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县暴雨时空分布统计分析
“21·7”河南极端暴雨的日变化特征分析

王哲雯.“21·7”河南极端暴雨的日变化特征分析[J ].中南农业科技,2023,44(5):169-173.暴雨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发性、持续时间长、降水强度大等特点,易引发不同程度的洪涝和地质灾害,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1]。
河南省处于青藏高原东侧中纬度地区,也是受暴雨影响较严重的地区,其地形复杂,西部丘陵多发山洪、暴雨,东部平坦低洼,易发洪涝[2]。
每年6—8月,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西伸北抬,西南季风加强且向北延伸,与西风带中东移南下的低值系统在河南省交汇产生暴雨[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发生过多起极端暴雨事件。
1975年8月7503号台风在河南省移动受阻,产生迅猛、集中的强降水,最大过程雨量1631mm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4]。
2007年7月,受西太副高、贝加尔湖高压和低空急流的共同作用,豫西突发暴雨,导致山体滑坡、房倒屋塌、近百人死亡[5,6]。
河南省极端降水的多尺度时空变化通常与低涡、切变线、锋面、西太副高、西南季风等天气系统密切相关,而由于地形等区域强迫的影响,降水的具体落区和发生发展等多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7,8]。
在全球气侯变暖背景下,西太副高、东亚夏季风等诸多天气气候系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9-11],极端降水等灾害性天气日益增多,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2-14]。
2021年7月17—22日河南省发生极端暴雨(称作“21·7”河南极端暴雨),此次降水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短时雨强大、极端性强等突出特点,其中郑州市8个国家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极值。
针对此过程,数值模式和业务预报与实际降水落区和极端性方面均存在一定偏差,反映出当前极端暴雨精准预报的难度系数较大、对极端降水过程的产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特征认识不足等问题。
苏爱芳等[15]和张霞等[16]对“21·7”河南极端暴雨过程的环流异常特征和基本成因等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则主要分析此次极端暴雨的日变化过程,揭示降水和相关物理量的时空演变特征,旨在为此类极端强降水的可预报性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濮阳市一次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作者简 介 : 王春玲 ( 1 9 6 3 一) , 女, 河 南 封 丘人 , 高工 , 从事天气 、 气 候预报预测工作及研究 。 基 金项 目 : 濮 阳市 气 象 局 科 技 创新 基 金 计 划 项 目( P Q2 O 1 6 0 2 )
王春玲等 : 濮 阳 市 一 次 大 暴 雨 过 程 成 因分 析
度 地 区为两 脊 一槽 型 , 蒙 古 国 中部有 一低 涡 , 低 涡 中心经 磴 口到 平 凉 一线 有 一 低 槽 , 濮 阳 处 在 槽 前
超过了 1 0 0 mm, 达 到 大 暴 雨 量 级 。尤 其 是 南 乐 站, 1 4 日 白天 ( 0 8 —2 O 时 )1 2 h 降 水 量 达 l 1 5 . 2 mm, 其 中 1 2 —1 3 时 1小 时 降 水 量 达
7
日2 0时 ( 图 1 ) 低 涡稍 东移 , 低 槽 东 移至 低 涡 中 心 经东 胜 、 西 安到 重庆一 线, 槽 前 西南气 流与 5 8 4 d a g p m 线 外 围 的 西 南 气 流 叠 加 使 西 南 气 流 明显
增大 , 1 2 m/ s以 上 的西 南 急 流 轴 范 围 扩 大 至 达 川、 南 阳、 郑州 、 济南 到大 连 , 濮 阳 位 于急 流 轴 上 。
收 稿 日期 : 2 O l 7 一O 4 —2 1
5 8 4 d a g p m 线 外 围 宽 广 的西 南 气 流 中 , 南 阳一 郑
州有 1 2 m/ s 以上 的急 流轴 , 濮 阳处 于 急流 出 口区
的风 速辐 合 区 , 5 8 8 d a g p m 线位于长江南侧 。1 4
供 了有 利 的 动 力 条 件 。( 4 ) F Y 一 2 E红 外 云 图上 , 对 流 云 团 的持 续 影 响 , 使降水 较长时 间维持 , 造 成
2016年7月中旬濮阳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齐瑞英

2016年7月中旬濮阳市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分析齐瑞英发布时间:2021-09-08T04:43:52.661Z 来源:《探索科学》2021年8月上15期作者:齐瑞英[导读]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14~15日出现在濮阳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
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齐瑞英 457000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6年7月14~15日出现在濮阳市的大暴雨天气过程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500hPa及700hPa高度处的低涡及其分裂的低槽、700hPa和850hPa处的切变线、地面辐合线及南下冷空气的共同作用引发了大暴雨天气过程;华北南部存在大量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充足的水汽供应为濮阳市暴雨天气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有利条件;散度场和涡度场的这种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对于大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较为有利。
