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考研题库

合集下载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考研题库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考研题库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考研题库可持续发展生态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科学。

它涉及到生态学原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研题目,供学习者参考。

题目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生态学中,它强调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旨在实现长期的生态健康和社会福祉。

可持续发展生态学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维护以及社会经济的公平性。

题目2:解释生态足迹的概念,并讨论其在评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生态足迹是一种衡量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影响的方法,它计算了支持人类活动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和水域面积。

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或国家的生态足迹,可以评估其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资源管理和环境政策的决策支持。

题目3:讨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提供生态服务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影响食物链、水循环、土壤肥力和疾病控制等生态过程,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题目4:阐述气候变化对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答案: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导致极地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威胁到生物多样性,还可能影响农业生产、水资源供应和人类健康。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之一。

题目5:讨论绿色能源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角色。

答案:绿色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推广绿色能源有助于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保护环境,同时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考研生态学-7_真题-无答案

考研生态学-7_真题-无答案

考研生态学-7(总分128,考试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1. 生态寿命2. 物质循环3. 适应组合4. 生活型谱5. 生态金字塔二、选择题1. 植物群落分类中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的是。

A.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B.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体系 C.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 D.中国植物群落的分类体系2. 乔木树种的生活型为。

A.地面芽植物B.地上芽植物C.地下芽植物D.高位芽植物3.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4. 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提出并定义的。

A.E.HaeckelB.E.P.OdumC.A.G.TansleyD.Darwin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A.臭氧 B.水蒸气 C.氧化亚氮 D.二氧化硫6. 下列实例中,主要属于适应温度条件的是。

A.梨北橘南 B.仙人掌的叶刺 C.蛾类的趋光性 D.人参在林下才能生长好7. 关于生物地理群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地理群落=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 B.生物地理群落含义与生态系统相近 C.生物地理群落不仅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复杂的能量、物质关系 D.生物地理群落的概念是B.H.苏卡乔夫首先提出来的8. 超顶极也叫。

A.后顶极 B.前顶极 C.亚顶极 D.分顶极9. 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A.种群大发生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D.种群大爆发10. 影响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生物多样性 B.生物量 C.初级生产力D.次级生产力11. 下表是不同群落中高位芽植物生态型的比例,下列数据正确的一组是。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涵盖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物圈。

2、以下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年龄结构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主要有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农田D 荒漠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5、生物多样性包括()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填空题1、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群落的演替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初生演替;次生演替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调节机制主要是________。

答案:负反馈调节三、简答题1、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如磷循环)。

917基础生态学考研题库

917基础生态学考研题库

917基础生态学考研题库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包括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考研的同学们需要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基础生态学的考研题目,供同学们复习和练习。

一、选择题1. 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植物学B. 动物学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微生物学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位的概念?A. 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B. 物种的形态特征C.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D. 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哪项?A. 生物多样性B. 能量流动C. 物种丰富度D. 生物群落二、填空题4.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_________部分。

5.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垂直结构。

6. 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三、简答题7.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8. 解释什么是生态平衡以及它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9. 论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保护措施。

五、案例分析题10.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请分析其生态学原理,并提出恢复草场生态的策略。

答案:1. C2. B3. B4. 非生物5. 水平结构、时间结构6.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7.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且不能循环。

8.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它的重要性在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保证生物多样性。

9. 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发、污染等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保护措施包括减少污染、恢复生态、合理利用资源等。

10. 草场退化的生态学原理包括过度放牧导致的植物群落结构破坏、土壤退化等。

恢复策略可能包括限制放牧、种植耐牧植物、土壤改良等。

希望这些题目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知识,为考研做好充分的准备。

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

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

2023年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学考研真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生态系统的生产过程包括:()和()。

2.影响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有:()、()和()。

3.两个物种竞争的可能结局有:()、()、O和0。

4.生态系统是由。

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的。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划J,错误划X)1.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性定律是不同的。

()2.生物的生理最适点和生态最适点总是相同的。

()3.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采食的食物是不同的。

()4.生态因子和限制因子是一个概念。

()5.单元顶极论和多元顶极论是不同的。

()6.植物群落的演替是波动的一种形式。

()7.生态系统磷的储存库是大气。

()8.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有富集和降解两种不同变化形式。

O9.生物种群的逻辑斯蒂克增长与指数增长是相同的。

()10.食物链就是食物网。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草原:2.灌木;3.第一性生产;4.食物链;5.生态交错区;6.生态因子;7.互利共生;8.生物多样性;9.基盖度;10.分解。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简述影响植物群落演替的因素;2.简述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3.简述内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特点;4.简述生态系统的分解过程;5.简述植物对水分适应的类型和特点;6.简述生态系统的生产过程;7.简述捕食作用;8.简述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9.简述植物水分运动的动力和运动规律;10.简述氮素固定的几个途径。

