用。

其次,这次课程设计提高了我的团队合作水平,使我们配合更加默契,尤其是在搭建电路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起解决一起想办法,更体会到在接好电路后测试出波形的那种喜悦。

从电路的设计到调试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也清楚的知道从理论到实际过程有多艰难。理论知识是基础,如果不打好基础,根本没办法进行设计。而电路的仿真和真实的电路情况还是有一定差别的,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自己动手,有的元件还要一个一个的试,才知道哪个是最合适的。在插电路的时候要仔细认真,否则一个不小心插错,整个电路都没有办法工作。

九、实验截图

十、所用元器件

1.电容电阻

2.LM328

3.UA741

十一、参考文献:

(1)刘宝玲主编. 电子电路基础.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实验教程. 北京邮电大学电路实验中心,2011.

(3)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教程. 北京邮电大学电路中心,2012.6

北邮电子电路实验 函数信号发生器 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一、课题名称: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二、摘要: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主要有运放组成,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差分电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该电路振荡频率由第一个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分别由后两个电位器调节。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幅度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供电电源为±12V。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三角波输出信号电压U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 1)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输出信号的峰峰值Uopp均在1~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2)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四、设计思路 1. 结构框图 实验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此次 实验采用迟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除保证良 好波形输出外,还须实现频率、幅度、占空比的调节,即须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良。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

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使其频率幅度改变;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2.系统的组成框图 五、分块电路与总体电路的设计 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 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班级: 2013211209 学生姓名: 刘博闻 学号: 2013211049 指导教师:高惠平

摘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

目录 设计要求 (1) 1.前言 (1) 2.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1) 2.1原理框图 (1) 2.2 系统组成框图 (2) 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3.1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 3.2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4) 3.3 总电路图 (6) 4.用Mutisim电路仿真 (7) 4.1方波—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7) 4.2方波—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8) 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9) 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9) 5.2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0) 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1) 5.4实验结果分析 (12) 6.实验总结 (12) 7.仪器仪表清单 (13) 7.1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3) 7.2仪器清单表 (13) 8.参考文献 (16) 9.致谢 (166)

北邮电子电路实验-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一、课题名称: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二、摘要: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主要有运放组成,其中由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积分电路将方波转化为三角波,差分电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该电路振荡频率由第一个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分别由后两个电位器调节。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频率可调幅度 三、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供电电源为±12V。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三角波输出信号电压Uopp=8V(误差<20%); 4)正弦波信号输出电压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 1)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的输出信号的峰峰值Uopp均在1~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2)将输出方波改为占空比可调的矩形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四、设计思路 1. 结构框图 实验设计函数发生器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其可采用电路图有多种。此次实验采用迟滞比较器生成方波,RC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除保证良好波形输出外,还须实现频率、幅度、占空比的调节,即须在基本电路基础上进行改良。 由比较器与积分器组成的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比较器输出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器生成三角波,再经由差分放大器生成正弦波信号。其中方波三角波生成电路为基本电路,添加电位器调节使其频率幅度改变;正弦波生成电路采用差分放大器,由于差分放大电路具有工作点稳定、输入阻抗高、抗干扰能力较强等优点,特别是作为直流放大器时,可以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因此可将频率很低的三角波变换成正弦波。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函数信号发生器与示波器的使用实验报告书 专业:班级:学号: 姓名: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1、学会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常用功能的设置、使用; 2、会从函数信号发生器胡频率计上读出信号频率; 3、在了解数字双踪示波器显示波形的工作原理基础上,观察 并测量以下信号:(见下表)学会数字示波器的基本操作与读书; 实验仪器 F40函数信号发生器、UTD2102C数字示波器、探头 实验原理 1、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该仪器采用直接数字合成技术,可以输出函数信号、调频、调幅、FSK PSK猝发、频率扫描等信号,还具有测频、计数、任意波形发生器功能。

