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瓶机国家标准

合集下载

吹瓶机安全操作规程

吹瓶机安全操作规程

吹瓶机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吹瓶机的正常工作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吹瓶机的操作人员和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包括瓶子供给、瓶嘴供给、吹瓶过程及设备维护。

第三条吹瓶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并获得岗位操作证书后方可上岗操作。

第二章安全操作规范第四条吹瓶机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先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保护装置的完好性,如发现异常或损坏应及时上报。

第五条操作人员在进行吹瓶机的操作过程中,禁止戴手套、手表、项链等可松脱物品,以防被吹瓶机卷入,造成事故。

第六条操作人员应戴好安全帽、安全鞋、口罩等相关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防护装备的完好性,以保护自身安全。

第七条吹瓶机操作人员应时刻关注工作区域的人员动静,如有其他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应停止吹瓶过程,并立即提醒相关人员注意安全。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吹瓶机时,不得随意调整机器的运作参数,如有需要应征得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并在有操作人员陪同下进行。

第三章瓶子供给规范第九条瓶子供给的操作人员应使用专用的吊车将瓶子按照规定放置在瓶子供给台上,严禁在操作过程中将手伸入供给台区域。

第十条瓶子供给的操作人员应时刻观察瓶子供给的情况,如发现瓶子供给异常或瓶子没放置到位应及时停止供给,并检查故障原因。

第十一条瓶子供给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将吊车归位,并将空瓶堆放整齐,以免交叉压碎或滚落造成危险。

第四章瓶嘴供给规范第十二条瓶嘴供给的操作人员应注意瓶嘴的质量,如发现瓶嘴损坏或者异物绑在瓶嘴上应及时更换。

第十三条瓶嘴供给的操作人员在放置瓶嘴的时候,应避免瓶嘴掉落,防止瓶嘴被吹瓶机吹入。

第十四条瓶嘴供给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供给速度,确保吹瓶机的正常运行。

第五章吹瓶操作规范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开机前,应先检查吹瓶机的电气设备和气源的连接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停机并报修。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关注吹瓶机的运行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吹瓶机的工作状态,如发生异常声音或异味,应立即停机检查。

吹瓶机国家标准

吹瓶机国家标准

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自动旋转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吹瓶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型式、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二步法制瓶工艺吹制饮料、酒类、调味品、食品、日化、医药等领域包装用PET瓶的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以下简称吹瓶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806.1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311 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GB/T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114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T 13277.1—2008 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3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 16798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GB/T 16855.1 机械安全机械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 19891 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JB/T 7232 包装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JB 7233 包装机械安全要求QB/T 186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 235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汽饮料瓶QB/T 2665 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吹瓶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吹瓶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Test测试项 目
外观
1250mlMM OK
450mlMM OK
吹瓶主要检测项目及标准
标准 450ml果奶
OK
250ml果奶 OK
420mlNF无菌瓶 OK
检测频率
OP:10分钟/模 QC:1小时/模
检测人 操作工、QC
瓶重(g) 36.64+/-0.2 17.02±0.3 16.7+/-0.3 22.00+/-0.3 21.6+/-0.3
/
60mins no leakage
充气瓶:12小时/ 模
QC
11.7-12.7 4.9-5.5 3.9-4.5
11.2-12.2 11.2-12.2 11.2-12.2
4.7-5.3
5.7-6.3 5.7-6.3
5.0-5.6
3.7-4.3 3.5—4.1
2小时/模
操作工
注点容量 Avg.=1250~1256
(ml)
.3
Ave.=450~453.4
Ave.=450.0453.4
Min.> 11.3 Min.> 20.0
Min.> 6.8 Min.> 16.5
Min >=0.25 >=0.22
/ >=0.30 >=0.30 >=0.30 >=0.30 >=0.30 >=0.30 1.0**
Min >=0.25 >=0.22
/ >=0.30 >=0.25 >=0.25 >=0.30 >=0.30 >=0.30 2.0**
12小时/模 12小时/模 12小时/模
操作工 操作工 操作工

