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广东工业大学《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测试实验报告

测试技术与信号处理实验报告机械转子底座的振动测量和分析一、实验目的1.掌握磁电式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
2.掌握振动的测量和数据分析。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先利用光电式转速传感器测量出电机的转速;然后利用磁电式速度传感器测量机械转子底座在该电机转速下的振动速度;对测量出的振动速度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找出振动信号的主频与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1.启动实验程序“机械转子系统的振动测量.exe”; 输入个人信息,也可以启动之后通过单击“修改”按钮修改个人信息。
2.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磁电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设为10KHz)、批量采样点数(建议设为10000)。
3.打开转子电机的电源,单击“单点采样”。
4.旋转调节旋钮改变转子的转速,观察图形区显示的磁电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转子底座振动信号;如果振动信号比较小,可适当提高转子的转速。
5.转子转速的测量:(1) 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光电转速传感器的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值为10KHz)、批量采样点数(建议值为10000)。
(2) 单击“批量采样”按钮,开始采样;采样完成之后,采集到的波形信号会显示在图形窗口,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转子的速度并显示出来。
记录下此时的转子的转速(单位:r/s)。
(3) 再重复步骤(2)测量2次。
以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作为此时转子的转速。
转速的测量结果单点采样采集通道6,测量3组数据6.振动信号的测量和频谱分析:(1) 单击“采样设置”按钮,输入采集卡连接磁电速度传感器的采样通道号、批量采样频率(建议设为10KHz)、批量采样点数(建议设为10000)。
(2) 单击“批量采样”按钮,开始采样;采样完成之后,采集到的波形信号会显示在图形窗口。
如果信号不正常,重复点击“批量采样”按钮(3) 单击“保存”按钮,将采集到的磁电传感器的信号数据保存为文本文件。
文件必须保存到“C:\ExperiData\”目录下。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广东工业大学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级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2016 年12 月)实验__一__题目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实验__二__题目查询数据库_实验__三__题目创建和使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实验__四_题目小型数据库规划设计实验平台:SQL Sever 2005实验题目实验一 数据库及基本表的建立一、实验目的1、掌握SQL SERVER 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的使用;2、掌握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1、分别使用SQL 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数据库;2、使用SQL 语句、企业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 )创建数据库表;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 机,Windows 2000/xp ;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2003/2005;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创建一个教学管理数据库SC ,其描述的信息有:学生信息、课程信息、教师信息、学生选课成绩、授课信息、班级信息、系部信息、专业信息。
创建:student 表(学生信息表)、course 表(课程信息表)、teacher 表(教师信息表)、student _course 表(学生选课成绩表)、teacher_course 表(教师上课课表)等。
1、创建数据库:确定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用于学生管理,命名为SC确定数据库的位置;要求: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分别存储在E 盘自己的目录下。
确定数据库的大小;根据实际的数据量确定数据文件的初始大小为30MB ,日志文件的初始大小为3MB 。
确定数据库的增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数据文件按20%增长,日志文件按1MB 增长。
(1)、利用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 ),使用SQL 语句指定参数创建数据库; 利用查询分析器,使用SQL 语句方式创建方式将下面各表建立到教学管理数据库中。
广东工业大学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char state;
int super;
int ntime;
int rtime;
struct pcb* link;
}*ready=NULL,*p;
typedef struct pcb PCB;
//////////////////////////////////////////////////////////////
}
}
//////////////////////////////////////////////////////////////
input()/* 建立进程控制块函数*/
{
int i,num;
system("cls");
printf("\n 请输入进程号?");
scanf("%d",&num);
for(i=0;i<num;i++)
printf("%s\t",pr->name);
printf("%c\t",pr->state);
printf("%d\t",pr->super);
printf("%d\t",pr->ntime);
printf("%d\t",pr->rtime);
printf("\n");
}
////////////////////////////////////////////////
while(second!=NULL)
{
if((p->super)>(second->super))
广东工业大学 模具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冲压模具拆装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实验
所属课程名称:《金属冲压工艺及模具》
实验计划学时:2
一、实验的目的
1 了解冲模的结构,各部分零件的名称及其在模具中的作用;
2 了解冲模工作原理。
二、实验用材料、工具、设备
1、典型冲压模具(简单模,复合模,连续模)、塑料模、压铸模若干付;
⑥其他零件:在模具中用于配合其他动作的零件,如弹簧、滑块、凸轮等。
在拆装过程中,要记清楚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以便重新装配。
步骤4:按拆开顺序还原,重装模具。
(二)模具草图绘制
冲孔凸模
弹簧
导套
底座
螺栓
落料凹模
落料凸模冲孔凹模
上模座
凸模固定板
卸料板1
卸料板2
装配图
①工作零件:是直接对毛坯或半成品进行加工的零件,如:凸模、凹模、凸凹模、镶拼成凸模或凹模的镶块和拼块。
②定位零件:用来确定毛坯或半成品在模具中正确位置的零件,如:定位板、定位销、挡料销、导正销、侧压板、导料板、定距侧刃。
③卸料பைடு நூலகம்出件、压料零件:
(a)卸料零件:将包在凸模、凸凹模上的废料或半成品卸下来的零件,如卸料板、废料切刀;
(b)出件零件:将卡在凹模中的工件推出或顶出的零件,如推件块(板)、推杆、顶件块(板)、顶杆。
(c)压料零件:在冲压时用于压住材料的零件,如压料板、拉深压料圈。
④导向零件:保证凸、凹模正确运动的零件,如:导柱、导套、导板、导筒等。
⑤连接与固定零件:将凸模、凹模和其它零件连接固定在上下模板上用于传递工作压力的零件,如模板(座)、固定板、垫板、模柄、螺钉、销钉等。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角尺、钢皮尺等;
