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合集下载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稿  第1讲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7.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儿童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 B 国。
A
国。
3.右图是A、B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据 图回答下列问题。
(2)若保持现在的趋势,20年后,A国将面临的问题 主要有:① 人均资源减少 ,② 就业困难 ; B国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 人口老龄化 ② 劳动力不足 。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第四阶段 现代型
低增长阶段 (4)第四阶段为 。该阶段 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出生率 进一步下降 ,出 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 低 , 甚至已开始出现人口 零增长 或 负增长 ,人口规 模趋于稳定或略为缩小,人口平均寿命进一步延长。
发达国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人口老龄化
针对性练习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1.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B )。 A.总体呈下降态势 B.总体仍呈增长态势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
读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甲图)和人口 年龄结构变化图(乙图),回答1~2题。
2.如果一个地区≥ 65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 , 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 时间在( B )。 A.1990年之前 B.1990 ~2000年 C.2000 ~2004年 D.2004年以后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3~6题。
3.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大多分布于( C )。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 4.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D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一轮总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一轮总复习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习题

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五章人口与环境第1讲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选择题((2014·天津南开一模)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

1.按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2.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解析第1题,①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最高,④图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最低,③图的出生率、死亡率比②图高,由此可得出正确结论。

第2题,④阶段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答案 1.B 2.D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2014年2月1日以来,新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D.人口负增长问题6.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 学案:人口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备考学案:人口问题前言:①从命题趋势看,命题者常以某小区域或某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为切入点,探究人口现象产生的原因。

考试重点是人口统计图表的判读。

②考核能力要求是判读人口统计图表,解读图表信息,展开人文要素之间的逻辑推理。

③因此,在复习中首先是理解人口相关概念,其次要发挥数学计算能力,从量的增减,量的变化趋势、量的变化率,到极值意义等方面思考问题。

再次是强化图表解读训练,在训练中提升解题能力。

一、人口基础概念1.人口增长模式①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人口的增长要同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社会生产力水平深刻影响着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的关系。

②3种人口增长模式a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3%右右。

自然增长率<1%b传统型:出生率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c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1%左右。

自然增长率<1%,接近0,甚至负值。

④相关计算a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b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十迁移率(机械增长率)c机械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当人口增长率(自然+机械)>0,人口净增长。

d2021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中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

e几个国家的人口参数美国:美国是世界第三大人口大国,美国2022总人口数为 3.349亿人,美国的人口增长率为0.59%,而且每年有将近100万人口迁入。

俄罗斯:总人口1.46亿人。

人口增长率-0.72%日本:1.257亿人,人口增长率-0.3%印度:14.07088亿人,人口增长率0.99%巴基斯坦:2.29亿人,人口增长率2%越南:9733.86万人,人口增长率0.9%韩国:5106.9万人,人口增长率0.5%巴西:2.16亿人,人囗增长率0.72%2.人口老龄化①区域人口老龄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7%。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第2讲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第2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考纲考点考题考情命题规律2018·全国Ⅰ卷,4~52018·某某卷,102017·某某卷,1~2多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一个或多个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或差异。

2018·某某卷,10~112017·某某卷,142017·某某卷,12(1)2016·全国Ⅲ卷,4以文字或统计图表资料为背景,以我国历史上的重大移民事件及当前我国的民工潮、春运潮和中东、北非地区的难民潮等典型事件为切入点,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一、人口的迁移(1)居住地变更——前提条件。

(2)空间移动——一般以跨越行政区界线为标准。

(3)时间限定——长期或永久性(至少为一年以上)。

(1)19世纪以前欧洲美洲、大洋洲(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1)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以及自然灾害等。

(2)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后的人口迁移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制约,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人口迁移规模小,频率低。

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及人口迁移的影响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

如下图所示:(1)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地区迁出地迁入地影响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2)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①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

②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考点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2018·全国Ⅰ卷,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原卷版)-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择题暑期分专题训练

人口(原卷版)-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择题暑期分专题训练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选择题暑期分专题训练人口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2022·河北张家口·三模)人口性别比通常以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值来表示,正常范围为102-107。

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1964-2020年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而四川省在2016-2019年有3年的总人口性别比都低于100,成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最低的省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攀枝花市在1964-1982年的18年时间里,总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的原因最可能是()A.计划生育政策B.产业布局变化C.重男轻女思想D.适婚女性外嫁2.应对四川省人口性别比现状,采取的措施合理可行的是()A.限制人口外迁B.鼓励晚婚晚育C.调整产业结构D.放宽落户政策(2022·四川·石室中学模拟预测)反向春运,是和以往年轻人回父母家过年相反,由老人提前到子女工作地过年。

