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输电技术
柔性电力技术-第4章-直流输电技术

i4 i6 i2
V4 V6 V2
Id
n
eW
t
4.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eU
N eV
eW
eU
U
Lr
V
Lr
W
Lr
eV
m
Ld
Id
V1 V3 V5 i1 i3 i5
i4 i6 i2
V4 V6 V2
Id
n
eW
t
4.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m
Ld
Id
V1 V3 V5
eU
U
Lr
i1 i3 i5
N eV
4.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结论:
➢直流电压瞬时值在一个周期内由六段相同的曲线所组成, 取其中一段就可求出直流平均电压Udo。
➢6脉动整流器的理想空载直流电压:
A
6
2EL cos(t)d(t)
2EL sin(t) |6
2EL
6
6
Ud0
A
3
2EL
1.35EL
交流线电压有效值
3
Udo为 0 , 0 时直流电压平均值,称为理想空载直流电压
12脉动换流单元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分别产生12k±1次和12k次的特征谐波。
12脉动换流单元
平波电抗器
换流变压器
换流变压器 交流滤波器
直流滤波器 控制保护装置
2.1 6脉动整流器工作原理
晶闸管换流阀的特点:
单向导电性。
导通条件(两个):
➢ 阳极对阴极为正电压; ➢ 控制极对阴极加能量足够的正向触发脉冲。
➢20世纪90年代以后,电压源换流器得到应用。 • 由于新的大功率自换相器件(如GTO和IGBT)的出现; • 由于数字信号处理(DSP)强大的计算处理能力使得在技 术上能够满足控制要求,在经济上具备竞争力。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换流站国产化水平 提高后直流架空线 路
换流站建设费用
变电站建设费用
14
0 线路等价距离 线路等价距离 输电距离
-800kV DC
8
(二)直流输电技术的分类 • 按工程结构分类
分类I(按换流站数量分类) • 两端直流输电(或“点对点直流输电”) • 多端直流输电 分类II(按线路长度分类) • 长距离直流输电 • 背靠背直流输电 分类III(按电压等级分类) • (超)高压直流输电 • 特高压直流输电
由地下电缆向大城市供电;
交流系统互联或者配电网增容时,作为限 制短路容量的措施之一;
配合新能源输电。
13
交直流等价距离
直流输电的经济性及交直流经济比较:直流输电两侧换流站费用高, ¥1000元/kW;直流线路相对便宜: ¥250万—¥480万/km;与交流 输电的等价距离:600-800km。 换流站设备价格问题:整体成降价趋势: 输送距离超过一定值时, 交流需要增加中间站,加串补。线路的建设费用问题,整体趋势是 上涨,国外由于线路走廊需要征地,费用更高,等价距离更短。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1
直流输电技术基本原理
(一)直流输电技术的原理
(二)直流输电技术的分类
(三)直流输电技术的特点
2
(一)直流输电技术的原理
直流电概念(相对于交流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变化) 直流输电工程是以直流电的方式实现电能传输的工程。直流电 必须经过换流(整流和逆变)实现直流电变交流电,然后与交流系 统连接。 直流输电工程构成(换流站、直流线路、接地极、通信与远动)
直流输电技术

一、 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我国直流输电的发展:
云南—广东±800kV直流输电工程,额定容量5000MW,
2010年实现双极投运。
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于四川
2)晶闸管的模块化结构和额定值增加;
3)换流器采用12或24脉波运行; 4)采用氧化金属变阻器; 5)换流器控制采用数字和光纤技术。
三、 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必要性
电压等级的划分:
交流:
超高压:330kV、500kV 和 750kV; 特高压:1000kV。
直流:
距离大容量输电,不同频率电网之间的联网、
海底电缆和大城市地下电缆等。
一、 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直流输电的发展与换流技术有密切的关系。 (特别与高电压、大功率换流设备的发展) 第一阶段:汞弧阀换流时期
世界上共有12项汞弧阀换流的直流工程投入运行,其中最 大的输送容量为1600MW(美国太平洋联络线I期工程),最高 输电电压为±450kV(纳尔逊河l期工程),最长输电距离为 1362km(太平洋联络线)。 但是汞弧阀制造技术复杂、价格昴贵、逆弧故障率高、可 靠性较差、运行维护不便等因素,使直流输电的应用和发展 受到限制。
一、 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第二阶段:晶闸管阀换流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 发展,高压大功率晶闸管的问世,晶闸管换流阀和计算机控 制技术在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这些进步有效地改善了直 流输电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促进了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
直流输电技术研究

直流输电技术研究随着电力产业的发展,电力输送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直流输电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输电方式,在传统交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历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华盛顿特区,当时美国的一位发明家展示出了将直流电输送至长途距离的崭新方法。