WL-AP02半自动吹瓶机技术参数

WL-AP02半自动吹瓶机技术参数
适合胚管壁厚
Wall of preform(MM)
1-4.8
1-4.8
制品最大直径
Max. Diameter of preform(MM)
φ80
φ135-φ160
制品最大高度
Max. height of product(MM)
290
300-320
生产能力(个/小时)
Production Capacity(PCS/HR)
500
200-500
远红外线遂道式胚管加热装置
胚管座数
Max. Number of Preform(PCS)
40-50
40-50
适合胚管内径
Inner Diameter of Preform(MM)
φ12-φ40
φ12-φ40
远红外线光管排列(支/区)
Arrangement of Infra-red tubes(PCS×ZONES)
2.1×0.68×1.5
重量(KG)
Weight(KG)
450
500
每台拉吹装置
模具腔数
NO. of Mould Cavity
2
1或2
模具标准间距
Standard Span Between Moulds(MM)
130±0.1
180±0.1
模具标准厚度
Standard Mounld Thickness
8×6
8×6
加热时间(秒)
Time of One Heating Cycle(SEC)
150-250
150-250
加热功率(KW)
Max.Power Consumption(KW)
5-10
5-10

吹瓶机操作规范范文

吹瓶机操作规范范文

吹瓶机操作规范范文吹瓶机是一种用于生产塑料瓶的设备,操作规范的制定对于生产工作的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吹瓶机操作规范的一些建议,供参考。

一、安全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吹瓶机的结构、原理和操作流程,并接受相关培训。

2.操作前应检查设备的电源和通信线路是否正常,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3.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4.在操作之前,要对吹瓶机进行必要的清洁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5.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设备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检修,并报告维修人员。

6.操作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清理,清除生产过程中积聚的塑料废料和异物。

7.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设备操作区域,以免发生危险事故。

8.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消防安全规定,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

二、质量控制规范1.在操作吹瓶机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整各个参数、检查机械部件是否完好等。

2.操作人员必须准确控制吹瓶机的温度、压力、速度等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3.在吹瓶机的操作过程中,要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的尺寸、外观和物理性能符合要求。

4.如果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停机排查,并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确保后续产品符合要求。

5.操作人员要定期对吹瓶机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定期更换易损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6.在更换模具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模具安装准确,避免模具损坏和产品质量问题。

7.操作人员要定期对吹瓶机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三、环境保护规范1.在吹瓶机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排放。

2.坚持对废料和废水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确保废料和废水的合规处理,依法取得相关环保手续,遵守环保法规的要求。

4.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噪音检测,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噪音污染。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吹瓶质量管理,保障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规范吹瓶检验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吹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

三、职责分工1. 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吹瓶生产,保障生产进度和质量;2. 质量部门负责制定吹瓶检验标准,并对吹瓶产品进行检验;3. 物流部门负责吹瓶产品的包装、运输等工作。

4. 各部门负责人需做好本部门质量管理工作,确保整个吹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可控。

四、检验标准1. 吹瓶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制定的标准;2. 主要检验项目包括外观、尺寸、物性等。

五、检验设备1. 吹瓶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2. 吹瓶检验设备应有相应的记录和使用流程。

六、检验流程1. 生产部门生产完成后,将吹瓶产品送至质量部门进行检验;2. 质量部门对吹瓶产品进行检验,并将不合格产品通知生产部门;3. 生产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理或返工。

七、记录与报告1. 质量部门对吹瓶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向生产部门提供检验报告;2. 生产部门对吹瓶产品的不合格情况进行整理,并制定改进措施。

八、改进措施1. 根据检验结果和不合格产品情况,生产部门制定相关改进措施;2. 质量部门对改进措施进行跟踪和验收。

九、责任追究对于吹瓶产品的质量问题,相关责任人需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进行追究。

十、监督与评价1. 各部门对吹瓶检验工作进行相互监督;2. 定期对吹瓶检验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吹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是吹瓶检验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希望各部门严格执行,确保吹瓶产品质量符合要求,为企业发展和产品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吹瓶机基本技术参数

吹瓶机基本技术参数

1.设备对空间及地面的要求(1)设备要求的最小工作和维修空间为:占地12*9m2,高5m。

(不含车间运输及起重的空间)(2)地面要求:C30钢筋混凝土:300mm厚。

2.一般的环境要求(3)吹瓶间的门增加风幕或门帘与其他空间分隔;(4)地面不积水,并作环氧树脂地坪漆(亦可作其他相近处理),房间内在地面最低点适量布置地漏;(5)墙面离地1.2m以下贴墙面砖;(6)空气洁净度达到10万级要求,封闭空气,空气洁净,防霉、防潮、防水、防震、无尘、无污染物,空气依次经初效和中效过滤;(7)温度以24℃±2℃左右较为合适(min15℃,max 35℃),湿度60-70%较为适合;(8)在加热炉上方必需安装适当的通风设施,以确保系统的热平衡,风量视不同机型而定;(9)照明建议6m×6m用300W。