广工大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和理论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实验目的如下:1. 观察并分析物理现象,验证物理定律。
2. 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思维方法。
4. 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共包括以下四个实验:1. 自由落体实验2. 单摆实验3. 光的折射实验4. 电路实验三、实验原理1. 自由落体实验: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通过测量物体下落时间,计算重力加速度。
2. 单摆实验:利用单摆周期公式,通过测量摆长和摆动周期,计算重力加速度。
3. 光的折射实验:利用光的折射定律,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计算折射率。
4. 电路实验:通过测量电路元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验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理论。
四、实验仪器1. 自由落体实验:自由落体计时器、铁球、细线等。
2. 单摆实验:单摆装置、尺子、游标卡尺等。
3. 光的折射实验:激光笔、透明玻璃板、量角器等。
4. 电路实验:电阻、电容、电感、万用表、电路板等。
五、实验步骤1. 自由落体实验:1. 将铁球固定在自由落体计时器的挂钩上。
2. 启动计时器,松开铁球,记录铁球下落时间。
3. 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4.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计算重力加速度。
2. 单摆实验:1. 调节单摆装置,使摆长与预定长度一致。
2. 启动计时器,松开摆球,记录摆动周期。
3. 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4. 根据单摆周期公式,计算重力加速度。
3. 光的折射实验:1. 将激光笔对准透明玻璃板的一侧,调整角度,使光线刚好进入玻璃板。
2. 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
3. 重复多次实验,求平均值。
4.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计算折射率。
4. 电路实验:1. 根据电路图搭建电路,连接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元件的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参数。
3. 验证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理论。
广工实验报告

广工实验报告广工实验报告引言:广工实验报告是广东工业大学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进行实验并撰写的一份详细报告。
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实验原理、方法和结果,并培养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科学写作等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讨论等方面对广工实验报告进行探讨。
实验目的:广工实验报告的第一部分通常是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是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操作和观察。
例如,在电路实验中,实验目的可能是研究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测量和计算这些物理量。
实验目的的明确性和准确性对于实验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广工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它解释了实验现象和结果的科学原理。
实验原理通常包括相关理论知识、公式和实验设备的介绍。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实验原理可能涉及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学生需要在实验原理中准确地描述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化学或工程原理,并引用相关的理论知识。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广工实验报告的具体操作过程。
学生需要清晰地描述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并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
实验步骤应具体、准确,以便其他人能够根据报告进行相同的实验。
在描述实验步骤时,学生应注意安全操作和实验条件的控制,以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是广工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实验结果应以表格、图表或图像的形式展示,以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实验结果。
同时,学生还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背后的科学原理。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实验报告的质量至关重要。
讨论:讨论是广工实验报告的最后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这一部分对实验进行评价、总结和展望。
学生可以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的一致性,分析实验误差和不确定度,并提出改进实验的建议。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讨实验的应用前景和可能的研究方向,展示对实验主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广工几组实验报告

广工几组实验报告引言实验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必备环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并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中各种现象和现象的规律。
在广工几组的实验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以增进我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报告将就其中几个重要的实验进行介绍和分析。
实验一:测量与误差分析本实验旨在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并学会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并分析测量误差。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使用尺子、千分尺和游标卡尺等工具,测量不同实验器件的长度,并比较不同测量结果之间的误差。
实验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测量工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和精度,但使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可以降低误差并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并使用误差传递公式来分析不同测量值之间的误差传递。
实验二: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本实验旨在研究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万用表和示波器等设备,测量并分析直流电压和电流,并研究其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选择测量范围和测量工具对于准确测量直流电压和电流至关重要。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分布。
