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5章习题及答案_客户关系管理

第五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宗旨就是A 以客户为中心B 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C 提高核心竞争力D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2.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的概念,是由美国著名的研究机构Gartner Group在20世纪最先提出的。
A 40年代B 60年代C 80年代D 90年代3.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一种A 管理理念。
B 新型的商务模式。
C 管理软件和技术。
D 商业哲学或营销观念。
4.完善的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能A 判断客户的价值;B 判断利润的来源;C 判断相关的客户业务流程;D 提高最有价值客户和潜在价值客户的满意程度。
5.如果企业面对的是少量客户,而且产品的边际利润很高时,那么它就应当采用“”的客户关系,支持客户的成功,同时获得丰厚的回报。
A 基本型B 伙伴型C 主动型D 责任型6.传统的“客户关系管理”之所以被现在意义的“客户关系管理”所代替,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缺乏的支撑?A 互联网B 数据库C 现在管理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论7.在先进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客户关系管理实现称为可能,并进一步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8.近年来,的长足发展为市场营销管理理论的普及和应用开辟了广阔空间A 信息技术B 数据库技术C 互联网D 现代管理理论9.以200以上,跨地区经营的企业为目标的CRM系统属于A 高端CRMB 中段CRMC 企业级CRMD 中小企业级CRM10.以店面交易为主的企业,其CRM应有的核心是A 数据挖掘B 客户关系管理C 客户分析与数据库营销D 销售力量自动化11.CRM集成应用于程序较高的企业,对这类企业CRM与财务、ERP\SCM,以及群件产品与ExchangeMSOutlook和LotusNotes等的集成应用是很重要的A 个性化B 信息化C 流程化D 电子商务化12. 的发展与新技术的出现,对于CRM具有重大影响A 商业模式B 互联网C 信息技术D 现代管理理念13.尽管进行客户关系管理须有一定投入,但可提高企业的A 客户数量B 产品数量C 经济效益D 市场占有率14.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企业经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然后通过垄断的手段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种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以为中小心?A 利润B 核心竞争力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5.实现有效地是建立和保持企业和客户良好关系的基本途径A 产品咨询B 售后服务C 信息交流D 业务往来16.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前台业务,在它的主要功能中是自动的,也是交互的A 营销自动化B 销售自动化C 服务支持D 任务管理17. 对于衡量企业承诺目标实现的程度、测试企业各种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客户服务中的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A 利润B 客户反馈C 市场占有率D 客户满意度18.在一个企业中,下列那些部门与客户有密切关系A 技术部B 市场部C 销售部D 服务部19.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功能当中,以下那项管理功能不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范畴之内A 销售管理B 采购管理C 呼叫中心D 数据挖掘20.以下那种客户服务工具不属于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客户关系管理在前端实施的服务功能A 个性化网页服务功能B 在线客服C 订单自助跟踪服务D 客户状态分析二、填空题1.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它来源于西方的理论。
第五章习题答案

5-1 把直径1d mm =的钢丝绕在直径为2m 的卷筒上,试计算该钢丝中产生的最大应力。
设200E GPa =解:钢丝绕在直径为D 的卷筒上后产生弯曲变形,其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为22D d Dρ+=≈(因D d >>) 该钢丝中产生的最大应力为39maxmax/211020010100/22y d d E E E Pa MPa D D σρ-⨯====⨯⨯=5.4 矩形截面悬臂梁如图所示。
已知4l m =,23b h =,10/q kN m =,[]10MPa σ=,试确定此梁横截面的尺寸。
解:作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梁的最大弯矩发生在固定端截面上。
22max 111048022M ql kN m ==⨯⨯=⋅ 由强度条件,有max maxmax 26[]z M M W bhσσ==≤ 将23b h =代入上式,得0.416416h m mm ≥=== 22773b h mm =≥ 5.5 20a 工字钢梁的支承和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若[]160MPa σ=,试求许可载荷F 。
解:(1)求支座反力。
选整个梁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有0yF =∑,0A B F F F F ++-=()0AM=∑F ,6240B F F F ⨯-⨯+⨯=解得:13A F F =,13B F F =-M O212qlM O(2)作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梁的最大弯矩为max 23C M M F ==查表得No.20a 工字钢的抗弯截面系数为3237z W cm =,由强度条件,有max max 2/3[]z zM F W W σσ==≤ 解得663[]3237101601056.922z W F kN σ-⨯⨯⨯⨯≤==所以许可载荷56.9F kN =。
5.8 压板的尺寸和载荷情况如图所示。
材料为45钢,380s MPa σ=,取安全因数1.5n =。
试校核压板的强度。
解:由受力分析可知最大弯矩发生在m m -截面处,且其值为3max 10.0215.4100.02308M P N m =⨯=⨯⨯=⋅m m -截面的抗弯截面系数z W 为333max11302030121212156810zz I W mm y ⨯⨯-⨯⨯=== 压板的最大应力为max max 9308197156810z M MPa W σ-===⨯ 而许用应力为380[]2531.5sMPa nσσ===截面m-m因最大应力小于许用应力,所以压板的强度足够。
第5章--成本函数--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成本理论练习题及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部经济外部不经济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长期成本函数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边际成本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二、选择题1.长期与短期的区别在于( )。
A.短期中存在着不变的收益而长期中不存在B.从长期来看,所有的投入都可变C.超过三个月是长期,否则是短期D.平均成本在短期内是递减的,而长期成本在长期内是递增的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经济利润D.沉没成本3.机会成本的经济含义是( )。
A.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另一种用途的收入B.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C.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用于次优用途的收入D.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放弃这种资源继续使用而必须支付的费用4.正常利润是( )的一个组成部分。
