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期调控93分

合集下载

百合露地大棚盆切花的栽培技术

百合露地大棚盆切花的栽培技术

02 种植管理
种植时间
最佳种植时间
春季是最好的种植时间,此时气候适宜,百合容易生长。
生长周期
百合的生长周期为90-120天,根据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 有所差异。
种植方法
土壤选择
选择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种 植。
花盆选择
使用透气性好的花盆进行种植,有 利于百合的生长。
播种方法
将疏松的土壤装入花盆中并浇水, 直到花盆底部流出水。然后在花盆 表面均匀播种,种子间距不要太密 集。
水肥调控
总结词
合理的水肥管理可以促进百合的生长和开花。
详细描述
在百合的生长过程中,应根据需要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百合的开花期,应适当控制浇水,以避免 花朵凋谢。同时,应施用适量的肥料,以满足百合的营养需求。
06 采收与包装
采收时间
01
一般来说,百合花在开放率达到 70%左右时,是最佳的采收时间 。
盆土配置
土壤选择
使用疏松而不太粘的土壤进行盆 栽,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盆土配制
将田园土、腐叶土和河沙按照 2:1:1的比例混合,再加入适量的 有机肥,配制成盆栽土壤。
盆栽准备
花盆选择
选择透气性好的泥盆或陶瓷盆进行盆 栽,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
盆栽时间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盆栽,此时气 温适宜,百合容易生根和生长。
湿度控制
湿度要求
百合需要适宜的湿度环境,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 会影响其生长。
加湿措施
在干燥的环境下,可以通过喷水、加湿器等措施 增加湿度。
通风换气
保持大棚内空气流通,有助于调节湿度和减少病 害。
04 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害及防治
01
灰霉病

怎样控制百合花的花期

怎样控制百合花的花期

怎样控制百合花的花期百合花的花期调控对百合花适应市场要求提高经济价值具有很高的作用,调控百合花的花期要做好温度和光照的控制。

1、超促成栽培:在8月开始植球,植球前经过春化处理。

方法是用大球在13~15℃下处理42~49天,后转入8℃冷藏处理28~35天。

当新芽生长到5~6厘米时,即开始定植。

这样10~11月鲜切花可上市。

2、促成栽培。

11月翌年2月上旬开花。

用中球先在13℃处理2周(14天),再在3℃下处理4—5周(28—36天),这样可在11—12月开花。

如要求1—2月开花,可先在13℃处理2周,以8℃处理4—5周(28—36天),这时定植后夜间温度较低,应加温保持15℃左右即可。

百合在促成栽培中,当花芽长到1—2厘米时,如光照不足,容易发生消蕾现象。

消蕾常发生在10月底至翌年3月中旬,可通过人工照明补光,方法是每8—10平方米悬挂一盏40瓦高压钠灯,或普通防水白炽灯,补光始期由花芽0·5—1厘米前开始加光一直持续到采收为止。

温度16℃条件下,大约维持6周光照,每天从夜间8时至翌晨4时,对防止消蕾、提早开花和提高切花品质效果甚佳。

3、半促成栽培:用小球即可。

先在2~5℃下处理35~42天,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种植,可使麝香百合在翌年2~4月开花。

若要在2月开花,温度宜保持在15℃左右;若要3月开花,温度保持在13℃为宜。

而4月下旬至5月开花,可以不用加温。

为使发芽一致,种球可先在0~3℃下处理21天。

4、抑制栽培:将球鳞茎封入100%氮气中贮于0~2℃冷库,或用干燥的木悄填装后,用塑料纸包扎贮藏在0℃冷库中,6月种植,8月可开花。

为获得优质百合切花,适宜的光温条件非常重要,尤其在花芽分化和发育期,如麝香百合花芽分化适温为15—20℃,此时若小于10℃或大于30℃,生长较慢,极易发生裂萼现象。

