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顶空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液中乙醇含量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作业指南(飞行检查)

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司法厅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声明 本作业指南及相关材料内容仅供本次能力验证活动之用,未经组织方同意或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复制、传播或作为其它用途。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 作业要求 1.检查组 1.1 由2-3名技术专家(其中1名为组长)和1名司法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1.2 负责将待测样品带至被检查机构检查现场,并完成移交确认工作。 1.3向被检查机构宣布检查要求、注意事项、公正和保密性声明。 1.4按要求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并完成《现场检查表》(见第7页至第9页),并签字 确认。 2.待测样品 2.1待测样品共2份,每份样品约5mL。 2.2每份样品均为有一定乙醇含量的血液样品,且都含有1%的NaF成分。 2.3样品采用硬质塑料管密封分装,加以“血液样品”字样的安全标识,置于内装有冰袋的塑料泡沫盒内,避免在正常运输过程中引起损坏、混淆、腐败。 3.被检查机构作业要求 3.1机构代表随机抽取待测样品(最后次序的参加机构除外),对样品的包装、性状、数量进行查验后签字确认。若有疑问应及时向检查组提出,由检查组负责协调或解决。 3.2经确认后,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等过程按照机构规定进行,应在2个小时内完成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结果报告等整个过程。 3.3 测定完成后向检查组提交以下材料: A 《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见第5页); B 检测过程记录(如果有)和检测图谱的复印件。 3.4 检测完毕后由参加机构负责处置样品余样。 4.相关说明 4.1参加机构对待测样品的接收、流转、检测及提交《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能力 验证计划(飞行检查)结果反馈表》等整个过程超过2个小时的,应视检测结果 无效,按“不通过”结果处理。 4.2在观察检测过程的同时,检查组需通过现场核查、记录和档案查阅以及人员 询问等方式进行检查,请参加机构予以配合并确定陪同人员。 4.3 检查组在下列任何情况之一时,经请示组织方同意,可以停止现场检查: a) 实验室实际状况(鉴定人、设备、鉴定场所)与行政登记信息不符合; b) 现场不具备技术能力评审条件;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精选课件)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 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使用方法。 2。掌握外标法定量的原理. 3.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又称载气),当气体携带着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与固定相作用力大小不同,所以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经过多次反复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与固定相作用力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与固定相作用力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了各组分的分离。色谱柱后接一检测器,它将各化学组分转换成电的信号,用记录装置记录下来,便得到色谱图。每一个组分对应一个色谱峰。根据组分出峰

时间(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或峰高的大小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峰面积或峰高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 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 g/L(优级)或0.6 g/L(普通级)。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 . 外标法,也称标准校正法,是色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易于操作、计算简单的定量方法。它是通过配制一系列组成与试样相近的标准溶液,按标准溶液谱图,可求出每个组分浓度或量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校准曲线。按相同色谱条件试样色谱图相应组分峰面积或峰高,根据校准曲线可求出其浓度或量。但它是一个绝对定量校正法,标样与测定组分为同一化合物,分离、检测条件的稳定性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大。为获得高定量准确性,定量校准曲线经常重复校正是必须的。在实际分析中,可采用单点校正。只需配制一个与测定组分浓度相近的标样,根据物质含量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当测定试样与标样体积相等时:. .

外标法测定乙醇含量(精)

外标法测定乙醇含量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2.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试样用溶剂稀释,气体试样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制成不同质量分数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得相应信号(峰面积或峰高),然后绘制响应信号(纵坐标)对质量分数(横坐标)标准曲线。分析时,取和绘制的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信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质量分数。 本实验以未知含量的乙醇样品为待测物,利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乙醇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GC7700 气相色谱仪、TCD检测器 2)微量进样器10μl 3)色谱柱试剂: 2.药品乙醇(分析纯),去离子水载气:高纯氮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配制: 配制标准系列(50–500ppb) 2.GC7700(TCD)的操作步骤: (1)打开载气总阀门,至0.4 MPa,保持半小时。 (2)打开设备电源,TCD设为“开”,设置各路温度参数,TCD电流为“0”。 3)开启T2000工作站,观测设备输出信号。 (3)15分钟后,气路稳定,确定TCD温度高于100o (4)C并初步稳定,根据分析条件设TCD电流。 (5)观测 TCD基线,调至可视范围,基本稳定后,调零(0-5mv). 6)进样分析,如出倒峰,则可通过修改TCD极性校正。 (6)进样结束后,进行降温设置,或调用关闭设置,关闭TCD电流,各温度设置降到80oC 以下,关电源,关载气。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微量进样器向色谱柱中进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各1μl,得到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出标准曲线。 4.未知样的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与标准溶液相同体积的待测样,进样,得到未知样的色谱图,套用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

