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症学术经验

合集下载

2013+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2013+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2…2 1 8热盛迫血:昏狂谵语,斑色紫黑,善忘如狂,胸中烦
痛,自觉腹满,吐血、衄血、溲血、大便色黑易解,舌绛起刺。治 法: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生地 黄、芍药、丹皮)。
万方数据
-19・
生堡鱼重疸鱼壅垦堂!Q!!至兰旦笙堑鲞箜兰塑垦!地堡堕垦!翌丛型!垒P曼!垫!!:!!!:箜!盟!:兰
ml・kg-hh。持续2 h以上),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
ml/kg超过24 h。④血肌酐增加/>44.2 Ixmol/L(0.5 mg/d1)。
⑤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70 Ixmol/L(4 mg/,-11)]。⑥血小板 减少(<100×109/L),或凝血异常[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Fl3")>60 S或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⑦腹胀(肠鸣
20斗g・kg-1・min一)为首选。难治性休克患者可使用血管加压素 (O.01—0.04 U/min)。不推荐小剂量多巴胺以保护肾功能为目 的的临床应用。 3.3.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补液充足但仍需要用升压药来 维持正常血压的患者,推荐静脉给予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Hg
Hg=0.133
kPa),平均动脉压(MAP)<70
mm
mm
Hg,
或成人收缩压下降值>40
58.3
Hg];心排血指数(cI)<
L・S。1・In。2(儿童cI正常值为58.3~91.7 L・S。1・m。2,高于
成人)或皮肤花斑。②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JFiO:)<
300 mm 0.5 20
Hg];或血清乳酸>3 mmol/L。③急性少尿(尿量<
击一血小板及炎性细胞被激活一血栓素A:瀑布样释放一微
循环障碍一多器官损伤”的实验,提出了“脓毒症是炎症介质 间接致病”的假说,并提出了对严重感染应采用“菌毒并治” 的理论:洲,总结了脓毒症治疗的“三证三法”,即血瘀证用活 血化瘀法、毒热证用清热解毒法、急性虚证用扶正固本法∞], 以及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6]。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 使脓毒症的病死率降低,显示了中西医结合在防治脓毒症中 的优势。 国内数十位中西医急危重症专家在华盛顿脓毒症诊断 标准的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中西医优势互补的“脓毒症 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草案)”,经过5年的临床实践,得 到了大家的一致公认。现公布修订后的“脓毒症中西医结合 诊治专家共识”,旨在对脓毒症进行更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 诊断和治疗,阻断脓毒症向严重脓毒症的发展,最终降低脓 毒症的病死率。 1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1脓毒症的定义:根椐1991年及2001年华盛顿会议定 义,脓毒症即感染+损害性的全身炎症反应。 1.2脓毒症的诊断标准 1.2.1感染指标: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应具备下列临床 特征:①发热(深部体温>38.3℃)或低体温(深部体温<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经验终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经验终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经验唐彬1张磊2张俊麒1指导:赵淳 1 叶勇1(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2.云南圣约翰医院,云南昆明650260)关键词:严重心律失常;救治;赵淳;名医经验导师赵淳教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思路和方法诊断、监护和治疗多种急危重症,对严重心律失常有深入的研究。

笔者师从赵淳教授后,对导师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的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有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激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1]。

某些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窦性停博、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内阻滞、心室静止等因心电的严重紊乱可致血流动力学严重恶化,从而引起重要脏器(心、脑、肾)缺血,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绞痛、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急性肾功能不全甚至猝死,故称为严重心律失常或致命性心律失常。

导师指出绝大多数致命性心律失常并发于器质性心脏病,具有高度的危险性和致死性,应及时诊断、救治。

导师救治思路和临床诊治经验是:首先及时明确诊断;立即急救顾命,尽快终止致命性心律失常,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抓紧病因和诱因的防治,预防心律失常再发作。

1、及时确诊,辨病又辨证本病诊断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现代医学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进行诊断。

自觉症状如:心悸、头昏、晕厥、气促、胸痛等;诱发因素如:情绪激动、劳累、吸烟、浓茶烈酒、运动过度、药物作用等;心脏听诊心率和(或)心律异常,心室扑动与颤动时心音消失、血压及脉搏测不到,伴有抽搐等均有重要诊断价值,依据心电图特征可立即确定诊断,明确致命性心律失常的类型。

