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合集下载

高压氧质量控制工作计划范文

高压氧质量控制工作计划范文

高压氧质量控制工作计划范文一、前言高压氧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它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因此,为了确保高压氧的质量和安全,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工作计划,保障高压氧设备和治疗的质量和安全。

二、质量控制目标1. 确保高压氧设备的运行稳定、设备参数准确、运行安全;2. 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安全、有效、合理;3. 确保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4. 确保高压氧治疗的各项资料和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三、质量控制工作范围和内容1. 设备质量控制(1)设备日常运行检查在设备日常运行中,需进行每日的设备检查,包括设备开关、压力表,排氧装置等的功能性验证。

同时要注意检查设备有无异响、异常振动或其它异常情况。

(2)设备参数校核对设备参数进行定期的校核,包括氧气流量、压力等参数的检查和调节,确保设备运行参数的准确和稳定。

(3)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对高压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工作,包括清洁、消毒、维修等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和稳定。

2. 治疗质量控制(1)治疗设备检查在治疗前对高压氧治疗设备进行检查,包括压力表、阀门开闭、氧气流量调节等功能的检查和验证。

(2)治疗参数控制对治疗参数进行控制,包括氧气流量、治疗时间等参数的控制,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3)治疗质量评价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包括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变化,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价和分析。

3. 资料和记录的质量控制(1)治疗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对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和记录进行整理,确保记录的完整和准确性。

(2)设备维护和保养记录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进行记录,包括维护时间、维护人员、维护内容等记录。

四、质量控制工作机构和人员1. 质量控制工作机构设立质量控制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质量控制工作,包括设备质量控制、治疗质量控制、资料记录质量控制等工作的规划和实施。

2. 质量控制工作人员(1)设备技术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检查、维护和保养工作。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医用高压氧治疗是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需要严格管理和操作规范。

以下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的一些规范:
1. 设备管理:医用高压氧装置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各项功能正常,并进行记录。

设备操作人员要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空气质量管理: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定期检测空气中氧气浓度、湿度等指标,确保患者接受治疗时的安全。

3. 隔离措施: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具备良好的密闭性能,设置安全门和快速放气系统,以防止氧气泄漏和安全事故发生。

4. 治疗操作: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治疗方案和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氧气浓度、压力等参数符合治疗要求。

5. 安全监测: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效果,以及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6. 安全培训:医用高压氧治疗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掌握相关操作知识和技能,提高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7. 应急准备:医用高压氧治疗室应配备常规急救设备,提供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械,以备发生急救情况时使用。

8. 安全记录:医用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治疗参数,包括氧气浓度、压力、治疗时间等,以便分析和评估治疗效果。

