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的相互作用
m-n-m型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m-n-m型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董乐;葛秀娟;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8(048)009【摘要】以N,N-二甲基十四胺和1,8-二溴辛烷反应生成了14-8-14型Gemini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反应条件,确定较佳合成条件为:N,N-二甲基胺的用量为5 mmol,N,N-二甲基胺与二溴烷烃的摩尔比为2.2:1,溶剂乙腈用量为10 mL,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合成了24种m-n-m 型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大部分反应的收率大于80%.采用吊环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进行了测定,分别研究了疏水烷基链、连接基对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连接基n相同时,随着疏水烷基链的增长(m>10时),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14-n-14型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呈现出最好的表面活性;当疏水烷基链m=14时,随着连接基n的增大,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总页数】5页(P495-499)【作者】董乐;葛秀娟;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相关文献】1.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J], 许虎君;吕春绪;陆明;叶志文2.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赖璐;汪小宇;梅平3.Gemini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J], 韩力挥;李荫刚4.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J], 王中才;许虎君;包新颜;许芳萍;彭奇均5.一种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J], 李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

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张建;赵苑;李昂;丁佳佳;李洵洲【摘要】合成了一种新型双联(Gemini)两性表面活性剂-乙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同时研究了HDBC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在表面张力上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HDBC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比为5:5时,协同增效作用最佳.以最佳比例复配后,使用量为0.5g/L,表面张力达到35.61 mN/m.而HDBC 或SDS在浓度为0.5g/L时,各自的表面张力为44.89、41.56mN/m,复配后大大降低了表面张力.【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8(023)002【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协同效应【作者】张建;赵苑;李昂;丁佳佳;李洵洲【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兰州城市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上海赢创食品有限公司,上海2018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7.11 前言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涉及到人类方方面面,不管是生活日用品,还是工业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表面活性剂的使用.而探索并合成具有高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一直是当今的热点课题.早在1988年日本Osaka大学的Okahara等人开发出了以柔性基团联接离子头基的若干双烷烃链表面活性剂[1].1991年,Menger等人首次合成了刚性基团联接离子头基的双烷烃链表面活性剂,并命名这种双亲分子的表面活性剂为Gemini表面活性剂 [2],同时对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及其胶束的形式作了深入探讨[3].结果表明,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5],两性Gemini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的复配均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目前,低聚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效应研究较少,而低聚表面活性剂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特点,从理论上可知这种表面活性剂之间应具有优良的复配、协同效应[6].此外,一些低聚表面活性剂还具有良好的钙皂分散性能、较强的抗菌性、优良的耐温性等优点[7].但具有两性Gemini新型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互复配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本文用两性Gemini新型表面活性剂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相互复配进行表面张力的研究,以期能得到比较好的复配配方和良好的协同效应.2 实验部分2.1 试剂顺丁烯二酸酐、无水乙醇、亚硫酸氢钠、无水乙酸钠、丙酮、环氧氯丙烷(以上均为A.R.)、十二烷基磺酸钠(C18H29NaSO3,G.R.)、十二烷基硫酸钠(SDS,C12H25NaSO4,R.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H3(CH2)15]N(CH3)3Br,A.R.),以上药品均购置于国药试剂有限公司,乙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按参考文献[8]制备.2.2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2.2.1 酯化反应(乙二醇双马来酸单酯的合成)实验步骤:在装有搅拌、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马来酸酐113.0 g、乙二醇30.00 mL,n(乙二醇):n(马来酸酐)=1.00:2.15[8],再加入 5.5 mL乙酸钠溶液(1.0%)作催化剂,加入30.00 mL丙酮为溶剂,沸点回流反应2 h.产物使用丙酮重结晶3次,得到乙二醇双马来酸单酯的白色结晶固体(中间体 1)60.82 g,产率为 44.49%.2.2.2 开环反应(乙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酯的合成)实验步骤:在三口烧瓶中加入丁二醇双马来酸单酯(中间体 1)35.51 g、环氧氯丙烷 40.7 mL,再加入40.7 mL丙酮为溶剂,在温度35℃下反应时间24 h.