4 压缩空气要求现场压缩空气管道在进入吹瓶机接口前应当进行可靠的清洁吹扫(吹扫时间应不低于2小时,吹扫过程中应对管道进行敲击,对焊接位置及拐角处应重点敲击)。

为保证气源质量要求,压缩空气管道需采用不锈钢无缝管。

吹瓶压缩空气分为低压运行压缩空气和工艺(高压)压缩空气(包括预吹气和主吹气),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0.1MPa,压缩空气所含的颗粒、水、油应符合GB/T 13277.1-2008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建议:在吹瓶机压缩空气入口处安装终端过滤器)。

表1 工艺(高压)压缩空气质量要求5 冷却水质要求CP8M基本技术参数注:1. 设备重量不含理坯; 2. 空压机配置=高压空气消耗量+空压机损耗。

CP10M基本技术参数CP12M基本技术参数CP14M基本技术参数CP18M基本技术参数。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

吹瓶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吹瓶检验工作,保障产品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的各类吹瓶产品的检验工作。

第三条吹瓶检验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各部门、各岗位应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吹瓶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吹瓶检验流程第五条吹瓶检验工作应按照严格的流程进行,包括样品接收、检查、检验、判定。

第六条样品接收:样品由样品接收人员进行接收,确保样品完整无损。

第七条检查:检查样品外观是否符合产品要求,如有碰损、凹陷等缺陷应记录并报告。

第八条检验:对吹瓶样品进行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外观质量等各项指标的检验。

第九条判定:依据检验结果,判定样品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要求。

如不符合,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协调处理。

第三章吹瓶检验标准第十条吹瓶检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或客户指定的标准进行。

第十一条吹瓶检验标准应详细规定各项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设备和仪器的选择和使用。

第十二条对于未有国家标准或客户指定的产品,公司应自行制定检验标准。

第四章吹瓶检验设备第十三条吹瓶检验设备应满足检验标准的要求,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吹瓶检验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五条吹瓶检验设备的校准应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五章吹瓶检验人员第十六条吹瓶检验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吹瓶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标准。

第十七条吹瓶检验人员应具备独立判定吹瓶产品质量的能力,对检验结果负责。

第十八条吹瓶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时,应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流程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章吹瓶检验记录与报告第十九条吹瓶检验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检验数据和结果。

第二十条各部门应对检验报告进行确认,并签字确认。

第二十一条检验报告应包括吹瓶样品的基本信息、检验结果、判定结论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对于不合格的吹瓶产品,检验人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配合采取相应措施。

第七章吹瓶检验质量控制第二十三条公司管理部门应对吹瓶检验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全自动旋转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吹瓶机的术语和定义、型号、型式、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二步法制瓶工艺吹制饮料、酒类、调味品、食品、日化、医药等领域包装用PET瓶的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以下简称吹瓶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用的修改单)使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 4806.1 食品用橡胶制品卫生标准GB 5226.1—2008 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 7311 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GB/T 7932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9969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 1311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13114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卫生标准GB/T 13277.1—2008 压缩空气第1部分:污染物净化等级GB/T 13306 标牌GB/T 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53 轻工机械通用技术条件GB 16798 食品机械安全卫生GB/T 16855.1 机械安全机械控制系统有关安全部件第1部分:设计通则GB 19891 机械安全机械设计的卫生要求JB/T 7232 包装机械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简易法JB 7233 包装机械安全要求QB/T 1868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碳酸饮料瓶QB 2357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无汽饮料瓶QB/T 2665 热灌装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 29648—20133.1 理坯 unscrambling preform将瓶坯从料仓整齐且有规律地排列到吹瓶加温机供坯轨道上的过程。

