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全册实验记录单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结果:研究杠杆的秘密本实验使用杠杆尺和钩码,研究杠杆是否省力与用力点和阻力点到支点之间的距离有关。

在左边(阻力点)情况下,用力分别为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右边(用力点)情况下,用力分别为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

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了阻力点到支点钩码数和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可以看出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杠杆;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小杆秤的研究本实验使用自制的小杆秤和钩码,研究小杆秤是根据杠杆的原理制作的。

学生称不同数量的钩码,比较秤盘挂绳到提绳,提绳到秤砣挂绳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变化,结合杠杆的原理解释这一现象。

改变提绳的位置继续做实验,发现提绳距离秤盘之间的距离越短称重就会越大。

秤盘内放的钩码数量越多,秤砣挂绳距离提绳之间的距离就会越长,但观察到的现象或是秤砣的重量并不需要增加。

轮轴作用的实验本实验使用1盒钩码、2段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1个轴,研究轮轴能够省力。

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轴上的钩码数量在做实验。

实验记录表中记录了轴上钩码的个数和轮上钩码的个数,发现随着轴上钩码数量的增加,轮上挂钩码的个数也需要增加才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说明轮轴能够省力。

实验名称:轮轴大小和滑轮类型对力学作用的影响实验器材:盒钩码、粗线绳、铁架台、大轮、小轮、轴、定滑轮、动滑轮、测力计猜测:轮轴越大越省力,动滑轮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过程:1.轮轴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将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在轮上挂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

试一试,在轮上挂几个钩码能把轴上的钩码提起来。

然后改变轮的大小,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全)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空造就皿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
清水里无变更无变更无变更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又大
食盐水里无变更有锈点有锈点锈面增大锈面占半几乎全锈
结论:我以为在有水有空气的情况里,铁钉要生锈,越是腐化性强的,
铁钉生锈越快.
指点教师:评定等级:★优良☆优越□合格
○待改良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黉舍年级六年级试验者
时光试验名称建一个“星座”模子
试验器材:硬纸板.尼龙线.橡皮泥.直尺.铰剪.投影仪及屏幕
我的猜测:构成星座的各个星星,大小不一,没有接洽,看到的星座
只是在地球上不雅察的外形
步调:1.在边长5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上,按图打上7个小孔【图一】
2.在1~7号小孔上,分别挂上15cm.12cm.15cm.17cm.27cm.
27cm.14cm长的细线,并在细线下端挂上雷同大小的橡皮泥小球【图二】
图一图二
3.用投影机的光从正面照耀它们,不雅察记载小球在屏幕上的影子
不雅察到的现象:会看到形成的影子是我们在地球上不雅察到的“北斗星”
的外形;从不合的正面照耀,形成的影子会不合;在其它星球上不雅察“北斗七星”,构成的图形就会不合.
六年级科学试验陈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内容和步骤
观察到的
现象记录
结论和解释
实验一:把轮轴实验装置装在支架上,找一个重物,用测力计提起,用多少力,再将重物挂在轴上,通过测力计拉轮,带动轴转动,将重物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观察用多少力?
实验二:将上述实验中的轮改为大轮又将如何呢?
实验一用测力计测得重物的力是
牛顿,运用轮轴只用
牛顿的力就将重物提起来来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3:运用滑轮组50克的钩码,只用了
的力就提起来来了
实验1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2说明动滑轮的作用是:能
,不能。
实验3说明滑轮组既能又能。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轮轴作用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轮轴及轮轴的作用
实验仪器药品
简单的机械实验盒的大、小轮轴、平板测力计、细线、钩码、铁架台
实验3:把小鼓立在桌上,在鼓在右面立一个纸屏,在纸屏的右面吊一个小球,使小球紧贴在纸屏上。用槌敲击鼓的左面,倾斜角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1: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2:我能听到,这说明

实验3:我看到小球随鼓声,这说明

实验说明:声音能在、
、、
中传播。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电磁铁也有、
之分。
评语
记分
砚山二小学生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座号日期
实验
名称
与电磁铁磁极变化有关的实验
教材册页
实验
目的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26.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 学生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
用纸造一座桥
实验器材:
报纸35张、胶带、剪子、尺子、胶水
制作过程:
1、研究用制造桥需要考虑的问题。

2、设计桥的形状——连体双管桥、直管框架桥、三角形吊桥、加固槽型桥,并画出图形。

3、根据自己设计的桥的形状自己动手造桥。

4、介绍自己建造的桥的特点。

5、在桥上放上一定的重物做实验,根据情况改变桥的结构和形状,尽量使桥变得更加牢固。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桥的结构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力也会随之改变。