将所得产物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和过量环氧氯丙烷,得到黄色透明黏稠液体(中间体2)40.9 g,产率为94.11%.2.2.3 季铵化反应(乙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的合成)实验步骤:将上步产物(中间体2)40.9 g与55.35 g十二烷基叔胺一起加入三口烧瓶中,用100mL乙醇作溶剂,温度控制在85℃,反应时间4 h.粗产物经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得到橙黄色透明粘稠液体88.7 g.产率为92.16%.2.2.4 磺化反应(乙二40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的合成)实验步骤:将上步产物与76.7 mL亚硫酸氢钠水溶液(30%wt)于三口烧瓶中混合,加入一定量的水作溶剂,在80℃下反应时间4 h.常压蒸馏除去溶剂得到黏稠状粗产物.再用无水乙醇溶解粗产物、过滤除盐、蒸馏除去乙醇,干燥后得最终产物—乙二醇双琥珀酸一氯羟丙基季铵双酯磺酸钠(HDBC)[8].称量最后产物的质量是98.89 g,产率为84.45%.2.3 实验方法威廉米吊片法(拉脱法)测定表面张力:依次分别配制浓度为10-2,10-3,10-4,10-5,10-6,0.5×10-6,10-7,10-8和10-9g/mL的一系列表面活性剂溶液,在25℃下用表面张力仪测定各溶液的表面张力.作表面张力(γ)-浓度对数(logC)图,得到的曲线上转折点的相应浓度即是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根据计算公式:K=σ/△h,计算出表面活性剂的K值,则K=71.97/90.7143=0.7934.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单一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比较选择了四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分别测定了各自的表面张力,结果如图1所示.在25℃时,水(接触面为空气)的表面张力为71.96 mN/m.在浓度为1.5g/L时,Gemini产物HDBC的最低表面张力可以降到32.53mN/m,而由图1中曲线拐点可知HDBC的CMC为0.01g/L.由图1可知,各种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表面张力相差不大,这主要是在低浓度时,由于浓度太低,表面活性剂对水的表面张力影响很小,所以,测得的表面张力很接近水的表面张力.但当浓度逐渐增大时,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各自之间表面张力就有一定的差距,这主要是浓度增加,表面活性剂对水的表面张力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图1可见,各个表面活性剂随着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逐渐降低,而当浓度为4g/L左右之后,表面张力随着变化逐渐趋向平缓.由图1可见,随着浓度增加,HDBC表面活性剂显示出较好的表面活性,在浓度为4g/L时,表面张力为32.56mN/m,而当浓度为10g/L时,表面张力达到30.70mN/m,这比其它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都好.图1 几种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3.2 HDBC与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表面活性比较3.2.1 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在生成胶团能力方面有很强的协同效应.这主要由以下两个因素决定:(1)两个离子头基的联接基团由化学键联接使得两个表面活性剂单体离子的紧密联接;(2)一个阳离子Gemini型季铵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带有两个正电荷,而一个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只带有一个正电荷.因此阳离子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相反电性头基比普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多近一倍,其相互的静电引力要大.这两个因素均会对复配体系形成胶团起着促进作用,即引起复配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大幅度下降.图2 HDBC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张力关系在与阴离子复配过程中,选择了两种典型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分别与HDBC进行复配,在总浓度为0.5g/L的条件下,进行不同质量比例的复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HDBC与SDS有比较好的复配效果,当HDBC:SDS质量比为5:5时,有最佳的复配效果.在浓度为0.5g/L时单一使用HDBC、SDS,表面张力分别为44.89、41.56mN/m,而HDBC与SDS复配后表面张力为35.61 mN/m.这大大降低了表面张力,因此与SDS复配效果较好.3.2.2 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图3 HDBC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张力关系从图3可知,HDBC与Trixton-100也有较好的复配效果,在总浓度为0.5g/L条件下,HDBC:Trxiton-100=5:5时,有最佳的复配效果.当两者复配后,HDBC和Trixton-100表面张力由原来的44.89、36.66mN/m,变为36.09mN/m.尽管复配后表面张力下降的不多,但是两者能相互共存,这在实际应用中有比较大的价值,作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如果能与其它表面活性剂相互复配能弥补其它方面的缺陷,能起到一个互补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欲使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产生胶团化增效作用,仅靠烷烃链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不够的,还需自亲水基的吸引力,这正是为什么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通常表现出胶团化增效作用,而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却往往不存在这种增效的原因.3.2.3 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从图4知,HDBC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复配效果不好,起伏不定,从而说明,HDBC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之间的电荷以及空间结构之间存在相互的抵触作用,使得两者对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没有互补作用.从电荷的角度看,HDBC还是显有一定负电荷性能,从而难以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复配,更多的是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电荷处于相互中和的可能.图4 HDBC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张力关系4 结论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与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其中SDS和Trixton-100表面活性剂与新型Gemini表面活性剂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在总浓度为0.5g/L的条件下,质量比HDBC:SDS=5:5,HDBC:Trixton-100=5:5时,有较好的复配效果,且HDBC与SDS复配效果较好.HDBC和SDS表面张力分别为44.89、41.56mN/m,而复配后表面张力为35.61 mN/m.