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第3.3 清洁生产评价(2008级环科)20111107

12. 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3. 磷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4. 轮胎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5. 铅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6. 陶瓷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7. 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4月 18. 纯碱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7月 19. 发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7月 20. 机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7月 21. 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7月 22. 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007年7月
三、城市清洁生产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城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值
序 号 1 2 3 4 5 6 子体系名称 城市实施清洁生产企业数量和审核通过率的评价指标子 体系 城市环境质量水平的评价指标子体系 清洁生产的政策、地方法规制定和建设评价指标子体系 城市实施清洁生产全民教育和民众意识水平的评价指标 子体系 企业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的评价指标子体系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评价指标子体系 权数 0.20 0.25 0.15 0.10 0.20 0.10
一、什么是绿色GDP(GGDP)?
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绿色GDP
1. 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 GDP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
生产法是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 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增加 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计算GDP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对常住单位的生产活动成 果进行核算。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 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计算公式为: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2 0 10 4. 3 5. 5 20 . 4 1O . 5
1 本项 目获得 的产品是下游 工厂一冶炼厂 的原料 , 、 其清 洁性主要 体现 因品位 高而减少 了冶炼渣 的产生量 、 生金属提高 了冶炼 厂的经 伴 济效益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 2 产品为 固体 , 、 运输方便 , 只要管理严密 , 安全措施到位 , 不会造成
一
、
前 言
表 1类似企业 的资源综合回收水平 对 比 表 名称
本项 目
某 工程 总投资 18 万元 , P ( 65 以A 仲钨酸铵 ) T 生产厂家的钼渣 、 钨渣 为原料 , 分别建设 钼渣利用生产线和钨渣利用生产线 , 中对钼渣采用 其 “ 化+ 浆 碱溶沉铜+ 出+ 化沉 钼+ 浸 硫 氧化沉 钨” 工艺生产氢氧化铜 、 硫化 钼、 钨酸钙 ; 对钨渣采用 “ 浆化+ 浸出+ 净化除杂+ 沉硅铝 + 氧化 沉钨+ 铁 锰 回收” 工艺生产钨酸钙 、 铝渣 和铁锰渣 。这几种产 品为铜 、 、 等 硅 钼 钨 行业 的基础原 料。氢氧化铜一般 销往 铜冶炼厂 ; 化钼一般销往钼 冶 硫 炼厂 , 用于 生产 钼酸铵及氧化钼 ; 钨酸钙是 A T工厂的生产原料 ; 铝 P 硅 渣一般外售 白碳粉冶炼厂 ; 铁锰渣一般外售钢铁 厂。 该项 目 综合利用 了A 生产过 程中产 出的废渣 , T P 同时回收了铜 、 钼 等金 属 , 可使钨冶炼企业更好地 利用低 钨高 钼复杂矿 , 效缓解 我国钨 有 资源紧缺之状况 , 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 该项 目达产后 具有 预计
可 实 现 利润 80 元 / 。 0万 年
钼回收率
9 % 6
钨 回收率
8 -% 83
昆山兴邦钨钼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清洁生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根据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确定权重
评价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如加权平均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的内容
章节副标题
资源利用指标
资源消耗量:包括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等 资源利用率:衡量资源利用效率,如能源利用率、水资源利用率等 资源回收利用率:衡量废弃物回收利用情况,如废旧物资回收率、废旧物资再利用率等 资源节约措施:包括节能、节水、节材等措施,以及实施效果评估。
环境维度:包 括污染物排放、 能源消耗、资 源消耗等指标
经济维度:包 括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投 资回报等指标
社会维度:包 括员工福利、 社会责任、社 区影响等指标
权重分配:根 据企业实际情 况和行业特点 进行合理分配
综合评价方法
指标体系构建: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
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THEME TEMPLATE
感谢观看
稻壳学院
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 系的实践案例
章节副标题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案例一:美国 杜邦公司,通 过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体系, 成功实现减排 和资源循环利
用
案例二:德国 巴斯夫公司, 通过清洁生产 评价指标体系, 成功实现能源 效率提升和废
物减量
案例三:中国 宝钢集团,通 过清洁生产评 价指标体系, 成功实现废水 和废气排放减
评价结果 分析:对 评价结果 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 的问题和 改进方向
制定改进 措施:根 据评价结 果,制定 相应的改 进措施, 如节能减 排、优化 生产工艺 等
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