心电监测对指导救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接诊患者时应及时西医辨病,并可简捷进行中医辨证,根据证候、神志、舌脉象等确定证型,以指导运用中医药救治,待病情好转后再进一步辨证论治。

据导师的经验严重快速心律失常者多为气阴耗伤、阴虚火旺或阴阳虚衰的表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多属阳气暴脱,心血亏虚所致,二者常合并痰浊痹阻、心脉瘀阻证。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脓毒症的中医证候诊断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
脓毒症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正气虚弱,邪毒入 侵,正邪相争,入里化热,热毒炽盛,耗气伤阴; 正气不足,毒邪内蕴,内陷营血,络脉气血营卫 运行不畅,导致毒热、瘀血、痰浊内阻,瘀滞脉 络,进而令各脏器受邪而损伤,引发本病。其基 本病机是正虚毒损,毒热、瘀血、痰浊瘀滞脉络,
专家共识
• 国内数十位中西医急危重症专家,在华盛顿 脓毒症诊断标准的基础上,经讨论制定了我 国现阶段脓毒症诊断和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以及治疗方案
• 宗旨:让广大的临床医务人员更充分的了解 脓毒症的中西医诊断标准和治疗策略,澄清 对脓毒症概念的模糊认识,对脓毒症进行更 规范化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
2001年12月 华盛顿会议
• 由危重病医学会(SCCM)、欧洲加强治疗医学 会(ESICM)、 胸科医师协会(ACCP)、 胸 科学会(ATS)和外科感染学会(SIS)等五个学 术团体联合召开了国际脓毒症会议,提出脓毒症 分段诊断的PIRO系统。
PIRO Staging System
Predisposition 易感 因素
脓毒症的中医证候诊断要点
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持续2个小时以 上);或血肌酐增加≥0.5mg/dl。
(4)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质>4mg/L,或 70μmol/L)。
(5)血小板减少(<100×109/L);或凝血异常(INR> 1.5或APTT>60s)。
(6)腹胀(肠鸣音减少)持续时间>24小时。 (7)意识状态为格拉斯哥评分<14分。
(1)白细胞增多(>12×109/L)或白细胞减少(< 4×109/L ),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10%, 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2)C反应蛋白(CRP)>正常2个标准差。 (3)前降钙素>正常2个标准差。 (4)血浆内毒素>正常2个标准差。 (5)血糖>7.7mmol/L或6.1mmol/L)而无糖尿病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性休克经验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性休克经验

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性休克经验
叶勇;吴英;唐彬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35)5
【摘要】救治脓毒性休克,应在遵循指南,把握中医病机及证候演变规律基础上,救急与防变并重,正确应用西医救治方法的同时中医辨证救治,及时采用益气养阴固脱,回阳救逆固脱等治法及方药,并据危重变证予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化瘀通络、通腑泄热、涤痰平喘、开窍醒神等治法及方药,辨证救治,整体调整,运用现代中药静脉制剂救治脓毒性休克是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具体体现;去除病因是从源头防治脓毒性休克的关键;"细菌/内毒素/炎性介质/器官保护并治"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叶勇;吴英;唐彬
【作者单位】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
明,650021;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8
【相关文献】
1.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严重心律失常经验 [J], 唐彬;张磊;张俊麒
2.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脓毒症学术经验 [J], 唐彬;李云华;彭映辉
3.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心源性休克经验 [J], 吴英;叶勇;谢郁华
4.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严重挤压综合征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经验 [J], 吴英;张振宇;普勇斌;唐彬
5.赵淳教授中西医结合救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学术思想 [J], 普勇斌;叶勇;张振宇;吴英;唐彬;赵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脓毒症是指由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侵入人体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疾病。

脓毒症的发生率高、死亡率高,给社会及个人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药在脓毒症治疗中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理论、中药治疗、中药复方、中药资源和现代研究等方面,探讨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一、中医药理论在脓毒症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理论认为脓毒症属于“热毒瘀阻”范畴,体质虚弱的人容易被侵染病菌,并因阴阳失衡产生全身炎症反应、发热等症状。