A.显性成本B.隐性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5.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总成本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有( )。
A.平均成本值最小B.平均成本=边际成本C.边际成本曲线处于上升段D.上述说法都对6.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 )。
A.应该增加成本的支出B.不能增加成本的支出C.应该减少成本的支出D.不能减少成本的支出7.已知等成本曲线和等产量曲线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此时要达到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出的水平,应该( )。
A.增加要素投入B.保持原有的要素投入不变C.减少要素投入D.或A或B8.当一个厂商减少一个单位的一种投入,并通过增加另一种要素以保持产量不变,那么被增加的要素的增加量叫做( )。
A.收益递减率B.规模经济边际率C.边际收益递减率D.边际技术替代率9.当( )时,成本实现最小化。
第五章 跨国公司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跨国公司一、填空题1.跨国经营指数(TNI)是、和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指数值越高说明该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程度。
2.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3.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4.跨国公司全球性组织结构主要有、、和等几种形式。
5.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向着、和方向发展。
二、选择题1.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在()个国家或地区以上拥有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分支机构才算是跨国公司。
A 2个B 3个C 5个D 6个2.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3.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4.在任何地方营运的任一子公司都可以独自地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5.职能一体化战略最高级的形式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三、是非题1.凡是在2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2.规模越大的跨国公司其国际化经营程度就越高。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跨国购并是推动跨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
()5.根据价值链原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是根据价值链上各环节要素配置的要求,匹配全球区位优势,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四、名词解释1.跨国公司2.价值链3.职能一体化战略4.跨国经营指数5.网络分布指数6.世界经济一体化五、简答题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
2.简述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变。
3.简述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变。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B、 84HC、 42HD、 22H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A、保护现场B、保护PCC、找到中断入口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4、MCS-51中断源有( A )A、 5个B、 2个C、 3个D、6个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B、 T0,T1C、 T1,串行接口D、 INT0,T0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B、 INT0C、 T1D、T0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B、 0013HC、 0023HD、 0033H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B、 2个C、 3个D、0个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第五章 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

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是( )。
A.经营租入固定资产B.固定资产日常修理C.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确认【答案解析】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2.甲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5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600元(不含税),购进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为102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工资1000元。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 )元。
A.25602B.22100C.40000D.23502【正确答案】B【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该固定资产的成本=20000+500+600+1000=22100(元)3.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0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50万元。
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60万元。
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
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6160B.5960C.5310D.6194【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入账价值=5000+50+200+60=5310(万元)。
4.甲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09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2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
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
2009年1月1日预计5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在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万元,且金额较大。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学生的情绪管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A.情绪B.情感C.心情D.态度2.()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
A.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3.小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的()。
