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凝血指标的影响刘鑫
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疗效。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本院icu重症脓毒症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入选时的apacheⅱ评分>20分,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原发肝脏疾病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按脓毒症治疗指南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基础治疗上加40万单位, q8h,共3 d。
各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72h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监测。
用药前及用药72 h时间采外周静脉血行降钙素原、乳酸及c-反应蛋白监测。
并同期进行apacheⅱ评分。
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72h时凝血各项指标与用药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乳酸及c-反应蛋白)均改善,其中乌司他丁组上述三指标改善明显(p20分,所有患者预期可治疗72 h,否则剔除该试验。
另外排除原发性血液系统疾病、原发肝脏疾病患者。
50例患者基础病诊断包括重症肺炎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12例、重症胰腺炎2例、复杂泌尿系感染3例、腹腔感染3例、其他7例。
1. 2 治疗方法及指标检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乌司他丁组及对照组各25例。
对照组按脓毒症治疗指南治疗,包括早期液体复苏、抗感染、调整内环境及各器官功能支持等方法,乌司他丁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40万单位, q8h,共3 d。
各组在用药前及用药后24h、72h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凝血功能监测。
用药前及用药72h时间采外周静脉血行降钙素原、乳酸及c-反应蛋白监测。
并同期进行apacheⅱ评分。
1. 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用药前及用药24 h、72 h凝血指标比较见表1。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陈柏松【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6(0)22【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78例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2组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
2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d后检测并比较2组血小板(PLT)计数、D-二聚体(D-dimer)及凝血四项,并比较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及病死率。
结果治疗前2组PLT、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PLT及FIB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D-dimer、APTT、PT和TT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对照组PLT和FIB高于治疗前,D-dimer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PTT、PT和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必净能够纠正严重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改善患者病情,阻断疾病的发展恶化,并且能够缩短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总页数】2页(P29-30)【作者】陈柏松【作者单位】宜宾骨科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9.7【相关文献】1.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2.血必净对小儿严重脓毒症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3.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4.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5.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衡炎方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 结 果
定 疗效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1 两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
见表 1 。治疗 组脓 毒症 持续
11 临床 资料 选 取 我 院 2 0 . 0 5年 8月一 0 7年 8月 20
时 问> d的例数 明显少 于对 照组 ,差 异具 有统 计 学 意 3
重症 监 护病 区脓 毒症 患者 4 8例 , 中男 性 2 其 6例 , 性 女
2 2例 ; 龄 3 ~ 8岁 , 均 (58 81 岁 ; 症感 染 2 年 O7 平 6 .± .) 重 8
义; D MO S和死 亡 的例 数 也少 于 对照 组 ,因例数 限制 无 法行 统计 学 比较 , 有差 别趋 势 。 但
病例 l 2例 。 13 治 疗方 法 . 两组 均 进行 常 规 治疗 , 治疗 组 在原 有
表2 。两 组治 疗 3 血小 板 均有 下 降 , 对 照组 下 降 d后 但
更 明显 ( P<00 ) . ;对 照 组治 疗 7 5 d后血 小 板呈 现 进行
下降 , 而治 疗组血 小 板水平 未见 下降 , 且有一 定 程度恢
复, 组间差异 显著 ( < .1 。治疗 3 P 0 ) 0 d后 两组 D 二 聚体 一 均 有 上 升 , 间 比较 无 差 异 ; 疗 7 组 治 d后 治 疗 组 D一 二 聚体水平未再上升 , 照组持续上升 , 异显著 ( 对 差 P<
O0 ) .1
表 2 两组 治 疗 前后 血 小板 及 D一 聚 体 比较 (_ ) 二  ̄e - s
义 ( > . ) P 00 。 5
脓毒症中医诊疗方案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脓毒症(sepsis),即脓毒血症。
是指因感染引起的全身性严重反应,体温,循环,呼吸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一种由感染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一、脓毒症的诊断标准1、感染指标:确诊或高度疑似的感染,具备下列临床特征:①发热(深部体温>38.3℃)或低体温(深部体温<36.0℃)②心率>90次/分或>不同年龄正常心率的二个标准差③气促,呼吸频率>30次/分2、炎症反应的生化学指标:①白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12×109/L)或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4×109/L)或白细胞计数正常但不成熟白细胞>10%淋巴细胞计数减少② C反应蛋白(CRP)>正常2个标准差③前降钙素>正常2个标准差④血浆内毒素>正常2个标准差⑤血糖>7.7mmol/L或110mg/dl(无糖尿病史)3、器官功能障碍指标:①低血压状态(收缩压<90mmHg,平均动脉压<70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值>40mmHg)②心排指数<3.5L/min/m2(儿童心排指数正常值高于成人,为3.5-5.5 L/min/m2)或皮肤出现花斑③低氧血症(氧合指数PaO2/FiO2<300)或血清乳酸值>3mmol/L④急性少尿(尿量<0.5ml/kg/h持续2个小时以上)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ml/Kg超过24小时⑤血肌酐增加≥0.5mg/dl⑥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质>4mg/L,或70mmol/L)⑦血小板减少(<100×109/L) 或凝血异常(APTT>60s或INR>1.5)⑧腹胀(肠鸣音减少)持续时间>24小时⑨意识状态为格拉斯哥评分<14分符合1中的两项以上和2中的一项以上指标即可诊断为脓毒症;脓毒症的基础上出现 3中的任何一项以上指标者即可诊断为严重脓毒症;出现3中的任何两项以上指标者诊断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二、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 抗感染菌培养及药敏之前,依据医院药敏试验敏感性经验与医生的临床经验降阶梯选择一到两种抗生素2.拮抗内毒素、炎性介质血必净注射液50~100ml加入250ml液体静脉滴注,2~3次/日。