在此之后的100多年里,直流输电技术不断进步,尤其是由于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大大提升了直流输电技术的性能。
二、直流输电技术的优势相较于交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的优势明显。
首先,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电力,能够承载更高的电力负载;其次,直流输电技术的线路损耗更小,并且能够有效地与许多电力制造工艺相结合;最后,直流输电的稳定性要高于交流输电许多。
三、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在目前的实际应用中,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用途包括:1、远距离输电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直流输电的效果备受认可。
由于交流输电需要在输送线路上不断转换电流方向,这种变换电流方向的过程会导致很多损失。
而直流输电系统只需要通过直接控制电流方向来控制电力输送,并且在长距离输送时无需因为负载变化而提高电压,这些都相比于交流输电系统来说,有效地降低了功率损耗。
2、海底输电在海底输电方面,直流输电技术也有很大的优势。
由于海底环境的特殊性质,海底输电线路的损耗很大,因此选择直流输电技术,可以较好地避免这一问题。
3、光伏发电在光伏发电方面,直流输电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
在光伏发电过程中,发电配有的逆变器会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但是这个过程在总的输电中会带来比较大的损耗。
因此,通过选择直流电输送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失,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益。
四、直流输电技术研究的未来方向在未来的研究方向方面,直流输电技术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主要包括:1、直流输电系统的可扩展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直流输电系统的可扩展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为当电力输送的需要变得更为特殊或更为远距离的时候,直流输电技术面对的挑战也自然会增加。
直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

直流输电技术在长距离传输中的应用在当今社会,能源的稳定供应和高效传输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长距离输电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其中,直流输电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长距离传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直流输电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将发电厂产生的交流电通过换流站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直流输电线路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再通过换流站转换为交流电供用户使用。
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在长距离传输中具有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直流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大。
这意味着在相同的输电线路条件下,直流输电能够传输更多的电能。
对于那些能源产地与负荷中心距离较远、能源需求量巨大的地区来说,这一优势尤为关键。
它能够有效地满足大规模能源传输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其次,直流输电的线路损耗小。
在长距离传输中,线路电阻会导致电能的损耗。
由于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不变,不存在交流电中的电感和电容效应,因此在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相对较小。
这不仅提高了能源的传输效率,还降低了输电成本,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再者,直流输电线路的占地面积小。
直流输电线路的杆塔结构相对简单,线路走廊宽度较窄。
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这一优势有助于减少输电线路建设对土地的占用,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和成本。
另外,直流输电的稳定性和可控性更强。
它能够快速调节输电功率,有效地应对电网中的各种故障和扰动,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直流输电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
例如,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中,就广泛采用了直流输电技术。
