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zhengshi

五、看相关字眼在句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 1、 还欠款两万 2、 这个人好说话
六、表数量的词语修饰不明确而产生 歧义
1 三个学校的领导
2 二十多个省的代表在大会上发了言。
九、语序不当而引起歧义
博物馆最近展出了5000年前出土的文物。 A 文物是5000年前的,最近才出土。 B 文物是5000年前出土的,最近才展出。
D)
A、这家伙,追得我满头是汗。
B、他正在看病,没有空,请你稍等片刻。 C、他背了很重的包袱,你可得帮帮他呦。 D、没有财政拨款,这工程怎样继续进行?
①“ 这粮站的大米保管没问题”是 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后面可消除 歧义的一向是:( ) C
A、其他东西尚不清楚。
B、这点你们尽可放心。 C、从未出现被盗现象。
(2004年高考题)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 一定要有新的起色。(1998年高考题)
四、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不同指向和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现象。
1、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于是 两人亲切地交谈了起来。(05年高考题) 2、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 需要继续努力。(05年高考题)
D、这向来是有口碑的。
歧义在现实生活中有 什么积极作用?举例 说明。
广告中的歧义
——刺激消费者的联想和购买欲望
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
还你领袖风采。
聪明的妈妈会用锌。
……
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曾任新泽西州州 长。一天晚上,有人打电话通知他,本 州的一位参议员去世了。威尔逊还没从 忧伤中恢复过来,电话又响了。本州的 一名著名政客直言不讳地说:“州长先 生,我希望代替那位参议员的位置。” 威尔逊对这种张口要官的行径很是反感, 他沉默了片刻,说: “只要 没意见,我本人完全同意!”
高中语文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含答案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主题展示引子感悟一竖一边一点―→⎩⎪⎨⎪⎧ 歧义造成表意不明歧义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在语言表达中要避免歧义活动探究要点归纳1.歧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口头歧义,即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造成的歧义。
(2)书面歧义,包括词汇歧义(没类推性)和组合歧义(有类推性)。
a.词汇歧义,即某种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同音词可以造成歧义,多义词可以造成歧义,多音词也可以造成歧义。
b.组合歧义具有类推性,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它还可以区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两种类型。
A.词语的多义性容易造成句子歧义。
B.句子结构的多样性也易造成句子的歧义。
C.同词汇歧义一样,组合歧义有类推性,即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D.语法结构的层次或关系的差别是显性的,而语义结构歧义是隐性的,即使层次和关系一样,也仍可能有歧义。
解析:选C 词汇歧义与组合歧义的区别在于词汇歧义没有类推性,而组合歧义有类推性。
2.指出下面新闻标题中哪几句有歧义。
①数百位死难者的家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②近期汇市美元和日元的比价有小幅攀升。
③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
④这是此名模摄于2011年9月的照片。
⑤日本2011年度对华贷款削减大约一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②③④都有歧义,⑤没有歧义。
课件4: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例如: 大红皮箱拿来了。(A.大红色的皮箱;B.又大又红的皮箱) ①介词短语作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 义)例如: a.对大家的批评。(A.大家的/批评;B.对/大家的批评) b.对老师的看法如何?(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 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6)指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 (1)“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 B.父亲是病 人,要开刀) (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例如: ①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A.王玲妈妈的同学;B.王玲的 同学) ②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A.他对美兵笑了笑;B. 美兵对他笑了笑)
一条规定可以作出四种解释,可以得出四种结果,这不能不使提货人 感到为难,感到无可适从。心细的人,只好把A、B、C、D都带上。 粗心的人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带着证件去车站提货,结果和实际规定不 一致,缺了A、B、C、D中的某一项,也就空手而返,白跑一趟。 这条规定不仅给提货人带来不便,也给车站找了些麻烦。原来这条规 定的意思是A+(B或C)+D。后来这条规定就修改了,成为下面的样 子: 领货时应携带:①领货凭证;②领货人证件(身份证或工作证)或者工 作单位证明;③领货人印章。
(3)省略造成的歧义。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岁。(A.我8岁;B.你8岁)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A.“这个人”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 张;B.“这个人”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例如: 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 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
(一)歧义句类型图表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几年前北京某路口一大牌子上写 着两行字,为了对称,每行六个字。 你觉得这句话有歧义吗?如果有,请 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并消除歧义。
清华西路断道施工 车辆绕行
清华西路断道 施工车辆绕行
换行
1、请用“修改法”和“补写 法”, 分化下面歧义句的意思。
(1) 我想起来了。 (2) 汤都凉了。
D 2、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补写法消除:
① 我弟弟得了阑尾 , 开刀的是他父亲。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他得请假去照料 。
延伸拓展: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电了。
(炒蛋、炒饭)
2、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①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②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延伸拓展:
②“在车厢上”语义也可以指“贴标 语”,可分析为“他贴标语,标语在车 厢上。”
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2、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3、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4、被控私分国有资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
告人 5、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6、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一步 7、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67..朝 贺鲜 顺十顺年:走我近和国 凌际 峰社 挺会 好一 的步每十年 最近十年间
挺好的:友好,关系好 /身体好,状况好
施妙手,解歧义:
❖ “修改法”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通过添加、替换、 移位等办法,直接修改原句使有歧义的句子 变成没有歧义的句子。
先
学生和家长都来了。 学生的家长都来了。
施妙手,解歧义:
❖ 四、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
1、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七十多岁了。
(2004年高考题)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那个新___建____的___考古研究所的大门很有
艺术特色,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好评。 B、在中兴宾馆,_六____个___出版社的编辑商
讨下半年的编辑计划。 C、王院长非常高兴,2007年度,又有
中山公园里数量最多的以松树为最)
歧义
为什么会产生歧义
口 语 歧 义
书 词汇歧义
面
语法结构歧义
歧 义
组合歧义
语义结构歧义
判断下列句子的歧义类型
我们要进口家电。 毛主席的书。 两个学校的学生。 他在火车上写字。 他原来是经理。
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句 是:( D )
A、 李老师上两周才来,所以连本科组 的同事也不认识。
二、增加词语法。
①我去上课。
1、我去给学生上课。 2、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 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
1、我看见你的那一年,你才六岁。 2、看见你的那一年,我才六岁。
三、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法。
①两个球队的教练。 1、两位球队的教练。(更换量词) 2、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换语序)。
②他站在广场上,一边站着一个孩子。 1、他站在广场上,两边各站着一个孩子。 2、他站在广场上,旁边站着一个孩子。
四、改变句子结构法。 ①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 个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 博。
五、增加(改变)标点符号法。
1、电视机不要退回。 (电视机不要,(可)退回”。/“电 视机,不要退回”。)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 能够消除句子的歧义。
“谜人”的标题
• 1、京城工地打工人
(《中国青年报》)
• 2、销售女强人
(《湖南日报》)
歧 义
所谓有歧义的句子,是指句 意失去了确定性,可以有两种或 两种以上不同理解的句子。
• 考点:
1、 “辨析并修改病句”(表意不明) 2、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简明)
• 考查内容:
1、判断有无歧义(客观题) 2、运用一定的方法消除歧义(主观题)
火眼金睛---探寻歧义病因
辨原因,析歧义
• 1、他在办公室看材料 • 2、到1999年底,他还欠款八万元
• 3、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 4、你为什么打他?
• 5、他倒了一杯水 • 6、我买的那只灯泡早就报销了
辨原因,析歧义
• 18、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 • 19、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 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 • 20、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 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 宿,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辨原因,析歧义
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差旅费,安排住宿,领取 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富人: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私塾先生: 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青菜一碟足矣。
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
妙手回春——消除歧义的方法
补写法——设置具体语境
• 在保持原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在原句的 前后补写上必要的句子来消除歧义。 △你为什么打他? ①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②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高中语文《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歧义概念、探索歧义产生的原因、掌握避免歧义的基本方法。
提高写作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歧义及歧义的类型;熟练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及设计:一、导入1、轻松一刻——脑筋急转弯:有个字千百年来都读错,请问是什么字?(“错”)汉语是一种充满艺术魅力的语言,准确运用词汇能增添生活和文学的趣味性。
如:唐时汪伦想邀请李白到自己居住的地方游玩,于是寄了一封信给李白,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喜欢游山玩水和饮酒的李白,十分向往,于是欣然赴约。
谁知到达之后却不见桃花,也无一万多家酒店。
(原来酒店老板姓万,桃花潭方圆十里)但多数情况语言的多义会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至是误解,不符合语言表达“简明”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歧义的知识,掌握一些重要的消除歧义的方法。
二、何谓歧义指一个词、短语、句子表示二种或以上的含义,给读者或听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甚是误解。
课堂活动:1、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2、两代教授,人格不同3、新生市场苦熬淡季4、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三、造成歧义的原因1、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2、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四、歧义的产生探索1.多音多义词引起。
例如:这个人好说话。