ICU住院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

ICU住院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将中西医结合方法,应用于ICU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人临床治疗中,观察探讨其所产生的疗效。
方法: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ICU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人,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同期,共72例,根据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划分为,即对照组(西医治疗)与结合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36例,比较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从疗效上来看,结合组与另外一组相比,即对照组,各项数值均处于相对较高的状态,这说明这一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入住ICU病房的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人而言,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应用其中,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病人炎症反应的控制具有良好作用。
因此,建议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ICU;脓毒症急性肺损伤;中西医结合前言:患有脓毒症疾病的病人,通常要进入ICU治疗,而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当属急性肺损伤。
根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25%到50%的脓毒症病人会出现急性肺损伤的并发症,在加重病人炎症程度的同时,还会导致病人出现感染性休克的现象,致死率也随之增加。
本院对ICU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人,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现在,对其作出如下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均为ICU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人,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1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同期,共72例,根据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平均划分为,即对照组与结合组,各36例。
从年龄上来看,最小年龄是27岁,而与最大年龄相比相差45岁,年龄中位数为(52.9±6.4)岁。
从性别上来看,男性人数多于女性,后者为29例。
所有病人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均进入ICU治疗,在治疗前向病人家属说明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纳入统计学系统后,不具备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以西医治疗方法为主,确诊后,在进入ICU治疗后的第一个6小时以内,实施早期定期复苏,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会诊,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确保电解质、酸碱处于平衡状态,在通气方面应用机械辅助。
脓毒症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支持性治疗措施介绍
输注血小板
对于重度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 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以迅速提 高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出血风
险。
抗感染治疗
脓毒症患者易合并感染,应给予积 极的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源, 减轻炎症反应对血小板的破坏。
营养支持治疗
脓毒症患者往往处于高代谢状态, 应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治疗,以满 足机体能量和营养需求,促进患者 康复。
新型技术或方法应用前景探讨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早期诊断中 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些标志物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为 临床医生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进展
免疫调节治疗在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一些新型免疫调 节药物正在研究和开发中,这些药物能够更精准地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从而改善血小 板生成和减少破坏。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方法
出血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制定
出血风险评估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评估出血风险, 包括基础疾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 能等指标。
预防措施制定
根据出血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 预防措施,如避免使用影响血小板功 能的药物、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等。
感染控制策略部署和执行情况回顾
感染控制策略部署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信息提炼和总结回顾
01
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发 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共识详细阐述了 脓毒症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基本概念 、发病机制,包括感染、炎症、免疫 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血小板生成减少和 破坏增加。同时,共识还指出了该病 症的危险因素,如严重感染、多器官 功能衰竭等。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张丽晖;李学文;王世明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09(018)007
【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凝血功能正常A组及异常B组,B组分血必净治疗B1组和对照B2组,每组20 例.结果:A组患者在血必净使用前后凝血功能各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无变化;B1组患者凝血功能各值在治疗后有改善,较B2组患者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凝血功能正常的脓毒症患者中使用,对凝血无影响.在异常组中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总页数】2页(P510-511)
