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
溢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鼓励和培训志愿者参与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现场支援和辅助 工作。
物资资源保障
溢油处理设备
配备专业的溢油吸附剂、撇油器、吸油材料等处 理设备,用于溢油现场的清理和处置。
防护装备
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口 罩、防护眼镜等,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通讯和交通工具
保障应急处理过程中的通讯畅通和交通工具的及 时调配,确保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
溢油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4
contents
目录
• 溢油事件概述 • 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 • 应急处理流程 • 应急处理资源保障 • 应急处理培训与演练 • 应急处理案例分析
01
溢油事件概述
溢油事件定义
溢油事件是指石油在非正常状态下,如油轮事故、海上采油平台故障、油罐车倾 翻等,导致大量石油泄漏进入海洋、河流、湖泊等水域,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 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和损害的事件。
处理措施
紧急调集多部门和资源,采取筑坝拦截、吸油材料吸附、 生物降解等方法,迅速控制油污扩散,同时对受影响区域 进行生态修复。
经验教训
加强河流沿岸工业设施监管,提高预警系统和应急处置能 力。
案例三:某港口溢油事件处理
01
事件概述
某港口码头装卸油品过程中发生泄漏事故,部分油品进入港口海域,对
海洋生态和港口运营造成威胁。
对受影响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补 偿,恢复生态平衡。
总结评估
对应急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04
应急处理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保障
溢油应急处理专家团队
组建由溢油处理专家、环境评估专家、应急管理专家等组成的团 队,负责溢油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决策支持。
海上溢油应急简明预案

集团公司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简明预案
一、基层单位处置流程
溢油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通知本单位签约的海上溢油专业应急队伍;立即布置警戒线和疏散周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配合专业应急队伍开展围控溢油等应急响应行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的扩大,做好处置记录,并随时向海事部门和集团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先期处置情况。
二、集团公司应急处置流程
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溢油事故报告后,立即报告集团公司海上溢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建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集团公司内部人员、各种资源和应急队伍。
待海事部门相关人员到达现场后移交溢油应急指挥权,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在海事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好海事部门关于应急处置的指示和批示,配合海事部门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各成员单位应现场指挥部的要求,按照各自职责积极参加应急处置行动。
三、响应升级
当溢油事件态势进一步扩大,超出或预计即将超出本区域处置能力时,由海事部门升级应急响应,启动政府应急预案,成立相应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解除
根据应急行动的进展情况,水上溢油已全部清除或者已
经得到控制,集团公司应急指挥部报请海事部门批准后,可以决定终止溢油应急行动。
五、后期处置
应急响应结束后,集团公司相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开展现场清理、恢复生产、补充物资等善后处理工作。
六、总结评估
应急响应结束后,集团公司海上溢油应急反应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人员组织事发地单位对溢油事件的应急力量投入和使用情况、应急效果等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编制应急总结报告。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为了做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的应急响应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海洋生态环境的完整与稳定,特制定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响应执行程序如下:一、组织与建设1.高度重视溢油应急响应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负责应急响应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组建专业化的溢油应急队伍,明确人员责任,确保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3.与相关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油污处理设施提供方等。
二、预防与监测1.充分了解勘探开发的特点和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溢油风险评估。
2.采取必要措施,降低溢油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包括制定严格的作业规范、加强设备维护与监控等。
3.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油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确保及时掌握溢油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情况。
三、应急响应1.发生溢油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计划,召集相关人员进行紧急会商,指派任务和责任。
2.迅速采取措施阻止溢油扩散,以最小化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确保人员安全。
3.联络油污处理设施提供方,及时调动并投入适当的清污设备和资源,进行油污的紧急处理。
4.加强对溢油事故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划设安全隔离区域,防止事故扩大和二次污染的发生。
5.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溢油事故现场处置,确保清污工作的科学、有效进行。
四、善后与评估1.溢油事故处理完成后,进行善后工作,包括清污设备的回收整理、相关物资的消耗补充等。
2.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事故影响评估,对事故的原因和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3.对参与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以鼓励和激励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培训与演练1.定期进行应急响应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的素质和应急反应能力。
2.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类溢油事故现场,熟悉应急响应流程和操作,提高应对能力。
3.与相关单位进行跨部门联合演练,增强协调合作能力和应急工作的配合度。