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根据所学的生态学知识,论述我国生态修复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和途径;2.根据生态系统碳循环特点,论述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中生态系统的作用及其管理途径;3.论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4.运用生态学原理,论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环境生态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考研题目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考研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2. 环境生态学中的“生态位”指的是什么?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C. 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位置D. 物种在进化树上的位置3. 以下哪个概念与生物多样性无关?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个体数量多样性4. 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水体污染?A. 重金属污染B. 农药污染C. 噪声污染D. 有机污染物5. 以下哪种不是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A. 改变物种多样性B. 改变生态系统结构C. 促进生态平衡D. 影响本地物种生存6. 环境影响评价(EIA)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经济效益B.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C.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正面效益D.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法律影响7.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恢复的目标?A. 恢复生态系统功能B. 恢复生物多样性C. 恢复土地的商业价值D. 恢复生态系统结构8. 哪种方法不是生态风险评估中常用的?A. 风险矩阵分析B. 概率风险评估C. 确定性风险评估D. 风险敏感性分析9. 以下哪种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公平性原则B. 持续性原则C. 经济优先原则D. 共同性原则10. 碳足迹是指什么?A. 个人或组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B. 个人或组织对水资源的消耗C. 个人或组织对土地资源的占用D. 个人或组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答案1. D2. A3. D4. C5. C6. B7. C8. D9. C10. A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描述生态足迹的概念及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主要层次,并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环境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植物生态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态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植物生态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A.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植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C. 植物的分类与鉴定D. 植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答案:C2. 植物生态位是指什么?A.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植物在土壤中的分布C. 植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D. 植物在群落中的竞争力答案:A3. 在植物群落演替中,次生演替是指什么?A. 从无植被的裸地开始的演替B.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裸地开始的演替C. 在原有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条件严重恶化的裸地开始的演替D. 在原有植被被破坏后,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的裸地开始的演替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态因子?A. 光照B. 温度C. 土壤类型D. 人类活动答案:C5. 植物生态学中的“生长型”是指什么?A. 植物的生长速度B. 植物的生长习性C. 植物的生长周期D.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答案:B6. 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A. 光照和温度B. 土壤类型和水分C. 人类活动和土壤类型D. 光照和土壤类型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态学中的生态策略?A. r-策略B. K-策略C. 竞争策略D. 捕食策略答案:D8.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量和生长速度B. 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C. 耐旱性和耐盐性D. 耐热性和耐寒性答案:B9. 在植物生态学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通常包括哪些?A. 生态价值和潜在价值B. 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C. 文化价值和潜在价值D. 直接价值和文化价值答案:D10.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态学中的干扰?A. 火灾B. 洪水C. 病虫害D. 人工施肥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哪些?A. 实地调查B. 实验室分析C. 计算机模拟D. 数学建模答案:A, B, C, D12. 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 光照B. 温度C. 土壤湿度D. 植物之间的竞争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属于植物生态学中的生态因子?A. 光照B. 土壤类型C. 土壤酸碱度D. 土壤肥力答案:A, B, C, D14. 植物生态学中的生态位宽度是指什么?A. 植物在生态位中的多样性B. 植物在生态位中的稳定性C. 植物在生态位中的竞争力D. 植物在生态位中的适应范围答案:A, D15. 植物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三次演替D. 人为演替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植物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考研题库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似昼夜节律:动物在自然界所表现出来的昼夜节律除了由外界因素的昼夜周期所决定的以外,在内部也有自发性和自运性的内源决定,因为这种离开外部世界的内源节律不是24小时,而是接近24小时,这种变化规律叫似昼夜节律。

阿朔夫规律: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对于夜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并且这种延长的增强,这种延长越明显。

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黑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延长,对于日出性动物处于恒光的条件下,它们的昼夜周期缩短,并且这种缩短随着光强的增强,这种缩短越明显。

生物钟:是动物自身具有的定时机制。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超冷:纯水在零下40℃以后开始结冰,这种现象叫超冷。

适应性低体温:它是一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此时体温被调节很低,接近于环境温度的水平,心律代谢率及其它生理功能均相应的降低,在任何时候都可自发的或通过人工诱导,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乔丹规律:鱼类的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中比在温暖水域中多。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露点温度: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露点温度。

蓄水量:生产单位重量干物质所需的水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哈-温定律:在无限大的种群中,每一个体与种群内其他个体的交配机会均等,并且没有其它干扰因素(突变、漂移、自然选择等),各代的基因频率不变,无论其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如何,只经历一代,即达到遗传平衡。

遗传漂变:一般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因为在一个很大的种群里,如果不发生突变,根据哈-温定律,不同的基因型频率将保持平衡状态,但在较小的种群中,既使无适应的变异发生,种群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由于隔离,不能充分的随机交配,种群内基因不能达到完全自由分离和组合时产生的误差所引起的,这样那些中性的或不利性状在种群中继续保存下来。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命表:用来描述种群生存与死亡的统计工具。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

