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盘怎么选 四大接口各有门道
服务器硬盘接口介绍

服务器硬盘接口介绍服务器硬盘接口介绍确定了硬盘的接口和类型后,就要重点考察上面提到的影响硬盘性能的技术指标,根据转速、单碟容量、平均寻道时间、缓存等因素,并结合资金预算,选定性价比最合适的硬盘方案。
下面一起跟店铺来看一下服务器硬盘接口有哪些!SATA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串行ATA的缩写,目前能够见到的有SATA-1和SATA-2两种标准,对应的传输速度分别是150MB/s,300MB/s。
SATA主要用于已经取代遇到瓶颈的PATA接口技术。
从速度这一点上,SATA在传输方式上SATA也比PATA先进,已经远远把PATA硬盘甩到了后面。
其次,从数据传输角度来看,SATA比PATA抗干扰能力更强。
SATA-1目前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MBps,信号线最长1米。
SATA一般采用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即一头连接主板上的SATA接口,另一头直接连硬盘,没有其他设备可以共享这条数据线,而并行ATA允许这种情况(每条数据线可以连接1-2个设备),因此也就无需像并行ATA硬盘那样设置主盘和从盘。
另外,SATA所具备的热插拨功能是PATA所不能比的,利用这一功能可以更加方便的组建磁盘阵列。
串口的数据线由于只采用了四针结构,因此相比较起并口安装起来更加便捷,更有利于缩减机箱内的'线缆,有利散热。
SCSI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专门为小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存储单元接口模式,可以对计算机中的多个设备进行动态分工操作,对于系统同时要求的多个任务可以灵活机动的适当分配,动态完成。
SCSI规范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第六代技术了,从刚创建时候的SCSI(8bit)、Wide SCSI(8bit)、Ultra Wide SCSI(8bit/16bit)、UltraWide SCSI 2(16bit)、Ultra 160 SCSI(16bit)到今天的Ultra 320 SCSI,速度从1.2MB/s到现在的320MB/s有了质的飞跃。
解码机械硬盘各类接口和性能说明

解码机械硬盘各类接口和性能说明机械硬盘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存储设备之一,它以其高容量和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了许多用户的首选。
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机械硬盘的各种接口和性能参数往往让人眼花缭乱。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解析机械硬盘的各类接口和性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机械硬盘。
一、接口介绍不同的机械硬盘采用不同的接口标准,常见的有SATA、SAS、SCSI等。
这些接口标准在连接方式、传输速率和连接端口上存在差异,对于消费者而言,了解它们的特点对于选购适合自己的机械硬盘至关重要。
1.SATA接口SATA接口是目前最常见的机械硬盘接口标准。
它采用串行传输方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传输速率。
SATA接口分为SATA2.0和SATA3.0两种版本,它们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分别为300MB/s和600MB/s。
使用SATA 接口的硬盘通常适用于大多数个人电脑及家庭用户。
2.SAS接口SAS接口是一种高性能的硬盘接口标准,通常用于高容量、高速度的服务器和企业级存储系统。
SAS接口采用串行传输方式,传输速率较高,可达到12Gb/s。
SAS接口的硬盘通常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适合需要高性能存储的专业用户或企业用户。
3.SCSI接口SCSI接口被广泛应用于早期的服务器和工作站。
