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习题(1)
生态学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个)1、生态位的英文是___BA.habitat B.niche C.site D.place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C)。
A.牛B.蛔虫C.珊瑚虫D.青蛙3、寄生蜂将卵产在寄主昆虫的卵内,一般要缓慢地杀死寄主,这种物种间的关系属于(D)。
A.偏利作用B.原始合作C.偏害作用D.拟寄生4、生物地理群落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C)。
A.达尔文B.奥德姆C.苏卡乔夫D.坦斯利5、红树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A)。
A.热带或亚热带B.温带C.寒温带D.极地6、下列类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属于生态农业范畴的是(C)。
A.养鱼塘的分层养B.农田的间作套种C.海洋的网箱养殖D.稻田养鱼或养鸭7、盐度周期性变化明显的生态系统是(B)。
A.海洋B.河口湾C.红树林D.盐湖8、确定生态系统内消费者营养级的依据是(D)。
A.根据消费者的个体大小B.根据消费者的食量大小C.根据消费者的食性D.根据消费者的主要食性9、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C)。
A.次生演替B.快速演替C.内因性演替D.外因性演替10、在___B竞争方式下,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
()A.干扰性 B.利用性C.种间D.种内11、可见光穿过水体遵循一个称为_C__的负指数关系。
()A.阿伦法则B.Hamilton定律C.比尔定律D.贝格曼规律12、绿色植物光合活性辐射(PAR)带波长位于__A_。
()A.380nm~700nm B.380nm~760nm C.150nm~4000nm D.490nm~620nm 13、下列同化效率最高的动物类群是(C )A食草动物 B 杂食动物 C 肉食动物 D 碎食动物14、下列动物类群中,生产效率最高的是(D )A无脊椎动物 B 外温性脊椎动物 C 内温性脊椎动物 D 原生动物15、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原则是(D)。
A.生态环境B.群落外貌和结构C.群落种类组成D.群落动态(S389)16、下列生活型谱中,符合苔原群落的生活型谱是(D)。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生态系统(2分)答案: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 生物群落(2分)答案: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稳定的群体。
3. 食物链(2分)答案:食物链是描述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它表现了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能量和物质转移关系。
4. 物种丰富度(2分)答案:物种丰富度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 生态位(2分)答案: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和角色,包括其食物关系、生活史、繁殖习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关系等。
6. 生物多样性(2分)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
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能量D. 生物多样性答案:D2. 以下哪个概念描述的是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A. 食物链B. 生态位C. 种间关系D. 生物多样性答案:B3. 在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A)A. 捕食与被捕食关系B. 竞争关系C. 合作关系D. 寄生关系答案:A4. 物种丰富度最高的生态系统是(C)A. 北极苔原B. 深海生态系统C. 热带雨林D.草原生态系统答案:C5. 以下哪种生物在生态位划分中属于初级消费者?(A)A. 兔B. 鹰C. 蛇D. 鼠答案:A三、简答题1. 请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5分)答案: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
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环境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生态系统的作用是实现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维持生态平衡,为生物提供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2. 请解释物种丰富度的意义。
(5分)答案:物种丰富度是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它反映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生态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是()A. 个体生物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 生物成分B. 非生物成分C. 人类活动D. 经济系统答案:D3. 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是由于()A. 食物资源有限B. 栖息地空间有限C. 环境容纳量有限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A.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B. 初生演替和原生演替C. 次生演替和原生演替D. 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答案:A5.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是()A.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 个体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 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A6.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碳固定B. 氧气生成C. 气候调节D. 货币流通答案:D7.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A. 环境所能维持的最大种群数量B. 种群数量的最小值C. 种群数量的稳定值D. 种群数量的最大增长率答案:A8. 种群的性别比例对种群的增长有何影响?()A. 没有影响B. 影响种群的遗传多样性C. 影响种群的出生率D. 影响种群的死亡率答案:C9. 群落水平上的能量流动遵循()A. 能量守恒定律B. 质量守恒定律C. 能量递减定律D. 质量递增定律答案:C10.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A. 单向流动B. 循环流动C. 线性流动D. 双向流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群落的结构?()A. 气候B. 土壤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草食性动物B. 肉食性动物C. 腐生菌D. 植物答案:ABC3.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多样性维持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A. 栖息地破坏B. 外来物种入侵C. 气候变化D. 过度捕捞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食物供给B. 空气净化C. 休闲旅游D. 药用植物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阴性植物的特点是( )。
