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浮煤泥浮选工艺技术之研究

合集下载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Experim ental study on f loatation test of dif i cult f loated coal
LU Zhiqiang ,DIAO H airui ,LI Caixia ,ZHANG Tianye (1.China Coal Technology& Engineering Group Tangshan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Tangshan 063012,China;
0 引 言
进 入 2l世 纪 以来 ,随 着 煤 炭 开 采 深 度 逐 年 加 深 ,人 工智 能化 的提 升 ,以及 机 械 化 程度 不 断 提 高 , 使 得原 生 煤 泥 含 量 不 断 上 升 ¨ 。 此外 ,原 煤 分 选 过 程 中极 易产 生次 生煤 泥 ,导 致煤 泥含 量越 来越 高 , 这 部分 细颗 粒 物料 不 仅 增 加 了原煤 的入 选 难 度 ,还 直 接影 响 了选 煤厂 的精 煤 回收 率 ,影 响 环 境 和经 济
2.College ofMining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China) Abstract:Inorder to improve flotation efficiency of difi cult f loated coal in Yicheng preparation plant,mineral component,property and f loatability law of No.3 coal slime were analyzeed.Result shows that the contents of SiO2 and A12 O3 reach 60.O1% and 25.14% respectively,which determines the f loatability.The dominant grain size less than 0.074 IBm accounts fnr 5 1.1 1% and its ash accounts for 38.84% indicating high content of slime and impeding the f lotation.Through single factor variation m ethod ,the optimum f lotation condition is obtained,namely,collector dosage of diesel 270 g/t,foaming agent dosage of octanol 60 g/t,feed

煤泥的浮选试验研究

煤泥的浮选试验研究
198. 06
产率( % ) 4. 41 30. 45 21. 54 11. 52 7. 70 24. 38
100. 00
灰分( % ) 18. 17 21. 22 20. 29 19. 70 18. 41 28. 51 22. 27
注: 筛分重量: 200. 0g; 煤样灰分: 22. 27%
从煤粉筛分试验结果表 1 可知: ( 1) 煤粉样的主导粒级是 0. 5 ~ 0. 25mm,占煤粉 样 的 30. 45% ,其 灰 分 为 21. 22% ; 次 主 导 粒 级 为 - 0. 045mm,占煤粉样的 24. 38,灰分为 28. 51% ; ( 2) 该煤粉各粒级的灰分特征除 - 0. 045mm 粒级 灰分高于平均灰分外,其他各级灰分比较均匀,灰分值 均低于平均灰分; ( 3) 煤粉中 + 0. 5mm 粒级含量为 4. 41% ,含量虽 小但仍需在生产中注意控制入浮粒度; + 0. 074mm 粒 级含量为 67. 92% ,表明入浮平均粒度较粗。 2. 2 煤泥小浮选机分选正交试验 正交试 验 设 计 时 选 取 捕 收 剂 水 平 为 1. 33kg / t, 1. 53kg / t,1. 73kg / t,药比为 3: 1,5: 1,7: 1,浓度水平为 40g / L,60g / L,80g / L,据此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浮选正 交试验,正交试验安排表及试验结果分见表 2 和表 3。 由表 3 可知,满足要求精煤灰分指标( 小于 9% ) 条件的试验为 3、4 两组,3 组的浓度为 40g / L,浓度较 低,与选煤厂一般的浮选入料浓度差别太大,不适宜用
158
2012 年第 2 期
于指导实际生产而 4 组浓度为 60g / L,与重介选煤厂直 接入浮浓度相符; 精煤灰分为 8. 70% ,满足既定目标; 精煤产率为 75. 06% ,比第 3 组精煤产率高近 6% ,且 浮选 评 价 指 标 浮 选 完 善 度 为 59. 03% ,比 第 3 组 的 53. 90% 高,因此确定第 4 组试验条件用于指导浮选柱 试验,试验条件为: 捕收剂 1. 33kg / t,起泡剂 0. 27kg / t, 入浮浓度 60g / L。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摘要: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深度的加深,细粒和超细粒煤泥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而市场对产品质量日益苛求,现有浮选工艺凸现出其致命弱点。

入料煤泥呈现出贫、杂、细的难浮特点,浮选过程中,在追求产品指标的同时,往往牺牲精煤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组成,使煤泥浮选工艺技术面临一个新的挑战。