这为其在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强的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Zhu Y,Masuyama A,Okahara M.Preparation and surface active propertiesof amphipathic compounds with two sulfate groups and two lipophilicalkyl chai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il Chemists’Society,1990,67(7):459-463.[2]Menger F M,Littau C A.Gemini-surfactants:synthesis andproperti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1,113(4):1451-1452.[3]Menger F M,Littau C A.Adsorption of zwitter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at the air–water and solid–water interfaces[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s Chemical Engineering Aspects,2002,203(1):245-258.[4]Kaznynki Tsubone,The interaction of an Anionic Gemini surfactant with Conventional Anionic surfactants[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3,261(2):524-528.[5]Shivaji S K,Rodgers C,Palepu R M,et al.Studies of Mixed Surfactant Solutions of Cationic Dimeric(Gemini) Surfactant with Nonionic Surfactant C12E6in Aqueous Medium[J].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2003,268(2):482-488.[6]Kumar A,Alami E,Holmberg K,et al.Branched Zwitterionic Gemini Surfactants Micel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Surfactants[J].Colloids and Surfaces A:Physicos Chemical Engineering Aspects,2003,228(1):197-207.[7]Reiko O,Ivan H.Danino D,et al.Aggregation Properties and Mixing Behavior of Hydrocarbon,Fluorocarbon,and Hybrid Hydrocarbon Fluorocarbon Cationic Dimeric Surfactants[J].Langmuir,2000,16(25):9759-9769.[8]杨青,曹丹红,方波.一种新型双联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9,23(1):110-115.。
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

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进展王渊;刘强;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摘要】Synthesis methods of symmetric and asymmetric Gemini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 surfactants with ester group (esterquats)as the spacer and as the hydrophobic group were summarized separately. Meanwhile,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synthesized Gemini esterquats were briefed. Future development of such category of surfactant was prospected.%综述了酯基分别为连接基和疏水基的对称型季铵盐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对称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对合成产物的性能及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酯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7页(P582-588)【关键词】酯基季铵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可分解性;合成【作者】王渊;刘强;高文超;李兴;魏文珑;常宏宏【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表面活性剂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2表面活性剂是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品,涉及食品、洗涤剂、化妆品、医药、能源、化工和印染等行业,因此表面活性剂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是一个非常必要且十分活跃的领域。
一种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

一种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测定李莉【摘要】以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确定最佳工艺路线,研究了不同溶剂、原料配比、硫酸二甲酯的滴加温度对产物收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证明了产物的结构,并测定了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1.92×10-3mol/L,γCMC为38.1mN/m.结果表明,所合成的Gemini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期刊名称】《安徽化工》【年(卷),期】2015(041)004【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N,N,N',N'-四甲基乙二胺;双季铵盐;阳离子Gemini型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合成【作者】李莉【作者单位】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16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423.12+1Gemini型双子活性剂又被称为双阳离子洗涤剂、双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和二聚表面活性剂[1],其分子中的联接基通过化学键将两个正电性的亲水基联接起来,削弱了亲水基间及其水化层间的斥力,促进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表面的吸附和在水溶液中的自聚,从而导致其具有很高的表面吸附能力和聚集体形成能力。
