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合集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PART FOUR
分层教学的实践 案例
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具体应用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分层 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任务和活动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
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某初中信息技术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水平进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效果:学生满意度提高,学习成绩提升
PART FIVE
分层教学的效果 评估
评估方法
学生成绩:通 过考试、作业 等评估学生的
学习效果
课堂观察:观 察学生在课堂 上的表现,如 参与度、积极
性等
教师反馈:教 师根据学生的 表现和反馈进
行评估
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自己 的学习体验进
行自我评价
评估结果析
学生成绩提高: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兴趣增强:分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参与度提高:分层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教学效果提升:分层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 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内容分层
根据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和能力,制 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采用分层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 件、练习题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满 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改进
分层教学的实施 情况:是否按照 计划进行,是否 有效地实现了分 层教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 是否提高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是否提高 了学生的学习成 绩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分层教学法摘要:由于受农村中学教学设备、教学水平、自身素质、兴趣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差异明显。

分层教学是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因材施教,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理论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益,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信息技术是一门特殊的新兴学科,其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也应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分层教学是从学生差异考虑,真正实施了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一、提出分层教学的背景信息技术课与其它课程有一个鲜明的不同点在于其实践性强。

由于受家庭环境、生理素质、兴趣爱好、主观努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水平上也存在着差异,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下,有时未能真正做到以每个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一入学的新生,部分学生可以熟练的进行文档处理,或者上网等,而有的学生连如何开关机都不清楚,更不要说其他稍微复杂点的操作了。

我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会造成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消化不了有的学生还在挨饿,以致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分层教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二、分层教学的概念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达到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具体的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分成两个以上的层次,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加深知识的理解、运用外,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掌握知识,进而实现全体同学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充分发展,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实行分层推进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策略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策略【摘要】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分成不同能力水平的小组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分层教学策略的重要性,讨论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运用分层教学策略,具体分析了分层教学策略的优势和实施步骤。

通过分层教学,老师可以更好地发现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分层教学时,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进行灵活调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分层教学策略、重要性、具体应用、优势、实施步骤、引言、总结1. 引言1.1 引言在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不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感到无聊。

分层教学策略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分层教学策略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分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以及其具体优势和实施步骤。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分层教学策略,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2. 正文2.1 分层教学策略的重要性分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掌握程度各不相同,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水平进行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分层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浅谈网络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浅谈网络教学环境中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进 行 教学 沟通 等 。
2合 作 学 习模 式 .
学 “ 分层” 作为教师的教学策略, 应遵
循学生分层、目 标分层 、 施教分层 、 作业 分层 、 评价分层的思路。 首先 , 应将 学生进行分类 , 将少数
具 有 较 好 基 础 与较 强学 习 能力 的学 生 组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
() 1 信息技术课具有 的开放性 、 课 以及信息技术更新快等特点给实施分层 教学的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 2 网络学习环境 给分层教学提供
3 ; 信息 0 中国 技术教育 21/4 00 1
合作学习模式
在 网络教学中, 个体学习模式和合 作学习模 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两种模 资源型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由传统 的 单 向传播 式学 习转变为双 向互动式 的学 习, 后者与前者相 比有着无法 比拟的优

1—— 一
批改 电子作业
反馈信 息,讲授答疑
层学生, 教学 目 标是拔尖, 加大知识的深 度与广度 , 要求他们要实现发展性目标;
提问、讨论
— — — — —
J ———~
方法与技巧。 基于新课程标 准的要求在
信息 技术课教学中需要实行分层教学。






