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一-有关教育提高本质的不同观点

资料一-有关教育提高本质的不同观点
资料一-有关教育提高本质的不同观点

资料一:关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

一、相关概念的区别

(一)什么是本质

要弄清教育本质,就必须搞清本质的含义。什么是本质?引用哲学教科书或著作中关于本质的界定:事物的本质就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此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根本原因,即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稳定的、普遍的特性。构成事物的本质有三个要点:第一,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内部联系所构成,而不是该事物与外部联系方面;第二本质所反映的内在矛盾是一贯的、稳定的、深刻的,而不是随外部条件随时变化的;第三,事物本质的改变,就是质的规定性的改变,就是对事物的彻底否定。

面对某一属性,为了判定此属性是否属于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应按照以下3个基本准则来判断。

1、它是该类事物最一般、最普遍、最稳定的性质,是该类事物必然具有的本质属性;

2、它是该类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原因和依据,是其他事物所没有而为该类事物所特有的属性;

3、事物的一切非本质属性,都是本质属性在不同侧面的表现。因此,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出发,可以科学地解析事物的一切非本质属性的产生和发展。只有教育本质的概念搞清楚了,才会对此问题进行正确、深入的研究。

(二)教育本质与教育概念、教育功能的关系

这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的本质是教育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教育现象的基础、根据,是教育现象中较为稳定、平静的方面,是贯穿于一切教育之中,从古至今乃至未来,只要教育活动存在就永久起作用的特性。它回答的是教育这一客观事物在社会大系统

中是起着什么作用的角色,即“教育是干什么的东西”。反映教育本质的属性有三个层次,最深层次是成为根据的教育的对象性,反映的是最为深刻、根本的属性;中间层次是对矛盾统一的状态(未来人类活动主体)作出规定的教育的目的性,以及为矛盾转化提供条件的教育内容性、方式性;最浅层次是教育的功能性以及其他教育性质。

教育概念回答的是客观存在着的教育这一事物的内部构成是什么,即“教育是什么”;教育功能概念回答的是教育这一客观事物是起什么作用的,即“教育是干什么的”。

(三)什么是教育本质

教育本质应回答教育是什么,具体来说,意见不同,观点众多。观点主要有:教育的本质应该具有统括教育的一切方面、一切环节、一切要素之总和的特性;教育本质问题就是对教育所作的最一般的科学抽象,实际上是要回答什么是教育的问题,也就是教育质的规定性问题,并分析了教育本质与概念的关系。认为对同类事物的特有属性进行科学抽象,形成概念,是一切科学研究的起点;概念一方面反映着事物具有的某一特有属性,同时也反映着某一特有属性的所有事物。前者是概念的内涵,后者是概念的外延。不能否认应对“教育”作出一般的科学抽象,找出教育的特有属性,找出教育之所以是教育而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属性,形成“教育”的最一般的概念。

概括讲,鉴于教育在过去、现在、将来并不一定完全总是同一个事物,所以,严格地说,所谓教育本质是“人们现在称之为教育的那个东西是什么”或者说“教育实际是什么”。有人认为,教育本质既要研究“教育是什么”,也要研究“教育应当是什么”。后者指特定认识主体对教育的价值理想和规范,即特定认识主体所认可的(好)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应当是什么”揭示好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什么”的研究,是前提和基础;“教育应当是什么”是研究的重点和目的

二、关于教育本质的不同观点

教育本质到底是什么,关于它的论争源于对十年动乱期间教育的反思与批判。它在一开始并不是直指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是什么等问题的,而更多地在批判“四人帮”的种种言论和对教育造成的巨大危害的前提下,阐发的对教育性质、属性的一些认识。这些认识后来就演化为教育本质的探讨。教育本质讨论的论坛曾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主要表现为各家各抒己见,纷纷发表文章,既评价其他学说,又阐述自己的不同观点和主张。教育本质之争,共有多少种观点,很难统计,实难求全。但主要有“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基本属于上层建筑说”、“生产部门说”、“非生产部门说”、“双重属性说”、“统一说”、“桥梁说”、“多重属性说”、“特殊范畴说”、“社会实践说”、“生产实践说”、“精神实践说”、“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实践说”、“培养人说”、“社会化说”、“个性化说”、“个体社会化完善化说”、“促进人类本质类属性的途径说”、“传授知识说”、“能力传递说”、“产业说”、“非产业说”、“相对说(转化说)”等24种学说。另外,还有几种影响不太大的,如“生产力之母说”、“影响灵魂说”、“社会遗传说”、“社会生活说”,共计28种。

在此,根据各学派提出的观点,汇集若干对立的观点,以相对的方式展示它们的观点、分歧。

(一)“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

这两种观点,与其他有关教育本质的各说相比,“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两种观点的文章、人数,居所有观点之首。

教育本质的大讨论自一开始,就是围绕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而展开的。也正是围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才有了“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的分野。可以说,在当时,没有“生产力说”,就没有“上层建筑说”;没有“上层建筑说”,也就无所谓“生产力说”。

“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主要围绕下列4个问题展开论战:(1)教育是否是社会的意识形态?(2)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是否直接?(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

历史性、阶级性?(4)如何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经验?

1、教育是否是社会的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它是一种专事培养思想品德、传递知识技能的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多次批判过教育可以“超阶级”、“超政治”的观点,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共同特点。

“生产力说”认为,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人的教育,是一种包括意识形态现象和物质现象在内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中不仅进行着精神生产,而且进行着劳动力再生产。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品德及知识技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培养教育工作本身,却是物质运动的过程。把这种与物质生产有着密切联系的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单纯看成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2、教育与生产力的联系是直接的吗?