以上是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的一些规范,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医疗机构和操作人员应加强对这些规范的落实和执行,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2019版高压氧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2019版高压氧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不符合扣1分
治疗中质控
患者入舱、出舱时,高压氧科医师、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和检查;治疗时应随时在舱外观察病情。如有问题及时处理,并在病历中写好记录。
师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和检查,并进行疗效评定,写好治疗小结。根据病情制定下一个疗程治疗方案或停止治疗。
五、设备管理 5
设备管理
5
所有仪器设备应有相关使用管理制度与标准操作规程,应有专人管理,定期维护保养,做好使用、保养记录,建立仪器设备档案。
查看洁净台、冰箱、电脑、打印机、洗衣机、振荡器等使用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记录,缺一项扣2分。
以上内容解释权属质管科,由于特殊原因未检查的质检点按该质检点90%分数或空缺分数记入质控总分。20190401
2019版静配中心医疗质量考评标准
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者:总分:
项目
分值
考评内容
考评方法
扣分理由
得分
一、护理管理 30
科室质控
5
1 建立责权统一的质量管理组织,由负责人全面负责,每月召开一次质量管理会,分析和评价。
无记录扣1分,询问一人不知晓扣0.5分
证件齐全
10
医用氧舱合格证、压力容器使用证、医用氧舱使用证。
无证或证不齐全者不得分
制度健全
10
安全管理制度、工作制度、进舱人员管理制度、氧舱消毒隔离制度、机房管理制度、供氧间管理制度、液氧储槽管理制度、储气罐管理制度、配电屏和配电箱管理制度、氧舱设备保养与维修制度、从业人员卫生保障制度,其中安全管理制度,操舱制度,维护保养制度及应急处理措施应张榜上墙。
缺一项制度扣3分
现场检查和看病历,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四、医疗安全管理 6
医疗安全管理的上报、登记及会议记录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特殊要 求
高压氧治疗科的质量控制
1 2
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高压氧治疗科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技 术操作规范,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设备维护与检查
高压氧治疗科应对相关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3
治疗过程记录与分析
高压氧治疗科应对每个治疗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并对记录进行分析,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
高压氧治疗科的安全管理措施
患者评估与监控
在患者接受高压氧治疗期间,应进行全面的健康状况评估,并密 切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应急处理预案
高压氧治疗科应制定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预案, 包括火灾、设备故障等,并定期进行演练。
人员培训与资质认证
高压氧治疗科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资质认证,确保 他们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
职责
科主任负责全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主治医生负责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和 患者管理。
质量标准和质量程序
质量标准
制定高压氧治疗科相关的医疗标准和质 量指标,如治疗适应症、禁忌症、治疗 方案等。
VS
质量程序
建立高压氧治疗科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包括患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治疗实 施、随访等环节。同时建立应急处理程序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处 理问题。
加强培训教育
对高压氧治疗科相关人员进行专业 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质量与安 全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执行能力。
THANK YOU
制定高压氧治疗科安全规章制 度,明确各项安全管理要求和 操作规程。
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确保 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安全职责 和操作规程。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1、引言1.1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确保高压氧科(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能够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1.2 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高压氧科(室),包括设备、工作人员、有关卫生保健机构、管理人员和患者。

2、设备质量控制2.1 设备维护检查2.1.1 严格按照生产商提供的维护手册进行设备维护。

2.1.2 每月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1.3 检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外观、电源线、气体管道、压力表等。

2.2 设备安全性测试2.2.1 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安全性测试,包括电气安全性、气体泄露等。

2.2.2 所有测试结果记录并保存至少两年。

3、工作人员质量控制3.1 员工资质要求3.1.1 所有高压氧科(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科室培训资格证书。

3.1.2 医生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职称和执业资格证书。

3.2 岗位职责3.2.1 医生负责制定高压氧治疗方案,监督治疗过程。

3.2.2 护士负责患者入组、治疗操作、观察护理等工作。

3.3 培训和考核3.3.1 新员工入职前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通过相关考核。

3.3.2 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4、医疗质量控制4.1 患者管理4.1.1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患者进行入组评估。

4.1.2 患者治疗期间保持完整、准确的病历记录。

4.1.3 定期进行患者随访,记录治疗效果。

4.2 治疗过程4.2.1 治疗过程中,严格按照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操作。

4.2.2 注意氧气浓度、气压控制等参数的准确调整。

4.3 不良事件管理4.3.1 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和分析。

4.3.2 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的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附件:1、设备维护手册2、员工培训记录3、不良事件报告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压氧治疗:使用纯氧进行治疗,提高组织含氧量的一种医疗手段。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模版

高压氧治疗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模版1.引言高压氧治疗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质量和安全管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高压氧治疗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科室特制定了本管理制度,以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安全防护措施。

2.组织和人员管理2.1科室设立和职责高压氧治疗科是医院设置的临床科室,负责开展高压氧治疗工作。

2.2人员配置及职责2.2.1科室主任:负责科室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2.2.2医生:负责高压氧治疗的具体操作和患者监护。

2.2.3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和高压氧治疗设备的维护。

2.2.4技术人员:负责高压氧治疗设备的维修和技术支持。

2.2.5其他人员:负责科室的后勤工作和信息管理。

3.治疗过程管理3.1患者评估3.1.1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高压氧治疗。

3.1.2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3.2高压氧治疗操作规程3.2.1治疗室准备工作。

3.2.2患者进入治疗室前的准备工作。

3.2.3患者进入治疗室的操作流程。

3.2.4患者治疗期间的监护和护理工作。

3.2.5患者治疗结束后的处理和评估。

3.3特殊情况处理3.3.1急症处理。

3.3.2设备故障处理。

3.3.3患者意外事件处理。

4.设备管理4.1设备资产管理4.1.1设备购置和验收。

4.1.2设备使用记录和维护。

4.1.3设备报废和更新。

4.2设备维护和保养4.2.1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4.2.2设备故障处理和修复。

