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加油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 XXX 加油站有限公司(盖章)编制日期:年月日1.总则 (1)1.1 编制原则 (1)1.2 编制依据 (1)2.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 (4)2.1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4)2.2 生产经营单位周边及总平面布置情况 (5)2.3 生产经营单位危(wei)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 (6)2.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6)2.5 现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情况 (7)3.事故发生可能性及其后果分析 (9)4.划定事故风险等级 (11)5.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 (11)6.制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 (12)7.评估结论 (14)为规范加油站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wei)险有害因素,消除或者减少事故危害,确保安全作业,由油站安全管理小组进行风险评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9 号,自 2022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3 号,2022 年 12 月 1 日实施);(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 2022 年 5 月 1 日实施);(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 号修改, 2022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47 号, 2022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6 )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 GB/T 29639-2022);(7)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广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 94 号);(8)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88 号);(9) 《生产安全事故罚款处罚规定 (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 77 号);(10)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 (粤安监应急〔2022〕9 号);(11) 《危(wei)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12)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 (安委办〔2022〕11 号);(13)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做好危(wei)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领域风险点危(wei)险源排查管控工作的通知》 (粤安监[2022]121 号);(14)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2022 年版);(15)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AQ3010-2022);(16) 《建造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17) 《危(wei)险化学品重大危(wei)险源辨识》 (GB 18218-2022);(18) 《建造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22);(19)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22);(20)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6441-1986);(21) 《生产过程危(wei)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22)(22) 《火灾分类》 (GB/T4968-2022);(23) 《危(wei)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GB30077-2022);(24) 《危(wei)险化学品目录》 (2022 版);(25) 《重点监管的危(wei)险化学品名录》 (2022 年完整版);(26) 《车用汽油》 (GB17930-2022);(27) 《车用柴油》 (GB19147-2022)。
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三篇

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三篇篇一:XX公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单位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年月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xx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组织了对公司安全生产危险因素、风险因素、作业环境等进行了风险评估,以强化责任落实为重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编制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以此减少或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一、本企业基本情况xx分公司,位于xxxx,东临xxxx,西临xxxx,其中北侧办公楼x层,占地面积xxx平方米,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消防出口3处(东、南、北);南侧移动大楼xx层,占地面积xxxx平方来,建筑面积xxxx 平方米,消防出口4处;员工人数xxx人。
生产楼一处位于xxxx号,共用xx机楼二处:、xxxx物资仓库。
二、危险源与事故风险描述公司各单位应对危险性大、易发事故、事故危害大的生产经营系统、部位、装置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根据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及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来确定危险目标、等级及影响范围。
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要全面、有序进行,防止出现漏项。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在对公司危险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基础上,确定了公司主要危险源及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经营部位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如下:㈠高压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分析高压配电室的一些装置(变压器等)都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液体(变压器油),在高温和电弧作用下或遭遇雷击,都可能发生燃烧、爆炸等事故,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能出现的事故类别为:其它爆炸、火灾、触电等;①设计、安装时选型不正确;②设备或导线随意装接,增加负荷,超载运行;③检修、维护不及时,设备或导线处于带病运行;④短路、电弧和火花短路的主要原因是载流部分绝缘破坏,如:绝缘老化,耐压与机械强度下降,过电压使绝缘击穿,错误操作或将电源投向故障线路,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造成线路金属连接。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进步,但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我们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企业概况本企业主要从事xx行业的生产,拥有员工xx人,生产设备xx台,年产量xx吨。
企业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
三、安全生产事故风险评估内容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根据企业生产特点,我们辨识出以下危险有害因素:(1)火灾:生产过程中,由于电气故障、易燃易爆物质泄漏等原因,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2)触电:员工在操作电气设备时,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机械伤害:员工在操作机械设备时,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4)起重伤害:员工在操作起重设备时,由于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起重伤害事故的发生。
(5)物体打击: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物品摆放不当、搬运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6)高处坠落: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当等原因,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