内标法测定酊剂中乙醇含量

南华大学教案(完整教案)

教学媒体(请打√选择): 教材√板书√实物√标本□ 挂图□模型□多媒体□幻灯□录像□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设计(包括讲授内容、讲授方法、时间分配、媒体选用、板书设计等):实验原理: 内标法:内标对比法(已知浓度样品对照法)是在校正因子未知时内标法的一种应用。在药物分析中,校正因子多是未知的,这是可采用内标对比法定量。先配制待测组分i 的已知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加入一定量内标物S (相当于测定校正因子);再将内标物按相同量加入同体积样品中,分别进样,由下式计算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c A A A A c 标准 对照试样 试样)()()( i i is i is i %?=//式中,A i 、A s 分别为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仪器 气相色谱仪,微量注射器,量瓶,移液管等。试剂无水乙醇(AR ),无水丙醇(AR ,内标物),酊剂(大黄酊)样品。 实践步骤或环节 1)色谱条件色谱柱:10%PEG-20M ;载气:102白色载体,2m ×3mm I.D ;柱温:90℃;气化室温度:140℃;检测器(FID )温度:120℃;载气:N2:9.8×104Pa ;H2:5.88×104Pa :空气:4.90×104Pa ;进样量:0.5μl 。 2)对照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无水乙醇5.00mL 及无水丙醇(内标物)5.00mL ,置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样品溶液的配制:精密移取酊剂样品10.00mL 及无水丙醇(内标物)5.00mL ,置1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测定:待基线平直后,将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进样三次,每次0.5μL ,记录色谱图。将色谱图A i/A s 记录之后填入下表,并代入公式求样品中乙醇的百分含量(V/V )

#饮酒、醉酒驾驶酒精检测标准

饮酒、醉酒驾驶酒精检测标准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每100ml的为醉酒驾驶,需承担刑事责任。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小于80mg每100ml且大于或者等于20mg每100ml,为饮酒驾驶。 附: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由国家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标准》于2004年5月31日正式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驾驶人员饮酒及醉酒驾车时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阈值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驾车中的车辆驾驶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

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T105血、尿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酮、正丁醇、异戍醇的定性分析及乙醇、甲醇、正丙醇的定量分析方法GA307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探测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车辆驾驶人员vehicledrivers 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非机动车驾驶人员。 3.2 酒精含量alcoholconcentration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或呼气中的酒精浓度。 3.3 饮酒驾车drinkingdrive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3.4 醉酒驾车drunkdrive 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4酒精含量值

实验9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蘑菇醇的含量

内标法测定蘑菇醇的含量 【摘要】 气相色谱法(GC)分离效率、选择性、灵敏度都很高,适用于热稳定性好、易挥发的物质。外标法通过配置标准溶液来制作工作曲线,但使用溶液体积很少时误差较大,可以通过加入内标物减小误差。本实验通过内标法和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未知物中的蘑菇醇含量。 【关键字】气相色谱内标法蘑菇醇 【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结构。 2、了解气相色谱基本仪器操作。 3、掌握内标法的配样与计算方法。 【基本原理】 ?原理概述:气质联用仪(GC-MS)近年来在有机化学领域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原理是利用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将样品各组分分离开,然后对各组分进行质谱分析,得出组分信息。再利用 内标法制作工作曲线来计算未知物浓度。 ?气相色谱法(GC):是利用气体作流动相的色层分离分析方法。 优点:分离效率、选择性、灵敏度都很高。 缺点:只适用于热稳定性好、易挥发的物质。 ?内标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准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内标物的选择要求:1、是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