2、示波器显示波形原理 如果在示波器CH1或CH2端口加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 偏转板加上示波器内部的锯齿波,当锯齿波电压的变化周期与正弦波电压相 等时,则显示完整的周期的正弦波形,若在示波器CH1和YCH2同时加 上正弦波,在示波器的X偏转板上加上示波器的锯齿波,则在荧光屏上将的 到两个正弦波。 实验内容 1 、做好准备工作,连接实验仪器电路,设置好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1)、把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函数输出”输出端与示波器的 X CH1信号输入端连接,两台仪器的接通220V交流电源。 (2)、启动函数信号发生器,开机后仪器不需要设置,短暂时间后,即输 出10K Hz 的正弦波形。 (3)、需要信号源的其他信号,到时在进行相关的数据设定(如正弦波2 的波形、频率、点频输出、信号幅度)等。 2、用示波器观察上表中序号1的信号波形(1OKH0;过程如下: (1)、打开示波器的电源开关,将数字存储示波器探头连接到CH1输入端,按下“ AUTO按键,示波器将自动设置垂直偏转系数、扫描时基以及触发方式;按下CH1按键。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京邮电大学 课程头验报告 课杲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 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班 级 2013211209 学生姓名:刘博闻 学 号 2013211049 指导教 师: 咼惠平

摘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 换电路。方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

设计要求 (1) 1 ?前言 (1) 2.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1) 2.1原理框图 (1) 2.2系统组成框图 (2) 3. 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2) 3.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2) 3.2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4) 3.3总电路图 (6) 4. 用Mutisim电路仿真 (7) 4.1方波一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7) 4.2方波一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8) 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9) 5.1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9) 5.2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10) 5.3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11) 5.4实验结果分析 (12) 6. 实验总结 (12) 7. 仪器仪表清单 (13) 7.1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13) 7.2仪器清单表 (13) 8. 参考文献 (16) 9. 致谢 (166)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北京邮电大学 电子电路综合设计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班内序号:

课题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摘要:采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比较理想的方波-三角波,根 据所需振荡频率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方波和三角波幅度的要求,选择运放、稳压管、限流电阻和电容。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利用差分放大器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选取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来调节三角波的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同时利用隔直电容、滤波电容来改善输出正弦波的波形。 关键词: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一、设计任务要求 1.基本要求: 设计制作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电路,该电路能够输出频率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 (1) 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 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误差小于20%),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 (3) 三角波Uopp=8V(误差小于20%)。 (4) 正弦波Uopp1V,无明显失真。 2.提高要求: (1) 输出方波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2) 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内连续可调。 二、设计思路和总体结构框图 总体结构框图:

设计思路: 由运放构成的比较器和反相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三角波输入差分放大电路,利用其传输特性曲线的非线性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转换,从而电路可在三个输出端分别输出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基本要求。将输出端与地之间接入大阻值电位器,电位器的抽头处作为新的输出端,实现输出信号幅度的连续调节。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将方波-三角波中间的电阻改为两个反向二极管一端相连,另一端接入电位器,抽头处输出的结构,实现占空比连续可调,达到信号发生器实验的提高要求。 三、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过程 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电路图: 设计过程: ①根据所需振荡频率的高低和对方波前后沿陡度的要求,选择电压转换速率S R合适的运算放大器。 方波要求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峰峰值为12V。LM741转换速率为0.7V/us,上升下降沿为17us,大于要求值。而LM318转换速率为70V/us,上升下降沿为0.17us,满足要求。故产生方波的比较器用LM318,产生三角波的反相发生器用LM741。 ②根据所需输出方波幅度的要求,选择稳压值合适的稳压管VDW1、VDW2的型号和限流电阻R0的大小。 输出方波幅度要求为12V,所以选用稳压值为6V的稳压管。R0作用为限流,选择阻值2K。 ③根据输出三角波的幅度要求,确定R1与R f的大小。

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模电实验——函数发生器实验报告 ——物理jd1401 陈玉成●设计目的 1.掌握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法和测试技术。 2.了解单片函数发生器IC8038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学会安装和调试分立元件与集成电路组成的多级电子电路小系统。 ●设计要求 1.电路能输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等三种波形; 2.输出信号的频率要求可调; 3.频率范围:100Hz-1KHz,1KHz-10KHz;输出电压:方波VP-P≤24V,三角 波VP-P=6V,正弦波VP-P=1V;方波tr小于30uS。 ●设计原理 1.简介 函数发生器,它能输出方波、锯齿波、三角波及正弦波四种波形,由双 电源或单电源供电。它由触发器、比较器、积分器、反向器等基本电路 组成的,通过调节电容或者电阻能够改变波形的频率和幅值。在电子工 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 领域,经常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信号发生器。随着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 用集成电路可很方便地构成各种信号波形发生器。用集成电路实现的信 号波形发生器与其它信号波形发生器相比,其波形质量、幅度和频率稳 定性等性能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2.功能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这个多功能信号发生器具有以下 一些主要功能: (1)它具有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及锯齿波四种周期性波形的功能。 (2)它具有快速、方便地能调节所产生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3)它一般具有能显示所产生信号的频率和幅度。 3.方案 先产生三角波-方波,再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如下框图所示。