将西部丰富的能源资源转化为电能,通过直流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力地支撑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全球范围内也有许多大型的直流输电项目正在运行或建设,为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直流输电技术也并非完美无缺。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简析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简析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将电能以直流形式进行长距离传输的技术。
相比传统的交流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许多优势,如输电损耗小、输电距离远、电网稳定性高等。
本文将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进行简析,介绍其原理、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原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利用变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通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将直流电进行传输,最后再通过变流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变流器,它能够实现电能的双向转换,即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也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1. 长距离输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适用于长距离输电,特别是在海底或山区等地形复杂的地方。
由于直流电的输电损耗较小,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输电效率。
2. 交流与直流互联: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实现交流电与直流电的互联,使得不同电网之间可以进行互相补充,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可再生能源输电: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如风能、太阳能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的输电问题,将分散的可再生能源集中输送到用电地区,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前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能源结构的调整,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输送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如长江三峡-上海、青海-河南等,这些线路的建设和运行经验为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还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输电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输电损耗将进一步降低。
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总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实现长距离输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实现交流与直流的互联,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直流输电课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研究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 传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
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跨洲、跨国电力传输以及海上风电并网等领域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通过采用先进的绝缘材料、控制技术和设备,超高压直流输电技 术的传输容量、稳定性和经济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换流器类型
包括整流器和逆变器,分 别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 流电和将直流电转换为交 流电。
换流器控制
对换流器进行控制,确保 其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能。
输电线路
线路类型
线路保护
包括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根据输电 距离和地形选择合适的线路类型。
对输电线路进行保护,防止其受到自 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
线路设计
互联。
直流输电的应用场景
大规模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基地的并网输送
01
直流输电可以用于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并网输送,实现清
洁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城市和工业园区的供电
02
直流输电可以用于城市和工业园区的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和
稳定性。
跨区域大电网互联
03
