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合集下载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教学课件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告 。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告。 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告。
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
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三个/幼儿园的孩子:三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孩子。 三个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
看/比赛的孩子:看望比赛的孩子 。
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②北京人/多。
歧义句的类别
词汇歧义
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他原来住这里。 (以前 /发现了真实情况)
2、这饭不热了。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同音词 多义词
4、他还欠款四万元。 (hái,仍旧 / huán,归还)
什么叫歧义句?
歧义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可以这样理解, 也可以那样理解,不好断定。
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歧义句的类别
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
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
期中/期终 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ì
致/治 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财务/财物。
品读对联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此屋安能久居 主人好不悲伤
欣赏故事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 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 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 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王员 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 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 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 ”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ppt实用课件11

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 “一嗑就开心”,从词面看“开心”作形容词用,
指心情愉快舒畅;但从广告商的真正意图看,又指阿里 山瓜子特别味美易剥,轻轻一嗑仁就裂开,吃起来非常 方便,“开心”临时作动宾词组用。
小试身手
请任选一种方法,消除以下各句歧义 1.我想起来了。 2.还有没有买票的? 3.连校长都不认识。 4.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课堂作业:
利用歧义制作广告
范例: 1、到处听说好, 中国移动通信。(移动电 信广告)
2、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瓜子广告) 3、还你领袖风采。(洗衣粉广告) 4、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广告中的歧义
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
“听说”在这里有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一个词, 意思是“听别人说”,这表明中国移动电信的网络在广 大消费者当中口碑颇佳,被广为称道;也可理解为两个词 “听”和“说”,这就表明移动电信的通讯网络信号强, 在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听”还是“说”都非常清楚。
指心情愉快舒畅;但从广告商的真正意图看,又指阿里 山瓜子特别味美易剥,轻轻一嗑仁就裂开,吃起来非常 方便,“开心”临时作动宾词组用。
小试身手
请任选一种方法,消除以下各句歧义 1.我想起来了。 2.还有没有买票的? 3.连校长都不认识。 4.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课堂作业:
利用歧义制作广告
范例: 1、到处听说好, 中国移动通信。(移动电 信广告)
2、阿里山瓜子,一嗑就开心。(瓜子广告) 3、还你领袖风采。(洗衣粉广告) 4、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
广告中的歧义
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
“听说”在这里有两种理解,既可以理解为一个词, 意思是“听别人说”,这表明中国移动电信的网络在广 大消费者当中口碑颇佳,被广为称道;也可理解为两个词 “听”和“说”,这就表明移动电信的通讯网络信号强, 在任何一个地方,无论是“听”还是“说”都非常清楚。