亚洲百合在蕾后若出现低温会发生消蕾现象,光照不足也会消蕾。

生长过程中,以白天温度21—23℃,夜间温度15—17℃最好。

花卉的花期调控

花卉的花期调控
纯品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在水温20 开花习性:喜半阴,怕强光,为长日照植物。
郁金香:百合科郁金香属,喜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凉爽干燥的环境,生长温5~22 ℃,生长适温18 ~ 22 ℃,花芽分化适温17 ~23 ℃。
度时溶解度大于100%,国产一般为40% 短日照诱导下,每周一次
木本花卉月季不断地剪除残花,可以使之四季开花不绝。 二、郁金香花期调控技术
5月
春节
一般品种
8-9月
4 -5 月
三、应用栽培技术
2、使用摘心、修剪技术 一、二年生花卉如一串红、天竺葵、金盏菊、菊花等都可
以利用摘心来控制株形和促进、延迟开花或再度开花; 开花后修剪,然后再施以水肥,加强管理,使其重新抽枝、
发叶、开花。 木本花卉月季不断地剪除残花,可以使之四季开花不绝。 盆栽四季桔可通过摘心、抹芽、环剥(割、缢)等修剪方
主要的生理作用:诱导雌花的形成;促进 原产中国,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长日照诱导下,隔1天喷一次
部分植物开花;抑制细胞伸长生长;促进 一、杜鹃花花期调控技术
活性比矮壮素要高,是一种较好的矮化剂。 原产中国,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
细胞横向扩大。 春化作用的温度范围,不同种类之间差异不大,一般是-5~15℃左右。
赤霉素的主要生理作用:①促进细胞伸长;②代 替长日照或低温诱导开花;③诱导雄花形成;④ 代替低温打破休眠;⑤延缓花朵脱落。
使用赤霉素时应注意:
❖ 依花卉种类和发育时期选择适宜浓度, 浓度过高, 易引起畸形。如打破休眠用时, 八仙花、杜鹃、樱花—200-4000ppm,牡 丹—500-1000ppm;促茎叶伸长用时,菊 花蕾前100—400ppm处理 ,仙客来现蕾 时5—10ppm 处理。
延迟开花的实例

百合的花期调控技术

百合的花期调控技术

百合花期调控主要技术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花卉,其花型优美,花色艳丽,且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消费习惯上多作为喜庆用花,因而节日期间需求量大,价格也较高。

生产上如能合理安排,保证节日期间用花及平时均衡供花,则可提高种花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介绍调控百合花期的主要技术。

3.1 温度调控百合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开花。

所以低温处理是百合花期调控的先决条件。

百合种球不同低温处理和低温处理时间长短与开花期密切相关。

低温处理温度越低,开花期越迟;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花期越提早。

一般以5℃处理8-10周为宜。

在百合生产过程中,对已经低温处理的种球,温度越高,花芽分化也越早,但叶和花的数量较少,花茎短;在低温下栽培,会造成节间缩短、开花延迟。

因此,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如期开花。

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延迟,可采用增加温度的方法促进开花。

从加温到开花的天数,因品种、温度高低以及管理方法等而有所不同。

温度高、湿度适宜的要快些;温度低、湿度不够的要慢些。

因此需加强温室管理,控制好温度,并计算好从加温到开花大致需要的天数,然后按其需要分期移入室内进行加温处理,以按期开花。

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提前,可采用搬入冷室延迟发育的方法调控花期。

冷室保持3-5℃为宜。

室内应安置照明灯,每天以弱光补照几个小时即可。

入室处理的时间以7-10 天为宜。

3.2 光照调控3.2.1光周期调节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光周期。

白昼和黑夜的长度影响开花期的提前与推迟。

麝香型百合和东方型百合均有一定的光周期反应。

百合是长日照植物,长日照处理会使花期提前,短日照处理会使花期延后。

在生产中,采用光周期控制花期一般是长日照处理提前开花,多用于日照短的冬季。

方法是:在夜间,用电灯补充光照以打破暗周期,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个小时以上。

