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上一课5 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相关实验分析[33页]
动物激素实验报告

动物激素实验报告动物激素实验报告引言:激素是生物体内起到调节和控制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
在动物激素实验中,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动物体内激素的作用和效果,为人类健康和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报告将探讨动物激素实验的意义、方法以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动物激素实验的意义动物激素实验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动物激素实验,科学家们可以深入了解激素对动物生理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推断其对人类的作用。
其次,动物激素实验为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证据,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二、动物激素实验的方法动物激素实验通常采用实验动物模型,如小鼠、大鼠、猪等。
实验前,科学家们会选择适合的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预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中,他们会注射或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激素,然后观察和记录动物的生理和行为变化。
最后,科学家们会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以得出结论。
三、动物激素实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动物激素实验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一方面,它们被用于研究激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发现,雌激素在女性乳腺癌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而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一方面,动物激素实验也被用于测试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科学家们会将激素注射给实验动物,并观察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以评估药物的疗效。
四、动物激素实验的伦理问题动物激素实验涉及到伦理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争议。
一方面,动物激素实验对实验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带来痛苦和不适。
另一方面,动物激素实验在医学研究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证据,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保护动物权益的同时,合理利用动物激素实验的结果,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结论:动物激素实验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它为我们深入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证据。
然而,我们也要关注动物激素实验的伦理问题,努力寻求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替代方法,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伤害。
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及研究方法

激素是一类在动物体内以低浓度存在,但却能调控多种生理过程的化学物质。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研究对于揭示生物体的生理机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及研究方法中,常用的包括体外实验、体内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
一、体外实验
体外实验是指将动物激素通过体外方式直接作用于细胞、组织或器官上,察其生理作用及相应的机制变化。常用的体外实验方法包括离体器官系统、细胞培养和免疫化学等。
3.激素的体内监测:使用体内监测仪器,如电生理仪、荧光探针、放射性示踪剂等,直接检测动物体内的激素变化和活动。这些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揭示激素的时空动态变化。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研究激素生理作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揭示激素的受体、信号传导、基因表达等分子机制。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包括PCR、Western blot、RNA干扰等。
3.免疫化学:使用免疫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通过检测相关的抗原和抗体来判定激素的存在和作用。这些方法既可以检测激素的含量,也可以观察到激素对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影响。
二、体内实验
体内实验是指将动物激素通过注射、灌服等方式直接输入到生物体内,观察其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及相应的机制变化。常用的体内实验方法包括激素注射、激素释放实验和激素的体内监测等。
1.PCR:通过PCR扩增激素相关基因,进一步进行基因测序,以研究激素的基因调控机制。
2. Western blot:使用Western blot技术可以检测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变化,通过检测激素相关蛋白质的表达来揭示激素的作用途径。
3.RNA干扰:使用RNA干扰技术来抑制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基因缺失对于生物体的影响,进一步验证激素的生理作用路径。
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及研究方法PPT课件

-
13
参考答案: ①手术伤口对实验结果(观察现象)的干扰。 ②甲状腺 方法步骤:当两只狗出现明显差异后,给甲狗补充适宜浓度 的甲状腺激素,乙狗正常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它们 之间的差异。 实验结果:摘除甲状腺的甲狗饲养一段时间后,表现出生长 发育停止、精神萎靡(或活动次数减少,反应迟钝等)、食 欲不振(或食量减小等)等症状;补充甲状腺激素后,这些 症状逐渐消失。乙狗的生长发育状况一直正常。 ③ I、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产生的;Ⅱ、甲状腺激素 具有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 功能;Ⅲ、动物体内若缺乏甲状腺激素,会表现出生长发育 停止、精神萎靡(或活动次数减少,反应迟钝等)、食欲不 振(或食量减小等)等症状。
•促进,加速,提高-
11
实验1: 含甲状腺制剂或甲状腺
蝌蚪 激素的饲料饲喂
短时间内
实验2 :
小型青蛙
摘除甲状腺
成年狗
• 身体臃肿 • 精神萎靡
• 行动呆笨
• 食欲不振
若给此狗注射甲状腺激素,上述症状消失。
分析 研究方法: 饲喂法 、摘除法、注射法
-
12
试题1.甲状腺激素是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为验证甲状腺
若给此狗注射甲状腺激素,上述症状消失。
讨论:
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2、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
9
实验1: 含甲状腺制剂或甲状
腺激素的饲料饲喂
蝌蚪
短时间内
小型青蛙
分析:
有(且过量)甲状腺激素--幼小动物蝌蚪 迅速发育成青蛙。
实验说明: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
10
实验2 : 成年狗
生物新教改课件
探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方法

