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琴的由来及简介

合集下载

马头琴乐器的基本知识

马头琴乐器的基本知识

马头琴乐器的基本知识关于马头琴乐器的基本知识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下面是介绍马头琴乐器的知识,欢迎阅读参考!一、马头琴简介马头琴是蒙古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二、马头琴名称由来马头琴,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

《清史稿》载:"胡琴,刳桐为质,二弦,龙首,方柄。

槽椭而下锐,冒以革,槽外设木如簪头似扣弦,龙首下为山口,凿空纳弦,绾以两轴,左右各一,以木系马尾八十一茎扎之"。

可知,马头琴原来也有龙首。

此早在《元史》卷71《礼乐志》有载:"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为马尾。

"据岩画和有些历史资料中显示古代蒙古人开始把酸奶勺子加工之后蒙上牛皮,拉上两根马尾弦,当乐器演奏,称之为"勺形胡琴"。

当前很多专家认为这就是马头琴的前身。

勺形胡琴当时最长的也是二尺左右,共鸣箱比较小,声音也就小多了。

至今蒙古国的西部也有人把马头琴叫"勺形胡琴"。

当时琴头不一定是马头,有人头、骷髅、鳄鱼头、鳖甲或龙头等,此外还有人说,这种琴的琴头有呈猴头或玛特尔头的形状。

玛特尔形似龙,面似猴,象征一种镇压邪魔的神物。

据有关学者考证,马头琴一名大约得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纪初,琴首是由龙头或玛特尔头改为马头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琴类,如:皮胡、锹胡、四胡、奚琴、稽琴等都是当时的流行乐器。

元朝时期随着宫廷生活的逐渐富裕宫廷内有专门的演奏、唱歌、跳舞的人员,马头琴也就慢慢地成为宫廷音乐的主要内容之一了。

三、马头琴的历史起源马头琴是中国少数民族--蒙古族拉弦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

蒙古族马头琴介绍

蒙古族马头琴介绍

蒙古族马头琴介绍蒙古族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弦乐器之一。

它是由蒙古族人民创造和演奏的,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详细介绍蒙古族马头琴的起源、结构、演奏技巧以及在蒙古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蒙古族马头琴起源于古代蒙古草原,据传始于公元前13世纪的蒙古国。

马头琴得名于其琴颈上的马头形状,琴身由一个卵圆形的共鸣箱和一根长约1米的琴颈组成。

琴颈上有两根弦,分别代表阳和阴的意义,象征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

马头琴的共鸣箱由马皮贴合而成,使得琴音具有独特的韵味。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独特而精湛。

演奏者使用马毛制成的弓拨动琴弦,通过手指的按弦和琴身的共鸣来发出音响。

演奏者可以通过不同的指法和弓法,发出高亢激昂的音乐,也可以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

马头琴的音域宽广,可以演奏出高音、中音和低音,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和音乐感染力。

在蒙古族文化中,马头琴被视为神圣的乐器,被广泛应用于民间的歌舞和仪式。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以其深沉、激昂的情感和独特的音色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用于表达人们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还用于表达蒙古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团结。

马头琴音乐经常出现在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婚礼和宗教仪式中,成为连接蒙古族人民感情的纽带。

蒙古族马头琴在近年来逐渐走向世界舞台,成为国际音乐界瞩目的焦点。

许多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在国际比赛中屡获殊荣,他们的演奏风格独特、技巧高超,受到了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蒙古族马头琴的音乐也被用于电影配乐和音乐创作中,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体验。

蒙古族马头琴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和赞美的象征。

马头琴的独特音色和精湛演奏技巧使其成为世界音乐舞台上的瑰宝,也为世界各地的人们带来了独特的音乐体验。

蒙古族马头琴将继续在未来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传承和发扬蒙古族的音乐文化。

马头琴的来历

马头琴的来历

马头琴的来历2篇马头琴的来历(一)马头琴是中国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乐器,也是蒙古族民间音乐的重要代表之一。

马头琴是一种弓弦乐器,其形状独特,琴身呈马头状,因此得名。

马头琴在蒙古族民间被广泛使用,既是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蒙古族人民情感的重要媒介。

马头琴最早出现在公元15世纪的元代,而在蒙古族民间的历史中,马头琴有着更为悠久的传统。

蒙古族民间传说中,马头琴是神灵赐予人类的礼物,被视为联系人类和神灵之间的纽带。

因此,马头琴在蒙古族民俗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被用于祭祀仪式、婚嫁、狩猎等多种场合。