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其表现出许多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更优良的性质[2-4],如:具有生物降解性好、毒性小、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较强的杀菌性能、能够更有效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比普通表面活性剂更低的Krafft点、良好的皂化分散能力以及与其它表面活性剂混合时表现出来的良好协同效应等,因而被称为新一代表面活性剂[5-9],广泛应用于制备新材料、杀菌剂、抑制金属腐蚀、织物染整、石油开采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领域还会被进一步拓宽[10]。
本文以 N,N,N′,N′,-四甲基乙二胺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合成了季铵盐型阳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测定。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

G e m i n 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班级:应化1004班姓名:梁伟学号:19摘要:为了把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功能及应用介绍得更加详细彻底,本文总结了部分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综述了近年来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研究进展及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Gemini 季铵盐表面活性剂1.前言: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与传统面活性剂相比有更高的表面活性【1】,更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具有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溶、乳化与破乳、分散与凝聚、起泡与消泡等优良性质,因此在石油工业、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思考模式,因为它是通过化学键联接方式来提高表面活性,和以往所用的物理方法不同,同时在概念上也是一个突破,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结构新颖的新一代表面活性剂,其优良的性能引发了各国对该类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潮。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结构使其具有传统表面活性剂所无法相比的性质,如具有极高的表面活性;良好的水溶性;连接基团为亲水基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有很低的Krafft点【2】,能够溶于冷水中;具有更好的钙皂分散性,可用于制备高效润湿剂;一些短链连接基团的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具有独特的流变性能,在稀的浓度范围内表现出黏弹性;与普通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使体系性能更卓越;以及水溶助长性和生物安全性等。
Gemini 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印染行业中,用作涤纶织物碱减量促进剂和阳离子染料染色缓染剂;在农业上,可用来清洗土壤;用作药物载体、化学反应催化剂、石油添加剂、抗静电剂、织物柔软剂和防腐剂等【3】。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常规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存在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因此,对于新型、环保的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
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具有较低的浓度下就能发挥出优良的表面活性能、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因此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和研究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为替代传统表面活性剂,推广和应用环保、高效的表面活性剂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的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2. 考察不同结构的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如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稳定性等)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3. 研究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生物降解性能、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4. 基于应用角度,考察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在清洗和乳化领域中的应用性能,并与传统表面活性剂进行比较。
五、研究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将制备出一系列不同结构的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并考察其性能及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同时,研究其生物降解性能、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并且考察其在清洗和乳化领域中的应用性能,为新型、环保的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三、主要研究难点和解决措施1. 合成方法的探讨合成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方法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等条件。
解决方法:探讨不同的合成方法,并进行合成条件的优化。