它是一种并行传输方式的接口标准,已逐渐被SAS接口所取代。
SCSI接口的传输速率较低,但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适合一些特殊需求的用户。
二、性能参数解析除了接口标准外,机械硬盘的性能参数也是选购时需要注意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能参数及其说明:1.容量机械硬盘的容量是指硬盘能够存储的数据量大小,单位为GB或TB。
选择合适的容量需要根据个人或业务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个人用户而言,500GB到2TB的硬盘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需求。
而对于一些大型企业和数据中心来说,则需要更高容量的硬盘。
2.缓存硬盘的缓存是一种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的高速缓存,可以提高数据的读写速度。
硬盘类型及接口

服务器硬盘按照接口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1 SAS 该盘分为两种协议,即SAS1.0及SAS 2.0接口,SAS1.0接口传输带宽为3.0GB/s转速有7.2kr 10kr 15kr。
该盘现已被SAS2.0接口盘取代,该盘尺寸有2.5寸及3.5寸两种。
SAS2.0接口传输带宽为6.0GB/s转速有10kr 15kr,常见容量为74.6G 146G 300G 600G 900G。
常见转速:15000转/分2 SCSi传统服务器老传输接口,转速为10kr 15kr。
但是由于受到线缆及其阵列卡和传输协议的限制,该盘片有固定的插法,例如要顺着末端接口开始插第一块硬盘,没有插硬盘的地方要插硬盘终结器等。
该盘现已经完全停止发售。
该盘只有3.5寸版。
常见转速:10000转/分3 NL SAS 该盘片专业翻译为近线SAS,由于SAS盘价格高昂,容量大小有限,LSI等厂家就采用通过二类最高级别检测的SATA盘片进行改装,采用SAS的传输协议,SATA的盘体SAS的传输协议,形成市场上一种高容量低价格的硬盘。
市场上现在单盘最大容量为3TB。
容量分为2.5寸及3.5寸两种4 FDE/SDE 该盘体前者为IBM研发的SAS硬件加密硬盘,该盘体性能等同于SAS硬盘,但是由于本身有硬件加密系统,可以保证涉密单位数据不外泄,该盘主要用于高端2.5寸存储及2.5寸硬盘接口的机器上。
SED盘雷同,厂家不一样。
5 SSD 该盘为固态硬盘,与个人PC不同的是该盘采用一类固态硬盘检测系统检测出场,并采用SAS2.0协议进行传输,该盘的性能也将近是个人零售SSD硬盘的数倍以上。
服务器业内主要供货的产品均在300G单盘一下。
6 FC硬盘 FC硬盘主要用于以光纤为主要传输协议的外部SAN上,由于盘体双通道,又是FC传输,传输带宽为2G 4G 8G三种传输速度快,在SAN 上边,FC磁盘数量越是多IOPS(同写同读并发连接数)越是高。
7 SATA硬盘:用SATA接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是以后PC机的主流发展方向,因为其有较强的纠错能力,错误一经发现能自动纠正,这样就大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了解电脑硬盘的不同接口和转速

了解电脑硬盘的不同接口和转速电脑硬盘是存储设备的一种,用于保存电脑中的数据。
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和具有不同的转速来实现数据的读写功能。
在选择硬盘时,了解不同的接口和转速对于提升电脑性能和满足个人需求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脑硬盘的不同接口和转速,并探讨它们的优缺点。
一、硬盘的接口形式1. SATA接口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硬盘接口。
它提供了高速且稳定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大部分消费者和企业级应用。
SATA接口的主要特点包括:(1)传输速度高:SATA 3.0接口的最大传输速度可达6Gb/s,而SATA 2.0接口的最大传输速度为3Gb/s。
这使得SATA接口的硬盘具有较快的数据读写速度,适合大量数据存储的需求。