关键词:选煤厂;极难浮煤泥;二次浮选;为解决难浮煤泥浮选时精煤灰分高,尾煤灰分低的问题,分别进行浮选入料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和分步释放实验,分析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对浮选的影响和煤泥的可浮性。

1 试验方法和步骤(1)煤样。

煤样取自某煤矿选煤厂的浮选入料,煤种为焦煤,属于难浮煤泥,存在高灰细泥污染,物料粒度上限为0.50mm,实验室条件将煤样置于不超过75℃的恒温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干燥后样品备用。

(2)煤泥小筛分。

为了探求煤样的粒度组成,采用《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T 477—2008)进行筛分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浮选入料粒度组成(3)煤泥小浮沉。

按照《煤炭浮沉试验方法》(GB/T 478—2008)进行试验,试验结果用于表达煤和矸石的嵌布状况,实验结果见表2。

表2 煤泥小浮沉试验结果(4)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

按照《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试验方法》(MT/T 144—1997)可以确定合理的煤泥浮选工艺,确定浮选精煤的精选次数。

试验浮选机XFD1.5L,搅拌速度1800r /min,单位面积充气量0.25m3 /(m2·min),矿浆浓度80g /L,捕收剂1200g /t,起泡剂240g /t,根据试验过程中捕收剂选用柴油,起泡剂选用仲辛醇。

试验结果绘制曲线如图1 所示。

参照《煤粉泥试验室单元试验方法》(GB/T 4757—2013),试验设备、参数和试验过程与分步释放试验相同,进行不同药剂用量和药比的浮选试验,产品为精煤和尾煤2个产品。

(5)评价指标。

煤粉(泥)可浮性评定方法依据浮选精煤的可燃体回收率(%)进行计算:式中,Ec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γc为浮选精煤产率,%;Adc为浮选精煤灰分,%;Adf为浮选入料灰分,%。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卢智强;刁海瑞;李彩霞;张天野【摘要】为提高亿成选煤厂难浮煤泥浮选效果,分析了亿成选煤厂3号煤泥的矿物成分、煤质特性以及可浮性规律,通过煤泥浮选试验确定最佳浮选条件.结果表明,煤泥中SiO2和A12 O3含量分别为60.01%和25.14%,影响煤泥浮选效果.煤泥中<0.074 mm为主导粒度级,占物料的51.11%,加权灰分为38.84%,说明该煤泥中高灰细泥含量较多,为难浮选煤泥.捕收剂柴油用量270g/t,起泡剂仲辛醇用量60 g/t,浮选入料浓度120g/t,叶轮转速1 750 r/min,充气量0.19 m3/(m2·min),刮板速度15 r/min,刮泡时间2 min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浮选精煤产率可达34.57%,灰分为10.5%,符合出厂精煤灰分指标的同时提高了精煤产率.【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8(024)004【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难浮煤泥;浮选;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可燃体回收率【作者】卢智强;刁海瑞;李彩霞;张天野【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辽宁阜新123000;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0 引言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煤炭开采深度逐年加深,人工智能化的提升,以及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使得原生煤泥含量不断上升[1-2]。

此外,原煤分选过程中极易产生次生煤泥,导致煤泥含量越来越高,这部分细颗粒物料不仅增加了原煤的入选难度,还直接影响了选煤厂的精煤回收率,影响环境和经济效益。

近年来煤炭交易市场对煤炭质量要求日益严格[3-5],使得探索煤泥浮选最佳条件成为重点课题[6-8]。

崔浩然等[9]通过研究乳化起泡剂,改善了煤泥浮选效果,提高了精煤产量;宋万军等[10]针对选煤厂煤泥较难处理的现状,对选煤厂进行工艺改造、设备选型,提高了精煤回收率;余悦发等[11]研究不同水硬度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认为较高硬度水有利于煤泥浮选,可以提高精煤产率。