4.3设备安全管理4.3.1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培训。

4.3.2设备故障报警和应急措施。

4.3.3设备定期检测和校准。

5.安全管理5.1安全风险评估5.1.1针对高压氧治疗科工作环境和过程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5.1.2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

5.2职工健康和安全培训5.2.1进行职工健康和安全教育培训。

5.2.2组织职工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5.3环境卫生管理5.3.1定期对治疗室进行清洁和消毒。

5.3.2处理和储存医疗废物。

高压氧质量评价标准

高压氧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病区自查 □质控组督查 质量标准
结构 人 高压氧舱操作人员有操作上岗证,且在有效期范围 26分 力 资 从事高压氧舱操作的人员经过上级医院培训,符合技术资格要求 源 设 医用氧舱设置批准书、医用氧舱使用证、医用氧舱备案表均在有效内 施 设 无自行改就舱体结构、供(排)氧系统和供(排)气系统 备 有对进舱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制度,有执行记录 有控制氧浓度的制度与流程 对高压氧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和流程 有心理护理的制度与流程 有预防各种气源伤人的措施及应急预案 业 有危重昏迷患者须由医护人员陪舱实施救治的相关规定,有记录 务 管 制定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措施和方案,并定期演练,有记录 理 对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做到熟知 过程 66分 有完整的工作流程。操作项目、时间与签名等内容及时准确记录 按照规定定期检验医用氧舱,有记录 有高压氧舱工作制度与流程,并进行科室人员培训,有记录 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并登记 建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与相关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质 质控小组成员分工及职责明确,有小组活动记录 量 管 制定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培训,培训率≥90% 理 运用管理工具,开展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对上述工作有自查、总结、讲评、改进与记录 抢救药品完好率100% 结果 8分 抢救器材完好率100% 总分 应得总分/实得总分: 100 分 得分百分率:
科室病历号受检人员及检查结果项目质量标准分值有高压氧舱工作制度高压氧舱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结构26分过程66分得分百分率
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者: 项目 有高压氧舱工作制度 制 度 有高压氧舱工作职责 职 有高压氧舱操作流程 责 有高压氧舱应急预案
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氧舱护理管理 质量评价标准

高压氧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高压氧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高压氧科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总分:检查人员:检查日期:
注:1、根据考核评分标准,每月进行一次全院医技科室大检查,其评分结果纳入当月的质量考核,与奖金挂钩,并作为年终科室各项先进工作评比的主要依据,对存在的问题在周会或科主任会议上通报。

2、如有重大差错或医疗事故年度评先一票否决。

3、“医疗安全制度”项目可以扣至负分,其余项目扣完为止。

4、如考核评分项目内容缺项的,按应检项目分数折算:考评得分/实际开展项目得分×100=最终实际得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氧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标准
一、高压氧科(室)日常医疗工作规则
1.在医院和医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医疗工作。

2.高压氧医疗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

3.高压氧科会诊由高压氧专业医师承担,普通会诊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会诊10分钟内到,会诊后及时写好会诊记录。

会诊记录按山东省卫计委制定的《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以下简称《病历书写规范》)书写。

4.高压氧科门诊由高压氧医师坐诊,门诊病历记录由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完成,书写格式也按《病历书写规范》书写。

5.高压氧科(室)病历要求高压氧专业医师在患者会诊、急诊或门诊及时书写,日常病程记录每疗程1次,患者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危重患者每1~3天1次,病程记录书写格式见《病历书写规范》,病历内容要求详细、客观、真实。

高压氧科病历要求保存15年以上。

6.严格遵循高压氧治疗原则、严格掌握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附录3),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高压氧治疗方案(附录4)。

7.高压氧治疗前,高压氧医师应将高压氧治疗时间、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向患者告知,并签署高压氧治疗知情同意书。

8.高压氧科医师应对进舱病人开好医嘱,医嘱内容包括医嘱日期、时间、入舱治疗时间、舱型、吸氧方式、疗程、特殊处置等。

9.患者入舱前,应根据其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医护人员或家属陪舱,如需陪舱,应告之陪舱人员注意事项。