海油溢油应急处置预案模板

一、预案编制依据1. 国家有关海洋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2.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处置预案》;3. 海洋石油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溢油事故,包括海上平台、油气田、储油库、管道等场所的溢油事故。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 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制定应急响应等级和应急措施;- 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指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调配;- 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
2. 应急救援小组- 负责现场溢油事故的监测、评估、控制和清理;- 组织协调相关救援队伍和物资设备;- 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现场情况。
3. 技术支持小组- 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溢油监测、评估、控制和清理技术;- 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参与事故调查。
四、应急处置程序1. 溢油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指挥部。
2. 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召开应急会议,确定应急响应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救援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制定现场溢油事故的监测、评估、控制和清理方案。
4. 应急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调配救援队伍和物资设备,组织现场救援。
5. 技术支持小组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6. 清理溢油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利用围油栏、吸油材料等物理方法收集溢油;- 利用化学药剂、生物降解等方法降解溢油;- 清理溢油污染区域,防止污染扩散。
7. 应急指挥部组织事故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提出整改措施。
五、应急响应等级1. 一级响应: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严重污染;2. 二级响应:发生较大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污染;3. 三级响应:发生一般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六、预案管理1. 定期组织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 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其适用性和有效性;3. 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海上平台原油泄露处置方案

海上平台原油泄露处置方案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和原油需求量的增加,海上平台原油泄漏事故频繁发生。
如何有效地处置海上平台原油泄漏事故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海上平台原油泄漏处置方案。
一、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是保障人员安全、防止二次污染、减少环境影响的第一步。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及时报警2.分离污染源3.停止污染源,关闭泄露管道4.马上启动清污作业5.停止平台的主要动力设备6.采用吸附剂和生物降解剂等方式减少环境污染二、海上平台原油泄露处置策略一旦发生原油泄漏,应根据泄漏情况、气象洋流及环境因素等特点,设计适宜的处置策略。
1.水下堵漏对于水下泄漏的情况,可以采用水下堵漏技术。
水下堵漏功能可以基本隔离漏油口,使油泄漏减少,从而保护海洋环境。
2.海面吸油对于海面泄漏,可以采用海面吸油技术。
海面吸油技术就是在泄漏处落下吸油毯或吸油带,依靠油水分离的原理,将漏油处的石油占据和提纯。
还有一种用撕碎吸油剂拭擦海面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
3.燃烧控制技术采用燃烧控制技术来处理泄漏的油污,尤其是在远洋或困难的治理区域,可以减少漏斗水的危害并消耗漏油。
当漏斗水的含油量达到一定标准时,燃烧控制技术可以快速处理漏斗水。
三、环境保护措施一般地说,当原油泄漏时,需要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
下面是几个环境保护方面的措施:1.禁止在污染水域捕猎或种植和靠岸,封锁左近海域,减少损失;2.定期检查沿海岸线有没有形成大面积的有害影响;3.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4.确保吸油船船员和救援人员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护。
结论海上平台原油泄漏事故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更危及人类的生命和财产。
应急处置和处置策略、环境保护措施的高效实施是最佳的预防、控制和治理措施。
必须从深入的科研中生产实践中获取经验和理论指导。
同时,要加强事前的预防和监管,使海上平台原油泄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
海洋溢油的处理方法

海洋溢油的处理方法海洋溢油是指石油矿井、油轮、油库、油船、钻井平台等石油设施发生事故或灾难性破坏导致石油泄漏进入海洋的现象。
海洋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给海洋生物带来严重的伤害,因此海洋溢油的处理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海洋溢油处理方法。
1. 物理方法物理方法是处理海洋溢油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包括海洋溢油围堵、清洗、吸附和分散液体等。
首先,围堵是指在海洋溢油事故发生的位置采取围堵措施,以减少溢油范围,避免油污进一步扩散。
常见的围堵方法有安装隔离围网和船只进行围捕。
其次,清洗是指通过高压水枪、消解剂或其他清洁剂将浮油表面的石油清洗掉,防止其进入海洋。
这一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并不能完全清除油污。
吸附是通过吸附剂吸收石油,常见的吸附剂有碳酸钙、海藻、木屑等。
吸附剂将石油吸附后,可以通过人工收集或利用吸附剂的特性使其自然分离。
分散液体是将石油通过搅拌和机械作用将其分散成微小的颗粒,以便于其在海洋中自然分解。
分散剂可以帮助石油分散,并加速自然分解过程。
2. 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处理海洋溢油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包括溶解剂处理、氧化剂处理和生物降解处理等。
溶解剂处理是通过添加溶解剂将石油分解,并使其溶解于水中,从而减少石油泄漏对海洋的污染。
常见的溶解剂有石油醚、醇类和酯类等。
氧化剂处理是通过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使石油发生氧化反应,并将其转化为可溶性和无毒的化合物。
生物降解处理是通过引入适宜的微生物来降解石油。
这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石油中的化学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生物降解处理方法对于减少海洋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的效果。
3. 热力方法热力方法是利用高温来处理海洋溢油。
常见的热力方法有燃烧处理和蒸汽处理。
燃烧处理是利用火焰对石油进行燃烧,将其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一方法能够快速处理大面积的溢油,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
