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2018中考历史与社会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教案

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

(教学设计)

平湖新仓中学叶彩红

【复习考点】

考点8:能够从不同类型的地图和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c)

考点15:列出夏朝到清朝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a)

考点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采取的治国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

考点17:概述元、明、清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史实。(b)

考点19:列举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实例,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a) 考点20:概述新航路的开辟,评价其原因和意义(b)

【素养目标】

1.知道我国古代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史实。

2.能够根据史实概括我国民族交流的方式和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3.理解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从分散走向整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4.树立开放意识、责任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史实我国民族交流的方式和对外关系的变化教学难点: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相关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归纳法任务驱动法等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图表分析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引用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复习过程:

环节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1.以图说史指导学生从所给图片中获取信息,推断出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以表归纳归纳整理所给历史时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边疆的管辖而设置的专门机构。

3.以史鉴今这些机构的设置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对我国当代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启示?

环节二: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1.小组合作完成中国在西汉、唐、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对外交往史实表,并以

此概括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关系方面的变化(特点)。

2.小组合作探究我国古代史上对外政策与对外关系的变化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环节三:实战训练

(10分)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一反映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本因素有哪些?(2分,只填选项代号)

①世袭制的推行②各族间的长期交往③统治阶级的改革④设立管理机构

⑤实行“和亲”政策⑥少数民族的内迁⑦海外贸易频繁⑧确立“册封”制度

⑨民族政权间的战争⑩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材料二 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

(2)元朝时我国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新高潮,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是指元朝实行的哪一行政管理制度?(4分) 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分)

(4)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谈谈你对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 课堂小结

进一步强调民族团结和对外交往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增强责任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做文明交往的使者。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