关键词:大暴雨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濮阳市 1、天气实况 2016年7月14~15日濮阳市境内出现了一次区域性暴雨及大暴雨天气过程,过程降水量在65.5~169.4mm之间。
14日白天到夜间降水强度较大,24h的降水量高达166.7mm,尤其是南乐县和清丰县24h的降水量均在100mm以上,达到了大暴雨量级,且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还伴随着5级左右的瞬时偏北风。
2、环流形势 2.1高空形势在500hPa图中,14时08时,欧亚中高纬度地区呈现出“两脊一槽”型,有一低涡出现在蒙古国中部,低涡中心在经过磴口到平凉一带存在低槽,而在槽前584dagpm线外围宽广西南气流中则分布有整个濮阳市,南阳到郑州有一急流轴存在,其风速在12m/s左右,而濮阳则位于急流出口风速辐合区,长江以南是588dagpm线所在位置。
14日20时(图1a),低涡略有向东转移的趋势,低槽东移到达低涡中心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东胜、西安到重庆沿线后,584dagpm线外围和槽前西南气流的叠加作用使得西南气流强度增加明显,且西南急流轴的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此时的濮阳市则分布在急流轴上。
河南省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河南省降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作者:徐晨光冯新峰申子通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5期摘要利用河南省14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10年的逐月降雨资料,进行降雨聚类分区和建立基尼系数降雨分布不均匀性模型,对河南省近50年的降雨量、基尼系数和洛伦茨不对称系数的系列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近50年来,河南省年降雨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南多北少、西南多东北少的特点;河南省年降雨量总体趋于增加,各类降雨类型具备一定的年代年际变化特征;同时,降雨年内时间分布趋于均匀,降雨量较多月份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比例趋于增加。
关键词降雨;聚类分区;分布模型;时空分布;河南省中图分类号 S1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5-08655-05Abstract Using monthly rainfall data obtained from 14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tation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19612010,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rainfall cluster zoning and build Gini coefficient inhomogeneity model of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Meanwhile series of studies has been done, which contains dates of nearly 50 years of rainfall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and Lorenz asymmetry coeffici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nearly 50 years, the annual rainfall of Henan has an obvious regional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on the whole it shows an characteristics that the rainfall in the south have a little more than in the north, and in the northeast it has a little more than in the southwest; Henan annual rainfall tends to increase overall, various types of rainfall patterns have adjusted annual variation certain age. Meanwhile,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during the year tends to be uniform, rainfall in the rainy month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annual rainfall tends to increase.Key words Rainfall; Cluster partition; Distribution model;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Henan Province降雨是描述一个地区气候变化的关键指标。