“生产力说”认为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其联系的重点在于生产劳动经验的传递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但教育作为生产力,与科学成为生产力情况不一样,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的人,提高他们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水平。教育是作用于人的,教育的产品就是把教育者的劳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品德、性格,经过这么一转化,人就成为生产力的一个要素,而教育也就成为直接的生产力了。

“上层建筑说”否认教育与生产力之间有直接联系,认为教育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而教育同生产力的关系则是间接的、有条件的,生产力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经由生产关系这一中介。他们认为,生产力只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直接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则是生产关系。虽然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方式从而也是决定整个社会的存在(包

括教育在内)和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但是,最终的决定力量,不等于直接的决定力量,而主张“教育与生产力有直接联系”者,实际上是“把教育在从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视为一种生产力了。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的生产力的过程中,依然是意识形态在发挥作用。

“上层建筑说”主要是对“生产力说”的以下列观点提出质疑:教育所培养的是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要素的人,是提高他们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水平的,因而教育就是直接生产力。疑问有两个:其一,教育培养的人究竟是直接的生产力还是潜在的生产力?教育培养的人能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最终要由生产关系安排决定,因而只能是“潜在生产力”。其二,教育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重大促进作用,是否就能改变教育的性质,使它变为“直接生产力”呢?这好比一事物的重要性与本质属性的关系,两者必须严加区分。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永恒性、生产性,还是阶级性、历史性

“生产力说”者认为,教育应被视为生产事业,是教育本质属性的表现。教育在社会生活中,从其开始产生,就是在与生产斗争的密切联系中才得以存在和获得发展的。所谓教育是一个永恒范畴,也就是说,它永远是和生产斗争一样,是人类营谋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并永远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说到底,教育之所以是一个永恒的范畴,乃是从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永恒范畴这一特性而来的,教育的根本的社会属性是生产性。教育的属性,既有上层建筑的因素,也有非上层建筑的因素,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最终由生产力决定的。教育中上层建筑的因素也是最终要由生产力的因素决定的。

“上层建筑说”认为,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一种社会经济结构被另一种社会经济结构所代替,一种教育类型就会改换成另一种教育类型,教育的性质就要发生根本的变化。历史性、阶级性是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必须以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和它所提供的物质条件为基

础,另一方面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关系又直接影响着以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

(二)“双重属性说”(“统一说”)与“多重属性说”

“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从来就有两种社会职能,一种是传授一定生产关系所要求的社会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另一种是传授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知识,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所以,应该肯定它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应该把它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但同时也要注意,如果从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教育不仅是上层建筑,仅仅把教育看成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就把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教育本来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既不能简单地把它归之于生产力,也不能归之于上层建筑。在“双重属性说”看来,教育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生产斗争的工具,既然是分别由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所要求和制约的,那么,这两种社会职能便难以区分主次。两者并没有隶属关系,而是独立地、平行地起作用。

“双重属性说”具有折中、调和的色彩,它并未能解决“生产力说”与“上层建筑说”论争中久悬的疑问,并且有把生产力与上层建筑割裂开来的嫌疑。

“统一说”,在批评“双重属性说”的基础上,认为教育目的应当使新的一代成为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劳动者和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社会成员的统一体。教育的这两个职能,决定了教育本质的两个方面:这就是教育的生产性或教育的生产本质与教育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里,表现为教育的阶级性或教育的阶级本质。教育的生产性和教育的阶级性,是有文明历史以来的一切社会教育的两个根本特征。这两个特征的统一,就是教育的本质。但是,“统一”并非意味着生产性和阶级性就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相比,教育的生产性是第一位重要的特性,无论在古代教育还是在现代教育中都是如此。

“多重属性说”却认为,不能把教育分成两截,一部分是上层建筑,一部分是生产力,这种区分不能反映教育的本质。教育这种社会现象是有它的专门特点的。既不像生产力那样

仅仅表现为人们在生产力中对自然界的关系,也不像经济基础那样在经济上为社会服务;更不像上层建筑那样以政治、法律等等思想为社会服务。教育是通过培养人才来为社会服务的。教育的专门特点决定了它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既同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也同生产关系有关;既同经济基础相联系,也同政治、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相联系,这样才能揭示教育的本质,掌握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本质是它的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艺术性、社会实践性等的统一;教育的本质不是永恒的、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增殖和更新它的形态,形成教育的多质的、多层次的、多水平的本质属性。

“多重属性说”在承认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生产力的属性的前提下,还认为教育具有其他属性,具有多质性、复合性。至于这种多质性、复合性到底有哪些,观点很多,有的把“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征进行教育,教育要与环境的影响相吻合”列在内。有的把教育的生产性、政治性、社会实践性作为基本属性,认为三者是互相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其中社会实践性又是教育本质中最根本的属性。还有的提出教育本质的4个层次——育人性、社会性(阶级性)、生产性和国际性,4个层次相互联系,形成教育本质系统。

(三)“社会实践活动说”与“特殊范畴说”

针对“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社会意识形态”的观点,“社会实践活动说”认为,教育作为促使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主要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和作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等。这可从以下四方面来理解:

1、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方面,人在社会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教育是一种独立的和基本的实践形式,蕴涵在实践中,其本质是实践的;

2、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方面,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实践在其中起着媒体作用;

3、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方面,知、情、意、行都是从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4、在人的个性方面,遗传素质所提供的可能,只有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才能变为现实,得到发展。

“特殊范畴说”认为,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应抓住教育内在矛盾结构,寻找教育特殊性,从而得出教育是独特的社会现象,是特殊的社会范畴的结论。其实,早在1979年,就有人明确地提出教育属于特殊范畴:认为教育从产生开始就既和生产力有密切联系,又和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既是生产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又是维持生产关系的必要条件。它随劳动而产生,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它有生产力的成分,但又不能完全归结为生产力;它和经济基础有密切联系,但本身又不是经济基础;它有上层建筑的成分,但又不完全是上层建筑。对于这样复杂的社会现象,不能简单地归为生产力、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的某一方面,而只能独立出来,作为一个专门的、特殊的范畴来加以研究。该说力图突破人们已有的社会结构观念,不在教育属于什么上兜圈子,不无启示意义。但当时并未引起重视。

(四)“生产实践说”(“物质生产说”)与“精神实践说”

“生产实践说”与“精神实践说”作为一对对应的观点,早在1980年就已在孕育之中了。当时,有人提出,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生产,是一种人才的生产,劳动力的生产,即生产人、培养与造就人。它应属于人类自身生产中的一部分,而人类自身的生产又是两重性的:一方面是生育,主要是人类自然性质上的、肉体上的生产;一方面是教育,主要是人类社会性质上的、精神上的生产。这里所说的“人类自身再生产”的两方面,后被“生产实践说”、“精神实践说”进一步阐发。“生产实践说”取其物质生产的成分,“精神实践说”取其社会性质的成分。

“精神实践说”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精神生产,是把人类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道德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这种传递的过程,就是教育工