2、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 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 3、不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发生反应; 4、既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 原理: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m :样品的质量; ms :待测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的量; As :待测样品中内标物的峰面积; f s,i :组分i 与内标物的校正因子之比,称为相对校正因子。 ?蘑菇醇:即1-辛烯-3-醇 分子式:C 8H 16O; 分子量:128.21 应用:用于日化和食用香精;作为化学合成原料, 应用於制药领域;作为蚊虫引诱剂,应用于杀蚊制品。【仪器与试剂】 1、仪器:Agilent7890N 气相色谱仪,10μl 进样针,1000μl 移液枪。 2、试剂:蘑菇醇储备样(10.107mg/ml),内标物(10.140mg/ml),蘑菇醇未知样,乙腈溶液。 【实验步骤】 1、配制标准溶液:以移液枪分别移取200、400、600、800、1000μl 蘑菇醇储备液和400、400、400、400、 400μl 氯苯储备液与5ml 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到刻度。 2、配制未知溶液:以移液枪量取200μl 蘑菇醇未知液和400μl 氯苯储备液与5ml 容量瓶中,用乙腈定容到 刻度。 3、设定气相色谱参数:进样口:气化温度:250℃,分流比:10:1; 色谱柱:流速:2.0ml/min; 柱温箱:120℃(保持1min),10℃/min 升到 200℃; 图1蘑菇醇结构式 %100m f m x s i s,i s i ????=A A

仪器分析作业题外标法内标法

一、外标一点法 【含量测定】芍药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L 磷酸二氢钾溶液(40: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 。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经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36小时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 ,称定重量,浸泡4小时,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芍药苷(C 23H 28O 11)不得少于%。 解:设测得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峰面积为A 对=550000 A 样=7800 已知对照品溶液浓度C 对=ml ml /mg 0071.0ml /mg 5.0550000 7800)(===)(对对样样C A A C m g 5.177l 101000 m l 25l 10m l /m g 0071.0V C m =?? ?==μμ样样样 供试品中芍药苷的含量 X%= %5.35%1001000 g 5.0m g 5.177=?? 药典规定药材含芍药苷(C 23H 28O 11)不得少于%,供试品中芍药苷的含量为%,故供试品药材合格。

二、外标两点法 【含量测定】 黄芪甲苷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黄芪甲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芪甲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 含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中粉约4g ,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40ml ,冷浸过夜,再加甲醇适量,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液回收溶剂并浓缩至干,残渣加水10ml ,微热使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4次,每次40ml ,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充分洗涤2次,每次40ml ,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水5ml 使溶解,放冷,通过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柱(内径为,柱高为12cm),以水50ml 洗脱,弃去水液,再用40%乙醇30ml 洗脱,弃去洗脱液,继用70%乙醇80ml 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转移至5ml 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黄芪甲苷(C 41H 68O 14)不得少于%。 解:设测得对照品溶液色谱峰面积分别为A 1=259457 A 2=523039,测得供试品溶液色谱峰面积A 3=2983。 已知对照品浓度C 对=ml ,对照品进样量 g 5mg 005.0l 10ml /mg 5.0m 1μμ==?= g 10mg 01.0l 20ml /mg 5.0m 2μμ==?= 根据对照品峰面积和进样量可得如下图所示方程即y=+5x-4125,得a=,b=5

2021年气相色谱法测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用外标法进行色谱定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2. 了解气相色谱仪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3. 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4.学习气相色谱法测定甲醇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甲醇是无色透明的具有高度挥发性的液体,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甲醇在人体内氧化为甲醛、甲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神经系统尤其是视神经损害严重,人食入5 g就会出现严重中毒,超过 12. 5 g就可能导致死亡,在白酒的发酵过程中,难以将甲醇和乙醇完全分离,因此国家对白酒中甲醇含量做出严格规定。根据国家标准(GB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1g?L-1(优级)或0.6 g?L-1(普通级)。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而灵敏的分离分析技术,具有极强的分离效能。一个混合物样品定量引入合适的色谱系统后,样品被气化后,在流动相携带下进入色谱柱,样品中各组分由于各自的性质不同,在柱内与固定相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导致在柱内的迁移速度不同,使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先后离开色谱柱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进入检测器,检测器将物质的浓度或质量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给记录仪或显示器,得到色谱图。利用保留值可定性,利用峰高或峰面积可定量。 外标法是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用纯组分或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配制一系列不同含量的标准溶液,准确进样,根据色谱图中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对组分含量作标准曲线。在相同操作条件下,依据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相应含量。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别将等量的试样和含甲醇的标准样进行色谱分析,由保留时间可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甲醇,比较试样和标准样中甲醇峰的峰面积,可确定试样中甲醇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天美CG7900气相色谱仪,氢火焰检测器(FID),色谱

