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 1000吨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地质资源第三章采矿第四章冶炼第五章总图运输第六章公用设施及土建工程第七章投资估算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共伴生金属第十章经济及社会效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项目性质、地理交通位置及区域经济概况本项目属多宝山氧化矿开采项目。
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是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获得电解铜的矿山企业,该企业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嫩江县境内。
矿区距嫩江县北东约156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25。
46`05``、北纬50。
14`45``。
目前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外部嫩呼公路相通,准轨铁路距矿区的最近车站是黑宝山站,相距约12公里,与全国各地相通,外部运输十分方便。
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为农林区,居民稀少,矿区大部分土地属荒地和丛林,当地居民以从事农林业为主,工业稀少。
地区气侯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
二、可行性研究的背景及依据我国是一个铜紧缺国,每年铜需要量约100万吨,缺口部分尚需进口,虽然我国铜总储量不少,但能经济地利用传统选冶工艺处理的铜矿越来越少,过去一直未被开发利用的难选氧化铜矿和低品位铜矿的'开发,目前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北京矿冶研究院于1995年在多宝山铜矿利用氧化铜矿建立了一座年产200吨电解铜的浸出-萃取-电积试验工厂,该工厂于1995年6月投产,经过两个多月的生产运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铜山铜矿1500吨电解铜成功投产,再次说明多宝山铜矿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是行之有效的。
黑龙江省每年消耗铜金属量约2.5万吨,目前年产量约0.3万吨,自给率很低,开采多宝山铜矿势在必行。
多宝山铜矿属特大型矿山,因矿石品位低和矿体上部覆盖有难选的氧化铜矿,采用常规传统选冶工艺开采很不经济,故未能开发。
日前,国内外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这种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生产新流程,具有投资省和生产成本低的最大优越性。
电解铜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可行性研究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电解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评估。
通过对电解铜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验数据及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商业化生产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1. 背景介绍电解铜是通过电解池中的电流将铜阳极溶解成阳极溶液,再通过阴极还原的一种生产方法。
电解铜具有高纯度、精细晶粒和良好的物理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建筑、汽车、通讯等领域。
2. 市场需求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电解铜的市场需求呈现稳步增长趋势。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纯度铜的需求日益增加,而电解铜作为高纯度铜的重要来源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生产成本分析电解铜的生产过程中主要涉及电力消耗、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
在电力消耗方面,电解铜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因此低成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此外,原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也会对整体生产成本造成一定影响。
4. 技术难题及解决方案电解铜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题包括阳极溶解速率不稳定、阴极效率不高以及电解液的污染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难题,可以采取优化电解池结构、提高阴极材料性能和改进电解液组成等方法。
5. 可行性研究基于市场需求的增长趋势、生产成本的分析和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电解铜的商业化生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然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来完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结论通过对电解铜的可行性研究,我们认为电解铜作为高纯度铜的重要来源,在市场需求、生产成本和技术难题等方面具备商业化生产的潜力。
