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1)点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器;

2)线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3)面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器;

P3

(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

(2)常闭型(NC),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P4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

(1)四线型: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

(2)两线制:

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

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

两总线制。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

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P8

红外探测器

凡波长位于0.78μm~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

P9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采用被动式之称。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cm

P11

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单波束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它是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P15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主要优点:无串扰。由于它是以被动式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一室内安装无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不应将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探头对准任何温度会快速改变的物体,特别是发热体。

P16

开关式探测器

磁控开关:使用时可将干簧管不见安装在固定的门框或窗框上,而将永久磁铁部件安装在活动的门或窗上

P17

振动探测器

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等多种类型

P18

双技术探测器

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两种探测器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想与”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两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 Infrared)两种探测技术

P19

玻璃玻碎探测器

1)声控型单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2)声控—振动型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3)次声波—玻璃玻碎高频声响双技术玻璃玻碎探测器

P21

泄露电缆探测器

泄露同轴电缆兼有传输线和收、发天线的功能。

工作原理:系统由平行埋在地下的两根电缆组成。一根泄露同轴与发射机相连,向外发射能量。另一根泄露同轴电缆与接收机相连,用来接收能量。

P23

振动电缆探测器

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油库、武器弹药库等不易接入电源的场所安装。

P24

入侵报警控制器

主要功能:接收报警探测器送出的报警电信号;

启动报警控制器的报警装置,如警灯、警号等发出报警。

报警控制器对报警探测器和系统工作状态的控制:

P25

主要有以下五种工作状态:布防(又称设防)、撤防、旁路、24小时监控(不受布防、撤防操作的影响)、系统自检及测试状态

1)布防状态:

所谓布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布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进入正常警戒

状态。

2)撤防状态

所谓撤防状态,是指操作人员执行了撤防指令后,使该系统的探测器不能进入正常

警戒工作状态,或从警戒状态下退出,使探测器无效。

3)旁路状态

所谓旁路状态,是指操作人员对第N个防区执行了旁路指令后,该防区的探测器就

会从整个探测器的群体中被旁路掉。

P29

视频安装监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一般由前端系统(前端设备)、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终端设备)这三大部分组成

P30

.微光摄像机:此种摄像机可以工作在照度极低的环境中,如在月光、星光下甚至阴天的夜晚,其最低照度可达0.0001Lux

P31

非可见光摄像机:此种摄像机可以将在非可见光照射下的人眼看不到的信息转变为可见光图像。主要包括X射线摄像机,红外线摄像机和紫外线摄像机。

像素:CCD摄像器件的像素越多,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越清晰

图像的清晰度(TVL):又称为水平解析度,是摄像机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指标,通常用电视线(TVLine――TVL)来表示。它的数值除与摄像器件及镜头的质量有关外,还与摄像系统的频道宽度直接相关,一般频道宽度增加1MHz,清晰度将增加80TVL。摄像机的灵敏度(最低照度):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Lux的数值越小,摄像机的灵敏度就越高。

信噪比(dB):信噪比是指摄像机输出图像信号的信号与噪声之比。

P33

C型镜头(附加接圈后)与CS型镜头都可以安装在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但CS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型接口的摄像机上。

P34

镜头的作用是把被摄景物准确成像在摄像器件的靶面上,并构成一幅清晰的光学图像,以便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后期信息处理。

P35

焦距,选择镜头时,应根据摄像机与被监控目标的距离和目标物的大小来选择镜头焦距的尺寸。

线放大率,景物在摄像器件上成像的大小,与物距、焦距和景物的大小有关。当焦距f固定时,物距越小,成像尺寸越大。

P36

设镜头的有效进光孔径为D,焦距为f,则相对孔径=D/f

P37

变焦距镜头:焦距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

三可变镜头:镜头的光圈、焦距和聚焦均可人为调整。

P38

变焦距镜头(ZoomLens)

变焦距镜头是指焦距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变的镜头。利用这种镜头,可以在摄像点不移动的情况下,通过缓慢或快速地变化焦距,获得不同视场角、不同画面大小,主题物成像大小不同的视频图像。在监视区域内,要想实现既能进行大视场的观察,又能进行局部场面的特写就必须使用变焦距镜头。

变焦距镜头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变焦比,它等于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

一般防护罩的功能是防尘、防雨雪风霜、自动调节温度等,根据需要,还可以附加防爆、防砸、防腐蚀、防冲击、放烟雾、防辐射等一些特殊功能。

P39

一般应根据值班人员的观察距离,即控制控制台与电视墙的距离来选择监视器的屏幕大小,通常规律是观察距离为监视器屏幕对角线尺寸的4~6倍为适宜。

视频分配器用来将一路输入分配为多路同样的视频信号输出,对输入视频信号按照需要进行电压幅度放大或功率放大,并对远距离传输来的视频信号进行视频补偿。

P40

将多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经模/数转换,并经适当比例压缩后存入帧存储器,在经过数/模转换后把几个画面按同样的比例压缩在一个监视器的屏幕上,在不同的部位进行显示,同时有的画面分割器还带有内置顺序切换器的功能。

P45

视频矩阵切换器:它采用单片机控制,具有多路视频输入和多路视频输出,可根据需要将任何一路的摄像机输入图像切换至任意一路的输出监视器上进行显示,操作灵活方便。

通信功能:矩阵主机具有标准的通信接口,如RS-232,RS-485,RS-422等,通过这些接口主机可以与配套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