内标法定量分析有机物中甲苯的含量

内标法定量分析有机物中甲苯的含量(49)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结构组成,应用和操作。 (2)了解内标法的定量原理及选择内标物的原则。 (3)学习使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内标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比较准确的定量方法。当样品中的所有组分因各种原因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检测器不能对各组分都有响应,或只需测定样品中某几个组分时,可用内标法定量。内标法的原理是,准确称量一定量样品,加入一定量的内标物,根据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其在色谱图上的峰面积比,求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AifiWs Pi=------------------------ ×100% AsfsWm 式中,pi是组分i的质量分数;Wm和WS分别是分别是样品和内标物的质量;AI和AS 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峰面积;fi和fs分别是被测组分和内标物的质量校正因子。为了方便起见,常以内标物本身作为标准物,其fs=1.00。内标法要求选择一个适意的内标物,它在样品中不存在,当加入内标物进行色谱分离时,在色谱图上它应与被测组分靠近并与其他组分完全分离,内标物的量野营与被测组分的量相当,以提高其准确度度 内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中还有一种内标工作曲线法。首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测得相应的Ai/AS值,绘制Ai/AS-mi/ms标准曲线。这样可在无需预先测定fi的情况下,称取固定凉的式样和内标物,混合均匀后即可进行,根据其值求得样品含量。内标法定量结果准确,对于进样量及操作条件不需严格控制,更适用于工厂的控制分析。 三.仪器与式样 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超声波清洗器,微量注射器;无油真空泵。 2.试剂 甲醇;甲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四.实验步骤 (1)流动相的准备:将以过滤和脱气的甲醇倒入溶剂储瓶中备用。 (2)按先后顺序打开计算机和仪器的电源开关。 (3)排除气泡 (4)设定流动相流速1ml.mol。流动相比例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245nm (5)开机约30min仪器稳定后,用调零旋钮调节基线位置。 (6)将配制好的甲苯和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标准溶液注入色谱图,记录各自保留时间。 (7)将配制好的含有甲苯和内标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标准溶液注入色谱图,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8)将含有一定量的内标物的未知样品注入色谱仪,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9)所有样品分析完后,流动相继续流动20min,然后停泵,关机。 五.结果处理 (1)列表整理实验数据 (2)根据纯物质的保留时间确定标准溶液和未知样品的组分。 (3)根据标准溶液的实验数据,计算甲苯的校正因子。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乙醇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气相色谱仪的工作原理 2.了解气相色谱仪的结构性能及基本操作 3.学会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组分进行定量分析 二、实验原理 普通白酒中通常会有40%—50%的乙醇,利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可以很快地对其中的乙醇含量进行测定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优点,本实验利用内标法和内标工作曲线法分别对同一样品进行定性分析,比较两种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试剂:白酒样(市售)正丁醇(分析纯)无水乙醇(分析纯) 仪器:气相色谱仪(HP5890II)、色谱柱(PE—54:25mx、0.257mnx、0.25ym)、检测器(FID.200摄氏度)、气化室(150摄氏度)、微量注射器容量瓶、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 (一)实验样品的准确 1、内标样准确称取10.0000g的正丁醇、10,0000g的无水乙醇用蒸馏水溶100.00ml。此标样含有乙醇50%,正丁醇50%。由于乙醇的密度d=0.802g/ml,正丁醇的密度 d=0.795g/ml。由于两者的密度相近。课用移液管量取10.00ml乙醇和10.00ml正丁醇,此内标液用于校正因子。 2、内标样测样的配置 a:无水乙醇6.000g+1000g正丁醇稀释至100ml此溶液含37.5%乙醇。62.5%的正丁醇。 b:无水乙醇8.000g+10.0000g正丁醇稀释至100ml。此溶液含有41.2%乙醇,58.8%的正丁醇。 c:无水乙醇7.000g+10.00g正丁醇稀释至100ml,含有乙醇44.4%,正丁醇55.6%。 d:无水乙醇9.000g+10.00g正丁醇稀释至100ml含有乙醇47.3%正丁醇52.7%。 e:无水乙醇11.00g+10.00g正丁醇稀释至100ml含有乙醇52.4%,正丁醇47.6%。 (以上溶液用于工作曲线的绘制) f:测试液:市售白酒20.00ml+10.00ml正丁醇稀释至100ml。 (二)色谱条件的设定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少量杂质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中少量杂质的含量(外标法)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固定液的涂渍,色谱柱的装填和老化处理方法。 2.学习色谱柱的柱效测定方法。 3.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利剑定试样中杂质含量的方法。 4.了解氢火焰检测器的基本原理。 二、测定意义 最好的工业乙醇也只有99.9%的含量(还有千分之一的杂质),而工业乙醇中含有少量工业甲醇或工业甲醇中含有少量工业乙醇是很正常的事。因为甲醇沸点是64.7度,乙醇是78度,相差13度是不可能100%完全分离的。食用乙醇需要严格限制甲醇量,所以非常有必要测定乙醇中杂质的含量。 二、方法原理 色谱柱的柱效能是色谱柱的一项重要指标。在一定色谱条件下,色谱柱的柱效可以用理论塔板数或理论塔板高度来衡量,在实际工作中使用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来表示更为准确,更能真实地反映色谱住分离的好坏,它们的计算公式为: t R':调整保留时间;y1/2:半高宽;y:峰底宽;L:柱长;t M:死时间。 外标法定量是用组分i的纯物质配制成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析标准样和未知样,根据组分量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呈线性关系,则在标准样与未知样进样量相等时,由下式计算组分的含量: 式中:C is:标准样中组分i的含量;c i:样品中组分i的含量;A is:标样中组分i的峰面积;A i:样品中组分i的峰面积。