浮选柱分选高灰微细粒难浮煤泥的试验研究

浮选柱分选高灰微细粒难浮煤泥的试验研究

精煤
质量 U1 产率 UW
&HS;
A(S;;
&!S’H
A&S;(
&<S&=
AAS=H
&<S’<
AAS==
&!S<!
AAS&
A&S<(
AHSHA
灰分 UW ((SA< ((S=; (&S&A (&SAB (&SB< (ASBB
尾煤
质量 U1 产率 UW
;<S=H
=!SB;
;!S&H
=HSB<
;HS=B
==SAA
;HSAA
==SAB
;!SA(
==S!
;BSA&
=&S&H
灰分 UW H’S=B H(S&A H&S(; H&SA; H&S& H;S(
入料
质量 U1 灰分 UW
!HS(H
关键词"浮选柱#高灰细粒难浮煤泥#煤泥分步释放 中图分类号"6G<B"文献标识码"J"文章编号"(=H& :’=;&#&’(!$’! :’’&B :’B
""高灰细粒煤泥分选是近年来选煤行业比较关注 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现代机械化采掘技术的深入 应用$细粒煤在原煤中所占的比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 增加趋势’ 对于这部分原煤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分 选成为了目 前 一 个 亟 待 解 决 的 问 题 %( :&& %这 部 分 原 煤一般来说$属于高灰煤泥$可浮性较差$很多学者从 浮选工艺和设备的角度进行探索$通过改进浮选工艺 来提高精 煤 产 率 %A& %在 煤 泥 浮 选 工 艺 中 $ 我 国 的 大 多数选煤厂采用的是直接浮选$浮选工艺差别 不 大$为控制成本或 便 于 管 理$单 段 浮 选 应 用 的 较 多’ 浮选设备主要有浮选机和浮选柱$两种设备在现场 的 应 用 均 非 常 广 泛 %B :;& $ 本 文 采 用 旋 流 微 泡 浮 选 柱 分选山东某煤样探索柱浮选在处理高灰细粒煤泥 中的性能’ !" 煤 样 性 质

高灰难选细粒煤泥浮选工艺探讨

高灰难选细粒煤泥浮选工艺探讨
表 1 改造前后各项指数对 比( 环境温度为 2 0  ̄ C)
\ 造 前
作者简介 : 王市 委 ( 1 9 8 4一) , 男, 汉族 , 江苏徐 州人 ,2 0 1 1年 毕业 于 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 研究生 , 选煤助理工程师 。
和轴承 内连接轴 瓦和固定 管线 的高压 软管。 新 的高压油泵 系统将 布置 在绞车水平上的一个 绞 车轴 承附近。在 切换 时间 里对轴 瓦 的更 换非 常简 便 , 因为轴承套 和轴 瓦为分 体结 构 , 轴 承底座 可 以承受液
2 0 1 3 年 第5 期
东 域晨 斜技
2 2 7
高灰 难 选 细 粒 煤 泥 浮 选 工 艺探 讨
王 市委 , 石 海明 , 王晓 明
( 煤炭 工业济南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东 济南 摘 要 2 5 0 0 3 2)
高灰难选细粒煤泥浮选工艺 , 一直是 国内外专家研究 的热点和难点。文章 以开滦地 区钱家营选煤 厂的难选细 粒煤 泥为研 究对 象, 对
1 . 1 粒度及 灰分 分析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煤粉筛分试验 方法》( M T 5 8~ 9 3 ) 所规 定 分别 采用 筛孔 为 0 . 5 I I l I n 、 状 态。因此 , 可以保证在 提升机 运行前 和停 止之后 , 主 轴一直处于抬起状态 。高压系统的液压油通过现有 的 回路从轴承 回到主润滑油站 。
压起重装置 和 电机 的载荷 , 主轴 和滚 筒无需 拆卸 。在 轴承套 内部 , 通过 高压 软管 可对轴 瓦和轴 承套 进行 连
接。
改造 \
轴承 温度 电 机定子电 流 润滑站温 度

艺 的优点是很好 的控 制 了精煤灰 分 , 但是 它是 以牺牲 精煤 回收率为代价 。为 了更好 的降低精煤灰 分并且保 证精煤 回收率 , 本 文对 钱家 营选煤 厂 的煤 质进行 了深

选煤厂煤泥浮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选煤厂煤泥浮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选煤厂煤泥浮选工艺参数优化研究本文针对该选煤厂存在的浮选精煤产率低、灰分高、浮选完善度低以及药剂制度不合理等问题,通过试验优化煤泥浮选过程中的各个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煤泥浮选的最佳矿浆浓度为102g/l;捕收剂使用柴油且起泡剂使用复合药剂以及抑制剂采用淀粉时浮选效果最好;经过工艺参数试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精煤产率和浮选完善指标,最终精煤产率48.5%以及精煤灰分11%,符合产品要求,浮选精煤可作为产品出售。