(7)车辆伤害:员工在操作车辆时,由于驾驶不当、车辆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车辆伤害事故的发生。
(8)中毒和窒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有害气体泄漏、通风不良等原因,可能导致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
2.事故风险分析根据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了风险分析。
(1)火灾事故:生产过程中,易燃易爆物质的存在,可能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触电事故:电气设备老化、维护不当,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触电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对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影响。
建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建筑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XXX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2021年1月,XXX进行了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
以下是评估小组成员的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成员目录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事故风险分析2.1 事故情景分析2.1.1 火灾爆炸2.1.2 机械伤害2.1.3 高处坠落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识别了以下危险有害因素:电气设备火灾和爆炸机械设备高处作业化学品人为因素2.事故风险分析2.1 事故情景分析2.1.1 火灾爆炸在建筑工程中,火灾和爆炸是一种常见的事故情景。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产中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和燃气管道建立应急预案和演练2.1.2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是另一种常见的事故情景。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生产中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定期检查机械设备和维护设备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2.1.3 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工作方式。
然而,高处坠落是一种常见的事故情景。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安全操作规程和培训员工提供适当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和安全网定期检查设备和维护设备以上是我们的评估结果和建议。
我们希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能够采取措施来降低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确保员工和生产的安全。
2.1.4 触电触电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故,可能导致电击伤或电击死亡。
在工作场所,应该采取措施确保电器设备的安全,并且员工也应该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如何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2.1.5 坍塌建筑物或结构的坍塌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建筑工地或其他需要进行建筑工作的地方,应该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例如使用支撑物和脚手架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
2.1.6 中毒或窒息事故中毒或窒息事故可能是由于吸入有毒气体或接触有毒物质而导致的。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生产规模的增大,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
为了促进生产安全管理和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本报告对工厂生产环境进行了风险辨识和评估。
二、背景介绍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工原料的企业,主要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处理、反应过程、产品提炼、包装和储存等环节。
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进行辨识和评估,以制定防控措施。
三、风险辨识在风险辨识过程中,我们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1.物理因素风险:包括危险气体泄漏、火灾爆炸等风险;2.化学因素风险:包括有害物质泄漏、腐蚀性物质接触等风险;3.机械因素风险:包括设备运行异常、设备失效等风险;4.作业环境风险:包括高温、高湿、噪音等环境因素对人员健康的影响。
以上风险是通过工艺流程、设备运行和作业环境的分析得出,我们对每项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确定了相应的风险等级。
四、风险评估1.物理因素风险评估:由于工厂中存在大量的危险气体和易爆物质,若遭到泄漏或发生火灾,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根据设备种类、泄漏概率和泄漏后果等因素,我们评估了物理因素风险,并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2.化学因素风险评估:通过对常用化学品的安全参数、容器设计和操作规程等因素的分析,我们评估了化学因素的风险。
根据有害程度、人员暴露时间和暴露途径等因素,我们将风险等级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3.机械因素风险评估:通过对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记录和设备失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我们评估了机械因素的风险。
根据设备关键性、失效后果和失效概率等因素,我们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4.作业环境风险评估:通过对生产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测量和分析,我们评估了作业环境的风险。
根据温湿度、噪音等因素的暴露程度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将风险等级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五、结论和建议根据对工厂生产环境的风险辨识和评估,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物理因素风险较高,应加强设备的监测和维护,提高泄漏和火灾的防范能力;2.化学因素风险较低,但应确保化学品正确存放,并加强人员防护措施;3.机械因素风险较低,但应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4.作业环境风险较低,但应做好温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的监测和调整,保障员工的工作环境。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docx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docx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2020年1月目录一、总则二、公司概况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四、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五、制定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六、评估结论附件事故风险等级划分应急预案风险评估说明为进一步降低和消除公司各类事故带来的灾难,我公司特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以便于发生事故后遵照执行。
编制《应急预案事故风险评估报告》的目的是在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后在抢险救援方面有章可循,避免因慌乱而耽误救援时间,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总则1.1 评估目的为规范公司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分析生产安全作业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公司可能存在的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风险大小,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提供依据。
1.2 评估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原则。
在组织评估和撰写评估报告等各个环节,都从思想和形式上力求做到实事求是,确保评估结果的可信、可用。
2)坚持发展性原则。
评估不是目的,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才是目的。
评估过程中,应始终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建设性的开展工作。