P46

按控制信号的传输方式不同可分为有线传输控制方式和无线传输控制方式。

P48

视频信号与控制信号就可以以频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中做双向传输。

P49

解码器接收视频矩阵切换/控制主机发出的控制信号,实现对云台,镜头等设备的控制。P51

智能化数字硬盘录像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硬盘录像系统)是指以计算机硬盘为图像录媒体,集成画面分割、切换、云镜控制、录像、网络传输、视频报警及报警联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监控系统。

P52

数字监控录像系统总体结构

其中图像记录部分采用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利用硬盘录像,使图像的记录、重放、检索、管理等更加灵活便捷。

基于PC机的计算机多媒体方式数字监控录像系统,主要特征表现在:

(1)PC机的多媒体监控主机,综合了视频矩阵、图像分割器、录像等众多功能,使系统结构大为简化。

(2)由于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远程网络监控不受距离限制

(3)由于采用大容量磁盘列阵存盘器或光盘存储器。可以节省大量的磁带介质

P58

出入口控制系统的功能为对人员的出入进行管理,保证授权出入人员的自由出入。限制未授权人员的进入。对于强行闯入的行为予以报警。并可同时对出入人员代码、出入时间、出入代码等情况进行登录与存储。从而成为确保安全区域的安全,实现智能化管理的简便有效的措施

P59

(1)掉电时可出入方式。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开锁状态,从而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出入。

(2)掉电时安全方式。这类锁具在电源故障时处于锁住状态,即在紧急情况下仍能保证安全。大多数出入口控制系统适合于这种方式。

P67

人体特征识别系统是建立在每人所具有的一些独一无二的生物特征的基础上的。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这类设备可实现对手型、笔迹、视网膜、指纹、语音和其它许多特性的识别。

P68

虹膜识别技术是基于自然光或红外光照射下,对虹膜上可见的外在特征进行计算机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P83

防爆安全检查设备按实用技术的不同可分为X射线检查设备、中子探测设备、四极矩谐振分析探测设备、质谱分析设备、毫米波探测设备、金属探测设备等。

P90

直击电――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路应采取雷电防护措施,设置适配的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安全防范系统的信号线,控制线,在进出建筑物的设备接口处,宜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建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在高山岩石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000欧姆每米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Ω。

P97

摄像头侧spd的接地端,可连接到云台金属外壳的保护接地线上,云台金属外壳保护接地端连接至接地网上,spd的接地线长度应≤0.5m。

P99

视频传输线,信号控制线,入侵警报信号线在进入前端设备之前或进入中心控制台前应加装相应的电涌保护器。

S型等电位连接网只允许单点接地

P102

有技防系统,物防系统,人防系统和管理系统,四个相互区别和相互作用的系统间有机的结合起来完成安全防范任务的综合体

使“技防”,“物防”,“人防”三者有机结合

一个良好的防范系统必须做到“两快一长”。所谓两快,“第一快”是报警实时准确,响应速度块,报警信息及时传达到位快。这一快为技防运行,操作速度快:“第二快”是警力出击迅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报警现场,搜索擒拿行为快:而“一长”是物防层次多,抗击破坏

阻挡入侵能力强,最终体现为延迟入侵的时间长。只有达到了“两快一长”的效果,才能达到“三防的有机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防范效果。”

P119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规定:一级安全防范工程申请立项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由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编制:二,三级安全防范工程立项前,必须有设计任务书,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也可请设计单位代编。

P121

工程设计任务书是依据性文件

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时安全防范工程建设总体设计的首要的环节,它的确定,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依据。

1立项的依据2招标与评标的依据3工程设计的依据4工程审核的依据5工程验收的依据P124

设计任务书“可由建设单位自行编制,也可由设计单位代编。“

P126

在申报审核的设计任务书中,违反工程程序的做法,是屡见不鲜的,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比如:有的设计任务书中,对器材,设备的要求,提出很具体:哪个国家生产的,具体型号和数量都很明确。这种做法是不妥的,是违反了工程程序的,也是对设计单位不信任的一种表现。选定器材,设备的型号和数量,是要通过现场勘查,从实际需要出发,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工程的优化设计,把所选用的器材,设备,反映在设计方案中,这是设计人员的职责。

P135

(二)现场勘查的是工程技术设计的基础

1、确认其防护目标的风险等级,这是现场勘察的核心,是设计的重要依据。因为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是对应的。

2、确定纵深防护体系

3、周界-监视-防护-禁区

P140

防护区-允许公众出入的防护目标所在区域。

禁区-贮存、保管防护目标的库房、保险柜、修复室和其他不允许公众出入的部位。

P142

要进行的现场环境勘察的项目和内容如下:

1、室外的调查

2、室内的调查

3、热源的勘察

4、照度的勘察

5、干扰源的勘察

P143

现场作业面的勘察

P147

现场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甲、乙双方要密切协作

P166

设计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系统总配置、系统工作原理、系统功能、系统技术指标

设计依据主要包括:第一是工程设计任务书;第二是现场勘查记录;第三是通用标准;第四

是文博系统标准(多选)

P170

为了保证漏报警指标为0,在现场环境条件下,探测率(设计值)为100%

入侵报警系统(声音复核)备用电源容量: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8h;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000h