(2)易于安装:SATA接口的线缆较细,插拔方便,使得硬盘的安装与更换变得更加简单。
2. SAS接口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一种用于高性能计算环境的接口标准。
与SATA相比,SAS接口提供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强大的扩展能力。
SAS接口的主要特点包括:(1)传输速度更高:SAS接口的传输速度可达12Gb/s,是SATA接口的两倍。
这使得SAS接口适用于需要更高性能的应用,如服务器和工作站等。
(2)支持多设备连接:SAS接口支持多个硬盘的连接,可通过链路(daisy-chain)方式连接多个硬盘,提供更高的扩展能力。
二、硬盘的转速选择硬盘的转速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衡量,不同的转速会影响硬盘的读写性能和响应速度。
下面是常见的硬盘转速:1. 7200 RPM7200 RPM是目前最常见的硬盘转速,它提供了较快的数据读写速度和响应速度。
这种转速的硬盘适用于大部分家庭和办公电脑,能够满足一般的日常使用需求。
2. 5400 RPM5400 RPM是低速硬盘的一种,它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低的噪音。
常用硬盘接口IDE、SATA、mSATA、M.2SATA、M.2PCIENVMe讲解

常用硬盘接口IDE、SATA、mSATA、M.2SATA、M.2PCIENVMe讲解一、机械盘接口及SATA总线通道1、 IDE接口(ATA同IDE)一般的计算机,很老的硬盘接口都是IDE,现在市场已经不使用此接口,IDE出现的比较早。
以前,很多硬盘都是IDE接口的;而现在,市场上几乎没有IDE接口的硬盘了。
优点:该接口的硬盘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
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不支持热插拔、接口速度的可升级性差。
SATA总线通道: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
它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
SATA已经完全取代旧式PATA(Parallel ATA或旧称IDE)接口的旧式硬盘,因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
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ec,这比目前最快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ec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已经发布的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ec,最终Serial ATA 3.0将实现600MB/sec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 3.0最大的改进之处,就是将总线最大传输带宽提升到6Gbps。
实际传输速度大约600MB/S(理论为6Gbps/8=768MB/S)2、SATA接口Serial ATA-串行ATA技术,速度更快,SATA不依赖系统总线的带宽,而是内置时钟频率,支持热插拔。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机械硬盘接口几乎都是SATA。
虽然SATA具备了热插拔的规范,但连接缆线多是设计给内接式硬盘使用,最大插拔次数仅约200次,超过此插拔数目,缆线接头便会劣化,甚至有可能造成硬盘的损坏。
硬盘的接口技术

硬盘的接口技术硬盘的接口技术硬盘接口是连接硬盘驱动器和计算机的专用部件,它对计算机的性能以及在扩充系统时计算机连接其他设备的能力都有很大影响。
下面是分享的硬盘的接口技术,一起来看一下吧。
1、ST506/412接口与ESDI 接口ST506/412 是PC/XT、AT 时代的标准接口标准。
ST506/412 最多可安装4 个硬盘驱动器,允许最大硬盘空间为150MB。
而ESDI(Enhanced Small Device Interface,增强型小型设备接口)是ST506/412 接口的改进版,但与ST506/412 接口互不兼容。