然而,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和实践,以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品质,确保电解铜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Smith, J. D., & Johnson, R. S. (2019). Electrodeposition of Copper: Figures and Facts. 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 380(2), 123-131.[2] Li, Y., Wang, H., & Zhang, L. (2020). Influence of Current Densityon Copper Electrodeposition in Acidic Cupric Chloride Solution.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26(4), 629-635.[3] Zhao, W., & Chen, G. (2018).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Electrowinning of Copper.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48(10), 1059-1070.。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

04
经济可行性分析
项目投资估算
01
初始投资
电解铜项目的初始投资包括设备购置 、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的 费用。根据项目的规模和技术要求, 初始投资会有较大的差异。
02
运营成本
运营成本包括原材料采购、能源消耗 、人员工资、设备维护等方面的费用 。这些费用与项目的生产规模和技术 水平密切相关。
销量预测
基于市场规模和产品价格预测,合理预测项 目的销量和市场份额,从而估算项目的收益 。
财务评价指标
投资回报率
反映项目投资回报水平的指标,通过计 算项目的净利润与初始投资的比值,评
估项目的盈利能力。
净现值
反映项目未来现金流折现至当前时点 的价值,减去初始投资后的净值,用
于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
内部收益率
环保达标
确保项目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实 现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达标 排放。
项目范围
01
02
03
04
05
生产规模:项目计划年 产电解铜XX万吨,根据 市场需求和原料供应情 况,可适时调整生产规 模。
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 预计为XX亿元,包括建 设投资、流动资金、环 保投入等方面。
建设周期:项目计划建 设周期为XX年,包括前 期筹备、土建施工、设 备安装、调试运行等阶 段。
市场风险
电解铜市场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政策调整、供需关系 等多重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存在市场风险。
01
技术风险
电解铜项目技术复杂,设备维护成本高 ,若技术管理不善,可能影响项目正常 运营。
02
03
环保风险
若项目环保投入不足,可能导致环境 污染事件,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不良影 响。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页6]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页6]](https://img.taocdn.com/s3/m/c0c7e98465ce0508763213f4.png)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页6]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二、布置原则1、不压矿,不影响今后大型矿山的开发。
多宝山矿区是一个铜金属储量237万吨的特大型矿山,1988年曾做过总体规划,其主要工业场地均布置在1号矿带ⅳ号矿体的西南面,而本设计处理的氧化铜矿石铜金属含量仅2万吨,规模很小,为了不影响今后整个矿山的开发,在不压矿的前提下,工业场地均布置在1号矿带ⅳ号矿体的北面。
2、充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紧凑布置,缩短运输线路,降低运营成本。
3、保护环境,减少堆浸尾渣对环境的影响。
4、有利于生产管理,方便职工生活。
三、本设计的多宝山氧化铜矿区,前期开采1号矿带ⅳ矿体的氧化矿部分,分为西北和东南两个露天采矿场,在堑沟口分别布置废石场。
西北废石场利用附近平缓而开阔的山谷布置,东南废石场利用较平缓的坡地布置。
这样的布置可有效地缩短废石的运输距离,降低运营费用。
矿山工业场地布置在爆破警戒线外,处于矿区对外交通的出入口。
一方面是方便对外联系,另一方面也便于对其他各工业场地进行生产联系和管理。
炸药库区布置在矿区西北面的山谷中,距最近的堆浸场约500m,远大于规范要求的330m,炸药库的设计遵循《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gbj89-85。
矿区的外部道路在1号矿带的东南面与现有的简易公路相连,现有的简易公路,只有在局部拓宽路基和全线增设路面,使其达到ⅲ级公路标准后,才能满足线路正常运营的要求。
四、外部供电:由矿区南约13公里的黑宝山变电站引回10kv 高压架空线至萃取电积车间的高压配电室,即可满足矿区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五、矿区供排水:由距1号矿带东南约145m处的深水井(孔zk002)取水,经泵库输送至100m的高位水池,可为整个矿区供水。
生产和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可因地制宜用管道排至附近山谷中。