4.优点 a、线性良好、稳定性好; b、频率易调,在几个数量级的频带范围内,可以方便地连续地改变频率, 而且频率改变时,幅度恒定不变; c、不存在如文氏电桥那样的过渡过程,接通电源后会立即产生稳定的波 形; d、三角波和方波在半周期内是时间的线性函数,易于变换其他波形。 5.电路图 6.元件参数 C1:C1为滤波电容,其取值视8脚的波形而定,主要用来消除8脚的的寄生交流电压,若含高次谐波成分较多,则C1一般为几十皮法至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实现实验报告 引言 •目的: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随机信号。 •背景: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工程中常用的仪器,用于产生特定频率、振幅和相位的电子信号。 •实验流程:本实验分为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四个阶段。 需求分析 •功能需求:实现正弦、方波、三角波和随机噪声信号的产生。 •参数调节:需要能够通过控制参数调节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输出接口:输出接口需要能够连接到示波器,以便观察和分析生成的信号。 设计 硬件设计 •信号发生器包括主控制板和模拟电路部分。 •主控制板:负责接收用户输入、控制参数和控制输出接口。

•模拟电路部分:根据主控制板指令生成不同类型的信号。 软件设计 •控制程序:通过用户界面接收参数设置,并将指令传递给硬件部分。 •信号生成算法:根据用户设置的参数,计算出相应的信号波形。实现 硬件实现 •选择适合的电路元件,如晶体管、电容和电阻等。 •连接模拟电路和主控制板,确保信号可以正确输出。 软件实现 •编写用户界面程序,包括参数设置和开始按钮等。 •编写控制程序,将用户设置的参数传递给硬件,控制信号的产生和输出。 测试 •连接示波器,通过观察波形验证信号发生器的功能和性能。•调整参数,观察信号频率、振幅和相位的变化。 •检查输出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结论 •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功能完善的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产生正弦、方波、三角波和随机噪声信号。 •用户可以通过参数设置调节信号的频率、振幅和相位。 •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口工作正常,能够连接到示波器进行信号观察和分析。 改进方向 •精确性提升:进一步优化模拟电路部分,提高信号发生器输出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扩展功能:可以考虑增加更多类型的信号生成,如方波占空比可调节、斜坡波等。 •软件界面优化:可以增加更多交互功能,如保存用户设置参数、一键恢复默认设置等。 •输入接口扩展:可考虑增加外部输入接口,使用户能够通过外部设备设置信号发生器参数。 总结 本实验报告介绍了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等环节,我们成功完成了一个功能完善的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多种类型的信号,并通过参数调节实现频率、振幅和相 位的变化。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信号发生器的性能和功能,并对其

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标题: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函数信号发生器。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期望能够理解并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同时提升我们的电路设计和调试能力。 二、实验原理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产生多种波形的电子仪器,常见的波形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路中的振荡器产生特定频率的基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将基波转化为所需的波形。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采用LC振荡器作为信号源,通过改变电容和电感的值来调整输出信号的频率。然后,我们将使用分立元件构建整形电路,将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转换为方波和三角波。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 信号源(LC振荡器)