2018年4月下旬濮阳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

2018年4月下旬濮阳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分析发布时间:2021-11-08T06:59:35.88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6月第17期作者:高惠高志军[导读] 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高惠高志军(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 457000)摘要:本文利用地面观测资料、台站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2018年4月21~22日濮阳市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是中低空切变线、地面暖倒槽和东北冷高压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中低层暖切变则是降水天气的主要原因;在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濮阳市有较为充足的水汽条件,且比湿值达到了暴雨天气出现时所需的水汽条件。
同时,华北地区南部有大量的水汽输送和强烈的水汽辐合,为濮阳市暴雨天气的出现和维持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汽供应;濮阳市这次的暴雨天气主要出现在低层强烈的上升速度区附近,低层表现为弱的偏南、偏东风,0~6km内存在较小的风速垂直切变线,对于风暴的组成发展不利,说明本次降水以短时强降水天气为主。
关键词:暴雨天气过程环流形势物理量场濮阳市1、天气实况及气象服务2018年4月21日下午到夜间,河南省濮阳市出现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全市113个乡镇雨量站中有28个站点出现暴雨,最大降水量为100.3毫米。
此次过程为2018年濮阳市首场暴雨,相较于往年出现时间提前,且清丰、台前2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1970年以来4月份历史极值。
此次过程以稳定性降水为主,仅在21日下午出现了短时强降水,无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发生。
据22日上午初步调查,此次降水造成部分城区道路和田间积水,无其他明显灾情发生。
目前小麦正处于孕穗期,此次降水过程改善了土壤墒情,净化了空气,对农业生产和大气污染防治较为有利。
濮阳市气象局提前5天在未来一周天气预报和气象快报中预报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
市气象局4月20日16时发布重要天气预报,16时30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21日14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22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并指导各县气象局发布相应级别预警信号。
河南 暴雨 调查报告

河南暴雨调查报告河南暴雨调查报告近期,河南省遭遇了一场罕见的暴雨天气,给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为了深入了解暴雨所带来的影响和原因,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
一、灾情概述暴雨导致河南多地出现洪涝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数百人失踪,数十人丧生,数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到数十亿元。
二、气象原因根据气象部门的分析,这次暴雨是由于多个气象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受到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的影响,河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其次,台风“烟花”北上,与河南地区的湿气相互结合,加剧了降雨的强度和范围。
三、城市排水系统不足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是导致洪涝灾害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城市的排水设施老化、疏通不畅,无法及时排除大量的雨水。
加之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大量的水泥和沥青覆盖了土地,导致雨水无法迅速渗透,进一步加重了洪涝灾害的程度。
四、山区生态环境破坏调查还发现,山区的生态环境破坏也是导致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
长期以来,山区的乱砍滥伐、过度开发等行为导致了植被减少,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
一旦遭遇暴雨,大量的雨水无法得到有效的滞留和吸收,导致山洪暴发,进而引发洪涝。
五、应对措施针对这次暴雨造成的灾害,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更新老化的设施,加大疏通力度,确保排水畅通。
其次,要加强对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乱砍滥伐,加强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的保水能力提升。
同时,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预测和警示暴雨天气,为居民撤离和防范提供更多的时间和信息。
六、社会救援与重建灾难面前,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的行动。