A、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B、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阴湿条件下C、光补偿点较低,生长在全光照条件下D、光补偿点较高,生长在阴湿条件下正确答案:B2、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
A、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B、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C、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D、保持生态平衡正确答案:A3、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
A、真菌B、化能合成细菌C、蕨类植物D、蓝绿藻正确答案:A4、判断以下群落类型属于群落分类单位中的哪个层次分类单位。
典型草原( )。
A、群系B、植被型组C、植被型D、植被亚型正确答案:D5、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
A、能量越来越少B、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C、能量越来越多D、能量基本没有变化正确答案:A6、生态系统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A、瓦尔明B、达尔文C、坦斯利D、奥德姆正确答案:C7、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A、土壤顶级B、地形项级C、偏途顶级D、气候项级正确答案:D8、常绿阔叶林的分布区域是()。
A、温带B、热带C、亚热带D、寒温带正确答案:C9、物种在自然界中生长的地方最可能的是( )。
A、无天敌B、生境条件最好的地方C、该种竞争能力最大的地方D、环境条件较稳定的地方正确答案:C10、中国植物群落分类原则是()。
A、生态学原则B、植物区系学原则C、群落学-生态学原则D、动态原则正确答案:C11、关于水环境和陆地环境比热容的区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环境放热比陆地环境更快B、水环境的比热容比陆地环境大C、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在温度变化上缓冲性更大D、水环境吸热比陆地环境更慢正确答案:A12、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生态学是研究以下哪项的科学?A. 人体解剖学B. 植物分类学C. 动物行为学D. 生物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答案:D(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3.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A. 可循环的B.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 双向流动D. 随机流动答案:B二、填空题4.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是能量的来源。
5. 食物链中,位于最顶端的消费者被称为______。
答案:4. 阳光5. 顶级捕食者三、简答题6. 简述生态平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这种平衡对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至关重要。
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可能会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甚至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7. 描述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
答案: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包括:物种多样性(不同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同一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多样性)。
四、论述题8.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答案: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排放和气候变化,可能对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生物栖息地的破坏、物种灭绝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
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施可持续的资源管理政策,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以及提高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五、计算题9.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000千卡,能量传递效率为10%,计算次级消费者能获得的最大能量是多少?答案:次级消费者能获得的最大能量 = 1000 * 10% * 10% = 10 千卡六、案例分析题10. 某地区由于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严重下降。
请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涵盖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物圈。
2、以下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年龄结构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主要有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农田D 荒漠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5、生物多样性包括()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填空题1、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群落的演替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初生演替;次生演替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调节机制主要是________。