【作者】张丽晖;李学文;王世明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J], 党西婷
2.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对烧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研究[J], 张恺悦;陈幼琼
3.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刘明利
4.血必净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对外科术后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王树英
5.高流量持续血液净化联合血必净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刘明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PPT课件

气分证治
病邪入里,热在气分,以清热 生津、益气养阴为主,防止热
邪伤阴。
营分证治
热入营分,以清营透热、凉血 解毒为要,防止热邪深入血分
。
血分证治
热入血分,病情深重,以凉血 散血、清热解毒为主,兼以养
阴益气。
脏腑功能失调调整
调整脏腑功能
根据脏腑功能失调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治法,如疏肝理 气、健脾和胃、清心开窍、滋肾养阴等。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脓毒症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 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通 常包括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和感染证据两个方面。
鉴别诊断
脓毒症需与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如非感染性SIRS、风湿性疾病、恶性 肿瘤等。
预后评估与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
脓毒症的预后评估需考虑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反应、基础疾病等多方面因素。常 用的评估指标包括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等。
反应的发生。
营养支持治疗方案制定
评估患者营养状况
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营养风险评估等手段,评估患者的 营养状况,以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途径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营养支持途径,如肠内营养、肠外营 养等。
注意营养支持并发症
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消 化道出血、感染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发病机制
病原菌侵入机体后,通过激活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导致全身性炎症 反应。同时,机体抗炎反应失衡、免疫抑制等也参与脓毒症的发生发展。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脓毒症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 、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白细胞计数异常等。严重者可出 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脓毒症(Sepsis)及其引起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当前医院住院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病房采用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脓毒症(气营两燔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该方对脓毒症凝血功能异常有改善作用。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8年10月至2012年6月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3例,发病时间均在7d内,中医辨证属气营两燔证。
排除中药过敏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慢性脏器功能不全者;重度贫血或有血液系统疾病者;免疫系统疾病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
治疗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27±9.24)岁。
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1.00±11.29)岁。
原发疾病情况见表1。
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西医治疗方法参照《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和卫生部2004年制定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
治疗组加服清瘟败毒饮:石膏30g,生地黄15g,黄连10g,水牛角30g,栀子15g,黄芩15g,知母15g,赤芍30g,桔梗15g,玄参30g,牡丹皮10g,连翘15g,竹叶15g,甘草10g。
由医院药剂科煎药房用煎药机统一煎制。
每日1剂,分3次口服。
入院后3h内给药,疗程1周。
2中西医结合方案对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部分凝血指标的影响*刘鑫1冷建春2△(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63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4-745X(2013)02-0175-03【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清瘟败毒饮口服,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方法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7d后的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在显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和APACHEⅡ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治疗7d后的PT、TT、APTT延长幅度和PLT计数下降幅度少于对照组。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异常凝血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清瘟败毒饮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Scheme for Sepsis and Its Ef-fects on Part of Blood Coagulation Index LIU Xin,LENG Jian-chun.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Sichuan,Chengdu61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n sepsis and blood coagulation.Methods: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Qingwenbaidu Drink orall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method,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western medical treatment.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each group and the changes on coagulation indexes after seven days were observed.Results:The significant efficiency,improvement of TCM syndrome score and the score of APACHEⅡin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 extended range of PT,TT,APTT and PLT count decreased we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seven days treatment.Conclus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o treat sepsis can further improve clinical efficacy and improve the abnormal coagulation.【Key words】Qingwenbaidu Drink;Sepsis;Blood coagulation dysfunction*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2011121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诊学重点学科研究专项(CTX201001-04)△通信作者组别n肺脓肿急性肾盂肾炎治疗组3115对照组3217急性胰腺炎重症肺炎9121011病毒性脑炎败血症2212表1两组原发疾病情况(n)组观察疗程1周。