探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方法谭家学(湖北省郧县第二中学442500)激素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或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由血液循环运输到机体其他部位,发挥其特殊生理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
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法等,但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在使用中只能口服,不能饲喂,因为会被消化酶水解。
下面就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探究实验方法进行归纳。
方法一:注射法及饲喂法方法:通过注射或饲喂某种激素使受试动物发生异常生理变化,从而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功能。
过程:给正常的蝌蚪喂含甲状腺制剂的饲料或在其生活的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结果:短时间发育成了一个小型青蛙。
分析: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
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发育。
【例1】为探索影响生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诸多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2个实验和1个实验没计:(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每间隔3d对甲鼠的甲状腺进行一次等量切除,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回答问题:①图中曲线b表示激素,曲线a表示激素。
②实验结果可以说明:在甲状腺细胞分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甲状腺的体积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呈。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给人以启示:对于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的监测,每间隔3d给乙鼠注射一次等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监测结果表明:每注射一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成年雄鼠乙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总是先升后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生理原因在于: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浓度升高时,就会刺激合成并分泌,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向成年雄鼠乙的体内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就会抑制和的分泌活动,从而使该激素的水平下降。
(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某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方案。
狗做激素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激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
为了研究激素对动物生理功能的影响,本实验选取了狗作为实验动物,对激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二、实验目的1. 观察激素对狗生长发育的影响;2. 探究激素对狗生殖功能的作用;3. 研究激素对狗新陈代谢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雄性狗10只,雌性狗10只;2. 实验试剂: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3.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显微镜、生化分析仪等。
四、实验方法1. 生长激素实验(1)将10只雄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生长激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生长发育情况,包括体重、身高、骨骼发育等。
2. 促性腺激素实验(1)将10只雌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促性腺激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生殖功能,包括发情周期、排卵情况等。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实验(1)将10只雄性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只,分别命名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2)实验组每天注射胰岛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3)实验组每天注射胰高血糖素,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1毫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4)连续注射30天后,观察两组狗的新陈代谢情况,包括血糖、血脂等指标。
五、实验结果1. 生长激素实验实验组狗的体重、身高和骨骼发育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 促性腺激素实验实验组狗的发情周期和排卵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3.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实验实验组狗的血糖和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六、实验结论1. 生长激素对狗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2. 促性腺激素对狗的生殖功能具有调节作用;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狗的新陈代谢影响不明显。
动物激素生理作用的验证实验及研究方法

3、摘除小狗的甲状腺,小狗除发生上述症状外,还出现身体发育 停止。
讨论:
1、甲状腺激素产生于哪个部位? 2、研究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方法是什么?
3、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从实验看
甲状腺激素
蝌蚪
小型青蛙 短时间内 甲状腺抑制剂 大型蝌蚪
蝌蚪
较长时间
• 实验说明:
–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小动物体的发育
实验二
摘除甲状腺
成年狗
• • • •
身体臃肿 精神萎靡 行动呆笨 食欲不振
摘除甲状腺
未成年狗
身体发育停止
• 促进,加速,提高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证明实验
实验1: 蝌蚪
含甲状腺激素 制剂的饲料 短时间内
小型青蛙
实验2:摘除小狗的甲状腺,小狗停止发育, 身体臃肿,并且变的呆笨、萎靡。 实验说明: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促 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同时还能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含甲状腺制剂或甲状 腺激素的饲料饲喂 短时间内
小型青蛙
有(且过量)甲状腺激素--幼小动物蝌蚪 迅速发育成青蛙。
实验说明: 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幼小动物的个体发育。
实验2 :
摘除甲状腺
成年狗
• 身体臃肿 • 食欲不振 • 行动呆笨 • 精神萎靡
分析:
若给此狗注射甲状腺激素,上述症状消失。
无甲状腺激素 身体臃肿,食欲不振。说明体内 物质氧化分解慢,新陈代谢水平下降。 无甲状腺激素 行动呆笨,精神萎靡。说明神经 系统兴奋性低。 有甲状腺激素,上述症状消失,说明上述症状与甲 状腺激素有关。
在说明生长激素生理作用的 实验中,如果用狗作实验材料, 你打算如何设计该实验? 实验材料:用 幼年 时期的狗 设计思路:
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探究.pptx

请回答:
2019年7月3
感谢你的观看
6
【研析】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及实验分析能力。 具体分析如下:
[审]——提取信息
信息a:实验动物为未成年小鼠,甲组不切除甲状腺, 乙组切除甲状腺——可知实验自变量是甲状腺的有无。 信息b:实验测量指标是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 可知实验因变量是每只小鼠的耗氧量和体长。
把公鸡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身体内,该母鸡就会逐渐地 长出公鸡型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且具有公鸡好斗的特性
给饥饿18 h~24 h后的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不
久,小白鼠出现惊厥的低血糖症状,皮下注入50%的葡萄糖
溶液抢救,可以恢复
感谢你的观看
2
3.实验设计时的注意事项 (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 况相似的平均分组,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 (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 单一变量。 (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 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 (4)要充分考虑相关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的常见激素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 醛固酮,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氨基酸衍生物、脂质和脂质。 不能用饲喂法进行实验的常见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所有促激素、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多肽)。
2019年7月3
感谢你的观看
1
【理论指导】
1.分析激素功能的研究思路 采用某种方法处理实验动物→出现相应的病理症状→添加激素后实验动 物恢复正常→推测激素的生理作用。 2.激素功能的常用实验验证方法
激素 甲状腺激素
生长激素 性激素 胰岛素
与动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实验问题分析报告