空间异质性: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

边缘效应: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生物多样性: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内禀增长率: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食物、领地和其他生物)限制的条件下,由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intrinsic growth rate),记作 rm。

邻接效应:当种群密度增加时,在邻接的个体之间所出现的相互影响。

自疏现象:如果某种植物的播种密度超过一定值时,种内对资源的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而且影响植物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叫自疏现象。

领域:指由个体、家庭或其它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它成员侵入的空间。

领域行为:生物以威胁或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的行为。

领域性:生物具有领域行为的特性叫领域性。

集群:动物聚集在一起叫集群。

阿里规律:动物种群有一个最适的种群密度,因而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产生抑制性的影响。

社会等级:一群同种的动物中,每个个体的地位有一定顺序性或序位,其基础是支配-从属关系,这种顺序性叫社会等级。

种间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的现象。

基础生态位:物种所占据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叫基础生态位。

实际生态位:物种实际占据的生态位叫实际生态位。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生态元:从基因到生物圈所有的生物组织层次均是具有一定生态学结构和功能的单元称为生态元。

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存在和可占据的生态位。

非存在生态位:在一定时间和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某一生态元不存在和不可占据的生态位。

生态位宽度:在现有的资源谱中,一个生态元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的幅度。

生态位重叠:指不同生态元的生态位之间相重合的程度。

竞争排斥原理:在环境资源上需求接近的两个种类是不能在同一地区生活的。

如果在同一地区生活,往往在栖息地、食性、活动时间等方面有所不同。

若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必然是一个物种死亡,若使两个物种同时生存,则要使生态位有差异,使生态位分化。

零增长线:一种生物利用某种必需营养元素时该种生物能存活和增殖的边界线。

寄生:一种生物从另一种生物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的物质获取营养,并造成对宿主的危害,这种现象叫寄生。

种群平衡:指种群较长时间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这一现象叫种群平衡。

种群大爆发:某种生物种群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往往造成不利影响。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叫生态入侵。

种群间的协同进化:指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映而进化。

渐变群: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的连续变化,导致基因频率或表现型的渐变,形成一个具有变异梯度的群体。

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相同或相似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相同或相似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同适应。

趋异适应:同种类的生物当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形成不同的形态或生理特征以及不同的适应方式或途径,这种现象叫趋异适应。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植物之间或动物之间由于趋同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类型。

生态型:同种生物由于趋异适应而在形态、生理及适应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生活史对策: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各种特有的生活史,这种生活史是生物在生存过程中获得生存的对策。

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达到或接近环境容纳量的水平,这种类型称作K-对策。

群落最小面积:指至少要有一定大的面积及相应的空间,才能包含组成群落的大多数生物种类。

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称优势种。

建群种:群落中存在于主要层次中的优势种。

亚优势种: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伴生种:为群落常见种类,它与优势种相伴存在,但不起主要作用。

偶见种或罕见种:在群落中出现频率很低的种类。

多度:物种间个体数量对比的估测指标。

相对密度:某物种的个体数与全部物种个体数的比值。

投影盖度: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基盖度: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

频度:某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相对重量:单位面积或容积内某一物种的重量占全部物种总重量的百分比。

生物多样性: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生活型谱:指群落内每类生活型的种数占总种数的百分比排列成的一个系列。

生态等值种:在不同地理位置但环境相同或相似的地区由于趋同进化而具有相同生活型的植物称为生态等值种。

层间植物:群落除了自养、独立支撑的植物所形成的层次以外,还有一些如藤本植物、寄生、腐生植物,它们并不独立形成层次,而是分别依附各层次中直立的植物体上。

演替:指在某一空间内,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原生演替:从原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次生演替:从次生裸地开始的演替。

演替系列:从生物定居开始直到形成稳定的群落为止,这样的系列过程称为演替系列。

顶级群落:一个群落演替达到稳定成熟的群落。

伴随种:不固定在某一定的植物群丛内的植物种。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直接排序:根据一个或多个已知的环境梯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间接排序:根据群落本身的属性例如种的相关性、群落相似性等导出抽象轴或群落变化方向的排序。

植被型:指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件的生态关系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

植被型组:凡建群种生活型相似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组。

群系:凡是建群种或共建种相同的植物群落联合为群系。

群丛:凡是层片结构相同各层片的优势种或共优种相同的植物群落。

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食物网:不同的食物链间相互交叉而形成的网状结构。

营养级:食物链上每个位置上所有生物的总和。

生态系统:是指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统一体。

同资源种团: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十分之一定律(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食物链结构中,营养级之间的能量转化效率大致为十分之一,其余十分之九由于消费者采食时的选择性浪费,以及呼吸和排泄等而被消耗掉,这就是所谓的“十分之一定律”,也叫能量利用的百分之十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