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瘫的体会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体会

,
针 灸 治 疗 周 围性 面 瘫 的 护 理 体 会
段
摘 要 目的
葵
探 讨 针 灸治 疗 周 围性 面瘫 的护 理 方 法 。方 法 选 取 2 0 08年 6 月 一 0 1 6月于 本 院进 行 治 疗 的 5 21 年 0例 周 围性 面瘫 患 观 察 组 的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高 于对 照组 , 愈 时 间短 于 对 照 组 , 疗后 3周 的 P r an评 分 优 于对 照组 , 异 有 痊 治 ot n m 差 强化 针 灸 治疗 周 围性 面 瘫 患 者 的 护 理 可 以 显 著提 高 综合 疗 效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6— 4 1 2 1 )O— 1o一) 10 6 1 (02 1 O0 【 2
高 表 明 这 个项 目的状 态 越 好 。
患者认识到虽然如今暂无特效治疗方法 , 但只要掌握疾病规律 , 坚持治疗及保健 , 可以减轻 或控制病情 。定 期组织 干预组 患者 参加专题讲座 , 耐心解 答患者及 家属关 于病情方面 的疑 问, 同时 用科学知识 和成功典型病例进行宣教 , 过患者集体交 流 , 通 激励
施 针 , 针行 针 至 患者 出现 酸 、 、 感 后 留 针 3 mn 治 疗 每 日 进 麻 胀 0 i,
则 , 患者分 为实验组 2 将 5例 和对照组 2 5例 , 预组 : 1 , 干 男 9例
女 6例 , 年龄 1 6 7— 3岁 , 均 (6 2 平 3 .5±7 6 ) ; 照 组 : 2 .5 岁 对 男 0
12 方 法 .
13 评价标准 .
采用 常规面瘫 护理 , 具体措施如下 : 入院时 由专科护士接待 , 与患者及家属 在
温针灸联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47例临床体会

1 . 2 诊断标 准 参 照 《 神经 病学 》 中周 围性面神 经麻 痹 的诊断标 准 :① 起病 较 急 ,发 病前 可 能有 感 冒或 受 风史 ,
少数可 出现耳 前或 耳后 疼痛 ;② 临床 症状 表现 为 :单 侧 表 情肌活动僵 硬 ,额 纹消失 ,眼裂 增大 ,鼻唇 沟变 浅 ,口角 下垂 ,不能完 成鼓 腮 或吹 哨动 作等 ,少数 可 出现 舌前 2 / 3
4 7例患者经 4个疗 程治 疗后 ,有 3 4例 ( 占7 2 . 3 4 %) 患者 痊 愈 ,显 效 8例 (占 1 7 . 0 2 %) ,有 效 4 例 (占 8 . 5 1 %) ,无 效 1 例 (占 2 . 1 3 %) 。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达9 7 . 8 7 %。
主对患者进行针刺治疗 ,留针期间 ,温针灸下关及颧器两穴 ,同时配合内服牵正散 ,观察其疗效 。结果 :4 7例患者中有 3 4例痊愈 ,8例显
效 ,4 例有效 ,总有效率达 9 7 . 8 7 %。结论 : 温针灸联合 内服牵正散治疗周 围性面瘫的具有一定临床疗效 ,值得推广使用 。 【 关键词 1 周围性面瘫 ;温针灸 ; 牵 正散
纹及鼻唇 沟不 对 称 ,口角 向左 侧歪 斜 ,鼓 腮 时 出现 漏 气 , 伸舌居 中。舌 脉 诊 :舌 红 ,苔 薄 、 白,根 部 稍 厚 ,脉 弦。 诊断为 :周 围性面瘫 ( 右侧 ) 。该病 因风邪入络 、寒凝 经脉 所致 ,治宜疏 风散寒 、温经 通络 。治 疗选 取右 侧 阳 白、攒
【 中图分类号 】R 4 2 9 . 7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5 )1 3— 0 1 5 1 — 0 2
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瘫在科威特应用的体会

针灸治疗周围型面瘫在科威特应用的体会关键词周围型面瘫针灸治疗2年来笔者在科威特康复理疗医院工作,在此期间,用中国传统的针灸疗法治疗108例面瘫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众所周知,科威特属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绵长炎热干燥,长时间使用空调,睡眠后易感受风寒而患此病,现将108例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108例均为门诊病人,全部是男性(多数阿拉伯国家患者男女分开治疗)年龄12~72岁,病程1天~2年。
左侧面瘫62例,右侧面瘫46例。
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周围型面瘫(核下瘫),均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
针灸治疗:患侧阳白透丝竹空,攒竹;下关透巨髎,颊车;地仓透颊车;颧髎共3组。
手法:选30号2寸针2根,分别斜刺入阳白穴,沿皮下透向丝竹空、攒竹,施捻转补泻法约1分钟,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
另两组刺法相同,并配刺人中、承浆、健侧合谷、外关,用泻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闪罐:针后配合拔罐,在患侧地仓与颊车之间,相当于第二臼齿附近,用闪火法拔罐,隔日1次,一般5次。
tdp照射患侧面部,以患者有温热感为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再行下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完全恢复,双侧额皱纹,鼻唇沟恢复对称,面部表情正常;蹙眉与闭眼正常,鼓腮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说话和笑时无口角歪斜。