2. 性能的评价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评价涉及到多个方面,除了常规表面张力等指标外,还需要考虑二聚体结构、胶束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解决方法:综合利用多种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方法,对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价。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年:1. 确定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结构的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连接基长度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胶团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连接基长度对Gemini表面活性剂胶团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吴章锋;徐晓明;张春艳;韩国彬【期刊名称】《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年(卷),期】2004(25)12【摘要】用电导率法和动态光散射法测定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胶团的电离度和扩散系数, 并结合DLVO理论研究联接基长度和电解质浓度对胶团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联接基团长度会改变胶团电离度和胶团表面电荷密度, 从而影响胶团间的相互作用, 其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联接基的吸电子能力和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两个带电基团的电荷重叠程度; 电解质浓度对胶团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可分为两种情况: 在低电解质浓度时, 胶团间的相互作用以排斥力为主, 不利于胶团的生长; 而在高电解质浓度时, 胶团间的相互作用以吸引力为主, 有利于胶团的生长.【总页数】5页(P2299-2303)【作者】吴章锋;徐晓明;张春艳;韩国彬【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8【相关文献】1.搭接长度对Z-pins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接头连接性能的影响 [J], 陶永强;矫桂琼;王波;常岩军2.连接基团链长度对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在水溶液中胶团化行为的影响 [J], 郑欧;赵剑曦;游毅3.连接基长度对GSS/TX-100复配体系表面性质的影响 [J], 喻红梅;华平;刘骏峰;李建华;朱成龙;朱国华;祝霞4.连接基性质对松香基季铵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影响 [J], 韩世岩;李淑君;赵颜颜;宋湛谦;方桂珍5.连接基长度对琥珀酸酯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动态表面张力及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J], 喻红梅;祝霞;华平;邱成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AEO9的复配体系研究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是通过联结基团的化学 键合作用将二个单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的离子 头基联结起来的一类结构新颖的表面活性剂。由于 在Gemini型表面活性剂有序聚集过程中有效控制
住离子头基分离力,极大地提高了其生成胶团的能 力,这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对其性质的研究正受到广泛的关注[1-4]。对普通 单头基单烷烃链表面活性剂的二元复配体系已有很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洁 37
研究论文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工业与公共设施清洁
多的研究,发现合适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可大大 提高其生成混合胶团的能力,这促进了表面活性剂 的应用。然而,对于Gemini型表面活性剂而言, 目前研究还主要局限于单组分特性上,较少涉及含 这些成分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5-7]。
AAEEOO99
40
30 -6
70 60 50 40
式
中
,I
为 0 374
猝
灭
剂
浓
度
为
0
时
的I
374,c
Q为
猝
灭剂浓度(mmol/L),s 为待测体系中表面活性剂
的总浓度(mmol/L),cmc为待测体系的临界胶
团浓度(mmol/L)。
2 结果与讨论 2.1 复配体系的临界胶团总浓度cmcT
分别测定了II-10-3、II-10-4、II-10-6与AEO9 的复配体系在不同配比(摩尔比)条件下的表面张 力,其γ ~lgc 曲线如图1所示,图1中所示比例均为 摩尔比。根据γ ~lgc 曲线上的拐点求得混合胶团生 成的临界胶团浓度cmcT,数据列于表1。
38 2020年第11 期
2 0 2 0 年 第 11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 )Acta Phys.鄄Chim.Sin .,2006,22(4):414~418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的相互作用许虎君1,2*王中才1刘晓亚1吕春绪2(1江南大学化工学院,江苏无锡214036;2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摘要研究了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C m -1H 2m -1COOCH 2CH 2(CH 3)2N +(CH 2)n +N(CH 3)2CH 2CH 2OOCC m -1H 2m -1]·2Br -(简称II ⁃m ⁃n ,m =10,12;n =3,4,6)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复配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无机盐(NaBr)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其复配体系具有显著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和降低表面张力的增效作用,并且II ⁃10⁃n 与SDS 的复配体系的增效作用具有等链长效应.II ⁃m ⁃n /SDS 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随n 增大而增强.混合胶团中II ⁃m ⁃n 与SDS 的摩尔比均近似为1∶1,显示各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均带电性,因此NaBr 的加入能增强复配体系的表面活性和促进混合胶团的形成.关键词: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复配体系,混合胶团中图分类号:O648The Interaction of Esterquat Gemini Surfactant with SDSXU,Hu ⁃Jun 1,2*WANG,Zhong ⁃Cai 1LIU,Xiao ⁃Ya 1L Ü,Chun ⁃Xu 2(1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Wuxi 214036,P.R.China ;2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94,P.R.China)AbstractThe interactions of a series of novel cleavable esterquat Gemini surfactants,[C m -1H 2m -1COOCH 2CH 2(CH 3)2⁃N +(CH 2)n +N(CH 3)2CH 2CH 2OOCC m -1H 2m -1]·2Br -(symbolized II ⁃m ⁃n ,m =10,12;n =3,4,6),with sodium dodecyl sulphate(SDS)in aqueous solution have been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oth II ⁃10⁃n and II ⁃12⁃n had evident synergism with SDS in mixed micelle formation and surface tension reduction in binary system.II ⁃10⁃n manifested