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十三章习题答案final

合集下载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第十版第十三章练习答案

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篇第十版第十三章练习答案
for (int j = i + 1; j < (); j++) {
if () > (j).doubleValue()) {
currentMin = (j);
currentMinIndex = j;
}
}
;
public class Exercise13_04 {
static MyCalendar calendar = new MyCalendar();
}
/** Constructor */
public TriangleNew(double side1, double side2, double side3) {
= side1;
= side2;
= side3;
}
/** Implement the abstract method findArea in GeometricObject */
}
}
etArea();
}
}
11
public class Exercise13_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ctagon a1 = new Octagon(5);
"Area is " + ());
"Perimeter is " + ());
}
/** Return numerator */
public BigInteger getNumerator() {
return numerator;
}
/** Return denominator */
public BigInteger getDenominator() {

第十三章习题答案final

第十三章习题答案final

1、制备薄膜样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体工艺过程如何双喷减薄与离子减薄各适用于制备什么样品答:基本要求:①薄膜样品的组织结构必须和大块样品相同。

②样品相对于电子束而言,必须有足够多的“透明度”。

③薄膜样品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在制备、夹持和操作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机械力的作用下不会引起变形或损坏。

④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允许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

工艺过程:①从实物或大块的试样上切割厚度为~厚的薄片。

②样品薄片的预减薄(机械法或化学法)③最终减薄,达到电镜所需的透明度,包括双喷电解减薄和离子减薄,目前效率最高和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是双喷电解减薄。

】双喷减薄适用制备金属与部分合金样品。

①不易于腐蚀的裂纹端试样②非粉末冶金试样③组织中各相电解性能相差不大的材料④不易于脆断、不能清洗的试样离子减薄适用制备①不导电的陶瓷样品②要求质量高的金属样品③不宜双喷电解的金属与合金样品[2、什么是衍射衬度它与质厚衬度有什么区别答:由于样品中不同位相的衍射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衬度差别叫衍射衬度。

它与质厚衬度的区别:①衍射基础之上。

②③3晶面严格满足Bragg使入射强度I0分解为I hklA 晶粒内所有晶面与Bragg 角相差较大,不能产生衍射。

在物镜背焦面上的物镜光阑,将衍射束挡掉,只让透射束通过光阑孔进行成像(明场),此时,像平面上A 和B 晶粒的光强度或亮度不同,分别为%I AI 0 I B I 0-I hklB 晶粒相对A 晶粒的像衬度为)(I I I I I I I hkl A B A B ≈-=∆ 明场成像:只让中心透射束穿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明场像。

暗场成像:只让某一衍射束通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暗场像。

中心暗场像:入射电子束相对试样倾斜入射,使衍射斑移到透镜的中心位置,该衍射束通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中心暗场成像。

4、什么是消光距离影响消光距离的主要物性参数和外界条件是什么答:当波矢量为K 的入射波到达样品上表面时,随即开始受到晶体内原子的相干散射,产生波矢量K ’的衍射波,但是在此上表面附近,由于参与散射的原子或晶胞数量有限,衍射强度很小;随着电子波在晶体内深处方向上传播,透射波强度不断减弱,若忽略非弹性散射引起的吸收效应,则相应的能量转移到衍射波方向,使其强度不断增大。

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_0

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_0

---------------------------------------------------------------最新资料推荐------------------------------------------------------第13、14章课后习题答案第 13、 14 章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思考题 1. 何谓发盘?构成发盘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发盘的撤销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 发盘又称发价或者报价,在法律上成为要约。

构成发盘的三个基本要素:(1)标明货物的名称;(2)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数量或规定数量的方法;(3)明示或默示地规定货物的价格或规定确定价格的方法。