②显效: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基本恢复,但额纹、闭目、示齿、鼓腮4项中尚有部分未完全正常,双侧额纹与鼻唇沟基本对称,眼闭合欠实,鼓腮时口角不漏气,进食时齿颊间不滞留食物残渣,笑时可见口角略不对称。
③好转:面容及面肌运动功能好转,但额纹、闭目、示齿、鼓腮4项均未完全正常。
④无效:静面时额、唇明显不对称,眼、口闭合不全;或诊治前后症状无改善。
结果108例面瘫患者,痊愈81例,显效18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22%。
讨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只要治疗得当,分型论治,因病施治,临床可获得理想治疗效果,目前针灸是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手段之一。
针灸下关穴为主治疗面瘫300例体会

2 1 疗 效评 定 标 准 显 效 :服 药后 下 腹 疼 痛 症 状 消 .
失 ,无腹 痛及 下 坠 感 、无 性 交 痛 ,下腹 部 压 痛 消 失 ,
( %) n。
表 1 3组 临床 疗效比较
平均 1 . a 27 。其 中附件增 厚 9 o例 ,炎性包块 2 4例 , 输 卵 管 积液 2 6例 ,输 卵管 卵巢 囊肿 1 例 。对 照 组 7 0 O 例 ,年 龄 2 4~5 r 6y,平 均 4 r 0y。其 中 附 件 增 厚 3 9
维普资讯
・
74 ・ 5
IS 523 3 世界 今日医学 杂志 ( r Ne oa) 2 0 :3( ) S N 16-10 Wo dJ dT dy 0 1 l 8
1 。其 中 附件 增 厚 8 例 ,炎 性 包 块 3 3a l O例 ,输 卵 管
卵 管 贯穿 囊 肿一 时不 易 治愈 或 常有 复发 的患者 采用 与 抗 生 素合 用 可提 高疗 效 , 独 应 用 应适 当延 长 服 药 时 单 间 。 笔者 认 为复 方穿 心莲 胶囊 治疗 附件 炎具 有 服药 方 便、 价廉 物 美 、 作用小 等优点 , 得 临床 推 广应 用 。 副 值
盆腔 积 液 消 失 ,盆 腔 检 查 ,子 宫 两 侧 无 增 厚 ,无 触
痛 ,附件囊 肿 及炎 性 包块 消 失 。有 效 :服药 后 疼痛 症
状 减轻 ,盆腔 积 液量 减少 ,附件 增厚 好 转 ,囊 肿及 包
针 灸 下 关 穴 为 主 治 疗 面瘫 3 0例 体 会 0
面瘫治疗心得

面瘫治疗心得这里我就开始给大家讲一讲我治疗面瘫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面瘫,在我自己临床中治疗快的可能三五天都可以痊愈,慢的,也就是十多天基本上在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
因为我个人在临床中治疗面瘫,基本上以针灸为主,但是现在我也以手法配合治疗,当然还有外敷和内服中药。
以前我治疗基本上是以针灸为主效果都是非常好,现在我融合了手法,这个在治疗面瘫这个方面,然后我们有很多瘫,我用手法调整以后就可以立即改善!我先发一个,我临床中,治疗一次手法面瘫患者前后的治疗的效果我发一个嗯,手法治疗之前的一个情况,我再发一个,我手手法治疗后的照片。
第二张是第二天来的第一张是治疗之前的一个照片,第三张是一次手法调理之后的一个情况。
也是我治疗一次之后的一个情况,那么我们这个面瘫在临床当中有很多人说面瘫,但它是有分类的。
我们临床常常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枢性面瘫,一类是周围性面瘫。
而我们临床常常说的是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他主要见于我们脑部的一些疾病,刺激面神经根部深层而导致的。
我们周围性面瘫,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面神经炎。
这类在临床当中是非常常见的那么,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啦?它实际上就是一个额纹我们要看他额纹是否在,如在就是中枢性面瘫,比如额纹消失基本上就是周围性面瘫,比如说这个面瘫,大家看他的额纹是消失的,他是一个左侧的面瘫左侧面神经炎导致的面瘫。
大家看他的,额纹这个额纹是消失的,我再发一个额纹没消失的这种情况,这是一个右侧的面部面瘫,看面瘫首先看什么?我们看他的鼻唇沟,是否变浅,然后在看它他的额纹,这个额纹是没有消失的,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中枢性面瘫。
在临床当中我们外周性的面瘫是非常好治的。
也就是我们三五天就可能让它痊愈,而中枢性的因为他是颅内疾病导致治疗时间要长一些,在临床中外周性的面瘫他这个口眼涡斜的情况比较严重而且比较典型,中枢性面瘫,我们可能看到它的口眼有轻度的歪斜,有的只是表现为鼻唇沟的一个变浅而我们周围性面瘫常常表现在我们早晨起床之后发现突然这个脸就歪啦口眼就涡斜啦。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体会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体会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指的是因面部神经损伤导致的面部肌肉无力或麻痹。
周围性面瘫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通常由于面神经的损伤引起。
针药并用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灸和中药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缓解面瘫症状,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
以下是我个人的体会和经验。