在百合幼苗展叶十几片后可开始灯照。

3.2.2光照强度调节百合喜光照充足,适当的光照强度有利于百合的生长发育。

百合的栽培与百合花期调节

百合的栽培与百合花期调节
花期调控技术
在园林景观中,百合的花期调控尤为重要,以满足观赏需求和保持景观效果。除了上述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 等调控手段外,还可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化学手段进行花期调控。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植 物造成不良影响。
05
百合栽培与花期调节中的常见 问题与对策
生长发育异常问题
营养不良
百合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缺乏营养会导致植株瘦弱、花色暗淡 。应定期施肥,保证养分供应。
3
花期不整齐
可能是植株生长不一致、环境条件差异大等原因 引起。应定期修剪,保持植株整齐度,同时调整 环境条件,使之更均匀。
THANK YOU
施肥:春季和夏季是百合的生长旺季 ,需要适量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 以磷、钾肥。
通过以上的栽培技术管理,可以保证 百合的健康生长,进而为其花期调节 提供良好基础。
03
百合花期调节原理与技术
花期调节的原理
光照周期调控
百合的生长和开花受到光照周期 的影响。通过控制光照时间和黑 暗时间的比例,可以调控百合的 花期。一般而言,长日照条件可
百合花型高雅,花色艳丽,极具 观赏价值。适用于花坛、花境、
庭院等多种园艺场景。
应用
百合可用于切花、盆栽、庭院绿化 等方面。同时,部分百合品种还具 有药用价值,如润肺止咳、清心安 神等功效。
注意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实际栽培和应 用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品种和环 境条件进行调整。
02
百合的栽培技术
生长环境需求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在春季或秋季,将成年百合植株挖起,分开根茎,每株保留 3-4个鳞叶,然后重新种植。
种子繁殖
将成熟的种子播种在肥沃、疏松的土壤中,保持土壤湿润, 约20天左右即可发芽。

一种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发明专利]

(10)申请公布号 CN 102021199 A(43)申请公布日 2011.04.20C N 102021199 A*CN102021199A*(21)申请号 201010263567.X(22)申请日 2010.08.26C12N 15/83(2006.01)A01H 5/00(2006.01)(71)申请人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地址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72)发明人张秀海 任霞 李双 黄丛林吴忠义(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1代理人李桂玲孔祥玲(54)发明名称一种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病毒表达载体将拟南芥的FT 基因(Genbank 中登陆号为NM105222.2)导入百合中;所述的百合的品种为新铁炮富田1号。

所述的病毒表达载体由电击转化法导入农杆菌,得到带有所述的病毒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再将所述的带有病毒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注射入百合小苗的叶片中。

所述的病毒表达载体由质粒载体pGR106构建而成。

所述的农杆菌的菌种为GV3101。

本发明的利用FT 蛋白可以长途运输的性质,由产生部位运输到靶标部位最终促进成花;本发明在处理中没有对植株使用激素,也未涉及到转基因植物,所以没有造成化学药品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本发明的处理过程简单易行、处理后植株养护方便、催化成本低廉。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1.一种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利用病毒表达载体将拟南芥FT 基因(Genbank中登陆号为NM105222.2)导入百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合的品种为新铁炮富田1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调控百合花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毒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得到带有所述的病毒表达载体的农杆菌;再将所述的带有病毒表达载体的农杆菌注射入百合小苗的叶片中。

百合花期调控技术

百合花期调控技术

百合花期调控技术
王凤兰;周厚高;黄子锋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
【年(卷),期】2004(000)008
【摘要】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花卉,其花型优美,花色艳丽,且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消费习惯上多作为喜庆用花,因而节日期间需求量大,价格也较高。

生产上如能合理安排,保证节日期间用花及平时均衡供花,则可提高种花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介绍调控百合花期的主要技术。