直流输电可以用于实现跨区域大电网互联,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02
直流输电系统的组成
电源010203电源类型包括化石燃料发电、核能 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等。
电源接入
电源通过换流站接入直流 输电系统,实现电能转换 和传输。
电源控制
对电源进行控制,确保其 输出稳定的直流电能。
换流器
工作原理
换流器通过控制半导体开 关的通断,实现交流电与 直流电之间的转换。
政策和市场环境
政府政策和市场环境对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推广。
直流输电技术

直流输电技术摘要直流输电是指,将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经整流器变换成直流电输送至受电端,再用逆变器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送到受端交流电网的一种输电方式。
主要应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和非同步交流系统的联网,具有线路投资少、不存在系统稳定问题、调节快速、运行可靠等优点。
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换流站(整流站和逆变站)、直流线路、交流侧和直流侧的电力滤波器、无功补偿装置、换流变压器、直流电抗器以及保护、控制装置等构成。
其中换流站是直流输电系统的核心,它完成交流和直流之间的变换。
直流输电的发展也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首先,直流输电的换流站比交流系统的变电所复杂、造价高、运行管理要求高;其次,换流装置(整流和逆变)运行中需要大量的无功补偿,正常运行时可达直流输送功率的40~60%;换流装置在运行中在交流侧和直流侧均会产生谐波,要装设滤波器;直流输电以大地或海水作回路时,会引起沿途金属构件的腐蚀,需要防护措施。
要发展多端直流输电,需研制高压直流断路器。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大功率可控硅制造技术的进步、价格下降、可靠性提高,换流站可用率的提高,直流输电技术的日益成熟,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必然得到更多的应用。
当前,研制高压直流断路器、研究多端直流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发展多端直流系统、研究交直流并列系统的运行机理和控制,受到广泛的关注。
许多科学技术学科的新发展为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开拓着广阔的前景,多种新的发电方式──磁流体发电、电气体发电、燃料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产生的都是直流电,所产生的电能要以直流方式输送,并用逆变器变换送入交流电力系统;极低温电缆和超导电缆也更适宜于直流输电,等等。
今后的电力系统必将是交、直流混合的系统。
关键字直流输电直流输电系统系统结构运行特点目录1.直流输电技术发展 (3)1.1汞弧阀换流时期 (3)1.2 晶闸管阀换流时期 (3)1.3 新型半导体换流设备的应用 (4)2. 轻型直流输电 (4)2.1直流输电的特点 (4)2.2轻型直流输电和普通直流输电的区别 (5)3. 直流输电系统 (5)3.1两端直流输电系统 (5)3.1.1 单极系统 (6)3.1.2 双极系统 (7)3.1.3 背靠背直流系统 (9)3.2多端直流输电系统 (9)4. 直流输电的换流技术 (10)4.1换流站的基本换流单元 (10)4.1.1 6脉动换流单元 (11)4.1.2 12脉动换流单元 (11)4.2直流输电换流技术的新发展 (12)4.2.1 传统直流输电的缺陷 (12)4.2.2 传统直流输电的新发展 (12)4.3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新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13)4.3.1 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新型直流输电的实现 (13)4.3.2 新型直流输电的控制方法 (14)4.3.3 新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 (14)5. 直流输电的应用和发展 (14)5.1直流输电的应用 (14)5.2直流输电的发展 (15)1.直流输电技术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是从直流电开始的,早期的直流输电是不需要经过换流的直流输电,即发电、输电和用电均为直流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输电技术直流输电技术课程报告柔性直流输电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院系: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姓名:学号:导师:时间:1.城市配电网交流供电存在问题城市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具有用电量大、负荷密度高、安全可靠和供电质量要求高等特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负荷不仅持续快速增长,并且对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向城市负荷中心供给大量优质可靠的电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和挑战。
