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案第一章:新能源汽车概述1.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与优势1.3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产业现状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类型及代表车型第二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2.1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组成2.2 电池类型及性能特点2.3 电机类型及工作原理2.4 动力系统控制策略与技术参数第三章: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控制技术3.1 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3.2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系统3.3 燃料电池汽车驱动系统3.4 驱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技术特点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4.1 充电设施及充电方式4.2 充电桩的类型与技术参数4.3 充电过程及充电控制策略4.4 充电安全与防护措施第五章:新能源汽车维修与保养5.1 新能源汽车维修基本原则与方法5.2 动力电池维护与检修5.3 电机及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5.4 车辆常规保养及注意事项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6.1 动力电池的类型与结构6.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6.3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6.4 动力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与寿命延长第七章:新能源汽车电机与驱动技术7.1 电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7.2 电机控制器及其工作原理7.3 驱动系统的效率与优化7.4 电机与驱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第八章: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8.1 能源管理与能量回收系统8.2 车辆能源消耗的测试与评价8.3 节能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8.4 节能驾驶习惯与节能驾驶培训第九章: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技术9.1 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定义与意义9.2 车辆智能控制系统(VSC)9.3 车联网技术及其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9.4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影响第十章: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环保性10.1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要求与措施10.2 碰撞安全与防火安全10.3 新能源汽车的环境影响与环保评价10.4 环保法规与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技术第十一章:新能源汽车的案例分析11.1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案例11.2 成功新能源汽车品牌案例分析11.3 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新能源汽车的法律法规与标准12.1 新能源汽车相关法律法规概述12.2 国内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12.3 新能源汽车认证与监管政策12.4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与服务13.1 新能源汽车市场分析与销售策略13.2 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体系建设13.3 新能源汽车客户关系管理13.4 新能源汽车销售与服务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14.1 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向14.2 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14.3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挑战与机遇14.4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交通系统的融合第十五章:新能源汽车的实践与实训15.1 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操作15.2 新能源汽车维护与故障诊断15.3 新能源汽车模拟实训项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特点、优势、类型及代表车型。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案(全套)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案(全套)

————职业学院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新能源汽车技术设计者授课班级所在系部教研室2018-2019 学年第 2 学期《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单元教学设计(项目课程/模板)了解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创设情境,展示教具;学生活动:体会场景,感知实物。

二、知识准备(时间:40分钟)【相关知识】1.导入新课2008 年经济危机之后,面对全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环保压力。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都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全球各国竟相追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研发、示和产业化已经开始,而且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正处于产业爆发前期阶段。

各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怎样?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下面的学习吧。

2.讲授新知识一、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1、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

2、2006年6月,“十一五”的“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通过论证。

3、2006~200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了重大的发展4、2008年至今,新能源汽车在国已呈全面出击之势。

二、国外新能源汽车的发展1、美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2、日本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3、法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4、德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国外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制订新的新能源汽车开发计划。

在这个“环保竞技场”上,包括通用、奔驰、大众、宝马、丰田、本田、福特、克莱斯勒、日产等先行者,更是当仁不让地扮演了新能源车的主角。

【教学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讲授知识,讲演结合;学生活动:理解结构、原理、性能。

三、任务实施(时间:分钟)四、项目拓展(时间: 40分钟)我国各汽车制造企业新能源汽车介绍。

五、课堂总结(时间:5分钟)【任务总结】通过对国外(包括美国、日本、德国、法国、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对新型能源汽车有较全面的了解,以便更好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教案

新能源汽车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优势特点。

- 能够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能源观和消费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

-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系统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优势特点。

2. 教学难点-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

- 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等理论知识。

- 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瓶等教学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 案例分析法- 选取典型的新能源汽车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和发展。

-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教学法- 安排学生参观新能源汽车展厅或相关企业,实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实际应用情况。

- 增强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新能源汽车的宣传视瓶或展示一些新能源汽车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新能源汽车。

- 提问学生:你们对新能源汽车有哪些了解?或者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新能源汽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现状(20 分钟)- 教师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强调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

奇瑞新能源教学设计方案

奇瑞新能源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如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

3.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倡导绿色出行。

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概述2. 电池技术3. 电机技术4. 电控技术5. 新能源汽车市场与应用6.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核心技术。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应用和发展。

3. 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

2. 讲解新能源汽车概述,包括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现状等。

3. 详细讲解电池技术、电机技术、电控技术等核心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动手操作新能源汽车,了解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5.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6. 总结课程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新能源汽车技术》2. 教学课件3. 新能源汽车实验设备4. 案例资料5. 互联网资源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创设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能源汽车》教案