答案:负反馈调节三、简答题1、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如磷循环)。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

生态学习题及答案生态学习题 1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习题0 绪论一、填空题1.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种群是栖息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复合体。
3. 生物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复合体。
4. 生态系统是在同一地域中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5. 生物圈包括(岩石圈)的上层、(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6. 生态系统是研究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中心的宏观生物学。
7. 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各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8. 生态学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
9. 生态学按照生物分类类群主要分为(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一、填空题1、生态学中的环境一般以(生物) 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人类) 为主体。
2、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因子) 、(生物因子) 和(人为因子) 。
3、根据生物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密度制约因子)和(非密度制约因子)。
4、生态因子作用作用特征包括(综合作用)、(主导因子作用)、(阶段性作用)、(直接和间接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6、休眠是生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
7、休眠是生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
8、根据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生物体内状态的影响,可把生物区分为(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
9、生物的大环境包括(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10、生物对特定环境条件的一整套适应性特征称为(适应组合)。
11、光是电磁波,其主要波长范围在(150~4000 nm)。
12、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平衡之处称为(光补偿点)。
13、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将其分为(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14、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常表现在(行为)、(生理)和(形态)。
15、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最低有效温度或生物学零度)。
16、水生植物可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
17、陆生植物可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
18、生活在海洋高渗环境中的动物,其获得水分的主要方式为(食物)、(饮水)和(代谢水)。
19、陆生动物失水的主要途径有(皮肤蒸发)、(呼吸失水)和(排泄失水)。
20、地球上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增加而逐渐(减弱)。
21、哺乳动物排出含氮废物的主要形式是(尿素)5、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
A:紫外光B:红外光C:可见光D:蓝光6、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下列哪一生态因子有关()。
A:温度B:食物C:湿度D:光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个规律称为()。
A:Allen规律B:Bergman规律C:Logistic增长D:Tilman模型8、动物在低温环境中降低身体终端的温度,这种适应是()。
A:生理适应B:行为适应C:形态适应D:对高温的适应9、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
A:最低温度B:最低有效温度C:温度下限D:温度上限10、有效积温法则T=C+KV中,V的含义是()。
A:总积温B:有效积温C:发育速率D:发育起点温度11、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在()。
A:90%以上B:50~70% C:60~80%D:80以上12、植物每生产1 g干物质约需水量为()。
A:349g B:200~300 g C:300~600 g D:600~800 g13、体液浓度随环境渗透浓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是()。
A:变渗动物B:高渗动物C:低渗动物D:恒渗动物14、海洋生活的低渗动物具有发达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是()。
A:排出水分B:获取水分C:排出溶质D:获取溶质15、从赤道到两极,光照强度随纬度的增加而()。
A:减弱B:增强C:不变D:略增强四、解释名词1、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其含义与环境因子基本相同,只是生态因子总是对生物起作用。
2、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环境因素中,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极限而阻止其正常生命活动(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的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在实际工作中找出限制因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生物就会衰竭或不能生存。
4、小环境是指小范围内的生物的特定栖息地,小环境中的气象条件称为小气候。
5、内稳态生物能保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而相对独立于自然界。
如动物一定程度的恒温性(恒温动物通过控制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生理调节;变温动物通过行为来调节,行为调节。
大大提高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扩大了生存空间,增加了生态幅。
五、简答题1、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1)有效积温法则最早是从研究植物中总结出来的,其含义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总热量称为热常数(thermal constant)、总积温(sum of heat)、有效积温(sum of effective temperature)。