亡i E信2 @8m T x 0 1。 d技 课。 j0 8 息术 y8 ,
浅谈网络教学环境中 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
王华 深圳 市 第 二 实 验 学校
所谓 “ 分层 教学”( 同班分层 次教 学) 法就是把班中具有相似知识水平与 学 习特点的学生组合 为一个教 学单 位 , 教 师依 据 各层 次 的学 习能力 , 制定 各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浅析高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的 不足 。 三 、教 学 效 果
( 一) 学生 在这种教学模 式下 ,可 以根 据 自身特点得 到适合 的教育 ,各层学生 都能获得 成功 ,体会 成功 的喜 悦 。通 过探索进
行 自主 学 习 ,也 激 发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和 积 极 性 ,锻 炼 和 培 养 学 生 形 成 好 的 学 习习 惯 和 学 习 方法 。
( 一 ) 学生 的分 层
高一 开学 之初 ,我 对学 生 掌握信 息 技术 的情 况进行 摸 底调 查 ,以学生 的智力 、基础 知识 、能力水 平和情感态 度个方 面将学 生分为三层 : A 层 :学 生 基 础 好 ,接 受 能 力 强 ,熟 悉 Wi n d o w s 、w p s 、 w o r d 等软件 的基本操作。 B 层 :学 习态度好 ,基 础一般 ,掌握Wi n d o w s 的简单操作 , 接触过w p s 、w o d ,会上 因特网。 r c 层 :学习习惯差 ,仅会一点Wi n d o w s 基本 操作或者根本 没有
生的积极 性 、如何 在一节课 中收到较好 的学 习效果 ,避免 “ 吃不 饱和吃不了”的现象 ,这些都是在课前要 考虑到的。 二 、分 层教学在信息技术教 学中的应用 分层教 学的理论基础 是布卢姆提 出的掌握学 习理论 ,它强调 了 “ 教师要适 应学生 的学 ”,学 生是有个性 差异 的,不能 以牺牲 部 分的发展 来换取 另一部分人 的发展 ,学 生的个体 差异是一份 宝贵 的可供 开发的教 育资源 。它 的核心 是面 向全体 学生 ,正视学 生 的个体差异 ,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


分 层 教 学 提中小学 中普及 的程度 不同并受 到家 庭 和学校条件 的限制 , 使 得学生 所掌握 的知 识和操作 水平参差 不 齐 ,出现 了 “ 起点 高低不一 、层 次、差距大 ”等现象 ,给教学工

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

新课改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法【摘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极好途径。

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阐述,提出把它落实到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作业的具体操作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分层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差距较大,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

下面针对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谈谈本人的体会。

一、依据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对学生合理分层学生本身的知识建构层次是有差别的。

首先,条件好的家庭有电脑,这些学生接触电脑早,在使用中已经积累了不少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在学习时就能比较快地掌握新知识;而其他没怎么接触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在起点上慢了一步,接受新知识就会相对慢些。

其次,学生的生理、心理素质也有区别,如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能力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为了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础差,对电脑没兴趣,接受和学习能力也比较差;b层:接触过电脑,有一定基础,接受能力较好,能基本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c层:基础比较好,接受和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浓厚。

我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同桌,水平有点差距的学生分在同一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而且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既是隐性的,也是动态的。

我还有意地将各个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这样可以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在教学目标实施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各模块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做到有明确目标、有层次。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第4节《上网浏览信息》时,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设置教学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先介绍ie浏览器,然后进行网上信息的浏览与搜索,再通过浏览网页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设置ie浏览器。

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

信息技术课中分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摘要:信息技术教育能否起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技术教学水平。

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层次的分层、教学目标的分层、教学效果的分层、作业评价的分层四个方面尝试进行分层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随着信息技术课开展的深入,根据信息技术教材的特点,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一直是人们探讨的重点。

根据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一提。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学有所得,先后达到课程的要求。

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都有所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是我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点体会:一、按照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层每个学生所掌握知识的层次是不同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层次。

有些同学接触电脑比较早,接受能力比较强,学习起来比较感兴趣,有些同学则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这样,他们学习起来就比较吃力。

另外,要承认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可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较高层次的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中层的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基本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较低层次的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根据前面的三层标准,在每个学期上课时,我都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同时,要让学生建立起对学习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学习信心,正确对待分组方式,明确教师的分组目的,防止优生骄傲自满,中等生得过且过,差生心灰意冷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探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探究

随笔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探究韦金玉摘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教师应该结合当下社会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面发展,密切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营造轻松愉悦的信息课堂,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知识,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信息人才。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分层策略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应当注重人们信息技术素养培养。

借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实际的课堂活动中,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结合学生信息技术差异开展教学和训练,巧妙利用分层教学活动,促使不同层次学生得到提升,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一、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一)学生之间的信息技术知识基础不同信息技术科目这一门课,有的地区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开设,而有的最早在初中教育阶段才开设。