四、仪器与试剂 1.GC4001气相色谱仪;2.A4800色谱数据工作站;3.真空泵;4.漏斗;5.不锈钢色谱柱2m x 3mm;6.氢气、空气、氮气高压钢瓶;7.皂膜流量计;8.微量注射器,1μL ,100μL ;9.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色谱纯;10.担体:6201红色硅藻土,60~80目;11.乙醚,盐酸,氢氧化钠,苯,甲苯.乙醚,甲醇;12.甲烷气袋。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条件 色谱柱,DNP:6201担体(15:100),60-80目。氮气流量5mL/min;空气30 mL/min;氢气30mL/min。 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柱温,110℃;气化室温度150℃;检测室温度110℃。 2.色谱拄的装填与老化 (1) 称取60g 60-80目6201红色硅藻土担体,置于400 mL烧杯中在105℃烘箱内干燥4-6h。 (2) 称取固定液邻苯二甲酸二壬酯7.5g于150mL蒸发皿中,加入适量乙醚溶解(乙醚的加入量应能浸没担体并保持有3-5mm的液层),然后加入50g 6201担体,晃匀,置于通风厨内使乙醚自然挥发,待乙醚挥发完毕,移至红外线干燥箱内烘干20~30min即可装填。 (3)取一根长2m,内径3mm不锈钢色谱柱,用50 mL 1mol?L-1盐酸溶液浸泡5~6min,用水抽洗至中性,再用50mL 1mol?L-1氢氧化钠溶液浸泡抽洗,再用水抽洗至中性,烘干备用。采用真空泵抽气填人固定相,填满后用玻璃纤维塞紧柱两端。 (4)色谱柱的老化:把填好的色谱柱与色谱仪进样口接好,出气口直 通大气,开启载气,流量为5-10 mL/min,检查至气路连接处不漏气,打开色谱仪电源,调节柱温150℃,老化处理8h。 3.色谱柱的柱效测定 根据实验条件,将色谱仪按仪器操作规程调至待测状态,当仪器上电路和气路系统达到平衡,记录图上基线平直时,即可进样。吸取1μL 1g/L的苯和甲苯溶液进样,得苯和甲苯的色谱图,并重复两次。用100μL进样器抽取50μL甲烷进样,得死时间t M。 4.乙醇中乙醚含量的测定 取无水乙醇五份,每份5mL,分别加入纯乙醚60μL,120μL,180μL,240μL,300μL配得标准溶液5瓶,从每瓶中吸取0.1μL注入色谱仪得各标准溶液色谱图,取含杂质的乙醇试样5μL,于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得色谱图。 5.实验完毕,用乙醚清洗1μL注射器,退出色谱工作站,关闭H2和空气钢瓶,关闭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及色谱仪开关,待柱箱温度降至室温后关闭载气。 六、数据记录与处理 1.打印下各色谱图,计算柱效。 2.绘制乙醚的标准曲线。 3.利用A4800色谱数据工作站采用外标法求样品中各组分含量。

