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

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0城市道路的级别、类别和构成2k311011 掌握城市道路构成城市道路主要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两大类。
刚性路面以水泥砼路面为代表,柔性路面以沥青路面为代表。
一、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一)路基路基的断面形式分为: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三种。
从材料上分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路基三种。
(二)路面路面分为垫层、基层和面层结构层。
1.面层面层应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面层分为磨耗层、上面层、下面层或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2.基层基层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
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用作基层的主要材料有:(1)整体型材料。
又称无机结合料基层。
特点:强度高、整体性好、适宜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
(2)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包括级配碎(砾)石、泥灰结碎(砾)石和水结碎石三种。
3.垫层。
介于基层与土基之间。
作用: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扩散荷载应力。
要求:其水稳定性必须要好。
(1)路基经常处于潮湿或过湿路段,以及在季节性冰冻地区应设垫层。
(2)垫层材料有粒料和无机结合料稳定土两类。
(3)垫层厚度一般≥150mm(二)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基本原则1.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2.层间必须紧密稳定,保证结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3.各结构层的回弹模量自上而下递减。
4.层数不宜过多。
5.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或采取其他措施减轻反射裂缝。
二、路基与路面的性能要求(一)路基的性能要求1.整体稳定性2.变形量(二)路面的使用指标1.平整度。
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2.承载能力。
路面必须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3.温度稳定性。
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构成的认识

建筑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构成的认识本文从道路工程的发展史、道路工程的概念及分类、道路工程学习的主要内容、道路工程中常遇到的通病和原因以及主要预防措施五个方面谈了自己对道路工程的认识,最后是自己关于道路工程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工程、路面工程、道路勘测、排水工程、挡土墙、路面附属设施。
一、对道路工程的介绍道路通常是指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及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
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
城市高速干道和高速公路则是交通出入受到控制的、高速行驶的汽车专用道路。
道路工程的概念: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一门应用科学和技术。
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道路主要分为四类:1.国道包括高速公路和主要干线;2.省道;3.县、乡道;4.城市道路。
这四类中,前三类统称为公路,是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
所谓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
公路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
二、道路工程的发展史道路在人类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下面主要谈谈我国道路工程的发展史。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我国勤劳的各族人民,在道路、桥梁的修建和车辆的制造以及交通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道路交通对于经济繁荣和文化交流,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古代道路和桥梁建筑,在世界上曾经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世界道路交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已经了车河行车的路。
商代开始有驿道,西周开创了一都市为中心的道路体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道路管理制度,秦代建立了规模宏大的道路交通网,西汉开通了世界闻名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唐代形成了一长安城为中心的庞大的交通体系,到以后的各个朝代道路工程又有很大程度的发展。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知识讲解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和分类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的组成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和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的等级划分1.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

道路工程得组成与分类㈠道路得组成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1、公路得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就是指公路中线得空间几何形状与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得结构就是承受荷载与自然因素影响得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2、城市道路得组成道路工程得主体就是路线、路基(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与路面三大部分。
㈡道路得等级划分1、公路得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与适应得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5个等级。