因此,在治疗脓毒症时,应该通过中药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患者体质。

中医认为“阴阳调和,气血和畅,瘀血行通,热毒清除”,便可达到治疗脓毒症的目的。

二、中药治疗脓毒症1.中药单方治疗中药单方治疗,即用单味中药进行治疗。

根据中医药理论,以下中药可用于治疗脓毒症:1.1 苦参苦参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以制成煎剂或口服药片,一般建议每日3-6g。

苦参对治疗某些病原体感染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常被用于治疗感染引起的脓毒症。

1.2 肉桂肉桂具有温阳散寒、壮阳祛痛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煎剂、滴丸或胶囊等形式,一般建议每日3-9g。

肉桂是中药中常用的补阳祛寒药物,可帮助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脓毒症症状。

1.3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煎剂、胶囊或口服液等形式,一般建议每日3-9g。

黄连对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具有杀菌消炎等作用,可以有效缓解脓毒症症状。

2.中药复方治疗中药复方治疗,即采用多味中药进行配伍治疗。

根据中医药理论,以下中药复方可用于治疗脓毒症:2.1 清胃散清胃散由苦参、黄连、黄芩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解热退烧等功效。

临床应用时可制成口服药片或煎剂,一般建议每次3-6g,每日3次。

清胃散可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改善脓毒症症状。

2.2 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汤由白芍、甘草等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

赵淳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的学术经验

赵淳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的学术经验

赵淳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的学术经验作者:张磊唐彬赵淳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年第12期关键词: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赵淳;名医经验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09)12—0001—03赵淳教授系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荣誉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急诊急救医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观点、思路和方法诊治疾病,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对高血压病的预防、诊治积累了丰富独到的经验。

现将导师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的思路方法和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探究病因病机,阐明医理,机圓法活导师指出从现代医学而言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多基因遗传病。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虽有不少假说得到一些实验室和临床资料的支持,但至今未明。

目前认为本病是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基础上经多种后天因素作用所致。

后天因素包括:神经、精神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系统平衡失调,胰岛素抵抗,钠过多,肥胖,吸烟,饮酒过度等。

从中医角度而言根据高血压病的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故高血压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头痛或眩晕、薄厥等范畴。

导师指出古代医家早就对头痛、眩晕的病因病机有精辟的论述,如《黄帝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类证治裁》云:“高年肾液已衰,水不涵木”。

故高血压病与肝、肾关系密切。

朱丹溪认为:“无痰不眩,无火不晕”,李东垣谓:“凡头痛皆以风药治之者,总其大体而言。

高巅之上,惟风可到”,《血证论》云“瘀血攻心,心痛头眩”,这些论述都说明高血压病与风、火、痰、瘀等致病因素有关。

值得后学认真学习,继承发扬。

导师认为高血压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长期精神紧张或忧思恼怒致肝失条达,肝气郁滞,郁久化火,使肝阴暗耗,风阳升动,上扰清空,而致面红目赤,眩晕,头痛;年老肾亏或劳伤过度,肾精亏损,水不涵木,肝失所养,以致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发为眩晕,头痛;恣食肥甘,高盐饮食,或吸烟酗酒,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液输布失调,湿浊壅遏,痰浊内蕴,痰生热,热生风,风痰上扰清窍也可致眩晕,头痛。

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血症42例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血症42例疗效观察

活血化瘀法治疗脓毒血症42例疗效观察
赵宇;刘新桥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34)3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脓毒血症治疗作用。

方法:将42例脓毒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转归,并通过监测CRP、PCT水平了解中药对患者炎症反应及内毒素的影响。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治疗组CRP、PCT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

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可有效地拮抗炎性介质及内毒素的释放,提高治疗脓毒血症的有效率,更好的改善患者症状。

【总页数】2页(P302-303)
【关键词】活血化瘀;脓毒血症;炎症反应;内毒素;C反应蛋白;前降钙素
【作者】赵宇;刘新桥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31.1;R631.2
【相关文献】
1.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及对血清 TNF -α、IL -6及 CRP 的影响 [J], 韩丹;王倩
2.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血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J], 冷凌涵
3.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脓毒血症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J], 冷凌涵;
4.清热解毒、养阴活血法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及对血清TNF-α、IL-6及CRP的影响研究 [J], 宋琳;洪祖健
5.连续肾脏替代联合液体复苏治疗脓毒血症致急性肾损伤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TNF-α,IL-6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J], 吴畏;石金河;孔令宇;马彦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