作者对受教育者的精神素质进行“加工”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接受精神产品以提高和武装自己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包括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知识、能力、技术水平的提高,都是属于精神的范畴。教育不直接参加物质生产过程,不能成为物质生产。这观点后来修正为“教育是精神的社会人的生产。”

“生产实践(物质生产)说”认为,实践首先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的实践为物质力量,作用于客观世界,导致客观世界的物质形态积累。教育主体和客体共同具有物质交换的性质,主体可使客体产生脑物质形态的改变。正是因为教育是物质性活动,它才归于实践。后来“生产实践说”明确地表述道: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它同“物质的生产”及其实现方式“三大实践”(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道,共同构成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外,还有“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活动”,“教育是人类加速自身建构与改造的社会实践”等表述。

这一观点,受到“精神实践说”的批评。主要内容有:

1、“生产实践说”曲解了恩格斯有关“种的蕃衍”的论述。恩格斯所说的“生产本身就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①

2、虽然“生产实践说”力图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为依据,但仅仅停留在意图上,实际上,仅仅是在生产力的基础上考察教育实践,没有把这一问题上升到哲学高度。

3、“生产实践说”把马克思运用于物质生产劳动的概念直接引入教育中,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的实体。

4、“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说法显然失之笼统,照此推论下去,即教育是生产人类自身的实践活动,教育的职能是生产人,而生产人就是一如“生产实践”所说,教育可以把“柔弱无知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担负起一定社会职责的人”。但是,能否担负一定的

社会职责,并不取决于一个人的生物属性,而取决于人的社会属性,确切点说,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水平。因此,准确地说,教育是人的精神生产。

以上诸说都与“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有一定关联。“双种属性说”、“统一说”、“多重属性说”是两说的综合;“物质生产说”、“精神生产说”虽以“社会实践活动说”为基础,但在具体主张上,前者更多的是反映“生产力说”,后者再现的“上层建筑说”的痕迹多一些。

上以上各种观点,都是在教育与社会这样一个维度上立论的,考察的是教育的外部关系,或者说,分析的是“宏观教育”的本质属性。

下面以教育与人为着眼点,考察教育的内部关系,透析“微观教育”的本质属性。

(五)“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辩

“社会化说”认为,“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只是从教育与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主要是从教育与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关系来说明教育本质的作法,认为它们在方法论上存在着某些共同不足:其一,没有考察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内因,即教育的内部矛盾;其二,在考察教育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时,忽视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特别是没有从教育与社会以及教育与人的发展相联系的统一上去研究教育本质。“社会化说”指出,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教育都承担着培养人的社会职能。即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培养人,它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把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教育是教育者以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授予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本人精神财富这样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促使个体社会化”是对教育本质的科学认识,因为它不仅可以揭示教育内部的联系____社会要求与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辩证统一,而且可以揭示教育与社会以及与人的发展的一定关系。

这种观点的不足,是把教育看作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忽视了社会关系对人的自发影响,这种自发影响在形成现实的人中的作用是十分广泛、巨大。学校教育是整个教育中最精密的、最完善的部分,它本身由社会关系决定,能够反映社会关系,但决不能代替社会关系。“社会化说”只说明了个体社会化,而没有回答“个体为什么要社会化”或者“个体社会化是为什么”这样的关键问题。从人的社会性出发说明个体社会化是必要的,但寻求个体社会化的实质则更为重要。片面强调个体社会化,常常会陷入“社会本位论”的泥潭。

“个性化说”认为,教育是“引导、促进儿童的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规定,是对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____教育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的客观反映”。这样的表述更具体、准确,内涵也更丰富。

“个性化”与“社会化”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立的两极。融合社会化与个性化之后,产生了“个体社会化完善化说”。

“个体社会化完善化说”认为,探讨教育本质,必须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以及这两种关系的关系去分析研究。该说把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即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教育要解决的特殊矛盾(这一点与“社会化说”类似),提出教育能将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智慧和才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使个体的发展更加全面完善,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即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完善化的过程,这就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质的规定性。

以上三说从教育与人、社会三者相互关系上探讨教育本质,的确与“上层建筑说”、“生产力说”等有些不同。但是,它们谈的是不是教育本质,这三说似乎更多地从教育目的的意义上去分析的,研究的是“目的论”。这与“本质论”虽有联系,但又是有区别的。

(六)“培养人说”与“传递说”

沿着教育与人的相互关系探寻教育本质,产生了“培养人说”和“传递说”

“培养人说”是研究者在分析教育区别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特殊性时提出的观点。认为教育的特殊属性就是培养人,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传递说”在大前提上与“培养人说”一致,即承认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但他们又不同意对教育本质所作的笼统规定,指出“把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的提法不准确,它只接触到问题的表层。“培养”与“教育”常为通用语,用“培养”的活动来定义教育,就成了同义反复。“传递说”实际上是在批评“培养人说”的同时,将之具体化为“教育是如何培养人、感化人的”。具体表现为:一种把教育的本质看作是传授知识(“知识传授说”);另一种则提出教育是人类选择能力的传递(“选择能力传递说”)。

在“知识传授说”看来,任何培养人的社会实践,都要经过传授知识这个活动来实现。感化、培养是教育实践的表现,而传授知识才是教育实践的本质;没有传授知识,感化、培养人就成了空洞的实践。并且宣称,如果认为传授知识是教育本质,就不至产生从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职能出发,主张上层建筑是教育本质;也不至发生从教育作为生产斗争的职能出发,主张生产力是教育的本质;更不至于发生把教育本质分解为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的割裂本质观。从整体观点看,传授知识是教育本质,基本上解决了对教育本质的分歧看法。

“选择能力传递说”,指出教育活动包含知识的传递,但知识的传递与选择能力不能视为一体,只有纳入选择能力的那一部分知识才成为教育的内容。在教育中,只有体现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新选择的知识才得以保留和传递。传递选择能力是指选择能力的转移和建构。因为人类自觉的选择能力体现在对自然界、对社会、对社会意识等几个方面。教育要将对自然界的选择能力(科学、技术及生产经验)传递给受教育者,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条件。但教育毕竟不是生产力本身,教育要将对社会、对社会意识

的选择能力传递给受教育者,为一定政治经济服务,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上层建筑性。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就其本质不能视为上层建筑,教育的职能是多方面的,要从总和中去把握它。其实,“选择能力传递说”将前面讲的很多知识给统一在一起。