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2003-10-16清洁生产是目前公认的工业污染控制最佳途径,国家环保总局已明确要求将其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工作中也常可见到清洁生产的内容。
但这两者的结合毕竟是新生事物,许多内容还有待研究。
笔者在此拟对两者结合的可行性、现存问题以及目前研究动向做一个简单介绍。
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容性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拟建项目环境污染问题防患于未然的一项环境管理制度。
清洁生产是以污染预防为核心,将工业污染防治重点由末端治理改为生产全过程削减的全新生产方式。
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均旨在预防污染,这是两者相容性的基础;清洁生产虽具节能、降耗和减污等诸多优点,但目前推行情况却不尽人意,将清洁生产纳入环评,有利于清洁生产的有效推行;把清洁生产纳入环评,同时也丰富了环评的内容,提高了环评的实用性。
所以,两者的结合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清洁生产评价与常现环境影响评价的异同性为了便于比较,在此将纳入清洁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称为清洁生产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与常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共性主要在于两者目的均为预防污染,且清洁生产评价是在常规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的。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从评价依据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或设计报告,清洁生产评价却不拘于此;从评价对象和内容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针对拟定的整体工艺过程,进行末端产污、治污、排污评价。
清洁生产评价主要针对生产过程单元的污染控制分析,并增加了原料和产品评价:从评价目标和重点看,常规环境影响评价以污染物达标排放为主,清洁生产评价则以消减污染物排放量和降低废物毒性为主。
总之,清洁生产评价是常规环评的发展和进步。
现存主要问题目前,清洁生产已成为工业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但由于工作开展时间不长,亦无国外经验可鉴,因此工作开展时尚存在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标准问题在环评中如何进行清洁生产评价,首先应该建立参照标准——一套完整的清洁生产定量评价体系,即包括评价原则、程序、指标、模式和结果判断分析等。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本文首先论述了清洁生产的含义和目的等内容,随后分析了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并探讨了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的意义,最后对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研究。
标签: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运用1清洁生产概述清洁生产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应用的富有创造的新型思维方式,其代表着能够通过在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以实现生态效率的增加,并有效降低人类和环境承担的风险。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清洁生产的目的在于以“预防污染”为原则,对生产从设计、材料选择、能源利用、工艺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面全程监控,从生产源头上减少资源浪费,在保证资源利用率提高的同时,有效限制了污染的产生,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就清洁生产的内在含义来说,可以使其成为一种最大化的生产模式的社会经济效益。
目前清洁生产分析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清洁生产的概念却仍然不够明确。
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清洁生产论述的深度、范围等较混乱,还缺少系统性和规范性,具体表现为缺乏标准方法和规范化技术导则、缺乏可借鉴数据和定量指标体系、各参与方对清洁生产的认识和理解不深等,在编写环境影响报告时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能充分发挥清洁生产在促进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2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是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预防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的污染,两者均要求对产品的原材料、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有着很强的结合性。
环境影响评价更加侧重于建设项目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浓度限值和总量控制的要求,通过对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方式分析,明确建设项目的污染物来源和产生量,利用项目设计方案中拟采用的污染物处理工艺和环境评价报告所提出的改进措施分析污染物是否达标,并在污染产生后,采用污染治理措施和设备消除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来实现污染的防治。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

浅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摘要:清洁生产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建设中环境影响可行性分析方法,它是通过对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评估,进而提出一些可以减少污染以及减轻不良影响的具有可行性的分析对策。