标签:浮选煤泥浮选药剂目前由于采煤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开采深度的加深,以及从采煤到选煤厂之间的机械化运输,使得原煤的质量越来越差,细粒和超细粒的高灰极难选煤泥在原煤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1,2]。

在我国现阶段煤炭洗选工艺中,浮选是分选细粒煤最为广泛的方法,其处理的煤泥数量约占总入洗原煤量的20%,因而浮选在分选极难选煤泥中发挥着不可或缺作用;但目前普遍存在着浮选效率低以及药耗高等问题,因此,煤泥浮选以及提高煤泥浮选的选择性成为国内外研究的技术重点和难点[3-6]。

该选煤厂在过去生产过程中,由于实际煤泥浮选中,存在着浮选精煤产率低、浮选灰分高、浮选完善程度低以及药剂制度不合理等问题,浮选精煤达不到产品要求,煤泥只能作为中煤产品出售,从而导致生产效益下降;同时造成浮选设备闲置,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该选煤厂的煤样,对药剂选择和工艺参数的优化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

1 试验物料与试验过程试验所用原煤灰分为19.52%,通过分析其密度组成和粒度组成可知:原煤各粒级产率有所差异;灰分随粒度减小而增大;-200目的产率以及灰分最高,而160~200目的易浮粒级产率为14.06%不是很高,因此精煤产率不是很高;由于细粒灰分高即高灰细泥问题严重,浮选过程中这部分选择性低,所以降低总精煤灰分比较难。

本试验中所用浮选药剂见表1-1:表1-1 浮选药剂■煤泥浮选效果可以用可燃体回收率Ej和完善度指标?浊评定,计算公式如下:Ej=Rj·■·100%?浊=■·■·100%注:Ej—可燃体回收率,%;?浊—浮选完善指标,%;Ady—浮选入料灰分,%;Adj—浮选精煤灰分,%;Rj—浮选精煤产率,%2 浮选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2.1 最佳矿浆浓度矿浆浓度是浮选过程中重要的工艺参数,在实验室煤泥浮选中,主要考虑两点:随着煤泥入选浓度的增加,精煤产率、灰分以及尾煤灰分也会相应的增加;入浮浓度的选择主要考虑入料中细泥的含量。

难浮煤泥的浮选工艺研究

难浮煤泥的浮选工艺研究

难浮煤泥的浮选工艺研究侯玉茂;孙晋升;朱付显【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提高难浮煤泥浮选效果的方法,确定了矿浆浓度、药剂种类和药剂量等工艺参数;采用精煤再选流程,可降低浮选精煤灰分,提高精煤产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期刊名称】《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年(卷),期】2009(000)005【总页数】3页(P23-25)【关键词】煤泥;二次浮选;药剂;浮选效果【作者】侯玉茂;孙晋升;朱付显【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10;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10;山东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山东,青岛,266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43由于开采、运输等原因,原煤中的-0.5mm粒级煤泥逐渐增多。

因此,细粒煤、极细粒煤的分选、脱硫、脱水设备是今后选煤研究开发的重点。

浮选是目前煤泥精选的最主要方法,浮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随着煤炭开采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煤泥量也不断提高,同时高灰煤泥含量不断增加,煤泥的可浮性也越来越难。

为了改善高灰煤泥的浮选效果,提高浮选精煤数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有必要对难浮煤泥分选工艺进行探讨。

浮选是利用煤和矸石表面湿润性的差异进行的分选。

浮选过程是在固—液—气三相中完成的,它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影响煤泥可浮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原料煤的性质、浮选工艺、矿浆浓度、充气量、药剂制度等。

目前,我国大多选煤厂采用一次浮选工艺,一般通过改变浮选操作参数来调整浮选效果。

对于中等以上可浮性煤泥来说,该工艺的分选效果不仅可以达到精煤产品质量要求,而且浮选精煤产率也较高。

然而,对于难浮或极难浮煤泥,采用一次选工艺,精煤产品很难达到质量要求,即使精煤质量达到要求,精煤产率也很低,影响生产经济效益,同时影响选煤正常生产。

本文针对山西某选煤厂难浮煤泥进行浮选试验研究,探讨煤泥浮选二次分选工艺,为改善高灰难浮煤泥的分选效果提供借鉴。

1 试验研究1.1 试验用煤样分析浮选煤样取自山西某选煤厂的煤泥,其特点是煤样粒度细,各粒级的灰分基本变化不大,属于极难浮煤泥,浮选精煤灰分很难达到11%以下的产品要求,容易造成精煤产品质量不合格,影响企业信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浮煤泥浮选工艺技术之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19T14:47:37.66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2期作者:陆关伟
[导读] 浮游选煤是一种在充气的煤浆中,根据颗粒表面的湿润性进行煤泥的选择,主要通过固相、液相及气相进行选在。

