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课件(共3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_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B. 女性对政治的关注和参与度提高 D. 女性人口数量大大增多
当堂练习
3.右图漫画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 A)
A.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B.放缓经济发展速度 C.温室效应环境恶化 D.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当堂练习
4. 习近平主席在《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中强调, 人类只有一个家园,没有哪个国家能独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 战。下列与此相关的内容有 ( D )
知识讲解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 视公约》是联合国为消除对妇
女的歧视、争取性别平等制定的 一份重要国际人权文书。联合国 在1979年 12月18日的大会上通 过该有关议案,并于1981年9月 起生效。该公约确立规则,保障 妇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 医疗服务、商业活动和家庭关系 等各方面的权利。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球 气 候 变

生 物 多 样 性 减 少
臭氧层的耗 损与破坏
酸 雨 蔓 延
知识讲解
森林锐减 大气污染
土地荒漠化 水污染
知识讲解
海洋污染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知识讲解
知识讲解
世 界 总 人 口
思考 说说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知识讲解
资源问题:耕地减少、粮食短缺、水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 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知识讲解
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 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计算机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 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 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知识讲解
思考
作为中学生,我们面对网络该如何趋利避害?

第22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2课《创造宣言》课件(共32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好的演讲,一半在稿子,一半在现场表现力,陶行知 先生为我们准备了如此精彩的好稿子,如果让你来现场演 讲,你能否带给现场的老师和同学巨大的震撼和激励呢? 试一试。
请选择一个片段模拟演讲,并说说为什么选择这个段 落。
提示: “宣言”是一种演讲辞,文词优美、感情充沛、说理
生动、鼓动性强。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讲!
学生展示
“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单调无过 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正气歌,产生了 苏联的国歌,产生了《尼赫鲁自传》。单调又无过于 沙漠了,而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彝士运河,把 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起来。单调又无过于开肉包铺子, 而竟在这里面,产生了平凡而伟大的平老静。”
这一段用了排比的修辞,在演讲中能产生一种排山倒海 般的冲击力,很能感染现场听众。所以我选了这段。
请你仿照课文,选择一个错误观点,为陶 行知先生的驳论补充一个事例。
【示例】环境太平凡?平凡无过于一张白纸,八大山 人挥毫画他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平凡无过于 一枚桃核,但到了王叔远手里就成了栩栩如生的大苏泛 赤壁核雕。
生活太单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纪太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太无能?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陷入绝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大量使用举例论证来反驳错误观点的 写法,同样都是举例论证,作者为什么要使用 这么多人的例子呢?能否去掉几个?
例子越多,越能说明错误的观点站不住脚, 增强反驳的说服力,正印证了作者的观点——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 造之人!
• 抓住关键位置上的关键句来进行文章结构 的快速梳理。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九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甄选教案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九年级历史下册核心素养甄选教案
五、训练反馈自测自评
1、聊天、扫二维码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内容。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D)
A.生物技术的进步B.航天技术的运用
C.新材料技术的应用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2、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各国的利益高度交融。当前,大家要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有( D )
①人口问题②环境问题③网络安全问题④生态问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很多方面依然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下列哪些是影响妇女获得平等权利的因素( D)
①历史因素②传统文化③性别歧视④智力因素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一、激情导入引课明标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习惯。工作方面:传统办公室办公转为在线网络办公。随时随地,更加方便,高效。纸质文件打印转为网络文件传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便于数据保密存档。生活方面:网络购物大众化。由传统商超向网络购物转变,可选商品种类多样化,打破了地域买卖限制。移动支付快捷化。现金交易转向扫码支付,更加省时省事,安全。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看看还有那些变化值得我们去关注。
【学生活动】了解女性在政治中的地位得到提高。
(二)《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教师活动】提问:还有哪些因素制约妇女的权利?
【学生活动】回答:受历史、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妇女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教师活动】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出示材料,介绍联合国召开的世界妇女大会,为促进全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努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的内容。

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发展的各种表现。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科技、经济发展、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社会问题等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认识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梳理清楚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现代社会的各种现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特点,了解科技、经济发展、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社会问题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特点,科技、经济发展、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对现代社会发展中各种现象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和面对社会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现代社会的各种图片和现象,引发学生对现代社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历程和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科技、经济发展、多极化、文化多样性、社会问题等方面的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 代社会
汇报人:XX
目录
• 现代社会概述 • 科技发展与现代社会 •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社会 • 文化多样性与现代社会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社会问题与现代社会挑战
01
现代社会概述
定义与特点
01
现代社会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 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 的发展而形成的社会形态。
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1 2 3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 态破坏等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 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 护好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 展。
环境保护是全球性议题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需要各国政府、 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采取全球性的行动来应对 。
互联网与数字化时代的来临
信息传播革命
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 实现了信息的即时、全球传播,推动 了信息社会的形成。
产业变革
互联网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催生了电子商务、网络金融、智能制 造等新兴产业。
数字化生活
互联网将人们的生活数字化,提供了 在线购物、在线支付、在线教育、在 线娱乐等多元化服务。
02
现代社会的特点包括高度工业化 、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工业革命
从18世纪末开始,以蒸汽 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人 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
城市化进程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 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向 城市集中。
信息技术革命
20世纪中叶以来,计算机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迅 猛发展,推动了社会的信 息化进程。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多个领域,要求学生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上,可能还存在片面或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