马头琴的制作工艺独特精湛。

首先,制作马头琴的琴身需要选用上好的木材,如松木、柏木等,然后经过数月的晾晒和雕刻,琴身逐渐形成,并最终以马头的形状呈现。

其次,制作马头琴的琴弦需要使用牛筋或马筋,并经过特殊的处理,以使琴弦具有良好的音质和寿命。

最后,制作马头琴的琴杆需要使用专业的木材制作,并经过多轮打磨和涂漆,使得琴杆光滑细腻,便于演奏。

在演奏方面,马头琴有着独特的技巧和风格。

演奏者使用琴弓拉动琴弦,同时用手指在琴弦上按弦,产生不同的音调。

演奏时,马头琴能够模仿动物的叫声、风声、雷声等自然音响,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自然的力量和美妙。

同时,马头琴还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演奏者可以通过琴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人们产生共鸣。

马头琴作为中国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独具特色,还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蒙古族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之一。

通过学习和传承马头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蒙古族的音乐艺术,并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马头琴的来历(二)马头琴是蒙古族音乐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独特的形状和卓越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然而,马头琴并非只存在于蒙古族的音乐文化中,它还在中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中广泛流传,并成为了这些族群自豪的标志之一。

马头琴最早出现在中国蒙古族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演变,逐渐成为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代表性乐器。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在很久以前,蒙古族的先祖生活在草原上。

日复一日,他们繁忙地工作,牧马、放羊、打猎,用精湛的技艺,织造着布匹和皮革,制作着各种生活必需品。

为了表达他们内心深
处的情感,他们开始发明各种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他们发明了各种乐器,在草
原上演奏这些乐器,用音乐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思想,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音乐之
美。

直到有一天,蒙古族的一位牧民在山间的一处洞穴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物品,这个物
品是一把奇特的乐器。

这个乐器长得很像一匹马的头,上面挂着两根弦。

蒙古族的人们非
常喜欢这个乐器,他们称这个乐器为“马头琴”。

据传,这个乐器是一位上天赐予的神明
创造的。

于是,蒙古族的人们开始学习和演奏马头琴。

马头琴的弈法和乐曲内容又有着浓郁的
民族色彩,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草原之夜》、《马头琴之舞》等,都将蒙古
族祖先的风俗、日常生活、狩猎及战争等元素融入了其中,使得马头琴音乐成为了蒙古族
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

在蒙古族牧民的心中,马头琴是一种神圣的乐器,是神明给予人类的礼物。

当他们演
奏这把乐器时,会产生一种非常美妙的声音,它能让人们感受到爱、和平和幸福的美好情感,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今天,马头琴已经成为了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深受世界各地音乐爱好者们的喜爱。

在中国蒙古族自治区和蒙古国等地,每年都会举行多次马头琴演出和比赛,来表彰那些了
不起的马头琴演奏家们。

而在国际上,马头琴也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地民间音乐家们极力学
习和模仿的乐器之一。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在远古的时候,蒙古族的祖先居住在广阔的大草原上。

他们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饲养着牛羊,骑着马,享受着自由。

蒙古族人也很崇拜草原上的一切动物,在他们的心中,马是最神圣的动物。

因为马是他们的依靠,无论是作战还是日常生活,都少不了马的帮助。

有一天,蒙古族的族长接到一封信,说有一群难得一见的神秘动物出现在北方的荒原上,他们的神奇音乐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琴弦。

蒙古族的族长当即就派出了最熟悉草原的猎人去寻找这些神秘动物,并把他们带回来。

经过数月的寻找,猎人终于找到了这些神秘动物,他们就是马头琴。

马头琴由马的头骨制成,琴弓则使用马毛制作而成,它的外形像马,琴弓像马的尾巴。

当演奏的时候,马头琴能够发出悠扬动听的音乐,让人心旷神怡。

猎人把马头琴带回了蒙古族的部落。

当族人们第一次听到马头琴的声音时,都被那美妙的音乐所震撼。

他们不仅用马头琴来表达对马的崇拜和感恩之情,还用它来记录各种生活情景和部落的历史。

在那以后,马头琴成了蒙古族民间音乐的代表。

经过几百年的传承和发展,马头琴已经成为了蒙古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情感的载体和表达方式。

无论是在大草原上牧民们的吟唱,还是在繁华都市中演奏的音乐会,马头琴都能够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传说中,马头琴是由上天赐予蒙古族的礼物,它的音乐能够让人们沉浸在草原的美景中,感受到草原所带来的深远和浩渺。