K=N(T-C)K:热常数,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单位是“日度”N:发育历期,完成某一发育阶段需要的天数,单位是“d”T:发育期的平均温度C:发育起点温度(2)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K(年总积温)/K1(完成一个世代的总积温)预测生物地理分布:该地区的年积温是否能满足某种生物的总积温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推算生物的年发生历2、说明海洋低渗动物面临的主要矛盾及渗透压调节机制首先说明海洋低渗动物与水环境的关系(1)主要矛盾:排出过量的溶质,获得充足的水分(2)调节机制➢获得水的方式:食物饮海水:主要方式代谢水➢排出溶质的方式发达的排泄器官:鳃、直肠腺3、说明淡水动物面临的主要矛盾及渗透压调节机制首先说明淡水动物与水环境的关系(1)主要矛盾:排出过多的水,获得溶质(2)调节机制➢获得溶质食物鳃或上皮组织主动从环境中摄取➢排出过多的水排泄器官排稀尿4、陆生动物的失水途径与保水机制(1)失水途径皮肤蒸发呼吸排泄失水(2)得水途径和保水机制得水途径:食物、饮水、代谢水保水机制:➢昆虫几丁质的外骨骼和蜡质层,气门瓣控制开闭➢爬行动物的角质磷和皮下脂肪➢鸟类长的呼吸道、肾的重吸收、皮肤腺退化等➢兽类鼻腔冷凝水、重吸收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一、填空:1. 种群是指特定空间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 个体的集合。
2. 种群是指(特定空间) 内能自由交配、繁殖后代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3.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
4.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 和凹型存活曲线。
5.生物种群的存活曲线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凸型、对角线型和(凹型)存活曲线。
6.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
7.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
8. 种群的分布格局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中分布)。
9.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0.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1.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2. 哈-温定律(Hardy-Weinberg law)认为,在一个巨大的、随机交配和没有干扰基因平衡因素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13.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4.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5. 地理物种形成说认为,物种的形成过程包括地理隔离、(独立进化)、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
16. 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r) -对策者向着小型化、高出生率、高扩散能力方向发展。
17. 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K) -对策者向着大型化、低出生率、高竞争能力方向发展。
18.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19.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20. 动物的婚配制度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多雌多雄制(混交制)、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一雄多雌制]和一雌多雄制。
21.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22.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23.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24.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25. 种群间相互作用的主要形式包括竞争、偏害作用(他感作用)、寄生、捕食和[共生]。
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因素与出生率无关?A.性成熟的速度;B.种群死亡率;C.单位时间的繁殖次数;D.繁殖期长短。
2. 下列哪一个因素与死亡率无关?A. 种群密度;B.个体发育期;C.环境优劣;D.自然反应时间。
3.迁出会引起种群的变化是:A. 种群数量减少B.种内竞争加剧C.种间竞争加剧D. 种群数量增加4. 迁入会引起种群的变化是:A. 种群数量减少B.种内竞争降低C.种间竞争降低D. 种群数量增加5.生命表中e x表示:A. 死亡率B. 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6.生命表中d x表示:A. 死亡率B. 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7.生命表中q x表示:A. 死亡率B. 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8.生命表中l x表示:A. 死亡率B. 存活分数C.平均寿命D.死亡数9. 动态生命表又称为:A.特定时间生命表B.垂直生命表C.水平生命表D.静态生命表10. 静态生命表又称为:A.垂直生命表B. 同生群生命表C.水平生命表D.特定年龄生命表11.人类的存活曲线一般是A. A型B. B型C. C型D. A或B型12. 卵生鱼类的存活曲线一般是A. A型B. B型C. C型D. A或B型13. 多数鸟类的存活曲线是A. A型B. B型C. C型D. A或B型14. 种群世代增长率(λ)又称为:A. 无限增长率B.瞬时增长率C.内禀增长率D. 周限增长率15. 哪一个不是逻辑斯谛增长模型A. dN/dt=rN((K-N)/K)B. Nt=K/(1+eα-rt)C. dN/dt=rN((K-N)/N)D. Nt= K/(1+e-r(t-α/r))16. 当种群数量Nt=K/2时,最大可持续收获量(MSY)为:A. K/2B. rK/4C. K/4D. rK/217. 雪兔及其捕食者猞猁种群的年变动规律为:A.9-10年周期B. 3-4年周期C. 2年周期D. 不规则波动18. 在自然界最常见的种群分布类型是: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 集中分布D.规则分布19. 与植物集中分布无关的成因是:A.繁殖特性B. 微域差异C.天然障碍D.气候节律变化20. 与动物集中分布关系不密切的成因是:A.局部生境B.社会关系C.天然障碍D.配偶和生殖结果21. 下列种群特征哪一个属于种间关系?A. 密度效应B. 等级制C. 利他行为D. 捕食作用22. 下列种群特征哪一个属于种内关系?A. 种间竞争B. 通讯C. 寄生D. 共生23. 哪一位生态学家首先提出了生态位(Niche)的概念?A. GrinellB. EltonC. HutchinsonD. Odum24. 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自然选择类型?A. 稳定选择B. 定向选择C. 筛选选择D. 分裂选择:,种间竞争强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