第三节内外部运输由于本矿山的生产规模较小,结合附近的交通现状和矿区地形特点,矿区内外部运输均采用公路运输。
2万吨电解铜报告

2万吨铜管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公司简介在山东注册的山东奥博特铜铝业是山东临清市热电厂、临清电业公司、浙江建德市逸鹏工业一起出资组建的一个股分制企业,股分比例别离为45%、20%和35%,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
要紧生产内螺纹铜管和铝箔制品。
公司拟占地180亩,位于临清市东二环路工业园区内。
工程总投资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项目投产后年可创销售收入亿元,利税14478万元,其中:利润9518万元。
本项目系临清市彩虹集团引进的重要招商引资项目,是临清市重点工业项目,也是该市工业经济新的增加点。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铜及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抗侵蚀和可加工性,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专门是机械制造、电力电器、交通运输、建筑装饰、轻工及家用电器等部门都取得了普遍的应用。
我国铜制加工业与各工业发达国家相较,不管其产量仍是质量都是掉队的。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进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空调器生产已形成规模。
据统计,2001年空调器生产能力2000万台。
从市场需求来看,空调器的需求量以每一年20%以上的量增加。
以每台空调器用空调管计算,需要铜管15万吨。
同时,我国电冰箱的产量为2000万台,年需冰箱管10万吨。
铜盘管的生产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专门大的生产能力,只有少量铜加工厂能生产,年生产总量约为6万吨,远远知足不了空调行业的需要。
因此,铜盘管的生产尤其是内螺纹铜管,已列入国家“十五”期间重点进展的紧缺品种之一;国家经贸委[2002]716号文件发布的《工业行业近期进展导向》中指出内螺纹铜管又是重点进展的产品之一。
国内还有相当部份空调器厂只能选用直条管来代用,这就大大自己了空调器厂家的生产本钱,产品质量也受到必然程度的阻碍,很多厂家不能不入口铜盘管。
三、内螺纹铜管简介内螺纹管是日本九十年代开发的高效能节能产品,俗称高效节能铜管,它是在生产光亮铜管的基础上,采纳国际上成熟的挤压、轧制、盘拉、退火工艺加工而成的,要紧应用于空调冷凝器的加工制造。
电解铜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电解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旨在对电解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可行性及优劣势。
二、电解铜原理电解铜是指通过电解法将铜离子还原成铜金属的过程。
铜溶液通过电解槽,在电流作用下,铜阳极上的铜离子被还原成固体铜金属,在阴极上沉积下来。
三、电解铜的优点1. 高纯度:电解铜具有高纯度,可达到99.99%以上,适用于高精密电子产品的制造。
2. 节能环保:与传统冶炼工艺相比,电解铜的能耗较低,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 高效率:电解铜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应用广泛:电解铜可用于制造导线、电缆、电子元器件等各类产品,市场需求大。
四、电解铜的可行性研究1. 原材料可行性:电解铜所需原材料主要是铜矿石或铜废料。
根据当前多种资源的供给情况,可以得出电解铜原材料的供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技术可行性:电解铜工艺成熟,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技术可行性得到验证。
3. 经济可行性:电解铜工艺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质量风险,经济可行性较高。
五、电解铜的挑战1. 能源消耗:虽然电解铜相对于传统冶炼工艺来说能耗较低,但仍然需要大量的电力支持,因此在电力供应不稳定或电价较高的地区,电解铜可能面临一些挑战。
2. 产业链整合:电解铜的生产涉及到多个环节,需要进行产业链整合,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利益平衡。
3. 环境保护需求:电解铜工艺本身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也需要进行合理处理,以满足环保要求。
六、电解铜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纯度铜的需求不断增加,电解铜作为高纯度铜的主要制备方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外,电解铜工艺还可以与其他冶金技术相结合,推动整个冶金产业的发展。
七、结论电解铜作为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在可行性研究中表现出许多优点和潜力。
尽管还存在一些挑战,但通过技术创新和合理管理,可以克服这些问题。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电解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交通、机械等领域的重要原材料。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韧性和耐腐蚀性,应用领域广泛。
目前国内市场上,电解铜的需求量逐年增长,但由于国内电解铜产能的不足,国内市场上仍旧存在一定的供应缺口。
二、项目内容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年产5000吨电解铜的生产线,生产线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是电解法。