3.2 卡坯 preform block瓶坯在传输过程中出现卡死的现象。

3.3 吹塑站 blowing station可以完成拉伸、吹瓶功能的单元,由拉伸机构、模具、模架装置组成。

3.4 吹瓶 blow molding bottle预热的瓶坯进入模腔内,通过拉伸并用压缩空气吹制成成品瓶的过程。

3.5 二步法 two stage把成品瓶的制作分为制坯和吹制成品瓶两个独立过程的方法。

3.6 吹瓶合格率 qualified blow molding bottle ratio吹瓶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合格的样瓶数量与样瓶总数量的百分比。

4 型号、型式、基本参数及工作条件4.1 型号吹瓶机的型号编制按GB/T 7311的规定。

示例:ZPXHD20 表示吹塑站数量为20个,成品瓶适用于热灌装的大模腔全自动旋转式PET瓶吹瓶机,第一次设计。

4.2 型式和基本参数4.2.1 吹瓶机型式:a) 按成品瓶适用的灌装温度分为:热灌装(用“H”表示),冷灌装(不表示);b) 按模腔类型分为:小模腔(吹瓶直径小于75mm,用“X”表示);大模腔(吹瓶直径大于120mm,用“D”表示);标准模腔(吹瓶直径范围:75mm~120mm,不表示)。

4.2.2 吹瓶机主要结构:a) 瓶坯储存及输送装置;b) 瓶坯加热装置;c) 模具装置;d) 吹瓶装置。

4.2.3 吹瓶机基本参数:a) 额定生产能力:瓶/h;b) 吹塑站数量:个;c) 电压、频率:V、Hz;d) 功率:kW;e) 外形尺寸:(长×宽×高)mm;f) 质量:kg;g) 最大吹瓶直径:mm;h) 最大吹瓶高度:mm;i) 最大工作压力:MPa。

4.3 工作条件4.3.1 瓶坯的规格应一致、瓶坯的材料、瓶坯口部尺寸等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瓶坯应满足吹瓶机生产技术要求和成品瓶吹制要求。

4.3.2 吹瓶压缩空气分为低压运行压缩空气和工艺压缩空气(包括预吹气和主吹气),气源压力波动不超过±0.1MPa,压缩空气所含的颗粒、水、油应符合GB/T 13277.1—2008的相关规定,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压缩空气质量要求4.3.3 冷却系统使用的冷却水可循环使用,冷凝水应符合下列规定:a) pH值为7—8;b) 总硬度(以CaCO计)低于140mg/L;3c) 污染物颗粒尺寸不大于0.1mm;d) 需加入适量的防冻防腐剂。

4.3.4 模具若采用油加温方式,加热油应使用可升温至180C0的专用热传导油。

4.3.5 吹瓶机电源电压与额定电压的偏差应保持在±7%的范围内。

4.3.6 工作室内应无影响吹瓶质量的外界气流和热辐射,工作时环境温度为15C0—35C0(波动范围为±3C0),空气经初效和中效过滤。

5 技术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吹瓶机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5.1.2 吹瓶机运转应平稳、运动零、部件动作应灵敏、协调、准确、无卡阻和异常声响。

5.1.3 吹瓶机气路、液路、润滑系统应畅通、无阻塞、无泄漏。

5.1.4 瓶坯进入加热装置前不应有卡坯现象。

5.2 性能要求5.2.1吹瓶机的生产能力应达到额定生产能力要求,连续生产时生产效率应不低于96%。

5.2.2 正常工作状态下,吹瓶机外部与人体接触部位的表面温度应不高于50C0。

5.2.3 吹瓶机瓶坯损耗率应不大于0.3%。

5.2.4 冷灌装用成品瓶应符合QB/T 1868、QB2357的有关规定,热灌装用成品瓶应符合QB/T 2665的有关规定。

5.2.5 吹制过程中瓶体应不被污染,成品瓶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3113的规定。

