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低场MRI对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

诊断提供 了可靠便捷 的检查方法。我科 自 19 20 9 8 0 8年期 间共 搜集 资料齐全 8例 下肢急性 化脓性 骨髓炎 病例 ,着 重对 该病
bR 表现及 临床意义进行评价 , lI 旨在提高对该病 的认识。
T WI 2 呈斑 片状高信号。在 S I TR序列上 , 病变 区信号改变更为明
随着人 民生活提高 , 抗生素广泛应用 ,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已 变成少见病 , 但诊 断不及 时 , 易转变为慢性骨髓炎 , 而反复发 作, 多经久不愈。M R的临床广泛应用为早期急性 化脓性骨髓炎
T WI 2 呈界限不清片状稍高信号 。骨膜下软组织 、 肌间隙内有不
同程度脓肿 阴影 , 1 呈水样低信号 ,' 呈高信号 。病 变骨 T WI ' WI I 2 髓 组织在 T WI 1 呈斑片状 ,与正常骨组织分界不清的稍低信号 ,
界嘲 。成人还可突破骨皮质进入关节腔 , 侵犯关节 形成 化脓 性关 节 炎。骨骺板对化脓性感染有抵抗作用 , 以儿童感染一般不能 所 穿 过骺板而侵入关节 , 干骺端位 于关节囊 内, 感染 可侵入关 若 则 节, 因此也不等于儿童不会形成化脓性关节炎。 本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 常见部位是 四肢长骨干骺端 , 尤
料, 分别于发病后的 4~1d采用 日立 O3 4 . T永磁型 MR扫描仪进行检查。结果 8 例患者骨髓腔内均呈现异常 MR 信号 , I 病 变区 T WI 1 呈斑 片状稍长 T 、 T 信号 ,2 呈斑片状长 r 信 号。 结论 通过影像学检查 比较 , I 1长 1 T WI I 、 2 MR 诊断急性化脓性骨
我科 自 19 9 8~20 0 8年间共搜 集资料齐全 的 8例下 肢急性 化脓性骨髓 炎病例 , 其中男 5例 , 3例 。年龄 6~1 , 女 9岁 平均 1. 。发病 部位 : 1 5岁 胫骨 上段 3例 , 骨 中段 1 , 骨下段 1 胫 例 胫 例, 股骨下段 2 , 例 趾骨 1 。 例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岁内的婴幼儿和成人的骨结构和儿童有差异,其病理过程亦不同。 ①幼儿骨皮质较薄和骨膜附着较松,感染灶易穿透骨皮质形成骨膜下
脓肿而减压,骨膜新生骨形成量多,骨包壳较厚且完整,骨修复迅速。 ②儿童骺板软骨对化脓性感染有一定阻挡作用,感染极少穿过骺板侵及
•慢性骨脓肿(Brodie脓肿):为相对静止的局限性感染性病灶。多见于 儿童和青年,常发生于胫腓骨上端、股骨下端、肱骨下端的干骺区,病 变破坏区周围常有骨质增生硬化。临床症状轻微,疼痛多呈阵发性,可 夜间加重。
影像学表现
(1)X线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主要表现为广泛的骨质增生、脓腔和死骨形成;骨
膜新生骨显著,骨内膜增生致髓腔变窄、闭塞消失;骨外膜增生致骨干 增粗,轮廓不规整;软组织以增生修复为主,形成局限性肿块,但在随 访中,逐渐缩小,不同于肿瘤。
与X线相比,CT更容易发现骨内小的侵蚀破坏和骨周软组织肿胀,或 脓肿形成。但常难以发现薄层骨膜新生骨。 (3)MRI
在显示骨髓水肿和软组织肿胀上,MRI明显优于X线和CT,可显示骨质 破坏前的早期感染。炎性病灶T1WI上呈低或中等信号,T2WI上呈不均匀 高信号,死骨呈低信号。增强扫描,炎性病灶增强,坏死液化区不增强 ,脓肿壁强化。
•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肿胀、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关节 活动受限。
影像学表现
(1)X线 •早期: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间
隙增宽,局部骨质疏松。 •随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破坏,
以持重面为重,随破坏灶扩大,可出现大块骨 质破坏和死骨。关节结构破坏时可发生病理性 关节脱位;儿童还可引起骨骺分离。 •晚期:多出现骨性强直,周围软组织可出现 钙化。 (2)CT 显示骨质破坏和脓肿侵犯的范围较X 线平片敏感。