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就是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得公路。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就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就是中等以上城市得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就是沟通县、城镇之间得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就是沟通乡、村等地得地方公路。
2、城市道路得等级划分按城市道路系统得地位、交通功能与对沿线建筑物得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就是城市道路网得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就是城市交通干路。
⑷支路。
支路就是一个地区(如居住区)内得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二、路基路基就是按照路线位置与一定技术要求修筑得作为路面基础得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就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得作用就是路面得基础,就是路面得支撑结构物。
高于原地面得填方路基称为路堤,低于原地面得挖方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80cm范围内得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㈢路基得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得整体必须具有足够得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得强度、刚度与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就是指强度与刚度在自然因素得影响下得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⑴填土路基。
道路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

车速 (km/h)
60-80
要求
立交,与高速公路相连,不允许两侧有大 量人流进出的建筑
交叉口800-1200m
40-60 两侧不宜有大量人流建筑物
车速低,允许有大量人流建筑物
30-40
15-25
道路的组成—线路、路基、路面、附属设施
一. 线路
1.概念
线路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 成道路由于受到自然环境 与地物地貌的限制,在平 面上有转折,纵面上有起 伏。在转折点两侧相邻处, 为满足车辆行驶顺适、安 全和速度要求,要有一定 的曲线连接。
和一级城市道路均 有四个出入口
精选ppt
交叉口欣赏
• 武汉市军山互通
精选ppt
交叉口欣赏
• 孝昌县互通
精选ppt
交叉口欣赏
• 服务区
精选ppt
交叉口欣赏
• 三叉互通
精选ppt
立体交叉口-环形立交
– 环形立交:相交道路的车流 轨迹线因匝道数不足而共同 使用,且有交织路段的交叉。 这类立交适用于主要道路与 一般道路的交叉,以用于五 条以上道路相交为宜。它能 保证主线直通,便于交通组 织、无冲突点、占地少,但 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环 道交织能力的限制,车速受 到中心岛直径的影响,构造 物较多,左转车辆绕行距离 长。常见的环形立交型式有
大块岩石脱离坡面沿边坡滚落称为崩塌。 崩塌:整体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倾倒、崩落。 原因:岩体风化破碎,边坡较高。 影响: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
比较滑坡与崩塌: 崩塌无固定滑动面。 崩塌体各部分相对位置在移动过程中完全打乱。
精选ppt
4、路基沿山坡滑动 原因:①山坡较陡; ②原地面未清除杂草或人工挖台阶; ③坡脚未进行必要的支撑。
路有4个出入口包括 两个出口两个入口。 分别用于两个不同 方向的上、下高速。
城镇道路工程

城镇道路工程一、城镇道路分类与分级1、道路分级:考虑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及沿线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将城镇道路分为:快速路(完全为交通服务)、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为区域交通集散服务,兼有服务功能)、支路(以服务功能为主);2、道路路面分类:1)按结构强度分为: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2)按力学特性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弯沉变形大、抗弯强度小,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刚性路面(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板体作用,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小,呈现较大的刚性,它的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二、沥青路面结构组成特点(一)结构组成1、道路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组成;2、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和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3、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4、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填方)、路堑(挖方)、半填半挖路基;5、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于做路基填料,如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6、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并把面层下传的应力扩散到路基;8、常用的基层材料分为:1)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属于半刚性基层,包括石灰稳定类基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基层、石灰粉煤灰钢渣稳定土类基层、水泥稳定土类基层,其强度高、整体性好,适用于交通量大、轴载重的道路);2)嵌锁型和级配性材料(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基层属于柔性基层,可用于城市次干路及以下道路基层);9、高级沥青路面面层可划分为: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之为: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10、沥青路面面层分为:1)热拌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大孔隙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2)冷拌沥青混合料面层;3)温拌沥青混合料面层、4)沥青贯入式面层;5)沥青表面处治面层。