2. 整形电路元件(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 3. 示波器 4. 电源 5. 导线和接头 四、实验步骤 1. 设计并搭建LC振荡器: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值来确定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然后,按照振荡器的电路图连接各元件。 2. 调试LC振荡器:接通电源后,使用示波器观察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出信号不稳定或频率不符合预期,可以通过调整电感或电容的值来进行调试。 3. 设计并搭建整形电路:根据所需的波形(方波或三角波),选择合适的整形电路结构,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各元件。 4. 调试整形电路:将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接入整形电路,然后使用示波器观察整形电路的输出信号。如果输出波形不理想,可以通过调整电路元件的值来进行调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上述步骤的设计和调试,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简易函数信号发生器。以下是实验结果的详细描述: 1. LC振荡器:我们选择了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值,使得振荡器的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在预期范围内。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清晰的正弦波形。 2. 方波整形电路:我们将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接入方波整形电路,通过调整电路元件的值,我们得到了理想的方波输出。方波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陡峭,表明整形效果良好。 3. 三角波整形电路:同样地,我们将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接入三角波整形电路,通过调整电路元件的值,我们得到了理想的三角波输出。三角波的上升和下降过程平滑,表明整形效果良好。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还提升了我们的电路设计和调试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信号不稳定、波形失真等,但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验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实验报告 一、引言 函数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它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形式的信号,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 1. 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 学会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不同形式的信号; 4. 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操作界面和参数设置。 三、实验器材和仪器 1. 函数信号发生器; 2. 示波器; 3. 电缆和连接线。 四、实验步骤 1. 连接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口与示波器的输入端口通过电缆连接。 2. 打开函数信号发生器,调整参数。根据实验要求,设置信号的频率、幅度和波形类型。 3. 使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通过示波器的屏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波形。

4. 测量信号参数。利用示波器的测量功能,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信号的频率、 幅度和相位等参数。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正弦波信号产生: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1000Hz,幅度为5V,观察 示波器上的波形。通过测量,得到信号的频率为1000Hz,幅度为5V,与设置 值相符。 2. 方波信号产生: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2000Hz,幅度为3V,观察示 波器上的波形。通过测量,得到信号的频率为2000Hz,幅度为3V,与设置值 相符。 3. 三角波信号产生:设置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为500Hz,幅度为4V,观察示 波器上的波形。通过测量,得到信号的频率为500Hz,幅度为4V,与设置值相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准确地产生不同形式的信号,并且信号参数与设置值相符。这验证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稳定性。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函数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仪器,它能够产生各种形式的信号,为实 验提供了便利。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参数,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实 验结果的可靠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我们应继续深入了解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更多功能和应用。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进行电子实验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实验报告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及实验报告实验: 示波器与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主 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学会使用测量电压波形、幅度、频率的基本方法。 3、学会正确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幅度的方法,熟悉dB键。实验内容: 一、双踪示波器的使用 熟悉示波器面板上各旋钮的名称及功能,掌握正确使用各旋钮应处的位置。 1、示波器的检查及校准 1) 扫描基线调节 首先,接通电源,检查示波器各旋钮是否正常,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CH1或CH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准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将示波器的“校准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CH1通道,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CH1”。调节X轴“扫描速率”开关(SEC/DIV)和Y轴“输入灵敏度”开关(VOLTS/DIV),使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一个或数个周期稳定的方波波形。 校准“校准信号”的幅度及频率的计算:

根据被测波形在屏幕坐标刻度上垂直方向所占的格数与“Y轴灵敏度”开关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幅值的实测值。 将“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y轴灵敏度”开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幅度;将“扫速微调”旋钮置“校准”位置,“扫速”开根据被测信号波形一个周期在屏幕坐标刻度水平方向所占的格数与“扫速” 1 开关指示值的乘积,即可算得信号频率的实测值。关置适当位置,读取校正信号周期,记入表1,1。 表1,1 标准值实测值误差 幅度 Up-p(V) 频率 f(KHz) 注:不同型号示波器标准值有所不同,请按所使用示波器将标准值填入表格中。 校准信号输入Y轴CH2通道,方法同上。测量数据填入表1-1。 3)检查示波器双踪、叠加等工作方式 校准信号分别经DC耦合送入CH1和CH2两通道,内触发方式分别按下CH1和CH2,分别调节CH1和CH2通道的垂直位移旋钮,使两路的波形分别显示在屏幕中心线的上方和下方,观察并记录波形。内触发方式CH1和CH2按钮未按下,观察叠加的波形并记录。 二、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信号产生电路、信号放大电路等部分组成。可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频率可通过频段选择及调频旋钮进行调节。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引言 信号发生器是电子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仪器,用于产生各种类型的电信号。本 次实验旨在探究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测量。 一、信号发生器的原理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能够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电信号的设备。其主要由 振荡电路、放大电路和输出电路组成。振荡电路负责产生稳定的基准信号,放 大电路将基准信号放大到合适的幅度,输出电路将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 二、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1. 电子器件测试:信号发生器可以用于测试电子器件的频率响应、幅度响应等 特性。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可以模拟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电子器 件性能。 2. 通信系统调试:在通信系统的调试过程中,信号发生器可以用于模拟各种信号,如语音信号、数据信号等。通过调整信号发生器的参数,可以测试通信系 统的传输质量和容量。 3. 音频设备测试:信号发生器可以用于测试音频设备的频率响应、失真等特性。通过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信号,可以对音频设备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评估。 三、实验过程 1. 测试频率响应: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设备的输入端,逐渐改变信号发生 器的频率,并记录待测设备的输出结果。通过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可以了解待 测设备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情况。