针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激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在治疗面瘫时,针灸可以通过刺激面部穴位,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部肌肉的供血和氧气供应,增加面神经的营养供给。
针灸还可以刺激面部神经末梢,促进面部肌肉的运动和活力,缓解面部肌肉的无力和麻痹。
作为针灸的接受者,我能明显感觉到刺激穴位后,面部的血流更加顺畅,肌肉也有了更强的活动能力。
中药是治疗面瘫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效果。
中药通过调节人体的气血,改善身体的阴阳失调,从根源上治疗疾病。
在治疗面瘫时,中药可以通过内服或外用的方式使用。
内服中药可以通过改善全身气血状况,调节面部肌肉的供血和营养,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恢复。
外用中药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面部肌肉,改善面部肌肉收缩和放松的能力,缓解面部肌肉的麻痹和无力。
在接受中药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面部的肌肉逐渐恢复了力量和活动能力,面部的表情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优势主要在于综合发挥了针灸和中药的优势。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中药可以通过调节全身的气血状况,改善面部肌肉的供血和营养,作用点更加全面。
针药并用还能够相互促进和加强疗效,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使中药更好地渗透到皮肤和肌肉组织中,增强药效。
中药可以通过改善气血状况,增加面部肌肉的营养供给,提高针灸的疗效。
我亲身经历了针药并用治疗面瘫的过程,感受到了这种综合治疗方法的疗效和优势。
针药并用治疗面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针灸和中药的综合应用,可以促进面部神经的修复和功能恢复,缓解面瘫的症状。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2

针灸治疗面瘫心得面瘫(指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疗法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也有些患者用此治疗仍延延数月而无效。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我们从中得出一些教训,并总结出一些治疗经验。
今简介如下。
1 分期论治1.1 早期(急性炎症期):本期常在发病后7~10天,面神经处于水肿炎症状态。
患者面部肿胀,且多伴有耳前后疼痛。
治疗时要注意,应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采取循经远端取穴,局部取穴宜少,可选太阳、下关、颊车、合谷、外关、足三里、太冲、风池。
除风池采用点刺,其余诸穴多为浅刺、平刺,手法宜轻,留针30分钟。
又,重用灸法,穴选患处耳后翳风和耳前区为主,灸至皮肤红晕为止,时间20~30分钟。
1.2 恢复期:逐渐增加局部取穴,远端仍以疏通阳明、少阳经气为主,并且须加用电针,波型选疏密波。
针刺选穴为阳白透鱼腰,太阳透鱼腰,四白透地仓,迎香透地仓,地仓透颊车,以及承浆、牵正、下关、合谷、足三里、风池,有痰加丰隆。
风池仍点刺。
此外仍可以加用灸法。
1.3 后遗症期:病久治疗乏效者,如皱眉肌、额肌、口角肌等仍未出现活动,可结合絮刺火罐法,用七星针叩打上额、口角旁、下关处,或用三棱针在阳白、太阳、地仓等处放血,然后拔罐,每周2次左右。
2 体会我们曾对针灸治疗2~3个月病情无好转者调查分析,发现针灸治疗乏效者,除患者的自身因素外,治疗方法或治疗时机选择不当等是主要原因。
一是早期局部取穴过多,刺激过强;二是电针波型选择不当;三是没有采用透刺、灸法治疗。
如早期面瘫,常见风寒型为主,现代医学认为此期多为急性炎症期,治疗时应尽量减少局部刺激,故不宜较多地在面部上针刺,取穴宜少,手法宜轻,不宜用电针,而且须采用灸法来达到祛风散寒、温通血脉之效,即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以消除炎症水肿。
为消除水肿,还可适当地配合运用牵正散加减之类中药,以及消炎、扩张血管和营养神经肌肉的西药。
只要及早控制面神经炎症渗出,使水肿尽快吸收,则能明显提高疗效。
在恢复期选用电针刺激,波型用疏密波。
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体会

面瘫的分期针灸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总结面瘫分期针灸治疗体会,面瘫是由于患者面神经核以及面神经病理性损伤导致出现一系列症状,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针灸适应症之一,由于该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故应根据面瘫病损的阶段和程度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分期治疗措施。
回顾我科治疗的68例面瘫患者,对68例面瘫患者实施分期针刺治疗,结果本组治疗有效率急性期、静止期以及恢复期均为100%,后遗症期为83.3%,其中急性期痊愈率92.3%,静止期痊愈率85.0%,恢复期痊愈率75%,结论显示越早进行针刺治疗,临床疗效越好。
疗效满意。