《公约》第 16 条规定,在发盘已送达受盘人,即发盘已经生效,但受盘人尚未表示接受之前这一段时间内,只要发盘人及时将撤销通知送达受盘人,仍可将其发盘撤销。

如一旦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则发盘人无权撤销该发盘。

此外,《公约》还规定,并不是所有的发盘都可以撤销,下列两种情况下的发盘,一旦生效,则不得撤销:(1)在发盘中规定了有效期,或以其他方式表示该发盘是不可能撤销的;(2)受盘人有理由信赖该发盘是不可撤销的,并本着对该发盘的信赖采取了行动。

2. 何谓接受?构成接受需具备哪些条件?《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逾期接受以及接受的撤回与修改问题是怎样规定的?答:1 / 20接受在法律上成为承诺,它是指受盘人在发盘规定的时限内,以声明或行为表示同意发盘提出的各项条件。

构成接受的条件有:(1)接受必须由受盘人做出(2)接受必须是同意发盘所提出的交易条件(3)接受必须在发盘规定的实效内作出。

(4)接受通知的传递方式应符合发盘的要求。

在接受的撤回或修改问题上,《公约》采取了大陆法送达生效的原则。

《公约》第 22 条规定:如果撤回通知于接受原发盘应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发盘人,接受得予撤回。

由于接受在送达发盘人时才产生法律效力,故撤回或修改接受的通知,只要先于原接受通知或与原发盘接受通知同事送达发盘人,则接受可以撤回或修改。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补充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均衡产出或收入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加速数二、判断题(F,T)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

()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17.引致投资是由收入变化而导致的投资量。

()18.采用累进税率时,通货膨胀将促进消费。

()19.通过把乘数和加速数结合起来考虑,可以说明经济的周期波动。

()20.根据加速数的定义,投资与收入的绝对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21.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22.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 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 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西经第十三章课后答案

西经第十三章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 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cd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

第13章 课后习题答案 .doc

第13章 课后习题答案 .doc

第13章课后习题答案13-1解(1 )( 2 )==2879.13mm( 3 )不考虑带的弹性滑动时,( 4 )滑动率时,13-2解(1 )( 2 )=(3 )= =13-3解由图可知=图13.6 题13-3 解图13-4解(1 )=( 2 )由教材表13-2 得=1400mm( 3 )13-5解由教材表13-6 得由教材表13-4 得:△=0.17kW, 由教材表13-3 得:=1.92 kW, 由教材表13-2 得:,由教材表13-5 得:取z=313-6解由教材表13-6 得由图13-15 得选用 A 型带由教材表13-3 得选初选取==1979.03mm由教材表13-2 得=2000mm由教材表13-3 得:=1.92 kW,由教材表13-4 得:△=0.17kW 由教材表13-2 得:,由教材表13-5 得:取z=413-7解选用A 型带时,由教材表13-7 得,依据例13-2 可知:,=2240mm , a =757mm ,i=2.3 ,。

由教材表13-3 得=2.28 kW,由教材表13-4 得:△=0.17kW,由教材表13-2 得:取z =5由此可见,选用截面小的 A 型带较截面大的 B 型带,单根带的承载能力减小,所需带的根数增多。

13-8 解略。

13-9解由教材表13-9 得p =15.875mm ,滚子外径15.875(0.54+cot =113.90mm15.875(0.54+cot =276.08mm=493.43mm13-10解(1)由图13-33得查教材表13-11,得取由式(13-18)得P ≤( 2 )由图13-33 得可能出现链板疲劳破坏( 3 )由图13-34 查得可用滴油润滑。