一,随着城市发展建设的日趋成熟,从环境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限制考虑,不仅制约了大容量电源的建设,而且造成向城市供电的线路走廊越来越拥挤,甚至出现缺少必要线路走廊的供电瓶颈;二,由于增加城市供电能力的投资成本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健康和居住环境的要求增高,因此需要采取合适的供电方式以节约资金、减少电网建设运行对城市居住环境的影响;三,随着城市供电容量的增加,系统的短路电流增大,这对于开关设备以及其他网络元件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的威胁;还有,城市负荷对于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向城市负荷中心供电应该满足运行灵活、可控性高的要求,以满足各种运行情况的需求。
目前城市电网的供电方式依然采用高压交流供电,特别是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中心区域采用地下电缆供电,高压交流电缆供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供电中架空线走廊缺乏、电力设施与城市景观不和谐等问题,但依然受到供电距离、无功消耗较大等问题的限制。
2.城市配电网采用柔性直流输电的优点柔性直流输电能瞬时实现有功和无功的独立解耦控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易于构成多端直流系统;能向系统提供有功和无功的紧急支援,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利用这些特点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城市电网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电网的发展要求,改善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强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VSC-HVDC 采用新型的直流电缆,不仅占用空间小、输电能力强,而且可以安装在现有的交流电缆管内或线路走廊内,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输电走廊,增强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满足城市负荷需求。
(2)为城市负荷中心提供必要的无功支撑,克服电压稳定性所构成的限制VSC-HVDC 不仅能实现有功和无功的独立快速控制,还能动态补偿交流母线的无功,稳定母线的电压。
这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中心区大量的地下交流电缆以及空调负荷比例的日益增大造成的无功缺乏问题,还可以为城市负荷中心提供必要的无功支撑,维持城市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提高城市电网可控性和安全可靠性VSC-HVDC 具有快速多目标控制能力,可实现正常运行时潮流的优化调节故障时交流系统之间的快速紧急支援和故障隔离。
此外,还可增强系统的可控性和抗扰动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稳定性、运行可靠性和不增加短路容量、改善电能质量的目的。
(4)增强城市电网建设的可实施性,节省电力建设成本VSC-HVDC 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模块化的设计使得设计、生产、安装和调试周期大为缩短。
采用新型的直流电缆不仅安装容易、快速,而且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好、重量轻,更重要的是无油、电磁辐射和无线电干扰小,利于实现与市政设施和环境的协调。
不仅增强城市电网建设的可实施性,而且可节省征地、赔偿等建设成本。
(5)满足电力市场要求,方便新能源接入VSC-HVDC 快速灵活的有功无功控制能力,可实现电力市场运作的要求,即灵活控制潮流的能力,提供无功支撑等辅助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电源与用户之间输送能力的要求。
VSC-HVDC 不仅可以实现对输送功率的控制,而且改善所连接换流站的电压和频率,方便新能源的接入和增强系统可扩展性。
3.城市配电系统采用直流输电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输电线路的成本由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行成本构成,基础设施投资包括线路走廊、杆塔、导线、绝缘子和终端设备的费用,运行成本主要是损耗。
对于给定输送功率水平,直流线路所需要的走廊更窄,杆塔较简单和便宜,导线和绝缘子成本更低。
由于直流输电只需采用两根输电线,若设交、直流输电中每根输电线的载流量相同,则直流线路的输电损耗仅为交流线路的2/3。
与交流线路相比,直流线路没有集肤效应,在减少损耗方面更为有利。
对于电缆输电,直流电缆的介质损耗也比交流电缆小得多。
直流导体的电晕效应比交流导体小。
影响输电线路成本的其他因素还有无功补偿和终端设备的成本。
柔性直流线路不需要无功补偿,所需的滤波器也较小,但换流器终端设备成本较高。
如图1所示,当输电距离小于等价距离时,交流输电比直流输电经济,但当输电距离超过等价距离,交流输电的成本就高于直流输电。
对于电缆输电线路,等价距离在25~50km 之间变化。
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等价距离介于400~700km 之间。
图1 直流与交流电缆输电线路成本的比较此外,随着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成本不断降低以及换流站模块化设计的不断完善,换流站的成本必将不断降低。
对于城市供电方式的综合评估从三个方面建立评价准则:经济性、可实施性和系统性能的改善,其中经济性主要指供电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损耗费用和年运行费用,可实施性包括节约线路走廊、占地面积、周围环境相协调以及满足未来电力发展趋势四个指标,系统支持效益包括不增加短路电流、增加系统的黑启动能力、无功电压支持、提高系统阻尼和系统的动态性能四个指标。
虽然柔性直流输电较交流输电投资大,经济性较差,但其占地面积小、与环境更协调,更易于满足未来电力发展趋势使得建设的可实施性更强;再加上柔性直流输电本身固有特性可大大改善原有系统特性,对原有系统的支持效应更强,因此全面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可知柔性直流输电有较大的优势。