2. 测试幅度响应: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待测设备的输入端,逐渐改变信号发生器的输出幅度,并记录待测设备的输出结果。通过绘制幅度响应曲线,可以了解待测设备对不同幅度信号的响应情况。 3. 测试波形输出: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通过改变信号发生器的波形设置,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通过比较不同波形的特征,可以了解信号发生器的波形生成能力。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频率响应: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频率响应曲线显示,待测设备在低频段具有较好的响应能力,而在高频段则逐渐衰减。这可能是由于待测设备的电路结构和元件特性导致的。 2. 幅度响应: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幅度响应曲线显示,待测设备对于低幅度信号的响应较差,而对于高幅度信号的响应较好。这可能是由于待测设备的放大电路设计和工作范围限制导致的。 3. 波形输出: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变化,可以发现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多种波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这些波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适用于各种实验和应用场景。 结论 本次实验通过对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探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和测量。实验结果显示,信号发生器具有较好的频率响应和幅度响应特性,并能够产生多种稳定的波形。信号发生器在电子器件测试、通信系统调试和音频设备测试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深入了解信号发生器的特性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该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

【精品】函数信号发生器及常用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实验报告!!.docx

函数信号发生器及常用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实验报告 09光信2班 1、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点新高的观察与测量方法。 2)了解单片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功能特点。 3)熟悉信号与系统试验箱信号的产生方法。 1、实验仪器 1)信号与系统实验箱一台。 2) 2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3、实验原理 ICL8038是单片机集成函数信号发生器,其内部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恒流源人和厶、电压比较器A和B、触发器、缓冲器和三角波变正弦波电路等组成。 外 接 电 容 -V EE 图1.1 ICL8038原理方框图 外接屯容C由两个恒流源充电和放电,电压比较器A、B的阀值分别

为电源电压(指人的2/3和1/3。恒流源人和厶的人小可通过外接屯阻调节,但必须/2 >/,o当触发器的输出为低电平时,恒流源厶断开,恒流源人给C 充电,它的两端电压UC随时间线性上升,当UC达到电源电压的2/3时,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输岀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恒流源C接通, 由于/2 > /.(设人=2人),恒流源厶将电流2人加到C上反充电,相当于C由一个净电流I 放电,C两端的电压UC 乂转为直线下降。当它下降到电源电圧的1/3 时,电压比较器B的输出电压发生跳变,使触发器的输出由高电平跳变为原来的低电平,恒流源人断开,人再给C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产生振荡。若调整电路,使/2 = 2/,,则触发器输出为方波,经反相缓冲器由管脚⑨输出方波信号。C 上的电压"c上升与下降时间相等时为三角波,经屯压跟随器从管脚③输出三角波信号。将三角波变成正弦波是经过一个非线性的变换网络(正弦波变换器)而得以实现,在这个非线性网络屮,当三角波电位向两端顶点摆动时,网络提供的交流通路阻抗会减小,这样就使三角波的两端变为平滑的正弦波,从管脚②输出。 TCL8038管脚功能如图1. 2所示。 图1. 2 1CL8038管脚图 电源电压为单屯源10〜30U或双电源土5U〜土