A.外部表现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认知活动4.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B.焦虑C.恐惧D.悲哀5.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理智C.应激D.激情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8.()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A.快乐B.应激C.心境D.激情9.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热情C.应激D.心境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应激B.心境C.激情D.热情11.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12.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3.求知欲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应激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15.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6.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
这种情况属于()。
A.激情B.应激C.快乐D.心境17.()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具有8~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
第5章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画图说明下列语句所分配的存储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
难度:2(1) BYTE_VAR DB ‘BYTE’,12,-12H ,3 DUP(0,2 DUP(1,2),7) (2) WORD_VAR DW 3 DUP(0,1,2),7,-5,’BY’,’TE’,256H 答:(1) (2)07H BYTE_V AR 42H WORD_V AR 00H 00H 59H 00H FBH 54H 01H FFH 45H 00H 59H 0CH 02H 42H EEH 00H 45H 00H 00H 54H 01H 00H 56H 02H 01H 02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07H00H2、假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PARTNO DW ?PNAME DB 16 DUP(?) COUNT DD ? PLENTH EQU $- PARTNO 问:PLENTH 的值为多少?他表示什么意义? 答:PLENTH 的值为22,它表示当前已分配单元空间。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5章习题与解答3、有符号定义语句如下:难度:2BUF DB 1,2,3,’123’EBUF DB 0L EQU EBUF-BUF问:L的值是多少?答:L的值为6;4、假设成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难度:2LNAME DB 30 DUP(?)ADDRESS DB 30 DUP(?)CITY DB 15 DUP(?)CODE_LIST DB 1,7,8,3,2(1)用一条MOV指令将LNAME的偏移地址存入BX。
(2)用一条指令将CODE_LIST的头两个字节的内容放入SI。
(3)写一条伪指令定义符使CODE_LENGTH的值等于 CODE_LIST域的实际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1. 解释下列概念:
总需求、总需求曲线、财富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总供给、总供给函数、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失业均衡、充分就业均衡、超充分就业均衡、总需求冲击、总供给冲击。
2. 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 )。
A. 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 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 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 以上结论均正确
3. 总需求曲线( )。
A.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税收减少会左移
D.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名义货币供给增加会右移
4. 若价格水平下降,则总需求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5. 当价格水平下降时,总需求曲线(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6.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是( )。
A. 同—价格水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
B. 同一总需求水平对应的价格提高
C. 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D. 价格水平提高,总需求减少
7. 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应是( )。
A. 价格水平提高
B. 总需求增加
C. 同一价格水平上的总需求增加
D. 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增加
8. 扩张性货币紧缩性财政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9. 扩张性财政紧缩性货币的政策搭配能使总需求曲线(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10. 总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的原因是( )。
A. 工资提高
B. 价格提高
C. 技术进步
D. 需求增加
11. 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总产出增加的主导力量是( )。
A. 总供给
B. 总需求
C. 工资
D. 技术
12. 在水平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水平的主导力量是( )。
A. 总供给
B. 总需求
C. 利率
D. 以上均正确
13. 在垂直总供给曲线区域,决定价格的主导力量是( )。
A. 供给
B. 需求
C. 产出
D. 以上均正确
14. 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财政政策能使总产出(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15. 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使价格水平( )。
A. 提高
B. 下降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16. 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产出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
A. 水平的
B. 向右上方倾斜的
C. 垂直的
D. 难以确定
17. 若扩张总需求政策的价格效应最大,则表明总供给曲线是( )。
A. 水平的
B. 向右上方倾斜的
C. 垂直的
D. 难以确定
18. 扩张总需求政策使价格提高的区域是总供给曲线的( )。
A. 水平区域
B. 向右上方倾斜区域
C. 垂直区域
D. 难以确定
2. D
3. D
4. A
5. C
6. A
7. C
8. D
9. D 10. A 11. B 12. A 13. B 14. D 15. D 16. A 17.
C 18. D
19. 影响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0. 总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出的?