化脓性骨髓炎(Turulent osteomyelitis)

6:CT:与X线相比,CT更易发 现骨内小的破坏灶和骨周围软组织 肿胀,但分辨率较差。软组织脓肿 在CT上有典型表现,中心为低密 度的脓腔,周围环状软组织密度影 为脓肿壁,由炎性肉芽组织及纤维 组织构成。CT增强检查脓肿壁因 充血而有环状强化。
圆形骨质破坏区内 溶骨性骨质破
可见小点状死骨
坏及点状死骨
此种表现易见
于股骨粗隆间及股 骨颈,使股骨膨胀 变形,称为“牧羊 人手杖样”改变。 在股骨颈及粗隆间 发生多发囊状膨胀 性改变在青年人应 考虑本病。
2、磨玻璃样改变: 多见于长骨和肋骨,表现 为囊状 膨胀性改变中的密度
均匀性增高如磨玻璃状,这 是由纤维组织直接化生为不 成熟的骨小梁的表现。 Geschickter’s认为是本病的特 征。
骨 皮 质 及 骨
髓
腔
密
度
增
MR X
为
一 体
骨 膜
反
应
与
骨
皮
质
融
合
冠状面T1、T2:显示中心性 脓腔 和骨膜反应;
横断面脂肪抑制像显示骨皮 质增厚,同时有中心性脓腔 和胫骨周围水肿
X:骨膨大、骨皮 质增厚密度增高
同位素扫描确定 了病变范围
冠状面T1:低信号为感染灶、骨 皮质破坏、可见多层骨膜反应
A:肌肉间隙模糊或消失。
B :皮下组织和肌肉间的分界线模糊 不清。
C: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状 和网状阴影,靠近肌肉部分呈纵行 排列,靠近外侧呈网状。
软组织肿胀肌间隙消失
2:骨质破坏:发病10天后,长骨 干骺端由于血液循环增加,可出现 局限性骨质疏松。约半月后,骨小 梁模糊不清或消失,而形成多个小 斑点状边缘不清的骨质破坏区(筛 孔状骨质破坏),侵及骨皮质可引 起骨皮质呈不规则和不连续性的密 度减低(虫蚀状骨质破坏),以后 逐渐融合成较大的骨质破坏区。
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转六
参考文献
[1]鲁玉来等主编.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外科学[M].北 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 [2]徐林著.感染性骨与关节外科治疗[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2.
[3] 黄珍欢,鲜于志群,陈飞等. 急性骨髓炎的影像 学诊断研究进展[J].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2011, 35(5):264-268.
[4] 刘兆升.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评价及临床意 义[J]. 黑龙江医学,2004,28(4):258-260.
谢 谢!
(三)MRI检查的优势及不足
MRI 无辐射;有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多个成像“组 织参数”;选择适当的序列可直接显示关节软骨、肌 肉、韧带等;无骨伪影。在确诊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及 观察骨髓炎的愈合过程方面明显优于 CT 和 X 线平片, 特别是小的四肢脓肿及骨质破坏前的早期感染 ,有明 显优势 ,且能多平面成像还可观察病变的全貌 ,且对 临床制定手术计划很有帮助。
转四
(一)X线检查的优势及不足
X 线平片表现为软组织肿胀 ,骨质破坏 ,伴有 硬化、死骨及骨膜反应 ,这些改变均无特异性 ,感 染、肿瘤和创伤 ,均可出现这些征象。 但 X线平片简单、经济 ,仍不适为诊断化脓性 骨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特别是对于基层医院的医 疗工作者来说,结合临床辅助诊断意义重大。
3.软组织局限性小脓肿 4.骨膜下脓肿 5.轻微骨膜反应
影像资料 转二
(二)骨骼的变化
1.化脓性骨髓炎急性期
(1)早期长骨干骺端先出现骨质稀疏,骨小梁结构模糊。
(2)继而出现虫蚀状,颗粒状或斑片状骨质破坏,边界不清。
(3)死骨,表现为小片或长条状高密度影。 (4)骨膜反应,骨皮质表面形成葱皮状、花边状、放射状 致密影。骨膜新生骨围绕骨干的全部或大部,形成骨包壳。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 CT 诊断

的 同时 ,骨 膜受 刺 激 而增 生 ,形 成葱 皮状 、花边 状 或放 射 状 等 密 度不 均 、边 缘不 整 的致 密 新 生骨 。急 性期 骨 髓 炎 以
