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论文 快乐学美术
2023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

2023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精选4篇)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1本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国画、素描、手工制作、教材教法等多方面内容,授课教师有山东美术院的赵建国教授,潍坊学院的国画专业的教授,还有民间面塑艺人等承担教学任务。
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美术素养和扎实的美术基本功,而且能结合自己平时教学经验,从教师的需求出发,教师缺什么,就教什么。
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实践教学言行身教,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把握住了新课程的主旋律,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贯穿了三种模式的课堂应用。
即有讲授,又有练习,即有教师按教学设计安排的教学任务,又有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独创的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员融为一体。
通过6天的集中培训和学习,每位学员都在不同层面上有了提高和发展。
教学细致,内容宽泛,特别是面塑手工是以前没有接触过的学员们学的非常的用心。
学员们亲自动手,剪、捏、折,用学员的话说:给我们补上了童年这一课。
学了教材教法,老师们才明白了美术课应该怎么上,上什么,用什么方法上。
总之,这次培训无论从课程的设置、教师的教学形式还是培训管理上,都得到了学员老师们的认可和赞同。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强者对话的时代,拥有知识才能抢占先机,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才能紧跟社会发展潮流,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在岗培训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职人员学习、充电提高的有效途径时间虽然不算很长,教学内容虽然不能包罗万象,但却是我们工作、生活中一段鲜活的经历。
是工作驿站中的一次重要“充电”。
小学美术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2培训即将结束,在这十天里,我们认真聆听了在省内从事美术教育研究多年的专家学者们的讲座。
在课下我们整理笔记,撰写心得,和其他学员一些探讨交流,收获多多,感慨多多。
今明等教授谈到了对当前美术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以及对当代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他们把自己的教育研究成果做了系统的阐述,从宏观和微观方面为我们讲解了最新的课标发展动向,解释了我们一线农村小学美术教师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1画画是我心灵的良药,画画也我成长中的一道彩虹,画画更是我一生的伙伴。
我从会拿笔开始就非常爱画画,幼儿园的画框都被我塞满了。
有的是随意涂鸦,有的是灵感突发,还有的是细心模仿,不管是好或坏只要是用水笔勾勒,用彩笔填色的我都喜欢。
小时候我还经常求爸爸妈妈给我买公主的填色书。
每次上完色,我都会自豪的把书举让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也会表扬我。
到了六年级,这种兴趣还是有增无减。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
上了小学以后我开始学画画了,我喜欢在阳光下画画,那种对旁事置之不理的意境是我向往的,也是我欣赏的。
有一次我在阳台写生,看着那水仙在风中飘摇,在水中舞蹈,我就想让她我的画本上签到。
我提起笔看着那一缕阳光照在水仙身上,那金光瞬间让我陶醉了,我想要留住它,所以我快快地画了起来。
画的过程也是我享受的过程。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
有一次,我做完作业,我无聊地拿起了画本,那时我完全没有灵感。
我盯着太阳发呆中,做着白日梦,想着关于太阳的故事,突然一个个念头涌上心头。
太阳给我希望、给我力量,这让我想到:草原的野兽、森林里的仙子,天空上的鸟儿,我怕灵感溜走,于是赶忙动笔起来。
画的每一笔我都在享受,最终我画完了,我看着这种幅画,成就感瞬间上升。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
画画让我感受成就感,让我享受阳光,让我的生活更快乐。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
画画让生活更美好作文2当我望着一张张用铅笔画的漫画时,我的心,仿佛一下子又被拉回了时间的隧道。
那天我百无聊赖地坐在桌前发呆,家里所有的小说都被我重三遍四地翻了个遍,看书的兴致早已烟消云散。
外面的冷风呼呼地吹过我的窗台,吹翻了书桌上一沓画纸,也吹来了我画漫画的灵感。
对,画漫画!首先,打开ipad找了一个漫画少女的模板,再拿来一张白纸,一支铅笔,一个卷笔刀。
论文题目

101310110 张小节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鼓励教学方法党乐101310149 于航小学美术技能训练对小学生智力开发的探究丁朝华101310123 呼斐斐对小学教师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赵婧101310139 赵婧敏“线”在美术作品中的功能与审美特征李浩101310107 赵亚飞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开展教师范画郭君君101310152杨露小学美术教学中“游戏性”教学开展的探索101310146 高保林传统示范与临摹法对现代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101310126 张彦瑞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杨菱菱101310129 高晓超简笔画教学及其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的研究杨菱菱101310140 李莹小学美术课堂对音美融合的研究李浩101310102 戴琳青创建快乐课堂――谈小学美术快乐课堂的构建101310128 刘萌《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发展》杨菱菱101310103 张亚楠《试谈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学效率的优化策略》郭君君101310137 乔盼盼《美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李浩101310133 周帆《论多媒体教学对我国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影响》杨菱菱101310119 李祥《浅析卡通动漫作品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赵婧101310155 郭同玉《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儿童绘画能力》指导老师:丁朝华101310104 赵鹤《手工教学对小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研究》指导老师:郭君君101310120 赵亚菲《浅析国画欣赏对小学美术教育的影响》赵倩101310131 李卓《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杨菱菱101310132 张丽《论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杨菱菱101310138 王慧远《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李浩101310151张雪《如何让小学生在美术课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丁朝华101310105 杨露小学美术课堂中合作式学习的研究郭君君101310121 张世聪浅论农村小学美术兴趣的培养赵婧101310125 张肖丹信息时代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研究杨琳琳101310136 范研研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李浩101310158 李亚萍小学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探究丁朝华101310109 王杰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快乐教学党乐101310113 陈丽萍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儿童画教学方法探索党乐101310114 高寒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实践和探索党乐101310115 王田田教师教学风格对校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影响赵婧101310116 刘小溪当前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赵婧101310134 罗丹小学美术教育中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杨菱菱101310101钱琨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的运用郭君君101310108 郭会玲小学美术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探究党乐101310118 孙佳敏小学美术课程中语言运用艺术赵婧101310127 王翠芳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欣赏教学杨菱菱101310154 曹继妙农村小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及态度探究丁朝华101310135李会莹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中传统与创新的比较研究杨菱菱101310150金春阳小学美术教学中鼓励教学方法探究丁朝华101310112孟新新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党乐101310111曹亚欢论民间艺术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开发和利用党乐101310144 张静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开发儿童潜能的作用李浩101310157 李晶华小学阶段美术课堂和语文课堂的互动与整合101310147 王洋论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意识培养的探究101310148 邓余东分析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德育教育101310153 侯金玉101310145 曾宏伟如何培养小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101310106 王宁小学美术手工课的问题与实施:问题与对策101310141 蔡根生小学教育现状在城乡的异同101310142 吴梵101310143 梁丽强如何保持儿童美术的原创性。