-综述.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李建洪1龚瑞莹1吕锐萍1铁明慧1李开韵1李俊贤2庞永诚1A(1.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曲靖655000)中图分类号:R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745X(2021)01-0185-04doi:10.3369/j.issn.l004-745X.3221.31.355【摘要】脓毒症属中医学“伤寒”“外感热病”“温毒”等范畴,病因较多,病机复杂。

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历史悠久,独具特色。

中医治病求本,善于抓住病因病机,综合论治,效果颇佳。

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研究不断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本文就近年脓毒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做简要综述,以期为防治脓毒症提供思路。

【关键词】脓毒症病因病机中医药综述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易发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其病因较多,目前认为多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寄生虫感染等引起。

脓毒症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研究显示,全球每年有近3000万的患者罹患此病,病死率高达50%~70%[12]o中国死亡率为66.7%,高岀全球平均水平⑶,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⑷。

因此,治疗和控制脓毒症已成为全球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

目前西医常规治疗中抗生素的运用易产生耐药菌,诱发不良反应,临床救治极为困难。

而随着中医认识的逐步深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基础和发展空间。

近年来,中医对脓毒症的研究越来越多。

本文以“脓毒症、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研究”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近年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现将结果概述如下。

1病因病机脓毒症属中医“伤寒”“外感热病”“温毒”等范畴。

《黄帝内经》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将其归为“伤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际指 南 ” 2 0 及 0 9年 3月 在北 京 举 行 的 中国 中 医第 1 脓 毒 症高 届
4 2 针对发病机制 , . 早期截断脓毒症 的重要病理环 节, 防止发
生 MO S 内 毒素 、I S SR / D SR 、IS 代偿 抗 炎 反 应 综合 征 ( A S 失 C R) 衡 、 疫 抑 制 、 织 器 官 受 损 等病 理 生 理 环 节是 脓 毒 症 发 生 、 免 组 发 展, 加重 导 致 MO S的 关键 。 此 , 除 内毒 素 , D 因 清 多靶 点 拮抗 多种
【 关键词 】 脓毒症 中西 医结合
赵淳
学术经验
4 1 整 个 , 救 治 过程 须重 视 “ 未病 ” 须 做 到早 期 诊 断 、 . 临床 治 动 态 监 测 , 期 治 疗 ( 一 时 间治 疗 ) 预 防 传 变 , 前 干预 脓 毒 早 第 , 提 症。 早期 诊 断 、 动态 监 测 即 在脓 毒 症 发 病 第一 时间 尽 快作 出正 确

估 、 断病 情 、 出早 期 干 预决 策 。早 期 治疗 ( 一 时 间治 疗 ) 判 作 第 为 严 重 脓 毒 症发 病 第 一 时 间 治疗 的及 时 程 度及 具 体 措 施 极可 能 影 响患 者 预后 。 “0 8年指 南 ” 调 :早 期 复 苏 , 在 确 定存 在 组 20 强 “ 应 织 低 灌 注 的第 一 时 间 , 而不 是 延 迟 到患 者 入 住 IU后 实 施 ” C 。上 述 治 疗 理 念正 是 中医 “ 治未 病 ” 想 的 具 体运 用 。 思
定 体会 。现 总 结 如下 。
1 掌 握 脓 毒 症 的研 究进 展 , 循 “ 南”、 专 家共 识 ”以指 导 遵 指 “
救 治
赵师指 出近年来国内外对脓毒症的研究取得 了较大的进展
和 成 效 , 中反 映 在 “0 8 严 重 脓 毒 症 和脓 毒 性 休 克 治疗 国 集 20 年
键。
52 控 制 发 病 环 节 () 脓 毒症 的严 重 细菌 感染 , 理 使 用 . 1对 合 抗 生 素 。 如 , 用 抗 生 素 降 阶梯 疗 法 、 间 差攻 击 疗 法 等 , 例 采 时 以有 效 地控 制 感 染 ;2 拮抗 内毒 素 ;3 抑制 炎 性 介 质 ;4 调 节 免 疫 () () () 功 能 ; 国 已有 使 用 d 胸 腺 肽进 行 免 疫 调 理 治疗 , 著 提 高 脓 我 显 毒 症 抢救 成 功 率 , 低 病死 率 的循 症 医学 研 究 的 报 道 。 () 降 】 5 恢
复 凝 血平 衡 ; 6 保 护 组 织器 官 。赵 师 在 王今 达 教 授 “ / / () 菌 毒 炎 并 治 ” 西 医结 合 疗 法 的基 础 上 , 一 步提 出 “ / / / 并 中 进 菌 毒 炎 脏 治” 的观 点 和 方 法 , 调 了器 官 保 护 的 重 要性 。赵 师 主 张对 严 重 强