骨质 破 坏 为 主 ,骨 膜 增生 较 少 ; 随着 病 变 的发 展 ,骨 膜增 生越 来 越 显著 。浓 密 的新 生 骨 围绕 骨干 大 部或 全 部 ,即形
成包 壳 ; 包 壳 被 穿破 ,可 出 现边 缘 不整 的瘘孔 ,并 可 有死 骨 排 出 。轴 位 C T虽 然 有 较 高 的密 度 分 辨 力 ,但 连 续 的长 条 片状 的骨膜 反 应被 显 示 为不 连续 的横 断切 面 图像 ,由于 横 断面 的 图像 甚小 ,其 骨膜反 应显 示则 更 薄 、更 小 ,因此 , 密 度 较淡 的 骨膜 增 生易 被 忽视 ,而 密度 高 的 骨膜 反 应易 被 误为 骨皮质 的增厚 而漏诊 。 4 . 5 骨 质增 生硬 化 为机 体代 偿 性反 应 ,表 现为 骨皮 质 增厚 ,骨髓 腔密度 增高 ,骨小梁增 粗 、增 多。 由于体位 的关 系 ,长骨 的长轴经 常既不 与冠状 面平 行也 不 与 矢状 面平行 ,从 而使 每一 张 MP R图像 只能显示 长 骨 的 部分 而不 能全程 显示 l 2 1 。多 向调整 的 MP R ( 指 在冠状 位及 矢状 位 、轴 位 多个 参考 平 面 调整 重 组基 线 的旋 转方 向 ,所
0 引言
化脓 性 骨髓 炎是 指骨 的全 部组 织பைடு நூலகம்( 骨 、骨 髓 、骨膜 ) 发 生 的化 脓 性感 染 。急 性化 脓 性 骨髓 炎病 变 常 同时 累及 致 密 骨松 质骨 哈佛 氏管 和骨膜 ,是一种具 有破 坏性 的全 骨炎 】 。
邻 近 皮下 脂 肪 层 内密 度增 高并 可 出现 网状结 构 影 。脓肿 的 边 界 较 清楚 ,病 灶 中 心为 低 密度 的脓 腔 ,周 围为高 密 度环 状 影 为脓 肿 壁 。增 强 扫描 脓肿 壁 呈 明显 环状 强 化 。病灶 内 有时可 见含气 影。 4 . 2 骨质破 坏 最 早见 于 长骨 干骺 端 的松 质骨 ,表 现 为 局 限 的骨 密度 减 低 区 ,边 缘 不规 则 。骨 皮质 的破坏 表 现 为 骨皮 质 中断 ,常与髓腔 内破 坏灶相 邻 。骨髓腔 破坏 C T表 现 因发病 部 位 不 同而 异 。在骨 干 ,水 肿 、脓液 和 肉芽组 织 其 C T值 高于正 常的黄 骨髓 ; 而 在干骺端 则低 于松质骨 。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和影像诊断学表现

骨骺、干骺结核 掌指骨结核
• (三)关节结核(tuberculosis of joint)
• 1、骨型:(1)有骺、干骺结核X线征。(2)关节周 围软组织肿胀。(3)关节间隙不对称狭窄或关节破坏。
• 2、滑膜型:(1)好发于青壮年,常单一大关节受累 (髋、膝等)。(2)早期关节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 关节间隙正常或增宽。(3)进展期尚可见骨性关节面 边缘(非负重面)虫蚀状、吻状骨破坏,关节间隙不 对称狭窄。(4)晚期骨性关节面广泛破坏,骨质疏松 及软组织肿胀加剧,产生半脱位或脱位。也可出现瘘 管,继发感染而骨增生硬化,最终纤维强直而愈合。 (5)与化脓性关节炎鉴别:化脓病程快,间隙对称迅 速变窄,骨性关节面负重部破坏。
关节结核骨型 滑膜型早期
滑膜型关节结核(进展期)
滑膜结核进展期 晚期
• (四)脊柱结核(tuberculosis of spine)
• 1、最常见,好发于青少年,常多个脊椎受累, 腰椎居首位。
• 2、主要X线表现有:(1)脊椎骨质破坏,最常 见于椎体上下缘,有时可见死骨。(2)椎体受 压楔形变,脊柱侧、后突。(3)椎间隙狭窄或 消失。(4)冷脓肿形成(腰大肌脓肿、胸椎旁 脓肿和颈咽后壁脓肿),有时钙化。(5)与脊 椎骨折鉴别,本病有骨破坏,椎间隙狭窄和冷脓 肿,并常多脊椎受累。
• 4、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参阅鉴别表。良性主要点, 生长慢,骨破坏边界清,皮质薄、膨胀,一般无骨膜 增生,一般无软组织肿块,如有、则边界清楚。恶性 则相反。
• 症状及体征:发病急,全身高热,局部红肿热痛、波动 和功能障碍。慢性则有反复流脓及流出死骨。