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开始逐步陷入了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两大困境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对于实现资源整合与较少污染物的产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清洁生产作为新时期环境评析以及保护措施,通过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合理的清洁生产思维与方法弥补因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态环境造成的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分析引言清洁生产是指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采取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生态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清洁生产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清洁生产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环保主管部门的重视,清洁生产分析已成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把由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发布的《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作为依据,并且与某个原料为天然气的氮肥项目相结合,分析探讨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
1 环境影响评价概述随着人类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已经成为时代发展面临的最大隐患。
环境影响评价对于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具有重大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正在规划以及建设的项目后期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诸多影响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并且通过分析、预估后的各种数据信息制定出一些能够预防或者减轻不良影响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具体措施,并进行跟踪以及检测的制度。
2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1 技术导则的要求及存在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中指出:对于一些清洁生产的建设项目,如果国家已经发布相关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则应该按照所发布规范性和指导性内容对其进行清洁生产水平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如果有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进一步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反之还要从生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情况、生产过程及生产工艺与设备是否优化、废物产生与处理及回收利用情况、环境管理要求等方面来确定。
基于清洁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与研究

基于清洁生产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考与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当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清洁生产分析现状,分析了清洁生产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差异性、相容性。
通过将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既深化、拓展了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增强其实效性,同时又促进企业在建设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自觉推行清洁生产。
关键词:清洁生产环境影响评价实效性1 引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是一种以污染预防为核心,将工业污染防治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污染削减的全新战略,即探讨如何从生产源头减少资源的浪费,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控制污染产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1]。
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的目标均为实现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前者侧重于污染产生后的环境影响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污染控制措施,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要求,追求的是“末端治理”的功效;后者则强调在生产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及服务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污染预防,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实施30多年以来,对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控制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我国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在评价的技术方法、工作程序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
2.1 针对性不强目前,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内容和质量上看,不难发现当中相互抄袭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反映了当前大部分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又欠缺基础调查,导致编制出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缺乏针对性,以共性掩盖个性,未能从根本上体现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征,导致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无的放矢。
清洁生产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探讨

l清洁 生产 对环 境影 响评 价的 意义
选 传 统的环境 影响评价 中存 在着 “ 末端治理 ” 的不 良状况 , 克服 的环评工作 。要把能源资源输入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确定下来 , 把 这些工 艺放 到企业 的具 体 这一弊端 , 应探索一条新 的控制方法 , 清 洁生产就是其 中之一。由 择一些 与建设项 目比较相似 的工艺 , 确定好 生产 中的原材 料 、 能源消耗量 和 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清洁生产 的基本 目标大致一样 , 主要侧 重于对 运 作中进行 比较与分析 , 污染物排放量等一系列 的指标 。 环境污染 的预防控制作用 , 它们 要求深入了解 和分析建设项 目的
2将 清洁 生产 理念 贯彻 到环境 评价 中
很 容易发现 , 从而制定 出可行性 比较高的清洁生产方 案和污染 控