【总页数】1页(P25)
【作者】王凤兰;周厚高;黄子锋
【作者单位】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花卉研究中心,510225;广东仲恺农业技术学院花卉研究中心,510225;广东省东莞市农业种子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
【相关文献】
1.仙客来与百合花期调控技术研究 [J], 田春元;张伟英
2.高海拔地区百合栽培的花期调控技术初探 [J], 王金
3.盆栽火百合在广州地区的栽培管理与花期调控技术 [J], 李天瑶
4.切花百合花期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J], 汤雪燕;周朝东;井泽仁;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刘兴满;孙明伟
5.东方百合“Sorbonne”花期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J], 蔡宣梅;林真;郑大江;方少忠;林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百合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

《百合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百合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百合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百合种植技术与养护指南》一、百合种植技术百合种类与选择:百合花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亚洲百合和欧洲百合。

亚洲百合花色丰富,花瓣层次感强,花形较大,适合大规模种植和切花。

欧洲百合花形较小,但花期较长,适合家庭花园种植。

在选择百合种球时,应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球,种球大小以35寸为宜。

土壤与气候要求:百合喜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

土壤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佳,pH值在之间。

百合不耐炎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夏季应做好遮阴工作,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种球处理与种植时间:在种植百合前,首先要对种球进行处理。

将种球外层的枯萎叶片去除,露出健康的鳞茎。

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即34月份,此时气温逐渐回暖,有利于百合种球的生根发芽。

种植方法与密度:百合的种植方法分为两种:直栽法和斜栽法。

直栽法是将种球直接种植在土壤中,适用于土壤较浅的地区。

斜栽法是将种球斜放于土壤中,有利于种球生根发芽。

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百合品种而定,一般每平方米种植3050株。

施肥与灌溉:百合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施肥和灌溉。

在种植前,应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

生长期间,根据土壤肥力和百合生长状况,适时追施化肥。

灌溉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

夏季高温时期,要注意遮阴、喷水降温,保证百合生长环境的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艺专题》课程论文题目:百合花期调控研究进展学院:农学院菊花花期调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先对球根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进行初步介绍,然后简单的从组织器官、生理机制、分子水平三方面阐述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机理研究的现状,最后从生产实践上对球根花卉中典型的百合提出花期调控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球根花卉.花期调控百合调控技术一.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技术研究1918 年,荷兰的Blaauw 等先后对百合,郁金香等23 种球根类花卉的花期调控进行了详细研究,初步确立了球根花卉开花调节的基本方法。

此后,又研究球根类花卉的生理、生态学,阐明了开花调节的基本理论,确立了球根花卉能够周年开花的生产方式,成为包括百合等球根花卉开花研究的基础。

我国近年主要对一些技术要素进行了研究。

1. 1 光照光是影响植物成花的主要环境因子,可为其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并且触发光形态建成。

参加光形态建成的光受体至少有3 种,其中以对光敏色素的研究最为深入。

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很广,如控制植物的生长与运动、光周期和花诱导等。

光通过光强、光质、光周期(包括昼夜周期、太阳月周期、季节周期) 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光是植物花器官发育的诱导因素,目前主要集中在根据不同花卉品种、感光部位和临界期进行光质、光照时数等方面的研究,并已取得良好效果。

如菊花在自然条件下秋季开花,为了观赏的目的,可人为创造短日照条件使它在6~7 月甚至更早开花;也可通过延长日照时数或用光进行暗期间断、施肥和摘心等措施,使菊花延迟到次年1 月或春节期间开花。

但对于光敏素的生理机制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1. 2 温度史益敏等研究了低温和低温加赤霉素处理以及应用乙烯利处理后再结合低温加赤霉素处理等措施对香雪兰花芽分化和提前开花的效应。

结果表明,香雪兰种球在自然条件下于8 月下旬开始部分解除休眠,在此后进行低温处理或低温加赤霉素处理,可使其在低温处理阶段完成花芽分化,分别提前60 和70 d 开花;在低温和赤霉素处理前45 d ,以50 mg/ kg 乙烯利处理种球,可使花期提前75 d 。

张克中等研究了采用9 ℃低温湿藏,5 种不同冷藏时间处理后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影响。

发现处理之间的差异极显著,从目前实验结果看,以“GA3浸泡+ 6 周低温湿藏”对郁金香花茎伸长效果最好。

1. 3 化学调控植物生长物质主要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两大类。

植物激素指的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含量很少的一些有机化合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