•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 (1)早期:①发病2周以内。②X线表现只有弥漫性软 组织肿胀尚无明显骨骼变化。软组织肿胀表现为密度增 高,厚度加大,肌间隙模糊或消失,皮下脂肪模糊并有 网条状密度增高影。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简洁范本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影像学表现X线表现X线检查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之一,可以初步判断骨骼是否受累。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1. 骨骼破坏:可见局部骨骼疏松、骨质破坏、骨质腐蚀等表现。
2. 脓肿形成:可见骨质膨胀、骨皮质的膨胀性破坏。
3. 骨髓炎带:周围有增生性骨硬化的骨髓炎带。
CT扫描表现CT扫描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方法,可以更详细地观察骨髓和软组织情况。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CT扫描表现:1. 骨骼破坏:可见明显的骨质破坏、骨膨胀、骨质硬化等表现。
2. 脓肿形成: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腔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3. 骨膜反应:可见骨膜增厚和骨膜新生等表现。
MRI表现MRI是一种较为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更好地观察软组织和骨髓情况。
以下是化脓性骨髓炎的MRI表现:1. 骨髓信号异常:可见骨髓信号异常,呈现低信号或中低混杂信号。
2. 脓肿形成:可以清楚地显示脓肿的信号特征,如高信号或低信号。
3. 骨膜反应:可见骨膜增厚、骨膜下积液等表现。
诊断方法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2.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
影像学检查1. X线检查:可以初步判断骨骼受累情况,但对早期病变不敏感。
2. CT扫描:高分辨率,可观察骨髓和软组织的详细情况。
3. MRI:较为敏感,可以更好地观察软组织和骨髓情况。
细菌培养通过细菌培养可以确认感染的病原体,以辅助治疗和用药的选择。
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诊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X线、CT扫描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详细的信息。
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可以得出化脓性骨髓炎的诊断。
及时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更早地发现病变,促进早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1WI
T2WI
增强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骨髓、骨和骨膜的化脓性炎症 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好发部位---长骨(胫骨、股骨)干骺端 感染途径---血行传播、创口感染、直接蔓延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 CT扫描 MRI扫描—首选 对骨髓及软组织炎症反应灵敏
X线表现
1.早期-无阳性表现 软组织肿胀 轻微骨膜反应 2.骨小梁结构模糊 干骺端松质骨内斑片状低密度骨质破坏 3.破坏区周围骨质增生硬化 4.骨膜反应—花边状、洋葱皮样
CT、MRI表现
早期:软组织肿胀 皮下脂肪层及肌间隙模糊 进展期:干骺端松质骨内 筛孔状、斑片状骨质破坏 骨髓腔内密度增高(充满脓液) 骨膜反应 死骨形成
MS表现
1.早期:骨髓充血、水肿、渗出、坏死 ---长T1、长T2信号 周围软组织肿胀,肌间隙模糊 ---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 2.进展期:骨髓内炎症 ---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 骨皮质破坏 ---虫蚀状长T1、长T2信号 骨膜反应 ---环状T1、T2高信号
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