stronger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with SDS than II ⁃12⁃n ,which was attributed to the equal ⁃chain length effect.The synergism in mixed micelle formation of II ⁃m ⁃n /SDS was found to become more intense increasingly with the increase of n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 proof illustrated that the ratio of II ⁃m ⁃n to SDS existed in mixed micelles was approximately 1∶1,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mixed micelle was charged.Therefore the addition of NaBr could improve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II ⁃m ⁃n /SDS mixtures and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mixed micelles.Keywords :Esterquat Gemini surfactant,Sodium dodecyl sulphate,Mixed system,Mixed micelle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不仅在二维界面上呈现强吸附能力,而且在水溶液中的相行为复杂,其相关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1⁃3].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是当前倍受关注的两亲分子,其新颖的分子结构使之表现出很多奇异的特性,然而对于Gemini 型表面活性剂而言,目前研究还主要局限于单组分特性上,很少涉及含这些成分的二元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4⁃6].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II ⁃m ⁃n (m =10,12;n =3,4,6)([C m -1H 2m -1COOCH 2CH 2(CH 3)2N +(CH 2)n ⁃+N(CH 3)2CH 2CH 2OOCC m-1H 2m -1]·2Br -)是一类环境友好的可分解型表面活性剂[7],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是产量和用量都很大的一种传统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二者的[Article]Received :September 5,2005;Revised :November 20,2005.*Correspondent,E ⁃mail :xu6209@ ;Tel :0510⁃5866096;Fax :0510⁃58845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374025)资助项目鬁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April414No.4许虎君等: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的相互作用复配存在着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复配后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及降低表面张力的增效作用;通过胶团化相互作用参数(βm )的计算衡量了协同效应的强弱;考察了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对协同效应的影响及无机盐NaBr 的加入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1实验部分1.1主要试剂与仪器II ⁃m ⁃n (m =10,12;n =3,4,6):[C m -1H 2m -1COOCH 2CH 2⁃(CH 3)2N +(CH 2)n +N(CH 3)2CH 2CH 2OOCC m-1H 2m -1]·2Br -,质量含量>98.6%,本实验室自制[8];SDS,质量含量>99.2%,Sigma 公司(经乙醇二次重结晶);NaBr,AR,上海化学试剂公司(在500℃灼烧5h 后使用).DCA ⁃315全自动界面张力仪,误差:±0.1mN ·m -1,美国Thermo Cahn Co.生产.1.2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等温线测定配制一系列已知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混合溶液,测定其表面张力(γ),作出γ-lg c 曲线.测定温度为(25.0±0.2)℃.2结果与讨论2.1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能分别测定了II ⁃10⁃3、II ⁃10⁃4、II ⁃10⁃6、II ⁃12⁃3、II ⁃12⁃4、II ⁃12⁃6与SDS 的复配体系在不同摩尔比、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作出各复配体系的γ-lg c 曲线.图1列出了II ⁃10⁃4/SDS 复配体系的γ-lg c 曲线.根据γ-lg c 曲线可求得混合胶团生成的临界胶团总浓度(cmc T )、临界胶团总浓度下的表面张力(γcmc T )和各复配体系的溶液表面极限吸附量(Γ∞),数据列于表1和表2.由表1及表2可知,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II ⁃10⁃n 及II ⁃12⁃n 与普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 的复配体系具有显著的胶团化增效作用,表现在复配体系中即使含有很少量的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如在溶液体相中的摩尔分数为0.1)时,也能使复配体系的cmc T 较两单组分的cmc 有明显降低,并且cmc T 随着复配体系中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摩尔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至复配体系中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的摩尔比为1∶2,cmc T 达最小值.导致以上胶团化增效作用的原因是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即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所带的正电荷对SDS 的阴离子基团存在静电吸引作用,而且它们的疏水碳氢链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疏水相互作用,使得不同表面活性剂分子采取比较紧密的排列方式,在水中相互结合形成混合胶团.从熵增加的原理来看,混合胶团形成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之间结合得更紧图1II ⁃10⁃4/SDS 复配体系的γ-lg c 曲线Fig.1γ-lg c curves of II ⁃10⁃4/SDS mixed systemsn (II ⁃10⁃4)/n(SDS):1)1∶9,2)2∶8,3)3∶7,4)1∶2,5)10∶0,6)0∶10Molar ratio ofII ⁃10⁃n /SDSII ⁃10⁃3/SDSII ⁃10⁃4/SDSII ⁃10⁃6/SDS4T γcmc T ∞104cmc T γcmc T Γ∞10cmc T γcmc T Γ∞(mol ·L -1)(mN ·m -1)(μmol ·m -2)(mol ·L -1)-1)-2)(mol ·L -1)(mN ·m -1)(μmol ·m -2)1∶90.09936.5 2.2070.09536.7 2.1810.08836.4 2.1022∶80.09134.1 1.9280.07534.2 1.8970.07034.1 1.7883∶70.06932.2 1.8720.05932.4 1.8100.05132.1 1.7351∶20.05729.7 1.9300.05129.4 1.8820.04529.5 1.7801∶0 5.50137.70.883 6.00137.40.837 5.75037.50.7740∶181.2038.02.43181.2038.02.43181.2038.02.431表1II ⁃10⁃n /SDS 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Table 1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I ⁃10⁃n /SDS mixed systems in aqueous solution415Acta Phys.