1.3观察项目应用尼莫地平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肌肤出血点或瘀斑、烦躁、神志状态、面红、腹痛、口渴、便秘、汗出、舌质舌苔及脉象等中医证候变化情况;应用APACHE Ⅱ评分系统评价患者治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7d 后凝血指标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总有效率相当(P >0.05)。
治疗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无效病例均是死亡病例,死因均为MODS 。
2.2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
治疗7d 后两组积分均明显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5)。
2.3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见表4。
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均明显下降(P <0.05或0.01),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
2.4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见表5。
治疗组治疗7d 后的PT 、TT 、APTT 延长幅度和PLT 计数减少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
3讨论脓毒症的高病死率不但与疾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有关[1],而且凝血功能异常贯穿于脓毒症病理发展过程始终,是影响脓毒症发生、发展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2]。
脓毒症的凝血功能异常与机体的凝血-抗凝系统紊乱和生理性抗凝作用下降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脓毒症的早期,内毒素可以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胶原暴露,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在血小板活化因子介导下,刺激白细胞黏附到血管壁,加重血管损伤和炎症反应,并能进一步促进组织因子(TF )合成增加[3],导致血小板的过度活化和消耗,加重高凝状态。
后期由于血小板过度活化和消耗,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而血小板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4]。
此外,抗凝血酶(AT )系统、蛋白C 系统(PC )等抗凝系统在DIC 阶段也发挥重要作用。
本临床观察结果也显示,脓毒症患者随着其病情进展其PLT 计数均有明显下降,APTT 、PT 明显延长,显示脓毒症患者的确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而且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功能障碍都与之相关。
脓毒症初期表现多为发热、高热或潮热、口渴、面红目赤、口渴烦躁、脉数,与中医外感热病(温病)证候特征十分相符,而且脓毒症在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传变规律方面也与“外感热病”有着共同特征。
随着病情进展,临床表现出高热或潮热、口渴、面红目赤、口渴烦躁、腹痛或便秘、神志恍惚或神昏谵语、肌肤出血点或瘀斑较多、舌质或红或绛的证候特点,契合“温邪热变最速”、易于“逆传心包”的特征。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若温热之邪未能从卫气分解,势必入于营分,“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这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完全相符。
清瘟败毒饮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是中医治疗外感温病“气营两燔证”的代表方剂。
研究表明,该方具有解热、拮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黏度、抗炎、镇痛、镇静、抗菌、抗病毒、保肝、解毒、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也是现代医学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常用的方剂。
谢恬等[5]的研究显示,该方对内毒素诱发家兔温病气血两燔证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使平均发热曲线和最大发热高度均数及体温反应指数均减低;改善白细胞先高后低现象,并能拮抗血小板数的降低,能拮抗高黏综合征,具有解聚、降黏、稀释血液的作用,从而发挥保护内脏器官和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
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应用清瘟败毒饮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PT 、TT 、APTT 的延长和PLT 数量减少有显著改善作用,因而具有调节凝血功能异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瘟败毒饮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脓毒症时PLT 的过度激活和消耗、保护器官功能及调节凝血物质合成有关。
此前笔者的研究显示,清瘟败毒饮可以抑制脓毒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2两组疗效比较n (%)组别n 有效无效总有效治疗组314(12.90)5(16.13)26(83.87)对照组326(18.75)8(25.00)24(75.00)临床控制显效16(51.61)△6(19.36)10(31.25)8(25.00)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下同。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118.67±2.9310.39±1.33*△对照组3218.05±2.9613.15±1.95*表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 ±s )组别n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121.35±3.848.5±2.06**△对照组3219.89±2.7613.0±3.41*表4两组治疗前后APACHE Ⅱ评分比较(分,x ±s )组别(n =32)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n =31)治疗后对照组治疗前PT (s )APTT (s )TT (s )PLT (×109/L )19.66±2.82**48.23±4.15**22.17±2.08*151.11±47.26**14.89±1.9840.51±2.8917.71±1.24184.37±65.4516.20±2.24**△44.91±3.62**△19.89±1.90**△174.80±64.03*△14.77±1.4139.37±2.7718.52±1.97186.39±86.77表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凝血指标比较(x ±s )(下转第196页)症的炎症反应及其引起的过度免疫应答反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