4.可能的直流供电方案目前向城市供电可以采用的地下供电方式有两种:(1)传统高压直流供电从1954年连接哥特兰岛与瑞典大陆之间的世界上第一条HVDC输电线路建成至今,高压直流输电的换流元件经历了从汞弧阀、晶闸管半控元件阀和GTO、IGBT等全控元件阀的变革。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流源换流器型直流输电技术(HVDCCSC),由于晶闸管阀关断不可控,因此需要依靠电网交流线电压或电路的电容器电压来完成换相。
传统高压直流供电(HVDCCSC)的主要元件包括:换流器:主要完成交流/直流和直流/交流的变换,由基于晶闸管元件的阀桥和带负载调节分接头的变压器组成。
平波电抗器:在电流源换流站中,对应每一相安装一个高达1.0H电感的大型电抗器,主要用来减小直流线路的谐波电压和电流、防止逆变器的换向失败、防止轻载时电流不连续和限制直流线路短路时整流器的峰值电流。
滤波器:交流侧和直流侧都需要安装滤波器。
交流滤波器不但用来吸收换流阀产生的谐波电流以减少谐波污染,而且还为换流器提供所需的部分无功功率;直流滤波器用来滤除直流侧的谐波电压以改善直流电压质量。
无功功率电源:提供换流器所需的无功功率以维持其平衡。
直流电缆:构成回路进行有功功率传送。
传统高压直流供电(HVDCCSC)的主要缺点是容易造成换相失败、产生大量的低次谐波和吸收大量的无功功率。
(2)柔性直流供电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网络供电、换流站间无需通讯、且易于构成多端高、压直流系统。
另外,该输电技术能同时向系统提供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紧急支援,在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输电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
柔性直流供电(VSC-HVDC)的主要元件包括:换流器:主要完成交流/直流和直流/交流的变换,由基于GTO、IGBT等全控元件的阀桥和带负载调节分接头的变压器组成。
换流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调节分接头来调节二次侧的基准电压,进而获取最大的有功和无功输送能力。
换流变压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将系统交流电压变换到与换流器直流侧电压相匹配的二次侧电压,以确保开关调制度不至于过小,从而减小输出电压和电流的谐波量,进而可以减小交流滤波装置的容量。
换流电抗器:在电压源换流站中,对应每一相安装一个换流电抗器。
它是电压源换流站的一个关键部分,是VSC与交流系统之间传输功率的桥梁和纽带,决定换流器的功率输送能力、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同时,换流电抗器能抑制换流器输出的电流和电压中的开关频率谐波量,以获得期望的基波电流和基波电压。
另外,换流电抗器还能抑制短路电流。
直流侧电容器:直流侧电容是VSC的直流侧储能器件,它可以缓冲桥臂开断的冲击电流、减小直流侧的电压谐波,并为受端站提供电压支撑。
同时,直流侧电容的大小决定其抑制直流电压波动的能力,也影响控制器的响应性能。
交流滤波器:与传统直流输电系统不同,电压源型直流输电系统采用PWM 技术。
因此,换流站在较高的开关频率下,其输出的交流电压和电流中含有的低次谐波很少,又由于换流电抗器对输出电流具有滤波的作用,,使得电流谐波能较容易符合标准。
然而,在没有任何滤波装置的情况下,输出的交流电压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高次谐波,并且其总的谐波畸变率并不能达到相关的谐波标准。
因此,通常要在换流母线处安装适当数量的交流滤波器(接地或者不接地)。
直流电缆:构成回路进行有功功率传送。
由ABB公司研制的输电电缆是采用新型的三层聚合材料挤压的单极性电缆,它由导体屏蔽层、绝缘层、绝缘屏蔽层三层同时挤压形成绝缘层;中间导体一般为铝质单芯导体,它不同于传统纸或者油绝缘电缆,这种新型电缆具有高强度、环保和方便掩埋等特点,适合用于深海等恶劣的环境。
另外,这种新型电缆重量轻、传输功率密度大,对于一对95mm2的铝质电缆在直流电压为100KV时能够传输30MW的功率,其重量为1KG/m,绝缘厚度为5.5mm,可以很方便地掩埋入地中。
柔性直流供电(VSC-HVDC)的主要缺点是造价高和换流器损耗大。
5.城市直流配电网的主要研究内容(1)具有直流短路故障电流清除能力的电压源换流器拓扑结构电压源型换流器存在整流器效应,当直流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这种效应导致交流系统向短路点提供直流短路电流,造成短路点无法灭弧,只能依靠交流侧断路器断开切断故障,造成系统彻底停运。
研究具有直流故障清除能力的拓扑结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段之一。
目前的研究聚焦于MMC拓扑结构的改进,使换流器具备自身切断直流短路故障电流的能力。
(2)高压直流断路器技术由机械式断路器和电力电子器件组成的混合型固态断路器仍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ABB等公司已经宣布研制成功可以应用于320KV直流电网的混合直流断路器,可开断最大16KA的故障电流。
但目前直流断路器方案成本过高,难以商业应用,同时电压等级和关断电流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3)直流电网运行的基础理论及控制保护技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本质上是新型电力电子变流器在大电网中的应用,基于这种变流器的直流换流站、直流变压器、电源/负荷并网变流器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可控性,这使得直流电网的潮流分布、故障传播特性有别于交流电网,特别是直流电网嵌入交流电网后,形成的分层分布式可控的交直流混合网络,将极大地改变电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