消防队员、志愿者、军队等组成的救援队伍奋不顾身,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救援工作。
同时,各级政府也及时组织了救灾物资的调配和分发,为受灾群众提供了紧急救助。
随着灾后重建的展开,我们应该更加注重长远规划和防灾减灾工作。
濮阳高新区洪灾城市经济损失评估

濮阳高新区洪灾城市经济损失评估
李汉浸;王运行;张相梅;韩相斌;高志军;王建英;李丽平
【期刊名称】《气象》
【年(卷),期】2009(035)001
【摘要】根据1995--2004年濮阳高新区气象和洪灾实况资料,分析了洪灾时空分布及城市经济损失特征.采用分等级、分资源类型的参数统计、回归分析和加权平均等方法,探讨了洪灾损失的评估步骤和技术方法,建立了城市洪灾损失的定量评估系统模型.选用2005--2006年濮阳高新区典型的洪灾事例验证该方法、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洪灾损失评估定量计算结果与社会经济损失调查统计数据比较接近.结论认为:洪灾损失评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洪灾损失作出定量评估,技术方法是可行、可操作的,为政府指挥防洪抗灾提供理论分析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总页数】5页(P97-101)
【作者】李汉浸;王运行;张相梅;韩相斌;高志军;王建英;李丽平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河南省濮阳市气象局,4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洪灾损失率的辽绕防洪保护区洪灾损失评估 [J], 孟晓路
2.洪灾损失评估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J], 王艳艳; 李娜; 王杉; 王静; 张念强
3.山洪灾害损失评估及防御措施研究 [J], 张家荣; 刘建林; 李晓刚
4.基于GIS叠加分析的农业洪灾损失评估 [J], 谭钢;郝方平
5.洪灾经济损失评估模型研究—(Ⅰ)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J], 王若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4月中下旬濮阳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2018年 4月中下旬濮阳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摘要:本文选择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卫星云图等气象观测资料对2018年4月中下旬濮阳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在高空低槽、中低层暖式切变线以及地面暖倒槽各影响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尤其是中低层暖式切变线影响最大,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暖切变线一带。
强降水中心和辐合线具备非常好的对应关系;华北南部不但有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并且还存在水汽的强烈辐合,为濮阳暴雨天气的形成给予了良好的水汽供应条件;850hPa形势场上,濮阳市地处显著的上升速度区,中低层存在的很强的上升运动为此次暴雨天气的发生带来了有利的动力条件。
华北南部上空大气层结不稳定,适宜于强降水的形成。
关键词:暴雨天气;环流形势;物理量;濮阳引言暴雨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概率较高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暴雨时常引发泥石流、城市内涝等一系列次生灾害,给社会大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
近年来,暴雨天气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地区气象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1-2]。
濮阳市隶属于河南省,地处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下游,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天气主要集中于4-9月,暴雨天气大部分出现在夏季,而春季出现较少。
而2018年春季濮阳市发生了一次罕见暴雨天气,本文通过对此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掌握暴雨天气的形成机制,为今后更好的掌握同类天气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提升春季暴雨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水平提供指导。
1降水实况2018年4月21—22日,濮阳市出现了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降雨时间段为4月21日下午至夜晚。
通过对濮阳市各区域自动站降水量进行统计发现,在113个乡镇雨量测站中,达到暴雨标准的测站有28个,最大雨量为100.3mm,测站为南乐梁村。
台前、清丰2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近五十年历史同期极值。
2环流形势分析在此次暴雨天气发生之前,500hPa形势场上,北纬40°以北大气环流形势呈“2槽1脊”型,中低纬度区域有大量短波槽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濮阳县暴雨时空分布统计分析