近几年,我国反向春运客流不断增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反向春运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交通方式改善B.家庭结构剧变C.返乡成本增加D.家庭收入提高4.反向春运能够()A.增加人口流动数量B.缓解春节用工难C.优化农村人口结构D.缓解农村老龄化5.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之间出现反向春运人数最多的是()A.西藏自治区-北京市B.云南省一黑龙江省C.湖南省-广东省D.北京市一天津市(2022·江苏南通·模拟预测)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指在老龄化发展进程中,一个国家或地区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的现象。

下图为“2018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乡村与城镇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之差)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省级行政区中,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度由低到高排列的一组是()A.豫、吉、川、苏B.赣、桂、浙、湘C.滇、晋、闽、渝D.鲁、皖、琼、青7.导致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主要因子是()A.人口自然变动B.对外开放程度C.环境人口容量D.生态环境质量(2022·全国·模拟预测)安徽省自20世纪80年代来,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流动。

高三一轮复习以本为本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ppt正式完整版

高三一轮复习以本为本地理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ppt正式完整版
高三一轮复习以本为本地理课件必修二人口的合理容量
(2)影响因素资科源技发(主展要水因平素)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三种观点乐 悲观 观者 者 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
[温馨提示] 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 一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等也影响环境人口 容量的大小。因此,资源虽然匮乏,但在科技发展水平高、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的情况下,环境人口容量仍可能较 大,如日本。
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
题,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受__教__育_,水又平人不越,且保持稳定,故Ⅰ阶段最好。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某某一一地 地区区环环Ⅱ境境人人阶口口容容段量量>>,人人口口人合合理理口容容量量数量有一段时间超越环境人口容量,但后来一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的合理容量的概念 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 健康的生活 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1)影响人口战略。 (2)影响人口政策。 (3)影响区域的 经济社会 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紧迫性
现实中的人类社会,已经出现了人口过快增长、人口_老__龄__化_等
人口问题,并由人口问题进一步引发了严重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4.实现的保障措施 “多练提能·熟生巧”见“课时跟踪检测(三)”
经济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尊重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
经济越不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尊重_________发展的客观规律
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平量越生小 活质量的平__等__权利

人口增长及分布(高三一轮复习21)

人口增长及分布(高三一轮复习21)

国际 人口 迁移
我国 人口 迁移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考点
1.人口的自然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 其转变。 3.环境人口容量及 其影响因素。 4.合理人口容量
高考命题预测
多以坐标图、柱状图、曲线图、各种表格 或文字材料等为背景,考查人口的增长和 分布、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容量及各种人 口问题,且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三、人口图、表、数分析
1、人口年龄组的划分 人口年龄构成是指各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少年儿童 组 0~14岁为_____________ 青年 组 15~64岁为_________ 65岁以上为________ 老年 组
年龄结构 类型 年轻型
成年型 老年型
少年儿童人口 比重(%) 40以上
30~40 30以下
世界人口总量多,并且呈不断增长趋势
中国的人口问题突出
未富先老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压力山大
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基础知识体系:
(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
人口的变化 人口的空间变化 人口的迁移 影响 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自然增长 增长模式 及其转变
(就是:人口再生产类型)
老年人口 比重(%) 4以下
4~7 7以上
2、人口金字塔(年龄性别构成)
如:该国少年儿童女 性人口所占的比例是 13% ________ 如:该国老年人口 (65岁以上)女性所 大 于男性。 占的比例____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直观地表示了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 。人口金字塔的每一层代表一个年龄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 ,下部代表少年儿童;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 水平方向的长度表示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数量各在总人口中所占的 29 百分比(或绝对值)。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突破练9 区域差异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2018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突破练9 区域差异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影响
路基、填埋铁路 C.冬半年常有寒潮侵袭,冻裂铁轨 D.西北山区滑坡、泥石流频发,冲毁铁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4.艾比湖和马拉开波湖所在区域存在的主要环 境问题分别是 答案 解析 A.水土流失 生物多样性减少 B.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C.旱灾 洪涝频发 D.大气污染 水污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右图为“秦汉时期和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及土地利用图”。读图,完 成3~4题。
3.与秦汉时期相比,明清时期黄土高原景观的变 化原因可能有 答案 解析
①开矿 ②人口增加 ③气候湿润 ④过度开垦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边晒/三个蚊子炒盘菜/四个竹鼠一麻袋/山洞能与仙境赛/
火车没有汽车快/粑粑饼子叫饵块/蚂蚱能做下酒菜/花生蚕 云南十八怪
豆数着卖/四季衣服同穿戴/脚趾常年都在外/新鞋后面多一
块/姑娘叫老太/和尚谈恋爱/老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
人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解析
部分民俗现象消失的原因主要有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 的提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本课结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 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 类活动分布图”,回答7~8题。
7.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第一轮复习
【2017江苏地理卷】 图7为
“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 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⑴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 份是( ) B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⑵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 态势是( ) B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3.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人口 增长
特点 原因
发达国家 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 传统人口增 增长模式 长模式
“高—低—高” 模式
“低—低— 低”模式
社会历史 时期
原始社会 封资会奴建本初隶社主期社会义社、会、中 到 末 初1期 12的890以 欧世 世 世后 洲纪 纪 纪
大多 数发展 中国家
世界主要 发达国家及 个别发展中 国家目前的
带来的 问题
(1)环境承受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 循环的危险 (2)人均拥有资源量少,影响生活水平、教育水平及社会 经济发展和提高 (3)就业困难,影响社会的稳定
对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转变人口生育观念
2、人口增长过慢,甚至零增长和负增长: 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快慢直接取决于: 自然增长率(a)
a﹥0 人口数量增加
a=0 人口数量不变
a﹤0 人口数量减少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时间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题: 1、该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期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 与②时期相符合的是 ( B )
A.中国 B.尼日利亚 C.美国 D.德国
世代更替速 ————————————————————————