(七)“产业说”与“非产业说”(“生产部门说”与“非生产部门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教育与市场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在理论上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教育是不是产业?是什么性质的产业?等等。这些问题由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而触发,更多地属于教育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但对它们的回答,从教育与经济联系的角度,提示了教育的某一或某些本质属性。

“生产部门说”的倡导者于光远在1980年就曾明确指出:教育劳动基本上是生产劳动,教育基本上是生产力,教育部门基本上是一个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说”一般地被看作是“生产力说”的逻辑延伸。它力求冲破教育是消费部门的陈旧观念,认为按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在工业现代化的条件下,由于劳动协作的发展,使得生产劳动者的概念,不仅包括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也不仅是包括科学技术人员,而且包括教育工作人员,教育部门也就成为一个生产部门。而若把教育看作非生产部门,会出现许多问题:(1)教育部门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工作不讲成效、不计成本、不顾质量;(2)不能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分配中易产生平均主义;(3)教育工作者待遇低下,享受不到生产部门劳动者的福利待遇;(4)易把教育置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不利于教育投资的增加。后来,“生产部门说”演变为“产业说”。

所谓“产业说“,就是以一定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导致更多的人、财、物产出。现代教育已具备了产业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在专业性、生产性、资源消耗性和可经营性方面都有了教育产业的性质。那么,教育属于什么产业呢?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教育是以教书育人为本,通过市场与社会和家庭交换,以获取其价值的第三产业,是以服务消费品为劳动

产品的第三产业;另一种认为教育与科技应为独立的产业,因为教育和科技的重要功能、社会作用决不亚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它们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先导制约和优化作用;如果把教育与科技归类为第三产业,作为一般服务性部门,必将影响教育的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妨碍教育的繁荣和发展。后者逐步深化为“特殊产业说”,即教育不是一般的产业,而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间接性产业,教育过程不是直接的生产过程;是多效性产业,不仅可促进生产发展,而且生产人的消费能力。

“非生产部门说”认为,教育部门的重要性与教育部门属于生产部门是两回事情,不能因为它重要,就说它是生产部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认为教育是生产部门,是生产力,是生产劳动。恰恰相反,马克思一再强调生产劳动要与教育相结合。生产一般是从物质生产出发的,是从经济意义上着眼的,而教育的内容很广,它涉及到上层建筑、经济关系、生产力的许多方面。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不能说明教育部门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说”在其基本观点上,是与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论述相违背的。“生产部门说”混淆了物质资料生产和精神生产、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界限。“生产部门说”实际上是把教育的传导作用与教育的内容是传授科学技术知识本身与劳动力混同起来了。

(八)“相对说(转化说)”

有学者认为,教育现象复杂多样,要探讨教育的本质,必须牢记列宁的话: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摆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即要揭示教育的本质,不但要从教育与社会诸要素的关系中去寻找,更重要的是要从动态的角度,把教育本质的变化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联系,将之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认识,而不是作为一个静止的、孤立的概念来理解。教育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教育中是生产力因素占支配地位,还是上层建筑因素占支

配地位,教育的本质也就清楚了。

“相对说(转化说)”沿循历史的发展线索分析了教育本质的演化过程,认为教育行为自人类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教育在当时是原始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生产力范畴。进入阶级社会后,正规教育取得教育的主导地位,教育的社会功能扩大,其本质中生产力的性质降到了次要地位,而上层建筑上升到主要地位,教育主要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到资本主义阶段,特别是商品经济中期,教育本质中生产力性质开始上升,与上层建筑性处于对等状态。以后,随着时代的稳定,教育的上层建筑性渐渐消褪和转化,生产力性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教育将变成纯粹的生产力。论者提出教育本质是随社会经济发展阶段而变化的,重要的是要动态地把握教育的本质,把教育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去考察;换言之,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教育有着不同本质。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教育------心灵的唤醒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

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心灵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有一则寓言流传世界,至今不息:一位印度老人对小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嫉妒、愤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狼代表善良、温柔、希望、感恩、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那么哪一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因此,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我们编写这本《走进儿女的心——儿童成长心理手册》(山东教育出版社),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家长、教师“唤醒”孩子的心灵,对付那只“负能量”的狼,“喂食”那只“正能量”的狼。 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也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马克思则认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从历史和比较的角度看中国,我们算是“重视”教育的,只不过在重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区别于欧美等国家。中国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视“人文教育”的,这既是儒家的教育成就,也是儒家得以发展的原因。毫无疑问,现代中国也是普遍重视教育的,但结果如何呢?文凭普遍升高,文化水准不见高;知识量不断增加,但能力未见长;证书一大堆,素养却未变。这样的教育显然既不是国家想要的,也不是教育者想要的,更不是家长想要的。 如果说做什么都应该讲究“依道”而为的话,那么,教育的“依道”更难,因为教育的宏观规律相对好找,而微观规律或者说具体个人的成长规律太难找。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育的科学性离我们还较远,教育的艺术性更需要加强。这一方面源于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还未能揭示出人成长过程中的所有规律及其应对策略,另一方面,即便这些知识可以随手拈来,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太大,又不可能拿过来就用。历史上,孔子、苏格拉底等尚可以“因材施教”,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做不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习惯于面对所有人的“同一教育”,试图让每个人“一边高”地发展;教师和家长似乎很容易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宁肯牺牲某个孩子某一方面的拔尖表现,也不愿接受“偏科”或某一方面低于他人。“硬灌”、“强压”就是“硬道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反而成了多余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教育应当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而非简单经验积累之上的教育,应当是适应人的发展并能有效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应当是使人获得更多快乐和幸福的教育,应当是让人感到生命很有意义、很丰富、很有品位的教育。孩子得到了这样的教育之后,便会做到:是龙,可上九天揽月,是鱼,便乐于小川遨游;能研究,便进入世界一流国家实验室,摘取科学桂冠;会工作,便学会一种技术或从事一种活动,安安分分、平平静静。生活顺利了,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感恩所有帮助过自己的人,自食其力,然后善待弱者;生活不顺,仍可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不仇富仇官,顺其自然,怡然自得。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唤醒 认真说来,一个人受另一个人(例如一位作家,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是什么意思呢?是一种自我发现,是自己本已存在但沉睡着的东西被唤醒。对心灵发生重大影响的,绝不是一种灌输,而是一种共鸣与抗争。无论一本著作多么伟大,如果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和抗争,它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是周国平在《开卷未必有益》一文中的一个观点,我第一次读到它时,有“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之感,我想,这就是心灵被唤醒的体验。真正的阅读,就是一个人的心灵不断被唤醒的过程。 凑巧的是,我在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一文里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的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获得读书的真益处。一个人必须独立自主去寻出他的老师来。”外缘与心灵相似,是唤醒得以发生的根本条件。当外缘与心灵相似时,这时产生的体验是澄明、愉悦或者兴奋,当外缘与心灵的真实相背时,产生的体验则是拒绝和抗争,甚至厌恶。 所以,我们很难教给别人任何东西,我们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恰当的善缘,让别人借此去发现一些东西。在我看来,教育不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过程,而是一种内外呼应。它先是点燃,而后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心领神会。中国禅宗里,有很多这样的教育案例,啐啄同时、拈花微笑等,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把! 人心如镜,具有“光明能见”的特性。其实一切清澈晶莹的东西都有反映能力。了解了这一点,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在向上的善行环境中人心就变善,在下堕的恶行的环境中人心就变恶。我认为,人心对外界的事物具有一种物理上的反射作用。当我们给他人带来风雨、忧郁、黑暗和悲观时,他人也会报之以风雨、黑暗和悲观。同样的,人为什么冷漠?“生硬的话、粗暴的行为、强制的办法,这一切都蹂躏人的心灵,使人对周围世界和自己采取了冷漠的态度。”(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显然,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学得快乐,那么你就应该用教师职业的尊严和内在的欢乐来唤醒;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能体验到美感,那么你就应该用阅读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读《教育就是唤醒》心得体会 近期我阅读了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民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 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全书分别讲述了: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 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 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通读下来,我认为不光是唤醒教师,同时还要唤醒家长。我作为 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读了这本书受益良多。 一、唤醒教师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 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 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教师,唤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 任和期待,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 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 生时,教师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 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唤醒也是教育的艺术。面对学生,教师要有一双赏识 的眼睛,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 时时、事事贴近学生,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 出来。 二、唤醒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 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 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因为选择什么样 的目标,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朝着某个目标奋斗时,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热讽、指手画脚 的旁观。告诉孩子:当一个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梦想,无 论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个乐章奏得 响亮,这就是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 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学会 负责,对国家发展、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责任感是支 持孩子人生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 人格的保证和动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 重要品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 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