21. 为什么古典理论认为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
22. 引起总供给曲线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23.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4. 简析古典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与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区别。
19. 总需求曲线表达了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而在其他因素发生变动时会造成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造成总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
(1)消费者与厂商的各种预期。
预期包括预期收入、预期利润率、预期通货膨胀等,各种预期的变动都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移动。
(2)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按照对总需求的不同作用,宏观经济政策又可区分为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两类。
扩张性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紧缩性政策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3)国际经济。
国际经济对一国总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汇率和外国收入的变动。
一国汇率的下降和外国收入的增加都会引起本国净出口增加,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一国汇率的上升和外国收入的减少都会引
起本国净出口减少,从而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20. 总供给曲线是根据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由于总供给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的总产出量,而产出量是由生产函数决定的,因此在短期内,当资本存量既定时,总产出水平就取决
于劳动者的总就业量。
总就业量增加,总产出量也增加,但增加的比率会递减,原因是劳动的边际产出是递减的。
总就业量决定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均衡。
劳动力的需求是实际工资率的减函数,可写为
)(p w N N d d =,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需求越大;劳动力的供给是实际工资率的增函数,可写为
)(P W N N s s =,实际工资率越低,劳动力供给越小。
把劳动力需求函数和劳动力供给函数结合起来,就可以确定均衡的实际工资率水平和劳动力就业水平,即
)()(P W N P W N s d =
因此,已知总生产函数、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以及货币工资曲线,就可以求得总供给曲线。
21. 按照古典理论,货币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性。
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变动时,实际工资会作出迅速的调整。
因此,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供求量会始终保持着充分就业水平不变,国民收入不会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提高。
这表明,在长期时,实际产出水平主要由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
这条垂直线被称为古典总供给曲线或长期总供给曲线。
22. 由于存在两条总供给曲线,因此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情况。
(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一个社会的长期总供给主要受人口(劳动力)、资本存量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人口和资本存量增加以及技术进步都会增加总供给,从而引起总供给曲线的向右移动;反之,则相反。
(2)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变动。
一个社会的短期总供给主要受工资、原材料价格的影响,工资水平和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都会带动成本下降,从而导致短期总供给增加,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反之,则相反。
2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均衡总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总需求曲线上的点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
总供给曲线上的点则表示当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产出与价格水平的各种不同组合。
因此,当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时,交点所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价
格水平就是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
三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也意味着,此时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决定的总需求,恰好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决定的就业量所生产出来的总产品完全实现转化。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不仅说明了在同时考虑三个市场均衡时总产出的决定,而且还说明了LM IS -模型所无法说明的价格水平的决定。
24. (1)在古典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出水平的垂直线。
因此,当总需求曲线移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的变动,而对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
(2)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总供给曲线由于名义工资具有刚性而向右上方倾斜,这说明就业量和总产出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
当总需求扩大时,实际工资的下降会增加就业量,从而扩大总产出水平。
25. 已知总需求曲线为P Y d 50600-=,总供给函数为P Y s 500=(单位:亿元)。
(1)求供求均衡点;
(2)如果总供给曲线不变,总需求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3)如果总需求曲线不变,总供给增加10%,求新的供求均衡点;
(4)求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变动后的供求均衡点。
(1)将需求方程P Y d 50600-=和供给方程P Y s 500=联立,解得
5501.1==Y P (亿元)
(2)当总需求增加10%后,新的总需求方程变为P Y d 55660-=,将其与原供给方程P Y s 500=联立,解得
59519.1==Y P (亿元)
(3)当总供给增加10%后,新的总供给方程变为P Y s 500=,将其与原需求方程联立,解得
5501==Y P (亿元)
(4)当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同时增加时,将新的总需求方程P Y d 55660-=和新的总供给方程P Y s 500=联立,解得
6001
.1==Y P (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