这就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科目的基础学习时间不同。

而且有的地区,教育教学师资情况不同,有的地方比较差,有的地方比较好。

这样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对于信息技术掌握的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面对于有些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水平较低,有的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水平较高这种现象,学生之间的分层自然就形成了,于是开展分层教学手段是必然的选择。

(二)初中学生各自的学习条件也存在差异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相同,有的比较拮据,有的比较富裕,所以有的家庭有电脑设备,而有的家庭没有电脑设备,这样就对于学生的电脑计算机学习造成了影响,因此学生对于电脑的操作水平差距较大,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也同样较大。

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策略(一)对教师备课进行分层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在平时的备课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层次的学生,而不可以只是局限在某一种层次,这样有利于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效率。

开展每个层次的备课,可以了解到此教师是否可以代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1-04-19T09:40:07.783Z 来源:《教育大视野》2010年第6期供稿作者:段丽娟[导读] 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分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

段丽娟(济源市第五中学河南济源 454650)【摘要】本文通过对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分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

克服学生掌握知
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

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教材也相应的调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改变。

从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到近几年来的“信息技术学科与其它学科整合”和“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目前,我认为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中值得提倡。

因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同一个班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下面我从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体会:
1.学生层次的分层
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是客观存在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

首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起点各不相同,有一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学习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也相当好,有了这些基础后他们的学习非常顺利的;相反的,他们接触电脑的机会少,对电脑并没有兴趣,接受能力也相当差,课堂习惯又不好。

其次,学生自身能力素质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如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等。

从上面两个特点,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层次,高层: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厚。

中层:学生各方面都比较一般化,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低层:学生双基情况比较差,对电脑没有兴趣,接受能力及学习习惯都比较差。

以前面的三层标准,每个学期前,我有意地将各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置,对学生说明这主要目的是针对各个同学情况和老师教学设计而安排位置的,不过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教师的辅导。

在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各层的学生学习,
2.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的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学生吸收知识。

对高层学生来说,在掌握了课本的基础知识后不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活动停止,应巧妙设计,在课本基础知识之上更大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及个性,进一步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对中层学生,给他们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开发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低层学生,促使他们打好基础,耐心辅导,多加训练。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中第8课设计封面,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初级:了解封面的基本组成和布局,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

对中级的学生而言,可掌握初级目标以外,熟练掌握图片插入,更改图片的大小和位置,并鼓励学生达到精益求精。

高级:在初级中级目标都达到的情况下,我要求学生修改色彩搭配、位置协调等,同时还要掌握好“叠放次序”调整。

通过这三个目标的落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整堂课下来,各层次的学生掌握的都相当不错,整个课堂效果很好。

3.教学效果的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差异的教学活动。

实施课堂教学分层的基本要求是: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

这样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所得。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分层教学的目标,准备难易程度的练习。

对高等水平学生进行适当扩展和补充,让学生自己摸索探究,并进行谈论;对低等学生在练习时进行个别辅导,还要手把手指导。

特别是对中等学生来说,更应注意他们的学习动机,落实好大纲。

4.作业评价的分层
信息技术课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或某几个模块后,让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

作业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就只布置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给另一种学生布置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在学完word后,我布置了如下三种类型的作业:①提供一个图文混排的样张中所需的素材,让学生模仿着做出样张的内容。

②提供一个内容丰富的素材库,在提供几个样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素材,参考教师提供的样张,完成自己的作品。

③给学生提供或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出一份班级学习园地的彩报,并提出格式上的技术要求,如:分栏、插图、艺术字等等,并让学生任务独立收集素材,编辑出一份精美的杂志。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对中等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学习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谨慎、谦虚、不断优越自我。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施教方法和内容,保护较后进者的学习信心,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地弥补知识结构或学习习惯上的缺陷迎头赶上;使有潜力的学生不停滞不前,使其追求更高的目标,锦上添花,最终使全体学生都达到大纲要求。

参考文献
[1] 顾小清、祝智庭、庞艳霞.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2] 孙建国.课堂差异分层教学策略.中国教育报,200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