浅谈教育本质——用爱唤醒每个灵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8157368.html, 浅谈教育本质——用爱唤醒每个灵魂 作者:吕占波 来源:《参花(下)》2019年第08期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人的方法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在于用爱心育人,用爱唤醒每个灵魂。这样教师才不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称号。心中有爱,才能传递爱,才能为社会培养有爱心的和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本质爱唤醒 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作为教育者,笔者一直深信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一棵树撼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作为自己的个性签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笔者并没有意识到这句话蕴含的深刻教育哲理。在从事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意识到,人的生命中会蕴含着许多哲理,而这些东西都是生命中与生俱来的。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万能的,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不能代替孩子的成长。但是我们却可以创设条件,来帮助他们成长。这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就非常重要。雅斯贝尔斯的观点不是传统意识上的教育,不是凭借一桶水单方面地向学生浇灌,而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纯粹、最本真的互感互动、互相启发的平等关系。所以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是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最终的目的不只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在唤醒学生主动求知的意识,唤醒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把每个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出来,进一步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 不论是哪种教育,都是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成长,从而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以,教育的本身就是塑造灵魂的一门艺术。教育是人本位的教育,学生是看不到教育是如何发生的。但是,每一个教者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好的教育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每一位学生发挥他们的潜能。抓住学生心灵的教育就是要用最纯粹、最本真、无功利的和善意的心去唤醒他们的心灵,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笔者一个学生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外出打工,他被寄养在一个亲戚家,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刚到中学时,他厌学、逃课,去网吧、打架、吸烟,对于教师的任何说教都置若罔闻。后来,笔者放下師者的身份,以一个普通母亲的身份,真正地在生活上照顾他,关心他。甚至在他去网吧时也没有以师者的姿态,声色俱厉地要求他回来,只是在外面等着,直等到他主动和笔者回来,带他去吃早餐,和他聊天。如此几次下来,孩子再也不好意思去网吧了。生活上的关心,让他找到了温暖,体会到了母爱,最终孩子开始敞开心扉地和笔者交流,一点点地回到正路上来。思想、行为上的改变,让他开始主动学习了,并且接受了同学,接受了老师。由于老师触动了他的心灵,唤醒了他潜在的纯真和善良,唤醒了他潜在的向往美好的意识,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是有人喜欢的,是有优点的,是有人关心和爱护的,自己是可以做得更好的。这样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就唤醒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从而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由此可见,教师教育学生时是需要有温度的。通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温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心灵 ——读《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利用寒假,认真拜读了彭兴顺老师的《教育就是唤醒》一书,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彭老师分八讲分别从如何唤醒教师、如何唤醒家长、如何唤醒孩子三个维度,结合具体案例,做了具体的讲解。本文着重要谈的是如何唤醒学生的问题。 一、教育本质之辩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多数人热衷于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忽略了“为什么要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就会大大降低教育的效果。 一段时期以来,我始终在思索“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我觉得,要想做好教育,必须首先要从宏观上弄明白教育是怎么回事,要达到什么样的终极目标,学校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惟其如此,教育才不会偏离正常的轨道。 教育是什么?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和想家,对此一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莫衷一是。在中国古代文字的形成过程中,“教”和“育”字在甲骨文中都已出现,篆字表意更接近现代。甲骨文时期,=(爻,算筹)﹢(子)﹢(攴,手持鞭子、棍杖)。造字本义:用体罚手段训导孩子作算术。发展到篆文时期,“爻”代表《易经》等传统文化典籍,“教”意为施教者通过严格的教学组织纪律而向受教者传授传统的文化典籍。篆文的=(头朝下出生的婴儿,象征先天具有叛逆性)﹢(肉),表示生子并养育。《说文解字》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不难看出,古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 现代教育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更是众说纷纭,中西亦有着显著差异。“社会化说”与“个性化说”之辩,“培养人说”与“传递说”(传递知识、文化、生命意义)之辩,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本质是爱,教育就是唤醒等等,似乎让人无所适从。其实,教育本质并不是一贯的、稳定的、唯一的,不是非此即彼。因为教育是人为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往往从各自生存处境出发表达他们对教育的理解与期望,而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对教育理解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总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就是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的需要。这样看来,教育本身无时不在变化发展中,教育本质是教育特定发展阶段的本质,并不是“一”而是“多”。 那么,当前应该如何认识教育的本质呢?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这就有必要搞清“达到什么目的”和“培养什么人”两个问题。要明确“教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著名的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F.A.W.Diesterweg)的教育理念一方面来源于卢梭及裴斯塔洛齐的思想,一方面来源于他的同代人、福禄贝尔主义的主师爷福禄贝尔(F.W.A. Fr?bel),主张教育的天然性、启发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注重教育的人性价值,因为神性恰恰是通过人性而唤醒并弘扬的。如此教育理念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胶条和倡导民主的特征,带来许多国家二十世纪教育方式的革新。"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对教育对象的信任及其内在价值的高度肯定。求知和思辨本是人的天性,而人又是能动的高级生命体,教育者只要去关注这种天性,顺其每个个体的特点和需求去启发、鼓励和加以方法上的开导,使受教育者的求知欲和思辨力充分释放,还有什么本领学不来呢?让"学"成为一种自觉、主动以及独立的行为,这是这句话的重要内涵。此外,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式教育,会使学人失去思辨和批判能力,它意味着下一代人的精神退化。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多萝 茜洛诺尔特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对我一生成就最有影响的是我从幼儿园里学到的这两句话: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要分一半给别人. 教育家名言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狄更斯:“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发现”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比有所思。)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德国的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 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和欲求。我们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的,这说明人具有内在自我发展的动因,并外在地表现为他不满足于已有的定论,不相信唯一的答案,不屈丛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还表现为对自己现在时自我发展状况的不满足和否定,一致于追求更高水平、更完善的发展。因而我们的教育应该呵护、关怀人的这种生命的冲动意识,使学生在现实中能够大胆地去追寻自我,大胆地去展现自我,在追寻和张扬中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唤醒,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在教育学生时我们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信任,要有更多的期待。相信我们的学生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那么,教师就不要总是叮咛他们,检查他们,监督他们,审查他们,甚至因为学生暂时的不好、不开窍而失去对他们应有的信。俗语说:五个手指头伸开还不一般齐呢。何况活泼可爱、聪慧调皮的小学生呢? 在每一个班或多或少都有后进生,对待这部分学生,教师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教师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人说“教育的全部秘诀在于爱”,那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去关爱后进生,去关注他们每一点的进步。我们要用满腔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用爱去填补他们心灵的鸿沟,用爱去消除他们情感的障碍,用爱去找回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只有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打开心扉,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 唤醒,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要知道学生的灵性和欲求,总是发生在不经意之时,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善与发现这种灵性和欲求,就失去了唤醒的有利时机。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不时的去感受,去贴近学生;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他们的闪光处。再加上赏识教育,再说一句关爱的话,再给一个鼓励的眼神,再多一次信任的微笑,这样就能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就能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家长这种职业的特点是:最需要训练却最缺乏训练!也许你事业有成,但事业的成功也弥补不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孩子的成长教育,你只有一次机会!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常识》读后感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常识》读后感 18中学罗宁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傅。在苏格拉底很小的时候,有一次,父亲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善问的小苏格拉底观察了好一阵子,突然提了一个问题: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刻师呢?” 父亲一边指着眼前已经成型的狮子,一边回答:“就以这只狮子为例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是在唤醒它!” “唤醒。” “对!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的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当有人问罗丹是怎样从粗陋的岩石中雕刻出的世界上著名的雕塑“巴尔扎克”时,罗丹说,他一直在岩石中,我不是从岩石中雕刻而是把他从岩石中唤醒了。教育的本质如此,有的时候需要雕刻,但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唤醒,要不怎么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人的潜质到底如何连人自己都不清楚,一旦被唤醒将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因此,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信任、理解与尊重,教育在于发现,在于倾听,更在于唤醒。在学校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地方,人是主体,我们每天看到的只是学生的行动,实际上每个人都头脑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唤醒的过程就是如此,不