血液中酒精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血液中酒精含量检测作业指 导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目的 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中乙醇的定性、定量分析。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批准考核合格的毒物分析专业人员完成此项工作。 4. 试剂与对照品 4.1 乙醇(色谱纯99%,Sigma) 4.2 乙醇溶液:精密称取乙醇1.0097g于100ml容量瓶内,添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得10.00mg/ml乙醇储备液,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至20倍,得 0.50mg/ml乙醇控制液,放置样品室4℃冰箱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4.3 叔丁醇(色谱纯99%,Chem Service) 4.4 内标叔丁醇溶液:精密称取叔丁醇0.5026g于100ml容量瓶内,添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得 5.00mg/ml叔丁醇储备液,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25倍,得40ug/ml叔丁醇内标工作液,放置样品室4℃冰箱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4.5 乙醇标准溶液(Gerilliant) 乙醇标准溶液: 10mg/dl,20mg/dl,50mg/dl,80mg/dl,100mg/dl, 200mg/dl,300mg/dl 5.血液中乙醇定性、定量的分析 5.1样品处理 用精密移液器取样品血0.10 mL及0.50 mL叔丁醇40μg/mL内标工作液2份,各加入样品瓶内,盖上硅橡胶垫,用密封钳加封铝帽,混匀,置于顶空自动进样器中加热10 min,待测。

5.2 气相色谱仪条件 色谱柱:DB-ALC1毛细管柱(30m0.32mm 1.2m) 柱温:恒温40 C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检测器温度:250C 进样口温度:150C 5.3顶空自动进样分析条件 DANI顶空自动进样器(配1mL定量进样环)工作条件:加热箱温度(Oven)65℃,定量环温度105℃,传输线温度(TR.Line)11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Vial EQ.Time)10.0min,样品瓶加压时间(Pressuriz Time)0.10min,定量环充满时间(Loop Fill Time)0.10min,定量环平衡时间0.05min,进样时间(Inject Time)1.00min。 5.4记录 记录检材中色谱峰乙醇及内标物的峰面积值,填入表中,并根据工作曲线定量计算方程计算出样品血中乙醇的浓度。 5.5定量结果评价 样品应同时平行测定两份,单柱单检测器两份样品测定结果的双样相对相差(双柱双检测器两份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若不超过5%时(有凝血块的血样不超过10%),结果按两份样品结果的平均值计算,双样相对相差若超过5%时(有凝血块的血样超过10%),需要重新测定。 | C1- C2| 双样相对相差(%) = 100 C C1、C2为两份样品平行定量测定的结果。 式中C为两份样品平行定量测定结果的平均值(C1+ C2)/ 2;