P171

指标的作用

系统工程技术性能指标,除反映工程总体质量和防范效果外,在工程设计中还发挥着以下作用:是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的依据(填空)

P173

在一般情况下,多是由下列系统构成的:(多选)

(一)入侵报警系统

(二)声音复核系统

(三)图像复核及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四)对讲系统

(五)门禁系统

(六)电子巡查系统

(七)传输与网络系统

(八)主控系统

(九)电源与备用电源的配置

(十)中心控制室

(十一)可视对讲系统

(十二)停车场安全管理系统

P175

系统工程原理图的主要作用是(多选,四条)

(一)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和依据

(二)是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依据

(三)是工程审核的重要内容,是评估的重要参考

(四)是工程竣工进行初检

P181

根据国家有段规定,所有建设项目,设计必须有概算,施工必须有预算,竣工必须有决算

P189

施工现场如在室内进行时,应在主体工程完毕、内装修开始或已有本系统工程的各类预埋管道(已经过验收)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施工

P190

电线管路的弯曲处,弯曲半径应符合:明配时,一般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如只有一个弯时,可不小于管外径的4倍

管槽敷设工程用的金属附件均应用镀锌制品或刷防腐漆

P191

金属软管引入设备时,不得利用金属软管作为接地导体

P192

硬塑料管适用于室内或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P193

普通线缆的铺设应是、遵守下列规定: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导线,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电压低于65V的回路除外)(不对)

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

直埋电缆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低于1m;

P195

传输图像信号用的电缆线,也即特性阻抗为75Ω的同轴电缆。我国的此类电缆型号主要有SYV-75-5、SYV-75-7、SYV-75-9、SYV-75-12等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15倍

P197

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P220

影响蓄电池寿命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温度,一般电池生产厂家要求的最佳环境温度是在20~25℃之间

定期充电放电,一般每隔2~3个月应完全放电一次

P222

经常检查报警探测器的探测防伪是否被移动。如被移动可能会造成漏报或误报

P223

架空线缆杆路应每月进行一次巡视,在刮风下雨和大雪后应随时检查。

P236

采用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小于1Ω,单独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资料编辑:中国安防行业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9228667.html, 一、前言 所谓“安全防范”是指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的防盗、防火、防破坏等的安全手段与措施。显然,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即通过防范的手段实现安全的目的。 安全防范广义地说,由物防、人防、技防三个部分组成: 1、物防 物防就是物理防范,由能保护所防护的目标的物理设施构成。如防盗门、防盗窗、铁柜等。其主要作用是阻挡罪犯入侵和推迟其作案的时间。 2、人防 人防就是人力防范,由保安人员和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警情的公安干警组成。 3、技防 技防就是技术防范,由能探测、传输、识别、控制、报警、显示与记录等技术设施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能发现罪犯,并能迅速将信息传送到指定的地方,如保安或公安的警情中心等。 物防、人防与技防是互相补充的。如物防、人防需技防来补充;技防手段不足要靠物防、人防来完善。值得一提的是,物防、人防、技防三者是否有机结合,其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严格管理。如果没有管理与制约也是不行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安全防范”,实际上主要是指技防,即“安全技术防范”。因为只有利用现代科技的设施才能使安全防范最为安全、可靠、有效。 随着光电技术、微电子、微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系统已由传统的模拟式而走向高度集成的小型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由于图像的数字化解决了数据压缩的问题,因而可使安全防范与现代的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即安防信息可以利用各种网络来传送,使安防系统成为一种可以无所不到的非常灵活的系统。今后,电视监控、探测报警与出入口控制(即门禁系统)将整合为一体,而成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安防系统。 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结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与设施及相关的光电、电子、微机、网络等产品与设施所组成的光电系统。它主要包括电视监控、探测报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1)点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器; 2)线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3)面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器; P3 (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 (2)常闭型(NC),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P4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 (1)四线型: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 (2)两线制: 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 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 两总线制。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 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P8 红外探测器 凡波长位于0.78μm~1000μ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 P9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db31 294-2019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9版)

db31 294-2019 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2019版) DB31/294-2017 为加强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上海市局技防办组织相关单位对上海地方标准DB31/294-2003《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进行修订,现经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修订版DB31/294-2017《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发布。该标准,将从2017年5月1日开始执行,即从5月1日开始对上海市住宅小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将按新标准执行。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以下简称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要求,是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和验收的基本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的小区、单幢(多幢)独立住宅楼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已建小区、住宅楼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改建、扩建应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20815-2006视频安防监控数字录像设备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303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43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50394入侵报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2174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GA/T72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644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 GA/T669.1城市监控报警系统技术标准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GA/T678-2007联网型可视对讲系统技术要求 3术语与定义 GB/T21741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基本组成 小区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由周界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室内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实体防护装置以及小区监控中心组成。其中出入口控制系统由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和识读式门禁控制系统组成。 5系统技术要求 5.1基本要求 5.1.1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应与小区的建设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 5.1.2小区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程序应符合GA/T75的规定,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原那么、设计要素、系统传输与布线,以及供电、防雷与接地设计应符合GB50348—2004第3章的相关

精选范文--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知识 第一节安全技术防范概述 一、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 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两种安全理念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

即有明显认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 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职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Prevention&CrimePrevention)这个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Prevention和CrimePrevention 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容。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谓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综合安全理念,就是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绝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执法部门内部的