(“好”读“hào”,指“爱好、喜欢”;读“háo”,是“易于、便于”这意。
)2.结构层次划分不同引起。
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动宾短语:咬死了(猎人)的狗。
△偏正短语:(咬死了猎人)的狗。
)3.“和”字或“顿号”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例如: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4.语义模糊不明引起例如:开刀的是他父亲。
(△可指医生。
△也可指病人。
) 5.主语承前者略,指代不明引起。
例如: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第五课 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本节学习重点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如何辨析和分化语句歧义,从而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学习重点是了解语句歧义的产生原因、歧义句的类型,并且学会消解语句歧义的方法。
课堂活动:“费解”是一句话不知道怎么讲,“歧义”是一句话有两种讲法。
虽然有这么个分别,论效果是一样的:说话不明白,要读者伤脑筋。
(1)两种解释一正一误。
歧义这个毛病也有轻重之分。
有时候两种解释显然是只有一种是对的。
这虽然不至于影响读者的了解,可是要他猜测一番,使他的时间和精神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例如:①“把赵树理的作品翻译成外国文字,一定要用适当的语言来翻译,否则所翻的作品就不是作者的面貌。
”②“一辆乳黄和深红色的电车飞驰过去。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看来年纪还很小。
”④“因为是冬季,没有看到耕种的情形,只看到秋季的收获。
”⑤“区代表四十九人,妇女代表倒占了二十一人。
”⑥“小屋分成两间,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另一间关上了门的房间显然是卧室。
”⑦“召开了各校学生家长妈妈会。
”⑧“在这几天里,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收获,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精神非常愉快。
”解析:①“所翻的作品”可以指原作,也可以指译文,但是从整句来看,自然是指译文,该说“翻出来的作品”。
②容易使人误会当中漏了“一辆”二字,以为是两辆颜色不同的电车。
应该把“和”字改“夹”字,或是在“一辆”底下加“漆了”二字。
③“一边站着一个孩子”,让人疑心有两个孩子,其实只有一个。
把“一边”改作“旁边”,就不会引起误解了。
④“秋季的收获”,似乎是指秋季的收获情形。
但是冬季里看不到秋季的收获情形,看到的是“秋季的收获物”。
⑤读者可能把区代表和妇女代表看成两种身份不同的代表,其实妇女代表也是区代表。
“妇女代表”的“代表”二字宜删,否则应该在前头加上“其中”二字。
⑥“客堂和厨房连在一起”可以解释是客堂和厨房的相接,也可以解释是客堂兼做厨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消除歧义的方法:
(1)修改法:
①替换词语,消除歧义。
例:他走了三个小时。
他离开了三个小时。他步行了三个小时。他驾车了一个小时。
②调换语序,消除歧义。
例:已经七十多岁的他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他父亲的身体还很硬朗。
他已经七十多岁的父亲身体还很硬朗。
(2)补写法:
①前或后加提示,消除歧义。
从脑筋急转弯的两道题说起:狗为什么不生跳蚤?树上qí个猴,树下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二)歧义概念: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种或多种意思,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在语言交际中,一般情况下,歧义是一种非常有害的语病,它将使作者(说话人)与读者(听话人)之间无法建立起一致的理解,无法实现交流、沟通的目的。
有歧义的句子虽然在语法和逻辑关系上都是合格的,但是它表达的意义不明确,比应该表达的意义多了一个(甚至几个)意义;因此,也属于病句的一种。
(三)“火眼金睛”:
1、课堂热身活动:找歧义
①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结构层次可以划分为: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或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②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可以理解为“电监会设立了六个管理各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或“设立了一个统一管理六个区域的电力监管局”)
③添加标点,消除歧义。
例: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或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六)高考真题再现:
1、“我们要学习文件”是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它后面能消除歧义的一项是:(B )
A、请做好准备。 B、请把电视机关上。
C、小说不要带来。 D、请你告诉小王。
(七)小结:
语言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它是变幻无穷的,能表达出我们所想表达的一切,但前提是我们得掌握一定的语言规则与运用经验,并能在实践中习惯它。
⑦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和”和“好”都是多义词。)
2、师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的一些歧义现象:
3、课堂活动二:辨析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否相同
①我借他两本书。(多义词引起的歧义) ②这个人好说话。(多音词引起的歧义)
③作为演员,一定要演好戏。(语法结构歧义) ④反对的是少数人。(语义结构歧义)
(四)梳理探究: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如果“父亲”是施动者,则是:我弟弟得了阑尾炎,开刀的是他父亲。或开刀的是他父亲,医术真高明。
如果“父亲”是受动者,则是:他母亲没有病,开刀的是他父亲。或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去照料。
②补足省略部分,消除歧义。
例:我见到他时才读初中。
我见到他时,我才读初中。或我见到他时,他才读初中。
③两代教授,人格不同(“代”是一个多义词,可以理解为“辈分、时代”或“代理”)
④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成了被告人(“专家总经理”的结构关系可以理解为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
⑤新生市场苦熬淡季(“生”是一个多义词,“学生”或“产生”)
⑥朝鲜十年走近国际社会第一步(可以理解为“朝鲜每十年就向国际社会走近一步”或“朝鲜最近十年间向国际社会走近了一步”)
课题:“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三维目标
1、认识、辨析歧义现象;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类型;3、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在语言表达中避免引起交际障碍。
教学重点
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类型;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辨析歧义句的不同意义,掌握消解歧义句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赵本山的小品《卖车》导入。并简析小品包袱的形成原因。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