它的琴弦就像是草原上的风在呼唤,在草原牧歌中促使着人们的心灵扬起。

蒙古族的马头琴不仅在草原上流传,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欢迎。

许多外国人都对这种神秘的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来到蒙古学习马头琴的演奏技巧。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

【民间故事】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蒙古族马头琴是一种独特的弦乐器,它是由马的头骨,毛皮和马尾巴制成的。

据说,这种乐器的来历可以追溯到蒙古族的神话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叫布特的蒙古族音乐家。

他非常喜爱音乐,常常演奏自己制作的琴弦和弹奏简单的木制琴弦乐器。

一天,布特在草原上散步时,发现一只马的尸体,它的头骨和毛皮已经腐烂。

布特感到非常遗憾,因为他知道头骨制作成的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

布特决定将这个马的头骨和毛皮带回家,他准备用它来制作一把马头琴。

为了能够完整地制作出这把琴,布特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他细心地清洗头骨,并且去找了一匹马的毛皮来加工。

最终,他制作出了一把美丽的马头琴。

布特非常激动,他拿起马头琴开始弹奏。

当他弹奏琴弦的时候,他听到了美妙的声音,仿佛是马在为他歌唱。

布特觉得非常感动,他明白这是马的精神在他的琴弦上回响,这是对马的一种敬意和尊重。

从那时起,马头琴就成为了蒙古族音乐家必备的乐器。

每当他们弹奏马头琴的时候,他们都能感受到马的力量和神圣。

马头琴的音色充满了草原的风情和蒙古族人的情感,它成为了他们表达情感和表达自我的方式。

除了在音乐方面,马头琴在蒙古族文化中还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一些传统的庆典和仪式中,人们会用马头琴来奏乐,表达对神圣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马头琴也经常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象征着友谊和祝福。

如今,蒙古族马头琴不仅在蒙古族地区流传,它的美妙音色已经走向全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和演奏马头琴,用它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虽然蒙古族马头琴的来历有很多版本的故事,但这个温暖而感人的民间故事无疑为这个乐器增添了更多的神秘和诗意。

马头琴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蒙古族人民对马的崇敬和感恩之情的表达。

无论是在蒙古大草原上还是在世界各地的演出舞台上,马头琴都在传递着蒙古族人民的音乐文化和精神。

马头琴艺术的历史演变

马头琴艺术的历史演变

马头琴艺术的历史演变马头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乐器,在蒙古、满洲等地区也有广泛的使用。

随着历史的演变,马头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形式,并融入到了各种文艺表现中。

本文将介绍马头琴艺术的历史演变,包括起源、发展、现状等方面。

一、起源马头琴起源于中国北方的民间乐器。

马头琴的形状像马头,因此得名。

马头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的《广雅》中有“马头琴”一词,但当时的马头琴和现在的马头琴差别很大。

当时的马头琴是一种弹拨乐器,弦数较少,只有两根或三根弦。

唐朝时期,马头琴逐渐离开了汉族流传至其他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异形的马头琴。

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头琴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灵活多变的音乐艺术形式。

在元朝时期,马头琴成为了蒙古的国乐。

蒙古的马头琴属于弦乐器类,由头、颈、柄、柱、音箱和马毛弦六部分组成。

蒙古马头琴的发展史上,马头琴演奏技巧便表现出比较完善的面貌,创作水平极高。

然而,蒙古马头琴和中国传统马头琴的区别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在清代之后,马头琴在中国多个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区,马头琴已经成为当地文艺表现的常用乐器。

随着马头琴的崛起,国家各级文艺团体和音乐家也加强了对马头琴艺术的研究和探索。

三、现状近年来,马头琴艺术已经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

许多音乐家和爱好者开始接触和学习马头琴技艺。

在很多城市,马头琴艺术已成为当地文艺表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马头琴感兴趣。

许多外国音乐家和演奏家也积极地学习和演奏马头琴,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总的来说,马头琴艺术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发展,成为了一种独特而又多样化的音乐艺术形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马头琴艺术还会继续不断发展壮大,在中华文化的耀眼光芒中继续闪耀。

【神话故事】马头琴的故事_中国神话

【神话故事】马头琴的故事_中国神话

【神话故事】马头琴的故事_中国神话马头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乐器,也被称为“蒙古琴”或“马头琴”。