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预防和制止盗窃、抢劫、爆炸等治安事件的活动。它可以说是安全防范的定义,也可以说是安全防范的业务范围。 第一节介绍了我们面对的危险(威胁),分为三个大类:自然灾害、系统失效和人的非主观故意造成的事故、人的主观故意(恶意)造成的事件。事件又可分为恐怖活动和治安事件,传统的安全防范就是针对治安事件的,或者说是为局部的、微观的生命财产的保护。可以安防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产生于此。同时、我们强调安全技术的共性,其实、安全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许多基本的、相同的技术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就构成了各种行业的安全体系,因此我们在进行技术研究和学习时,应该跳出上述范围的界限。 安全防范主要是针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根据具体的安全需求,有不同的形式,可以由人力来完成,也可以采用各种物理设施、技术设备和系统来实现,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共同来实现防范的目的。安全防范可以是单次的、临时的行动,它需要一定技术支持和保障,也可能是长期运行的体系,这就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技术系统作为基础。 通常、根据实现防范的基本手段,安全防范分为“人防”、“物防”和“技防”三种形式。 1、人防是一个最古老、最基本的防范手段 我国治安管理部门在这方面,创造和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如治安联防、群防群治、社区的综合管理及安全教育等。在当前强调技术防范、加强技防系统建设的形势下,坚持这些有益的经验仍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保安业向社会提供各种有偿的服务主要还是人防方面的,但它也不是单纯的提供人力的服务,也要借助和依靠必要的技术装备和系统。比如运钞业务除提供人员外,还需要专用车辆、人员防护和武器等,运钞的过程要有定位、通信及监控系统作保障。单纯人力的防范已不能适应当前治安形势的要求,没有人防的系统也不会是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 2、物防是安防体系的基础 采用适当的物理设施来提高系统整体的防范水平,是安全防范系统必须考虑的。所谓物防是指相对永久的固定设施和提高系统抗冲击能力的设置和设备。物防可以说是技术防范系统的基础条件和有机的组成部分。目前、小区的封闭化管理、加强建筑本身和周界设施的防冲击能力都是物防的新的形式。其实、物防设施很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包括它的设计(墙体结构与抗冲击的关系等)。许多物防设施与技防设施结合在在一起(保险柜),或成为技防的一部份(出入系统的锁定机构)。 物防是安全防范系统中有效、经济的加固措施,对于可以相对准确预测的危险(防范目标),通过稳定(相对固定)的设施和手段是最合理的防范。如门、墙、锁、柜等,都有预先切断入侵信道,或增加系统抗冲击(机械力破坏)的能力。 3、技防成为安防系统核心是科技强警的必然 利用高新技术产品和技术系统来构筑安全防范系统是当前安全防范的一个主要趋势。是科技进步和发展的必然,也是不断上升的安全需求和治安形势的要求(高技术犯罪、发案率上升)。安防系统在不同历

GB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doc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概述 二、内容简介 三、条文、条文说明及解释 一、概述(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二)标准的属性、级别及其在安防标准体系中的地位 (三)《规范》主要内容的确定及章节设置 (四)与相关标准的比较和协调关系 (五)《规范》的主要特点及实施后的效益分析 (六)《规范》贯彻实施中今后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是我国安全防范领域第一部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该规范总结了我国安全防范工程建设2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是一部既具有实践性、适用性,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 该规范对安全防范工程的现场勘查、工程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各个环节都提出了严格的质量要求,较好地贯彻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对我国安防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该规范的贯彻实施,对于确保安防工程的质量,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安全防范工程设计、高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普通风险对象的安全防范工程设计、安全防范工程施工、安全防范工程检验、安全防范工程验收。 该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共有8章,36节,384条,501款。其中9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帮助读者较全面地了解该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必要对规范编制过程中的有关问题予以介绍。 (一)制定《规范》的背景及编制过程 1.立项背景 安全防范工作是公安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安全防范行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产业。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安全需求的全面增长,特别是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时规划建设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已成为安防业和建筑业的共同需求。和消防安全系统一样,技术防范系统是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安全的重要防范设施。与消防系统工程不同的是,我国消防工作上有消防法,下有一系列配套的消防产品标准和消防工程标准,消防工程的建设一直被纳入工程建设的计划管理之中,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工程的建设,由于起步较晚,法规尚不健全,一直未能正式纳入国家工程建设的计划管理之中,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安防事业的发展。 TC100成立十多年来,已先后制定了4项关于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行业标准、两项关于安防工程设计规范的国家标准和三项安防工程管理的行业标准。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产品标准与工程建设标准分属于两个标准体系,标准的主管部门也不同,而TC100以前制定的上述标准,基本上是按照产品标准的模式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公安部技术监督委员会批准、发布的,标准的内容、格式不符合工程建设标准的相关要求,未纳入国家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也未得到建设部的批准和认可。因此,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 当前,我国安全防范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除生产研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企业外,从事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的企业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智能建筑业的迅速兴起,社区安防工作的迫切需求以及国家重点要害部门、重点要害部位安全风险的加

