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整理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木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建筑、家具、包装、运动器材等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对木材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木材的组成结构。
木材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成分构成。
其中,纤维素是木材的主要成分,它占据了木材的50%以上。
由于木材的这种特殊构成,导致了它拥有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
第一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是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又称为杨氏模量,是表示材料抵抗形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的弹性模量越大,表示材料越难形变。
而木材的弹性模量非常高,比较硬的木材可以达到100GPa以上。
这意味着,即使面对强大的力量作用,木材也不容易变形,保持其原有形态。
第二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是抗拉强度。
木材在受到拉力作用时,会出现拉伸变形,且很容易出现拉断现象。
抗拉强度是表示木材轴向上最大承受拉力的指标。
在木材表面纤维的拉伸条件下,抗拉强度可以很大程度上体现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事实上,由于木材的结构独特,它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比钢更强。
第三种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是硬度。
木材的硬度涉及到木材表面的耐磨性,即当木材表面受到异物磨损时,木材能否抵御损害。
硬度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木材的耐冲击性上。
除了纵向外,木材的横向物理力学性能同样值得注意。
很多人认为,木材是一种不稳定的构材。
确实,在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变化下,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
这是由于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成分具有可塑性和膨胀性。
因此,在设计和使用木材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木材的这种不稳定性,采取相应的可调节措施。
当然,除了上述性能外,木材还有其他的物理力学性能。
如压缩性能、剪切性能、挠曲性能等。
通过研究这些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木材,在建筑、制造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总之,木材是一种优良的构材,其物理力学性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突出。
木材的力学性质-

二、木材的蠕变现象(creep phenomenon of wood)
蠕变(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ep):在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的 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一)蠕变曲线(curve of creep)
木材属高分子结构材料,受外力作用时产生3种 变形:
1.瞬时弹性变形(instant elastic deformation) :木材 承载时,产生与加载速度相适应的变形,它服从于 虎克定律。
其中,第一个R代表应力方向,第二个字母表示横向应变。 即在径向应力下,纵向的泊松比。
木材正交异向性综述如下:
1.木材是高度异向性材料。拉伸、压缩和弯曲的 弹性模量E近似相等。三个主轴方向的E 因显 微和超微构造的不同而异: EL> > ER > ET
2.木材的剪切模量G,横断面最小: GLR (径面) > GLT (弦面)> GRT(横断面) 其中, GLR ≈ER , GLT≈ET , 即径面和弦面 的剪切模量分别与径向和弦向的弹性模量数值 相近。
弹性的组分C1C2——初次蠕变(弹性后效变形) 剩余永久变形C2C3=DE——二次蠕变(塑性变形)
(二)建筑木构件的蠕变问题
1.针叶树材在含水率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施加静力 载荷小于木材比例极限强度的75%时,可以认为是 安全的。但在含水率变化条件下,大于比例极限 强度20%时,就可能产生蠕变,随时间延长最终会 导致破坏。
文档名
2017.12.12
二、分类
(一)按力学性质分
1.强度(strength)— 是抵抗外部机械力破坏的能力。 2.硬度(hardness)— 是抵抗其它刚性物体压入的能力。 3.刚性(rigidity)— 是抵抗外部机械力造成尺寸和形状
木材属性介绍

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的力学性质1. 抗压强度木材受到外界压力时,抵抗压缩变形破坏的能力,称为抗压强度。