【关键词】面瘫针灸分期治疗体会【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Staging Acupuncture facial paralysis, facial paralysis patients was due to facial nerve nucleus and neuropathic injury leads to appear a series of symptoms, is who finds the indica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as a result of the disease in different period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t should be according to the stage and severity of lesion of facial paralysis different and adopt corresponding staging treatment measures. Recall in treatment of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paralysis in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treatment by stages, the results : in this group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during the acute phase, stationary phase and recovery phase is 100%, sequelae period is 83.3%, among them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recovery rate of 92..3%, quiescent period cure rate 85%, cure rate of 75% during the recovery period, conclusion: display the sooner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better clinical efficacy. Satisfactory effect.【Key words】facial paralysis; acupuncture therapy; staging; experience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如眼睑不能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齿颊沟积食,口角向健侧偏歪等,笔者按发病时间长短,面瘫发展不同阶段分为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遗症期四期,应用针灸治疗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面瘫患者均符合《实用神经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根据病程将面瘫分为四期,并排除手术、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周围性面瘫;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18~68岁;病程最短2d,最长6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面瘫的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中医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收治的患者患者102例,全部采用针灸及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
结果本组病例在经过1~5个疗程的治疗后,痊愈85例(83.3%),有效11例(10.8%),无效6例(5.9%),总有效率(94.1%)。
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法治疗面瘫较为理想,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标签:面瘫;针灸;临床疗效
面瘫(又称为口眼歪斜、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
多由风邪入中面部,痰浊阻滞经络所致。
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一侧口眼歪斜,患侧眼睑难以完全闭合、口角下垂或耳后疼痛、耳鸣、流泪、患侧面部表情运动消失、额纹消失不能皱眉和闭目、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漏气。
双侧面瘫时,面部呆板无表情等。
在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常用针药结合、分期治疗,疗效更为明显。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面瘫患者102例。
男性67例,女性35例;年龄36~78岁;病程5d~4个月。
1.2诊断标准根据查找相关文献[1-2]和《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3]诊断周围性面瘫。
大多数患者发病与病毒性感染和寒冷刺激有关。
从脑桥面神经核发出直至面肌的周围神经通路任何部位受损均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多数患者往往于清晨洗脸、漱口时突然发现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嘴巴歪斜。