在浮选过程中要分析三相界面的表面问题,探究合理的工艺手段。

基于此,文章主要分析了难浮煤泥浮选工艺技术手段,了解了影响难浮煤泥浮选工艺的关键因素,基于实际状况探究了二次浮选工艺手段,以供参考。

山东省滕东生建煤矿
浮游选煤是一种进行细立级别煤泥筛选的有效方式,在机械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的现阶段,原煤中的煤泥含量在不断的提升,入浮比例在不断的增加。

而煤质也在不断的降低,导致氧化煤、风化煤的数量显著增多,浮选入料过程中浮性逐渐降低。

为了提升煤炭质量,减少环卫污染等问题,就要加强对难浮煤技术的分析。

1.难浮煤泥浮选工艺技术影响要素
煤泥浮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会受到煤泥的性质、矿浆特征、药剂的制度、设备性能以及工艺流程、操作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1.1煤泥的粒度组成
不同粒度的煤泥有着不同的可浮性特征,粒度越小的煤泥起始浮选的速度则就越大;而粗粒煤泥就是细粒煤泥在浮选之后才可以提升整体的速度,隐私细粒级煤泥的可选性不佳,因为灰分会高于粗粒机。

1.2入料浓度
入料浓度在一般状况之下通过g/L表示,也就是通过每升矿浆中含有固体克数的方式表示。

入料浓度越大可以提升整体的处理能力,有效的降低药剂、水分以及电耗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分选效果,降低精煤质量。

1.3充气程度
矿浆充气程度主要就是浮选机中矿浆充气量以及充气的均匀性。

矿浆充气量就是矿浆导入空气数量的多少,。

充气均匀度就是在机体中充其量的具体分布程度。

矿浆的充气程度越大,其浮选的速度则就越高,浮选机的处理能力则就会越强。

在实践中,浮选机的充气量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条件合理分析,通过控制进气口大小以及循环空的方式控制充其量。

1.4刮取泡沫
刮取泡沫会直接的影响产品质量以及浮选机处理能力。

1.5药剂制度
药剂制度主要要分析具体的种类、数量以及加药方式等等。

药剂用量会受到药剂以及煤泥性质等参数的影响,不同可浮性煤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难浮煤泥浮选工艺技术
2.1煤泥浮选工艺过程的特点
浮选就是一种处理细粒级煤(<0.5 mm)的有效方式。

浮选主要就是通过固-液-气三相进行完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在实践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因素之间会存在耦合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其作用机理呈现复杂性的特征。

同时,浮选过程具有较为显著的非线性特征。

药剂的添加量与浮选精煤回之间、乳腐的浓度以及产品灰分之间会存在较为显著的非线性关系。

浮选是一个大时滞系统,要通过十几分钟物料才可以完成全过程的控制,直接的影响浮选的动态模型的构建,给控制策略的构建带来一定的难度与影响。

2.2二次浮选工艺
二次浮选工艺是一种将一次浮选的精煤进行二次精选的方式,在精选之后的精煤为最终的浮选精煤。

二次浮选尾矿以及一次浮选的尾矿混合形成最终的浮选尾矿。

在浮选中主要就是提供加强对药剂控制的方式达到克服煤泥不同可浮性的要求,通过合理控制药剂就会产生大量的精美,在进入到二次浮选机中进行精选,加入稀释水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二次精选的入料浓度,进而使得在高灰中失去矿化作用,高灰细泥物料在浮选精矿中就会脱离,最终进入到尾矿之中,这样就会有效的降低浮选精煤的灰分,提升浮选精煤产率的最大化。

2.3浮选试验结果
2. 3. 1分步释放试验
通过分布释放实验,可以计算可燃体回收率,进而判定煤泥可浮性特征,在入选洗灰分小于10.50%的时候,则属于难浮,要通过二次浮选的方式满足指标参数要求。