其单位为Pa。
通常分为顺纹与横纹两种抗压强度。
(1)顺纹抗压强度,外部机械力与木材纤维方向平行时的抗压强度,称为顺纹抗压强度。
由于顺纹抗压强度变化小,容易测定,所以常以顺纹抗压强度来表示木材的力学性质。
一般木材顺纹可承受(30〜79) *106Pa的压力。
其计算公式如下:Dw=P/ab式中D -一含水率为W制,木材的顺纹抗压强度(Pa),P 式样最大载荷(N),a,b 试样的厚度和宽度(M)(2)横纹抗压强度:外部机械力与木材纤维方向互相垂直时的抗压强度,称为横纹抗压强度。
由于木材主要是由许多管状细胞组成,当木材横纹受压时,这些管状细胞很容易被压扁。
所以木材的横纹抗压极限强度比顺纹抗压极限强度低。
但是,横纹受压的面积往往较大,所以破坏时的载荷也相应大些,其公式如下:dw=P/ab式中D -一含水率为W制,木材的横纹抗压强度(Pa),P 式样最大载荷(N),a,b 试样的厚度和宽度(M)由于横纹压力测试较困难,所以我们常以顺纹抗压强度的白分比来估计横纹抗压强度。
但树种不同,比例也不同。
一般针叶树材横纹抗压极限强度为顺纹的10%阔叶树材的横纹抗压极限强度为顺纹的15〜20%2抗拉强度木材受外加拉力时,抵抗拉伸变形破坏的能力,称为抗拉强度。
它分为顺纹和横纹两种抗拉强度。
(1)顺纹抗拉强度;即外部机械拉力与木材纤维方向相互平行时的抗拉强度。
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是所有强度中最大的,各种树种平均为117.6*106Pa(2)横纹抗拉强度:即外部机械拉力与木材纤维方向相互垂直时的抗拉强度。
木材的顺纹抗拉强度。
木材横纹抗拉极限强度远较顺纹抗拉极限强度低,一般只有顺纹抗拉强度的1/10〜1/40。
这是因为木材纤维这间横向联系脆弱,容易被拉开。
因此,家具结构上应避免产生横纹拉力3抗剪强度使木材的相邻两部分产生相对位移的外力,称为剪力。
木材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估

木材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评估木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由于其天然、环保、易加工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不同种类、不同等级的木材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力学性能评估,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强度等级。
第一部分:木材结构及其力学性能木材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组成的生物高分子材料,通过细胞壁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复合材料结构使得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木材具有纵向、横向和剪切三个方向的力学性能,其总体强度主要由纵向成分决定。
纵向强度是指木材在纵向载荷下的承受能力,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力学性能。
其决定因素包括材料的密度、结构和水分含量等。
横向强度是指木材在侧向载荷下的承受能力,主要取决于木材的质量和结构。
剪切强度是指木材在剪切载荷下的承受能力,主要由木材的密度和纤维方向决定。
第二部分:木材力学性能评估方法确定木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两种方法:实验方法和计算方法。
实验方法是通过对各种木材材料进行实验测试得出其力学性能的方法。
包括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多种试验,通过得出力学性能指标如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剪切强度等数据来评估木材的性能。
该方法精度高、可靠性强,但需考虑实验设备和材料的成本等因素。
计算方法是根据木材的结构、密度和水分含量等因素进行理论计算,并得出其力学性能指标的方法。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弹性模量及其常数,其反映了材料在受力后弹性变形的程度和能力,常数决定了其强度等级。
这种方法在教育和科研方面有实际应用,但需要考虑计算精度及其实用性等问题。
第三部分:木材力学性能表征木材的力学性能指标是评估其质量和强度的重要标志。
常见的指标包括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剪切强度等。
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受到载荷作用后,产生弹性变形的抵抗力。
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压缩载荷作用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抗弯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弯曲载荷作用后,材料最大的承载能力。
剪切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载荷作用后,能够抵抗的最大剪切应力。
木材的力学性能

第14页,本讲稿共47页