→减慢
人口总数
———————————————————————— →增加
目前代表 性国家或
地区
少数发展中 国家的个别地

少数发 展中国家 的一些地 区,如尼
多数发展中国 家,如印度、巴
西、巴基斯坦
多数发达 国家和个别 发展中国家 (如中国)
老龄化: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
或≥65岁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带 来的问题
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家庭)养老负担过重
老年人生活孤单、困难等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外来移民,延迟退休年龄,完善社会养 老保障制度。
考点二 人口增长模式
1.下图中a代表出生率,b代表④_死__亡__率___。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 2016课标Ⅲ,4~6题,12分
人口的空间变化 素及人口迁移的影 2013课标Ⅰ,7~8题,8分

2013课标Ⅱ,1~2题,8分
地域文化对人口 外国文化、中国文

的影响
化与人口
题型
备考指南
选择题 -
选择题

命题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不同 国家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人口迁移 的原因和影响是常考点。重点关注各种 人口统计图分析和最新的人口政策调整 及其影响。 考查形式: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 考查,分值一般在4~8分,难度系数 0.7~0.8。 热点探究:二孩政策、延迟退休、人口 红利。
阶段
基 本 特 征
出生率 高
死亡率
高(且波 动大)
自然增 长率
极低
高 高
较低
高 低

低 低

“高—高—低”模式 原始人口 传统人口 增长模式 增长模式
“高—低— 高”模式
“低—低— 低”模式
人口增 长特点
极为缓慢
缓慢
迅速
缓慢,甚至出现 零增长或负增长
人均寿命
———————————————————————— →延长
【学法指导】 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 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高高低模式”;工业化初期属 于“高低高模式”(过渡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低低低模式”( 现代型)。
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高—低—高”模式;个别发展中国
14.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B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读考纲•析考情•明考向
考纲解读
考纲下载
核心知识点
全国卷五年考题统计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
2014课标Ⅰ,10~11题,8分
人口的数量变化
口问题
与合理容量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 -
合理容量
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 的生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发展中国家
增长很快
①政治独立 ②经济发展 ③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④受“养儿防老”等传统 观念的影响
今后变化 趋势
今后几十年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一些国家还会逐渐减少
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但 人口数量还将增加
1、人口增长过快: 存在于发展中国家
考点一 人口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
[知识整合]
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表现为一条“_J__”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 出生_率____与__死_ 亡_率___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生物学规律和__经济__基__础____到上层建筑领域的多种因素。 其中_ 生_产__力____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征
A代表⑤“__高__—__高__—__低__”__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B代表⑥“__高__—__低__—___高__”_模式: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C代表⑦“__低__—__低__—___低__”_模式: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3.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由⑧“__高__—__低__—__高___”_型向“低—低—低”型过渡。
【易错警示】 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 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数量就一直在增长,因此人口增长率由正转负时,人口数量 最多。
【2015•上海地理卷·21~22】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 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