制 对策 。 为了使环评更加的准确 , 就 要 将 清 洁生 产 的理 念 运 用 到 环 境 2 . 4分 析 、 预 测 和 综合 评 价 建 设 项 目的环 境 影 响 阶 段
非 常 关键 的 。
法, 从 以下 三 个 方 面强 化 工 程 分 析 。 2 . 3 . 1产 污环 节 分 析
在工程分析 中污染物产生是环境影响 的源头 , 这 一环节是 比
较 重 要 的 。 要 在 建 设 项 目原 材 料 、 能 源 和 生 产 工 艺 等 的分 析 中运
用清洁生产 审计 的方 法 , 同时 , 要绘制 出详 细的产 品生 产工 艺流 程 图; 对排放 污染物 比较 多的地方和耗费能源 比较多 的地方进行 重点 的核查 , 除 了这些 客观 因素之外 , 对 一些 由于主 观因素导致 的问题也要进行 仔细 的核查 , 比如产 品设 计或原材 料选取 ; 对生 产环节工 艺流程 图、 物料平衡 图以及水平衡 图都要进行仔细 的绘 制, 然后根据图表进行预平衡测算 。 2 . 3 . 2清洁生产分析 在对建设 项 目进行 清洁生产分析 的过程 中, 要对 一切相关 的 影 响因素都考虑在 内 , 比如生产 工艺原材料 、 能 源利 用的实 际情 况等, 根据这些可能影响的因素情 况采用生产分 析方法进行项 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清洁生产评价第一节清洁生产概述一、清洁生产的概念1、清洁生产的含义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概念剖析2个特性:源头削减,持续改进3个内涵:清洁的能源与原材料、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技术、清洁的产品4个效果: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资源化)清洁生产的益处(1)提高效益①改善环境形象②降低末端处理费用③提高利用效率(2)减少风险①对环境的风险②对人类的风险③对自身的风险二、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清洁生产是污染控制的最佳模式,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①清洁生产体现的是“预防为主”方针;三、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主,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与清洁生产的关系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小规模工业污染源的失控和末端治理的失控。
其原因在于:(1)由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主要针对大中型综合建设项目,而忽略了小型工业企业生产污染的管理;(2)其主要评价污染物产生以后对环境的影响,污染控制措施一旦未能有效执行,则环境影响评价就失去其有效性。
二、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评价将清洁生产引入环评中的益处:(1)减轻建设项目的末端处理负担(2)提高建设项目的环境可靠性(3)提高建设项目的市场竞争力(4)降低建设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三、清洁生产分析思路在环评中进行清洁生产分析是对计划进行的生产和服务实行预防污染的分析和评估,因此应判明废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废物产生的原因,提出和实施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
4、清洁生产分析方法(1)通过现场调查和物料平衡找出废弃物的产生部位并确定产生量;(2)分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产生废弃物的原因;(3)针对每一种废弃物产生原因,设计相应的清洁生产方案,通过实验这些清洁生产方案来消除这些废弃物产生原因,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产生的目的。
四、环评和清洁生产存在着很好的结合界面由于环评和清洁生产均追求对环境污染的预防,其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有很好的结合面:(1)环评中的工程分析可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进行清洁生产分析。
(2)环评中对环保措施的分析可按清洁生产要求进一步延伸。
第三节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一、生产指标的选择原则1. 生产指标的选择应从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考虑;2. 生产指标的选择要体现污染预防思想;3. 生产指标应尽量选择容易量化的指标项;4. 满足政策法规要求和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依据生命周期分析的原则,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应能覆盖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各个主要环节,因而环评中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分为六大类: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
1. 生产工艺与设备要求应对工艺技术来源和技术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其在同类技术中所占地位以及选用设备的先进性,从装置规模、工艺技术、设备等方面分析其在节能、减污、降耗等方面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
2. 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在正常操作情况下,生产单位产品对资源的消耗程度可以部分地反映一个企业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水平,同时资源指标的高低也反映企业的生产过程在宏观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其可有下列方式表达:(1)单位产品新鲜水耗量: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整个工艺使用的新鲜水量。
(2)单位产品的能耗:在正常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电力、油耗和煤耗等。
(3)单位产品的物耗:在正常的操作下,生产单位产品消耗的构成产品的主要原料和对产品起决定性作用的辅料的量。
(4)原辅材料的选取:反映了在材料选取过程中和构成其产品的材料报废后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
可从下列五个方面建立指标:①毒性:原材料所含毒性成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
②生态影响:原料取得过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
③可再生性原材料可再生或可能再生的程度。
④能源强度:原材料在采掘和生产过程中消耗能源的程度。
⑤可回收利用性原材料的可回收利用程度。
3. 产品指标(1)产品应是我国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产品;(2)产品的过分包装和包装材料的选择;(3)运输过程和销售环节;(4)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5)报废产品报废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污染物产生指标(1)废水产生指标(2)废气产生指标(3)固体废物产生指标5.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企业应尽可能的回收和利用废物。