它的琴身呈马头形状,有一个马头雕刻在琴身的上方。

马头琴起源于蒙古,后来传入中国,成为了内蒙古和新疆等地的主要民族音乐器。

在很久以前的北方草原上,有一群勇敢而善良的蒙古牧民。

他们和平地居住在广袤的草原上,过着幸福的生活。

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放羊和饲养马匹,他们的生活也和这些动物息息相关。

有一天,草原上突然出现了一种邪恶的怪兽,它生性凶猛,喜欢袭击人们放养的羊和马。

它的身体强壮,背上带着一对巨大的翅膀,嘴里还拥有锋利的利齿。

它出没的地方人们都不敢去,怪兽的威胁让大家无助而恐惧。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和家人,勇敢的蒙古牧民决定前往寻找强大的武器,以对抗这个邪恶的怪兽。

他们四处寻觅,寄望于能够找到一个能制服这个怪兽的武器。

在一天的黄昏时分,一位老人出现在了牧民的面前。

老人穿着一袭白袍,背着一个背篓。

他把自己的背篓打开,里面装满了各种形状和大小的乐器。

他告诉牧民,其中有一把特别的乐器,能够制服怪兽。

这把乐器他称之为“马头琴”。

牧民们对于这把新奇的乐器非常感兴趣,他们请求老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它。

老人笑着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他抚摩着琴身,竟然发出了美妙而悦耳的音乐。

这声音犹如天籁,充满了力量和怨念。

老人告诉牧民们,只有在夜晚的一刻,怪兽才会出现。

他们需要用马头琴奏响一段具有能量和背景的曲子,来征服怪兽。

并且,在奏琴的过程中,牧民们还必须唱出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怪兽的愤怒。

他们按照老人所教,每晚一同奏琴唱歌。

瞬间,琴音伴随着群众的欢呼声传遍了整个大地。

怪兽听到了这美妙的琴音,它腾起双翼,朝着声音的来源飞去。

当它飞到面前时,它被美妙的琴音所深深吸引。

琴声激起了怪兽内心的恐惧和痛苦,它开始后退并发出可怕的叫声。

最终,它被至善至美的音乐所震慑,崩溃了。

从此以后,马头琴成为了蒙古牧民的特殊标志和宝贵的财富。

人们将它奉为圣物,每年在特定的日子举行盛大的祭典,以纪念它对人们的保护和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 人的传说:很早很 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 爱的小马,浑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又美丽、又健壮, 它嘶鸣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几年以后,小马长成了膘肥 体壮的大白马。 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锦标后却被王爷 抢去了。白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爷骑白马正在亲友面前炫耀, 不料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挣脱了缰绳,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 待跑回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失去心爱的 白马悲痛欲绝,日夜守在白马的尸体旁不忍离去,几天几夜都没有入 睡。这天晚上,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白马活了,向他欢
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 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苦难生 活和对王爷、 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表 达出人民对 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 的向往……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蒙古 族人 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牧 场上,或是城镇的街 道旁,一缕悠扬而激 越的琴声传来,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这 便是 马头琴的乐声。
马头琴的由来及简介
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 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 的琴柄, 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 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蒙古语称胡兀尔、莫林胡兀尔(马头胡 琴)。汉语俗称胡琴、马尾胡琴、弓弦胡琴等。历史较短,是朝尔革 新的产物。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在传统小马头琴的基础上,改革 制成中马头琴、大马头琴和低音马头琴等多种乐器,显著丰富了马头 琴族乐器系列,在音色上仍保持柔和、浑厚、淳美、深沉 等浓郁的 草原特色,深的已成为我国民族乐队中重要的拉弦乐器。流行于内蒙古 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 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等 蒙古族聚居地区。
马头琴在蒙古的地位 马头琴是适合演奏蒙古古代长调的最 好的乐 器,它能够准确的表达出蒙古人的 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 狂风、悲 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与此相关,元 代的蒙古民族乐器,其总体 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不仅仅是用于舞 蹈 和歌曲伴奏,而且还产生了纯器乐曲,诸 如《海青拿天鹅》《白 翎雀》等,确实有 了长足的进步。 到十八世纪初,马头琴的外观及 结构 有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头琴琴体的革新, 马头琴的演奏技巧 也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 涌现出不少民间说唱演奏家。
蹦乱跳地跑来,嘴里不住地嘶鸣着,苏和也呼唤着向白马跑去,就在 这时他惊醒了,举目远望,四野茫茫,苍穹像蒙古包一样罩盖下来, 草原上,马群滔滔,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云,但就是不见他心爱的白 马。只有它那动人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他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 白马的怀念,想着想着终于醒悟过来。 于是,苏和就用白马的腿骨 做琴杆、 头骨做琴箱、马皮蒙琴面,用马尾搓成琴弦,拿套马的杆 子做弓,并按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了草原上的第一支 马头琴。拉奏起来,就好像梦中听到的声音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