高中语文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课件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骂死人”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骂/死人” ,“ 死” 是“ 人” 的限定语,意为咒 骂死了的人;另一种是“ 骂死/人”,“死”是“骂”的补充语,意为骂人致死、 把人骂死了。为避免误会,《文摘报》的这则标题应改为“骂人致死也要判刑”。 顺便说一句,标题中“骂死人”三个字加引号也是不恰当的,应删去。
鹤类迁徙路线。
(2)一位海洋生物学家说,大量泄漏石油步步逼近墨西哥湾海岸线,会对当地
渔业产生巨大影响。
(3)全长 2.4 公里的大型石灰岩洞穴内,钟乳石琳琅满目,质地之纯净,形态
之完美,国内少见,很有保护和研究的价值。
有语病的一句是:
。
修改:
。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泄漏石油”是一个动宾 短语还是偏正短语,存在歧义,加上“的”才能消除歧义,使句子更通畅。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典例·探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 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 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 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 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 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 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考点·聚焦] 本节内容对应考点是“辨析并修改病句”之“表意不明”这一重要内容。考 查方式主要是以客观题形式判断句子有无歧义以及以主观题的形式来修改病句 消除歧义。两者都以明白歧义产生的原因为关键,这正扣合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在学习时,应熟练把握歧义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方法,结合具体语境,本着“合 情合理”的原则去考虑。切忌生搬硬套,胡乱联系。
课件4:第四节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2)多个定语或状语易产生搭配上的歧义。例如: 大红皮箱拿来了。(A.大红色的皮箱;B.又大又红的皮箱) ①介词短语作定语常产生歧义。(介词的管辖范围不确定而产生歧 义)例如: a.对大家的批评。(A.大家的/批评;B.对/大家的批评) b.对老师的看法如何?(A.老师的看法,即看法是老师的;B.对 老师的看法,即看法不是老师的)
6)指代与省略等易造成歧义 (1)“的”’字结构指代不清引起歧义。例如: 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A.父亲是医生,由他主刀; B.父亲是病 人,要开刀) (2)代词指代不明产生歧义。例如: ①妈妈要王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A.王玲妈妈的同学;B.王玲的 同学) ②当他把钱还给美兵时,他对他笑了笑。(A.他对美兵笑了笑;B. 美兵对他笑了笑)
一条规定可以作出四种解释,可以得出四种结果,这不能不使提货人 感到为难,感到无可适从。心细的人,只好把A、B、C、D都带上。 粗心的人只根据自己的理解带着证件去车站提货,结果和实际规定不 一致,缺了A、B、C、D中的某一项,也就空手而返,白跑一趟。 这条规定不仅给提货人带来不便,也给车站找了些麻烦。原来这条规 定的意思是A+(B或C)+D。后来这条规定就修改了,成为下面的样 子: 领货时应携带:①领货凭证;②领货人证件(身份证或工作证)或者工 作单位证明;③领货人印章。
(3)省略造成的歧义。例如: 看到你那年才8岁。(A.我8岁;B.你8岁) (4)施事者和受事者不清造成歧义。例如: 这个人连老张都不认识。(A.“这个人”为施事者,这个人不认识老 张;B.“这个人”为受事者,老张不认识这个人) (5)数量词和有关词汇不明产生歧义。例如: 一边站着一位同学,守卫着校门。(A.两位同学守卫在校门的两侧; B.只有一位同学站在校门的一侧)
(一)歧义句类型图表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程度高的歧义” 和“程度低的歧义”
• 几种可能理解的相对几率是影响一个语言 形式歧义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几个几率 差不多,那么歧义的程度就高。如果几个 几率有明显的差别,一种解释的几率大大 地超过其他解释的几率,那么这就是最有 可能的一种解释。
• 例如“买马”听起来像“埋马”,因为“买”在 第三声词“马”之前读成第二声。但是,由于谈 起买马的场合显然要比谈起埋马的场合多,因而 这个短语最容易被听成是“买马”;除非在谈及 如何处置死马的场合,它才有可能被理解为“埋 马”。 • 再如,如果校长通知同学们在参加开学典礼的时 候“不准穿裤子”,也决不会有人到时候什么都 不穿就赶来。 • 又如“爱拼才会赢”这句话,如果不用在广告语 里决不会有人把它理解为是为拼图做的广告。
课堂练习1解析
•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注意歧义语句也不一定只有坏 的一面,这一点歧义句和病句是不同的。有时候 巧妙利用歧义的语句,也能收到特殊的效果。这 个故事讲的主要是利用语音造成的歧义。正因为 “是”和“柿”在口语中读音相同,才会在听的 时候造成歧义。
课堂练习2解析