6. 环境管理要求(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2)环境审核(3)废物处理处置(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5)相关方环境管理第四节清洁生产评价方法一、评价等级清洁生产评价可分成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大类,对于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在目前的数据条件下难以量化,进行定性评价,分为三个等级;对于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易于量化,做定量评价,分为五个等级。
1.定性评价等级(1)高: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比较小。
(2)中: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中等。
(3)低:表示所使用的原材料和产品对环境的有害影响比较大。
2.定量评价等级(1)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际先进水平。
(2)较清洁: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先进水平。
(3)一般: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平均水平。
(4)较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中下水平。
(5)很差:有关指标达到本行业国内较差水平。
表4-1 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定性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表4-2资源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定量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二、评价方法清洁生产指标的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首先对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和污染物产生指标按等级评分标准分别进行打分,若有分指标则按分指标打分,然后分别乘以各自的权重值,最后累加起来得到总分。
通过总分值的比较可以基本判定建设项目整体所达到的清洁生产程度;另外,各项分指标的数值也能反映出该建设项目所改进的地方。
1.权重值的确定清洁生产评价的等级分值范围为0~1,为数据评价直观起见,对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采用百分制,故所有指标的总权重值应为100。
为了保证评价方法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在各项指标(包括分指标)的权重确定过程中,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8年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清洁生产内容和要求”项目研究中采用了专家调查打分法。
专家范围包括:清洁生产方法学专家,清洁生产行业专家,环评专家,清洁生产和环境影响评价政府管理官员。
表4-3 清洁生产指标权重值专家调查结果2. 总体评价要求表4-4 清洁生产指标总体评价结果的分值要求项目清洁生产传统先进一般落后淘汰指标分值>80 70~80 55~70 40~55 <40案例1:福耀公司是我国最大的汽车玻璃生产基地,年消耗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原片达10万吨以上,公司为扭转汽车玻璃原片依靠进口的现状,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填补我国浮法玻璃宽板生产技术的空白,拟建设一条日熔化600t制镜、汽车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与现有玻璃加工生产线配套成为一个完善的汽车玻璃加工基地。
(一)工艺生产先进性本项目采用国际最新技术,主要设备从国外进口,在加宽板宽、降低拉引速度、锡槽温度控制、熔窑保温、改进燃烧装置等方面技术先进,有利于提高玻璃质量、节能、延长窑龄,减少环境污染。
(二)清洁生产评价指标1.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选取选用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和污染物指标四类。
(1)原材料指标:包括毒性、生态影响、能源强度和可回收利用性四个方面。
硅砂、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纯碱、芒硝、其它小料(2)产品指标:包括销售、使用、寿命优化和报废四个方面。
(3)资源指标:包括单位产品新水耗量、单位产品能耗和单位产品物耗三个方面。
(4)污染物指标:包括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三个方面。
2. 评价指标数值的确定(1)资源指标单位产品新水耗量:参照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经济委员会所颁布的《工业用水量定额》。
单位产品能耗:采用建标[1992]760号《浮法玻璃厂建设标准》颁布的数据作为评价标准。
单位产品物耗:芒硝含率按《平板玻璃工厂工艺设计规范》(JCJ04-90)所规定的控制参数作为评价标准;锡耗采用国内浮法玻璃厂的统计,并参照国外浮法玻璃厂作为评价标准。
(2)污染物指标废水产生指标:废水产生指标通过类比按新水用量指标折算。
大气污染物产生指标:二氧化硫及烟尘产生指标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二类区要求,结合国内外玻璃工厂的实际状况折算确定;粉尘产生指标按国内外玻璃工厂的实际状况折算确定。
固体废物产生指标:总成品率按《平板玻璃工厂工艺设计规范》(JCJ04-90)所规定的控制参数作为评价标准;熔窑冷修周期按建标[1992]760号《浮法玻璃厂建设标准》中的数据结合国外资料确定。
3. 清洁生产指标的等级划分及评分标准(1)原材料指标和产品指标(2)资源指标和污染物指标4. 清洁生产指标评价得分评价类别原材料指标产品指标资源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评分值0.66 0.88 0.75 中高较清洁权重值25 17 29 29得分16.5 14.8 21.8 29.4合计82.5评价结论:浮法生产线总体评价分值为82.5,属清洁生产水平。
案例2: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5万t/丁二烯项目是以混合碳四为原料,采用吉化改良节能型乙腈法经抽提生产丁二烯。
我们在此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对清洁生产也进行深入地探讨。
清洁生产专题设置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能耗、物耗指标的计算通过综合物料平衡、水平衡分析及公用工程消耗调查等数据,计算得到本项目物耗、能耗,见表1。
表1 物耗、能耗一览表由工程分析得到原料混合碳四含丁二烯54. 68% ,消耗指标1. 866 t/ t ,丁二烯收率98. 4 % ,产品纯度99. 6 % ;新鲜水消耗指标 1. 67 t/ t。
由以上数据及类比调查分析可知:①本项目的总能耗为23721 ×10MJ /a ,单位能耗为9488.3 MJ / t ( 226. 6 ×10cal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