安全防范考试试题全完整版

安全防范考试试题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卷(基础知识题) 一、填空 1.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技防。 2.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探测、延迟、反应。 3.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是以入侵报警子系统为核心,以电视监控子系统的图象复核和通信、指挥子系统的声音复核为补充,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巡逻保安力量为基础,以其它子系统为辅助,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点、线、面、空间防范相组合的有机防控体系。 4.工程商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若建设方无能力编制工程商可代为编写,但必须经建设方盖章签字确认。 5.技防系统中心控制室的防护级别应和系统保护区域的最高级别相同。 6.技术验收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技术要求。 7.施工验收主要验收工程施工质量,包括设备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 8.资料审查是指审查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的验收图纸的编制质量(准确性、规范性)和工程实际的符合度。 9.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后,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写出整改落实措施,并经建设单位认可。 10.验收不通过的系统不得交付使用。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提出的问题,抓紧落实整改后再进行验收。 11.工程商应依照合同有关条款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12.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选用的报警设备、部件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并经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国家实行强制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有认证标志。 13.技防系统调试开通后,应至少试运行一个月,并由建设单位记录运行情况。

安全防范系统

安全防范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紧急报警系统、电子巡更系统 3.1视频监控系统 3.1.1系统功能说明 视频监控系统对重要场所进行全天候监视录像,及时了解和监视各个场所的动态情况。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网络摄像机、数字解码器、数字存储、光纤网络传输、集中管理的方式。 摄像机的视频图像进入位于一层消防安防控制室(其中财务室监控单独存储)以单画面形式进行视频图像资料的记录及存储;并由其完成图像资料的检索及回放。回放有图像位置、时间等(中文)信息;能保证不少于30天时间的录像资料保留以备查验(全帧录像),录像资料可以提取并转移存储至另外计算机,系统。 3.1.2系统建设要求 1、本系统主要设备应采用同一品牌产品,确保系统一致性,整个系统互通互控性好,完全兼容。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闭路监视图像质量按五级操作制评分标准评定。 2、所有摄像机应具有逆光补偿措施,以适应各种应用场合摄取满意的图象。电梯轿箱内的碟式摄像机应考虑抗干扰措施,电梯井道的随行电缆由电梯厂家提供,不在本次招标范围。 3、摄像机电源由消防安防控制室UPS集中引至各楼层交接箱分配供给,楼内线缆通过桥架敷设,室外部分单独埋管敷管。室外弱电管网结合土建、景观现场调整。 4、所有设备基础、预埋件,洞孔封堵等都在招标范围。 5、室外设备要做防雷接地处理,所产生的费用应包括投标总报价中。 3.1.3参考品牌 摄像机:金三立、红苹果、美电贝尔 显示器:TCL、创维、王牌 交换机:H3C、中兴、华为 要求:摄像机、编解码器、存储、矩阵、管理平台要求统一品牌 3.1.4系统清单

参照“招标工程量清单(办公部分)” 3.1.5设备性能要求 130万像素红外枪式摄像机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合同书

合同编号:[星灵合字 2010-0101号]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 合 同 书 签定地点: 签定日期:二0一0年月日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合同书 建设单位(甲方): 承建单位(乙方):泸州星灵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本合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 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二、甲方委托乙方设计、施工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工程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 2、工程内容:双方确定的方案(视频监控系统的材料、设备提供、综合 布线、施工、安装、调试及服务) 四、工程造价 本工程按双方确认的设计方案视频监控系统内所有内容实行包干价,在工程量无增减的情况下工程包干总价为¥元(大写:)。 五、工程项目实施 每个项目实施须随着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同步进行。项目经理要严格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并认真执行,要求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服从甲方的协

调管理。 完成公共线路部分后应立即进行技术参数测试,以避免极为复杂的 公共线路工程返工,为楼层、室内布线进场打好基础。 公共线路完工后,应立即进行室内布线,并同时对已具备安装条件的部分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六、竣工验收: 合同签定后,乙方进场施工,预计工期 20 天。该系统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由乙方通知甲方组织人员按双方确认的设计方案内容及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测试、验收,各系统运行正常,甲方在乙方的验收证书上签字。 工程竣工后,提交工程竣工资料一式两套,会同甲方一同参加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七、结算方式: 七、结算方式: 本工程由乙方全额垫资,合同签定后,乙方施工队伍及材料进场施工,待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3日内,由甲方向我公司一次性支付工程款总额的95%¥元;工程款余额5%作为系统质保金,质保期间乙方按合同约定履行售后承诺,质保期期满3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元。 八、甲乙双方责任及义务: 甲方责任: 1、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用电的方便; 2、负责施工中与各工作的协调;

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资格证申请书

证书编号: 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申请书 申请单位:(盖章)办公地址:邮政编码: 法人代表:(盖章)联系电话: 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填报日期:受理编号:

广东省公安厅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制 填写说明 一、此申请书由申办资格证的单位如实填写,内容要真实完整。 二、部分栏目填写说明: 1、“证书编号”及“受理编号”由技防管理部门填写; 2、“单位名称”指申请资格证的企业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合法名称; 3、“主管机关”指企业的行政隶属主管部门; 4、“企业性质”指全民、集体、个体、合资、独资及股份制等; 5、“负责人”指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经理)、厂长等; 6、“申请范围”指申请从事何种类型的技防工程资格; 7、“申请等级”指资格证的等级,分一级、二级、三级和未定级四种; 8、“机构设置情况”应以框图形式表示企业的部门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三、企业在申办资格证时,应提交以下10类材料(相关材料需提供扫描件): 1、《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资格证申请书》; 2、申请报告; 3、工商营业执照(扫描件); 4、单位简介; 5、营业场所房产证明(或租赁协议)(扫描件); 6、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技防系统从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职称证书、身份证、劳动合同(扫描件); 7、主要系统设备、检验仪器明细表; 8、系统质量管理制度(扫描件); 9、系统维护与维修保养服务措施(扫描件); 10、技防系统业绩报告(含合同、系统决算清单、验收报告)(扫描件); 领取证件时,需提供扫描件的原件,验证后退回。 四、填写内容不完整,申报材料不齐全或有弄虚作假行为的,不予审理。