美术课教学论文-浅谈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术课教学论文-浅谈美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谓的兴趣就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兴趣恰恰是我们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
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的有效手段。
激发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很重要作用。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的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
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一、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娱乐活动.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
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认清美术教学的主要作用是:要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
要多给予学生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其兴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们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和欲望,每当人们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有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恶的冲动。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

小学美术教学案例范文
《发现美的乐趣》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发现美的乐趣。
以下是一则小学美术教学案例。
主题:用色彩表达季节变化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季节变化的观察能力,感知不同季节的色彩。
2.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理解不同颜色的情感表达。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用色彩表达对季节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步骤:
1. 教师首先向学生介绍四季的变化,让学生观察不同季节的色彩特点。
2.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色彩认知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颜色的图片,辨别不同色彩的情感表达。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四季的色彩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季节所代表的感情和情绪。
4.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用水彩或色笔在画纸上表达对四个季节的感知和理解。
教师在学生画作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评价方式:
1. 老师评价学生的作品,注重在色彩运用的情感表达和结构设
计的创新。
2. 学生相互间进行互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绘画中发现美的乐趣,提高他们对色彩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对季节变化的观察中,培养审美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篇一:小学美术教学论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小学美术论文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学校: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姓名:刘柏玉日期:2021 年 4 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刘柏玉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见识切身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
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出来学生乐观的品质,让蕴含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美术系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公益活动: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
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
比如我在上《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我制作了一些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社尾庄的小鸭子,表达方式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好玩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竞赛活动参与到美术活动中同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上形象远高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类型,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彩绘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充实的形象思维,从而助推其学习欲望,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研习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幼儿教育时,应当增强其趣味性。
视觉艺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全面性和积极性。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立体式的游戏,更能自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和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越发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天分对国画产生浓厚的兴趣。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美术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一近期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小学美术新课标教学研讨会,会上组织了两位教师的示范课,说课,还有专家讲座。
通过美术教育,我们可以有效的促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人文意识。
这首先我们就要努力通过各个方面的学习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我们老师不具备人文意识和素养,就不可能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向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其实,不要将美术教育视为单纯的技术训练,不要将美术从丰富的人文背景中剥离出去,再次要高度重视美术作品的鉴赏,理解发掘人文内涵。
这一活动一般在教学欣赏、导入上运用,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接触感受限度的信息量,课堂中所学的任何东西,都应视为浩瀚的人文海洋中的几个小岛,通过这些小岛,他们接触的应该是人文精神的海洋。
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
新课程的另一重大举措就是该以往的授之于鱼为授之于渔。
转换课堂角色,改变往昔以师为主生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以生为主,师为辅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导地位。
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增强学生主体人格。
而美术学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本学科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尊重和爱护学生,要承认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差异无好坏之分,它代表的是人的多样性,在课堂上,差异是一种资源,不同是一种财富,这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当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对学生的学习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我们应该作为主导,起向导,顾问作用,指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每次学习课标,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体会,感受到了我们这集体的温馨向上的力量,在学习完课标走下楼梯的瞬间,突然,有三个元素涌上心头,在这一空间,我,学生我将如何来引领他们?如何让他们喜欢上我的美术课,我并不希望他们各个都成为画家,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是他们爱上我的美术课,爱上每个欢乐的40分钟。