(二)结构层与性能要求:1、路基:整体稳定性、变形量控制;2、基层:结构强度、水稳性、抗冻性、不透水性;3、面层: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力、透水性、噪声量。
8. 道路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精品资料

路肩
城
• 单幅路
市
道
中央带 分隔两向车道
• 双幅路
路
• 四车道以上 中间需设中
的
央分割带
断 面
两侧带 分隔快慢车道
• 三幅路
• 四幅路
行车道宽度
道路交叉口
⑴. 概念 道路与道路、 道路与铁路的 相交处。
⑵.类型 平面交叉口 立体交叉口
平面交叉口
–交叉口平面布置,主要以道路网的规划、交叉口占地、交 通量与交通组织,特别是交叉口的转弯与直行交通量情况 等作为平面设计依据。
我国道路工程的分类、组成、工程内容
汽车专用 公路
一般公路
全封闭、全部控制出入、 全部立体交叉、有分隔带
路肩 (宽度3.25m)
行车道 (宽度3.75m)
路肩 (宽度3.25m)
路缘带 (宽度0.75m)
中央分隔带
行车道外侧线
城市道路的设计车速
分类 快速路 主干路 次干路 支路
车速 (km/h) 60-80
沥青石屑 沥青砂 沥青贯入式 沥青上拌下贯式 沥青表面处治 水泥稳定类 石灰稳定类 石灰工业矿渣类 级配碎、砾石 泥结碎石 填隙碎石
1.5
1.5~2.5
1.0
1~1.5
4.0
4~8
6.0
6~10
1.0
层铺1~3,拌和2~4
15.0
16~20
15.0
16~20
15.0
16~20
8
10~15
8
10~15
原因:流动水冲刷边坡、施工不当引起。 ⑵滑坡:一不分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某一滑动层滑动。
原因:土体稳定性不足引起。
3 、碎落和崩塌 剥落和碎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工程的组成与分类㈠道路的组成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按所在位置、交通性质及其使用特点,可分为: 村道路等。
1.公路的组成⑴线形组成。
公路线形是指公路中线的空间几何形状和尺寸。
⑵结构组成。
公路的结构是承受荷载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物,它包括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等。
城市道路的组成2.(和路面三大部分。
包括排水系统及防护工程等)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㈡道路的等级划分公路的等级划分。
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1. 5个等级。
全部个以上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4⑴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是具有4个或全部立体交叉,控制出入,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高速行驶的公路。
. ⑵一级公路。
一级公路与高速公路设施基本相同。
一级公路只是部分控制出入⑶二级公路。
二级公路是中等以上城市的干线公路。
⑷三级公路。
三级公路是沟通县、城镇之间的集散公路。
⑸四级公路。
四级公路是沟通乡、村等地的地方公路。
城市道路的等级划分2.按城市道路系统的地位、交通功能和对沿线建筑物的服务功能分为四类。
⑴快速路。
快速路主要为城市长距离交通服务。
⑵主干路。
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
⑶次干路。
次干路配合主干路组成城市道路网,它是城市交通干路。
..内的道路,以服务功能为主。
如居住区)⑷支路。
支路是一个地区(二、路基路基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
㈠路基基本构造。
是指路基填挖高度、路基宽度、路肩宽度、路基边坡等。
㈡路基的作用低于原地面的挖方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称为路堤,是路面的基础,是路面的支撑结构物。
路基称为路堑。
路面底面以下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80cm㈢路基的基本要求1.路基结构物的整体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2.路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水温稳定性水温稳定性是指强度和刚度在自然因素的影响下的变化幅度。
㈣路基形式1.填方路基应分层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⑴填土路基。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
⑵填石路基。
填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填筑的路堤。
砌石路基应每隔内填而成的路堤。
⑶砌石路基。
砌石路基是指用不易风化的开山石料外砌、设伸缩缝一道。
当基础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分段砌筑,并设沉降缝。
15~20m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修当填方不大,⑷护肩路基。
坚硬岩石地段陡山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
筑时,可修筑护肩。
护肩高度一般不超过2m可采或为加固,收回填方坡脚时,⑸护脚路基。
当山坡上的填方路基有沿斜坡下滑的倾向,。
用护脚路基,其高度不宜超过5m挖方路基。
⑴土质挖方路基。
⑵石质挖方路基。
2.3.半填半挖路基。
在地面自然横坡度陡于1:5的斜坡上修筑路堤时,路堤基底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m,高速、一级公路台阶宽度一般为2m。
..三、路面㈠路面结构组成。
一般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
应具有足够的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大气降水和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次。
1.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
沥青路面面层可由一层或数层下面层应根据公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间层、组成,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土基等垫层、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递到底基层、2.基层设置在面层之下,扩散荷载的性能。
在沥青水稳性、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基层、路面基层下铺筑的次要承重层称为底基层。
一层或两层。
当基层、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或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之下设置垫层,起排水、隔)3.垫层。
路基土质较差、水温状况不好时,宜在基层(或底基层水、防冻、防污或扩散荷载应力等作用。
较下一层为了保证车轮荷载的向下扩散和传递,面层、基层和垫层是路面结构的基本层次。
0.25m应比其上一层的每边宽出㈡坡度与路面排水路拱的基本形式有抛路拱指路面的横向断面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排水。