是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我知道我应该主动去做什么,只有这样做就能够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潜力、体验到生命的活力与无限种的发展可能, 一个唤醒的生命才会让自己的生命变得精彩而充满阳光。 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怕与爱,品悟作者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作者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纠正了许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这个学期我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往总纠结于学生知识掌握而忽略了学生的喜怒哀乐,不管不顾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本学期开始我更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学习只是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的一部分,辅助成长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 《教育常识》是一本“接地气”的教育指导书,用心琢磨,总能从作者的视角和思想中捕捉到与自己教育教学现状和观念聚焦部分,从而激起新认识,让我们捡拾起一些过去无意丢失的珍宝,小心擦拭,通过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去进一步印证那些自己理解了的教育常识,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乃至于教育理念,于此,不管何种变革,我们自有判断和选择,努力做好自己能够做好的部分。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中国教师报:您在报告中提出了“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 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的观点,并指出教育者要高度尊重这个生命发展基本规律。那么,对于教育者来讲,还有那些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要遵循? 林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人区别于动物来说,有很多高级本能,比如思想,想象,发展,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是主动发展,教育者应该高度尊重、利用这个基本规律。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价值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人的素质核心,是一个人“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

永远是个奴隶”,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性这种高级本能,因此,协助拓展任何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这时就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孩子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灌输”或者“填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逐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而真正的教育是一种大智慧,具有激扬人的高级本能的无穷魅力。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这就要求设立阶段目标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当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正如很多专家认为的那样:人是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人的反复小失败中走向大失败。在教育领域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性的含义分为四层意思: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让孩子自

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教育是唤醒名言集锦 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身边的事实,让我们更加明白,教育就是唤醒。用阅读这个扩音器,唤醒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做一个完整的自我;唤醒老师,对每一颗纯真心灵的理解和尊重,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那何谓真正的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说:“一个不重视心灵教育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危险品。”因此,教育应该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用高尚培育高尚,用渊博造就渊博。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的教育。心灵的健康健全与否,决定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因此,