益阳市教育局关于学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

益阳市教育局
益教通〔2009〕52 号
益阳市教育局
关于全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审结果的
通报
各区县(市)教育局、大通湖区社会发展局、高新区社会工作部,市直有关学校:
根据《益阳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举办第三届全市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审活动的通知》(益教办通[2009]8号)精神,我局开展了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审活动。
经专家认真评审,共评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17篇、三等奖26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希望受到表彰的同志再接再厉,为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益阳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审获奖名单
二〇〇九年七月九日
主题词:学校艺术教育论文评审通报
益阳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7月27日发出
附件:
益阳市第三届中小学艺术教育论文评选获奖名单
一等奖(17篇)
二等奖(17篇)
三等奖(26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学美术
新课程强调: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而乐观使人充满朝气、生机勃勃,是人不可缺少的健康心态。
作为教师,除了教学生学习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乐观的品质,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
为了使所有学生能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
一、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
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
比如说我在《穿花衣的热带鱼》这一课时,制作了精美的教具,创设了蔚蓝的大海、各种各样美丽的热带鱼以及会说话的小鸭子,还有美妙的旋律等一系列有趣的情境,这样以来,学生全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参与到美术活动之中来。
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认识形式上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他们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按照他们的心理年龄特点,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有趣的电脑课件、精美的范画的情境的设置等),诱发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其学习欲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觉得学习是快乐的。
二、设计美术教学活动时,必须增强其趣味性。
美术教学活动要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起来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多次实践,我发现融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以及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使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使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手拉手,找朋友》一课时,由于这一课是学习认识色彩与线条,并运用色彩和线条画一张画,为了让学生能认识不同的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我根据《找朋友》的歌曲作为课件的主题曲,创设了一个小朋友、各种卡通模样的小油画棒人和各种各样的卡通线条人,它们在音乐声中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看了以后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这时候我就让他们戴上小油画棒和线条
的头饰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学生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多种色彩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而这节课的学生作品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美术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大大的增加了,学生也非常感兴趣的参与其中,并在快乐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更应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
三、美术教学活动也应该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美术是内心活动的表现。
美术教学活动如果忽视了学生们的心理因素,也不是一堂好的美术课。
通过学生们的思维活动,不仅培养他们动脑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自由地想象。
我们应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多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美术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统一,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名画家的美术作品,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可以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思想教育。
我在上《中国优秀工艺美术作品》一课时,从古代的青铜器到现代精致绝伦的微雕,都充分地向学生展示了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
上课时我尽量把这些工艺品变成看得清楚、摸得着的物品,例如利用录像、实物投影及收集一些实物工艺品结合具体直观化进行讲解。
《长信宫灯》的古朴、灵便,《莲鹤方壶》的清新流畅、纤巧,象牙雕的玲珑精巧……学生都看得津津有味:用手指点着,小心地抚摸着,不可思议地赞叹着。
青铜器发展史、景德镇瓷都的精湛技艺、繁艳华丽的景泰蓝及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对我国艺术瑰宝的疯狂掠夺,同学们都听得如痴如醉,随着激奋的惊叹,随着失去的愤慨,他们的欣赏程度加深了,爱国主义情感也增强了。
另外,在欣赏和学习全部的作品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一些具有高尚品德的艺术家的精神。
如我国清代的画家郑板桥刚正不拘,虽清平却不攀权贵,为官清正廉洁,关心人民的疾苦,常以画兰竹以寄情怀。
又如徐悲鸿,他一生都用画笔激励人、鼓舞人,还把自己的画和收藏的逾千幅名家精品无偿地捐献给祖国。
四、增强学生自信,使每个学生大胆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
自信心对一个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们行为的内在动力。
一个人有了自信心,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在生活中将成为强者,反之为弱者。
因此,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忽视学生的"学",把教学过程"双主体"交互作用的活动变成教师向学生单向地传递知识的过程。
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处于被动地适应教师教学,接受现成知识的"机器",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激励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美术,尤其对于个别美术素质不佳的学生,或是身心有缺陷的特殊生,应多采用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
因为这些学生往往对美术怀有强烈的渴望,但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并非主动参与。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不要忽视他们在美术表现中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或任何一次参与行为,寻找一切机会表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为了激励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在美术课堂上,我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黑板上、实物投影上大胆地去表现各种物体,并及时的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而他们感到很快乐,很有信心。
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能自信又很富感染力与表现力。
总而言之,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都不喜欢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充当知识的容器。
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把学习美术内化为自我的需要,积极地参与美术活动,快乐地学习美术,自觉地接受美术的熏陶,从而领悟美术的魅力:同时也可以借助美术的神奇力量,促进学生自身身心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