实验三: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本实验旨在研究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等设备,测量并分析交流电压和电流,并研究其与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需要考虑相位差和有效值等因素。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交流电压表和交流电流表正确测量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并学会了通过示波器观察和分析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波形。
实验四:测量电阻和电容本实验旨在学习电阻和电容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电阻测量仪和电容测量仪等设备,测量并分析不同电阻和电容器的参数,并研究其与电阻值和电容值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正确选择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对于准确测量电阻和电容至关重要。
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恒流法和恒压法来测量电阻的值,以及如何使用交流电桥法来测量电容的值。
广东工业大学车辆工程发动机性能实验报告

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实验目的:1)制取发动机在不同的油门开度下,柴油机其输出功率Pe、扭矩Me、比油耗be等随转速变化的规律2)了解内燃机台架试验的主要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3)了解实验过程的相关操作流程及实验过程中注意事项实验设备:1)试验用发动机型号:YC6L280-30,额定功率206Kw,最大扭矩1100N.m2)启动联通测功机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DW400;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n3)数字智能油耗仪4)柴油机自动测控系统测功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电涡流测功机利用涡流损耗的原理来吸收功率的。
主要有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在定子四周装有励磁线圈。
感应体形状犹如直齿轮,产生涡流的地方在导磁涡流环的孔壁上。
励磁绕组通上直流电后,则围绕励磁绕组产生一个闭合磁通。
当感应体被原动机带动旋转时,气隙磁密随感应体的旋转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涡流环孔壁表面及一定深度范围内将产生涡流电势,并产生涡流,该涡流所形成的磁场又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就产生了制动转矩。
该转矩通过外环及传力臂传至测力装置上,由力传感器将力的大小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从而达到测转矩的目的。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式的磁电式转速传感器,将转速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实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制成表格如下:将实验数据制成曲线图如下所示:实验数据分析:如上图所示,可知:理论上,在转速由低向高变化时,有效转矩开始略有上升的趋势;当超过最高点后,随转速的提高,使有效转矩下降,但曲线变化平缓,由于试验数据有误差,趋势变化不明显;由于,有效功率正比于有效转矩和转速的乘积,而有效转矩曲线变化平缓,故有效功率曲线取决于转速的变化。
但转速高时,转矩增加,有效功率迅速上升,直至转矩达到最大后,有效功率上升变得平缓,当有效功率达到最大后,若转速再增加,后燃严重,有效功率开始下降;燃油消耗量在节气门开度一定的情况下,先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少,但过了最低点时,随着转速上升,燃油消耗量也随着增大,因为转速过高时,燃烧不完全恶化,耗油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void set(double x1,double e1) { x=x1; e=e1;
f=3*x*x*x*x-16*x*x*x+30*x*x-24*x+8; }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Newton { double x; double f; double e; public: Newton(double x1,double e1) { x=x1; e=e1; f=x*x*x*x+-16*x*x*x+30*x*x+-24*x+8; }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f(x)的极小点的计算程序,并求解
1.牛顿法: #include<iostream>
1—2 节 编写:用牛顿、平分、成功—失败法、黄金分割法和进退法求函数
第 9 周 星期 五 第
题目 P150E9
实验
成绩评定 教师签名
应用数学 学院 09 信息计算 专业 (2) 班 _______
学号 3109008538 姓名 刘艳明 _______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
double getfirstf(double x) {
return (12*x*x*x-48*x*x+60*x-24); }
int main(){ cout<<"Please enter the initial 区间左端点 a:" ; cபைடு நூலகம்n>>a; cout<<endl;
cout<<"Please enter the initial 区间左端点 b:"; cin>>b; cout<<endl;
cout<<"enter the eps: "; cin>>eps; cout<<endl;
i++; x0=x1; a.set(x0,0.01);
f1=a.getfirstf(x0); f2=a.getsecondf(x0); cout<<"the x0 is:"<<x0<<endl; cout<<"the x1 is:"<<x1<<endl; x1=x0-f1/f2; } cout<<"eeeeeeeeeeeeeeeeeeee"<<endl; cout<<"the last x0 is:"<<x0<<endl; cout<<"the last x1 is:"<<x1<<endl; cout<<"迭代次数为:"<<i<<endl;
return 0; }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29030.3922c=.1÷20m3=2÷120252.=3535=42314c)*523m2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05*2022.02.854850.3150.*+58c12*5m1*2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M=5÷50)*30*31(÷3110*5+**÷4*1m243.%71e=78%n0)8=8s.5=77.93c.6c0mmc.4*m1*31,0w199o.k2.m4c-cem.5mn2csp26m659*.0.34-50.60c5*pm.3c85m9,c05g.m.05i0rp-l.s.85p6/c50bcm0.om7py.c.6spm5c+mc;0m..7.cmk ; 1+1k+12+1+k2234=1c+m1++4+4+2
1) B2Ak+22+1=2+15+c51mc+=m5=21c11+m++12+2+1++=212=2+1+2+1+2+2+22+32k+1+2
2.平分法: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ouble f2(double l,double o,double v,double e); double a,b,eps,sita; int maxstep=30; double x[30];
double getsecondf(double x) { return (36*x*x-96*x+60); }
}; int main() { double x0=3; int i=0; Newton a=Newton(x0,0.01); double f1=a.getfirstf(x0); double f2=a.getsecondf(x0); double x1=x0-f1/f2; while((x1-x0)>0.01||(x0-x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