真正成功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强健的心灵肌肉、教会学生成功、成人、成材,成为一个适合在社会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的一种人,一个心灵健康健全的人。 只有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更多的财富,才能拥有更多的人脉,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才会有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出无数惊人的奇迹。一个心灵残缺、心理病态的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他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会让社会增加更重的负担。 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的教育必将是素质教育、赏识教育之后中国教育应该探索的更高教育模式。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身体素质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残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文化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次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心灵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危险品”。固而,心灵教育应该是集情商素质教育、心理学教育、成功学教育、学习赏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行为习惯管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制。而心灵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运作,则需要的是国家政府、整个教育系统,包括社会、学校、教师、父母亲人、以及孩子自身站到完全统一的战线上来,并对对这种教育模式下的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实用资料频道分享教育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希望你能喜欢。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那何谓真正的教育?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心灵的火焰”。马克思也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谓之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中国著名的教育家蔡元培也说:“一个不重视心灵教育的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危险品。”因此,教育应该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用心灵唤醒心灵,用高尚培育高尚,用渊博造就渊博。真正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唤醒学生沉睡心灵的教育。心灵的健康健全与否,决定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因此,真正成功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强健的心灵肌肉、教会学生成功、成人、成材,成为一个适合在社会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中生存的一种人,一个心灵健康健全的人。 只有心灵健康的人,才能拥有的财富,才能拥有的人脉,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才会有更美好、更辉煌的未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有信心、有能力去创造出无数惊人的奇迹。一个心灵残缺、心理病态的人,一颗饱受摧残和打击而发生异变的心灵,他不仅学不到真正的知识,而且会让社会增加更重的负担。 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的教育必将是素质教育、赏识教育之后

中国教育应该探索的更高教育模式。中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如果一个学校不重视身体素质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残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文化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是次品;一个学校如果不重视心灵教育,那么这个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危险品”。固而,心灵教育应该是集情商素质教育、心理学教育、成功学教育、学习赏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行为习惯管理教育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育体制。而心灵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运作,则需要的是国家政府、整个教育系统,包括社会、学校、教师、父母亲人、以及孩子自身站到完全统一的战线上来,并对对这种教育模式下的教育要求持有高强度的执行力度。固此,心灵教育是对中国乃至天下所有父母对自己孩子负责的教育,是让我们真正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富国强民的教育,是人类最终的教育!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树德都外语文组周廷学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句话来为“教育”下定义,引起了无数有识之士的共鸣,我也想借用来作为我的标题与论点。 一 现在,许多普通中学教师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往往产生厌烦情绪;而高中语文教师更是在高考的指挥棒指东指西的胡乱挥舞下疲于奔命,有点晕头转向,不能辨别东南西北了。 按理,语文学科是最具活力甚至最具魅力的学科,自然应该成为学生最感兴趣的学科;可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只要网搜一下有关中学语文教学的文章,看看文中所讲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即可得出这个结论。 中学语文教学课堂活力与魅力的丧失,本质上讲,是因为语文课“灵魂”的丧失。 回顾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40年来语文教学随高考指挥棒团团转的全部过程,我们就不难发现语文课灵魂丧失的全部轨迹—— 1977年至1979年,高考制度虽然恢复了,但语文教学与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受极左思潮影响的,什么“政治挂帅”,什么“阶级斗争”,这些观念依然充斥于教材与考试的字里行间,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有一种懵懵懂懂的“学知识,考大学,找工作,作贡献”的念头在激励着学生去学习与考试。 1980年到1989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在中国的实施,“知识就是力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成为所有求学者的共同理念,除了普通中学学生“头悬梁锥刺股”地奋发读书,还有许多在职者通过“在职函授”“脱产进修”“自学考研”等多种形式努力为自己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顺应这一历史潮流,中学语文脱离政治,回归语文知识立意的教材系统:“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全面进入教材,而高考命题在内容上也以教材为据,题型则为主观表达题。这个阶段,学生得到的是“书本知识”。 1990年至1999年,出于对“知识立意”的反动,教材与高考逐渐变为“能力立意”,高考考纲也建构起所谓的“能力层级ABCD”,似乎变得更加科学化了;加上在题型上采用主观题与客观题结合的形式,阅卷进入半自动化操作阶段,填涂《机读卡》成为“科技化”手段,机器阅卷开始启用。为了提升答题能力,高中所有高考学科全部采用“题海战术”,《天利38套》之类的考题集飞到了中国普通中学的每个学生手中,所谓的“能力”,变成了纸上谈兵的解题能力。这个阶段,高中学生得到的是“解题能力”甚至“猜答能力”。 2000年至2009年,出于对所谓“能力立意”的反动,语文教材与高考各自走上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教材受在台湾和大陆民间兴起的“读经运动”的影响,加大了古诗文的分量,强调背诵,背诵篇目仅高中就增加到以百计算,目的是让学生在大量背诵的基础上形成语言感悟能力,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感而遂通”——这是我在此生的语文教学中稍微得到美的享受的一段好时光;而这段时间的高考,则为了避免学生在题海中形成套路,失去创新精神,将“鼓励创新”作为“立意”,高考语文的写作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让考生天马行空,任意驰骋,“创新”之作层出不穷,每年的高考“优秀作文”真是异彩纷呈,文采飞扬。不过,因为在形式上求新奇,在语言上竞浮华,加上为鼓励创新而在审题立意上没有多少限制,宿构、套作甚至抄袭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失去真诚的作文,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此一阶段,“创新立意”的高考与“审美教育”的教材脱节,使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师陷于进退失据的困境。 2010年开始在全国陆续用《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新教材。这次教材改革,本想改变原来“以教材为本、以考纲为纲”的应试教育模式,并在《课程标准》中强调:教科书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可是,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多年来养成的对教材