13-11解( 1 )链轮齿数假定,由教材表13-10,取,,选实际传动比链轮节数初选中心距=取由教材表13-13查得取估计此链传动工作位于图13-33所示曲线的左侧,由教材表13-11得采用单排链,≤由教材图13-33得当=960r/min时,08A链条能传递的功率满足要求,节距p =12.7mm。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C++程序设计第三版(谭浩强)第十三章习题答案13.1 题另一解#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void input(double a,double b,double c){cout<<"please input a,b,c:";cin>>a>>b>>c;}void area(double a,double b,double c){double s,area;if (a+b<=c)cerr<<"a+b<=c,error!"<<endl;else if(b+c<=a)cerr<<"b+c<=a,error!"<<endl;else if (c+a<=b)cerr<<"c+a<=b,error!"<<endl;else{s=(a+b+c)/2;area=sqrt(s*(s-a)*(s-b)*(s-c));cout<<"area="<<area<<endl;}}int main(){double a=2,b=3,c=5;input(a,b,c);area(a,b,c);return 0;}13.2 题#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float a[5];cout<<"input data:";for(int i=0;i<5;i++)cin>>a[i];cout<<setiosflags(ios::fixed)<<setprecision(2); for(i=0;i<5;i++)cout<<setw(10)<<a[i]<<endl;return 0;}13.2 题另一解#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float a[5];int i;cout<<"input data:";for(i=0;i<5;i++)cin>>a[i];cout.setf(ios::fixed);cout.precision(2);for(i=0;i<5;i++){cout.width(10);cout<<a[i]<<endl;}return 0;}13.3 题#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for(int n=1;n<8;n++)cout<<setw(20-n)<<<setw(2*n-1)<<setfill('b')<<"b"<<endl;return 0;}13.4 题#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 //VC++ 6.0 要此行//fun1 函数从键盘输入 20 个整数,分别存放在两个磁盘文件中void fun1(){int a[10];ofstream outfile1("f1.dat"),outfile2("f2.dat"); //分别定义两个文件流对象if(!outfile1) //检查打开 f1.dat 是否成功{cerr<<"open f1.dat error!"<<endl;exit(1);}if(!outfile2) //检查打开 f2.dat 是否成功{cerr<<"open f2.dat error!"<<endl;exit(1);}cout<<"enter 10 integer numbers:"<<endl;for(int i=0;i<10;i++) //输入 10 个数存放到 f1.dat文件中{cin>>a[i];outfile1<<a[i]<<" ";}cout<<"enter 10 integer numbers:"<<endl;for(i=0;i<10;i++) //输入10个数存放到f2.dat文件中{cin>>a[i];outfile2<<a[i]<<" ";}outfile1.close(); //关闭 f1.dat 文件outfile2.close(); //关闭 f2.dat 文件}//从 f1,dat 读入 10 个数,然后存放到 f2.dat 文件原有数据的后面void fun2(){ifstream infile("f1.dat"); //f1.dat 作为输入文件if(!infile){cerr<<"open f1.dat error!"<<endl;exit(1);}ofstream outfile("f2.dat",ios::app);//f2.dat 作为输出文件,文件指针指向文件尾,向它写入的数据放在原来数据的后面if(!outfile){cerr<<"open f2.dat error!"<<endl;exit(1);}int a;for(int i=0;i<10;i++){infile>>a; //磁盘文件 f2.dat 读入一个整数outfile<<a<<" ";="" f2.dat="" 中}infile.close();outfile.close();}//从 f2.dat 中读入 20 个整数,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存放到f2.datvoid fun3(){ifstream infile("f2.dat"); //定义输入文件流 infile,以输入方式打开 f2.datif(!infile){cerr<<"open f2.dat error!"<<endl;exit(1);</endl;</a<<"></endl;</endl;</a[i]<<"></endl;</a[i]<<"></endl;</endl;</endl;</setw(2*n-1)<<setfill('b')<<"b"<<endl;</setw(20-n)<</a[i]<<endl;}</setw(10)<<a[i]<<endl;</setiosflags(ios::fixed)<<setprecision(2); </area<<endl;}</endl;</endl;</endl;。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十三章 参考答案

西方经济学练习答案第十三章 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D 5.A 6.B 7.C 8.A9.A10.B11.C 12.D 13.A14.A15.B 16.B 17.C 18.D 19.A20.D二、多项选择题1.ABCD 2.ABCD 3.AB 4.ABC 5.BCD 6.CD 7.ABCD8.BD 9.ABC 10.ABCD三、判断题1.√ 2. √ 3. √ 4. √5.× 6.√7. √8.×9.√10. √11. √12. √13. √14. √15. √16.×17.× 18.× 19.√20.× 21.× 22.√23. √24. √25. √四、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它是国家或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有计划的干预。