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 实验过程:
1、制作线圈圈数不一(10圈、20圈、30圈、40圈)的电磁铁四个。

2、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填写实验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有关:
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时间:2016年12月6日
时间:2016年11月29日。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研究斜面的秘密实验目的:研究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斜面、小车、计时器、测斜仪、尺子。

实验步骤:1、将斜面固定在桌子上,用测斜仪测量斜面的倾斜角度。

2、将小车放在斜面上,用计时器计算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的时间。

3、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重复步骤2,记录时间。

4、用尺子测量小车滑下来的距离。

观察到的现象:斜面实验记录表斜面倾斜角度滑下时间秒)滑下距离厘米)10度1.52820度1.03630度0.84440度0.652实验结论: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加,小车滑下来的时间减少,滑下距离增加。

说明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有影响。

本实验旨在探究斜面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的影响。

实验使用了斜面、小车、计时器、测斜仪和尺子等器材,通过测量不同倾斜角度下小车滑行的时间和距离,得出结论:随着斜面倾斜角度的增加,小车滑行时间减少,滑行距离增加。

因此,斜面的倾斜角度对物体滑动有影响。

4、将线圈靠近指南针,不接通电流时观察指南针的方向。

5、接通电流后再观察指南针的方向。

6、反复做几次,观察结果是否一致。

7、改变线圈的圈数,再次进行实验。

观察到的现象:通电线圈能使磁针偏转。

实验结论: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能够影响指南针的磁针,使其偏转。

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场强度越大,偏转角度也会增大。

实验报告单11实验名称: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多股绝缘胶线、大铁钉、大头针、电磁铁实验盒实验步骤:1.组装电路。

2.制作线圈圈数不同的电磁铁三个(10圈、30圈、60圈)。

3.接通电路,分别用做好的电磁铁吸取大头针,并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记录表: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实验记录表线圈的圈数吸大头针数量(个)磁力大小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数排序103060实验结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当铁芯、电流和导线不变时,线圈的圈数越多,磁力就会越大,反之则会越小。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重点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全册重点实验报告单

六年级上册一、实验名称:杠杆实验实验目的:知道杠杆有三个点,收集并认识杠杆省力和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规律。

在实验中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且意识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杠杆尺钩码实验步骤:组装杠杆尺实验装置,调整平衡。

自主确定两端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在杠杆尺两端相应位置挂钩码,使杠杆尺平衡。

观察用力点和阻力点与支点的位置关系。

总结规律:注意事项:每次在杠杆尺两端挂钩码时每端只选一个点挂钩码,便于比较。

二、实验名称: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掌握轮轴的构造,明白轮越大越省力。

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实验材料:轮轴、细线、钩码实验步骤:把一定数据的钩码挂在轴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

在轮上也挂上钩码,看成是我们用力的大小,通过反复比较轮上钩码和轴上钩码的数量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在轮和轴上穿线的方向正好使线落在轮和轴的槽里。

三、实验名称:定滑轮和动滑轮实验目的: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实验步骤:(1)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的两端的钩码数相同,同此可以说明定滑轮不能省力。

改变用力方向(2)用铁架台做支架,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绕过动滑轮向上提(用测力计或橡皮筋),动滑轮下挂重物,可以说明动滑轮省力不改变用力方向。

实验材料:滑轮、铁架台、一根绳子注意事项:在使用动滑轮时提起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称量范围的二倍。

四、实验名称:滑轮组实验目标:1、能够利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滑轮组,2、通过实验数据的比较,知道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3、通过探究实验知道滑轮组中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实验材料:铁架台、滑轮、长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步骤:1、小组合作组装滑轮组,测试一个钩码的重力,测试用滑轮组提起这个钩码用的力。

2、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本文是一份小学科学实验记录单,记录了五个实验的内容、目的、器材和步骤,以及实验现象和结论。

但是文章存在格式错误,部分段落没有明确的实验步骤和结论,需要删除或修改。

实验内容1:使用工具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克丝钳。

实验步骤:1.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

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实验现象: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2:杠杆的科学实验目的: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1.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内容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实验目的:了解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1.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2.小杆秤的研究。

实验现象: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结论: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实验内容4:轮轴的秘密实验目的:使学生知道合理使用轮轴可以省力。