植物在感受各种环境信号后产生许多与植物成花有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过去被称为成花刺激物,现在又称它们为成花生理信号。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有哪一种物质可以称为真正的开花激素。

章骏德筛选出的一种多效唑复合剂,能使室内水栽条件下的水仙根系变得粗短而健壮,叶片短厚绿、挺拔,花枝矮壮、粗大,花期延长7~10 d。

沈惠娟等实验发现复合生长调节剂(BA、GA、NAA、亚精胺) 处理可以促进麝香百合的花芽分化。

实验表明激素与光照或温度结合起来处理比单独用某一因素处理调控成花效果更加显著,说明上述光照,温度和化学等3 种因素相互协调发挥调控作用,但其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球根花卉花期调控机理研究2. 1 开花基因表达高等植物经过一段时期的营养生长后,在合适的外界条件下(其中重要的有光照长度、光强、光质及温度) ,即转向生殖发育(Reproductive development) ,开始花器官的分化形成。

对植物成花研究在认识上最大的转折是基因概念的引入,并认为开花过程是一个基因在特定时间和一定的空间表达的过程。

因此,研究的重点是寻找控制开花过程的基因。

如应用遗传学方法,以拟南芥与金鱼草为模式植物,将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结合起来,利用突变体分离了一系列同源异形基因,目前已对其花器官特征决定的机制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但对成花转变各阶段的基因调控机理现在还知之甚少,只知道某一基因与某一阶段有关,对其调节过程则不清楚,有待深入研究。

2. 2 植物生长物质与基因表达陆文梁等通过对外源激素及外植体年龄的控制,诱导风信子再生花芽不断分化花被片已经获得成功。

对风信子再生花芽不断分化花被片的表现型与拟南芥中AG基因突变后无性生殖花的表现型的异同作了比较与讨论,进而讨论外源激素与AG同源基因表达的关系,为在分子水平上研究激素对AG同源基因的表达调控建立了良好的实验系统。

由此提出植物发育中激素在按程序启动和关闭基因表达中起着一定作用,推测环境信号对植物发育的影响最终也要通过激素的变化来调控基因表达的开闭。

外源激素在诱导再生花芽花器官发生和控制它们的数目的关键作用被进一步证实。

陆文梁等认为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像器官分化的许多转换开关在每轮花器官的分化之间起到一种连接和调节作用,也就是说,这些转换开关起到抑制控制上一轮花器官分化的基因表达,同时又激活控制下一轮花器官分化的基因表达的作用,由此导致花芽中各种花器官自动按程序从花的分生组织分化。

三.百合花期调控主要技术百合为百合科百合属球根花卉,其花型优美,花色艳丽,且寓有“百年好合”的吉祥之意,消费习惯上多作为喜庆用花,因而节日期间需求量大,价格也较高。

生产上如能合理安排,保证节日期间用花及平时均衡供花,则可提高种花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生产实践介绍调控百合花期的主要技术。

3.1 温度调控百合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要经过一个低温阶段才能开花,否则处于休眠状态,不开花。