1.3 评估依据1.3.1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 第 13 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48 号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 第 6 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013] 第 4 号)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 140 号)6)《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第88号令)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 第493 号)8)《 ** 省安全生产条例》(2017年8月 16日)9)《特种设备目录(2014 年版》(国家质检总局〔2014〕第114 号)10)《 ** 省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省政府令第313号)1.3.2标准、规范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 B/T29639-2013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3)《公司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 T13861-2009 )5)《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7)《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0)其他相关技术标准。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青岛 XXXX 有限公司2022 年 12 月 30 日.1.1 编制原则 (1)1.2 编制依据 (1)1.3 评估小组 (2)1.4 评估过程 (3).............................................................................................2.1 基本情况 (3)2.1.1 公司概况 (3)2.1.2 主要客户及产品 (3)2.1.3 主要生产设备 (3)2.1.4 生产用原辅材料 (5)2.1.5 企业周边情况 (5)2.2 工艺流程 (5)2.3 事故类型识别 (6)2.4 重大危(wei)险源辨识 (7)2.5 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8)...............................................................................................................4.1 风险等级划分 (9)4.2 风险程度分析法(MES) (9)4.2.1 风险的定义 (9)4.2.2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L (9)4.2.3 控制措施的状态 M (10)4.2.4 人体暴露或者危(wei)险状态浮现的频繁程度 E (10)4.2.5 事故的可能后果 S (11)4.2.6 根据可能性和后果确定风险程度 R=L .S=MES (11)4.3 事故可能性分析 (12)4.4 事故后果分析 (13)4.5 风险评价 (14)....................................................................................................1)编制的规范性:编制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必须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2)评估的科学性:评估报告应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估;3)内容的准确性:风险评估内容应与公司实际结合,内容准确。
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附录 B 某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1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综合考虑起因、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以及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确定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具体危险有害因素如下:1.1 人的因素1.2 物的因素1.3 环境因素1.4 管理因素1.5 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事故后果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踩塌、交通事故等)。
1.6 危害因素可能涉及的单位包括公司总部、各单位(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租赁经营、园区管理服务、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酒店公寓住宿、餐饮、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等行业)。
1.7 其他说明以上参照《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包括公司总部、各单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各基层单位应根据危险有害因素,建立具体细化的安全风险清单。
1.7.1 生产过程劳动者在生产领域从事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1.7.2 危险和有害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a)人的因素:与生产各环节有关的,来自人员自身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b)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c)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d)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2 事故风险分析和评价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综合考虑起因、致害物和伤害方式,以及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公司主要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为: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等事故。
根据上述安全生产事故类型,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评价其风险等级,详见下表:3 建议结论综上所述,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通过风险评价结果,公司应组织编制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和社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BXXXX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报告X年X月1前言XXXX是集生产和销售水泥、商砼、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的企业,公司成立于X年X月,X年X月X日正式成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合作、资产重组下的成员企业。
公司位于XXXX现代工业园区,距XXXX高速公路6公里,距XXX100公里;XXX46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公司法定代表人:XXX,占地面积213334.4平方米,拥有资产总额16393万元,员工187名。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任何生产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尤其是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由于自然、人为或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通过事故风险评估,查找、分析和预测,公司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生产效益。
并且,通过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种类、发生可能性、严重程度及影响范围进行全面评估,可以为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现场处置方案、应急响程序应提供充分的依据,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
2编制原则以国家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为依据,用严肃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仔细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可靠、先进适用的评估技术完成评估工作。
在整个风险评估工作中自始至终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合法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原则。