摘要通过对濮阳县40年暴雨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全县每年出现暴雨的天数在0~5d之间;暴雨多出现在7月份和8月份,占暴雨总次数的72.4%;暴雨强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汛期的关键时刻。
关键词暴雨;时空分布;统计分析;河南濮阳
中图分类号 p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87-01
濮阳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位于黄河左岸的“铜头铁尾豆腐腰段”,地势低洼,素有怕涝不怕旱之说。
暴雨出现时,来势猛,强度大,最大日暴雨量高达276.9mm,而且往往带有连续性,常常给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探索濮阳县暴雨发生的时段和空间分布规律,对趋利避害、防灾减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1 暴雨的时间分布
气象常把日雨量大于或等于50mm的降水量称为暴雨。
日雨量分界为20~20时(北京时),若20~20时雨量小于50mm,但8~8时雨量大于或等于50mm,也作为暴雨。
1.1 年分布
由1961~2000年濮阳县年暴雨记录发现:在这40年间,出现0~1次暴雨的计17年,出现频率为42.5%;每年出现2~3次的计18年,出现频率为45.0%;每年出现4~5次的计5年,出现频率为12.5%。
40年间濮阳县共出现暴雨76次,平均每年出现1.9d;最多年份2000年达到5d;最少的一年当中没有出现1次暴雨;前30年(根据国家气象局气候资料有关规定1961~1990年为标准气候值)暴雨共出现56d,平均每年1.9d;近30年(1971~2000年)暴雨共出现54d,平均每年1.8d,前30年与近30年全县每年出现暴雨天数相当。
1.2 月分布
统计濮阳县40年暴雨每月出现次数发现:4月份出现1d,出现频率为1.3%;5月份出现3d,出现频率为3.9%;6月份出现8d,出现频率为10.5%;7月份出现31d,出现频率为40.8%;8月份出现24d,出现频率为31.6%;9月份出现8d,出现频率为10.5%;10月份出现1d,出现频率为1.3%。
从40年间各月暴雨分布情况看,一年中虽有7个月份可能出现暴雨,但其各月出现频率悬殊较大。
据统计,7月份暴雨出现频率最高达40.8%,其次是8月份出现频率为31.6%;4月份和10月份出现暴雨可能性较小,均为1.3%。
2 暴雨的空间分布
2.1 每10年暴雨时空分布与强度
第1个10年(1961~1970年)共出现暴雨22d,每年平均2.2d;最多年为1961年和1967年,出现天数均为4d;日最大暴雨量232.0mm,出现在1963年8月3日;日最小暴雨量50.2mm,出现在1961年9月3日;其余年份在0~3d之间。
第2个10年(1971~1980年)共出现暴雨17d,每年平均1.7d;最多
年份为1972年、1973年及1974年,出现天数均为3d;日最大暴雨量119.6mm,出现在1971年6月25日;日最小暴雨量52.2mm,出现在1975年7月9日;其余年份在0~2d之间。
第3个10年(1981~1990年)共出现暴雨17d,每年平均1.7d;最多年份为1990年,出现天数为4d;日最大暴雨量139.5mm,出现在1984年8月9日;日最小暴雨量50.1mm,出现在1987年6月1日;其余年份在0~2d之间。
第四个10年(1991~2000年)共出现暴雨20d,每年平均2.0d;最多年份为2000年,出现天数为5d;日最大暴雨量183.0mm,出现在2000年7月5日;日最小暴雨量50.1mm,出现在1994年7月3日;其余年份为0~4d之间。
每个10年之中,都有1个年份未出现暴雨。
如1966年、1978年、1985年、1997年均未出现1次暴雨。
濮阳县历年日最大暴雨量276.9mm,出现在1960年7月28日;近40年日最大暴雨量为232.0mm,出现在1963年8月3日;历年小时最大暴雨量为83.0mm,出现在1970年8月5日17∶42~18∶42;历年10min最大暴雨为22.2mm,出现在1963年8月30日18∶03~18∶13。
2.2 各月暴雨的时空分布与强度
历年濮阳县暴雨出现最早日是在仲春4月18日(1993年),暴雨量为58.8mm;最晚日出现在仲秋10月17日(1961年),暴雨量为
52.1mm;5月份出现暴雨3次,最大日暴雨量72.5mm,出现在1982年
5月12日,日最小暴雨量为51.0mm,出现在1964年5月16日;6月份出现暴雨8次,日最大暴雨140.8mm,出现在2000年6月22日,
日最小暴雨量50.1 mm,出现在1987年6月1日;7月份出现暴雨31次,日最大暴雨量183.0mm,出现在2000年7月5日,日最小暴雨量50.1mm,出现在1994年7月3日;8月份暴雨出现24次,日最大暴雨量232.0mm,出现在1963年8月3日,日最小暴雨量56.0mm,出现在1993年8月4日;9月份出现暴雨8次,日最大暴雨量119.4mm,出现在1983年9月8日,日最小暴雨量50.2mm,出现在1961年9月3日。
2.3 每10年暴雨连续天数与强度
每10年之中,都有1个年份在10d内有2~3d暴雨连续出现。
如:第1个10年的1963年8月3日降暴雨232.0mm,8月7日又连降暴雨66.9mm;第2个10年的1974年8月1日降暴雨78.0mm,8月4日降暴雨73.0mm,8月8日又连降暴雨78.5mm;第3个10年的1990年7月21日降暴雨50.8mm,7月30日又连降暴雨84.9mm;第4个10
年的2000年7月4日降暴雨108.5mm,7月5日又连降暴雨183.0mm。
3 结语
统计分析得出:濮阳县汛期为6~8月,是暴雨出现最多时段,占暴雨总次数82.9%;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又是汛期降暴雨的集中时段,该2旬降暴雨的总次数占7月份和8月份降暴雨总次数的45.5%,
因此6~8月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汛期的关键时段。
摘要通过对濮阳县40年暴雨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全县每年出现暴雨的天数在0~5d之间;暴雨多出现在7月份和8月份,占暴雨总次数的72.4%;
暴雨强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汛期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