所以低温处理是百合花期调控的先决条件。

百合种球不同低温处理和低温处理时间长短与开花期密切相关。

低温处理温度越低,开花期越迟;低温处理时间越长,花期越提早。

一般以5℃处理8-10周为宜。

在百合生产过程中,对已经低温处理的种球,温度越高,花芽分化也越早,但叶和花的数量较少,花茎短;在低温下栽培,会造成节间缩短、开花延迟。

因此,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如期开花。

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延迟,可采用增加温度的方法促进开花。

从加温到开花的天数,因品种、温度高低以及管理方法等而有所不同。

温度高、湿度适宜的要快些;温度低、湿度不够的要慢些。

因此需加强温室管理,控制好温度,并计算好从加温到开花大致需要的天数,然后按其需要分期移入室内进行加温处理,以按期开花。

盆花如果花期比预计时间提前,可采用搬入冷室延迟发育的方法调控花期。

冷室保持3-5℃为宜。

室内应安置照明灯,每天以弱光补照几个小时即可。

入室处理的时间以7-10 天为宜。

3.2 光照调控3.2.1光周期调节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的现象称为光周期。

白昼和黑夜的长度影响开花期的提前与推迟。

麝香型百合和东方型百合均有一定的光周期反应。

百合是长日照植物,长日照处理会使花期提前,短日照处理会使花期延后。

在生产中,采用光周期控制花期一般是长日照处理提前开花,多用于日照短的冬季。

方法是:在夜间,用电灯补充光照以打破暗周期,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4个小时以上。

在百合幼苗展叶十几片后可开始灯照。

3.2.2光照强度调节百合喜光照充足,适当的光照强度有利于百合的生长发育。

生长前期需要较多的遮光量,以促进茎的伸长,现蕾后要适当增加光照。

光照不足容易导致花蕾脱落,其中亚洲型百合对光照不足的反应最敏感。

冬季在温室中进行促成栽培,需要灯照补光。

方法是:每8-10㎡悬挂400瓦电灯一盏,离植株1.5m。

补光时间为现蕾时开始,到切花前为止。

在补光的同时应结合加温,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花期。

3.3 定植时间在充分打破休眠后,定植时间是决定开花期的重要因素。

在可控光温的温室中种植,定植时间可以大致确定开花期。

在大田中种植,花期受外界温度、光照变化影响较大。

因此,可依据气象预报,若今年比往年气温升高1-2℃,可推测其生育期提前3-5天,花期也相应提前.3-5天,从而可大致确定定植时间。

最近几年来开花控制的分子生物学发展很快,不断有新的基因被克隆,而且对已知基因的功能了解也不断深入,开花启动过程中的基因调控机理已成为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

通过内在或环境因素对成花转变进行控制是植物生活方式的一个方面。

由于生态环境是如此多样和易变,使得植物发育从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表观上共同的目的。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研究的途径有两种: (1) 成花转变的遗传控制。

近年来,对拟南介成花转变的遗传学基础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大量成花转变的遗传控制知识; (2) 通过环境控制来改变花期,如进行光(光照时间长短、光强、光质) 、温度、激素的处理调控花期。

对于球根花卉的开花研究主要采用第2 种方法。

目前对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还在不断深入,但对开花的研究仍处于假说阶段。

植物的成花是内外界因子共同协调的结果,植物体内各类基因的时空顺序表达是生长发育的基础,对植物进行长期调控还需要将遗传学、植物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紧密结合。

另外花期调控的机理研究和技术研究缺乏结合的桥梁,极大地阻碍了花期调控的产业化生产。

因此,从整体上认识植物的开花,还需要新的手段和思路。

当然,掌握植物开花的生理机制,合理地进行花期调控,对丰富植物发育的基础研究和提高花卉商业应用价值的作用是无疑的。

参考文献;【1】王磊,汤庚国,刘彤等.球根花卉花期调控的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8(1);66-70【2】王凤兰,周厚高,黄子锋等.百合花期调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4(8);25【3】陈永宁. 未来开花研究之管见[J]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5):375 - 384.【4】郭志刚,张伟.球根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张效平. 光强和增施CO2唐菖蒲生长开花的影响[J] . 园艺学报,1995 ,22(1):73 - 76.【6】史益敏. 低温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雪兰开花的影响[J].园艺学报1997 ,24 (2) :15 - 188.【7】张克中. 低温及赤霉素GA3处理对郁金香促成开花的作用[J] .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9 (3) :31 - 34.【8】杨慧静,赵国防. 温度赤霉素对晚香玉的花期调控[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 ,24 (4) :343 - 345.【9】傅永福,孟繁静. 植物成花转变过程的基因调控[J] .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 ,33 (5) :393 - 400.【10】潘文,龙定建,唐玉贵. 几种常见花卉的花期调控技术[J].广西林业科学,2003,(32)4;205-2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