•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会用“修改法”分化语句 歧义。参考答案:①中可以把“个”改为“位”或 “名”。本句是量词词义不明确产生了歧义:可理 解为两个人是来自独联体的“两个成员国”,也可 以理解为“两个人”来自同一个独联体成员国。② 中可以把“饭”改为“米饭”或“食物”。本句是 多义词造成的歧义:“饭”可以指煮熟的谷类食品, 也可以特指大米饭。③中可以把“叫”改为“称呼” 或“找/招呼”。本句是多义词造成的歧义:“叫” 可以表示称呼的意思,即“称呼他爷爷”;也可以 表示招呼、招唤的意思,即“去把爷爷叫来”。
• 第二组是⑤、⑥、⑦这三句。以⑤为例,“差一 点儿及格了”和“差一点儿没及格”意思就不相 同,前者是说没及格,后者是说及格了。在形式 上也是一个肯定一个否定,但肯定形式表示否定 的意思,否定形式表示肯定的意思。其他两句也 是这样。 • ⑥差一点儿中奖了(没中奖)≠差一点儿没中奖 (中奖了) • ⑦差一点儿考上了(没考上) ≠差一点儿没考上 (考上了)
第五课第4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课件PPT学习教案

1、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 (1989年高考题)
(对本句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ຫໍສະໝຸດ 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
是产量真不少。)
第34页/共50页
2、我想起来了。(1989年高考题)
三、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
1、教师节中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2004年高 考题) 2、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2005 年高考天津卷)
第6页/共50页
二、造成歧义的原因:
1、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 两代教授,人格不同 新生市场苦熬淡季 贺顺顺:我和凌峰挺好的
2、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 台/大/学生上网成瘾如患绝症 电监会设立六区域/电力监管局
第7页/共50页
被控私分国有财产—专家/总经理 成了被告人
三、歧义的产生
1.多音多义词引起。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就是因 为话语的歧义。曹操刺杀董卓未 成,便与陈宫一道投奔曹父的一 兄弟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热情 接待,上村西沽酒去了。曹操坐 了一阵,忽然听到后院有磨刀的 声音。于是,与陈宫蹑手蹑脚到 后院查看,只听到有人在说, “捆起来再杀!”曹操对陈宫说: “不先下手,第咱3页/共们50页 就要死了!” 于是,两人拔剑冲入后院,见一
➢
组合歧义
➢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 会有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组合歧义中还区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第24页/共50页
➢
语法结构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修饰不同)
结构关系不同:我们要进口钢材 (短语类型偏动)正宾:进进口口钢的材钢,材不进口别的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ppt详解课件

(1)处所词语的指向不同 a、他在果树上打农药。
他打农药,农药打在果树上。 他打农药,他在果树上。
b、他在过道口看到了老沈。
他看到了老沈,他在过道口。 他看到了老沈,老沈在过道口。 他看到了老沈,两人都在过道口。
15
(2)副词的指向不同
a、我不买书。
(他买书,)我不买书。(指向“我”) (我借书,)我不买书。(指向“买”) (我买笔,)我不买书。(指向“书”)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 。 学校要求我们3月20日前去教务处报名。
6、 这个人没问过。 在阳台上晒衣服。 我们要进口彩电。 学生家长都来了。 还有没有买票的?
(语义关系歧义) (语义指向歧义) (语义关系歧义)
(语义指向歧义) (语义特征歧义)
24
(3)短语中有歧义现象,句子中基本没有。
三位工学院的学生
三所工学院的学生
b、中东石油价格
中东的石油价格
中东石油的价格
(增添虚词)
20
c、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变换格式) 哨兵发现了敌人 敌人的哨兵被发现了
21
练习
分析下列五组歧义短语的类型,并分解4、 5、6组歧义短语。
1、出租汽车公司是出租汽车的公司。
(结构关系歧义)
2、爱吃煎饺子的小杨正在煎饺子。
(歧义短语) 语义上 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 语义指向不同的歧义
2
(二)歧义短语类型
1、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 (一般为两项)
(1)动+名 (动宾或偏正)
参考数据 补充材料 红烧鲤鱼 保护动物 译制影片 测试水平
(2)名+名 (并列或偏正)
学生家长 花园楼房 生物历史 奶油面包 人民军队 学校医院
他打农药,农药打在果树上。 他打农药,他在果树上。
b、他在过道口看到了老沈。
他看到了老沈,他在过道口。 他看到了老沈,老沈在过道口。 他看到了老沈,两人都在过道口。
15
(2)副词的指向不同
a、我不买书。
(他买书,)我不买书。(指向“我”) (我借书,)我不买书。(指向“买”) (我买笔,)我不买书。(指向“书”)
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 。 学校要求我们3月20日前去教务处报名。
6、 这个人没问过。 在阳台上晒衣服。 我们要进口彩电。 学生家长都来了。 还有没有买票的?