鄄Chim.Sin.(Wuli Huaxue Xuebao),2006Vol.22密,极性头之间的空隙更小,致使表面活性剂亲水基周围的定向水分子数目减少,自由水分子增多,混乱度变大,也使胶团易于形成[3].另外从表1、表2还可看出,II⁃10⁃n及II⁃12⁃n 与SDS复配还存在降低表面张力的增效作用,即复配体系所能达到的最低表面张力值比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更小.II⁃10⁃n、II⁃12⁃n及SDS单独存在时,其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介于36.7~38.0mN·m-1之间,二者按不同摩尔比复配后能使最低表面张力降低到29.4~30.0mN·m-1.导致以上增效的原因同样是因为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即II⁃10⁃n及II⁃12⁃n的极性基团所带的正电荷对SDS的阴离子基团存在静电吸引作用,而且它们的疏水碳氢链之间还存在一定的疏水相互作用,因而在液气界面层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得更紧密,故复配后表面活性更高.这从复配体系的表面极限吸附量也可看出,由于II⁃m⁃n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其表面极限吸附量较小,而SDS的表面极限吸附量较大.当II⁃m⁃n/SDS摩尔比为1∶2或3∶7时,复配体系中含有较多的II⁃m⁃n,表面活性离子之间主要以静电引力为主,所以其表面极限吸附量远大于单独II⁃m⁃n存在时的表面极限吸附量,导致cmc T明显降低;当II⁃m⁃n/SDS摩尔比为2∶8或1∶9时,表面极限吸附量亦较大,但这主要是SDS的贡献,表面活性离子之间主要以静电排斥力为主,所以cmc T值的降低有限.由表1及表2可见,II⁃10⁃n与II⁃12⁃n系列表面活性剂的cmc均处于10-4mol·L-1数量级.但II⁃10⁃n/ SDS复配体系的cmc T处于10-6mol·L-1数量级, II⁃12⁃n/SDS体系的cmc T处于10-5mol·L-1数量级,前者比后者要低一个数量级,表明前一复配体系中二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比后一复配体系要强得多.其原因可能在于,II⁃10⁃n系列表面活性剂与II⁃12⁃n 系列表面活性剂相比较,前者的疏水链长度与SDS 的疏水链长度更加接近.因为对于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并非遵循通常单一表面活性剂体系中疏水链越长,表面活性越高的规律.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长要匹配(基本相等),如此复配体系才能产生更强的协同效应,这种现象即为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等链长效应[9].2.2混合胶团组成及相互作用参数茁m通常可用两种表面活性剂在胶团中的相互作用参数βm来表征复配协同效应,βm的负值越大,表明协同效应越好[10].βm=ln cmc T·x1cmc1·x m1(x m2)2=ln cmc T·x2cmc2·x m2(x m1)2式中,cmc T为复配体系的临界胶团总浓度;cmc1、表2II⁃12⁃n/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化学性质Table2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I⁃12⁃n/SDS mixed systems in aqueous solutionMolar ratio of II⁃12⁃n/SDSII⁃12⁃3/SDS II⁃12⁃4/SDS II⁃12⁃6/SDS104cmc TγcmcTΓ∞104cmc TγcmcTΓ∞104cmcTγcmcTΓ∞(mol·L-1)(mN·m)(-2(mol·L-1)(mN·m-1)(μmol·m-2)(mol·L-1)-1-2)1∶90.87635.8 2.2010.80035.4 2.1650.61035.6 2.097 2∶80.65034.0 1.9170.50134.1 1.8860.39033.9 1.782 3∶70.41032.1 1.8610.36532.4 1.8020.27532.1 1.728 1∶20.38130.0 1.9260.30129.9 1.8790.20129.8 1.790 1∶0 2.67036.80.879 4.17036.70.831 3.31036.90.768 0∶181.2038.0 2.43181.2038.0 2.43181.2038.0 2.431表3II⁃10⁃n/SDS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参数Table3The parameters of micellization of II⁃10⁃n/SDS mixed systemsMolar ratio of II⁃10⁃n/SDSII⁃10⁃3/SDS II⁃10⁃4/SDS II⁃10⁃6/SDSx m1-βm x m1-βm x m1-βm1∶90.4820.660.4922.050.4922.18 2∶80.5120.980.5122.150.5122.25 3∶70.5221.390.5222.450.5222.89 1∶20.5221.760.5222.620.5222.98 416No.4许虎君等: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 的相互作用cmc 2为表面活性剂1、2单独存在时的临界胶团浓度;x 1、x 2为表面活性剂1、2在溶液体相中的摩尔分数,x 1+x 2=1;x m 1、x m 2为表面活性剂1、2在混合胶团中的摩尔分数,x m 1+x m2=1(在本文中,下标1和2分别代表酯基Gemini 型季铵盐和SDS).通过上式用迭代法计算得到各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参数,数据见表3和表4.由表3和表4可知,各复配体系的βm 均为负值,证实在这些二组分间发生了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在各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中,II ⁃m ⁃n 与SDS 的摩尔比均近似为1∶1,说明各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均带电性.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在于,当混合胶团中II ⁃m ⁃n 与SDS 的摩尔比均近似为1∶1时,混合胶团中不同电性的表面活性离子数目接近相等,若间隔排列,各表面活性离子之间主要存在静电引力;若其摩尔比偏离1∶1较大时(摩尔比为1∶2时则产生电中性而沉淀),则各表面活性离子之间除了存在静电引力外,还存在静电排斥力.比较而言,前者的状态可大大促进两种表面活性离子间的缔合,在溶液中混合胶团更易形成.同时,随着II ⁃m ⁃n 中n 的增大,βm 逐渐减小(即|βm |增大),表明复配体系中二者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随n 增大而减小.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复配体系的cmc T 随n 增大而减小的现象.