安全技术防范概述

安全技术防范概述 一、安全防范基本概念 安全防范的一般概念 根据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安全,就是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事故;所谓防范,就是防备、戒备,而防备是指作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受害,戒备是指防备和保护。 综合上述解释,是否可以给安全防范下如下定义: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两种安全理念 中文所说的安全,在英文中有Safety和Security两种解释。牛津大学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Safe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平安、稳妥,保险(锁)、保险(箱)等;而对Security一词的主体解释是:安全、无危险、无忧虑,提供安全之物,使免除危险或忧虑之物,抵押品、担保品,安全(警察)、安全(部队)等。 实际上,中文所讲的安全是一种广义的安全,他包括两层涵义:一指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它对应英文中的Safety,其二是指社会人文性的安全,即有明显认为属性的安全,它与Security相对应。自然属性或准自然属性的安全的被破坏主要不是由人的有目的参与而造成的;社会人文性破坏,主要是由于人的有目的的参与而造成的。因此,广义的讲,安全应该包括Safety和Security两层含义,而我们常常说的安全防范主要是指狭义的安全Security,国外通常叫“保安”。 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安全防范的本职内涵 在西方,不用“安全防范”这个词,而用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Loss Prevention & Crime Prevention)这个概念。就像中文的安全与防范连在一起使用,构成一个新的复合词一样在西方,Loss Prevention和Crime Prevention也是连在一起使用的。损失预防与犯罪预防构成了Safety/Security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国外,Loss Prevention通常是指社会保安业的工作重点,而Crime Prevention则是警察执法部门的工作重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与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说,损失预防和犯罪预防就是安全防范的本质内容。 综上所述,安全防范既是一项公安业务(警察执行部门),又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和社会经济事业。它们的发展和进步,既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又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大公共安全理念 所谓大公共安全理念,就是综合安全理念,就是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时时安全、处处安全的综合性安全服务。所谓社会公共安全服务保障体系,就是由政府发动、政府组织、社会各界(绝不是公安部一家、更不是公安部执法部门内部的某一机构)联合实施的综合安全系统工程(硬件、软件)和管理服务体系。公众所需要的综合安全,不仅包括以防盗、防劫、防入侵、防破坏为主要内容的狭义“安全防范“,而且包括防火安全、交通安全、通信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体防护、医疗救助防煤气泄漏等诸多内容。 二、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 安全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部分,安全防范行业是社会公共安全行业的一个分支。就防范手段而言,安全防范包括人力防范、实体(物)防范和技术防范三个范畴。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合同书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合同书 建设单位(甲方): 承建单位(乙方):泸州星灵安防工程有限公司 一、本合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四川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 二、甲方委托乙方设计、施工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工程 三、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 2、工程内容:双方确定的方案(视频监控系统的材料、设备提供、综合布线、施工、安装、调试及服务) 四、工程造价 本工程按双方确认的设计方案视频监控系统内所有内容实行包干价,在工程量无增减的情况下工程包干总价为¥元(大写:)。 五、工程项目实施 每个项目实施须随着该项目的建设过程同步进行。项目经理要严格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并认真执行,要求每一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服从甲方的协调管理。 完成公共线路部分后应立即进行技术参数测试,以避免极为复杂的 公共线路工程返工,为楼层、室内布线进场打好基础。 公共线路完工后,应立即进行室内布线,并同时对已具备安装条件的部分系统设备安装调试。

六、竣工验收: 合同签定后,乙方进场施工,预计工期20天。该系统所有设备安装调试完毕,由乙方通知甲方组织人员按双方确认的设计方案内容及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测试、验收,各系统运行正常,甲方在乙方的验收证书上签字。 工程竣工后,提交工程竣工资料一式两套,会同甲方一同参加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 七、结算方式: 七、结算方式: 本工程由乙方全额垫资,合同签定后,乙方施工队伍及材料进场施工,待本工程竣工验收合格3日内,由甲方向我公司一次性支付工程款总额的95%¥元;工程款余额5%作为系统质保金,质保期间乙方按合同约定履行售后承诺,质保期期满3日内一次性支付给乙方¥元。 八、甲乙双方责任及义务: 甲方责任: 1、向乙方提供施工场地、用电的方便; 2、负责施工中与各工作的协调; 3、负责工程的竣工验收组织工作。 4、甲方已确认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甲方如有变更应出式书面通知乙方,如涉及相关的经费由甲方负责。 乙方责任:

2020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题大全

2020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题大全 安全技术防范考试试卷(基础知识题) 姓名 一、填空 1.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防范手段:人防、物防、技防。 2.安全防范的三个基本防范要素:探测、延迟、反应。 3.在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是以入侵报警子系统为核心,以电视监控子系统的图象复核和通信、指挥子系统的声音复核为补充,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和巡逻保安力量为基础,以其它子系统为辅助,各子系统之间既独立工作又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的,点、线、面、空间防范相组合的有机防控体系。 4.工程商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有建设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若建设方无能力编制工程商可代为编写,但必须经建设方盖章签字确认。 5.技防系统中心控制室的防护级别应和系统保护区域的最高级别相同。 6.技术验收检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或公共安全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和设计任务书或合同提出的技术要求。 7.施工验收主要验收工程施工质量,包括设备安装质量和管线敷设质量。 8.资料审查是指审查设计施工单位提供的验收图纸的编制质量(准确性、规范性)和工程实际的符合度。 9.验收通过或基本通过后,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写出整改落实措施,并经建设单位认可。 10.验收不通过的系统不得交付使用。设计、施工单位应根据验收结论提出的问题,抓紧落实整改后再进行验收。 11.工程商应依照合同有关条款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大纲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 12.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选用的报 警设备、部件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并经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国家实行强制认证的产品,必须经过认证并有认证标志。 13.技防系统调试开通后,应至少试运行一个月,并由建设单位记录运行情况。 14.施工图的绘制应认真执行绘图的规定,所有图形和符号都必须符合公安部颁布的“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的规定,以及“工业企业通讯工程设计图形及文字符号标准”。 15.入侵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执行,所选用的报警统设备、部件均

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P1 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由报警探测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组成。 P2 1) 点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个点,如开关式探测 器; 2) 线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 测器; 3) 面控制型探测器一一警戒范围是一个平面,如振动式探测 器; P3 (1)常开型(NO,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

零,该防区报警 (2)常闭型(NQ,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该防区报警 P4 按探测器与报警控制器各防区的连接方式不同来分 ( 1)四线型:两个接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两个接供电输入线 ( 2)两线制: 探测器本身不需要供电; 探测器需要供电时,既然、接入防区的探测器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输入线是共用的; 两总线制。需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与供电线是共用的。 P6~7 由于雷达式微波探测器基本原理与多普勒雷达相同,因而才有雷达式之称。 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10GHz左右或24GHz 左右,微波的波长约为3cm左右或1.2cm左右。 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主要缺点及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1 ) 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会活动的物体,如门窗、窗 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2) 微波探测器不应对准日光灯,水银灯等气体放电灯光源。 3) 当在同一室内需要安装两台以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 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红外探测器 凡波长位于0.78卩m~1000y m之间的电磁波都属于红外波段 P9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主动式红外探测器是由发射和接收装置两部分组成。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一道人眼看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易产生误报警。 P10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 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因此采用被动式之称。 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长范围是8~14cm P11 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单波束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它是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试题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管理试题 1、防盗报警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防盗报警系统主要由前端的入侵探测器,信号传输线(有线与无线), 中心控制室的报警控制器(报警主机)以及报警显示设备(报警部位的显示和声光显示等)等共同构成。 入侵探测器目前有各种原理制作而成,常见的有被动红外探测器、主动红外 探测器、超声探测器、微波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等。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外来的入侵者进行移动或震动探测,在布防状态下当有非法入侵者在布防范围内移动时,该处探测器便会向报警主机发出报警信号。 信号传输线的作用是传输前端探测器的信号,其传输方式主要有星型连接、 总线连接以及星型和总线混合连接等方式。 报警主机的作用是对前端探测器发出的报警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当报警主机经过对前端探测器进行逻辑判断认定是有人非法入侵时便会通过警笛和警灯发出声光报警,并通过电子地图显示报警的具体位置,同时通过联动设备联动其它智能系统(如电视监视系统等)。 2、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构成是什么?请绘制其系统组成图。 答:电视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的摄象机,信号传输线(包括视频传输线和控制信号传输线)以及后端监控中心内的矩阵切换主机、监视器和录象机构成。 3、常见的摄象机有哪几种?摄象机的主要参数值是什么?摄象机的镜头是如何分类的? 答:电视监控系统前端的摄象机主要有定焦距的黑白或彩色摄象机,和可变焦距、带云台的黑白或彩色摄象机;根据环境光照度的强弱还可以分为普通照度的黑白或彩色摄象机和低照度的黑白或彩色摄象机。