模电函数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电子电路模拟综合实验

实验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调测 摘要 使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一定频率和周期的三角波、方波(提高要求中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两段的积分常数从而产生锯齿波电压,同时改变方波的占空比),将三角波信号接入下级差动放大电路(电流镜提供工作电流),利用三极管线性区及饱和区的放大特性产生正弦波电压并输出。 关键词 运放积分电路差动发达电路镜像电流源 实验内容 1、基本要求: a)设计制作一个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的函数信号发生器。 1)输出频率能在1-10KHz范围内连续可调,无明显失真; 2)方波输出电压Uopp=12V,上升、下降沿小于10us,占空比可调范围30%-70%; 3)三角波Uopp=8V; 4)正弦波Uopp>1V。 b)设计该电路的电源电路(不要求实际搭建),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 电路原理图(SCH) 2、提高要求: a)三种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opp均可在1V-10V范围内连续可调。 b)三种输出波形的输出阻抗小于100欧。 c)用PROTEL软件绘制完整的印制电路板图(PCB)。 设计思路、总体结构框图 分段设计,首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与差动放大电路相连。 分块电路和总体电路的设计(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正弦波产生电路三角波产生电路 方波产生电路

首先,稳压管采用既定原件2DW232,保证了输出方波电压Uo1的峰峰值为12V,基本要求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峰值为8V,考虑到平衡电阻R3的取值问题,且要保证R1/Rf=2/3,计算决定令Rf=12K,R1=8K,R3=5K。又由方波的上升、下降沿要求,第一级运放采用转换速度很快的LM318,Ro为输出限流电阻,不宜太大,最后采用1K欧电阻。二级运放对转换速度要求不是很高,故采用UA741。考虑到电容C1不宜过小,不然误差可能较大,故C1=0.1uF,最后根据公式,Rw抽头位于中点时R2的值约为300欧,进而确定平衡电阻R4的阻值。考虑到电路的安全问题,在滑阻的接地端串接了一个1K的电阻。(注:实际调测时因为滑阻转动不太方便,所以通过不断换滑阻的方式确定适当频率要求下Rw的阻值,我的电路最后使用的是1K欧的滑阻) (2)正弦波产生电路:

信号发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指导老师:成绩: 实验名称:函数信号发生实验实验类型:电子电路实验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 三、主要仪器设备四、实验数据记录、处理与分析 五、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运放参数测试及方波-三角波发生器设计与调试: 1.掌握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2.掌握方波-三角波函数发生器的设计方法与测试技术; 二、实验内容与原理 实验内容: 1.运放的直流误差特性参数的测量: 输入失调电压VIO; 输入失调电流IIO; 2.运放的差模特性参数的测量: 差模开环直流电压增益A VO 增益带宽积AV•BW; 3.运放的共模特性参数的测量: 共模抑制比KCMR; 4.运放的大动态特性参数的测量: 转换速率(摆动率)SR; 实验原理 信号发生器(又称为信号源、函数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可划分为通用信号源和专用信号源两大类: 通用信号源包括:正弦信号源、脉冲信号源、函数信号源等; 专用信号源包括:电视信号源、编码脉冲信号源等。 在电子技术中最常用的正弦信号源,按频段划分:1HZ~1MHz为低频信号源、20Hz~10MHz为视频信号源、200kHz~30MHz为高频信号源、30~300MHz为甚高频信号源、大于300MHz为超高频信号源。 频率准确度和稳定度:准确度即频率刻度的相对误差,一般不大于1%;稳定度应优于10-3。非线性失真度和频谱纯度:低频信号源输出波形的质量,用非线性失真来表示,一般在0.1%~1%范围内;高频信号源输出信号质量,用频谱纯度来表示,频谱不纯的来源为高次谐波及噪声 输出电平:低频和高频信号源输出信号用电压电平表示,通常要求输出电平范围宽 输出电平准确度:一般在3%~10%的范围内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

北邮模电实验报告函数发生器(总 19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北京邮电大学 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与电子电路 设计题目:函数信号发生器 院系:电子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 09 学生姓名: 刘博闻 学号: 49 指导教师:高惠平

摘要 函数信号发生器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实验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实验由两个电路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和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由自激的单线比较器产生方波,通过RC 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在经过差分电路可实现三角波—正弦波的变换。 本电路振荡频率和幅度用电位器调节,输出方波幅度的大小由稳压管的稳压值决定;而正弦波幅度和电路的对称性也分别由两个电位器调节,以实现良好的正弦波输出图形。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三角波方波正弦波幅度调节频率调节

目录 设计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1.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2.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发生器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理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组成框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角波-正弦波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电路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用Mutisim电路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波—三角波电路的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波—正弦波电路的仿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电路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波波形产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的实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正弦波发生电路的实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结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实验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7.仪器仪表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所用仪器及元器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仪器清单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