该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包括:电解槽、沉积槽、电解液循环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等。
三、市场分析据了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解铜的生产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尽管国内电解铜产能不断上升,但与国外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国内电解铜市场主要依赖于进口,因此,国内市场上建设生产线的需求量较大。
四、投资分析本项目的总投资额为8000万元人民币。
其中,设备投资为5000万元,建筑投资为2000万元,流动资金为1000万元。
按此投资额计算,预计投资回收期为5年左右,总投资收益率约为15%。
五、技术分析本项目采用电解法生产电解铜,采用的主要设备品牌为国内著名品牌,技术可靠,产品质量高。
同时,我们将聘请国内知名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能。
六、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几乎不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
我们将采取科学的环保措施,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和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环境保护措施得到充分执行。
七、风险分析本项目风险相对较小,主要风险在于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变化。
但由于电解铜市场需求量较大,我们已经进行了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减小了市场风险。
八、结论本项目可行性较高,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将全力以赴去实施这个项目,弥补国内电解铜供应不足的情况。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索引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 (1)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 (4)四、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5)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服务流程 (13)六、智研咨询可行性研究报告优势 (15)一、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义及分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投资经济活动(工业项目)决策前的一种科学判断行为。
它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结果的估计。
可行性研究报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决策者和主管机关审批的上报文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分类——按用途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框架1、项目投资预算、项目总体投资环境对资源开发项目要深入研究确定资源的可利用量,资源的自然品质,资源的赋存条件和开发利用价值。
2、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全面深入地进行市场分析、预测。
调查和预测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供需情况和销售价格;研究产品的目标市场,分析市场占有率;研究确定市场,主要是产品竞争对手和自身竞争力的优势、劣势,以及产品的营销策略,并研究确定主要市场风险和风险程度。
3、深入进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
包括:项目的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工程选址、工艺技术方案和主要设备方案、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环境影响问题、项目建成投产及生产经营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项目进度计划、所需投资进行详细估算、融资分析、财务分析等等。
4、项目总结项目总结系统归纳,包括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项目不确定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评价等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框架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及意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作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意义四、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核心提示:电解铜项目投资环境分析,电解铜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电解铜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电解铜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电解铜