同时,学生可能对某些具体领域的知识较为陌生,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掌握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现代社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代社会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参与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2.教学难点:对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2.案例教学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好教材、教案、PPT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了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包括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脉络,认识到科技、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影响,以及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现代社会的认识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存在疑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对于现代社会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掌握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法:选取具体的现代社会发展案例,进行分析解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等方面的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ENIAC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 电 子 数 字( 积埃 分尼 计克 算森 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二战期间,宾州大学莫奇来博士据美军方要求,设计了ENIAC用 来计算炮弹弹道。它长约30.48米,宽1米,占地170平方米,30个 操作台,重30多吨,耗电量150千瓦,造价48万美元。包含17468 个真空管,7200个水晶二极管,1500个中转,70000个电阻器, 10000个电容器,1500个继电器,6000个多开关,每秒执行5000 次加法或400次乘法,运作了9年之久。
1、选举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开始获 得选举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欧美 发达国家妇女的独立意识增强。她们成立团体,举行各种
抗议和示威活动,反对性别歧视,争取平等权利。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2、就业权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来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40张) 九年级历史下册(人教部编版)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40张)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互联网 ①建立:__第___二__次__世__界___大__战__后,随着___电__子___计__算__机的发明 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②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__联__网___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 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_信__息___时_ 代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三八”妇女节的由来
第四代计算机(1971—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 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中的ENIAC
ENIAC使用的电子管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 亚大学诞生。
互联网有哪些优点?
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4、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5、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使用者众多 7、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
4、20世纪以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 列共同问题,如图两幅图反映的问题是( A )
A.地球生态环境恶化 B.核战争的威胁 C.国际恐怖主义的泛滥 D.贫富差距拉大
5、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D ) ①就业问题严重 ②社会保障难度加大 ③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④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尖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的主题为“繁荣网络经济,建
设网络强国”。下列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经济社会影
响的是(D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①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升级
②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变化
③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
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1912年春,广东省临时省议会上首次出现了数十 名女性代议士的身影。同年秋,湖北省议会也特设 了女子旁听席。上述材料说明( A ) A.女性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B.广东女性地位比湖北高 C.男尊女卑思想被彻底打破 D.女性参政议政权利得到保障
点击图片播放
归纳总结·整体感知
互联网的普及
现代社会:丰富多彩 全球经济:推进一体化
不断发展 的现代社 会
妇女地位的提高 生态与人口问题
1、获得选举权 2、获得各行业就业权 3、还没实现与男性完 全的平等
1、生态环境恶化 2、人口增长过快 3、发展中国家的饥荒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拉开帷幕, “互联网之光”闪耀乌镇。互联网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重要成果。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 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D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说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影响
(1)积极方面:
①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 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传统产业也借助互联网提高管理水平,并通过全球营销 和采购扩大市场。 ④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 ⑤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
(2)消极方面 互联网消极影响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病毒与恶意软件、 色情与暴力、网瘾、数据丢失、网络爆红、阴谋论、过于 公开、过于商业化、黑客攻击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 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应该怎样对待网络?
(1)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二者都不可忽略。 (2)我们要趋利避害。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 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 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网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撒切尔,英国政治家 ,第49任英国首相,1979 年-1990年在任,她是英国 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 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 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
新西兰80后女总理阿德恩
三 、生态与人口问题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日。世界地 球日。世界地球日的确立是从1974年开始的, 这一年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 1991年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 2003--2008年的主题:都是善待地球; 2010年--2015年的主题都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反映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
(1)人类使用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了大 量的二氧化碳,产生了温室效应 (2)污染和浪费使淡水资源面临短缺危机 (3)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 (4)对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导致热带雨林大片消 失,直接影响到全球的 生态平衡
环境问题
海洋污染
这是一名患白血病的伊拉克小男孩的资料照片,据信他是贫铀弹 污染的受害者。
2、人口问题: (1)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 食问题日益尖锐。 (2)在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也构 成了新的挑战。
埃塞俄比亚的饥荒
乌干达的儿童
3、生态与人口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 同努力,认真加以应对。
从女性解放角度回答:她 的当选与任职说明了什么 ?
二、 妇女地位的提高
妇女地位最高的,公认是芬兰。这个国家妇女地位极 高,政府的20位部长中一度有12位是女部长。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妇女开始获 得选举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妇 女的独立意识增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女 性就业率持续增长 2、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对妇女一 切形式歧视公约》。但实现妇女和男性的完全平 等,还需要人类社会不断努力。
安格拉·默克尔于2005年成为德国历史 上第一位女总理,并在2009年和2013 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
2015年11月18日,阿迈勒·古拜希当选为 阿联酋历史上首位女性联邦国民议会议长。
2006年1月15日,米歇尔·巴切莱特当选为 智利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也是南美历史上 第一位民选女总统。智利时间2013年12月, 她再次当选智利总统。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情景导入
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科 技改变生活”,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我们今天 先了解一下第四媒体即计算机网络。
第一媒体:以纸质为媒介的报纸
第二媒体:以电波为媒介的广播
第三媒体:以图像为媒介的电视
“第四媒体”: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 和传播的互联网
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
探究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生态环境危机、核战争威胁、人口爆炸性膨胀、资 源日益匮乏、国际恐怖主义和贫富差距拉大等等。
如何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经济发展与 环境和资源的矛盾问题,应加强国际合 作,加大禁毒和反恐的力度,共同维护 世界的和平与安定。
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十大环境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 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 2、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 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3、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进了全球 经济的一体化
计算机(俗称“电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