ESDI 支持的.硬盘容量上增加到300MB,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MB/sec。
目前这两种接口均已遭淘汰。
2、SCSI 接口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即“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是一种系统级的接口,支持硬盘的容量突破了528MB 的限制,可以同时挂接7 个不同的设备。
目前SCSI 接口有二个标准:SCSI-2 和SCSI-3。
SCSI-2 又称为Fast SCSI,在8bit 总线下能达到10M/s 的数据传输率。
而SCSI-3 包括Ultra SCSI(8bit)、Ultra wide SCSI(含16bit 和32bit)和Ultra2 SCSI。
其中Ultra2 SCSI 在8bit 数据宽度下提供40M/s 的数据传输率,在16 位总线下最高能达到80M/s。
SCSI 接口的硬盘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服务器、工作站和小型计算机系统上,但由于SCSI 接口硬盘的价格要比IDE 接口硬盘高,而且使用时还必须另外购买SCSI 接口卡,因而在家用电脑上仍以IDE 接口的硬盘为主流。
3、IDE 接口IDE(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接口是Compaq 公司为解决老式的ST506/412 接口速度慢、成本高而开发出硬盘接口标准,亦即ATA(AT Attachment)接口标准。
带你认识SATA、mSATA、PCIe和M.2四种接口

带你认识SATA、mSATA、PCIe和M.2四种接口犹记得当年Windows7系统体验指数中,那5.9分磁盘分数,在其余四项的7.9分面前,似乎已经告诉我们机械硬盘注定被时代淘汰。
势如破竹的SSD固态硬盘,彻底打破了温彻斯特结构的机械硬盘多年来在电脑硬件领域的统治。
SSD数倍于HDD机械硬盘的传输性能,让普通用户和发烧玩家的体验均成倍提升。
如今,经历多年来的发展,以金士顿和HyperX为代表的SSD品牌,已完全主导硬盘存储市场。
在这场存储革命中,为了实现更快的速度、更多的使用环境、更好的体验,SSD的接口也在不断进化革新,像主流的SSD就有SATA 接口、M.2接口、PCIe接口和mSATA接口等。
这四种常见的接口有什么不同?又适合什么样平台使用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进行讲解。
SATA3.0接口代表产品:金士顿UV400系列作为目前应用最多的硬盘接口,SATA3.0接口最大的优势就是成熟。
普通2.5英寸SSD以及HDD硬盘都使用这种接口,理论传输带宽6Gbps,虽然比起新接口的10Gbps及32Gbps带宽有一定的差距,但普通2.5英寸SSD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日常应用需求,500MB/s 左右的读写速度也够用。
而对于100MB/s左右读写速度HDD机械硬盘上,6Gbps带宽还远远谈不上瓶颈,只能埋怨HDD硬盘发展太慢,存储速度一直没有质变。
虽然SATA3.0接口规格已经推出有一段时间,但'廉颇岁老,尚善饭否'。
大多数用户对SSD性能的要求谈不上极端苛刻,而且还要考虑选购时的性价比因素,因此SATA3.0接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主流大众的选择。
说起SATASSD,就不得不提电商销售名列前茅的金士顿UV400系列。
UV400系列其采用Marvell四通道主控芯片,搭配高品质的闪存颗粒,读写速度最高可达550、500MB/s,接近于SATA3.0接口的传输瓶颈,为用户带来极速的读写体验。
教你读懂M.2、SATA、PCI-E、NVME各个接口含义及用途

教你读懂M.2、SATA、PCI-E、NVME各个接⼝含义及⽤途教你读懂M.2、SATA、PCI-E、NVME各个接⼝含义及⽤途80it电脑⽹ 2020-05-14 14:27:48当你购买硬盘时,如果你想了解块硬盘是不是有你所需要的性能,肯定会听到这些名词的,下⾯我来讲⼀下各个名词的含义。
M.2M.2M.2是固态硬盘的接⼝或插槽,可以兼容多种通信协议(通道),如SATA、PCI-E、USB、HSIC、等。