2.财政政策——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所作出的决策。

3.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和改变货币供应量,以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4.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的差额。

5.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

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6.法定准备金——中央银行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在所吸收的存款中保持一定的比例作为准备金。

这一比例就是法定准备率。

7.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8.存款创造机制——是指商业银行系统在法定准备金下,通过一系列存贷关系,导致存款总额的增加。

存款货币的增加也就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

五、简答题1.答:宏观经济政策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制备薄膜样品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体工艺过程如何?双喷减薄与离子减薄各适用于制备什么样品?答:基本要求:①薄膜样品的组织结构必须和大块样品相同。

②样品相对于电子束而言,必须有足够多的“透明度”。

③薄膜样品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在制备、夹持和操作的过程中,在一定的机械力的作用下不会引起变形或损坏。

④在样品制备过程中不允许表面产生氧化和腐蚀。

工艺过程:①从实物或大块的试样上切割厚度为0.3~0.5nm厚的薄片。

②样品薄片的预减薄(机械法或化学法)③最终减薄,达到电镜所需的透明度,包括双喷电解减薄和离子减薄,目前效率最高和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是双喷电解减薄。

双喷减薄适用制备金属与部分合金样品。

①不易于腐蚀的裂纹端试样②非粉末冶金试样③组织中各相电解性能相差不大的材料④不易于脆断、不能清洗的试样离子减薄适用制备①不导电的陶瓷样品②要求质量高的金属样品③不宜双喷电解的金属与合金样品2、什么是衍射衬度?它与质厚衬度有什么区别?答:由于样品中不同位相的衍射条件不同而造成的衬度差别叫衍射衬度。

它与质厚衬度的区别:①衍射基础之上。

②③3晶面严格满足Bragg满足“双光束条件”,使入射强度I0分解为I分,A较大,不能产生衍射。

在物镜背焦面上的物镜光阑,将衍射束挡掉,只让透射束通过光阑孔进行成像(明场),此时,像平面上A 和B 晶粒的光强度或亮度不同,分别为I A ≈I 0I B ≈ I 0-I hklB 晶粒相对A 晶粒的像衬度为)(I I I I I I I hkl A B A B ≈-=∆ 明场成像:只让中心透射束穿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明场像。

暗场成像:只让某一衍射束通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暗场像。

中心暗场像:入射电子束相对试样倾斜入射,使衍射斑移到透镜的中心位置,该衍射束通过物镜光栏形成的衍衬像称为中心暗场成像。

4、什么是消光距离?影响消光距离的主要物性参数和外界条件是什么?答:当波矢量为K 的入射波到达样品上表面时,随即开始受到晶体内原子的相干散射,产生波矢量K ’的衍射波,但是在此上表面附近,由于参与散射的原子或晶胞数量有限,衍射强度很小;随着电子波在晶体内深处方向上传播,透射波强度不断减弱,若忽略非弹性散射引起的吸收效应,则相应的能量转移到衍射波方向,使其强度不断增大。

当电子波在晶体内传播到一定深度时,由于足够的原子或晶胞参与了散射,将使透射波的振幅Φ0下降为零,全部能量转移到衍射方向使衍射波振幅Φg 上升为最大。

又由于入射波与(hkl)晶面交成精确的布拉格角θ。

那么由入射波激发产生的衍射波也与该晶面交成同样的角度,于是在晶体内逐步增强的衍射波也必将作为新的入射波激发同一晶面的二次衍射,其方向恰好与透射波的传播方向相同。

随着电子波在晶体内深度方向上的进一步传播,能量转移过程将以反方向被重复,衍射波的强度逐渐下降而透射波的强度相应增大。

这种强烈动力学相互作用的结果,使I 0和I g 在晶体深度方向发生周期性的振荡。

振荡的深度周期叫做消光距离,记做εg 。

这里“消光”指的是尽管满足衍射条件,但由于动力学相互作用而在晶体内一定深度处衍射波(或透射波)的强度实际为零。

理论推导:εg =g F n d ⋅⋅⋅⋅λθπcos 又V c =d(n 1) ∴εg =gc F V ⋅⋅⋅λθπcos 影响εg 的物性参数:d ——晶面间距、n ——原子面上单位体积内所含晶胞数、或 V c ——晶胞体积、F g ——结构因子外界条件:加速电压、入射波波长λ、入射波与晶面交成成的布拉格角θ。