内标法与外标法

内标法与外标法 一、内标法 什么叫内标法?怎样选择内标物?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理想地说,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已知的量加到样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需要指出的是,在少数情况下,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 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 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常见的一些问题(如渗漏)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检测器非线性等。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而色谱固看来也是正常的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 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什么? 在用内标法做色话定量分析时,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测量峰面积,做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线。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一致,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时,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如固定相、柱温、载气流速等),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各点并不完全落在直线上,此时应求出面积比和重量比的比值与其平均位的标准偏差,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小于2,曲线仍可使用,若大于2,则应重作曲线,如果曲线在铰短时期内即产生变动,则不宜使用内标法定量。 二、外标法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word精品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酒中甲醇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气相色谱仪(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外标法定量的原理。 3?了解气相色谱法在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是一种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气体为流动相(又称载气),当气 体携带着欲分离的混合物流经色谱柱中的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它们与固定相作用力大小不同,所以组分在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经过多次反复分配之后,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短不同,与固定相作用力小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与固定相作用力大的组分后流出色谱柱,从而实现了各组分的分离。色谱柱后接一检测器,它将各化学组分转换成电的信号,用记录装置记录下来,便得到色谱图。每一个组分对应一个色谱峰。根据组分出峰时间(保留值)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峰面积或峰高的大小与组分的含量成正比,可以根据峰面积或峰高大小进行定量分析。 在酿造白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甲醇产生。根据国家标准(GB 10343—89),食用酒精中甲醇含量应低于0. 1 g/L(优级)或0. 6 g/L(普通级)。利用气相色谱可分离、检测白酒中的甲醇含量。 外标法,也称标准校正法,是色谱分析中应用最广、易于操作、计算简单的定量方法。它是通过配制一系列组成与试样相近的标准溶液,按标准溶液谱图,可求出每个组分浓度或量与相应峰面积或峰高校准曲线。按相同色谱条件试样色谱图相应组分峰面积或峰高,根据校准曲线可求出其浓度或量。但它是一个绝对定量校正法,标样与测定组分为同一化合物,分离、检测条件的稳定性对定量结果影响很大。为获得高定量准确性,定量校准曲线经常重复校正是必须的。在实际分析中,可采用单点校正。只需配制一个与测定组分浓度相近的标样,根据物质含量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当测定试样与标样体积相等时: m j = m s Ai / A s 式中:m j ,m s为试样和标样中测定化合物的质量(或浓度),A , A s为相应峰面积 (也可用峰高代替)。单点校正操作要求定量进样或已知进样体积。 本实验中白酒中甲醇含量的测定采用单点校正法,即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分别将等量的试样和含甲醇的标准样进行色谱分析,由保留时间可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甲醇,比较试样和标准样中甲醇峰的峰高,可确定试样中甲醇的含量。 三、仪器与试剂

内标法测定奶茶中香兰素的含量

内标法测定奶茶中香兰素的含量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仪器结构. 2. 了解气相色谱基本仪器操作. 3. 掌握内标法的配样与计算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内标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种内标物质以校准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使用内标法时,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它可被色谱柱所分离,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当然,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中各组分充分分离并不发生反应。 m —样品的质量; ms —待测样品中加入内标物的量; As —待测样品中内标物的峰面积; f s,i —组分i 与内标物的校正因子之比,称为相对校正因子 香兰素(Vanillin ),又名香草醛,分子式: C8H8O3,CAS 号: 121-33-5,分子量: 152.15,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或医药中间体,本实验采取内标法测定奶茶中香兰素的含量。 三、 仪器与试剂 Agilent 6890N 气相色谱仪,10ul 进样针,移液枪; 香兰素储备样(称取香兰素0.5022g ,以氯仿定容到50ml 容量瓶); 2-甲氧基苯酚储备样(称取2-甲氧基苯酚0.4987g ,以氯仿定容到50ml 容量瓶); 香兰素未知样,氯仿。 四、 实验步骤 1、配置标准溶液:以移液枪量取100,200, 300,400ul 香兰素储备液 和200,200, 200,200ul 2-甲氧基苯酚储备液 于5ml 容量瓶中,用氯仿定容。 %100A m f A m x s i s,i s ?=???i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

标准曲线 024******* 0.2 0.4 0.6 w% A 实验二 气相色谱法测定乙醇含量 ————外标法定量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2、学习外标法定量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 二、基本原理 所谓的外标法就是应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 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对液体试样用溶剂稀释,气体试样用载气或空气稀释)配制成不同质量分数的标准溶液,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得相应信号(峰面积或峰高),然后绘制响应信号(纵坐标)对质量分数(横坐标)标准曲线。分析时,取和绘制的 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固定量进样),测得该试样的响应信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质量分数。 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具有不使用校正因子,操作简单,计算方便等优点,但是这种方法结果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进样量的重现性和操作条件的稳定性。 本实验以未知含量的乙醇样品为待测物,利用外标法,测定样品中乙醇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 1)GC7700 气相色谱仪、TCD 检测器 2)微量进样器 10μl 3)色谱柱 试剂: 乙醇(分析纯), 去离子水 载气:高纯氮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配制: 在实验课前配好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50–500ppb ) 2.GC7700(TCD )的操作步骤: 1)打开载气总阀门,至0.4 MPa ,保持半小时。