物线、屋顶线、折线或直线。
为便于机械施工,一般采用直线形。
二级及二级以下一般由路肩排水与中央分隔带排水组成;一级公路的路面排水,高速公路、公路的路面排水,一般由路拱坡度、路肩横坡和边沟排水组成。
㈢路面的等级与分类路面所能承担的交通任务和使用的品质划分为路面等级,按面层材料的组成、结构强度、1. 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等四个等级。
路面类型2.)可分为无机结合料稳⑴路面基层的类型。
按照现行规范,基层(包括底基层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及综:定类和粒料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有砾石),后者有填隙碎石等。
(合稳定土;粒料类分级配型和嵌锁型,前者有级配碎石1)水泥稳定土基层。
在粉碎的或原来扩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可适用于各种交通类别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水泥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的基层,只能作底基层。
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水泥混凝土面板下,水泥土也不应用作基层。
石灰稳定土基层。
在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2)适用于各级公路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要求时,称为石灰稳定土。
压实及养生得到混合料,路面的底基层,可作二级和二级以下的公路的基层,但不应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
加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
一定数量的石灰和粉煤灰或石灰和煤渣与其他集料相配合,3)称为入适量的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但其中的二灰简称石灰工业废渣。
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碎(砾)石组成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级配碎石可用于各级公路的组成符合技术规范的密实级配的要求时,称其为级配碎(砾)石。
级配砾石可用于二级及也可用作较薄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基层和底基层,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用石屑填满碎石间的空隙,5)填隙碎石基层。
用单一尺寸的粗碎石做主骨料,形成嵌锁作用,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增加密实度和稳定性,这种结构称为填隙碎石。
基层。
⑵路面面层类型。
根据路面的力学特性,分为沥青、水泥混凝土和其他路面。
沥青路面。
是指在柔性、半刚性基层上,铺筑一定厚度的沥青混合料面层的路面。
沥青面1) 层分为沥青混合料、乳化沥青碎石、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混合料可分为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石混合料。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路面是指沥青与矿料在热态下拌和、热态下铺筑施工成型的沥青路面。
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适用于各种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
沥青碎石混合料仅适用于过一级公路沥青面层均应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高速公路、渡层及整平层。
其他等级公路的沥青面层的上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适用于三级及三级即为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当沥青碎石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作结合料时,乳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
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
上,分层浇洒沥青、撒布嵌缝料,(沥青贯入式路面是在初步压实的碎石或轧制砾石)经压实而成的路面结构,厚度通常为4~8cm;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联结层。
沥青表面处治是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方法裹覆矿料,铺筑成厚度一般不大于3cm..的一种薄层路面面层。
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支路、县镇道路、各级公路施工便道以及在旧沥青面层上加铺罩面层或磨耗层。
)层组成的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水泥混凝土路面。
以水泥混凝土面板和基(垫其他类型路面。
主要是指在柔性基层上用有一定塑性的细粒土稳定各种集料的中低级路面。
3) 指沥青与粒料构成的各种路路面还可以按其面层材料分类,如水泥混凝土路面、黑色路面(、砂石路面、稳定土与工业废渣路面以及新材料路面。
这种分类用于路面施工和养护工面) 作以及定额管理等方面。
四、道路主要公用设施有条件时应分开设置,单向出㈠停车场。
宜设在其主要服务对象的同侧。
停车场的出入口,。
尽可能避免出场车辆左转弯。
入,出入口宽通常不得小于7.0m%,与通道1为了保证车辆不发生自重分力引起滑溜,停放场的最大纵坡与通道平行方向为%为宜。
停放场及通道的27%,一般以小于等于3垂直方向为%。
出入通道的最大纵坡为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水及时排除及施工可能高程误差水平为原则,一般取0.4%~0.5%。
㈡公共交通站点。
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分为终点站、枢纽站和中间停靠站。
㈢道路照明照明标准。
通常用水平照度和不均匀度来表示。
1.2.道路照明灯具。
了解即可㈣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可考修建人行立交桥是人车分离、保护过街行人和车流畅通的最安全措施。
在下列情况下,①重要建筑物及风景区附近,修人行天桥会破坏风景或城市美观;②横跨:虑修建人行地道的行人特别多的站前道路等;③修建人行地道比修人行天桥在工程费用和施工方法上有利;要充分考虑设置地点的交通、④有障碍物影响,修建人行天桥需显著提高桥下净空时。
总之,道路状况及费用等。
㈤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统一交标线和交通信号灯等,广义概念还包括护栏、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通常包括交通标志、通规则的其他显示设施。
批示及指禁令、1.交通标志。
分为主标志和辅助标志两大类。
主标志按其功能可分为警告、它不得单独使对主标志起补充说明的标志,辅助标志系附设在主标志下面,路标志等四种。
用。
..3.2.交通标线。
主要是路面标线,还有少数立面标记。
交通信号灯营造行道㈥道路绿化。
分公路绿化和城市道路绿化。
按其目的、内容和任务不同,又分为: 树、营造防护林带、营造绿化防护工程、营造风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