其次,II ⁃10⁃n /SDS 复配体系的βm 远较II ⁃12⁃n /SDS 复配体系的βm 小,表明在二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方面,II ⁃10⁃n /SDS 复配体系比II ⁃12⁃n /SDS 复配体系来得更强,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的等链长效应使得II ⁃10⁃n /SDS 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更加显著.2.3无机盐对复配体系表面活性的影响无机盐电解质对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与胶团形成的影响是实际应用中经常要考虑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文考察了NaBr 对II ⁃10⁃3/SDS 复配体系在不同摩尔比时的cmc T 值的影响.测得的γ⁃lg c 曲线见图2,由此求得体系的表面性质列于表5.由图2和表5可见,添加NaBr 能促进混合胶团的形成,使复配体系II ⁃10⁃3/SDS 在不同摩尔比时的cmc T 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复配体系II ⁃10⁃3/SDS 的混合胶团均带电性,所以对该复配体系而言,表5II ⁃10⁃3/SDS 复配体系在纯水及0.1mol ·L -1NaBr 水溶液中的表面化学性质Table 5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II ⁃10⁃3/SDS mixed systems in pure water and 0.1mol ·L -1NaBr aqueous solutionn (II ⁃10⁃3)/n (SDS)(pure water)n (II ⁃10⁃3)/n (SDS)(0.1mol ·L -1NaBr)1∶92∶81∶21∶92∶81∶2105cmc(mol·L -1)0.990.910.570.900.830.51γcmc T (mN ·m -1)36.5034.1129.6936.4834.1029.71图2II ⁃10⁃3/SDS 复配体系在纯水及0.1mol ·L -1NaBr 水溶液中的γ-lg c 曲线Fig.2γ-lg c curves of II ⁃10⁃3/SDS mixed systems inpure water and 0.1mol ·L -1NaBr aqueous solu ⁃tionn (II ⁃10⁃3)/n (SDS)=1∶9(■)(pure water),(□)(0.1mol ·L -1NaBr);n (II ⁃10⁃3)/n (SDS)=2∶8(●)(pure water),(○)(0.1mol ·L -1NaBr);n (II ⁃10⁃3)/n (SDS)=1∶2(▼)(pure water),(▽)(0.1mol ·L -1NaBr)表4II ⁃12⁃n /SDS 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参数Table 4The parameters of micellization of II ⁃12⁃n /SDS mixed systemsMolar ratio ofII ⁃12⁃n /SDSII ⁃12⁃3/SDS II ⁃12⁃4/SDSII ⁃12⁃6/SDSx m 1-βm x m 1-βm x m 1-βm 1∶90.489.920.4912.460.4912.612∶80.5210.280.5112.760.5112.803∶70.5210.520.5212.960.5213.191∶20.5310.910.5213.340.5214.09417Acta Phys.⁃Chim.Sin.(Wuli Huaxue Xuebao),2006Vol.22电性仍占主导地位.NaBr的加入,增加了复配体系中的反离子浓度,能更有效地压缩表面活性剂的双电层,使表面活性离子极性头基上所带的电荷对周围离子极性头基的作用力波及范围减小,从而导致更多的表面活性离子聚集在一起,使表面活性离子之间易于结合成胶团.并且大量离子的引入使水溶液极性增强,也促使表面活性离子的非极性基团形成胶核.但NaBr在屏蔽极性头间斥力的同时,也屏蔽了季铵阳离子与SO2-4间的静电引力,使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所以NaBr对复配体系在cmc T后表面张力值影响较小[3].3结论(1)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II⁃10⁃n 及II⁃12⁃n与SDS的复配体系具有显著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及降低表面张力的增效作用.(2)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II⁃10⁃n 及II⁃12⁃n与SDS的复配存在等链长效应,表现为疏水链基本等长的II⁃10⁃n/SDS复配体系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要比疏水链不等长的II⁃12⁃n/SDS复配体系更强;复配体系II⁃10⁃n/SDS及II⁃12⁃n/SDS 的胶团化协同增效作用随n增大而增强.(3)各II⁃m⁃n/SDS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中,酯基Gemini型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SDS的摩尔比均近似为1∶1,说明各复配体系的混合胶团均带电性.(4)在II⁃10⁃3/SDS复配体系溶液中加入无机盐NaBr能促进混合胶团的形成,使II⁃10⁃3/SDS复配体系在不同摩尔比时的cmc T值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References1Milton,J.R.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1996,179:4542Zhao,J.X.;Zheng,O.;You,Y.;Chen,R.J.Acta Phys.⁃Chim.Sin.,2002,18(5):463[赵剑曦,郑欧,游毅,陈荣杰.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2002,18(5):463]3Zhang,Z.Q.;Xu,G.Y.;Ye,F.;Zheng,L.Q.;Luan,Y.X.Acta Phys.⁃Chim.Sin.,2001,17(12):1122[张志庆,徐桂英,叶繁,郑立强,栾玉霞.物理化学学报(Wuli Huaxue Xuebao),2001, 17(12):1122]4Zana,R.Bolaform and dimeric(Gemini)surfactants.London:Blakie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1997:805Tang,S.H.;Huang,J.B.;Li,Z.C.;Wang,C.Z.;Li,M.China Surfactant Detergent Cosmetics,2001,6:26[唐世华,黄建滨,李子臣,王传忠,李锰.日用化学工业(Riyong Huaxue Gongye), 2001,6:26]6Zhao,Z.K.;Qiao,W.H.;Li,Z.S.Chemistry,2002,65:1[赵忠奎,乔卫红,李宗石.化学通报(Huaxue Tongbao),2002,65:1] 7Per⁃Eri,H.B.;Karin,B.S.;Krister,H.B.Journal of Surfactants and Detergents,2000,3(1):818Wang,Z.C.;Xu,H.J.;Bao,X.Y.;Xu,F.P.;Peng,Q.J.Journal of Southern Yangtze University,2005,4(3):306[王中才,许虎君,包新颜,许芳萍,彭奇均.江南大学学报(Jiangnan Daxue Xuebao),2005,4(3):306]9Xiao,J.X.;Luo,M.X.;Hu,C.M.Chem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2000,12(3):304[肖进新,罗妙宣,胡昌明.化学研究与应用(Huaxue Yanjiu Yu Yingyong),2000,12(3):304]10Zhu,B.Y.;Zhao,Z.G.Foundation of interfacial chemistry.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1996:115[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