8.3.1.3 蠕变规律 (1)对木材施载产生瞬时变形后,变形有一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蠕变过程; (2)卸载后有一瞬时弹性恢复变形,在数值上等于施载时的瞬时变形; (3)卸载后有一随时间推移而变形减小的蠕变恢复,在此过程中的是可恢复蠕变部分; (4)在完成上述蠕变恢复后,变形不再回复,而残留的变形为永久变形,即蠕变的不可恢复部分; (5)蠕变变形值等于可恢复蠕变变形值和不可恢复蠕变变形值之和。
第23页,本讲稿共47页
8.4.2 木材的韧性 韧性是指材料在不致破坏的情况下所能抵御的瞬时最大冲击能量值。 韧性材料往往是强度大的材料,但也有不符合这个关系的。
第24页,本讲稿共47页
8.4.3 木材的破坏 8.4.3.1 破坏 木材结构破坏是指其组织结构在外力或外部环境作用下发生断裂、扭曲、错位,而使木材宏观整体完全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物理力学性能的现象。
山毛榉
0.750
11
13700
2240
1140
1060
1610
460
0.75
0.45
0.51
几种木材的弹性常数
第12页,本讲稿共47页
8.3 木材的粘弹性
流变学:讨论材料荷载后的弹性和黏性的科学。(讨论材料荷载后应力---应变之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蠕变和松弛是黏弹性的主要内容。木材的黏弹性同样依赖于温度、负荷时间、加荷速率和应变幅值等条件,其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尤为明显。 8.3.1 木材的蠕变 8.3.1.1 蠕变 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瞬时弹性变形:与加荷速度相适应的变形,它服从于虎克定律; 黏弹性变形:加荷过程终止,木材立即产生随时间递减的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最后残留的永久变形。 差异: 黏弹性变形是纤维素分子链的卷曲或伸展造成的,变形是可逆的,但较弹性变形它具有时间滞后性。 塑性变形是纤维素分子链因荷载而彼此滑动,变形是不可逆转的。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整理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分析整理木材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力学性能参数对于工程设计和产品应用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进行分析整理,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木材的力学特性和应用。
1.弹性模量(E):弹性模量是描述材料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对于木材而言,弹性模量可以衡量其在受到拉伸或压缩力时的变形程度。
一般来说,木材的弹性模量随着纤维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纵向弹性模量较高,而横向弹性模量较低。
2.抗压强度(Fc):抗压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到压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它是衡量木材抗压能力的重要指标。
抗压强度通常比抗拉强度低,且与木材的纤维方向有关。
3.抗拉强度(Ft):抗拉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到拉伸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它也是评价木材力学性能的关键参数之一、抗拉强度通常比抗压强度高,并且与木材的纤维方向有关。
4.抗剪强度(Fv):抗剪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到剪切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与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不同,抗剪强度是以相对较小的截面积来计算的。
抗剪强度与木材纤维方向的垂直性有关。
5.单剪胶合强度(Iv):单剪胶合强度是指胶合接头在受到单向剪切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对于胶合木材而言,胶合接头的强度对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6.密度(ρ):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木材质量。
它不仅与木材的力学性能有关,还与木材的隔热性能、声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等方面有关。
一般来说,密度较高的木材具有较高的强度。
7.弯曲强度(Fb):弯曲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到弯曲力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力量。
对于梁、桁架等结构,弯曲强度是评价其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之一除了上述参数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力学性能参数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考虑,例如冲击强度、抗冲击性、弹性系数等。