《新能源汽车》教案
1.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简介
2.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
(3)氧化锰锂(LiMn2O4)
(4)多元材料
5.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1)石墨材料
(2)非石墨材料
四、铅酸电池
1.铅酸电池简介
2.铅酸电池的结构
(1)极板
(2)隔膜
(3)电解液
(4)电池壳、电池盖
3.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
(1)充放电电化学反应
(2)充电时的氧循环
4.铅酸电池的充放电特性
(1)放电特性


教学内容
课题一新能源汽车概述
教学任务
1. 了解燃油汽车面临的问题;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3.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分类;
4.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
5. 熟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整顿纪律、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5分钟)
1.本课题的学习目的
5.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特点
四、永磁电动机
1.永磁同步电动机
(1)结构与工作原理
(2)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特点
2.无刷直流电动机
(1)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引入
(2)无刷直流电动机结构
(3)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特点
五、开关磁阻电动机
1.开关磁阻电动机简介
2.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结构
3.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4.开关磁阻电动机的特点
(2)发动机功率跟随式功率控制策略
(3)复合式功率控制策略
5.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
教学小结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混合动力汽车的特点与分类、组成及功用;和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结构原理。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兴趣和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1.1 定义1.2 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2.1 环保性2.2 经济效益2.3 技术发展前景3. 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3.1 电池组3.2 电动机3.3 控制器3.4 充电设施4. 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4.1 纯电动汽车工作原理4.2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4.3 燃料电池汽车工作原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及其技术特点。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环保和经济的影响。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教材或资料。

2. 课件:制作新能源汽车相关图片、图表、动画等课件。

3. 视频资料:准备新能源汽车相关介绍或原理讲解的视频资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新能源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中的表现。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知识的掌握。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5.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5.1 动力电池技术5.2 驱动电机技术5.3 充电技术5.4 能源管理系统6. 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6.1 安全性能要求6.2 可靠性评估6.3 安全测试与认证7. 新能源汽车的维护与保养7.1 常规维护项目7.2 特殊维护要点7.3 保养周期与注意事项8. 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市场8.1 国内外政策环境8.2 市场发展趋势8.3 产业竞争格局9.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与挑战9.1 技术发展趋势9.2 环保与经济影响9.3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安全性、可靠性、维护保养等内容。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全)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教案(一)章节名称:新能源汽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3. 理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

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2. 新能源汽车的特点3.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4. 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趋势5. 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特点、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典型企业案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和参考资料3. 网络资源: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市场数据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兴趣:介绍新能源汽车在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

2. 问题导入:询问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1.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详细解释新能源汽车的概念。

2. 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分类:介绍各类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和代表车型。

三、讲解新能源汽车的特点(10分钟)1. 环保节能:分析新能源汽车在减少尾气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的优势。

2. 技术创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经济效益:探讨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效益,包括购车成本、运行成本等。

四、讲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10分钟)1. 发展历程:概述新能源汽车从诞生至今的发展过程。

2.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分析影响因素。

五、讲解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现状(10分钟)1. 政策环境:介绍我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如补贴政策、限行政策等。

2. 市场现状:分析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市场份额等。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市场表现。

丹阳新能源汽车课程设计

丹阳新能源汽车课程设计

丹阳新能源汽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丹阳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类和主要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了解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作用。

3. 学生了解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对环境、经济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估。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新能源汽车宣传海报,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新能源汽车相关资料,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2. 学生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在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污染方面的重要性,激发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认同,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知识,培养其技能和情感态度,使学生在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同时,关注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1. 新能源汽车概述-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

- 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及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2. 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 学习动力电池的类型、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 掌握电机、电控系统的作用和基本原理。

- 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及其相关技术。

3. 新能源汽车与环境、经济关系- 分析新能源汽车对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影响。

- 探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4. 新能源汽车案例分析- 分析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特点、市场表现。

- 了解新能源汽车在运营、维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5. 实践活动- 设计新能源汽车宣传海报,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 小组合作进行新能源汽车性能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
能力目标
1.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能够说出几种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团结协作,善于沟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
1定义与分类
教学难点
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与分类。
2.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
教学任务或案例
教学资源
《新能源汽车》机械工业出版社 臧杰主编
《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赵振宁王慧怡主编
《新能源汽车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邹政耀王若平主编
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单元)名称
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课程单元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教学地点
授课日期
年月日
第周周第节
学时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新能源汽车基础知识的学习,请学生了解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必要性及新能源汽车的优点。
2.了解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及相关技术。




知识目标
1.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