蒸汽处理是通过加热石油,使其蒸发,并通过凝结和沉淀将蒸发后的液体分离。
海油溢油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障我国海洋环境安全,有效预防和应对海上溢油事故,最大程度减少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等法律法规。
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海域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包括油轮、油罐车、油气田、石油开采、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发生的溢油事故。
二、组织体系与职责2.1 组织体系成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海上溢油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2.2 职责分工(1)国家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国范围内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地方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
(2)省、市、县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本行政区域内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指导下一级应急指挥部开展应急处置。
(3)各级海洋、海事、环保、公安、交通、气象、卫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海上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三、预防与监测3.1 预防措施(1)加强船舶污染防治,严格执行船舶防污染规定;(2)加强油气田、石油开采、运输、加工、储存等环节的安全生产管理;(3)建立健全溢油事故预警机制,提高事故防范意识。
3.2 监测与报告(1)加强海上溢油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网络;(2)发现溢油情况,立即向当地应急指挥部报告;(3)各级应急指挥部应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部报告溢油事故情况。
四、应急响应4.1 分级响应根据溢油事故的规模、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响应: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4.2 响应程序(1)发现溢油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程序;(2)各级应急指挥部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展情况,适时调整响应等级。
五、应急处置措施5.1 事故现场处置(1)迅速控制溢油源,防止事故扩大;(2)对溢油区域进行围控,防止溢油扩散;(3)采取吸油、围油等措施,清除溢油;(4)对受污染水域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海油溢油应急处置预案

一、预案概述为保障我国海洋石油资源的安全,减少海洋环境污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沿海及远洋海域发生的海油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快速反应,协同作战;3. 保护环境,保障安全;4. 科学决策,合理处置。
四、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等。
2.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实施,下设现场指挥组、溢油控制组、清污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
3. 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包括溢油预测、监测、控制、清污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4. 后勤保障组:负责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物资、设备、人员等后勤保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调查:现场指挥部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查,了解溢油情况、事故原因等。
3. 溢油控制:采取围油栏、吸附剂、泡沫等手段,控制溢油扩散。
4. 清污作业:根据溢油情况,开展清污作业,清除溢油污染。
5.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及时进行救治,保障人员安全。
6. 事故调查与处理:事故结束后,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追究相关责任。
7. 环境监测: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六、应急处置措施1. 溢油控制:采用围油栏、吸附剂、泡沫等手段,控制溢油扩散。
2. 清污作业:根据溢油情况,采用机械清污、化学清污、生物清污等方法进行清污作业。
3. 医疗救护: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确保人员安全。
4. 环境监测: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七、应急响应1. Ⅰ级响应:当发生重大溢油事故时,启动Ⅰ级响应,应急指挥部全面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2. Ⅱ级响应:当发生较大溢油事故时,启动Ⅱ级响应,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溢油事故的风险也不断提高。
2014年国家海洋局制定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完善了我国应对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康菲溢油事故与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也为我们研究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的应急处置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置;康菲溢油事故;墨西哥湾溢油事件
Oil spill emergency treatment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s, the risk of oil spill accidents is also increasing. In 2014 the Sta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formulated the spilled oil emergency plan of National Maritime Bureau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 which improve our response to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spilled oil accident emergency response procedures and ConocoPhillips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oil spill for our study of 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 of oil spill emergency response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Key words:offshore oil drilling platforms; f oil spill; emergency disposal; ConocoPhillips oil spil;; Oil spill in the Gulf of Mexico
引言:
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经济对能源的强烈需求,各国陆续对本国海洋油气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球投产的钻井平台总数836座,其中,自升式平台533座,半潜式平台190座,深水钻井船113艘,预计到2020年,全球全部出厂平台总数量将达到1056座。