此外,木材的性能还受到湿度、温度、木材品种和处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对于正确应用木材、合理设计和评估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和整理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可以更好地理解木材的力学特性,选择适合的木材种类和处理方法,确保木材在工程和产品应用中能够发挥最佳效果。
木材力学性能参考

contents
目录
• 木材的基本性质 • 木材的力学性能 • 木材的力学性能测试 • 木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木材力学性能的应用 • 木材力学性能的未来研究和发展
01
木材的基本性质
木材的构造
01
02
03
木纤维
木材的主要组成部分,由 管状细胞构成,具有较高 的强度和弹性。
木射线
压缩测试
总结词
压缩测试是评估木材在压缩载荷下的性 能表现,主要考察木材的抗压强度和压 缩弹性模量等参数。
VS
详细描述
在压缩测试中,试样通常被放置在两个平 行的平板之间,并在两端施加逐渐增大的 压力。通过测量试样的变形和载荷,可以 计算出木材的抗压强度和压缩弹性模量等 参数。这些参数反映了木材在承受压缩载 荷时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弯曲测试
总结词
弯曲测试是评估木材在弯曲载荷下的性能表 现,主要考察木材的抗弯强度、弯曲弹性模 量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详细描述
在弯曲测试中,试样通常被放置在一个曲梁 上,并在两端施加逐渐增大的压力。通过测 量试样的变形和载荷,可以计算出木材的抗 弯强度、弯曲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等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了木材在承受弯曲载荷时的力 学性能和稳定性。
导热性
木材的热传导系数较低, 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02
木材的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
总结词
弹性模量是木材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反映了木材刚度的指 标。
详细描述
木材的弹性模量通常用弹性模量E来表示,它反映了木材在受 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弹性模量越大,木材的刚度越大 ,不易发生变形。
强度
总结词
强度是指木材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木材的力学性能

⽊材的⼒学性能1.化学性质化学组成——纤维素、⽊质素和半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此外还有脂肪、树脂、蛋⽩质、挥发油以及⽆机化合物等。
⽊材对酸碱有―定的抵抗⼒,对氧化性能强的酸,则抵抗⼒差;对强碱,会产⽣变⾊、膨胀、软化⽽导致强度下降。
―般液体的浸透对⽊材的影响较⼩。
2.物理性质1)含⽔量⽊材中的含⽔量以含⽔率表⽰,指所含⽔的质量占⼲燥⽊材质量的百分⽐。
⽊材内部所含⽔分,可分为以下三种。
(1)⾃由⽔。
存在于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分。
⾃由⽔的得失影响⽊材的表观密度、保存性、燃烧性、抗腐蚀性、⼲燥性、渗透性。
(2)吸附⽔。
被吸附在细胞壁内细纤维间的⽔分。
吸附⽔的得失影响⽊材的强度和胀缩。
(3)化合⽔。
⽊材化学成分中的结合⽔。
对⽊材性能⽆⼤影响。
纤维饱和点——指当⽊材中⽆⾃由⽔,仅细胞壁内充满了吸附⽔时的⽊材含⽔率。
树种不同,纤维饱和点随之不同,―般介于25%~35%,平均值约为30%。
纤维饱和点是⽊材物理⼒学性质发⽣变化的转折点。
平衡含⽔率——⽊材长期处于―定温、湿度的空⽓中,达到相对稳定(即⽔分的蒸发和吸收趋于平衡)的含⽔率。
平衡含⽔率是随⼤⽓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变化的。
⽊材的含⽔率:新伐⽊材常在35%以上;风⼲⽊材在15%~25%;室内⼲燥⽊材在8%~15%。
2)湿胀、⼲缩的特点当⽊材从潮湿状态⼲燥⾄纤维饱和点时,⾃由⽔蒸发,其尺⼨不变,继续⼲燥时吸附⽔蒸发,则发⽣体积收缩。
反之,⼲燥⽊材吸湿时,发⽣体积膨胀,直⾄含⽔量达纤维饱和点为⽌。
继续吸湿,则不再膨胀,见图10.7.1。
―般地,表观密度⼤的,夏材含量多的,胀缩就较⼤。
因⽊材构造不均匀,其胀缩具有⽅向性,同―⽊材,其胀缩沿弦向最⼤,径向次之,纤维⽅向最⼩,见图10.7.1。
这主要是受髓线的影响,其次是边材的含⽔量⾼于⼼材含⽔量。
图10.7.1含⽔量对松⽊胀缩变形的影响⽊材长期湿胀⼲缩交替,会产⽣翘曲开裂。
因⽽潮湿的⽊材在加⼯或使⽤前应进⾏⼲燥处理,使⽊材的含⽔率达到平衡含⽔率,与将来使⽤的环境湿度相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目录1.1木材的力学性质………………………………………………P32.1木材力学基础理论……………………………………………P3~ P8 2.1.1应力与应变2.1.2弹性和塑性2.1.3柔量和模量2.1.4极限荷载和破坏荷载3.1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 (8)P203.1.1木材的各向异性3.1.2木材的正交对称性与正交异向弹性3.1.3木材的粘弹性3.1.4木材的松弛3.1.5木材塑性3.1.6木材的强度、韧性和破坏3.1.7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4.1木材的各种力学强度及其试验方法………………………P20~ P284.1.1力学性质的种类5.1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因素…………………………………P28~ P31 5.1.1木材密度的影响5.1.2含水率的影响5.1.3温度的影响5.1.4木材的长期荷载5.1.5纹理方向及超微构造的影响5.1.6缺陷的影响6.1木材的允许应力…………………………………………P31~ P33 6.1.1木材强度的变异6.1.2荷载的持久性6.1.3木材缺陷对强度的影响6.1.4构件干燥缺陷的影响6.1.5荷载偏差的折减6.1.6木材容许应力应考虑的因素7.1常用木材物理力学性能……………………………………P34~ P361.1木材的力学性质主要介绍:木材力学性质的基本概念、木材的应力—应变关系;木材的正交异向弹性、木材的黏弹性、木材的塑性;木材的强度与破坏、单轴应力下木材的变形与破坏特点;基本的木材力学性能指标;影响木材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等。
1.1.1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在外力作用下,在变形和破坏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1.1.2木材的力学性质主要包括:弹性、塑性、蠕变、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碗强度、抗减强度、冲击韧性、抗劈力、抗扭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
1.1.3木材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与一般钢材、混凝土及石材等材料不同,木材属生物材料,其构造的各向异性导致其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
因此,木材力学性质指标有顺纹、横纹、径向、弦向之分。
1.1.4了解木材力学性质的意义:掌握木材的特性,合理选才、用材。
2.1木材力学基础理论2.1.1应力与应变(stress and strain)2.1.1.1应力定义: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力,包括压应力、拉应力、剪应力、弯应力等。
单位:N/mm2(=MPa)压缩应力:短柱材受压或受拉状态下产生的正应力称为压缩应力;压应力:σ=-P/A拉伸应:短柱材受压或受拉状态下产生的正应力称为拉伸应力;拉应力:σ=P/A剪应力:当作用于物体的一对力或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在同一条作用线上,而使物体产生平行于应力作用面方向被剪切的应力;τ=P/A Q2.1.1.2应变定义:外力作用下,物体单位长度上的尺寸或形状的变化;应变:ε=±⊿L / L2.1.1.3应力与应变的关系应力—应变曲线:曲线的终点M表示物体的破坏点。
2.1.1.4比例极限与永久变形:比例极限应力:直线部分的上端点P对应的应力;比例极限应变:直线部分的上端点P对应的应变;塑性应变(永久应变):应力超过弹性限度,这时如果除去应力,应变不会完全回复,其中一部分会永久残留。
2.1.1.5破坏应力与破坏应变破坏应力、极限强度:应力在M点达到最大值,物体产生破坏(σM); 破坏应变:M点对应的应变(ε M )。
2.1.1.6屈服应力当应力值超过弹性限度值并保持基本上一定,而应变急剧增大,这种现象叫屈服,而应变突然转为急剧增大的转变点处的应力叫屈服应力(σY)。
2.1.2弹性和塑性(elasticity and plasticity)弹性:物体在卸除发生变形的荷载后,恢复其原有形状、尺寸或位置的能力;塑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当应变增长速度大于应力增长速度,外力消失后木材产生永久残留变形部分,为塑性变形,木材的这一性质叫塑性;塑性应变(永久应变):应力超过弹性限度,这时如果除去应力,应变不会完全回复,其中一部分会永久残留。
弹性变形实际上是分子的变形和分子间键距的伸缩;塑性变形实际上是分子间相对位置的错移。
2.1.3柔量和模量(compliance and modulus)在弹性限度围,大多数材料应力与应变间有如下关系:σ= Eε,(胡克定律)弹性模量(E ):物体产生单位应变所需要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E=应力/应变,物体的弹性模量值愈大,在外力作用下愈不易变形,材料的强度也愈大, E = σ / ε叫弹性模量。
柔量:弹性模量的倒数,表征材料在荷载状态下产生变形的难易程度, a= E-1 =ε/σ为柔量.弹性模量的意义:在弹性围,物体抵抗外力使其改变形状或体积的能力。
是材料刚性的指标。
2.1.4极限荷载和破坏荷载(maximum loading and destroy loading)极限荷载:试件达到最大应力时的荷载。
破坏荷载:试件完全破坏时的荷载。
气干材上述两个值相同;而湿木材两者不同,破坏荷载常低于极限荷载。
3.1木材力学性质的特点3.1.1木材的各向异性表现在木材的物理性质,如干缩、湿胀、扩散、渗透等。
在力学性能上,如弹性、强度和加工性等方面。
从强度上来看,木材的压缩、拉伸、弯曲及冲击韧性等均为当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平行时,强度值最大,随着两者之间的倾角变大,强度锐减。
前述木材物理性质(干缩性、热、电、声学等)构造性质各向异性,同样木材力学性质亦存在着各向异性。
木材大多数细胞轴向排列,仅少量木射线径向排列。
木材为中空的管状细胞组成,其各个方向施加外力,木材破坏时产生的极限应力不同。
例如顺纹抗拉强度可达120.0-150.0Mpa,而横纹抗拉强度仅3.0-5.0Mpa(C-H,H-O),这主要与其组成分子的价键不同所致。