与动物激素调节有关的实验问题分析一、常规问题总结1.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⑴切除法:在实验动物身上,观察某种内分泌腺被切除后的生理变化,从而推断该腺体的正常功能。
①如割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第二性征的变化;②小狗的甲状腺摘除,观察发育情况;成年狗的甲状腺摘除,观察代谢及神经活动情况。
⑵移植法:切除某内分泌腺,一段时间后,再植入该腺体组织如给阉割的公鸡移植卵巢,观察第二性征的变化。
⑶注射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注射该腺体的提取物。
如给正常的或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或已摘除甲状腺的实验狗注射甲状腺激素观察出现的变化。
⑷饲喂法:切除某内分泌腺,再在饲料中加入该腺体的提取物如用含有动物激素的饲料喂养小动物,观察变化。
⑸临床观察法:在临床上观察内分泌功能过盛和不足的患者,研究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
⑹同位素标记法: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所要研究的腺体或激素再加以跟踪。
如应用放射性同位素131|研究甲状腺的功能。
2.常考激素的实验思路探究⑴甲状腺激素实验思路探究⑵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实验思路探究3.实验应注意的问题⑴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进行平均分组,且每组不能只有一只。
⑵注意描述指标的确定,如甲状腺激素生理功能可用耗氧量、死亡时间、代谢或活动状况等,具体实验具体分析。
⑶生理盐水在对照中的作用,不能用蒸馏水代替4.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时,先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结果,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再依据所学生物学知识,找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关性。
进行实验设计时,要会控制自变量,检测因变量;当实验现象不能直接反应因变量的变化时,要补充实验加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解析 据图分析,A是神经递质,B是抗利尿激素,C是促甲状腺激素,D是甲状腺激 素,E是淋巴因子。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C、D的释放量都增加,而B的 释放量减少,A错误;甲为神经调节,乙为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具有时间短暂、作用 范围小、反应迅速等特点,B错误;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 下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垂体发挥反馈 调节,减少信息分子C的释放,D错误。 答案 C
16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17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1)图甲中产热装置主要为
,散热装置主要为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
它们的活动受激素和
等信息分子的影响。分析图甲可知,体温在一定范围内
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这种调节方式为
。
(2)根据调定点学说,病菌感染可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该病人6月21日体温呈上升趋
6
@《创新设计》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答案 (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7
重点1
重点2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实例 (1)神经调节——仅涉及电信号及“递质”这种信号分子
@《创新设计》
8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重点2
@《创新设计》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综述
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
11
重点1
重点2
分泌量增多,该激素
作用于
,并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18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解析 (1)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而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腺分泌的汗 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舒张进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主要受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即信息分子是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析图甲可知,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 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这种调节方式为(负)反馈调节。(2)此小题的关键是理解“病 菌感染可导致体温调定点升高”的意思。当体温调定点升高时,正常的体温对人体来 说就属于低温,也就是说,相当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机体感受到这种刺激,将通过 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促进代谢等方式增加产热。图乙中6月22日病人体温维持在 39 ℃左右,即体温调定点提高至39 ℃,在此期间该病人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因 此,此期间病人的产热量A与散热量B相等。(3)病人大量出汗,会导致机体失水,细胞 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 增多,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
4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
,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
随着
信号到
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
调节,在HPG轴中,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
,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
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创新设计》
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 透压的变化,可促使c(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 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
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 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
(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等化学物质。仅由“体液”传送不涉及“电信号” 转化
9
重点1
重点2
(3)神经—体液调节——涉及激素和神经递质两类信号分子 ①模型Ⅰ:
@《创新设计》
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 ②模型Ⅱ:
举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10
重点1
15
重点1
重2
@《创新设计》
2.(2019·四川南充一诊)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将机体温度 设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的值。正常情况下,若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偏离调定点,机体能 通过调节机制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病菌感染等不利因素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 (EP),EP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甲为体温调节控制示意图,图乙表 示某病人体温测量记录。请回答问题:
@《创新设计》
1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构建调节模型,理清调节途径,把握实验 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流程
2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重点1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分析
3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典例】 (2016·天津卷,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 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势,人体相当于受到
(填“炎热”或“寒冷”)刺激,此时,病人体内
分
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由图乙可知,6月22日病人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 ℃,
在此期间图甲中产热量A
(填“>”“<”或“=”)散热量B。
(3)6月23日该病人体温逐渐降低,恢复正常,在此期间病人临床表现之一为大量出汗,
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引起
12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1.(2019·河北邢台调研)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 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3
重点1
重点2
@《创新设计》
A.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 B.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反应迅速 C.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 D.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的释放
(3) 若 给 正 常 雄 性 哺 乳 动 物 个 体 静 脉 注 射 一 定 剂 量 的 LH , 随 后 其 血 液 中 GnRH 水 平
会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重点1
重点2
[慧眼识图 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