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电解铜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电解铜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电解铜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电解铜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1000吨电解铜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目录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地质资源第三章采矿第四章冶炼第五章总图运输第六章公用设施及土建工程第七章投资估算第八章环境保护第九章共伴生金属第十章经济及社会效益第一章总论第一节概述一、项目性质、地理交通位置及区域经济概况本项目属多宝山氧化矿开采项目。
黑龙江省宝山矿业开发公司是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获得电解铜的矿山企业,该企业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嫩江县境内。
矿区距嫩江县北东约156公里,地理座标为东经125。
46`05``、北纬50。
14`45``。
目前矿区有简易公路与外部嫩呼公路相通,准轨铁路距矿区的最近车站是黑宝山站,相距约12公里,与全国各地相通,外部运输十分方便。
矿区属低山丘陵地带,为农林区,居民稀少,矿区大部分土地属荒地和丛林,当地居民以从事农林业为主,工业稀少。
地区气侯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炎热。
二、可行性研究的背景及依据我国是一个铜紧缺国,每年铜需要量约100万吨,缺口部分尚需进口,虽然我国铜总储量不少,但能经济地利用传统选冶工艺处理的铜矿越来越少,过去一直未被开发利用的难选氧化铜矿和低品位铜矿的开发,目前已取得了初步进展,北京矿冶研究院于1995年在多宝山铜矿利用氧化铜矿建立了一座年产200吨电解铜的浸出-萃取-电积试验工厂,该工厂于1995年6月投产,经过两个多月的生产运转,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铜山铜矿1500吨电解铜成功投产,再次说明多宝山铜矿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工艺是行之有效的。
黑龙江省每年消耗铜金属量约2.5万吨,目前年产量约0.3万吨,自给率很低,开采多宝山铜矿势在必行。
多宝山铜矿属特大型矿山,因矿石品位低和矿体上部覆盖有难选的氧化铜矿,采用常规传统选冶工艺开采很不经济,故未能开发。
日前,国内外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处理这种氧化矿和低品位矿石的生产新流程,具有投资省和生产成本低的最大优越性。
多宝山铜矿采用这种新工艺开发矿山,是能够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三、鉴于多宝山铜矿为大型铜基地,以铜为主,含有多种稀有和贵金属矿物,需加强试验研究进行综合回收。
矿体铜金属总储量为237万吨,其中地表氧化铜矿储量约10万吨。
本次设计的主要对象是开采多宝山矿区原置中不影响今后开采原生铜矿的设计布局,这是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设计内容和要求。
企业规模按1000吨电解铜设计,故采矿和浸出-萃取-电积的生产能力均按年产电解铜1000吨计。
第二节项目的建设条件一、项目的资源条件企业开采的原料为氧化铜矿石,多宝山矿区的氧化铜矿石埋藏深度最大不超过25米,地表土覆盖层较浅,矿区属低丘陵地带,地形高差在50米左右,场地坡度不大,地势开阔,矿体开采适宜露天开采方式。
本地区设计氧化铜矿石总量为422万吨,品位为0.48%,金属量为2.03万吨。
按企业年产1000吨电解铜计算,矿山年产26万吨矿石即可满足年产1000吨电解铜的需要,企业生产服务年限为14年,说明企业的主要原料氧化铜矿石的资源是绝对可靠的。
二、项目的外部条件矿区对外运输为公路运输,目前矿区对外运输有6公里简易公路与嫩呼国家公路相通。
这6公里简易公路从线路平面和纵断面标准看均已达到公路要求,只需将部分路段路基拓宽并在全线加铺泥结碎石路面,即能保证矿区对外的公路运输畅通无阻。
第三节建设方案一、总体布置原则多宝山铜矿为大型斑岩铜矿,金属总量为237万吨,矿石有原生硫化铜矿石和氧化铜矿石,故在矿区总体布置中,先开采矿体上部氧化矿时,一定要重视目前所有工业场地的布置要避开今后多宝山大型铜矿开采的范围,以不给多宝山大型铜矿开采时增加不利因素为原则。
在企业总布置中,首先要保证企业的总体生产工艺流程顺畅,从采矿的原料-原料加工-成品的内外部运输,不但要实现生产运输距离最短,而且要避免产生生产流程中的迂回运输现象,只有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给企业增加效益提供有利条件。
在总体布置中,要根据生 ひ樟鞒蹋 岷献匀坏匦翁跫 诎踩 娑ㄐ砜傻那榭鱿拢 ×渴共贾媒舸蘸侠恚 跎儆玫孛婊 统〉赝潦 焦こ塘浚 醵炭笄 烦ざ群褪彝夤芟叩幕 üこ塘俊W龅郊冉档突 ㄍ蹲剩 钟欣 谏 芾恚 庖彩墙档蜕 杀镜挠行Т胧 ?BR>二、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本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1000吨电解铜,经可行性研究论证,企业年产1000吨电解铜产品是可行的。
根据企业年产1000吨电解铜生产规模的要求,结合多宝山矿区氧化铜矿的含铜品位(0.48%)及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对多宝山铜矿石的浸出-萃取-电积试验报告的数据,堆浸年工作日为210天。
经计算,要求采矿提供年产氧化铜矿石26万吨,采矿年工作日为280天,采矿日生产规模为935吨氧化铜矿石。
三、企业的生产工艺选择传统工艺不但投资大、生产成本高,而且不适合处理低品位的氧化矿,目前国内外在处理低品位氧化矿方面有了很大发展,采用氧化铜矿石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直接达到电解铜产品,这种湿法冶金工艺,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优点。