摄象机的主要参数指标如下: 清晰度:这是衡量一个摄象机输出的图象(清晰)程度的参数。一般用“水 平多少线”的线数表示。线数越多,表示所输出的图象越清晰。 最低照度:这是衡量摄象机灵敏度的一个技术参数。一般有LUG来表示。 这个数值越小,表示该摄象机的灵敏度越高。 CCD摄象机的成像尺寸:该参数一般为1/4、1/3和1/2寸。在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该尺寸越大其视场角就越大。 其它指标:逆光补偿(BLC)、自动增益控制(AGC)、电子快门、外同步输 入、丫校正等。有些摄象机可能不全具有这些指标。 摄象机的镜头一般分为固定焦距与可变焦距两种类型。其中可变焦距镜头同时还具有可变光圈与聚焦调整功能,故常将其称为三可变镜头或两可变镜头(自动光圈)。 4、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规模是如何划分的?哪些部门有明确的风险等级。 答:安全防范工程应确定其风险等级并根据其风险等级及工程投资额划分工程规模。工程规模分为三级: 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以上的工程; 二级工程:二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以,不足100万的工程; 三级工程:三级风险或投资额30万以下的工程; 风险等级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定。目前对金融系统、文博系统、国防军事部门都有明确的风险等级标准。 5、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证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必须严格遵照何种标准和要求完成安全防范工程的全过程? 答:从事安全防范工程的企业,其设计、施工的资质证书通常分为三个等级: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基本技术要求 1 应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是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建设、评审、检测、验收的依据之一。 本要求的技术内容适用于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前端图像采集由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组成的系统也适用于本标准。 2 定义 2.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的前端采集、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等采用数字设备组成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传输构成模式可分为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2 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经压缩、封包、处理,具有符合TCP/IP特征,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网络摄像机、模拟摄像机加编码器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2.3 非网络型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图像在前端采集后未经压缩、封包即传输数字信号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如:由SDI摄像机等相关设备组成的系统)。 3 总体要求 3.1 数字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符合下列规范及标准: GB 50198-2011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11-200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技术工程规范 GB/T 202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21050-2007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交换机安全技术要求GB/T 25724-2010 安全防范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 367-200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669.5-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第5部分: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 GY/T 157-2000 演播室高清晰度电视数字视频信号接口 GY/T 160-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 GY/T 164-2000 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GY/T 165-2000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 YD/T 1171-2001 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 1475-2006 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SMPTE 292M 串行数字接口高清电视系统 ISO/IEC 14496-10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VC)上海公安数字高清图像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V1.0) 3.2 系统中所使用的技防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其他相关技术标准、本市技防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技术要

最新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 求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第3部分金融营业场所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市金融营业场所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施工、检验、验收和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本市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证券、保险等金融营业场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7401 彩色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 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10408.3 入侵探测器第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 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第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G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 GB/T 10408.8 振动入侵探测器 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 GB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 GB17840 防弹玻璃 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A/T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 165 防弹复合玻璃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 GA/T 394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JR/T0003 银行金库 DB31/295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营业网点 金融机构开办现金出纳、有价证券交易和办理其他重要票据交易的金融服务场所。 3.2 自助银行服务网点(自助网点) 金融机构设立的客户可自行完成存款、取款、转帐和查询等金融服务的电子化无人值守营业网点。 3.3 现金业务库房 金融机构存放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金银等的场所。 3.4 现金自助服务设备 金融机构提供给客户用于自行完成存款、取款、转帐和查询业务的设备。设立在营业网点和自助网点以外的称为离行式单体现金服务设备。 3.5 远程安防监控系统(远程监控系统) 对分布在不同地区安防子系统所采集的图像、报警、人员出入等相关信息进行异地集中显示、记录、控制的系统。 4 系统设计和施工要求

2020年(安全生产)安全技术防范基础

(安全生产)安全技术防范 基础

1、壹个典型的入侵探测报警系统的组成:探测报警器、传输系统和报警控制器 2、点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壹个点,开关式探测器、按钮开关 3、线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壹条线,如主动式红外探测器 4、面控制型探测器:警戒范围是壹个平面,如振动探测器 5、常开型探测器:在正常情况下,开关是断开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闭合,回路电阻为零,该防区报警 6、常闭型探测器:再正常情况下,开关时闭合的,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开关断开,回路电阻为无穷大,改防区报警。 7、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各防区连接方式中,俩总线的概念:采用总线制探测器,报警每个防区的报警开关信号输出线和供电线时共用的。而且所有防区都只共用俩芯线。 8、雷达式微波探测器:雷达式微博探测器利用了微波的多普勒效应,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探测,起工作原理和多普勒雷达相似。目前常用的雷达式微波探测器的中心频率约为10GHz左右或24GHz 左右。 9、微波探测器的探头不应对准可能活动的物体,如门帘、窗帘、电风扇、排气扇或门,窗等可能会活动的部位 10、当在同壹室内需要安装俩台之上的微波探测器时易产生交叉干扰,发生误报警。 11、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组成:发射和接收装置俩部分 12、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从发射机到接收机之间的红外光束构成了壹道人眼见不见的封锁线,当有人穿越或阻挡这条红外

光束时,接收机输出的电信号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启动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 13、主动式红外探测器用于室外警戒时,受环境气候影响较大,以产生误报警 14、被动式红外探测器不需要附加红外辐射光源,本身不向外界发射任何能量,而是由探测器直接探测来自移动目标的红外辐射 15、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构成:单波束型被动式红外探测器采用反射聚焦式光学系统,它利用曲面反射镜将来自目标的红外辐射汇聚在红外传感器上 16、被动式红外探测器的无串扰的原因:由于它是以被动方式工作的,因此当需要在同壹室内安装数个被动式红外探测器时,也不会产生相互之间的干扰 17、常用的振动探测器有:机械式振动探测器、惯性棒电子式振动探测器、电动式振动探测器、压电晶体振动探测器、电子式全面型振动探测器 18、双技术探测器的概念:双技术探测器又称为双鉴探测器或复合式探测器,它是将俩种探测技术结合在壹起,以“相和”的关系来触发报警,即只有当俩种探测器同时或相继在短暂的时间内都探测到目标时,才可发出报警信号 19、微波—被动式红外双技术探测器采用了微波(Microwave)及红外线(PassiveInfrared)俩种探测技术 20、振动电缆探测器为无源被动式长线分布式探测器,很适合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