通过二次精选可以将煤泥边界的灰合理控制。

有效的去除高灰细泥的夹带位置,可以提升燃烧回收率,高达85.33%,精选煤泥可浮性为易浮状态
2.3.2煤泥浮选试验
煤泥浮选试验可以发现,精煤灰分越高则精煤产率就会越来越高,在精煤灰分呈现相同状态的时候,二次浮选精煤产率则就会优于一次浮眩而随着精煤灰份的不断增加,浮选完善指标就会对应增加,在灰分呈现相同的状态的的时候,则二次浮选的指标要优于一次浮选的指标。

精煤灰分越高则其产生的尾煤灰分也就会相应的提升,在相同精煤灰分之下,二次选尾煤灰分相对于一次浮选来说要高。

精煤产率越高,则浮选完善指标也就会相应的提升,在相同的精煤产率条件之下,二次浮选完善指标就会高于一次浮选的完善指标参数。

药剂用量越高,则煤产率也就会相对越高,而相同药剂用量中一次浮选会获得较高的精煤产率.二次浮选过程中相对于一次浮选药剂来说,耗量则就会更高。

而在药剂用量逐渐提升的过程中,浮选的完善指标参数则就会越来越高,在相同的浮选完善指标之下,一次性浮选要应用更小的药剂用量。

药剂用量是控制浮选产品指标的关键途径与手段,浮选完善指标与精煤灰分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变化方式,随着药剂用量的不断增加,精煤产率以及浮选的完善指标、精煤灰则就会呈现增大的状态。

煤泥二次浮选工艺手段在相同的指标之下,二次浮选相对于一次浮选来说会耗费大量的要求,但是二次浮选会获得更高的精煤产率,浮选的完善指标以及尾煤灰分。

在二次煤泥浮选中会应用大量的药剂,这样一
些可浮性好以及可浮性较差的煤泥就会上浮,这样就会有效的提升煤泥浮选的边界灰分,进而增加浮选精煤会分析,则可以有效的排出在一次精煤中的难浮煤泥以及存在的高灰中煤和细泥。

二次浮选精煤灰分相对于一次浮选精煤灰来说会降低2-5个百分点左右,而一次精煤则属于是二次浮选的人料,这些煤泥属于易浮以及极易浮状态,则有效的降低了浮选难度。

进行二次浮选过程中,通过循环水实现对一次精煤的稀释,则可以将稀释之后的浮选精煤脱除高灰细泥,通过二次浮选可以有效的提升药剂选择性,提升气泡矿化的几率,可以提升煤矿产品质量。

3.煤泥浮选工艺参数控制的发展方向
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各种技术手段的支持之下,煤泥浮选控制工艺在不断的完善,计算机结构与仪器技术特征在扶着要求基础之上,通过控制策略控制控制系统水平,可以提升工艺手段与效果。

我国煤泥浮选控制策略经历了经典控制策略以及模型现代控制策略,其主要理论基础就是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系统。

浮选指标存在较多的工艺参数,不同工艺参数的最佳配合是浮选操作的重点,也是提升回收率的关键技术手段。

构建可以精准的浮选过程的数学模型系统,基于模型为基础进行现代控制策略设计在应用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合理的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手段,通过模糊逻辑等技术手段进行智能化管理是今后发展的重点。

结束语:
为了有效的解决难浮煤泥浮选中精煤灰分高以及尾煤灰分低问题,根据实际状况分析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各种影响,探究各种因素对煤泥可浮性产生的影响,可以发现在相同的入料条件之下,通过二次浮选工艺,在灰分为10. 50%的时候,二次浮选精准度较高,浮选完善指标也在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郭丽敏. 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工艺研究[D].
[2].宋云霞, 魏昌杰. 难浮煤泥二次浮选工艺研究与应用[J]. 煤炭工程, 2017(7).
[3].卢智强, 刁海瑞, 李彩霞, et al. 难浮煤泥浮选试验研究[J]. 洁净煤技术(04):50-53.Lu Zhiqiang, Diao Hairui, Li Caixia,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loatation of refractory slime [J]. Clean coal technology (04): 50 / 53.
[4].赵兵兵. 煤泥浮选工艺影响因素研究[J]. 洁净煤技术, 2018, 24(2):31-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