(语义关系歧义) (语义指向歧义) (语义关系歧义)
(语义指向歧义) (语义特征歧义)
24
(3)短语中有歧义现象,句子中基本没有。
三位工学院的学生
三所工学院的学生
b、中东石油价格
中东的石油价格
中东石油的价格
(增添虚词)
20
c、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变换格式) 哨兵发现了敌人 敌人的哨兵被发现了
21
练习
分析下列五组歧义短语的类型,并分解4、 5、6组歧义短语。
1、出租汽车公司是出租汽车的公司。
(结构关系歧义)
2、爱吃煎饺子的小杨正在煎饺子。
(歧义短语) 语义上 语义关系不同的歧义 语义指向不同的歧义
2
(二)歧义短语类型
1、结构关系不同的歧义 (一般为两项)
(1)动+名 (动宾或偏正)
参考数据 补充材料 红烧鲤鱼 保护动物 译制影片 测试水平
(2)名+名 (并列或偏正)
学生家长 花园楼房 生物历史 奶油面包 人民军队 学校医院
说“一”不“二”——避免歧义ppt9 人教课标版

❖1、我们要进口家电。 ❖2、我想起来了。 ❖3、汤都凉了。
思考
六、从哪些角度去判断 一个句子是否有歧义?
提示:从判断句子歧义类型的角度入手。
判断句子是否有歧义的办法:
❖ 一、看相关短语结构是否可以作不同理解。
1、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文件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 (2003年高考题) 2、我们要学习文件。(1994年上海高考题)
➢
组合歧义
➢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组合歧义中还区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
语法结构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修饰不同)
结构关系不同:我们要进口钢材
偏正:进口的钢材 动宾 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短停语 顿类 不型 同)
2
2
也可以作结构分析:
△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偏正
联合
联合
偏正
▪ 4.语义模糊不明引起
例如: ①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所著的书(他自己的) △章太炎所收藏的书(别人的,他捐献给图书馆的)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可指医生。 △也可指病人。) ③他的笑话说不完。 (△他讲的笑话。 △他闹的笑话。)
▪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 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 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 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 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 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 “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 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 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 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 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 那里。
思考
六、从哪些角度去判断 一个句子是否有歧义?
提示:从判断句子歧义类型的角度入手。
判断句子是否有歧义的办法:
❖ 一、看相关短语结构是否可以作不同理解。
1、领导群众要注意些什么?文件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 。 (2003年高考题) 2、我们要学习文件。(1994年上海高考题)
➢
组合歧义
➢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组合歧义中还区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
➢
语法结构歧义
结构层次不同: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修饰不同)
结构关系不同:我们要进口钢材
偏正:进口的钢材 动宾 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短停语 顿类 不型 同)
2
2
也可以作结构分析:
△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偏正
联合
联合
偏正
▪ 4.语义模糊不明引起
例如: ①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章太炎所著的书(他自己的) △章太炎所收藏的书(别人的,他捐献给图书馆的)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可指医生。 △也可指病人。) ③他的笑话说不完。 (△他讲的笑话。 △他闹的笑话。)
▪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 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 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 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 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 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 “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 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 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 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 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 那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就是因为话语的歧义。 曹操刺杀董卓未成,便与陈宫一道投奔曹父的一 兄弟吕伯奢家求宿。吕伯奢热情接待,上村西沽 酒去了。曹操坐了一阵,忽然听到后院有磨刀的 声音。于是,与陈宫蹑手蹑脚到后院查看,只听 到有人在说,“捆起来再杀!”曹操对陈宫说: “不先下手,咱们就要死了!”于是,两人拔剑 冲入后院,见一人杀一人。一直杀到厨房,才见 那里有一支捆绑起来等待宰杀的猪。