轴向纤维素链状分子是以C-C、C-O键连接,而横向纤维素链状分子是以C-H、H-O连接,二者价键的能量差异很大。
3.1.1.1木材力学性质各向异性原因:木材宏观上呈层次状:同心圆状年轮木材有纵向和横向组织:大多数细胞和组织呈轴向,射线组织呈径向。
胞壁结构:细胞壁各层微纤丝排列方向不同胞壁的成分:以纤维素为骨架。
纤维素的结构、晶胞有关:单斜晶体。
3.1.2木材的正交对称性与正交异向弹性3.1.2.1 弹性常数弹性模量( E ):物体产生单位应变所需要的应力,它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E=应力/应变剪切弹性模量G :剪切应力τ与剪切应变γ之间在小的围符合:τ=G γ 或 G =γ/τG 为剪切弹性模量,或刚性模量。
泊松比µ :物体的弹性应变在产生应力主轴方向收缩(拉伸)的同时还伴随有垂直于主轴方向的横向应变,将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称为泊松比( m )。
分子表示横向应变,分母表示轴向应变正交异向弹性:木材为正交异性体。
弹性的正交异性为正交异向弹性。
木材的正交对称性:木材具有圆柱对称性,使它成为近似呈柱面对称的正交对称性物体。
符合正交对称性的材料,可以用虎克定律来描述它的弹性。
方程中有3个弹性模量、3个剪切弹性模量和3个泊松比。
不同树种间的这9个常数值是存在差异。
εεμ'-=木材是高度各向异性材料,木材三个主方向的弹性模量即E L>>E R>E T几种木材的弹性常数3.1.3木材的粘弹性流变学:讨论材料荷载后的弹性和黏性的科学。
(讨论材料后荷载应力---应变之间关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蠕变和松弛是黏弹性的主要容。
木材的黏弹性同样依赖于温度、负荷时间、加荷速率和应变幅值等条件,其中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尤为明显。
3.1.3.1木材的蠕变概念(creep):指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应力不变), 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由于木材的粘弹性而产生三种变形:瞬时弹性变形、粘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蠕变:在恒定应力下,木材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瞬时弹性变形:与加荷速度相适应的变形,它服从于胡克定律;黏弹性变形:加荷过程终止,木材立即产生随时间递减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最后残留的永久变形。
差异:黏弹性变形是纤维素分子链的卷曲或伸展造成的,变形是可逆的,但较弹性变形它具有时间滞后性。
塑性变形是纤维素分子链因荷载而彼此滑动,变形是不可逆转的。
蠕变曲线:OA-----加载后的瞬间弹性变形,AB-----蠕变过程,(t0→t1)t↗→ε↗BC1 ----卸载后的瞬间弹性回复,BC1==OA,C1D----蠕变回复过程,t↗→ε缓慢回复,故蠕变AB包括两个组分:弹性的组分C1C2——初次蠕变(弹性后效变形),剩余永久变形C2C3=DE——二次蠕变(塑性变形),木材蠕变曲线变化表现的正是木材的黏弹性质。
蠕变规律:(1)对木材施载产生瞬时变形后,变形有一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的蠕变过程;(2)卸载后有一瞬时弹性恢复变形,在数值上等于施载时的瞬时变形;(3)卸载后有一随时间推移而变形减小的蠕变恢复,在此过程中的是可恢复蠕变部分;(4)在完成上述蠕变恢复后,变形不再回复,而残留的变形为永久变形,即蠕变的不可恢复部分;(5)蠕变变形值等于可恢复蠕变变形值和不可恢复蠕变变形值之和。
3.1.3.2单向应力循环加载时的蠕变特点能量的损耗随着每个周期增大,意味着在变形中做了更多的功,同时造成材料蠕变的不可恢复部分越来越大。
3.1.3.3蠕变的消除对木材施加一荷载,荷载初期产生应力—应变曲线OA′,卸载产生曲线A ′ B ′,残留了永久变形OB ′。
为了使永久变形消失而重新获得物体的原来形状,必须施加与产生曲线应力符号相反的应力OC ′,而形成这段曲线B′C ′;当OC ′继续增大到等于A ′ P ′,B ′C′将延至C ′D ′;卸去这个符号相反的应力,产生应力—应变曲线D ′ E ′,也不能恢复到原形,残留负向的永久变形E ′ O ′。
再次通过反向应力OF ′,材料才能恢复原形。
如果再继续增大应力,则产生曲线F ′A ′,与原曲线构成一个环状闭合。
A ′ B ′ D ′ F′封闭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相当于整个周期中的能量损耗。
3.1.3.4蠕变的影响因素(1)时间:(2)木材的含水率:水分在木材,从一吸着处到另一吸着处,其中包括氢键的松散或破坏,木材这一暂时的削弱便导致在荷载下的微小变形,变形的累积可能最终导致破坏。
(3)载荷(4) 温度:当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增加时,木材的总变形量和变形速度也增加。
3.1.4木材的松弛松弛:在恒定应变条件下应力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的现象。
松弛与蠕变的区别在于:在蠕变中,应力是常数,应变是随时间变化的可变量;而在松弛中,应变是常数,应力是随时间变化的可变量。
3.1.4.1松弛曲线:应力—时间曲线Kitazawa松弛公式:σt= σ1(1-m logt)m为松弛系数,松弛系数随树种和应力种类而有不同,但更受密度和含水率影响,m值与密度成反比,与含水率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