实验器材:轮轴实验装置1个,钩码、线、铁架台。

实验步骤: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整册)
动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
我们的发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2011.9.20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滑轮组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2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实验过程:
先组装一个滑轮,测量用力的大小。与直接体生物体的用力方向,用力大小作比较。并做好记录。
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
实验器材:
做拱形的纸、铁垫圈若干
猜测:
实验过程:
1、把纸圈成一圈后松开,做成一个拱形,用铁垫圈测试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2、用两本书分别抵住两边的拱脚,使纸拱不会塌下来,测试一下它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3、用较多的书抵住脚拱。再测量能够承受多少个垫圈。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轮轴的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实验记录表
轴上钩码的个数
更大轮上钩码的个数
我们的发现
观察到的现象或实验的结果: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类型
分组:()演示:()
实验名称
定滑轮作用实验
实验器材:
1盒钩码、1根粗线绳、1个铁架台、1个滑轮、1个测力计
猜测:
定滑轮不能省力。
实验过程:
用铁架台做支架,安好定滑轮,在定滑轮上挂一根绳子,在绳子的两端任意挂上一些钩码,当绳子平衡时,两端的钩码数相同。然后用测力计做相同的实验,比较测力计的数据与钩码的力大小。
定滑轮作用实验记录表
左边钩码个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器材
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等
实验步骤
⒈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
⒊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
实验现象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
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0月24日小学科学 Nhomakorabea验报告(13)
实验内容
做框架
实验目的
了解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实验器材
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或棉线、剪子、小刀、胶水等
实验步骤
1、??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长方形框架
2、??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实验现象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实验结论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16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9)
实验内容
电磁铁的磁力(一)
实验目的
了解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实验器材
一号电池、大头针、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实验步骤
1、假设:. 如果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我们大胆的假设一下应该怎么做?
2、设计实验,检验假设。
实验现象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
实验现象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实验结论
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杠杆尺的状态会随之改变。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9月12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3)
实验内容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实验目的
杠杆是否省力
实验器材
长竹筷、螺丝帽、棉线、塑料盘、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剪刀、小刀
实验步骤
拱形承受压测试。
2、 让拱形承受更大的压力。
实验现象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实验结论
拱形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所以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0月19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
实验内容
找拱形
实验目的
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实验现象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实验结论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28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2)
实验内容
电能和能量
实验目的
了解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实验器材
铁丝、电扇、电灯
实验步骤
1、电能和其他能量
2、电能的转化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全册实验记录单
实验内容
1使用工具
实验目的
使学生了解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作用。
实验器材
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实验步骤
用克丝钳将一根铁丝夹断。
2、用开瓶器打开一个啤酒瓶,用剪刀把一张纸剪碎。3、将一颗铁钉从木头里起出来。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实验结论
1、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不能省力。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方向。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9月26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6)
实验内容
6滑轮组
实验目的
了解滑轮组的作用
实验器材
光滑的木棒、长绳子、简单机械实验盒、测力计、棉线、钩码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23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1)
实验内容
神奇的小电动机
实验目的
了解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实验器材
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实验步骤
1、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2、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实验现象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实验结论
1、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度,一点都不省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9月28日
2、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现象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结论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验现象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实验结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方法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9月7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2 )
实验内容
2杠杆的科学
实验目的
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实验器材
杠杆尺、钩码、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实验步骤
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9月19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5)
实验内容
5滑轮的研究
实验目的
使学生分别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性。
实验器材
定滑轮和动滑轮、铁架台、线、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定滑轮能否改变力的方向。
2、定滑轮能否省力。
3、动滑轮能否省力、改变方向。
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将一个轮轴实验装置安装在铁架台上,并在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2、将另一个轮轴实验装置也安装在铁架台上,再在它的轮和轴上分别挂上钩码,直到平衡。
实验现象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2、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实验结论
1、在平衡时,轮上挂的钩码少而轴上挂的钩码多,即在轮上省力,轴上费力。
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2月5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4)
实验内容
校园生物大搜索
实验目的
了解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实验器材
放大镜、小铲子等考察工具
实验步骤
1、设计调查方案
2、开展校园动植物调查活动
实验现象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实验结论
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
实验结论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9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17)
实验内容
电和磁
实验目的
了解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实验器材
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导线(其中一根较长)、指南针
实验步骤
1、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2、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实验现象
电可以产生磁。
实验结论
电可以产生磁。
2011年10月26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4)
实验内容
建高塔
实验目的
了解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实验器材
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等
实验步骤
1、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2、铁塔形状和结构的思考:塔为什么不容易倒?
实验现象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底部越重越不易倒,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
实验内容
电能从哪里来
实验目的
了解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实验器材
电池、玩具小电机、溜溜球上的绳子、胶带、小电珠、导线、指南针,手摇发电机
实验步骤
1、各种各样的电池
2、我们来发电
实验现象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能是由其他能量转化来的。
实验结论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者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2011年11月21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20)
实验内容
电磁铁的磁力(二)
实验目的
了解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粗细不同的铁螺栓各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
实验步骤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