▪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 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 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 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 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 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 “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 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 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 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 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 那里。
演示文稿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优选)说一不二避免歧义
别管它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经常空袭 伦敦,所以英国空军总是保持高度的警觉。 一天,浓雾弥漫,伦敦上空出现了一架来 路不明的飞机,英国歼击机立刻升空迎战, 飞近了,才发现是一架中立国的民航飞机。 歼击机立刻向地面指挥部报告了这一情况, 地面指挥部回答“别管它”。于是,歼击 机猛然开火,击落了民航机。为此,英国 支付了巨额的赔款才算了结。
一、口头歧义 (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
1、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财务/财物)。
2、接下去就qīzhōng (期中/期终考) 试了。
二、词汇歧义 1、部队已经走了三天了。(多义词)
(行走/离开)
2、这饭不热了。
(这饭已经凉了,形容词/这饭不加热了,动词)
3、我要翻译。
( ) (需要翻译人员,名词/要进行翻译,动词)
1、两位球队的教练。(更换量词) 2、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换语序)。
②几个饭店的服务员。
1、几家饭店的服务员。 2、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
四、修改法——改变句子结构。 ①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 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 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五、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1、我正忙着炒蛋炒饭,突然停 电了。 (炒蛋、炒饭)
2、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歧义句练习
①“这粮站的大米保管没问题”是 个有歧义的句子,接在后面可消除 歧义的一向是:(C )
A、其他东西尚不清楚。 B、这点你们尽可放心。 C、从未出现被盗现象。 D、这向来是有口碑的。
四、语义歧义1、他的小说来自不完。 (指代不明)(他写的小说看不完/他收藏的小说看不完) 2、张大夫看病去了。 (给别人看病/找医生诊病) 3、这个人谁都不认识。
(这个人不认识谁/谁都不认识这个人)
1、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 句是:( D )
A、 李老师上两周才来,所以连本科组 的同事也不认识。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上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C、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D、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锹、锄头一 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2、表达明确、没有歧义的一句是:(D )
A、这家伙,追得我满头是汗。 B、他正在看病,没有空,请你稍等片刻。 C、他背了很重的包袱,你可得帮帮他呦。 D、没有财政拨款,这工程怎样继续进行?
《法制日报》报道,小李与小张经 协商:小张要付小李现金2.7万元,小 张当时付了现金1.2万元,余下1.5万元 小张出具了欠条。后来,小张又付了部 分现金给小李,小张在原写的欠条上注 明:
还欠款壹万叁仟元整
▪ 什么叫歧义句?
歧义指表达的意思不确定, 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 解,不好断定。
歧义影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和有效性。
一、补写法——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
二、修改法——增加必要词语。 ①我去上课。
1、我去给学生上课。 2、我去听老师上课。
② 我看见你那年才六岁。 1、我看见你的那一年,你才六岁。 2、看见你的那一年,我才六岁。
三、修改法——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①两个球队的教练。
② 请在下面句子中改动一个词,消除 句子的歧义。
老人坐了下来,妈妈对小惠说: “快叫爷爷!” (称呼、找)
多音词 还
4、我买了两斤虾子,你也买点吧!
( xiāzĭ“子”念上声,指虾卵/ xiāzi“子”念轻声,指虾)
三、语法歧义
定语+定语+中心语:新学生宿舍
[(新)学生宿舍/(新学生)宿舍]
几个市的领导同志 (结构层次不同)
[(几个市的)领导同志/
(几个)市的领导同志]
出租汽车
(结构关系不同)
[(偏正)供出租用的/(动宾)把汽车租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