2)打开设备电源,TCD设为“开”,设置各路温度参数,TCD电流为“0”。 3)开启T2000工作站,观测设备输出信号。 4)15分钟后,气路稳定,确定TCD温度高于100o C并初步稳定,根据分析条件设TCD电流。 5)观测 TCD基线,调至可视范围,基本稳定后,调零(0-5mv). 6)进样分析,如出倒峰,则可通过修改TCD极性校正。 7)进样结束后,进行降温设置,或调用关闭设置,关闭TCD电流,各温度设置降到80o C 以下,关电源,关载气。 3.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微量进样器向色谱柱中进1号、2号、3号、4号、5号标准溶液各1μl,得到各标准溶液的色谱图,进行数据处理,绘制出标准曲线。 4.未知样的测定: 用微量进样器吸取与标准溶液相同体积的待测样,进样,得到未知样的色谱图,套用标准曲线,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其含量。 5.注意事项: (1) 开机时必须先通载气,再开色谱仪(升温);关机时,先关色谱仪(降温),后关载气! (2) 进样技术 (i)进样时要求注射器垂直于进样口,左手扶着针头以防弯曲,右手拿注射器,食指卡在注射器芯和管的交界处,这样就可以避免当进针到气路中由于载气压力较高把芯顶出,影响进样; (ii)注射器取样时,应先用被测试液洗涤5–6次,然后缓慢抽取一定量试液。若仍有空气带入注射器内,可将针头朝上,轻轻敲注射器管,待空气排尽后,再排除多余试液即可,用滤纸擦净针头; (iii)进样时要求操作稳当、连贯、迅速,进针位置、进针速度、针尖停留和推出速度都会影响进样重现性,一般要求进样相对误差为2–5%; (iV)要注意经常更换进样器上的硅橡胶密封垫片,该垫片经10–20次穿刺进样后,气密性降低,容易漏气。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 1. 记录色谱条件(包括:进样器温度、柱温、检测器温度、桥电流、进样量等) 2.记录各标准样品中乙醇含量 3.绘制标准曲线 4.求得未知样含量 六、思考题 1.外标法测未知样含量有何特点?

血液中酒精含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检测血液中乙醇含量。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血液中乙醇的定性、定量分析。 3. 职责 技术负责人批准考核合格的毒物分析专业人员完成此项工作。4. 试剂与对照品 4.1 乙醇(色谱纯99%,Sigma) 4.2 乙醇溶液:精密称取乙醇1.0097g于100ml容量瓶内,添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得10.00mg/ml乙醇储备液,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至20倍,得0.50mg/ml乙醇控制液,放置样品室4℃冰箱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4.3 叔丁醇(色谱纯99%,Chem Service) 4.4 内标叔丁醇溶液:精密称取叔丁醇0.5026g于100ml容量瓶内,添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得 5.00mg/ml叔丁醇储备液,将储备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25倍,得40ug/ml叔丁醇内标工作液,放置样品室4℃

冰箱保存,有效期为6个月。 4.5 乙醇标准溶液(Gerilliant) 乙醇标准溶液: 10mg/dl,20mg/dl,50mg/dl,80mg/dl,100mg/dl,200mg/dl,300mg/dl 5.血液中乙醇定性、定量的分析 5.1样品处理 用精密移液器取样品血0.10 mL及0.50 mL叔丁醇40μg/mL内标工作液2份,各加入样品瓶内,盖上硅橡胶垫,用密封钳加封铝帽,混匀,置于顶空自动进样器中加热10 min,待测。 5.2 气相色谱仪条件 色谱柱:DB-ALC1毛细管柱(30m′0.32mm′1.2mm) 柱温:恒温40°C 检测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检测器温度:250°C 进样口温度:150°C 5.3顶空自动进样分析条件 DANI顶空自动进样器(配1mL定量进样环)工作条件:加热箱温度(Oven)65℃,定量环温度105℃,传输线温度(TR.Line)110℃,样品瓶加热平衡时间(Vial EQ.Time)10.0min,样品瓶加压时间(Pressuriz Time)0.10min,定量环充满时间(Loop Fill Time)0.10min,定量环平衡时间0.05min,进样时间(Inject Time)1.00min。 5.4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