5.2.6 吹瓶机正常工作时,噪声声压级应不大于85dB(A)。

5.2.7 模具的加热和冷却装置应能满足模具对温度的要求,用流体介质时应保证压力、流量的稳定性。

5.2.8 吹瓶机左、右半模及底模与瓶体接触的表面温度偏差应不超过5C0。

5.2.9 热灌装模具模身工作温度应不高于170C0,各工位模具同一位置的温度偏差应为±1.5C0。

5.2.10 吹瓶机应具备单模吹瓶测试功能和多工位预吹瓶测试功能。

满足单模和多工位吹瓶测试需要。

多工位预吹吹制的瓶子最大直径和高度偏差应不超过±5mm。

5.2.11 各工位的预吹气压力应保持一致,偏差为±0.01MPa,高压吹气压力偏差为±0.1MPa。

5.3 模具装配技术条件5.3.1 吹制不同的成品瓶时,模具应便于更换,各工位的安装尺寸应确保模具通用互换。

5.3.2 模具安装时应保证结合面完全贴合,螺栓连接牢固可靠。

5.3.3 模具安装后检查安装高度,各工位上模具基准面高度偏差为±0.05mm,对开的两半模水平高度公差不大于0.1mm。

开合模凸轮与底模升降凸轮运动行程极点的偏差为0.03mm ~ 0.05mm。

5.3.4 合模间隙应控制在0.1mm~0.15mm范围内(热灌装模具的合模间隙为达到模温时的间隙)。

5.4 电气安全要求5.4.1 吹瓶机各电路控制系统应安全可靠、控制准确,符合GB5226.1的要求;a) 各电器接头连接牢固并加以编号;b) 操作按钮应灵活,指示灯显示应正常;c) 应有急停装置,急停操动器的有效操作终止了后续命令,该操作命令在其复位前一直有效。

复位应只能在引发紧急操作命令的位置用手动操作。

命令的复位不应重新启动机械,而只是允许再启动。

5.4.2 电气柜防护等级应达到IP54。

5.4.3 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接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

5.4.4 吹瓶机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应按GB5226.1—2008中8.2.1要求连接到保护联结电路上,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与接地金属部分之间的连接,应具有低阻值,其电阻值应不超过0.1Ω。

5.4.5 吹瓶机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联结电路之间应经受至少1s时间的耐压试验。

5.4.6 吹瓶机应设置机械式紧急制动装置,断电时制动装置处于制动状态,制动装置须设置手动复位开关。

5.4.7 吹瓶机应设置压缩空气自动卸压装置,当按下紧急制动按钮或安全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应自动启动压缩空气自动卸压装置,迅速卸压。

5.4.8 吹瓶机应具备模腔屏蔽功能,模腔被屏蔽时自动停止该模进坯。

5.5 安全卫生要求5.5.1 吹瓶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a) 吹瓶机的安全防护应符合JB7233的规定:并应设有安全防护装置,其安全等级应符合GB/T 16855.1的规定。

b) 吹瓶机上应有清晰醒目的操纵、润滑、防烫等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 2894的规定。

c) 吹瓶机应设有保障人员、物料及设备安全的联锁保护。

吹制热灌装瓶时,模具恒温机及加热油路周围应设安全防护栅栏。

d) 吹瓶机上的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及各零件应可靠固定,防止松动,不应因震动而脱落。

e) 吹瓶机气动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T 7932的规定,液路系统安全性能应符合GB/T 3766的规定。

5.6 外观质量和说明书要求5.6.1 吹瓶机的加工、装配及外观质量应符合GB/T 14253的规定。

5.6.2 吹瓶机非加工表面的涂漆和喷塑层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明显的污浊、流痕、起泡等缺陷。

5.6.3 吹瓶机经表面处理的零件应色泽均匀,无起泡、起层、锈蚀等缺陷。

5.6.4 吹瓶机使用说明书编写应符合GB/T 9969的规定,使用说明书应规定吹瓶传动部位加油周期。

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环境温度应为15C0~35C0.6.1.2 试验时采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应符合GB13114的规定。

6.2 一般要求检查6.2.1 空运转试验每台吹瓶机装配完成后,应做空运转试验,连续空运转时间应小于48h,检查吹瓶运行情况,应符合5.1.2、5.4.1、5.4.6和5.4.7的规定。

6.2.2 气路、液路及润滑系统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密封性检查:a) 用脱脂棉在气动元件、润滑系统的密封件周围轻轻擦拭,观察脱脂棉上有无油渍;b) 用高泡洗涤剂水涂抹在气动元件的密封处,观察是否漏气。

c) 液路系统装配后应以1.25倍的额定压力,历时30 min做耐压试验,不应有渗漏,压降应不大于5%。

6.3 性能试验6.3.1 生产能力试验吹瓶机正常生产条件下,以额定速度连续运行10 min ,统计吹制完成的成品瓶总数量,共进行两次,按式(1)计算生产能力,两次计算结果均应符合5.2.1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