就好⽐我们的⼿机有的是USB接⼝,有的是type-c接⼝,有的是苹果的接⼝,M.2这个接⼝或插槽⼀共分为两种设计,⼀种是⽀持“B key”的插槽,短的⼀段在左边,采⽤6pin设计;另⼀种是⽀持“M key”的插槽,短的⼀段在右边。
采⽤5pin设计。
采⽤B key的M.2插槽⽐较低端,只能⾛SATA或PCI-E X2通道,⽽采⽤M key的插槽要⾼端⼀些,⾛的是SATA或PCI-E X4通道。
SATA既是指机械硬盘的接⼝,也是⼀种总线标准,⽀持SATA3.0的接⼝速度为600mb/s,PCI-E指的是最新的总线(通道)标准,在主板上我们经常见到PCI-E3.0X4,意思是这个主板⽀持PCI-E3.0的总线,x4代表传输速率为3.938GB/sPCI-E总线的各个版本对⽐NVMe也是⼀种协议标准,它是针对pcie总线ssd专门订制的⼀种⾼速协议,就好⽐我们选择了type-c接⼝的⼿机,⽀持这种协议标准的像⼿机⽀持快充,速度在2000mb/s以上,⽽不⽀持的速度在1000mb/s以下由来:现在所⽤的SATA接⼝与AHCI标准其实是为⾼延时的机械硬盘(HDD)⽽设计的,⽬前主流固态硬盘(SSD)依然继续使⽤它们,早期固态硬盘性能不⾼时可能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随着SSD的性能逐渐增强,这些标准已经成为限制SSD的⼀⼤瓶颈,专为机械硬盘⽽设计的AHCI标准并不太适合低延时的SSD。
所以在2009年下半年,关于NVMe的技术⼯作正式启动,NVMe规范由包含90多家公司在内的⼯作⼩组所定制,Intel是主要领头⼈,⼩组成员包括美光、戴尔、三星、Marvell、NetAPP、EMC、IDT等公司,⽬的就是为SSD建⽴新的存储规范标准,让它在⽼旧的SATA与AHCI中解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T168 专稿】企业应用环境一般情况下不大可能自己DIY数据中心服务器,多是采购惠普、联想等品牌机,因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售前售后技术支持。
然而,为了满足企业网络应用不断增长的性能需要,通常又需要增加新的服务器个数,或是通过提高现有服务器的配置来提高服务器的整体性能,而服务器硬盘更是影响整体性能的重要一环。
我们说服务器硬盘的升级,当然必须要正确寻找到制约服务器性能的瓶颈,比如升级服务器硬盘可能是考虑到它的网络I/O吞吐能力,也可能是基于想使用新的硬盘接口类型,来提升整机的存储扩展性能等。
不管怎么说,服务器硬盘接口,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技术构造、传输性能等。
因此,我们就需要探讨一下,服务器硬盘接口怎么选才合适的问题。
一、风光依旧的SATA接口
SATA接口又被称之为“串行接口”,所以现在采用SATA接口的硬盘都被习惯的叫做串口硬盘。
它是继IDE硬盘之后的一次演变。
SATA的物理设计是以光纤通道作为蓝本,所以采用了四芯的数据线。
SATA接口发展至今主要有3种规格,其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SATA-2规格,传输速度可达3GB/秒,如图1所示为某品牌固态硬盘采用的SATA-2接口规格。
图1 SATA-2接口示意
现在已经有SATA-3接口出现,如图3所示即为西部数据的一款SATA-3接口的服务器硬盘。
SATA-3接口除了将传输速率提高到了6GB/秒之外,还对诸多数据类型提供了读取优化设置。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SATA-3接口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现有的SATA-2产品会被淘汰,因为SATA-3虽然采用了全新INCITS
ATA8-ACS标准,但依然可以兼容旧有的SATA设备。
图2 SATA-3接口示意
由于SATA接口的服务器硬盘,技术相当成熟而且构造成本不高,因此相对于其他接口类型的产品来说,其市场价位是比较平民化的,如图3所示。
相信对于预算不高的企业用户来说,在原来的服务器架构中升级同样接口但容量更大的SATA-2接口硬盘,是最好的选择了。
图3 SATA接口服务器硬盘价格比较
二、应用更普及的SCSI接口
SCSI接口的服务器硬盘是现在多数服务器中采用的一种,它具有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特点:用于连接SCSI接口硬盘的SCSI控制器上有一个相当于CPU功能的控制芯片,能够替代CPU处理大部分工作;现在普遍采用的Ultra 320标准的SCSI接口硬盘,数据传输率可达320MB/秒。