10.对气性坏疽、芽胞杆菌感染、多重耐药菌等患者,应单独开舱治疗,治疗结束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1.每次开舱治疗前,原则上要求高压氧科医师、护士、技术人员到位,在确定设备无故障后方可开舱治疗,不得擅离职守。

12.患者入舱、出舱时,高压氧科(室)医师应对患者进行病情询问和/或检查,并向操舱人员、护士及陪舱人员交待病情和注意事项,治疗时应随时在舱外观察病情。

如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并根据病情,在高压氧病历中记录。

13.疗程结束后,高压氧科(室)医师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和检查,并进行疗效评定,写好治疗小结。

根据病情制定下一个疗程治疗方案或停止治疗。

14.疑难、危重症患者在初次高压氧治疗前或疗程中病情加重时,应进行科内或相关科室病例讨论,并在高压氧科病历中作好记录。

15.高压氧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专业学习和岗位培训,进行适当的科研、教学工作,负责对社会进行专业宣传和普及。

二、高压氧科(室)日常护理工作规则
1.在科主任和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下,负责高压氧科的护理、操舱以及消毒工作。

2.向患者详细介绍进舱须知,认真做好健康和安全宣教;严格检查进舱人员的安全防范措施,杜绝火种及可产生静电的物品入舱。

认真观察和了解患者病情,指导进舱人员做耳咽管调压动作,正确安装、使用吸氧装置。

3.开舱前严格检查设备,确认设备无故障后进行开舱治疗。

氧气加压舱治疗时,应注意将患者系上静电接地线。

4.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加压前提前开启空调,将舱内温度调整在18℃~28℃。

5.危重病人进舱前还需做好以下准备:
①必须对入舱医护人员交代注意事项。

②备好需用的药物、器械,连接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

③备好一级供氧和输液物品及药品。

④备好负压吸引装置。

⑤病人带导管或引流管入舱时,检查其是否通畅,并妥善处理各种引流管。

6.严格执行医嘱和氧舱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

7.加压过程中,经常询问病人有无耳痛或其他不适,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加压速度的调整。

严防中耳气压伤、鼓膜穿孔的发生。

8.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吸氧情况,随时指导患者正确吸氧。

9.随时监控舱内氧浓度,空气加压舱内氧浓度不得超过23%;氧气加压舱稳压阶段舱内平均氧浓度应大于75%。

10.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状态变化,完成预定的治疗计划。

如有特殊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妥善处理。

11.治疗过程中如遇机械故障时,应立即报告氧舱技术人员和氧舱负责人,并协助妥善处理,不得在氧舱运行中进行维修。

12.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空气加压舱稳压吸氧时间不少于60 min,氧气加压舱(成人)稳压吸氧时间不少于40min,婴儿氧舱稳压吸氧时间不少于20--30 min。

供氧压力应在0.4~o.6MPa.
13.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或患者等应能顺利地从过渡舱进出治疗舱。

14.治疗过程中,能熟练地操作递物筒递送物品进出氧舱。

15.减压时应注意舱内人员保暖,并严禁屏气以防肺气压伤。

16、加、减压过程中应注意调节静脉输液莫非氏管液平面位置及滴速和气管套(插)管气囊的压力。

17.严格掌握减压方案,不得擅自更改,严防减压病的发生。

18.减压时舱内如出现雾气,应放慢减压速度或暂停减压。

19.减压结束后通知病人准备出舱,并交代出舱后注意事项。

20.出舱后询问病人在舱内吸氧情况及设备使用情况,以及治疗中有无不良反应,并交代下次治疗时间,通知疗程结束的病人到医师处复诊。

21.治疗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准确、及时、真实完成操舱记录及高压氧治疗记录单,做好消毒工作。

并指导、督促清洁工进行氧舱通风、清洁。

22.操作氧气加压舱时严格执行更衣制度,婴幼儿进行高压氧治疗时应将患儿右侧卧位。

23.严格执行氧舱消毒隔离制度(见附录1)。

24.维持治疗大厅(工作区)秩序,工作时不得擅离职守,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

25、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三、高压氧治疗的并发症处理规则
(一)氧惊厥
1、立即停止吸氧,改吸空气,停止减压,并加强舱内通风换气,应尽快派医护人员入舱,进行处理。