[1]数量如此多的钻井平台为我们带来油气资源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旦发生输油管破裂、井喷或与船舶碰撞等导致溢油,将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然而,与面对的环保压力相比,我们对溢油的应急处理能力还远远不足。
本文通过介绍我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的组织,分析溢油检测、污染源控制、海面溢油回收与海岸油污清理以及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使读者完整了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的整个框架,并思考改善溢油应急。
1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1.1 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下称“海环法”)第五条规定: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组织海洋环境的调查、监测、监视、评价和科学研究,负责全国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和海洋倾倒废弃物对海洋污染损害的环境保护工作。
[2]第六章将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纳入到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在2006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下称“国家应急预案”)更是明确指出: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信息接收、报告、处理、统计分析由海洋部门负责。
[3]预案的出台明确了海洋部门对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的管辖。
1.2 应急处置
为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响应工作,海洋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
应急预案》。
[4]
1.2.1 应急组织机构
国家海洋局应急组织机构由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管理委员会和现场指挥部组成。
应
急管理委员会设应急协调办公室及资源协调组、新闻组、对外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职能工
作组。
(图2.1-1)
传递信息图2.1-1 国家海洋局溢油应急组织机构图
1.2.2应急管理程序
应急响应的过程可分为:接警、判断响应级别、应急启动、应急行动、判断事态是否
扩大、应急终止和后续工作等基本流程(图2.2-1)。
2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溢油检测
目前用于溢油检测的主要是搭载在飞机或卫星上的合成孔径雷达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SAR )是一种高分辨率、相干成像雷达,利用天线向目标发射能量并接收从目标返回的能量,并用数字设备记录所成的图像。
[5] 海面油膜检测的基本原理则是由于油膜减弱了雷达后向散射强度而可以通过雷达进行溢油检测(如图2-1),但有可能因为风速、洋流、降雨等原因造成海面油膜检测困难。
因此基于 SAR 遥感图像的溢油检测处理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
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候选区域提取和根据特征数据库确定溢油区域,最后剔除伪目标。
3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的污染源控制、海面溢油回收与海岸油污清理
作为海上溢油应急处理的一部分,石油钻井平台与船舶的溢油应急处理在海面溢油回收和海岸清污基本相同,无论是设
备的种类和使用,还是应急处
置的方法。
唯一不同的是,海
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的污染
源控制比船舶溢油更困难。
由
于原油是从海面下几百米深
的海底处涌出,中间经过输移
扩散(如图3-1),所以泄露
点比船舶溢油难找。
其次,海
底施工非常困难,如果不能有
效地控制污染源,原油源源不
断地从海底喷出,其后果比船
舶溢油严重地多,就如墨西哥
湾深水地平线溢油事件。
下面
以康菲溢油事故与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为例对比其应急处置。
3.1 污染源控制
事故发生后,BP公司积极开展污染源封堵工作,除了采用传统救援井措施外,还采取了如控油罩控油、导管法、顶部压井法、采用“盖帽”法引流漏油。
康菲公司对B平台采取关闭注水井、实施回流泄压等措施,对C20井则实施水泥封井。
然而封堵工作和溢油源排查工作进展缓慢,且不顾造成新的地层破坏和溢油风险“带病”生产作业。
3,2 海面溢油回收与海岸油污清理
BP公司在海面的清理主要采用了分散剂、受控燃烧法和撇油机收油等方法,动用了船只七千多艘、人员四万余人。
BP公司在海岸的清污主要采取了围油栏法,通过溢油漂移预测,先将围油栏、收油机等溢油应急设备提前布置好,然后根据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此外,还在海滩上使用稻草垛堆成稻草围墙,构筑多道防护堤坝等。
4 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
在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发生后,BP公司将漏油事故的最新进展发布到其官网上,通过专栏的形式第一时间展示在民众面前。
不仅如此,它还通过聘用优秀的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公司,加强与民众和媒体的沟通以求获得民众的理解与支持。
BP公司的做法在一定层度上挽救了其声誉。
国家海洋局在6月4 日和17日两次溢油事故发生的当天都接到了康菲公司的溢油报告。
但在7月5日才首次召开媒体通报会,向社会通报康菲漏油事故。
康菲公司也一再拖延溢油信息公开。
5 我国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应急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溢油事件的管辖有待商榷。
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事故与船舶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置极度类似,而海事部门拥有对船舶及其防污染实施监管的人才和经验,由海事局一并管辖可以减少人员与设备的重复投入。
(2)现有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缺乏威慑力。
由于现有的环保立法对于污染的赔偿标准太低,生产者的违法成本低于其收益,这绝不利于法律的实施。
如果限于立法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不适于时代的某些规定或标准应得到修改。
(3)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溢油事故的信息公开有待加强。
以如今的科技通信,重大的事故消息难以被掩盖。
因此信息的公开不仅为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能牢牢抓住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并为政府凝聚公众力量应对事故灾害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琳,张学达.行业整合与分化加剧——全球海上钻井行业的变革与展望.国际化经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4]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
[5] Cumming I G, Wong F H. Digital Processing of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ata: Algorithm and Implementation[M]. 洪文, 胡东辉, 吴一戎, 译. 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算法与实现.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