SCSI接口服务器硬盘及SCSI控制器如图4所示。
图4 SCSI硬盘及控制器
另外,SCSI硬盘具有的支持热拔插技术的SCA2接口,也非常适合部署在现在的工作组和部门级服务器中。
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现在服务器主板一般都集成了SCSI接口,也可以安装专门的SCSI接口卡来连接更多个SCSI设备,所以其横向扩展能力是比较强的。
图5 服务器主板SCSI接口
那么,SCSI接口的服务器硬盘,主要强于哪些方面,又适用于怎样的企业环境中呢?首先,SCSI对磁盘冗余阵列(RAID)的良好支持,可以满足有大数据存储的企业环境,同时数据安全性也有保障;再者,SCSI硬盘的转速早已高达15000rpm,这让企业数据中心的处理性能得到了保障;再次,其较低的CPU占用率以及多任务的并行处理特性,都可为成长型企业环境提供较强力的数据处理及存储支持。
最后,从如图6所示现在的市场价格对比来看,SCSI接口硬盘整体上要低于SAS接口硬盘,但明显高于SATA接口硬盘,所以,其更适合装配在对数据存储有一定的安全需求、容量需求、高处理性能需求的企业环境中。
图6 SCSI接口服务器硬盘价格比对
wordend 相关阅读:
∙华硕Z7S WS平台图形非编处理先锋
∙紧随AMD步伐华硕KFSN4-DRE主板全面升级
∙[广州]新货促销希捷ST3146807LW售950
三、追求性能最大化的SAS接口
“SAS”就是串行连接SCSI的意思,简单理解就是SCSI接口技术的升级改良,目的就是进一步改进SCSI技术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
其特点就是可以同时连接更多的磁盘设备、更节省服务器内部空间;比如SAS接口减少了线缆的尺寸,且用更细的电缆搭配,而且SAS硬盘有2.5英寸的规格,如图7所示即为希捷(Savvio 15K.2)2.5英寸SAS硬盘接口。
图7 2.5英寸SAS硬盘接口
更好的空间占用特点使得这种接口的硬盘可以广泛部署在刀片服务器中。
在2U高度内使用8个2.5英寸的SAS硬盘位已经成为大多数OEM服务器厂商的选择。
另外,对于预算不高无法更换现有服务器的企业来说,亦可采用SAS和SATA硬盘共存的升级方式,SAS接口良好的向下兼容性使得企业用户可以将它们用在不同的应用场合。
比如SATA硬盘可用于一般事务性处理,而SAS硬盘则可专注于数据量大、数据可用性极为关键的应用中。
如图8所示为上亿信息(SNT)推出的ST-1042SAS-D7硬盘抽取盒,它就完美地混合支持SAS和SATA硬盘共存,且可以搭配SAS或SATA硬盘控制卡来支持RAID 0、1、5磁盘阵列模式。
图8 SAS/SATA硬盘抽取盒
比起同容量的Ultra 320 SCSI硬盘,SAS 硬盘要贵一些,如图9所示;这主要还是缘由其更好的扩展性、兼容性以及更可靠的容错能力。
而从从服务器市场来看,国内外主力服务器厂商都已经纷纷推出采用SAS硬盘的机型,只是具体产品的应用和市场状况有所不同。
比如定位于部门级应用的惠普ProLiant DL380 G5、适用于流媒体服务及电子商务的IBM System x3650 M2 等,都提供了SAS硬盘的全面支持。
图9 SAS接口服务器硬盘价格比对
四、应用高端的光纤接口
光纤通道(FC,Fibre Channel)是一种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接口,其可大大提高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
对于大型的ERP系统,或是在线实时交易系统等需要更大传输量、更快反应速度的应用环境而言,此类接口的服务器硬盘是最好的选择;当然其产品价格自然也就更高于前面几种,如图10所示。
图10 光纤接口服务器硬盘价格
总结起来看,不同接口技术的服务器硬盘也决定了它们各自更好的适用环境。
单独存在的SATA硬盘服务器产品如今并不多见,大多是一些针对入门应用的塔式服务器中。
而SCSI及SAS由于具有CPU占用率低、连接设备多等诸多特点,性能上明显优于SATA接口硬盘,因此可以在企业数据中心、安全服务器等应用环境中部署。
目前看来,市面上的服务器硬盘或服务器产品,也大多呈现两种形态:Ultra320 SCSI及SAS/SATA。
不可否认的是,2009年SAS已经成为服务器界主流硬盘平台,近期有服务器硬盘升级需求的企业用户,还是多倾向于选择SAS平台为好,虽然其价格要明显高出一截,但带来的实际应用效果却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