8、什么是缺陷不可见判据?答:对于给定的缺陷,R (x,y,z )是确定的;g 是用以获得衍射衬度的某一发生强烈衍射的晶面倒易矢量,即操作反射。

如果g · R=整数 (0,1,2,… )则α=2πg·R ,e -i α=1 (α=2π的整数倍。

)此时缺陷的衬度将消失,即在图像中缺陷不可见。

如果g · R ≠整数 ,则e -i α≠1, (α≠2π的整数倍。

)此时缺陷的衬度将出现,即在图像中缺陷可见。

由g ·R=整数所表示的“不可见性判据”,是衍衬分析中用以鉴定缺陷的性质并测定缺陷的特征参量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9、说明孪晶与层错的衬度特征,并用其各自的衬度原理加以解释。

10、要观察钢中基体和析出相的组织形态,同时要分析其晶体结构和共格界面的位向关系,如何制备样品?以怎样的电镜操作方式和步骤来进行具体分析?答:通过双喷减薄或离子减薄方法制备电镜样品,观察包括基体和析出相的区域,拍摄明、暗场照片;采用样品倾转,使得基体与析出相的界面与电子束平行,用选区光阑套住基体和析出相进行衍射,获得包括基体和析出相的衍射花样进行分析,确定其晶体结构及位向关系。

一、选择题1、将某一衍射斑点移到荧光屏中心并用物镜光栏套住该衍射斑点成像,这是( C )。

A. 明场像;B. 暗场像;C. 中心暗场像;D.弱束暗场像。

2、当t=5s/2时,衍射强度为( D )。

A.Ig=0;B. Ig<0;C. Ig>0;D. Ig=Imax。

3、已知一位错线在选择操作反射g1=(110)和g2=(111)时,位错不可见,那么它的布氏矢量是( B )。

A. b=(0 -1 0);B. b=(1 -1 0);C. b=(0 -1 1);D. b=(0 1 0)。

4、当第二相粒子与基体呈共格关系时,此时的成像衬度是( C )。

A. 质厚衬度;B. 衍衬衬度;C. 应变场衬度;D. 相位衬度。

5、当第二相粒子与基体呈共格关系时,此时所看到的粒子大小( B )。

A. 小于真实粒子大小;B. 是应变场大小;C. 与真实粒子一样大小;D. 远远大于真实粒子。

6、中心暗场像的成像操作方法是( C )。

A.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B.以物镜光栏套住衍射斑;C.将衍射斑移至中心并以物镜光栏套住透射斑。

二、判断题1、实际电镜样品的厚度很小时,能近似满足衍衬运动学理论的条件,这时运动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衬度像。