针对我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结合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对我单位现有事故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在事故救援过程中控制事故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确定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的差距,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措施,从而降低我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提高我单位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能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2.1 编制依据2.1.1主要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自2018年12月29日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故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7.《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8.《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3号修订,自2014年7月29日施行);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10.《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修订,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1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2003年6月1日发布施行;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签署《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1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修订,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8号)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591号令,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1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002年5月12日起施行);16.《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17.《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0号修正)2.1.2主要技术标准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 《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安监总管四〔2016〕31号)3.《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GB50577-2010);4.《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 11651-2008);7.《个体防护装备配备基本要求》(GB/T 29510-2013);8.《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9.《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 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0号修订)10.《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1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6);14.《危险场所电气方防爆安全规范》(AQ3009-2007);15.《爆炸危险场所防爆安全导则》(GB/T 29304-2012号);1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GBZ 2.2-2007);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19.《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20.《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2.1.3相关资料《XXXX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概况3.1 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3.1.1企业概况XXXXXXXX是一个生产和销售水泥、商砼、加气混凝土砌块为主的企业,公司成立于2005年12月,2012年5月1日正式成为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合作、资产重组下的成员企业。
公司法定代表人:张木林,占地面积213334.4平方米,拥有资产总额16393万元,员工187名。
3.1.2交通位置公司位于XXXX现代工业园区,距XXXX高速公路6公里,距XXX100公里;XXX46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图1-1 交通位置图3.1.3生产工艺简述本公司主要生产工艺为:公司水泥生产主要设备有:原料破碎机、磨煤机、预热器及分解炉、回转窑、除尘系统等。
主要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破碎与预均化、生料粉磨、熟料烧成、水泥粉磨、水泥包散装五道工序。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3.2 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情况3.2.1 危险有害物质本公司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有:煤粉、柴油、一氧化碳、乙炔、氧气、氨水、高温蒸汽等。
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等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确定本公司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如下表:表2-1 危险、有害物质特性表3.2.2 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18),本公司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料石灰石、燃煤不属于范围内物质,回转窑运行产生的少量一氧化碳直接散发,不设收集储存,所以厂区内只有脱销使用的氨水和维修使用的乙炔、氧气、柴油等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物质。
具体分析见下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2.3 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及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有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有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物体存放不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生产用品等),冒险进入危险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设备运转时修理、调整、清扫等工作,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不安全着装,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和《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综合考虑事故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过程,确定本公司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灼烫、中毒窒息、车辆伤害、噪声、粉尘等事故。
根据国家《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和公司工艺特点进行风险分析:本公司主要危险源分布:1)原煤堆棚和生料制备,回转窑及熟料运送系统;2)煤磨、煤粉仓、煤磨袋收尘;3)窑头QC锅炉; 4)窑尾QC锅炉;5)氨水站房。
3.2.4其它设备、危险有害因素本公司设置空气压缩机站,压缩后的气体经净化干燥,作为窑尾预热器吹堵,气动阀门,脉冲阀及仪表等的用气气源。
在供气过程中可能产生以下危险、有害因素:运转部件缺少防护或防护不好,机械伤人。
空压机润滑油在高温高压下加剧氧化形成积炭附在金属表面和风阀上。
积炭本身是易燃物,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起燃烧。
空压机在运转过程中,机械的撞击或压缩空气中固体微粒通过汽缸等处时,会因摩擦放电而产生火花,引起沉积在这些部位的积炭的燃烧爆炸。
供气管路年久失修,发生爆裂毁物、伤人。
空压机噪声和震动未控制或控制不好,造成职业病危害。
1)主要的人身和设备事故类型①汽机超速和轴系断裂。
例如,超速试验时阀门卡涩导致汽机飞车,汽机打闸后因阀门不严而超速,调节保安系统失灵,造成机组超速和轴系断裂。
②大轴弯曲。
例如,汽缸进水使大轴弯曲,摩擦振动不大未采取措施引起大轴永久弯曲等。
③高温高压设备、管道爆裂。
例如,汽缸破裂,除氧器爆破,旁路管道开裂,高压疏水管磨损破裂等。
④通流部分损坏。
例如,叶片断裂,隔板变形与转子碰摩,窜轴或胀差超限造成通流部分损坏等。
⑤轴瓦烧损。
例如,润滑油中断烧轴瓦,轴向推力超限使推力瓦磨损,油质不好划伤和损坏轴瓦,轴瓦乌金浇铸质量欠佳造成脱胎等。
⑥油系统着火。
例如,主油箱起火,油管焊缝或法兰开裂引起着火,油漏在高温管道上造成火灾,发电机密封损坏酿成油外溢着火等。
⑧灼伤、击伤等。
包括高温高压汽、水泄漏烫伤,碰触高温热体灼伤,高空落物击伤,爆破或旋转物飞出击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