2、严密观察患者呼吸状况,避免因呼吸不畅(如喉痉挛或屏气等)而引起肺气压伤。

作好护理工作,使患者仰卧位,放入牙垫,拉出舌头以防堵塞呼吸道,防范患者摔伤及咬伤舌头等。

切不可在惊厥状态下进行减压,以防发生肺气压伤,待患者节律性呼吸恢复再按规定减压出舱。

3、对症治疗,常规使用抗氧化剂、能量合剂等。

4、氧气加压舱内如无压缩空气通风,则逐渐减压出舱。

6、依据病情必要时留院观察12~24小时。

(二)肺气压伤
1、预防是关键。

严格掌握禁忌证,进舱人员应遵循氧舱医务人员的指导,在舱内严禁屏气,对咳嗽剧烈的暂缓减压,严格掌握压力——时程,预防因氧惊厥导致肺气压伤发生。

对意外事故引起舱体玻璃破裂或启动应急排气阀造成肺气压伤,应紧急处理。

2、立即停止减压,迅速对患者全面检查处置。

对伴有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者,进行急救处理。

对声带痉挛者,应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紧急情况下可先作环甲膜穿刺,保证气道通畅。

对有张力性气胸者,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

紧急情况下可用粗针头于气胸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排气。

3、气胸合并气体栓塞处理如下:
(1)在舱内处置好声带痉挛和气胸后,立即进行再加压治疗,加压速度宜快;只在无法消除气栓时,再行更高压力治疗,最好选用既能治疗减压病又能治疗肺气压伤的潜水减压病加压治疗方案。

(2)再加压治疗需有医护人员陪舱抢救。

(3)再加压治疗结束,病人出舱后在舱旁观察2~4小时,病情缓解可转入病房治疗。

病情危重者避免过早搬动,严密观察24小时。

4、单纯气体栓塞,立即进行再加压治疗。

5、对症治疗,如止咳、止痛、止血、抗感染。

对残留神经系统症状者,应给与营养神经药物及高压氧治疗等。

(三)减压病
1、对疑似及诊断明确的减压病均应再加压治疗。

2、重症减压病,需有医护人员陪舱抢救,并邀请潜水专业人员会同处理。

3、一旦确定再加压治疗方案后,应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

四、舱内紧急情况处理规则
(一)心跳、呼吸骤停
1、氧气加压舱应立即减压出舱进行心肺复苏;空气加压舱尽快经过渡舱进舱抢救。

2、有医护人员陪舱,应立即按心肺复苏常规就地抢救;可延长高压氧治疗时间,出舱后转入病房继续治疗。

3、按心肺脑复苏原则作高压氧治疗。

4、对脑水肿严重病例,高压氧治疗减压前可用脱水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以防止脑水肿反跳。

(二)脑血管意外
1、严格掌握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对有高血压或脑血管意外病史者,每次高压氧治疗前后均应检测血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一旦患者出现脑血管意外的症状,应使患者仰卧侧头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血压、心率、瞳孔等生命体征,给与镇静、吸氧、控制血压,防止舌后坠,清楚口腔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并立即减压出舱,迅速请有关医师会诊救治。

(三)氧舱火灾应急处理规则
当舱内发生火灾事故时,高压氧工作人员应沉着果断地做出如下处理:
1、迅速打开水喷淋等灭火装置灭火。

2、迅速打开应急排气阀、手动操作机械阀等排气装置,快速减压,至少2.5min内从最高工
作压力减至0.01MPa,尽快减至常压打开舱门。

3、通过对讲装置镇静、沉着地安抚舱内患者及陪舱人员。

4、有条件者可以将供氧切换为供空气,患者戴面罩呼吸空气,尽量避免呼吸道损伤和窒息。

5、关闭操舱台供气阀门。

6.打开舱门后,迅速帮助舱内人员出舱,根据情况进行救治。

7、如有余火继续灭火。

8、通知医院相关科室进行抢救。

如发生减压病应设法加压救治。

9.保护现场,立即如实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及省市级高压氧质控中心,查清火灾事故原因。

以上规则应定期(至少每3个月1次)进行演练并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