教育唤醒的意识层次

《教育唤醒的意识层次》 刘丰教育者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决定人类的未来。 也就是我们作为教育者,我们知道人的生命的真正的根本目的、根本意义是不断提升内在意识能量的自由度,维度,就是不断的培德,明明德,这是生命的唯一目的。 多元文化系统集成倡导传播者心能缘机构负责人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顾问委员会主席近30年来,刘老师深入有缘进入的多门智慧及修炼团体,以科学语境关联不同法门共性的部分。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提炼出的至简心法应用于打开所有智慧系统顶层天窗的金钥匙。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中华文化,西方心理学,心灵学等智慧内涵。并以全然开放的心态获得各方智慧的启迪,相互印证;以“求同尊异”为基本理念,与当今多元化的世界和谐互动;帮助不同背景的人开启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智慧。 唤醒内在智慧--做快乐自在的教育者 第一,生命智慧的传承与启迪,教育者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决定人类的未来。我们说了,教育是唤醒。我们提出了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叫三全教育。第一全是什么呢,第一全叫全息教育。全息是什么意思,是全部信息,这个宇宙空间的所有信息其实它只有一个作用就是唤醒智慧。所以全息教育指的是用我们世间的一切信息,作为唤醒我们内在智慧的机缘。所以第一个叫全息教育。第二,叫全人教育,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唤醒,是从我们出生那一刻一直到死亡那一刻,整个贯穿整个过程,也就是我们生命的全过程,都是一个内在唤醒的过程。第三,叫全智教育,也就是我们人类一切宗教信仰一切心灵的这种理论体系,智慧系统,全都是为了唤醒,全都是为了唤醒。所以我们生命本身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唤醒。 教育唤醒的意识层次 1.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唤醒人的宇宙意识 2.教育的高层意义在于唤醒人的生态意识及赋予生命的意义 3.教育的中层意义在于传承文化与知识 4.教育的底层意义在于传授技能与生存知识 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提升维度,就是内在的自由度。 我们每个人内在都坐着一个师尊,遗憾的是很多人到死都没把他请出来,能不能学会跟我们自己内在,把我们内在具足圆满的智慧给开启。所以为什么我们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唤醒每一个人内在本自具足的智慧,而我们的孩子他来的时候所带的这种智慧,这种本自具足的智慧往往被我们这个教育的过程把它障碍了。 我们东方教育的所谓传道、授业、解惑是什么意思呢?传道是让他直接领悟到这个智慧,是直接能够观到这个山;授业是告诉他这个等高线是怎么回事;解惑是帮助他解决等高线和山的对应关系。这叫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我们从任何一个知识上任何一段知识里面,让人理解这个知识背后更高维度所包含的智慧是什么,这叫传道。授业呢是教会他借等高线去领悟智慧。解惑是告诉他等高线上的每一点跟山上相对应的关联。 乔布斯他怎么赢的?两点。第一,他的大脑没有完成现代教育的格式化,他保留了一片自由空间,他没大学毕业,他要上完博士惨了我跟你讲,乔布斯这个人可能已经不是他了。另外他进入社会以后跑印度修行了两年,在这两年他干了件什么事呢。他学会从高维空间下载信息,所以苹果最重要那个房间是什么,是乔布斯的禅室。他在那儿能够进入更高的维度,看到未来。我问过很多成功的企业家,你人生最重要的那几步决策的依据是什么?我得到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两个字,直觉。直觉是来自高维的信息,我们人类所有的发明创造来自于两个字,灵感。灵感是来自高维的信息。 知识在我们现实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一个意义。他是发酵我们内在智慧的酵母。 当一个人相信本自具足的时候,相信自己本自具足的时候,在生命的任何状态下,你都不会妄自菲薄,因为你本自具足,你不需要从外面得到什么,你内在全有,当你相信本自具足的时候,你相信众生所有人都本自具足的时候,你也不会妄自尊大。因为你知道每一个生命本自具足。他们只是被他们现实的某一种认知状态局限在这个状态里了,一旦打开他的具足圆满自然呈现。所以我们对学生,对我们每一个孩子每一个教师,当我们真正

教育就是唤醒

《教育就是唤醒》读书心得 今年寒假我有幸阅读了彭兴顺教授的《教育就是唤醒》这本书,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从根本上说:教育就是要唤醒人民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唤醒人们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唤醒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深切感悟。 全书分为八讲,内容分别是守望道德星空、发现教师职业之美、就这样成为名师、没有教不好的孩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习惯、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点亮孩子心中的那盏灯、用美德占领孩子心灵。通读下来,我认为不光是唤醒教师,同时还要唤醒家长。我作为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读了这本书受益匪浅。 一、唤醒教师 唤醒教师,就要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教师,唤醒是教育的手段。面对学生我们要有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学生一旦得到信任,他们的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他们就会显得聪明、能干、有悟性、很懂事。尤其是面对一些后进生时,教师更应从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启发诱导,激发兴趣,去唤醒学生内在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同时,唤醒也是教育的艺术。面对学生,教师要有一双赏识的眼睛,这样可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教师要有一颗灵动的心,时时、事事贴近学生,使学生天性中最优美、最灵性的东西发挥出来。 二、唤醒家长 唤醒家长,就要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有关调查发现: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作用。作为家长,我们要引导孩子确立人生目标,因为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当孩子朝着某个目标奋斗时,还需要我们家长的全力支持、配合,而不是冷嘲热讽、指手画脚的旁观。告诉孩子:当一个人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追求梦想,无论做什么,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都能把人生的每一个乐章奏得响亮,这就是成功。 托尔斯泰说过: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重视和加强孩子责任感的培养,让孩子学会负责,对国家发展、个人幸福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责任感是支持孩子人生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是高素质人格的保证和动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品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父母在家庭生活中所表现的责任感的强弱,是孩子最先获得的责任感体验。因此,家长一定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这也是为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同时还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去深入研究孩子的心理特点,互相沟通,肯定进步,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并适时调整教育方案,这样孩子的责任心就可逐渐形成。所有这些,都要求家长能够持之以恒。而家长本身的持之以恒又给孩子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孩子责任心的养成。 育人育心,浇树浇根。唤醒教师、唤醒家长都是为了唤醒孩子,唤醒他们的责任和良知、唤醒他们追逐自己的梦想,成就美好的明天,做最好的自己。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老师怎么教学生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 (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做一个诚实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培养自信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更要强调“强心”。 (1)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心理教育;

(2)心理教育渗透教学内容之中; (3)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4)学生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 生存,人最基本的能力 生存,人最基本的能力要想让孩子适应越来越残酷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中,应该着力给孩子搭建人生的三大支撑能力。 (1)物质支撑能力; (2)自我精神支撑能力; (3)社会支撑能力; A. 接受社会规则,与社会相适应。 B. 能够获得外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真正的礼貌源自于内心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礼貌。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责任心:人的高贵品质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 积极的心态 (1)对学生应注意内部动机的激励机制; (2)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