94・ 8
!旦 主垦璺
! 箜 1誊第6 9 期 JTM J . 1,o 1,o EC . n 00V19N. u2 . 6

名 医 精 粹

赵淳教授 中西 医结合救治脓毒症学术经验
唐 彬 李云华 彭映辉 指导 叶 勇 -
中图 分类 号 : 2 9 8 文 献标 志 码 : 文 章 编 号 :0 4— 4 X(0 0 0 R 4 . A 10 7 5 2 1)6—0 8 0 9 4— 2
3 防 治 策 略 赵 师 指 出 从脓 毒 症 发 生 的 源 头 ( 驱 动 因 素 ) 和发 展 的上 前
中西 医结 合救 治 脓 毒 症 包 括 中西 医 结 合 多靶 点 、多 环 节综 合治 疗 、 调 节 。 整体 5 1 去 除病 因 积 极 治 疗 原 发 病 是 从 源 头 防 治 脓 毒 症 的关 .
炎 性 介 质 , 使 SR / A S 复平 衡 , 理 免 疫 功 能 , 面保 护 促 IS C R 恢 调 全
峰论 坛 上公 布 的《 毒 症 中西 结 合诊 治专 家 共 识 ( 案 )。 赵师 脓 草 》
要求吾辈要认真学习掌握 “ 指南”及 “ 专家共识” 精髓用以指导
临床 实 践 。 2 中医药 治 疗 脓 毒 症 的 优势
重 要 细 胞 器 的 功能 和 结 构 的综 合治 疗 手 段 是 救治 严 重 脓毒 症 的
重要 举 措 。 5 救 治 方 法
赵师指出 自2 0世纪 7 O年代 以来 , 国急诊 、 我 急救医学工作
者 采 用 中 西 医结 合 方 法 对脓 毒 症 进 行 了 广泛 深入 的基 础 和 临床 研 究 ,取得 了可 喜 的 成 果 。 王今 达 教 授 首 先 提 出救 治 脓 毒 症 的 “ 毒并 治 ” 、菌 / / 并 治 ” 中西 医结 合 新 理论 、 疗 法 “; 菌 “ 毒 炎 的 新 I 总结 出脓 毒症 治 疗 的 “ 证 三 法 ” 【, 领 导 研制 生 产 出 中药新 三 2并 】 制剂 血 必 净注 射 液 , 用 于 临床 治 疗严 重 脓 毒 症 、 运 多器 官 功 能 障 碍综 其 经 验 主要 是 发 挥 M D) 了 中 医学 辨证 论 治 和 中药 新 制剂 多靶 点 、 体 调 节 的 优 势 。 整
诊 断 和 鉴 别诊 断 ,并 在 病 程各 阶段 进 行 动 态监 测 ,分 析综 合 评
赵 淳 教授 系 第 三 、第 四批 全 国老 中 医药 专 家 学 术 经验 继 承 工 作 指 导 老师 , 南 省荣 誉 名 中医 、 任 医师 , 长 采 用 中西 医 云 主 擅 结 合 的观 点 、 思路 及 方 法 诊 断 、 护 和 治疗 多 种 急 危 重症 。笔 者 监 20 0 8年 有 幸 被 确 定 为 第 四批 全 国 老 中 医药 专 家 学 术 经 验 继 承 人 , 从 赵 淳 教授 , 导 师救 治 脓 毒 症 的 学术 见 解 和 临 床 经验 有 师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