近年来在国内特别是云南,氧化铜矿已普遍采用浸出-萃取-电积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多宝山铜矿已于1995年对低品位氧化铜矿进行了浸出-萃取-电积试验,也已取得了较好试验指标。
因此,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采用矿石浸出-萃取-电积生产工艺。
第二章地质资源第一节概况一、多宝山矿区的勘探工作经历了1958-1962和1972-1981年两个阶段,这期间完成了钻探16.15万米、竖井205米、平巷461米、槽探20.5万米3、土井7065米,并作了相应的化验分析。
测绘了相关的地形地质图纸,勘探投资1471.7万元。
编写了多宝山铜矿床详查-初勘报告。
提交的总储量铜237万吨、钼8.1万吨、伴生金73.4吨、银1046吨。
经勘探,已查明矿床规模、矿体赋存规律及矿床水文地质情况,同时还进行了矿石加工选矿方法的流程试验。
由于矿床及矿山开发建设的规模较大,所需投资较大,所以至今未付诸实施。
二、该矿区主要矿体和从属矿体的上部多出露地表为氧化矿石,这些矿石采用一般常规选矿方法,回收率低,经济效益不高,所以对该矿区一直未进行大规模开发。
近几年国内在氧化矿开采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特别是多宝山铜山矿区的堆浸-萃取-电积工艺试验已取得成功。
根据这些经验提出在多宝山矿区首先处理氧化矿,给大规模开发该矿创造条件,也符合国家提出的探采结合政策。
第二节矿床地质一、地质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有中奥陶组、铜山组、多宝山组、上奥陶统裸河组、爱辉组和下志留统黄花沟组及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矿区内比较明显的构造形迹有:华力西期构造旋回之北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
燕山期旋回的东西向构造。
西北向构造区内基础构造,它即是容矿构造又是导矿构造,北东向构造是导矿构造,东西向构造为成矿后构造。
岩浆岩主要有加里东中期的喷出岩和华力西中-晚期的侵入岩。
加里东中期的喷出岩主要是多宝山组中的安山岩和英安岩。
华力西晚期有侵入岩,主要为石英闪长岩、更长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斑岩。
另有与侵入岩伴生的闪长玢岩、细晶闪长岩等。
二、矿床特征多宝山矿区内斑岩型铜矿床,位于多宝山倒转背斜的倾没端,受北西向弧形断裂和交叉构造控制。
矿床由4个矿带215个矿体组成。
其中主矿体14个,以3号矿带Ⅹ号矿体最大,占总储量的73.4%;其次为1号矿带的Ⅳ号矿体,占总储量的9.7%。
Ⅹ号矿体长1400m,宽23-34m,延300-1000m,呈北西-南东向作弧形展布。
Ⅳ号矿体长850m,最大厚度200m,延深大于850m,倾角75°。
主矿段位于片理化的蚀变花岗闪长岩中,在花岗闪长岩中铜矿储量占90%以上。
矿体出露地表标高为570~490m标高之间。
4个矿带均位于绢云母化带中。
矿带与绢云母化、片理化关系极为密切。
1号矿带位于斑岩体和钾化带的下盘;3、2和4号矿带位于斑岩体和钾化带的上盘;三者由北西向南东依次呈右列式雁行排列。
矿体在矿带中呈不规则状、扁豆状或似板状。
大多数矿体中间厚大,品位较高,向两端和向下大都变分板尖灭。
矿区位于寒温带,年平均降雨量少,冰冻期长,加之地下水不丰富,所以地表矿石氧化矿石(氧化铜/总铜>30%)所占比例较小;矿床的主体是原生硫化矿石。
但由于矿体规模大,就氧化矿的绝对量来说还是可观的,可以作为规模开采氧化矿的原料基地。
氧化带特征:在距地表以下数米到三、五十米的范围内,常形成一些发育不完全的风化淋滤带和次生氧化富集及次生硫化富集现象。
风化淋滤带,出露于地表或地表以下至30米以上地段。
带内金属硫化物或部分氧化,或完全氧化。
岩石呈灰白色,仅留下矿物淋失空洞;有的有褐铁矿、水针铁矿及不同发育程度的孔雀石、兰铜矿、赤铜矿、黑铜矿等。
拟首采的Ⅳ号矿体,其氧化带开发深度一般在25m左右,个别可达30m。
氧化矿石以表生矿物为主,其矿物有赤铜矿、褐铁矿、兰铜矿、黑铜矿、赤铁矿等。
矿体的围岩及夹石主要为绿泥石化绢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青盘化的花岗闪长岩,其次为细晶闪长岩。
第三节水文地质矿区位于山坡地段,南东高北西低。
矿体出露地面标高560~515m,附近最低侵蚀基准面512m。
约三分之二的储量位于浸蚀基准面以下,前期露天开采氧化矿大部分在浸蚀基准面以上。
区内的气候寒冷,历年最高气温31.5℃,最低气温-37℃。
年降雨量531-586mm,发量869-990mm。
矿体一带,仅风化裂隙带中赋存有风化裂隙水。
风化带底界埋深一般20-50m,最大60m。
含水层厚度一般为10-40m,平均厚度26.58m,潜水位埋深2-20m,地形高处相对浅些,低处水位埋藏较深。
风化带以下深部岩层或岩体,节理不发育、不含水。
露天开采采场地表水为暴雨汇入量和地下水渗入量。
由于采场面积较小,可采用机械排水。
第四节矿床储量铜钼矿石的储量计算工业指标按上述工业指标,经计算,多宝山矿床付量见表2-1 表2-1 经多年地质工作现已查明矿床规模和矿体赋存规律,圈定了矿带、矿体边界,深部基本控制;矿石质量已基本查清。
属大型品位不高的斑岩铜矿。
可作为大规模开采的铜原料基地。
同时要综合回收钼、金以及铂元素的其他金属以提高开发该矿床的经济效益。
第三章采矿第一节开采方式的选择本矿床氧化矿位于矿体上部,大部直接出露地表,部分复盖较薄的土岩层,氧化带深度一般小于25m,最大深度30或40m,适宜露采,因此选用露天开采方式,技术简单,经济合理。
第二节开采范围和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根据黑龙江省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调查所提供的资料,矿区矿石量如下:根据电积厂年产1000t电解铜的要求,并留有适当发展余地,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为矿石26t/a生产年限按15-20年计算,相应圈定露天开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