病側面部表情肌完全瘫痪者,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向健侧偏歪。
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
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
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平常人们所常说的面瘫,在多数情况下是指面神经炎而言。
因为面瘫可引起十分怪异的面容,所以常被人们称为”毁容病”。
1.3方法主要是将面瘫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后遗症期,根据不同时期的疾病特点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临床常取攒竹、鱼腰、阳白、太阳、四白、下关、牵正、颊车、地仓、颧髎、迎香、水沟、承浆等穴。
再根据病情的急性期(7~10d内)、缓解期(1个月左右)以及后遗症期(2个月未痊愈者),配合解表祛风通络的中草药。
阎骕等[4]以阳白四透结合刺络拔罐为主要治疗手法对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了额肌肌力影响的研究,其中阳白四透是指采用1穴4针,分别针向上星、头维、攒竹、丝竹空方向,结果患者治疗前后额肌肌力差异具有显著性。
雷红等用齐刺阳白加刺内地仓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40例患者均在5d内症状出现好转,首先表现为细额纹的出现。
赵帅等采用攒竹穴透睛明的方
法治疗30例患者,针刺时紧贴眶上切迹进针,向睛明方向透刺,使针感达整个眼眶总有效率为97.3%,证明攒竹透睛明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疗效确切。
李秀兰主取牵正穴配合阳明经穴治疗周围性面瘫38例,牵正穴要求斜刺向地仓,总有效率达100%。
1.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双侧鼻唇沟与额纹在抬眉鼓腮时对称,闭眼正常,面部表情自然:显效:双侧鼻唇沟与额纹在抬眉鼓腮时基本对称,闭眼欠实,说话和哭笑时口角略有歪斜;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2 结果
本组病例的疗效为:治愈85例(83.3%),有效11例(10.8%),无效6例(5.9%),总有效率(94.1%)。
针灸疗法是较为有效的面瘫治疗方法,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3 讨论
人之所以发生面瘫,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此人面神经免疫力下降,产生面神经微循环障碍,在这种人体面神经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受情绪、受凉、感冒病毒感染等原因导致患面瘫。
中医认为是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而至面部筋肉纵缓不收所致。
现代社会多种环境以及生活因素的变化都容易加重面瘫的发生率,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引发多种后遗症。
面瘫具有发病急速的特点,虽发病急,但若及时治疗,大多于1~2个月可以恢复正常。
治疗多以固卫祛邪、标本兼治为主。
针灸治疗要注重及早时疗效的关键。
它的预后是与患者的体制和面部神经受损程度有着密切关系,高龄、伴有糖尿病患者或体质较差的疗效一般不好。
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在治疗的同时,要注重到正规医院进行针灸治疗可以配合热敷、理疗及按摩,注意患侧眼睛。
遇到大风和寒冷的天气,出门时要轻拍、轻按面部、耳后、颈部的一些重要穴位,增加自己的御寒能力。
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如果面部出现麻木等不适,应该及早就医。
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使患者情绪稳定,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治疗及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针灸疗法是目前常见的较为有效的面瘫治疗方法,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在今后的面瘫中医治疗中,应继续加强对于古今中医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虽然面瘫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更要注重研究,以增强针灸疗法在面瘫治疗中实用性,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姚益龙,张福会.周志杰主任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介绍[J].陕西中医,2006,27(5):583-584.
[2]何希俊,谭吉林,王本国,等.周围性面瘫个体化疗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7):15-16.
[3]陶天尊,贾士义,徐秀玉,等.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99.
[4]阎骕,高淑红.阳白四透结合刺络拔罐对周围性面瘫额肌肌力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7)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