(√)2、厚样品中存在消光距离ξg,薄样品中则不存在消光距离ξg。

(×)3、明场像是质厚衬度,暗场像是衍衬衬度。

(×)4、晶体中只要有缺陷,用透射电镜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缺陷。

(×)5、等厚消光条纹和等倾消光条纹通常是形貌观察中的干扰,应该通过更好的制样来避免它们的出现。

(×)三、填空题1、运动学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是双光束近似和柱体近似。

2、对于理想晶体,当样品厚度或偏离矢量连续改变时衬度像中会出现等厚消光条纹或等倾消光条纹。

3、对于缺陷晶体,缺陷衬度是由缺陷引起的位移矢量导致衍射波振幅增加了一个附加位相角 ,但是若 附加的位相角α =2π的整数倍时,缺陷也不产生衬度。

4、一般情况下,孪晶与层错的衬度像都是平行 直线 ,但孪晶的平行线 间距不等 ,而层错的平行线是 等间距 的。

5、实际的位错线在位错线像的 一侧 ,其宽度也大大小于位错线像的宽度,这是因为位错线像的宽度是 应变场 宽度。

四、名词解释1、明场像:让透射束通过物镜光阑而把衍射束挡掉得到图像衬度的方法,叫明场成像,所得到的像叫明场像。

2、暗场像:用物镜光阑挡住透射束及其余衍射束,而只让一束强衍射束通过光阑参与成像的方法,称为暗场成像,所得图象为暗场像。

3、中心暗场像:用物镜光阑挡住透射束及其余衍射束,而只让一束强衍射束通过光阑参与成像的方法,称为暗场成像,所得图象为暗场像。

如果物镜光阑处于光轴位置,所得图象为中心暗场像。

5、消光距离ξg :晶体内透射波与衍射波动力学相互作用,使其强度在晶体深度方向上发生周期性振荡,振荡的深度周期叫消光距离。

6、衍射衬度:入射电子束和薄晶体样品之间相互作用后,样品内不同部位组织的成像电子束在像平面上存在强度差别的反映。

衍射衬度主要是由于晶体试样满足布拉格反射条件程度差异以及结构振幅不同而形成电子图象反差。

五、问答题1、用缺陷晶体衍衬运动学基本方程解释衬度形成原理。

答:缺陷晶体的衍射波振幅为:∑=Φ+-柱体)(αϕξπi e i g g与理想晶体相比较,可发现由于晶体的不完整性,在缺陷附近的点阵畸变范围内衍射振幅的表达式中出现了一个附加的位相因子e -iα,其中附加的位相角α=2πg ·R 。

所以,一般地说,附加位相因子e -iα引入将使缺陷附近物点的衍射强度有别于无缺陷的区域,从而使缺陷在衍衬图像中产生相应的衬度。

2、用理想晶体衍衬运动学基本方程解释等厚条纹与等倾条纹。

答:通过对双光束近似和柱体近似的假设,我们得到理想晶体衍射强度公式2222)()(sin s st I g g ππξπ= 等厚条纹:如果晶体保持在确定的位向,则衍射晶体偏离矢量s 保持恒定,此时上式可以改写为I g =sin 2(πts)/(sξg )2 显然,当s 为常数时,随样品厚度t 的变化,衍射强度将发生周期性的振荡,振荡度周期为t g =1/s 这就是说,当t=n/s(n 为整数)时,I g =0;而当t=(n+1/2)/s 时,衍射强度为最大I gmax =1/( sξg )2。

I g 随t 周期性振荡这一运动学结果,定性的解释了晶体样品楔形边缘处出现的厚度消光条纹。

根据式 I g =sin 2(πts)/(sξg )2 的计算,在衍射图像上楔形边缘上将得到几列亮暗相间的条纹,每一亮暗周期代表一个消光距离的大小,此时t g =ξg =1/s 。

因为同一条纹上晶体的厚度是相同的,所以这种条纹叫做等厚条纹,所以,消光条纹的数目实际上反映了薄晶体的厚度。

等倾条纹:如果把没有缺陷的薄晶体稍微弯曲,则在衍衬图像上可以出现等倾条纹。

此时薄晶体的厚度可视为常数,而晶体内处在不同部位的衍射晶体面因弯曲而使他们和入射束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即薄晶体上各点具有不同的偏离矢量s。

在计算弯曲消光条纹的强度时,可把式I g=ΦgΦg*=(π2/ξ2g)sin2(πts)/(πs)2改写成I g=(πt)2×sin2(πts)/[ ξ2g×(πts)2]因为t为常数,故I g随s变化。

当s=0,±3/2t,±5/2t,…时,I g有极大值,其中s=0时,衍射强度最大,即I g=(πt)2/ξ2g当s=±1/t,±2/t,±3/t…时,I g=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